初三化学现象变化常常伴有什么现象?它们在初三化学现象实...

无法找到资源说明: HTTP 404。您正在查找的资源(或者它的一个依赖项)可能已被移除,或其名称已更改,或暂时不可用。初三学习的物质和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实际的应用.(1)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2)铁粉常用于食品的保鲜剂,其原因是______.(3)盐酸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其原因是______.(5)硫酸厂的污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硫酸,可以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以用来生产消毒剂.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可表示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84消毒液”中主要成分的制取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的,反应原理与制取漂白粉的原理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2H2+O2
2H2O;(2)铁粉与水和氧气反应,所以铁粉常用于食品的保鲜剂;(3)盐酸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5)硫酸厂的污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硫酸,可以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Ca(OH)2═CaSO4+2H2O;(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以用来生产消毒剂.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可表示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84消毒液”中主要成分的制取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的,反应原理与制取漂白粉的原理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l2═NaCl+NaClO+H2O.故答案为:(1)2H2+O2
2H2O(2)铁粉与水和氧气反应(3)Fe2O3+6HCl═2FeCl3+3H2O(4)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5)H2SO4+Ca(OH)2═CaSO4+2H2O(6)2NaOH+Cl2═NaCl+NaClO+H2O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的头脑更聪明.以下知识的梳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性质与用途
氢气有可燃性--冶炼金属乙醇有还原性--用做燃料活性炭有吸附性--做净水剂
点燃排水法收集的氢气--无需验纯煤气泄露--严禁火种溶洞探险--须做灯火实验
食品保鲜的办法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
广泛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广泛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减少酸雨发生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
A.[性质与用途]①CO可燃--作原料②石墨具有导电性--作电极
B.[安全知识]①从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②皮肤上沾浓氢氧化钠溶液--用较多的水冲洗,在涂硼酸溶液
C.[化学知识]①最简单的有机物--氢气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D.[生活经验]①区分白酒和白醋--闻气味②刚装修好的房间不易立即入住--会挥发出有害气体
2011 年3 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请回答下列问题:(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全面安检核设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意义在于:①开发核能可节约化石能源;②核能是不会造成对环境污染的能源; ③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④核能是可再生能源其中理解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2)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要求谨慎服用碘片,以减少人体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碘片的主要成分为碘化钾(化学式为 KI),则碘化钾中碘元素化合价为______;(3)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发生放出氢气,当接触外界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在这次核危机中日本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请写出一种你应当采取预防的方法是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实“化”实说4】化学反应原理
& 【实“化”实说4】化学反应原理
当前课程:【实“化”实说4】化学反应原理
第1讲: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讲:热化学汇总及速率与平衡
本课程共计16讲
授课计划(16讲)
课程评论(0条)
授课计划(16讲)
课程评论(0条)
1、了解反应中能量转化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增强学生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解题思维。
3、重视运用逻辑推理,突显原理形成过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1、不仅针对同步课的讲授,而且直接做好高考的对接。
2、重点、难点知识突出,课程条理清晰。
3、重在技巧点拨,每一个重难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秒杀技巧指点。
○ 课程按知识点编排,适合全国各教材版本。
○ 随到随学,听课期内,随时听,反复听,完全随心!
○ 免费赠送自编电子版讲义和答疑!
○ 支持移动端下载学习。
第1讲&nbsp&nbsp&nbsp&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2讲&nbsp&nbsp&nbsp&热化学汇总及速率与平衡
第3讲&nbsp&nbsp&nbsp&平衡移动影响因素及v-t图像
第4讲&nbsp&nbsp&nbsp&化学平衡图像与转化率、百分含量关系
第5讲&nbsp&nbsp&nbsp&平衡标志合成氨条件选择与等效平衡
第6讲&nbsp&nbsp&nbsp&弱电解质电离
第7讲&nbsp&nbsp&nbsp&盐类水解(一)
第8讲&nbsp&nbsp&nbsp&盐类水解(二)
第9讲&nbsp&nbsp&nbsp&PH值的相关计算
第10讲&nbsp&nbsp&nbsp&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较
第11讲&nbsp&nbsp&nbsp&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第12讲&nbsp&nbsp&nbsp&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比较与三个守恒小结
第13讲&nbsp&nbsp&nbsp&电化学
第14讲&nbsp&nbsp&nbsp&热化学复习
第15讲&nbsp&nbsp&nbsp&燃料电池和蓄电池
第16讲&nbsp&nbsp&nbsp&综合大盘点
老师:刘廷阁
课程难度:3星
老师:刘廷阁
课程难度:1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2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1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3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2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1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3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2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3星
老师:胡正伟
课程难度:2星
老师:陈茂
课程难度:1星
老师:宋焕然
课程难度:2星
老师:苗金利
课程难度:1星
老师:宋焕然
课程难度:2星
最新上架课程
老师:白彦彬
课程难度:2星
老师:张艳平
课程难度:3星
老师:高东辉
课程难度:3星
老师:刘旭
课程难度:2星
老师:纪宇
课程难度:2星
您浏览过的课程请说出下面两种化学实验会发实什么现象。_百度知道
请说出下面两种化学实验会发实什么现象。
1.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盐酸2.锌粒中加入盐酸最好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我有更好的答案
NA2CO3+2HCL=2NACL+H2O+CO2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ZN+2HCL=ZNCL2+H2有氢气产生
很高兴为你解答1如果粉末没被全部浸没,那么是粉末表面泛起大量气泡,全浸没,就是溶液中涌出气泡(一团白),根本看不清是谁的表面涌出气泡2锌粒中加入盐酸,可以明显看见是锌粒表面出现大量气泡而且两个反应都会放热。碳酸钠是粉末,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当然更剧烈,锌粒是金属颗粒,与盐酸接触面积较小,反应比碳酸钠的要缓一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都有气泡,前者产生CO2后者是H2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眼见为实:化学反应看起来是什么样?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眼见为实:化学反应看起来是什么样?
化学 化学键 化学反应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科学美图
本文作者:冬鼠包
化学课上,我们没少在纸上画各种分子结构图,也没少听老师讲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是怎么变化的,不过,这些示意图还是满足不了人们“眼见为实”的心愿。而现在,直接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分子变化也已经成为可能。最近,苏黎世IBM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就在《自然·化学》期刊上发布了他们拍到的化学反应“实况图”[1]。()
图片来自:Nature Chemistry
这里展示的是一个伯格曼成环反应(Bergman cyclization),上面的四张图片就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产物和中间体结构的真实模样(颜色是后期处理的结果),下面是对应的结构式。可以看到,它们保持了完美的对应关系。
针尖“摸”出分子结构
当然,要想对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进行直接操控和观测,也得用些特别的手段才能办到。那么,研究团队使用了什么神奇的技术呢?答案是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nc-AFM)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简单来说,这两种技术都是“针尖下的摸索”——它们都要用一个小针尖来对表面结构进行探测。针尖不会与被探测原子直接接触,但却能“摸”出它们的存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针尖与表面原子直接产生的相互作用力;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针尖则会加上电压,测量电流的变化。调节针尖上的电压,还能操控原子、控制化学反应的发生。
原子力显微镜极简版示意图,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原子,针尖可以探测出这些原子排列成的形貌。作者灵魂制图
早在2013年,就有研究者用nc-AFM呈现了化学键的真容(更多阅读:),而这一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加入,又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边观测一边精确控制化学反应的机会。
如何给化学反应拍照?
具体要怎么做呢?首先,要在铜表面上“放盐”——当然,这可不是为了腌制入味。在铜表面上精确地沉积两层氯化钠结构,这样就做成了安放分子的“底板”,可以把要研究的分子(9,10-二溴蒽,DBA)放上去了。氯化钠“镀层”可以更好地稳定这些分子。
给铜加上两层NaCl。作者灵魂制图
在反应开始前,研究者先要用原子力显微镜上的特制针尖给分子“照个相”:
DBA的“照相”结果。图片来自原论文
图中显示了三个环,中间环的上下还分别连着一个白色的“小吊坠”——这就是环上连接的两个溴原子了。
接下来,轮到扫描隧道显微镜登场。通过针尖施加电击,研究者们相继去掉了分子上的两个溴原子,让分子变成了带着未配对电子的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的自由基往往是不稳定的,于是就引发了改变环结构的化学反应。
可以看出,单自由基、双自由基和双炔的nc-AFM图像和结构式吻合得很好。图片来自原论文
从上面的反应中得到了双炔结构,研究者们又进一步研究了它的成环反应和逆反应。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针尖电压触发反应,让两种双炔结构相互转变。为了进一步稳定这些结构,研究者们又给基底加了“一层盐”,并把分子卡在氯化钠形成的台阶上:
被氯化钠卡住的分子,侧视示意图。作者灵魂制图
卡住分子,就保证了“所见即所得”,也就是说,观测过程不会被分子的位移、旋转等因素干扰。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施加电压,再加上原子力显微镜“拍照”,就可以看到分子结构转化的过程了。从这一结果中,也可以看到反应的发生机制:在下图中a和c两种结构相互转化时,一定会经历中间b的三环结构,这也证实了开环和关环的反复过程。
浅蓝色和黑色的结构式表示的是反应中相互转化的两种双炔结构,深蓝色的结构式是它们相互转化时必经的中间体。上面的图像就是这些结构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的模样。图片来自原论文
这类化学反应在药物研发等领域有不少应用,直接“看到”并调控反应中的分子结构,也会为深入了解化学反应提供更多支持。把“反应实况”放进教科书,看起来也很酷炫呢。(编辑:窗敲雨)
参考资料:
Leo Gross, et al. Reversible Bergman cyclization by atomic manipulation. Nature Chemistry 8, 220–224 (2016) doi:10.1038/nchem.2438
http://cen.acs.org/articles/94/i5/Chemists-Nudge-Molecule-React-Watch.html
你可能感兴趣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看了这个图,其实我更加赞叹那些在没有这些设备情况下画出有机分子式的人……
去年我们看到了冥王星,今年又看到了分子反应。生活在这个科学大小通吃的年代挺幸福的!
海洋地质博士生
引用 的话:化学也开始投向物理的怀抱了。在微观上,化学和物理其实是不分家的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37)
这个真够高大上!除敬礼以外貌似没啥可说了隐约有点化学要被玩坏的节奏来自
化学也开始投向物理的怀抱了。
海洋地质博士生
引用 的话:化学也开始投向物理的怀抱了。在微观上,化学和物理其实是不分家的
引用 的话:在微观上,化学和物理其实是不分家的我的意思是说:今后,在宏观上两者也会不分彼此了。
什么时候能提供仰视原子团的视角?
呜哦哦哦!!赞!来自那1%的客户端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看了这个图,其实我更加赞叹那些在没有这些设备情况下画出有机分子式的人……
这高大上的
去年我们看到了冥王星,今年又看到了分子反应。生活在这个科学大小通吃的年代挺幸福的!
it's really cool!i never expect it before.
我也很惊讶,这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一幕,那些人是怎么在没有这种技术的条件下画出那样的分子式,而且目前看来画的几乎一样。。。。
引用 的话:看了这个图,其实我更加赞叹那些在没有这些设备情况下画出有机分子式的人……同感
引用 的话:我也很惊讶,这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一幕,那些人是怎么在没有这种技术的条件下画出那样的分子式,而且目前看来画的几乎一样。。。。是人类的想象力还是逻辑的有效性?神棍们:是上帝给予的启示!!!!!
哇,太棒了!
引用 的话:看了这个图,其实我更加赞叹那些在没有这些设备情况下画出有机分子式的人……其实我更加赞叹那些在没有这些设备情况下画出分子人的人
引用 的话:去年我们看到了冥王星,今年又看到了分子反应。生活在这个科学大小通吃的年代挺幸福的! 这个研究方向并不是今年刚开始,国内外几个研究组已经攻关了至少五六年了。
作为一个学化学的,感觉好奇妙啊。如果以前就有这技术,那些晦涩的方程式会更好理解。希望将来能看到小视频
引用 的话:我的意思是说:今后,在宏观上两者也会不分彼此了。化学本来就是物理在宏观上的经验总结
引用 的话:我也很惊讶,这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一幕,那些人是怎么在没有这种技术的条件下画出那样的分子式,而且目前看来画的几乎一样。。。。 其实这就是理论的力量价电子有几个价电子就能生成多少个化学键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苯,当初一个那个闭链的画法让人震惊
一眼看去“非接触式原子力显微镜”-&"非接触式原力显微镜"...
建筑学专业,分形艺术小组管理员
引用 的话:化学也开始投向物理的怀抱了。引用 的话:在微观上,化学和物理其实是不分家的我觉得化学和物理的区别只是收集的邮票种类不同……
建筑学专业,分形艺术小组管理员
没人吐槽这探针怎么这么细吗?
建筑学专业,分形艺术小组管理员
弱问左右两个Diyne没有区别吧?都是一个平面没有手性吧?
引用 的话:作为一个学化学的,感觉好奇妙啊。如果以前就有这技术,那些晦涩的方程式会更好理解。希望将来能看到小视频不过这种技术目前只适用于研究平面小分子。
引用 的话:没人吐槽这探针怎么这么细吗? 探针的尖端原则上只有一个原子,工作的时候再吸附上单个一氧化碳分子,利用一氧化碳的分子轨道和被探测分子之间的短程Pauling作用来探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分子结构表征成这个样子。
建筑学专业,分形艺术小组管理员
引用 的话: 探针的尖端原则上只有一个原子,工作的时候再吸附上单个一氧化碳分子,利用一氧化碳的分子轨道和被探测分子之间的短程Pauling作用来探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分子结构表征成这个样子。底下那些大球也是单个原子……
引用 的话:底下那些大球也是单个原子…… 原子和原子大小也不一样啊,不做这个研究的时候大伙的直观概念也就是“都非常非常小”而已;然而在这个研究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碘原子、溴原子的大小可以和一个苯环相比了。碳原子在这种研究中就表现为苯环的一个顶点;而氢原子则几乎无法直接看出来。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化学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