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夜闻杜鹃》一词中是如何扣合牛女双星传说...

更多公众号:gh_d五桂苍苍,东海泱泱。翠亨小镇,纪念中学,骨干教师,郭氏跃辉,潜心语文,探索教学,读书写作,诗意生活。关注此号,驰骋杏坛!最新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大学语文(含答案)-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大学语文(含答案)
导读:难道真的个个都能获得金榜题名、高官厚禄的结果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产生了独特的感受,由过去游众山的苦闷单调乏味转变到了游西山的快慰心醉,相比之下过去的游众山都不算是真正的游览。所以真正的游览从西山开始,故称:《始得西山宴游记》2、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段文字:“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
产生了独特的感受,由过去游众山的苦闷单调乏味转变到了游西山的快慰心醉,相比之下过去的游众山都不算是真正的游览。所以真正的游览从西山开始,故称:《始得西山宴游记》
2、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段文字: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v为类。”
①.具体说明作者如何采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描绘西山的高峻?
②.文中哪些地方寓托了作者的人格之美?
3.本文中是如何以始得二字点题,并贯穿全文的?
4.为何说本文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互映照?
着力描写西山的“怪特”和特殊的感受。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西山之高,“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使他感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v为类”。――这实际上是作者不苟世俗、傲然特立的性格的写照。二是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宏大境界。这宏大的境界,使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宏大气势。――这实际上是作者宽阔胸怀和巨大抱负的表现。在这种境界中,他“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并在“无所见”的暮色中,感到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就是这样忘掉“惴栗”,把自身的遭遇、思想感情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了。
5.找出文中寓情于景的语句,说明它们的寓意。
孟子早就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在文学史上不难发现,许多文学家尽管才华横溢,作品被广为传诵,但仕途之路却屡遭挫折,有的甚至穷愁潦倒到生活都难以维持,人们用“诗穷而后工”、“不平则鸣”来解释这一悖论,人生的逆境对创作来说不一定是件坏事,相反,它还会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和灵感的源泉。有人认为90后一代成长环境优裕,但恰恰欠缺了挫折教育这一课,请自拟题目,谈谈你的看法。
《鹊桥仙》
1、秦观的《鹊桥仙》全词采用_象征_手法,以天上牛郎织女的故事,暗喻人间男女的离合,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人间爱情的真谛。
2、北宋___秦观__的《鹊桥仙》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题材,上片写__相会__,下片写__离别__,作者自出机杼,化故为新,一反相思离别的缠绵感伤,表示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颖见解。
3、《鹊桥仙》全词用象征手法,以天山双星暗喻人间男女,词中“_弄巧_”写织女手艺精巧,“传恨”写流星传递情愫,“暗度”写牛郎织女踽踽夜行,“_忍顾__”写两人一步三顾,都描绘出人的神貌,充满人的情意。
1、秦观《鹊桥仙》表达了怎样的恋爱观?请谈谈你的感想。
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2、《鹊桥仙》中是如何扣合牛女双星传说来抒发人间真情的?为什么说这首词能化故为新? 《咏史》
1、龚自珍《咏史》中,借用典故来讽刺清朝统治者惯于欺骗,指出当时有些士大夫趋炎附势、毫无骨气的两句是“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2、龚自珍《咏史》中,表现知识分子畏惧文字狱,为衣食劳碌的两句是“ , 。”
3、清代_________的《咏史》,题为“咏史”,实为__讽今__。
4、龚自珍《咏史》一诗中,诗人身处东南金粉之地,目睹了“名流”、“牢盆狎客”在名利场中的争夺,用“__团扇才人__”一词表示了对轻薄文人的贬称,最后用汉初__田横__殉难的典故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深深悲哀。
5、龚自珍《咏史》一诗中,诗人身处东南金粉之地,目睹了“名流”为名利的猜忌和争夺,诗人用“__牢盆__”借指盐商,“_狎客_”借指权贵豢养的清客,“_________”借指轻薄文人,撕下了清王朝“盛世”的面纱,具有警世的艺术力量。
1、龚自珍《咏史》中“避席”一联,后人视作警句,请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避席”,古人在宴饮或聚会上,或为敬酒表示恭敬,或因恐惧而想离去,皆离座席而起,称为“避席”;“稻粱谋”,语出杜甫诗:“君看随阳雁,各为稻粱谋!”原为飞鸟谋求稻粱食物,这里借指文人著书立说只为谋求衣食生活。这两句一石两鸟:一则抨击清王朝钳制思想,厉行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使思想界言论不自由,动辄得咎,人们只好缄口不言,万马齐喑;二则批判文人胆小怯懦,苟且偷安,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软弱风气。只要一涉及议论时事,立刻谈虎色变,生怕文字狱降临自己头上,马上离席回避;著书立说,只讲纯学术问题,全与经时济世、时政民生无关,只为谋求衣食饭碗(如保住职位或谋求稿费之类)。这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他们没有“狎客”、“才人”那样的无耻钻营,但也是一种庸懦的苟且偷安。
2、龚自珍《咏史》一诗中,诗人为何要引用历史上田横和他五百部下殉难的典故?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借历史典故赞扬田横及其义士们不为苟活而屈节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以扣“咏史”题面;潜台词却是感叹当今世上再无田横这类义士存在了,相反,充斥在当权者要津的“名
流”士大夫们,全都是一帮或沽名钓誉、利欲熏心,互相倾轧,或摧眉折腰、谄媚争宠、阿谀逢迎之徒;一般士人又都只图苟且偷安、不敢仗义执言时弊的懦弱之辈。“难道归来尽列侯”句,表面上说:如果田横等人不自杀而依附归降,难道汉高祖真的将500人个个封侯吗?言外之意在揭露清王朝一面实行文字狱镇压,一面用高官厚禄、八股科举作诱饵,利诱笼络士人就范,其实是虚假而又用心险恶的,读书人尽管奴性十足地去顺从逢迎,难道真的个个都能获得金榜题名、高官厚禄的结果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科场和官场同样腐败,士人既已丧失道义责任,那么即使少数侥幸者获得功名利禄,只不过又增添了一批贪官污吏而已。诗人只问不答,“言已尽而意无穷”,反问中包含着深刻的讽刺意蕴,有振聋发聩、发人深省、警醒俗顽的强大魅力。
1、龚自珍《咏史》揭露了清王朝“盛世”的真实状态,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极其愤慨的笔调批判了当时知识分子没有骨气的可笑嘴脸,同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无比的担忧。请以《文人的苦恼》为题,写一篇文章。
2、龚自珍《咏史》揭露了清王朝“盛世”的真实状态,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预见了它的可悲结局。请以《与历史的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
包含总结汇报、专业文献、资格考试、党团工作、外语学习、旅游景点、行业论文以及大学语文(含答案)等内容。本文共6页
相关内容搜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大学语文(二)平时作业题答案,作业,大学,大学语文二,平时作业题,大学语文,平时作业二,作业答案,平时作业,作业二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语文(二)平时作业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设为首页   
专业、诚信、安全的职称论文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平台――支持支付宝诚信交易!
您现在的位置: >>
七夕传说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影响探析
时间: 11:50:50 点击:0
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诚信快捷 支付宝交易
  摘 要:七夕传说以牛郎织女故事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乞巧活动、七夕曝衣等民间习俗,形成了一个七夕风俗传说体系。这一传说进入文人的诗词创作,扩大了诗词的题材范围,拓展了诗词的抒情空间,丰富了诗词的意象和典故,对中国古代诗词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牛郎织女故事;乞巧;曝衣;古典诗词;影响
  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即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饲E,不以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t天毕,载施之行”的诗句。  后世经过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七夕传说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三个基本部分,即:牛郎织女故事,七夕风俗(乞巧、曝衣等)及其它相关的七夕传说。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七夕传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这一传说体系的广泛流传,它对中国古代诗词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扩大了诗词的题材范围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一论断说明了诗歌创作的直接源起,即“物之感人”。而外物又包括自然界的“物象”和人事界的“事象”。随着传说的逐渐定型故事化、普及化,以及相关风俗的流传,牛郎织女故事逐渐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影响日深的人事“事象”,在进入诗人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诗人的创作。这就扩大了诗词的题材范围,为诗词创作开辟了新的疆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牛郎织女本事题材  在所有涉及七夕传说的诗词中,以牛郎织女故事本身为题者占绝大多数。除了上文提到的《诗经?小雅?大东》篇之外,一般认为作于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当为此类诗歌中最早的作品。诗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的牛郎织女,虽然仍为天上二星,但俨然绸缪的夫妇,已具有鲜明可触的形象。后世同类诗作可谓层出不穷,代有新作。曹丕《燕歌行》有“牵牛织女遥相忘,而独何辜限河梁”句,庾肩吾有《七夕》,沈约有《织女赠牵牛诗》,江总有《七夕诗》,庾信有《七夕诗》,谢惠莲有《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苏彦有《七月七日咏织女诗》,王?有《七夕诗二首》,李商隐有《壬申七夕》,宋之问有《七夕》等。这些诗都以牛郎织女故事为题,或叙写故事本身,或想象他们的相会情形,或寄予作者的同情感喟。唐末五代之后,随着词的产生和发展,牛郎织女故事也逐渐进入了词的写作,流传至今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毛文锡的《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晏几道的《鹧鸪天?七夕》,苏轼的《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渔家傲(皎皎牵牛河汉女),范成大的《南柯子》(银渚盈盈渡),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等。较有代表性的如范成大的《菩萨蛮》一词: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幽会佳期,相逢良夜,本当被群仙所妒。怎奈月姊眉颦,风又吹雨。下阙从牛郎织女角度入手,写等待太长,而相逢太短,只空自惹一番离愁别绪。整首词想象丰富细腻,对牛郎织女相会的心情描绘入木三分,感同身受。与此相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则一反常规,提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正如明人沈际飞所言:“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纵观上述诗词,尽管其立意不完全相同,但都以牛郎织女故事为基本题材,或对此直接叙说,或在此基础上议论、抒情,寄予人生感慨。
  (二)七夕风俗题材  1?乞巧  七夕最重要的风俗是乞巧。早在东汉时崔的《四民月令》中即有:“七月七日……采葸草,设酒脯时果散香纷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的记载。此后这一风俗代代相传,历久不衰。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西晋时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乞巧风俗不止在民间流传,在皇宫之中也大为盛行。五代时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唐玄宗时宫廷内乞巧的盛况: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  又各捉蜘蛛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宫中以棉站成楼股,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如此盛行的乞巧之风,也为诗词创作提供了描写对象和素材。南朝柳恽即有《七夕穿针诗》,刘令娴有《答唐娘七夕穿针诗》,梁简文帝萧纲有《七夕穿针诗》,唐人林杰有《乞巧》诗,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祖咏的《七夕》: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把闺中女子的乞巧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权德舆有《七夕》两首及《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罗隐《七夕》有“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句,写民间女子乞巧的情形;而同题的另外一诗则云“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写牛女难得相聚,卿卿我我之时没得心情向人间送巧。唐彦谦《七夕》则云“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借乞巧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苏轼《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言“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柳永《二郎神?七夕》有“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鬓相亚。”谢P《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后夜鹊桥知暗度,持杯乞与开愁绪”,则借乞巧风俗祈求为友人开解愁绪……篇幅所限,此处不再逐一列举。
  2?曝衣  乞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七夕风俗为“曝衣”。汉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这一习俗,同样进入文人的创作视野,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重要题材。  杜甫《牵牛织女》诗有“曝衣遍天下”之句,沈缙谟小镀呦ζ匾缕:……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舒罗散e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  写唐代宫廷女子的曝衣,描绘出皇家曝衣的气派李贺《七夕》诗有“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写乞巧、曝衣的风俗。李商隐《七夕偶题》言“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借曝衣风俗,以阮咸家贫之事自喻此外,宋祁《七夕二首》之一、王沂孙的《锦堂春(桂嫩传香)及清人方观的《七夕》等,也都写到曝衣的风俗。虽然这些诗词的重点不在于对这一风俗的描写但也可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曝衣风俗对诗词题材的影响。
  (三)七夕宴饮应制之作  在众多以七夕为题的诗词中,有一类颇为引人注意这就是七夕宴饮应制之作。宴饮席间赋诗吟咏,相互唱和是中国古代的重要传统。作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宴饮、赋诗也由来已久。南朝陈后主即有《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到唐代,七夕宴饮赋诗,尤其是帝王大宴群臣时的赋诗明显增多。唐高宗李治有《七夕宴悬圃二首》,许敬宗有《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徐铉有《奉和七夕应令》。据《唐诗记事》,景龙二年(即公元708年)七月七日,唐中宗宴请群臣。  此次宴请中,许多诗人都有应制之作流传至今,如刘宪、杜审言有《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李V、李峤有《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赵彦昭有《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等。  受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的限制,这类诗歌艺术成就普遍不高,在历来的研究中也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但也应该看到,这些诗歌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七夕风俗传统等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
  二、扩展了诗词的抒情空间  七夕传说不仅扩大了诗词的题材范围,而且为已有的抒情题材提供了新的表达言说方式,拓展了诗词的抒情空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七夕传说写怀乡念远之情  怀念家乡、思念远人,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抒情题材之一。而传说中,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有情人相会、团圆,自然难免引发诗人的羁旅怀远之思。如孟浩然的《他乡七夕》,写作者旅居他乡,在客店度过七夕。羁旅中“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怀乡念远之情溢满字里行间,最终却也只能“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以七夕传说抒写怀乡念远之情的作品,词中最典型的当数纳兰性德的《台城路?塞外七夕》: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m。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词的开头两句紧扣题目,在“塞外”与“七夕”这一时间地点的矛盾组合中,已隐约触及了人间单栖与天上团圆的强烈反差。“清漏”三句继续写牛女相会的时刻即将到来,转而想到自己身在塞外,远离亲人,所有愁绪只能“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下片则由女子乞愿转入议论:游人虽有旅途劳顿之苦,却不及闺中女子空房独守的寂寞和对远人的深深牵挂。结尾写时逢七夕,天上牛女尚团圆,人却行役在外,故为牵牛所笑。至此,诗人借助七夕,将自己在塞外的羁旅之情和盘托出,读来动人心弦。  此外,杨衡的《他乡七夕》、李贺的《七夕》、李流芳的《白门七夕》、徐铉的《驿中七夕》等,都为这一类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七夕传说充当了诗人情感的载体,成为怀乡念远这一传统抒情题材的新的表达方式。
  (二)以七夕传说写闺怨  与怀乡念远之情相关连,闺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题材。七夕传说同样影响了这一题材的抒写。  如南朝柳恽的《七夕穿针诗》,写女子穿针乞巧时“的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最后感叹“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独居的抑郁全然代替了佳节的兴致。颜延之的《为织女赠牵牛诗》,以织女口吻向牛郎表达心中惆怅之情―――“非怨杼轴劳,但念芳菲歇。”幽怨相思的背后是韶华易逝的担忧。杜牧的《秋夕》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写失意宫女的幽怨;刘禹锡言“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则以闺中女子长久的遥望写其对丈夫的思念。再如贺铸的《乌月啼》:牛女相望处,星桥不碍东西。重墙未抵蓬山远,却恨画楼低。细字频传幽怨,凝缸长照单栖。城乌可是知人意,偏向月明啼。  写牛郎织女虽饱尝离别之苦,却还可以隔河相望。  墙壁虽薄,对于相爱却不得相见的恋人来说,距离却比蓬山还远。仿佛连乌鹊都了解到单栖之人的幽怨而向着明月啼叫。同样借七夕传说写深深的闺怨。
  (三)以七夕传说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感慨和批判  七夕传说的核心故事是牛郎织女的经年离别,许多诗词借这一故事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离别之苦的感慨。如卢殷的《七夕》,写七夕牛女相会的欢娱,并想象虽然只有短短一夜的相逢,他们也“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再如苏轼的《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写牛郎织女相会虽然短暂匆促,终究可以“长共天难老”,总胜过“日似年”的人间。与徐凝的“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如出一辙。在这里,牛郎织女故事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充当了诗人的抒情寄托,使诗词中对于人世别离的描写更加深入。  如前所述,七夕风俗中,乞巧是最重要的一项。除了正面描写乞巧题材之外,古代诗词中还有一类,即借乞巧风俗,反其意而用之,以批判世间的种种诡诈机巧。  正如杨朴的《七夕》中所写: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通过人间女子向织女祈求智巧之事,借题发挥,批判人间已有的太多心机智巧。虽是淡淡道来,在现实批判中,却是独辟蹊径。
  (四)以七夕传说寄寓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  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的传统。《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后来随着词的产生和发展,又逐渐形成了“诗言志,词言情”的大致分工。因而,对于人生理想、人生态度的抒写是诗词内容的重要领域。而七夕传说的介入则使得这一领域的描写空间得以扩大。如辛弃疾有《绿头鸭》一词: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谁念监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稼轩久不得志,虽有恢复之心而不能得偿所愿,耿耿于怀,郁结于心。遂又感慨四处飘零,终不能得志,比起牛郎织女尚且不如。言辞中皆是恨意。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世间儿女言笑款款,皆是用乐景写悲情,对比反衬。以此衬托孤独落寞,壮志难酬的复杂心境。而如此悲凄之时,不哭而笑,笑得无奈,笑得辛酸,使人读之怅然若失,久久不能自拔。明代诗人魏观的《七夕大风》同样借七夕乞巧风俗抒发个人感慨,“世道只今多用巧,人间养拙定何乡。”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趣,与范仲淹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李商隐的《海客》一诗: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本诗为相从郑亚而作。从字面来看,诗写海客乘槎而来,织女取支机石相赠,还愿牛郎不要嫉妒。实则以海客比郑亚,以星娥自比,而牵牛比令狐。诗歌成功运用牛郎织女的相关传说,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从而实现了诗歌的现实功用。  七夕传说进入文人的创作视野,为许多传统的诗词抒情题材提供了新的抒情方式和抒情载体。不仅从“写什么”的角度扩大了诗词的题材范围,更从“怎样写”  的角度极大地拓展了诗词的抒情空间。
  三、丰富了诗词的意象和典故  七夕传说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随着其流传日益广泛,影响也日益扩大。其中的很多形象、事象逐渐为人们熟知,并慢慢承载起特定的意义。这些形象、事象进入诗词创作,成为诗词的意象和典故。  就意象而言,常见的如鹊桥、河汉、仙驾(或称凤驾)、支机石、乌鹊等。甚至牛郎、织女两个人物形象都逐渐成为有情人的代名词。在上面所列的诗词中,包含这些意象的比比皆是,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就典故而言,主要是围绕七夕的相关传说形成的,常见的有“人间失武丁”、“乘槎仙去”等。以后者为例,《博物志》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  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  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  后世诗歌中,对此典故多有引述,或表明时节,或抒写自身志趣:如卢殷《七夕泛舟》之一有“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句,李商隐《壬申七夕》有“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苏轼《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有“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黄庭坚《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有“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鹊桥仙?席上赋七夕》又有“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马矣女”等。  总而言之,七夕传说从题材范围、抒情空间和意象典故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创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诗词的画廊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分析、把握这些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七夕传说与中国古代诗词的关系,进而理解民间传说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宋〕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M〕?徐敏霞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6〕黄瑞云选注?诗苑英华〔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纳兰性德?饮水词笺校〔M〕?赵秀亭,冯统一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8〕张之象?唐诗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晋〕张华撰?博物志〔M〕?范宁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译注〔M〕?谭麟译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职称论文论文发表
联系方式见侧边栏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论文服务网
上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lunwen2008
lunwen1978
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网() & 200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verved.
【合作】站长QQ:145177 淘宝旺旺:lunwen1978
Powered by DoLunwen
★★★【在线咨询】★★★
淘宝旺旺:lunwen78
400-666-7618
---支持支付宝交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鹊桥仙 夜闻杜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