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温度一般指什么的平均温度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主要...

【图文】切削热与切削温度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1
|0|0|文档简介
助理工程师|
总评分4.0|
浏览量64494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大小:83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切削热与切削温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金属切削课件
大小:10.5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章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章答案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练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50: 由于切削变形复杂,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理论公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 切削功率主要是主运动和主切削力所消耗的功率。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刀具材料、刀具磨损、冷却润滑液。 切削温度是切削过程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主要影响刀具磨损和积屑瘤的产生,但对表面质量没有影响。 切削热由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如空气、切削液)传散出去。不同的加工方法其切削热传散的比例是相同。 切削温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热源区产生热量的多少,而且还取决于散热条件的好坏。 凡影响切削变形、切削抗力及功率消耗的因素,都对生热有影响。 切削用量增加,功率消耗加大,切削热的生成加多,切削温度升高。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刀刃处。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后刀面上的小区域内。 人工热电偶法可用于测量切削区的平均温度,红外测温法可用于测量刀具及切屑侧面温度场。 控制与降低磨削温度,是保证磨削质量的重要措施。 工件平均温度与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磨粒磨削点温度是引起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现象的重要因素。 磨削区温度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工件表面层的温度分布与加工表面变质层的生成机理、磨削裂纹的产生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等有关。 积屑瘤是在中等切速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在精加工时,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是有利的,应设法利用这一点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 积屑瘤的形成与摩擦条件有关,而影响摩擦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接触面压力。 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v较高、切削厚度hD较大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 当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薄,则易发生后刀面磨损。 当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会出现后刀面磨损。 当切削塑性金属,采用中等切速及中等进给量时,常出现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 磨粒磨损只在低速切削条件下都存在,对低速切削的刀具而言,磨粒磨损往往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 粘结磨损一般在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下比较严重。 扩散磨损在高温作用下发生。扩散磨损其实质是一种物理性质磨损。 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切削深度,而进给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小。 传统上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最大的
切削深度ap,其次考虑采用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定(计算或查表)合理的切削速度v。
3. 单项选择题
3-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副刃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
)的切削方式。
a) ① λs>0
3-2: 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
b) ① 第Ⅰ变形区
② 第Ⅱ变形区
③ 第Ⅲ变形区
④ 已加工表面
3-3: 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
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c) ① 带状切屑
② 单元切屑
③ 崩碎切屑
3-4: 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
大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d) ① 带状切屑
② 单元切屑
③ 崩碎切屑
3-5: 内摩擦实际就是金属内部的滑移剪切,同粘结面积有关。这部分的摩擦力Ffi约占切屑与前
刀面总摩擦力的(
e) ① 55%
3-6: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
)变形的重要成因。
f) ① 第Ⅰ变形区
② 第Ⅱ变形区
③ 第Ⅲ变形区
3-7: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g) ① 切削速度
② 切削深度
3-8: 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h) ① 切削速度
② 切削深度
3-9: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
i) ① 刀尖处
② 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
③ 后刀面上靠近刀尖处
④ 主刀刃处
磨削区温度是砂轮与工件接触区的平均温度,一般约有500~800℃,它影响(
j) ① 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② 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
k) ③ 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
④ 加工表面变质层、磨削裂纹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
积屑瘤是在(
)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l) ① 低速
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m) ① 切削速度
② 切削深度
4. 多项选择题
4-1 主切削力Fc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方向一致,作用于工件切线方向,是(
)的主要依
① 计算机床功率
② 设计夹具
③ 设计刀具
④ 设计和校验机床进给机构强度
4-2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 工件材料
② 切削用量
③刀具材料
④ 刀具几何形状与几何角度
切削过程中影响散热的因素有(
)。 ① 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
② 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 ③ 冷却润滑液
④ 刀具主刀刃与工件接触长度
磨削是工件表面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工件表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600~1000℃/mm),并会出现(
)等缺陷。 ① 尺寸形状偏差
②表面烧伤
③ 加工硬化
④ 残余应力
合理地控制切削条件、调整切削参数,尽量不形成中温区就能较有效地抑制或避免积屑瘤形成。一般可采用的措施包括(
) ① 控制切削速度
② 减小刀具前角
③ 使用高效切削液 ② 当工件材料塑性过高,硬度很低时,可进行适当热处理,提高其硬度,降低其塑性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有(
)。 ① 塑性变形效应
② 里层金属弹性恢复
③ 表层金属的相变
)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 ① 切削塑性材料
② 切削速度较高
③ 切削厚度较大
④ 切削深度较大
)时易发生后刀面磨损。当(
)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也会出现后刀面磨损。 ① 切削脆性金属
② 切削塑性材料
③ 切削速度较低 ④ 切削厚度较薄
决定粘结磨损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 接触面间分子活动能量
② 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的硬度比
③ 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
④ 刀具材料与工件的亲和能力
5-1 如何表示切屑变形程度?
5-2 影响切削变形有哪些因素?各因素如何影响切削变形?
5-3 三个切削分力是如何定义的?各分力对加工有何影响?
5-4 刀具磨损过程有哪几个阶段?为何出现这种规律?
5-5 刀具破损的主要形式有哪些?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的破损形式有何不同?
5-6 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5-7 说明最大生产效率刀具使用寿命和经济刀具使用寿命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5-8 切削液有何功用?如何选用?
5-9 磨粒粒度是如何规定的?试说明不同粒度砂轮的应用。
第4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复习题
1. 单项选择
1-1在切削加工时,下列因素中,(
)对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没有影响。
① 刀具几何形状
② 切削用量
③ 检测方法
④工件材料
1-2 表面层加工硬化程度是指(
① 表面层的硬度
②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比
③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
④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与基体硬度之比
原始误差是指产生加工误差的“源误差”,即(
① 机床误差
② 夹具误差
③ 刀具误差
④ 工艺系统误差
误差的敏感方向是(
① 主运动方向
② 进给运动方向
③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法向
④ 过刀尖的加工表面的切向
试切n个工件,由于判断不准而引起的刀具调整误差为(
精加工夹具的有关尺寸公差常取工件相应尺寸公差的(
① 1/10~1/5
② 1/5~1/3
③ 1/3~1/2
镗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时,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 轴承孔的圆度误差
② 主轴轴径的圆度误差
③ 轴径与轴承孔的间隙
④ 切削力的大小
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最可能原因是(
① 车床主轴径向跳动
② 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③ 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 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在车床上就地车削(或磨削)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
② 提高主轴回转精度
② 降低三爪卡盘卡爪面的表面粗糙度
③ 提高装夹稳定性
④ 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
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
通常机床传动链的(
)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