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宇宙之大是比可观的仰观宇宙之大大?还是比可观的仰观宇宙之大...

(Elizabeth)
(闲杂人等)
(卡流卡流卡流)
第三方登录:当前位置:
→ 龙珠超宇宙比克师徒任务怎么做 比克师徒任务视频解说
龙珠超宇宙比克师徒任务怎么做 比克师徒任务视频解说
《龙珠超宇宙》是款大型动作冒险类游戏,这款游戏主要以龙珠为主,游戏是根据动漫进行改编的。在游戏中具有华丽的战斗场景,深受到玩家们的喜爱。在这款游戏中很多玩家们都不知道比克师徒任务怎么做?那么下面小编就为玩家们分享下关于龙珠超宇宙比克师徒任务视频解说,玩家们一起来看看吧!
《》是款大型动作冒险类游戏,这款游戏主要以龙珠为主,游戏是根据动漫进行改编的。在游戏中具有华丽的战斗场景,深受到玩家们的喜爱。在这款游戏中很多玩家们都不知道比克师徒任务怎么做?那么下面小编就为玩家们分享下关于龙珠超宇宙比克师徒任务视频解说,玩家们一起来看看吧!以上就是关于龙珠超宇宙比克师徒任务视频解说,希望以上视频能给玩家们带来一定的帮助,喜欢的玩家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类别: 动作冒险 &&&大小:8.39G
&&&语言: 中文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类型: 射击游戏
大小: 387.8M
语言: 中文
视频攻略推荐
视频攻略排行榜
单机游戏排行榜
1 7.2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中文大小: 34.3M
2 8.1类型: 即时战略语言: 中文大小: 1.08G
3 7.5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14.2M
4 7.2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59.7M
5 7.2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137.3M
6 6.6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中文大小: 1.50G
7 6.2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中文大小: 1.91G
8 6.7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977.3M
9 7.8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28.7M
10 7.4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53.7M
1 7.2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中文大小: 34.3M
2 6.7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977.3M
3 7.8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1.72G
4 10.0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中文大小: 76.0M
5 7.2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59.7M
6 8.8类型: 恋爱养成语言: 中文大小: 3.04G
7 8.1类型: 即时战略语言: 中文大小: 1.08G
8 7.6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中文大小: 15.0M
9 2.0类型: 策略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92.9M
10 7.2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91.1M
1 7.2类型: 模拟经营语言: 中文大小: 34.3M
2 7.2类型: 休闲益智语言: 中文大小: 59.7M
3 5.6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2.53G
4 7.7类型: 赛车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439.6M
5 5.2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1.03G
6 7.7类型: 射击游戏语言: 中文大小: 6.61G
7 8.5类型: 角色扮演语言: 繁体中文大小: 9.63G
8 8.1类型: 即时战略语言: 中文大小: 1.08G
9 6.7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977.3M
10 7.8类型: 动作冒险语言: 中文大小: 421.6M
超多下载基地 当游网()
越当越快乐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  作者:zrming 回复日期: 9:58:43 
    ---------------    作者:悲悯众生 回复日期: 14:29:06      缘起:在baidu搜“量子力学与唯物”至第三页点“/viewdiary..html”看到“告诉你宇宙的真相:现代观点”一文......    ---------------    呵呵,没想到还是从我的博客里看到的,有缘啊!  -----------------------------------------------------    与佛有缘,共结佛缘!
       作者:悲悯众生 回复日期: 11:28:30 
    作者:zrming 回复日期: 9:58:43        ---------------      作者:悲悯众生 回复日期: 14:29:06        缘起:在baidu搜“量子力学与唯物”至第三页点“/viewdiary..html”看到“告诉你宇宙的真相:现代观点”一文......      ---------------      呵呵,没想到还是从我的博客里看到的,有缘啊!    -----------------------------------------------------      与佛有缘,共结佛缘!    -----------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013810.shtml#Bottom  这是我最近写的一个帖子,请参考,多交流!
  你们还记得几年前天涯有个叫黄飞鸿的吗?观点很象...
  LZ我劝你丢掉得道的幻想,踏踏实实作点学问吧,你说的这些只能算野老村夫茶余饭后自得意满的想象,指导意义参考价值一点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劝告,知道你是好意.不过我自认就是一平凡的野老村夫,名利之说/有为之学都不大懂,只好胡思乱想以做消遣,并没有自得意满之意.一人一世界,一人一悟性,有心求取的人在什么地方都是可以得到启示的,怎能说没有丝毫指导参考价值呢?即便我说都是荒谬的,也还是有借鉴价值的.  
  补充讲一点上面所说的万物本是同一源,只不过由于复杂的叠加导致其表现形式不同.通过以下简单分析来论证,当然不严谨,只是想说明一些道理.    以纯粹抽象阴阳概念替代万物之根本,  假设X为阳在任一事物中所占的力量比,Y为阴在事物中所占的力量比.  由此,可知:X+Y=1(假设阴阳同性)或X-Y=1(假设阴阳不同性)----基于我们理性认识和感官认识的两种结果或表述方式.    又由于事物是相互叠加而成的,则阴的力量比可为阳的力量比之叠加,阳的力量比也可为阴的力量比之叠加.  即X可表示为Y的一个函数,Y也可表示为X的一个函数.  叠加可以无穷多维,我们暂取一维到二维的叠加,则:  可有:X=Y^2
或Y=X^2    将以上四个方程组合起来则有四种形式:  X+X^2=1
(1)  X-X^2=1
(2)  Y^2+Y=1
(3)  Y^2-Y=1
(4)      方程(1)的解是:X=0.618或-1.618  方程(2)的解是:X=1.618或-0.618  方程(3)的解是:Y=0.618或-1.618  方程(4)的解是:Y=1.618或-0.618    而且知道:1/0.618=1.618    结论:黄金分割比例相关数字其实不过是一维叠加为二维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组成结构问题.世界万物都是由于一本体不断自我叠加产生的,又由于宇宙本体是0,是空,则万物不外此空体的自我叠加的结果.    有兴趣的人还可以尝试超出二维的黄金分割比例,  如:X+X^2+X^3=1  任一事物是一维\二维到N维相互叠加混合而成的1!    另外:  黄金分割比其实是以下公式的解:  (X+1/2)^2=5/4  我认为这个公式隐含着阴阳\四相\五行的推导逻辑.  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思考以下内在的哲学道理.
   我们所知的世界有四种力,物理学上它分为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并安排了宇宙间的秩序。        这四种强弱悬殊、性质各异的基本力,完全控制了我们的宇宙,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四种基本力,这四种力为什么如此不同?为什么强力和弱力只能在微观尺度上发挥作用,而 引力和电磁力却具有无限的作用范围?还有,为什么这些力的固有强度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所有这些力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根基?如果有,它们为何又分裂了?     有兴趣的人好好想想吧,以事物嵌套叠加的思维去思考以上科学问题,你会发现答案的.
  十分敬佩lz,如lz前文所说当一个人竭尽全力做某件事的时候,会感觉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会指引你,这一点我也有感触,请问这个神秘的力量是什么呢。 另外,如不嫌麻烦,请解释一下上面那个公式可以吗?
  您想为您的企业在照明上节约50%的电费吗?我公司是法国一节能照明品牌在京唯一一级代理商,主要以T8电感、T8电子改造、新装工程为主,本产品适用于物业地下车库、医院、学校、写字楼、超市、厂矿等长时间照明用户,根据实际测试,节能效果﹥50%,节能效果明显,灯管及整流器均保质三年,三年内免费更换,欢迎来电咨询。    010—        北京华新鼎诚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明白了叠加嵌套原理,  我们就明白了,  为什么前面论述  宇宙本体既是0,又是1.
  作者:无名老子 回复日期: 13:31:54 
    另外,有一回,一步留神,好像进入无我,可能才维持一瞬,我慌张了,立马找回自己,就出来了。那种感觉好像“自己没了”。      ———————      请问无名老子先生,如果没有准备好就入了空,会有什么后果啊?是不是就找不回自我,永远沉睡下去了呢?怕怕的~    +++++++++++++++++++++++++    你有这种执着估计连“空”都窥见不了的,不用怕会入空的。    入了空,如果执着于空就可能出不来了,比如历史上一些修道的人,入了空,一坐就起不来了,不过,这也是一种成就,但不是彻底的,其摆脱了轮回,不再痛苦,但还是不全面。因为其是由我们“非空”的世界修入了“空”的世界。那种”空“的感觉就是好像没有了自己,漂浮在空中,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什么也没有,永远很舒服很自在,也没有时间观念,不生不灭。        按照佛家来说,是不能执着这种快乐的,因为是偏空,彻底的修为要既空又不空,你既要能很快进入空,又要能轻松由空入非空。也就是说能在宇宙各个维度的世界内自如出入,而不是被限制在空或非空的世界。于是,这种”空非空“本身就又构成了一个世界,也就是人的意识成了宇宙的某个维度,可以由心造世界。    这”空“、”非空“及”空非空“三个基本维度是我所能理解的最高层次了。  =========================  简单明了:  也就是这种状态可以或者容易的进入一种最底层的宇宙交流波段而已~~搞那么多玄学只不过为了美化一下道德或者其他宗教,道德又是啥?一切都是“物质的”,包括思维,只是存在状态不一样而已。
  这种交流波段就如同人们的眼睛可以通过光线的反射看到其他物体,用脚感知到地面而已。
  作者:无名老子 回复日期: 0:12:11 
    补充一下莫比乌斯环未被注意的一些其他特性:    1、莫比乌斯环是一个字条旋转一次(180度)然后粘贴形成的(记为环1),其二分以后就分裂成环2,此环2等价一个字条旋转2次(360度)然后粘贴形成的环,但环2如果硬要二分,其结果还是自己(这二者关系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与我提出的两个宇宙原理的对应关系:否定和肯定之间的关系)。......  ......  ================  对LZ纠正一下:  莫比乌斯环是一个字条旋转一次(180度)然后粘贴形成的(记为环1),其二分以后就分裂成环2,此环2等价一个字条旋转4次而不是2次(720度而不是360度)然后粘贴形成的环  
  楼主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者,还是好好过日吧,好好读一下道德经!知道和做到完全是天渊的差别!
  作者:hyw4521 回复日期: 9:06:20 
    LZ我劝你丢掉得道的幻想,踏踏实实作点学问吧,你说的这些只能算野老村夫茶余饭后自得意满的想象,指导意义参考价值一点没有  ----------    什么是“幻想”?什么不是“幻想”?百万富翁、亿万资产对于有些人是幻想,对于有些人却是现实;爱情浪漫、婚姻幸福对于有些人是现实,对于有些人却是幻想;出人头地、一举成名对于有些人是幻想,对于有些人是现实;经常吃鲍鱼海鲜、出入星级酒店对于有些人是现实,吃一顿饱饭、有足够的水喝对于有些人却是幻想;多眠症患者总想睡觉是现实,神经衰弱者想睡个好觉却是幻想...你今晚就去买彩票,中奖是幻想,也可能是现实——既如此,为什么通过闻、思、修,戒、定、慧...悟道、修道、证道、得道就是幻想,而不可能是现实呢?——幻想亦现实,现实亦幻想...瞬间亦永恒、永恒亦瞬间;宇宙亦尘埃,尘埃亦宇宙...身在宇宙中,宇宙在心中;佛即是人,人即是佛,众生皆具有如来平等的佛性......不知这些辩证是否能领悟?说难亦难,简单亦简单...顺便提及的是,《告诉你宇宙的真相:现代观点》文中所言的“灵气”其实就是“佛性”...
  作者:hyw4521 回复日期: 9:06:20 
    LZ我劝你丢掉得道的幻想,踏踏实实作点学问吧,你说的这些只能算野老村夫茶余饭后自得意满的想象,指导意义参考价值一点没有  ----------    什么是“学问”,什么不是“学问”?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是学问?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是学问?文学、艺术、美学...是学问?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哲学...是学问?儒学、道学、佛学...是学问?——若这些是“学问”,《告诉你宇宙的真相:现代观点》一文则在很多地方体现了这些学问的灵活运用,引用、借用、辩用、驳用...处处可见,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超科学、哲学的,因其方法论是超“经验法则”的,更多的是与道、佛结合的“境界阐释”,要知此种阐释是多么不易啊,因越高境界越难阐释,更高境界更无法阐释,即非语言非思维能描述的情形...本文能描述到此种程度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莫在未完整读完一文时而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莫为自己原有的理论、知见所拘泥、束缚...事实上,自己原有的见解又何尝是“自己”的呢?是包含着诸多无明的各种感知、经验、知识、阅历...的“和合”,不值得“执着”啊!先敞开胸怀、虚心接受一切吧,净、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通过不断地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来触及“真我”、“宇宙本来面目”、“灵气”和“佛性”...为何说“触及”,而不是“实现”,因为没有进行完整的修学,更高的境界根本无法实现,而“作为完整的修学体系,至少应具备五个基本因素:即菩提心、闻思正见、道次第、止观实践和受持戒律”(引自济群法师《菩提心与道次第》),当然也有便捷的法门——“念佛”法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啊!这也许更难为一般人所信服,所谓“迷者自迷、悟者自悟”,不过要生信并不难,看一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吧,还是那句话,先别发表您的妄言、妄论,净、下心来看完再说也不为迟晚...http://www.donglin.org/ 结缘页面可“免费”索书,rm版迅雷gougou可搜到,doc版baidu可搜到,详细链接不想给出,免得有人又来说“做广告”!给自己一个偶然的机会亲近佛缘善法吧,你的生命也许将从此改变...
  作者:hyw4521 回复日期: 9:06:20 
    LZ我劝你丢掉得道的幻想,踏踏实实作点学问吧,你说的这些只能算野老村夫茶余饭后自得意满的想象,指导意义参考价值一点没有  -------------    “野老村夫茶余饭后自得意满的想象”,如果“野老村夫”真的能在茶余饭后想象出这些东西,那倒是令人欢喜的事!“野老村夫”都有如此根性,佛法普及、众生得度自然容易多了...事实却与之相悖,“佛早在《大集经》中悬记:‘末法时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时值末法,唯净土法门能救度苦难众生出离生死苦海。...”    “指导意义参考价值一点没有”,那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呢?看看这段话也许会对您有所启示: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有句名言:“人生最终的目的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他因这个信条的驱动而在哲学、逻辑、生物、心理、政治、经济、美学等广泛的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成就,留下了大量的著作。    它警示世人,人不只能局限于动物般的对生存的奋斗中,醇酒、美女、名车、别墅等不可能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人的可贵应在于他的觉醒与思考的能力。    而一个人要获得这种觉醒与思考的能力,最初的源动力乃是由于怀疑,正如大文豪莎士比亚所说:“怀疑是大家必须通过的大门口,只有通过这个大门口,才能进入真理的殿堂。”怀疑可使人从愚鲁转成睿智,从闭塞转成开明,最终拨开生活中的层层迷雾,获证最真实、究竟、圆满的本来状态。...”——摘自《佛教科学论》http://www.fosss.org/jcxs/fjkxl.htm
  假设X为阳在任一事物中所占的力量比,Y为阴在事物中所占的力量比.    由此,可知:X+Y=1(假设阴阳同性)或X-Y=1(假设阴阳不同性)----基于我们理性认识和感官认识的两种结果或表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怎么得出X+Y=1的???  
  楼主啊,我是一无所知的人,我也只是对此有兴趣 ,所以看你这个贴子我看了一通宵,所以要忍不住来暴露自己的无知,“宇宙的真相”“我从那里来”等第这些终极问题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去思考是精神丰富的表现,可是如果你东拼西凑一些东西,自己还没有消化,再玩一些玄学(不能连贯的时候就“不可说”),这有什么意义,和宗教一样解释不了就往神秘主义上推。到后面你简直就是有点妖言惑众了,还说什么你能感觉到你身上的“气”了,你怎么不说你自己头上已经有光圈了,去那还能腾云驾雾。
  楼主啊,我是一无所知的人,我也只是对此有兴趣 ,所以看你这个贴子我看了一通宵,所以要忍不住来暴露自己的无知,“宇宙的真相”“我从那里来”等第这些终极问题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去思考是精神丰富的表现,可是如果你东拼西凑一些东西,自己还没有消化,再玩一些玄学(不能连贯的时候就“不可说”),这有什么意义,和宗教一样解释不了就往神秘主义上推。到后面你简直就是有点妖言惑众了,还说什么你能感觉到你身上的“气”了,你怎么不说你自己头上已经有光圈了,去那还能腾云驾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没有故意引导别人什么,我只是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但我并不想误导别人什么,我不懂的地方一直都强调自己是瞎猜的,并一再提醒大家不要太认真,就是这个意思.我只希望大家能有意识地修修心(看看天涯的帖子及回贴的言论,就知道心有多浮躁了,这本是我发此贴的重要原因),别忽略了心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地位,但并没有劝告大家去修道,事实上不是因缘具到,勉强修道也是没有什么用的.    物质世界有自我肯定的一面,没人能颠覆这个物质世界的,请放心.      另外,人身体上的气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是真实存在的,中医也不是瞎编的理论,不能因为你自己感觉不到,就认为这是妖言惑众,有些东西本来不神奇,是你把它想神奇了。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    事实上,太多的人能感觉到自身的气了,但要觉察到自身身上的气,是要有修心或养生功夫的,中国古代无论道家\佛家\儒家都是讲气的.中国功夫没有养气的基础,也都是失去根基的.  你可以存疑,但先不要把一切都抹杀掉,孟子曰:&善养浩然正气&,你以为就是单纯的抽象概念的表述嘛?    仔细看看南怀谨老先生的相片吧,你会觉得很有神仙气质的,那就是修炼养气的结果.
  心不正者,其气也邪!  仔细观察世人,你会相信的.
  在作记号
  这是一个印度瑜伽大师定中境界:    这种境界的神奇微妙之处,在于突然地觉知。第一人称的个我,向外无限的扩展,形成一个充塞宇宙、横遍六合、大而无外的人格。同时在内心的深处,我感觉到渺小的个我和无限大的宇宙接体合流,彼此觉性融通,打成一片。尽管此时此际,内在的我仍未脱离我的躯体和外在环境。在这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觉识之海里,我的躯体、我的坐着的椅子、面前的桌子、四壁围拱的房间,房外的草坪、虚空大地,都好象是虚妄不实的阴灵一样,退缩到无关紧要的空间里。  代表普遍存在的觉识之海,似乎是无限大,同时也是无限小,脱落空间,贯穿古今。从大处着眼,它四向延展,无边无际,突破空间的限量,大而无外。相形之下,我们观念中的虚空世界,不过是这普遍存在的海面浮沤,微不足道,稍纵即逝。从小处着眼,它无形无相,无古无今,小而无内。但是,从这个无限小的中心点,涌现出宇宙万物(包括我们的内身、外境),仿佛我们观念中的大宇宙,只是一个影像,从这无限小的放映机里,投射在无限时空的画报上,沉浸在这超迈时空的觉识之海里。我自己也是无限大和无限小。自其大者而言,第一人称的个我,和超迈时空的觉识之海接体合流,当然是大而无外,因为宇宙万有,尘尘刹刹,都不出我心。自其小者而言,觉识之海无形无相,似有还无,无空间的限量,无时间的分际,相形之下,我是无限小中之小,当然更微不足道了。  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超觉经验,前所未有,无可比拟,超乎一切被心灵所感、官能所觉的世间经验。在我的心灵深处,我强烈体会到一个奇妙的生命之源,充满了如此强大的明觉之性,使我们心目中的宇宙,在形象方面,相形见拙;明觉方面,黯然失色;在实质方面,虚妄不实。换言之,这个生灭相继、瞬息万变的现象世界,在觉识之海的密流中退缩到幕后去了。它像一个微小的泡沫,在翻腾汹涌的觉识之海里很快地消失了;它像一缕轻烟,在太阳临照之下,随风飘散了。  那么,大而无外的宇宙和人类有限的觉识两相比较,又是何处情况呢?从觉识之海的镜头来看,原本统驭万物的大宇宙,退缩为虚妄不实、变动不居的个体,处于无足轻重的从属地位。相对的,素有烦恼忧患渊薮之称的个人意识,仅管局限于血肉之躯,却无限的膨胀扩展,突破时空的疆界,和代表普遍存在的大化冥合一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  我认为,要知道宇宙的真相,只能与之融合,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也就是禅定。  禅定原理很简单,先积聚能量,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会沿尾椎向上,直至冲出头顶心。  也就是达到终极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涵盖佛家四禅八定。  
  有一天我救了佛,佛說:我可以让你许一个愿。我对佛说:让我所有朋友永远健康快乐!  佛说:只能四天!  我说:好,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佛说:三天。  我说:好,昨天、今天、明天。  佛说:不行,两天。  我说:好,白天、黑天。  佛说:不行,就一天!  我说:好!  佛茫然问到:哪一天?  我说:所有朋友活著的每一天!!  佛哭了……说:以后你所有朋友将天天健康快乐!!!
  这样强的贴子一定要做个记号,今天看得太晚了,明晚继续看!!!!
  我刚才的回复怎么看不到?再回个看看....
  禅是佛教的修行方式,有佛教就有禅定,即有禅学  故三乘学人欲求佛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也就是说成佛的智慧是靠禅定工夫引发出来,禅定是成佛的必经之门经  禅定是佛教不可分割的部分    当然修行方式也并不是佛教所独有  如果把所有修行方式假以一个禅字  禅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  大致可分为:世间禅
世间出世间禅  前者又分外道禅和凡夫禅,后二者为佛教禅    佛就是宇宙的本源、物质的本源,就是道 ,就是真如
  作者:恒笑 回复日期: 17:09:11 
    楼主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者,还是好好过日吧,好好读一下道德经!知道和做到完全是天渊的差别!  ---------------------  “若以佛教的天帝观来衡量,道教及回教的上帝同于佛教的忉利天主,耶教的上帝(从摩西、耶稣、保罗到奥古斯丁,已升了几级),同于佛教的梵天主,印度教的上帝,同于佛教的大自在天主,忉利天是欲界的第二天,离人间最近,梵天是色界的初禅天,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上一天。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比照,因本文限于篇幅,不能详细分析介绍,如有兴趣,不妨将各教的上帝观拿来跟佛教的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互对照一下,就可一目了然了,那也是很有趣味的工作。...”——摘自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大家都会比较,不相信无防,比较一下答案自明了...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能悟出这些那可称之为“奇迹”!...作者“知道”如此之多正是由于“做到”了一些一般人所“做不到”的...  
  仔细看看南怀谨老先生的相片吧,你会觉得很有神仙气质的,那就是修炼养气的结果.  /////////////////////////////////////  你还别说
这老爷子长的挺帅 呵呵
  楼上的一些大哥们 在下也是小人物一个 LZ的言论有好多不是很懂 但觉得有理 有趣 就看看 就学学     但是最基本的智慧 最起码的宽容 你并不了解全部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个角度  你可以不认同 但也不用下个结论说别人一定不对 给别人下个断论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也错了 当然瞎说的不算 我就经常瞎说 呵呵     不过我对LZ还是有些意见的   经常无理由的不回答铁杆们的提问 呵呵  
  作者:秦巴散人 回复日期: 21:15:18 
  楼主啊,我是一无所知的人,我也只是对此有兴趣 ,所以看你这个贴子我看了一通宵,所以要忍不住来暴露自己的无知,“宇宙的真相”“我从那里来”等第这些终极问题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去思考是精神丰富的表现,可是如果你东拼西凑一些东西,自己还没有消化,再玩一些玄学(不能连贯的时候就“不可说”),这有什么意义,和宗教一样解释不了就往神秘主义上推。到后面你简直就是有点妖言惑众了,还说什么你能感觉到你身上的“气”了,你怎么不说你自己头上已经有光圈了,去那还能腾云驾雾。  --------------  能不能“影响你”不在于作者而在于“你”...“东拼西凑”能“凑”出来这些那也可称为“奇迹”了!...“没有消化...不连贯”那是你无法跟上作者的逻辑...没什么“不可说”的,信则信,不信则不信...宗教解释不了的就是神秘的?“解释不了”但可以“证悟得了”,如“可意会不可言传”,若你能证悟,也就认为是真实不虚而非神秘的了...感受到“气”不很正常么,在看贴、回帖时的当下不都在呼吸着“气”么,只是这是普通的气而已...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光,看不见不等于没有,只能说境界未到...想必“妖言惑众”者并非作者,而是施主啊...作者能把悟到的东西与诸位交流,已经是莫大的善举了,还是那句话,信则信,不信则不信,切不可妄加揣测、评论...
  作者:hahaha0088 回复日期: 9:35:29 
    楼上的一些大哥们 在下也是小人物一个 LZ的言论有好多不是很懂 但觉得有理 有趣 就看看 就学学      但是最基本的智慧 最起码的宽容 你并不了解全部世界 每个人都是一个角度  你可以不认同 但也不用下个结论说别人一定不对 给别人下个断论的时候就意味着你也错了 当然瞎说的不算 我就经常瞎说 呵呵      不过我对LZ还是有些意见的 经常无理由的不回答铁杆们的提问 呵呵  ---------------    “最基本的智慧 最起码的宽容”...说得好啊...作者说了“看看天涯的帖子及回贴的言论,就知道心有多浮躁了,这本是我发此贴的重要原因”——缘起——是啊,一些施主持着“浮躁的心”,又怎么可能有“基本的智慧、起码的宽容”,作者的“善因”又怎能传到“浮躁人”的“心”里去...“每个人都是一个角度”,什么“角度”能看到“宇宙真相”呢,回头仔细看一看作者文首的几段,阐释已很清楚,超越物质世界的“经验法则”,由向外回过头来“返观内心”,走“证悟之道”,事实上这并不与“科学”想悖,“证悟”也是一种“实践”...作者已经谦虚的说了自己也是“凡夫俗子”,想必也有自己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琐事...不可能一天都坐在电脑旁回复诸位提问,有些无时间回复、有些无必要回复、有些也许作者也在探求、证悟啊...望诸位理解,不要太苛求、计较...
  作者:hahaha0088 回复日期: 9:23:08 
  仔细看看南怀谨老先生的相片吧,你会觉得很有神仙气质的,那就是修炼养气的结果.  /////////////////////////////////////  你还别说 这老爷子长的挺帅 呵呵  -------------------  “我们来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第四愿,形色无有好丑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意谓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中的天人,形貌,颜色都是平等一相,没有美丑的差异。如果这一愿不能兑现的话,我就不取正觉。我们体会这一愿,就能体会到阿弥陀佛的平等心。由于众生都分别,都有虚荣心。所以在这种分别,虚荣的状态当中,直接是对他的长相颜色会相互攀缘比较。这个我们有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说那个西施非常非常美,但西施身体不大好,她常常病西施,走路的时候皱着眉,捧着胸在那走。但西施捧着胸的样子那就更增加她的妩媚、爱怜,大家都很喜欢看。然而住在村东的有个丑女,丑女她看到大家都喜欢西施,再一看看西施天天走来走去是皱着眉捧着胸的,她说如果我也这个样子,大家也不是会注意我吗?所以她也仿效,仿效西施这捧着胸皱着眉,本身就很丑陋,再这么一弄就更丑陋了,人家一见,赶紧逃跑了。她不是这样的人,怎么能随便学呀。但是这样的由于形色好丑的差异,确实导致了很多的麻烦。人类的有些战争都是由于争夺某个美女。这个古希腊神话那个海伦,这样的一个战争。那么有很多国君误事也是在美色方面。所以这个阿弥陀佛发愿,到我的刹土,所有的人都是莲华化生,都有着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他长相都一律平等。刚才讲这个心与相貌的整合,当有着一种平等一相的庄严之相的时候,他这个庄严的相也会对他的心有一个转化。他的心也慢慢子地比较平和了,比较平等了,比较欢喜了,比较慈悲了。所以我们的长相,与生俱来的长相可能不是很美,但如果通过修行,我们会转化,会使自己的长相会变得越来越好看。尤其想自己相好看,有一个我们不要忽视的方法,就是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何以故?由于这句佛号里面具足着阿弥陀佛的无量的相好,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就把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召唤过来,把佛的身相功德来庄严我们。我们的心跟弥陀的心在沟通的时候,我们就跟佛的气分沟通,就在接纳着佛的气分。当我们的心跟佛的气分沟通的时候,我们的长相都会趋向于佛相。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念佛念得比较功夫得力的,他的长相真的,至少感觉得很舒服,很身心柔软。慢慢子他的那个肤色也很好,也会很年轻。最好的美容术,包括使我们保持青春,保持得比较好的话,念佛是最好的方法。有些人念佛念得真是很年轻啊。如果我们一天到晚烦恼不已,就会衰老,衰老得快。这不是说我们念佛人不老,但是念佛人可以减缓衰老的过程。那么经典当中讲:若已生,若当生,若现生,所有的往生者都会具有着庄严的相貌。这种庄严的相貌到底有多庄严?我们都想象不出来呀。经典当中只是一个用比量的方法比喻:比如一个乞丐,乞丐在那种情况可能长相很丑陋,一脸的贫贱相。这个乞丐如果站在国王的旁边,他的相貌颜色是不可相比的。身为国王,他的福德长相,如果跟转轮圣王站在一起,就好象乞丐跟国王站在一起一样。那么这个转轮圣王,这个一四天下最庄严的,然而如果他跟忉利天王站在一起,他就远远不如忉利天王,百千万亿分之一。那么忉利天王跟夜摩天王站在一起,又不及夜摩天王百千万亿分之一。那么次第到,他化自在天人,是这个欲界最庄严的相貌,如果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者相比,那更是百千万亿分之不及此其一。所以我们都很难想象往生者,他那种形色,相好平等一相,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已经不是我们的境界了。刚才讲到通途佛法,要转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相,他要积功累德,他要断惑证真。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获得佛的紫磨真金色,平等一相,却不是我们自己的修行的功夫,这完全是阿弥陀佛在果地上的福德恩赐给我们。这就是佛力的强缘的加持,转变我们的心,改变我们的相。我们只要现成接纳,就把我们这个面目狰狞的凡夫众生的可憎的面相变成了佛的相。这可是占了一个大便宜了,比在这个世间搞那些种种美容术,那是殊胜得太多太多。......”——摘自《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释大安)
  没看懂,
  顶顶也是功德
  相由心生。  心地的好坏,对相貌是有影响的。
  不要听楼上这些玄而又玄的学说了。都是幌子。。  善恶正邪都是宇宙物质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  难道屠夫就是邪恶之人?  万物皆是物质的,包括意识思维都是宇宙物质存在表现的一种,很多看不见的不表示不存在,没有。  看自己的能力了。。。。  
  没有轨道,卫星就成为尘埃;  有了轨道, 生命就成为轮回.    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还是到佛的智慧里去找答案吧,  当你知道如何让蚂蚁同时走在正反两面的时候,  你就知道如何达到圆融了.    一切探索与思考,  不外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宇宙的根本如何,是物质是精神?  都不重要,  对于生命,唯有此问题才是重要的.  
  宇宙的根本如何,是物质是精神?    都不重要,    对于生命,唯有此问题才是重要的.  -----------  非常同意!
  世间万物,众微所聚,唯识所变.  识若不变,卫星与尘埃何异?卫星即尘埃,尘埃即卫星.  识若成空,万物皆空,何来轮回之说?    不畏卫星成尘埃,不昧轮回之苦乐.  大自在哉!大欢乐哉!  吾向往之!
  个人直觉:你说的宇宙第一和第二定律,维度空间套娃的想法,将对未来的科学走势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可以先进行到科学应用中的是维度嵌套的概念,给人一种科学思维突破的感觉,令人震撼。  感谢楼主能将你的思考分享出来。我没看过老子他们的文章,我崇尚科学,个人修行也许能看见“真理”,但毕竟势薄,我觉得要实证你的“理论”,还得靠科学,让科学“弯曲”地进入你说的“非空”世界,我觉得这才是人类的大幸。  如果可能,希望你能整理一下你的文字,说的尽量通俗一点,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命题。
  从科学“弯曲”地进入你说的“空”世界(如果有的话),我觉得这样做是可能得到结果的,毕竟众人拾柴。一个人再怎么苦想,即使悟道“真理”,终究还是会“说不得”的,就象老子他们犯的“错误”一样,可能是真理,其实却不能普适人类。一切让科学来实证方能是人类的福音。
  其实我们这个“非空”的世界,已经有太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来自“空”的迹象,有鬼魂、有特异功能、有飞碟、有轮回,这些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许,我们在科学上真的需要一个理论,一个数学模型,能够表述这些来自两个世界的现象本征,也许本质上就象你说的是一个本体在两个世界的表象。  科学真的到了又要腾飞的时候吗??!!
  个人直觉:你说的宇宙第一和第二定律,维度空间套娃的想法,将对未来的科学走势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可以先进行到科学应用中的是维度嵌套的概念,给人一种科学思维突破的感觉,令人震撼。    感谢楼主能将你的思考分享出来。我没看过老子他们的文章,我崇尚科学,个人修行也许能看见“真理”,但毕竟势薄,我觉得要实证你的“理论”,还得靠科学,让科学“弯曲”地进入你说的“非空”世界,我觉得这才是人类的大幸。    如果可能,希望你能整理一下你的文字,说的尽量通俗一点,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赞赏.  对于大众智慧的现实水平而言,确实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现实的利益大众,但反过来,如果大众没有较高的心智,有时候太尖端的东西未必是福.  不论这些,从发心而言,我也是希望自己的这些想法能对科学有些作用,希望人类能突破现有科学界限,进入新层次的,因为了解更多,智慧也应随之增长.  只是我个人无能力从事此科学研究,还需要高层次的物理或数学专才能重视这一观点,而不认为仅仅是瞎摆,毕竟,有时候一个思想的闪光可以撼动整个世界.    希望能有有识之人将我的一些观点加以发展进而理论化和严密化,  形成科学论文,  而我从非空的角度来讲,更希望这个人是个中国人。    其实,单那个宇宙悖论,就是足以撼动科学逻辑的杠杆了,  我那个悖论与理发师悖论还是有不同的,  有心人要注意这点.  
  基本上看完了,也说说自己的看法:  
1.俺觉得前面的朋友都犯了一个错误:  都想着宇宙是什么,宇宙是怎么产生的,俺觉得更需要求证的是:宇宙存在到底为了什么而存在,也就是说宇宙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2.宇宙的真相或许是没有真相  3.宇宙的真相是不可求证的,一旦真的求证到了,真相也就没了,也就是说“空”“非空”的道理  4.心中有佛,信佛干什么,心中无佛,信佛干什么?  5,同上心中有道,信道干什么,心中无道,信道干什么?  
  正如,我们不应该去求证为什么做人而活着,而是应该求证人生活着到底是什么意义    成佛成道到底为了什么,意义是什么!!    仅仅为了跳出轮回?--岂不执着?      
  1.现代科技的最大错误或许是:科技是为了证明神的不存在,而实际或许他们无意中证明了神的存在!  2.或许意识就是宇宙,一人一宇宙!!  3.俺主要想不明白的还是一个本源问题,到底是谁创造了“空”和“非空”   恐怕真的不能思辨,否则就失去真相--所谓不可说---或许这就是人类这个物种的宿命--不要在深究了吧!!!
  因为俺坚信善恶有报,只是比较奇怪的是为什么宇宙具有善的属性比恶的属性好像要强一些!  难道恶多了也会影响神的世界?--瞎猜的!!!  神佛或许也有很多的无奈,否则佛祖一下度尽万物不更快?
  明天再收拾你 ...
  萨特说过:存在就是合理,或许存在就是真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现在的世界上存在这社会主义理论和资本主义理论,都说自己是对的!  但是不知道他们是子说自话还是有一个很清楚的理论或者定律来证明他们是对的?有人能提供一下吗?    要知道求法就是求真理,  谎言说上100遍也许就是真理,那么谎言是否就是证明的定理或者定律呢??    --唉,想不通呀!!!
  哲学算不算科学?
  先做个记号,以后来看
  啊...好象很高深啊.做个记号先,慢慢学习...
  ?,1,2,3.......................................................
  俺倒是觉得楼主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是队的:   人类语言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乏力!!!  所以有可能我们讨论了这么多,其实等于0,因为该前提就必然得出这个结果!奈何?    怎么没人讨论了尼!!
  关于作者:东方合一、西方二分的观点貌似很片面。    如果东方只是合一,那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绩是合谁的一?西方? 明显不是。那时的西方到处在追捧东方文化。    中国这些年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值得肯定,但是她的前景仍然是个未知数。因为这些发展只局限于物质上,精神方面依旧堪忧。    有人说,日本人口比中国多。因为中国大陆人不具备人所应该具有的完全的社会属性。说白了,我们都不能称为完全的人。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中国未来走向还很难说。    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数。    
  如果东方只是合一,那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绩是合谁的一?西方? 明显不是。那时的西方到处在追捧东方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二分法居主导的,绝对的合一,那就是纯粹的0,也就是&空&了.  要理解混沌这个词的意思,不要偏颇了.    东方\西方无所谓谁强谁弱的,阶段不同,主次就不同而已.    
  混沌-----即事物之间的相互嵌套也.
  对于宇宙的来源,无论是上帝、盘古还是宇宙大爆炸说法,都有太多不能令人信服的地方,但是楼主的说法还比较令人信服,当然也许离真相还很遥远,但是我认为应该更接近真相。  在20多年前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学习物理学的时候,对光的波粒二象性,记忆深刻,感觉这种学说也太不科学不严谨了,如果是二象性难道不会有三象性或有更高的象性吗?  如果我们用楼主的维度嵌套的理论来理解呢,好象很多的问题都可以想通了。人在一维下是看见的是一种光的状态,人在二维下是看见的另一种光的状态,光是本体,表象却不同。其实维度也不见得就一定要按空间来划分,比如可以按速度来划分维度,我们在牛顿速度下是牛顿力学,在光速的维度下,事物是另一种存在方式,其实也就不难理解相对论,我们在牛顿速度的维度下去看另一个维度的事情,时间空间会弯曲和压缩,又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  量子论的测不准是不是也是因为维度的问题呢?我们在理所当然的维度里发现粒子的混沌现象,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在另一个维度(也许是“空”的维度),混沌其实不会是“混沌”的,爱因斯坦又是正确的,上帝摇筛子的手其实是可以求解的,我相信是能测得准的,就想那个无生死的猫,按照楼主的理论,也许“空”的维度就是无生死的,是0的状态,当然就会有无生死猫的现象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既然我们能在一维和二维下找到光的表象,是不是完全有可能在更高的维度去发现光的奥秘,甚至于在“空”的维度下进行突破呢,光在哪个维度的表象会是什么呢?我们也许有一天真的能座上一种跨越阴阳两界的机器(也许是气功牵引也许是药物牵引)到那个“空”的世界去观光一下呢。  真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楼主的思想。
  作者:无名老子 回复日期: 15:48:47 
    没有轨道,卫星就成为尘埃;    有了轨道, 生命就成为轮回.        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        还是到佛的智慧里去找答案吧,    当你知道如何让蚂蚁同时走在正反两面的时候,    你就知道如何达到圆融了.        一切探索与思考,    不外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宇宙的根本如何,是物质是精神?    都不重要,    对于生命,唯有此问题才是重要的.  ==============  什么是生命?  角度不同,看待的结论不同。高等智慧的外星生命》如今的地球人类》原生腔肠动物。。。  也许你认为的树木,石头也是一种生命。  你认为的生命也是宇宙表现形态之一。  
  在佛陀在世的时代,人们已对人生的问题及由此引出的人与宇宙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并产生了许多争论。近代佛教学者张澄基将此归纳为四类16个问题。  第一类问题:这世界:(1)是永恒的?(2)还是非永恒的?(3)是既永恒又非永恒?(4)还是非永恒又非不永恒?  第二类问题:这世界:(1)是有限的?(2)还是无限的?(3)是既有限又无限?(4)还是非有限又非无限?  第三类问题:证得大觉的圣者(或如来)死去以后:(1)是存在?(2)还是不存在?(3)是既存在又不存在?(4)还是非存亦非不存在?  第四类问题:心灵与肉体:(1)是一?(2)是异?(3)是既一又异?(4)还是非一非异?  ......
  我们可以看出,这四类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哲学问题。古往今来,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家和宗教家,朝夕研究,极欲解决,但均无明确之结果。由于其宗教意义巨大,当时很多的学者和宗教领袖都想和佛陀探讨这些问题,以期获得圆满的回答。可是,佛陀一概坚决拒绝回答这些问题。这就是佛经中常说的“十四无记”,又作“十四不可记”或者“十四难”。【根据《俱舍论》卷19记载,此“十四无记”即:(1)世间常。(2)世间无常。(3)世间亦常亦无常。(4)世间非常非无常。(5)世间有边。(6)世间无边。(7)世间亦有边亦无边。(8)世间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如来死后亦有非有。(12)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13)命身一。(14)命身异。】在《中阿含经》中记载了印度耆那教的学者瓦哈,就16个问题逐个向佛陀提出询问,佛陀一一否认了他赞成其中的任何主张,而明确地向瓦哈指出:“……关于这世界是永恒的……非永恒的……;有限的……非有限的……;心灵与肉体是一……是异……;如来灭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等等问题,(都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戏论,都是惑人的迷魂阵。)这些话好像是傀儡戏,像是一座(进去就出不来的热带)森林,像是荒芜的沙漠,这是束缚人的枷锁,它们使人困惑、沮丧、忧悔和痛苦;它们不能使人得到和平与知识,不能导向寂静、智慧和解脱;对于修习梵行和消除炽热的烦恼,是毫无用处的!”  ......
  佛陀上面的这段话,对人类所探讨的哲学问题和哲学努力,作了一个最后的评价,很多佛教学者都认为这是佛陀一生传教中最要紧的一段训示。瓦哈听完了佛陀对他所提问题的回答后,又问:“你既然拒绝这些理论,那你是否有自己的哲学主张呢?”佛陀果断地回答:“如来是不受任何理论的约束,他已从一切理论中超越解脱了……”瓦哈紧接着又追问:“已解脱的圣者,死后会投生到什么地方?”佛陀批评地回答说:“这些问题本身就问得不对。例如,前面有一团燃烧着的火,如果把燃料撤去或烧尽了,火就会熄灭。如果有人问,火是向东灭去,还是向西方、北方、南方灭去了?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了,因为问题本身就问得不对。火靠燃料而燃烧,燃料烧尽或撤去,火就自然熄灭,而不是向东、南、西、北任何一方灭去。”与此同理,悟道的圣者,圆寂之后,身心俱寂,远离有无一切戏论,问他存不存在,投生不投生,都是不合实情的。多数之哲学问题亦复如是,皆为无意义的玄想,没有利益,亦没有结果。  ......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部哲学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哲学发展之内容,皆取于原始哲学问题。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早先所关注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之构成因素是什么?”有此原始问题,而有宇宙之元素的由水、由火、由原子等等所构成之种种哲学。至苏格拉底时,形势已经变化,苏氏对宇宙之元素的老问题便不感兴趣了,他不问世界是什么构成的,而问:“人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的问题已经超越前人之旧范,有了批评之性质。讲这段话的意思,乃说明哲学内容之发展,是由原始哲学问题决定的。佛陀否认印度当时流行的这些重要哲学问题,表明其思想已不受此等问题的制约,因此他拒绝勉强去回答一个不合理或可笑的问题,并作出不合理或可笑的答案。佛陀的这种态度,当时未为人们所理解,不但使外道教徒大失所望,即是佛陀的弟子也极感困惑不安。在《中阿含经》中之《箭喻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
  鬘童子尊者正在僻静处习禅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心生一念,想到:“这些理论(十六个个问题)世尊总不肯解释。将它们搁置一边或予以摒弃……。我要到世尊处去问问他,世尊如果向我解释这些问题,我就继续在世尊座下修习梵行,否则我就要放弃梵行回去度那世俗的居士生活。”   于是鬘童子尊者于傍晚时分 ,从僻静处起身,走向世尊所在地,到了跟前,他向世尊行过礼,恭敬地坐在一旁启禀世尊说:“我正在习定的时候,忽然起了一个念头,有很多(要紧的)问题,世尊总不肯讨论,将它们搁置一边或予摒弃,那就是:世界是永恒的……不永恒的,有限的……无限的……,这些理论,世尊并未为我解释,这样并不使我高兴,对我也不合适。如果世尊知道这些答案,就请向我解释,如果世尊不知道答案,就应该像任何正直诚实的人一样,老实承认说:我不知道,我没有那种见地……”  佛陀说道:“鬘童子啊!请你回想一下,我有没有对你说过:来啊!鬘童子你来跟我学道,我就为你解释这些问题,世界是有限的、无限的;肉体与精神是一、是异;圣者死后是存在或者不存在……”  鬘童子想了一下说道:“的确没有,世尊!你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佛陀说道:“那么,鬘童子!你是否向我要求过:世尊!我来跟你学道,你要向我解释这些问题,世界是永恒的,非永恒的……。”  “也没有,世尊!我未向你这样要求过。”  “好了!好了!我们两人都没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了解,我也未曾作过这样的许诺,来跟你解释这些问题,你也从未对我如此要求过。既然如此,你跟谁发这样的脾气呢?向谁作这么大的谴责呢?”  “鬘童子,这好比一个人被一枝涂满药的箭所射伤,他的友伴,亲戚替他找来一位医生,而病人却说:现在,我不要把箭取出来,要等我查清那射伤我的人是属于武士阶级还是婆罗门阶级,是农民阶级还是贱民阶级,……或者他说:我要先查清那伤我的人是高是矮,是黑皮肤或是黄皮肤,……我要先查清伤我的弓是弹弓或弩弓,箭杆是芦杆或苇杆,箭翎是鹫羽、鹰羽还是孔雀羽,……箭镞是倒钩的、铁的、小牛牙的还是夹竹桃的。……鬘童子,那人还没有把这些事情搞清楚以前,他就会死掉。和这情形完全一样,任何人如果说:我不要在世尊座下修行,除非他对我解释,世界是永恒的、非永恒的……;圣者死后存在,不存在……,那么,在世尊还没有把这些问题给他解释明白以前,他早就死掉了。修习梵行,井不靠世界有无边际的教条,不靠永恒不永恒的教条,……不论流行的世界为永恒或非永恒的教条,世间不免有生老病死,忧患苦恼,而我所要教导人的,就是要在现生中消灭这忧患苦恼……鬘童子!我为什么没有解释这些问题呢?因为这是无益的,它们和宗教原则无关,也不能导致厌离、无欲、止息,寂静、神通、无上智慧以及解脱涅槃。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没有解释。”  ......
  从佛陀和鬘童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佛陀并没有逃避这些问题,而是肯定地说,人类的生命实在太短,智慧太有限,在未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他早就会死掉了。所以这些问题人类不能知道其答案,这些问题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经过上千年的苦思探索,仍旧没有决定性的结果。所以,人们不必枉耗生命去探讨这些问题。  第二,从《箭喻经》中可以看出,佛陀认为这些哲学问题,非但人类不能解决;进一步说,人们实在不应该枉费时间和精力去研讨它们。献身宗教的人,尤其不应该理会这些问题。因为那是徒扰身心,无补于心灵之进益。作为导师的宗教领袖人物,这些问题尤其不应该置答。因为,不论正反,皆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举例来说,如果圣者死后他的灵魂继续存在,就是堕入常见,说他不继续存在就堕入断见,而实际的情形则是非语言及思维所能描写的。为了避免这些错误,所以不应该谈论这些问题。  第三,佛陀之沉默,除了上述两项原因外,是否尚有其他的意义?近代学者对此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认为佛陀是一个“不可知论者”。这种看法是极端错误的。佛陀绝对不是一位不可知论者,因为不可知论者是肯定真理是不可知的,对人生一切是持失望、怀疑和悲观态度的。但佛陀对人生和宗教的态度,则都有积极和正面的看法。对许多问题,佛陀都有肯定的答复和指示。例如,他肯定业力因果、道德规范,肯定涅槃解脱,并指示达成之道等,所以佛陀绝对不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的沉默,只是以行动来表示,用妄想思维去忖度这类问题是徒劳无功的。再说,任何宗教创始人,必定有积极正面的教法指示其徒众,并且必须能使其徒众确实得到宗教经验之效果才行。怎么能说佛陀是不可知论者?  第二种种看法认为佛陀是断灭论者。有很多的欧美学者认为:“涅槃就是毁灭。”这实在是极大的误解。如果涅槃就是断灭的话,自杀不就可以达成涅槃?何必费那么大的精力来修戒、定、慧?涅槃当然不是毁灭,佛经中常常可以看到对涅槃的内涵性质的积极和正面的描写。例如,涅槃被描写为无死、无灭、无衰、无染、无垢、无乐……涅槃是依怙、是所归等,因此,足见佛陀对绝对真理——涅槃,决未予以否定或者怀疑。相反,他给予涅槃积极的肯定,只是不鼓励人用妄想去臆测它,用比量思维去限制它而已。因为用现在之经验界之资料及概念,来忖度涅槃及其他不可及之哲学问题,是不易有结果的。  ......
  第三种看法认为佛陀是个实用主义者,或者称之为实效主义者。这种看法我想是较为适当的,因为佛陀明白地说,这些哲学问题或玄学思想,并不能帮助一个人去消灭烦恼和痛苦,或导致和平与解脱。佛陀所关切的,正是消灭烦恼和趋入解脱。在这个目标之下,一切无结果的哲学玄想自然被摒弃了。由此可见,佛陀的沉默实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显示出了佛陀的心境是何等之深广超越,判断是何等之明智卓越。佛教徒若能不忘记“佛陀的沉默”,就永远不会失掉佛法的精神和宗风——重实践、重实证,而不重语言文字、思维分析的宗风。思佛陀之沉默,对如来之超越一切的哲学伟大智慧,实不禁人之萦思向往之情!佛陀对这些古老的哲学争论采取了应该采取的态度,继而对人生的探讨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他在伽耶之菩提道场成了正觉之后,就向西北恒河上游的方向走去,来到了鹿野苑,在那里向他过去的随从五比丘宣说四圣谛的教法。这是释迦牟尼成道后的第一次说法,其重要性可以想见。四圣谛乃佛教之根本教义,无论大乘、小乘或任何佛教其他宗教皆奉之为圭臬。这四圣谛,或称为四个真理,即包括:  (1) 苦谛,指世俗世界的一切及人生本性必定是苦。  (2) 集谛,痛苦之因乃由贪、瞋、痴而来。  (3) 灭谛,有一超离一切痛苦之和平安乐之境地,名涅槃。  (4) 道谛,达成涅槃之方法是修习戒、定、慧。  ......  ——摘自《佛学概论》(修订本) 弘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与其争论不休,不如看一看佛教典籍,阿弥陀佛!  推荐:“上师要求弟子们应看的文章是:  《西藏生死之书》《时间真相》《生死的幻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密勒日巴尊者传》......”
  不知道对错,但说说这些很有意思,顶。
  顶一个
  人的本质就是唯心的……
  很久以前我也仔细研究过老子的学问,并一度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并自以为懂得了很多乃至于宇宙的道理;但是,我觉得你真的很可悲,这些思想大部分都是正确的,而且推理很严密,但是这正是他的错误之处,宇宙的真相比你或者任何一个人想象的复杂的多,宇宙并不是一条定理或者是某一种规律,宇宙是多样的,宇宙是发展的,正如爱因思坦说过,宇宙不是光滑的大理石。你的分析和理解只能算是自以为是的形而上学,你只是分析到了不属于物质的,静态的,抽象的,理论化的某一方面的东西,并自以为能解释到宇宙真象。真正正确明白的真相是浅显的具体的实际的东西,把道理搞得这么高深,分析的有够精辟,自以为是置身事外,其实,你才是那个陷得最深的人。
  作者:无名老子 回复日期: 19:01:19 
    进一步,将宇宙“空”的一面与宇宙“非空”的一面合一起来看,就可以从宇宙真正的“中”去认识宇宙的本质,在这个角度,宇宙的真相是:一种宇宙基本力矩的即生即灭!可以这样想像:我们任何非空世界中的事物,其实都是虚空中无数一闪即灭的小光点串成的动态的画面——就象显示屏上的动画一样——这个比喻并不很恰当,但最好的比喻也只能如此了——说明一下,很多证道的人也是有证到这样的景象的。        要全面认识宇宙,以上空、非空及中的三个角度要同时掌握,做到”一眼三观“,说话要说到”一言三妙谛“。        这里,附带说明一下,这个宇宙基本力矩产生的根源,毕竟其是我们整个非空世界的来源啊。        道理很简单,但可能有点象饶口令,大家自己去领会:    宇宙是“无”,是“什么都不存在”,但是这种“什么都不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于是宇宙又是“有”。宇宙的“无”自我矛盾,自我扭曲产生一种拧力,就导致了这个宇宙基本力矩的出现。        但是,这个力矩即生即灭,所以它并不存在过,其还是“无”,还是“什么都没有”,但是它毕竟有生有灭,所以它存在过,其终究是“有”!            人类的意识体会不到这种极其迅速的生灭转化,所以感觉事物都是实在的“有”,如果有足够修为是能证到这种即生即灭、不生不灭的境界的,只不过,这比证空还难,因为宇宙的真正的“中”就是这种既空且不空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如同我们非空世界中的“中”一样,是很难把握的,很多修道之人的修证就是由非空直接证入空,再也出不来,就此寂灭了,停留在空的世界里。         以上是讲宇宙真正的“中”,下来讲物质世界的“中”,进入黄金分割的讲述。    ---------------------  真空不空,现代物理学已经证明了。  真空中空间和能量都在波动之中,会有一些粒子随机的涌现和湮灭。  还有量子力学,也证明物质和精神之间的是有联系的。
  作者:peteratp7 回复日期: 2:29:09 
    很久以前我也仔细研究过老子的学问,并一度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并自以为懂得了很多乃至于宇宙的道理;但是,我觉得你真的很可悲,这些思想大部分都是正确的,而且推理很严密,但是这正是他的错误之处,宇宙的真相比你或者任何一个人想象的复杂的多,宇宙并不是一条定理或者是某一种规律,宇宙是多样的,宇宙是发展的,正如爱因思坦说过,宇宙不是光滑的大理石。你的分析和理解只能算是自以为是的形而上学,你只是分析到了不属于物质的,静态的,抽象的,理论化的某一方面的东西,并自以为能解释到宇宙真象。真正正确明白的真相是浅显的具体的实际的东西,把道理搞得这么高深,分析的有够精辟,自以为是置身事外,其实,你才是那个陷得最深的人。   ----------------------  很多东西,只靠思辨是没有用的,要去修行,去体会和感受。
  作者:peteratp7 回复日期: 2:29:09 
  ............................真正正确明白的真相是浅显的具体的实际的东西,..........................  //////////////////////////////////////////////////  道理是对的
但火箭上天不是炒菜做饭
简单和复杂缺一不可
  〔佛陀把万法真相都毫不掩饰的说出来了,待得求证。〕  这句倒是不错,展现给人看,由你自家去悟去证。    那拈花一笑,才是佛陀的本意。真的是无须说,一说就错。
  尼采说:楼主的文章散发着腐尸的气息。
  真正正确明白的真相是浅显的具体的实际的东西,把道理搞得这么高深,分析的有够精辟,自以为是置身事外,其实,你才是那个陷得最深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和复杂,形而上与形而下也是相对的.  对于佛祖对于老子,其娓娓道来的可能全是如实之言,他们并不觉得复杂,觉得本来如是,极其简单和具体;  然而,对于我们,其简单的描述却全部变成高深莫测的道理,  未知根本之时,固然我是我,很简单很具体,然而,却也我不是我,极其复杂极其抽象;    我复杂的辨析,并不是自以为真实把握了宇宙的真相,  只是为自己真实把握宇宙的真相提供一个方向的指导;  我所论述的这些道理也未必都是通过复杂的辨析获得的,  很多就是来源于对简单现象的观察体会出来的.    复杂与简单,形而上与形而下哪个接近宇宙真相?  一句话就是答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做如是观.    未有具体,不知复杂;未知复杂,不能具体.  亦应做如是观.    你是对,  但你未必是错的.  有时候觉得别人错了,可能只是因为自己执着于自己的角度了.  老子错了吗?  其无为的形而上的辨析,  却诞生了有为的具体的政治和军事谋略,  等等.  
  尼采说:楼主的文章散发着腐尸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切终究都是腐尸,那就提前散发吧.呵呵
   〔佛陀把万法真相都毫不掩饰的说出来了,待得求证。〕    这句倒是不错,展现给人看,由你自家去悟去证。        那拈花一笑,才是佛陀的本意。真的是无须说,一说就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须说,可是佛祖还是说了,你也还是说了.怎么回事呢?呵呵.    反正国庆无事,就多扯几句吧.见谅见谅!
  不说不世界
说尽无世界
  轮子快转吧
  相对主义诡辩论
  你这种看法的错误之处是片面和静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好像你这么严密的分析却依然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一样,这些想法丝毫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佛说一切都是缘,但是不要忘了,人是可以改造这个世界的,当你认为一切都是缘的时候不要放弃你的主观积极性,正是这些积极的东西在推动这个世界在发展而不是你这些老谋深算。你的经验很丰富,你的学识很渊博。动辄就打太极,或是显得很谦逊,其实学问高深的人都会有这些毛病。但是,你只看到自己理解的那部分,你认识不到自已以经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这个世界有对也有错,不信你现在出去感受一下,你的学问能帮你解释为什么阳光会那么灿烂?天空为什么会这么蓝?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会那么迷人?
  当火箭上天的时候,相对于飞碟,它就是具体的,简单的。
       作者:peteratp7 回复日期: 12:57:50 
    你这种看法的错误之处是片面和静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好像你这么严密的分析却依然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一样,这些想法丝毫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佛说一切都是缘,但是不要忘了,人是可以改造这个世界的,当你认为一切都是缘的时候不要放弃你的主观积极性,正是这些积极的东西在推动这个世界在发展而不是你这些老谋深算。你的经验很丰富,你的学识很渊博。动辄就打太极,或是显得很谦逊,其实学问高深的人都会有这些毛病。但是,你只看到自己理解的那部分,你认识不到自已以经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这个世界有对也有错,不信你现在出去感受一下,你的学问能帮你解释为什么阳光会那么灿烂?天空为什么会这么蓝?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会那么迷人?  ///////////////////////////////////////////////////////  难道你没意识到 佛法就是世间法么    无知没有错 把无知当招牌 就会让人笑了    知道什么是无知么 就是喜欢断论于人并毫不留情
  像你这样,企图不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下进行思考和感悟到适用于一切事物的真理本身就不正确,你只能靠近,你的思想境界能比一般人更通达,仅此而已。世界需要的是那些勇于向外界探索的人。真理为什么要藏在这些东西后面,为什么有悖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表现形式。就因为真理或是什么真相需要你知道他的存在,但它不是抽象的,不是你们所说的那么玄。它是具体的,它需要人们永远的去探索,自以为不出户知天下,殊不知,是精神的麻木,灵魂的堕性。思想永远是第二性的,你的理论和感悟远不如一粒灰尘来的真实,来得直接。
  可以借用佛教的话么,你认为我无知,你认为我断论,其实是你自已无知,断论而以。我想你那么信佛,应该不会反对吧。
  :peteratp7 回复日期: 13:26:16 
    可以借用佛教的话么,你认为我无知,你认为我断论,其实是你自已无知,断论而以。我想你那么信佛,应该不会反对吧。  ///////////////////////////////////////////////////  谁敢说自己不无知
面对一切苍茫
无知当然不是错
    在下很无知 所以求索
但我自知    在下说的是
不要拿无知当招牌啊    谁说我信佛 佛还用你信么    呵呵
没有攻击 只想大家有个讨论的氛围 不是相互否定
  可以借用佛教的话么,你认为我无知,你认为我断论,其实是你自已无知,断论而以。我想你那么信佛,应该不会反对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我是不反对的。确实如此。  我想不必争论了,其实你的观点和我的观点并不相悖的。套用大话西游的台词:  “我正在尝试思考人类的感情问题”  “大哥,你只是个强盗,不要学人家做学问好不好”  “哎呀,我就是跟你探讨探讨嘛,别当真别当真,当真了容易伤身体”    呵呵。  
  当然还远没达到 不计较分毫 只是觉得 这样的发言心态于探讨研究 实践无有建设性效果 无有意义
     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 。    ——《维摩经》    是不是静止的消极的呢?  
  谁能在更少一点的自我傲慢之下
  佛来了也会这么做。。。闪了先~~- -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仰观宇宙之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