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考研论坛,机械电子专业考研初试的两门不...

||||||||||
您的位置:&
2013年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经验分享及建议
】【我要纠错】
  (一)数学:我觉得看同济那本课本的作用不是很大。我复习的时候把那几本课本看的很仔细,而且把课后的习题都做完了,效率很低。我觉得只要把李永乐的那本复习全书好好看几遍就很好了,里面的知识讲的很简洁很实用。推荐做做550,今年就出了好多那个里面的题。400的意义不是很大,你要是有时间,做一下最好了。数学主要就是做题,把你做的题都搞透了就好了,不要搞题海战术,没用的。
  (二):背背单词,主要是做真题。有很多的规律,真题你做3遍都不为过。我六级没过,张剑的那个书也没做,我只做真题,最后我的成绩是63分,不是很高,但也还看的过去。
  (二)政治:政治从10月份开始看绝对来得及。可以省掉你看红宝书的时间。肖4任4都是必备的,还有,选择题一定要多练,每当你学习学累了就去做选择题吧。
  (三)专业课: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课考得是机械设计与原理。就是考机械设计和原理这两门课。机械设计就看傅雁鸣的试题集就ok了,那本书网上有卖的,蓝色的书皮。有关螺栓的问题一定要会,还有各种齿轮的受力分析,还有轴承的寿命,齿轮箱改错等等。总之把那本书做会就没问题了。机械原理的话就很难了。我是第二届考机械原理的学硕。我觉得上大可能还在摸索怎么出题,出的题不够正规,就是要不然太简单了,要不然太难了,第一届是太简单了,我们这届就是太难了。
  我们这次考得有(以下是我的回忆版):
  (一)槽轮机构的计算会考一道小题,四连杆有好多概念的题。
  (二)凸轮有道标参数的大题(是类似于连杆机构的凸轮),这道题你一定要对参数的概念(三)有很深的了解。
  (四)有轮系的计算,今年考得是齿轮箱的计算以及自由度的计算。
  (五)变位蜗轮蜗杆有道大题,这个在机械设计的课本中有所涉及。
  (六)还有就是好多设计类的开放题。比如雨伞的设计(要求三种方法)。
  目前只记得这么多了,还请其他同学热情补充吧。另外,我必须强力剧透下,这个系在之前有次考研答疑,具体情况大家懂得啊,所以如果你有认识的人在那个系读书,可以让他告诉你时间。我就是不知道所以专业课考得很差。另外,上大的专业课压分压的很严重,要压10-20分左右,所以要小心。
  二、复试
  (一)英语考试:上大从去年开始复试加入了英语的考试,虽然不计入复试成绩,但是作为录取与否的关键。50分满分,据说30分一下就不予录取。听起来很悬,但其实很简单,比四级还简单。最多就是4级的水平。两段话,一段中译英,一段英译中。我今年抽到的题中译英是讲美国总统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英译中是帮助一个在美国迷路的外国人。题目很简单,只是需要注意时间。
  (二)机电综合:150分,2个小时,全是选择概念。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一张卷子,考得都是基础概念,但也有好多都不会。比如考一个不同直径的多段杆,那个截面受力最大等等。机械原理一张试卷,机械设计一张试卷,数电模电一张试卷,模电全是填空,电路部分没考,数电全是选择,都是很基本的概念,比如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等。微机原理一张试卷,有机器时间的计算,其余全是概念。工程控制原理一张试卷,有时间常数的计算,其余也全是概念。以上就是机电综合的全部情况。基本上都能做完,大家其实考得分都不高,不要太过担心。据说我们这次最高分80多,最低分30多。
  (三)面试:老师进去叫你先报一遍考研的各科成绩,四六级的成绩,然后就是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翻译只要说大意就好了。然后他会突然问你一个英语问题,比如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或者是叫你自我介绍又或者是叫你介绍自己的家乡。接下来就是专业课的问题。老师很变态,都是问一下很专业的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答不上来很正常,他这次问我为什么考上大机械电子工程,川崎机器人的使用,什么机构可以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等等。不要紧张,相信自己就好了。
  以上就是我考研的全部经验,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推荐
&考研教育网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账号cnedu_cn
&网上辅导课程特色
&24小时报名咨询
2013年西北大学国民经济学复试笔试和面试经验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历史学初试及复试经验
考研网上辅导课程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4244|回复: 8
15年考上海大学机械的同学们请进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 && &首先说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本科是一所上海的垫底二本院校,13年考上大初试342(其中政治64,英语64,数学111,专业课103),4.11号下午4点得知复试结果,以小组第三录取。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团队的力量,我和我的本科班级里的6位屌丝经历了一年多的并肩作战,最终在4.15号得知都顺利考取各自大学的研究生(有一个华理,一个东华,两个上大,一个上理,一个浙工大)。14的学弟学妹们,考研组个团挺好的(我说的团是自己比较信任的同学),毕竟风雨路上你并不孤独!& && &&&下面我简单说点初试和复试的一些注意的地方,其它方面大体都那样,不足之处请原谅,仅作参考。
& && && &初试
& && & 我当时报了海天三科全程辅导班,有人说辅导班没用,个人觉得有老师不断提醒你还是挺好的。其实最终发现最重要还是强化班跟点睛班,所以还没报班的童鞋可以考虑只报这两项。说说具体每门该注意的:政治不用太担心,最后主要靠考前一个月的冲刺,暑假开始可以先了解一下大概原理,个人推荐复习资料:风中劲草全解析,任汝芬四套卷和肖秀荣四套卷(这个一定要买)。英语我是随大流,注意单词一定要背,资料网上都差不多。数学重要性不用说了,最后一个月真题好好做。专业课上大有点押分,那本上大的机械设计辅导书不要太相信,真正考题有点难,把课本好好吃透才是硬道理!
& && &&&复试
& &&&复试流程不具体说了(其它学长也有具体写),我给几点建议。
1、宾馆提前订(初试也一样)& & 可以去团购网“上哪儿”团购,价格便宜点,但也要早下手,订好单一定要跟宾馆联系,确认并告诉他订单号。我就遇到一位仁兄房虽网上订好了,但最后去那天宾馆告知没房了,只能退款。
2、导师一定要找& && &上大其实挺公平,但还是要看每组老师的,先认识个导师且去他的面试组面试,在同等分数下很占优势。我当时的复试组有一个河南来考331的,跟我认识一个同学分一样,前者没找人,且六级没过,而后者提前就跟一位老师见过面,结果前者被刷了(其实他的分数是可以的,有比他低的反而收了)这里我提几点:
英语六级一定要过,上大是非常看重英语的;
导师没找好,在面试时一定要说点自己在大学时做过的项目,给老师好映像;
上面两个都没有,分在不高,最好选个冷门的面试小组,考上再说。
3、初试完后,学点单片机,微机等知识(这里只建议机制方向的)& & 专业课笔试不用担心,很简单。有句话:机电不分家,上大很多机制老师都希望学生会点偏电方面的知识。
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先说这么多吧,最后送学弟学妹们两句话:
考研之路需要坚持,持之以恒;
结果不要看的太重,成败自含香!
复试是在延长校区,我提前在网上订的上大附近的云海宾馆(团购便宜70多块钱),算是最近的了,办张学校临时饭卡不用任何证件,只要交10块钱,菜价贵25%
& && & 9号早上带着打印的复试通知书和各种证书复印件来到机电楼215报道,完了就到北门坐767路到上海大学站下,资格审查、体检(早上可以吃饭),资格审查在上大东南角,校医院在西北角;晚上考英语翻译,英汉、汉英,我抽到的是中美关系和知识产权,不难但时间很紧,需要快速反应。
& && & 10号上午在第一教学楼219(后临时换到对面教室去了)考机电综合(大部分都是选择题,机械设计许多题是上大出版的那本机械设计试题集上的,理力材力题目出得很深很难,机械原理还行,模电全是填空题有点难度,微机原理8051和控制工程基础不怎么难.想考好必须对书上的概念很熟悉,不能停留于表面,要深入理解,不然到时就挠头了。。当然复习这么多专业课对你面试是有帮助的),我们在做题时老师在考场的门上贴了面试分组表,考完大家都挤在一起看自己在哪一组,我感觉上面的排序就是实际上的面试顺序,老师却骗我们说这不一定是面试顺序。。。
& && & 10号下午1点开始面试,我那组18个人,计划下午面试11个,剩下的7个要熬到第二天上午了。面试的流程的确如传说中的一样,先是在桌上抽一篇专业英语,默看一遍再朗读并翻译,然后老师用英文叫你自我介绍,我是从头到尾背完了(前面有同学说背的不好中途就被喊停了,一定要注意发音、语调,别整得像背书一样。。),然后就是一个女老师用英语提问,你已经工作了为什么还考研?获得硕士学位需要什么资格?如果这次没考上你怎么办?(其他同学有问到为什么考上大、介绍同学之类的)。三个问题后就切换到中文了,开始就让我把这一年的工作介绍一下,并问对工作满不满意,接着问在设计工装时要考虑什么,再谈谈工装的范围。这时另外一个老师突然质疑我在大三下学期后绩点怎么越来越低,我只能说忙着准备考研了,老师又追问上次考多少分、哪门课考得不好(揭伤疤啊)!这时老师为了过渡到专业课上,问我已经毕业两年了,对哪些课程还印象深刻,我挑了几个熟悉的像机原机设机制并详细讲了机原的主要内容,老师就问了一些跟机原相关的简单问题(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构、两轴相交的回转运功机构,这些题已经问过前面几个同学了,我占了点便宜。。老师没有为难我,前面有的同学被问到dsp、arm、单片机等异同。。)老师这时觉得差不多了就说好了叫下一个同学进来。。。面试前在外面等得心跳加速,面试完了倒觉得怎么过得这么快,就像什么都没发生。。。
& && & 当然每组情况都不一样,仅供参考,不过我遇到的这些问题对已经工作的同学还是有 & && &
& && &关于初试的复习方法我就不多说了,童鞋们可以到论坛里看看那些400多分人的牛人经验,下面我主要谈谈我的复试经历,希望能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 &由于数学考的不太理想(103分)我的初试成绩是330+,专业课107分(上大今年专业压分了,比我预计的整整低了20分)4月12号进行体检和选定你要考的复试科目(机原,微机任选一门),上大的机械电子复试安排在13号和14号两天,机制和机设7号8号就复试完了,这不同于往年,往常都是机电,机制,机设同一时间复试的,4月13号早晨8点多专业课的面试名单和分组情况会在机械楼副楼贴出来(这点也和机制的不一样,据说机制他们是面试前自己先选导师然后,根据选的情况分组)。10点整,所有通过初试的机械电子的同学统一在上大一号教学楼的某个教室集合,老师点完名,10点钟开始笔试,时间两小时,我考的是机械原理,此处特别声明:机械电子专业考的机械原理和他们机制专业考的机械原理的卷子是完全不一样的!!!难度也会有明显不同,在见到卷子之前我还天真的认为,机械原理的难度会和机制考的难度一样(据说机制和机设考的相当简单,半个小时就有交卷的了)可是当发下卷子来我就懵了(劝各位机电的同学千万别听机制和机设说的相当简单,因为你们的卷子都不一样)第一题是填空题,分值好像是15分(个人觉得还有难度的,我有好几个空都不会填),选择题不难15分,拿个12分不成问题(注意今年的填空和选择有超纲的部分,在复试大纲里根本就没有要求,好像是不完全齿轮和万向铰链方面的,不会也很正常)下面就计算和作图了,第一题很简单是关于蜗杆蜗轮变位的,让你求变位系数。第二题是关于齿轮啮合传动的作图题,让你做出啮合线,单啮合双啮合区,还有重合度的计算公式等。第三题是一个行星轮系的计算,计算自行车测速表其中一个齿轮的齿数,我在此之前做过一个雷同的题目,所以感觉也不难的,第四题,是凸轮作图题,这种题目考前见了N次,很快搞定。第五题,是一道关于四杆机构的设计,我以为会考一些计算行程速比系数,或是压力角的作图,没想到考了个四杆的设计,结果做得不是很好。第五道大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没想竟然是一道关于等效转矩的大题,这部分内容我是复习了的,但是后来听论坛里的人说机械原理考的内容很简单,所以这部分内容后来我就没再回顾,谁知道果然出现在了卷子上,这道题我是完全不会的,空了,考完有点后悔,应该多少写上点内容。第六道大题是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题目很常规,同样,是由于我道听途说,说加速度基本不怎么考,于是加速度我就没有认真复习,但是速度我还是会滴,能得个一大半的分数。总之,笔试不简单,时间也不是像论坛上说的那么充裕。& && &接下来就是专业课面试了,我是第X组,一共六组,每组17个人,我是4月13号下午开始面试,面试的时间是13:30分开始,基本上每组的第一个进去的都是分数比较高的,我们组那个貌似初试380+,以后就不是按照初试分数来排的,所以,即使你是每个组的最后几个人面试,也不要担心。第一同学进去之后,其他的同学都在外面紧张的等待着,大概有15分钟的样子,那哥们就出来了,满头汗,大家赶紧围上去,问他老师都问的什么问题,每个同学出来之后,其余同学都是围上去,大概两三个同学出来之后,我们也就把大概的流程问的差不多了,除了第一个同学面试的时间较短(15分钟,因为初试分数高,老师不会问的太多的)其余的同学基本上都是20—30分钟的的样子,但据排我后面那个哥们说,老师整整问了他将近40分钟,汗!!我是4月13号下午倒数第二个进去复试的,时间大概是15:50的样子,老实说那天下午的状态实在不怎么好,早晨12:15才考完笔试,吃完饭已经快一点了,一点半就要面试,也没有时间小睡会,所以下午一去头脑很不清醒,幸好我不是第一个面试否则肯定废了。面试在一间办公室里进行,是坐着进行面试的呵呵(之前我以为是老师坐着同学站着,这点还比较好,人比较容易放松下来,即使你腿抖也不会被发现,哈哈哈,玩笑)一进去先要问声好,把你的材料(一些证书,和荣誉和大学成绩单)交给面试官(面对你就是这个组的组长,他两则分别坐着两个老师,有一个老师负责记录,其余老师都会问你问题)材料递上去之后,组长问你“哪个学校毕业的”“初试考了多少份”“专业课考了分”入座,开始。组长先说,来个英文的自我介绍吧,这个相信你应该都背的滚瓜烂熟了,别紧张,背下来就好了,我大概用了2到3分钟的样子,流利的把自我介绍背下来。接下来老师开始发问了(用英语哦)本人感觉英语口语部分真的是靠平时的积累,想象一下,如果你什么都说不出来,那场面一定是非常尴尬的,老师问了我以下几个问题:& && &1,
介绍我的家乡(一般都会问的)2,这是我第几次来上海?我回答说‘第二次’老师接着问,那你第一次来干什么?我说看世博,老师接着问我去过那些馆,比较一下中国馆和美国馆有什么不同……3,介绍一下钱伟长,汗,还好我准备了。4,如果有一天你要出国,最想去的国家是哪里,为什么。大概英语问题就这么多,ps个人经验:对于老师的问题千万不能只说一两句就不说了,这样老师会觉得你的英语很差,而且这样一来,留给后面专业课问题的时间就多了。口语答完之后下面就是专业翻译,给你一段话,字数不多,生词也不多,每个人之间的难度可能会有差异,老师先让你朗读一遍,接着就是翻译,给我的那段话好像是关于控制器的,生词没有,但都是长句子,我翻译的磕磕巴巴的,感觉一般。下边就是专业课问题了:其实,具体老师会问你那些问题,谁也说不准的,而且每个组的老师也都不一样,建议大家还是全面复习的好(当然,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很高的话,我想就不必了),先是组长问,然后是其余老师问,每个老师可能会问你好几个问题,范围也会很广泛。我记得问我的专业课问题大概有:1,两台计算之间是通过什么接口进行数据传送的(汗,这个我不会,微机原理这本书的接口这一章我没怎么复习)2,什么是带宽,它是怎么定义的(我答的模模糊糊的)3,介绍一下材料力学中的四个强度理论(我没全答上来)偷偷看看组长,呵呵心想:我会的你们不问,问的全是些我没怎么好好看的部分。其实,不会也不要紧,老师问的问题不可能每个你都能答上来,但是说话的方式很重要,你不能每个问题都说不知道三个字吧,遇到不会答关键是要引导老师问你会的部分,比如,老师又问,那你给我介绍一下超调量的……我就实话说了“老师控制部分实在不是我的强项,金属工艺学,机械制造我学的还可以”(嘿嘿,当时没好意思说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是我的强项,因为那些毕竟是笔试科目)老师一般都不会为难大家的(除非你表现很差),于是老师就问我,那你给我介绍一下金属的合金钢都有哪些,齿轮的通常用那些材料制造,40Cr的制造工艺是什么,制造轴都用那些材料,什么情况下选什么样材料?……我答的比较流利。4,另外一位老师又问了液压方面的问题,你所知道的液压泵有哪些,那些是离心泵(这个问题前半部分我上来了,后半部分编的)5,还有一个问是关于机械设计的,好像是减速器各轴径大小的问题(先开始,我给说错了,老师开始笑了,“你说的是增速度器情况”,我才意识到,又想了想,赶快更正)5,哦对,老师还问了一个关于模数的问题(很简单,考过机械设计,相信都没问题)整个的专业问题好像就这么多,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老师说“好了,你出去吧,叫下一个”。起身,鞠躬,告别,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差!& && &以上就是我的复试过程。下面我说说我的一些复试经验和体会吧,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1,
本人感觉近两年上大的机械在不断提升自己,可以说他越来越牛了吧,因为近两年来上大的机电和机制不再要调剂生,而且一志愿中也有很多高分,况且,复试也是越来越严,就拿今年机械电子来说,光我知道的一志愿320+的就刷掉了好几个,刷掉之后也不能调剂到专硕。上大的机电越来越厉害,我相信这是你愿意看到的,毕竟人家也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你说是吧。& && &2,
很多同学,如果初试不是很高,我相信你一定是很关注复试的,至于复试复习到什么程度,其实在复试前我心里也没数,拿我举个例子吧,参照我的复试复习的程度,我想应该也就差不多了吧:本人初试330+,专业课107分,英语60+
英语六级445+,本人一直感觉口语和听力还可以,所以,关于英语口语部分,在准备复试阶段,仅仅写了写自我介绍和几个口语问题,其余基本是靠临场发挥。专业英语,文章我没怎么读,但是我们学的那本专业英语书后面的单词我统统背过了。再就是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了(在此声明,本人大学成绩中等)机械原理部分,我还是准备的比较人认真滴,除了认真的看了课本之外,还借了本考研辅导书,做了一些考研题目(当然,今年的机原笔试确实有点难度,自由度没考,等效转矩反而考了)。专业面试的部分,我一共准备了以下几门:微机原理,机械制造,工程材料与热加工,液压,plc ,测试,控制,机械设计虽然是初试考的,但我又好好看了看,因为我的毕业设计有好多知识要用到机设,以上所列举的科目,除了控制我没怎么认真看,其余的看的都还比较认真,看的最好的当然是工程材料与热加工,让我参加笔试都不怕呵呵。复试的程度大家可以参照我的情况灵活掌握(如果你初试很高,那么你稍微准备一下就好,相反,你就要好好准备你的复试了)& && &3,
其实,没有复试之前,谁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紧张是难免的,关键是自信,在面试时,要把头抬起来,和老师们有目光的交流,即使不会也没关系,不要一直低着头,问啥都说不会。我是4月13号下午三点多面试的,老实说,一开始在外面候场的时候我很紧张,但是真正的轮到我了,也就没那么紧张了,20分钟很快的,等我出来的时候,我感觉我在里面也就待了10分钟。呵呵& && &4,
还有就是复试前联系导师的问题,本人感觉用处不大,要知道,老师只有在你复试通过了之后才会要你。& && &以上就是我整个的复试过程和一些经验之谈吧,之所以专门写这篇帖子一方面是给自己留下点回忆,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 &成功=实力+心理+运气,我祝大家好运吧,呵呵& && &2012年上海大学832机械设计考研真题回忆& && &热度 1已有 263 次阅读 16:33 | 机械设计, 上海大学, 选择题, 专业课, 简答题& && &
& && &本人为2012报考上海大学机自学院的考生,今天对专业课进行了系统回顾,由于上大专业课不公布真题,所以它可以给广大准备报考的研友一些参考。今年机械设计整体比较平和,不是太难,但是今年考了许多往年不常见,或者说是很少用的知识点,大题有一半变动,题目较以前的新颖,回忆的判断题和选择题可能不全,我只选择了一些不常见的题目,简答题和计算题较为全面,具体部分试题如下:& && &一、& && && && & 判断题& && &1、&&加厚螺母对提高螺栓强度的影响& && &2、&&齿轮动载系数形成原因及降低它的措施& && &3、&&平键的对中性是否好& && &4、&&额定功率与计算载荷及计算应力的关系& && &5、&&滑动轴承轴颈转速与承载能力的关系& && &
& && &二、& && && && & 选择题& && &1.& && & 磨削加工与精车加工的零件的疲劳强度比较& && &2.& && & 强度与刚度计算的比较,题目是考查不是强度计算的选项& && &3.& && & 轴上安装一对圆锥滚子轴承,一个轴承工作的可靠度为90%,则这一对轴承安全工作的可靠度为(个人觉得然为90%)& && &4.& && & 设计高速轴时要考虑轴的振动稳定性& && &5.& && & 链传动的包角要大于等于120(常考的是带传动)& && &6.& && & 提高蜗杆传动刚度措施& && &7.& && & 滚动轴承润滑方式选择的依据& && &8.& && & 滑动轴承轴颈位置的确定,选项给的是八个参数选择& && &9.& && & 万向联轴器的转速特点& && &10.& &离合器的操作环安装在半离合器上的原因& && &
& && &三、& && && && & 简答题& && &1.& && & 设计带传动时给12KW功率,300r/min和600r/min两种转速,设计时应选择那种转速?& && &答案是:300r/min,此题是海欣的《机械设计考研辅导》上的华中科技大学考的原题,这点充分证明了上大有考原题的习惯。& && &2.& && &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的影响,影响运动不均匀性的参数?& && &答案是:结合链传动运动的速度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及瞬时传动比作答,影响参数是链轮齿数Z、链节距P、链轮转速n。& && &3.& && & 螺栓连接中,螺栓受不同载荷(静载荷和变载荷),为什么螺纹的余留长度不同。& && &这题不是太确定就不付答案了,个人感觉是考虑应力集中、应力循环特性不同而设置。& && &4.& && & 一对啮合的齿轮传动,何种情况下易发生齿面点蚀,何种情况易发生齿根弯曲折断?& && && && &&&答案是:这两种失效形式主要与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有关。齿面点蚀与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高低有关,& && &&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低得易发生齿面点蚀,相互配对的齿轮,如果材料及热处理相同,由于小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多,& && && &故更易发生齿面点蚀。齿根弯曲折断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有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低得易发生齿根弯曲折断,对于配& && && &对的齿轮应用YfaYsa/[6F]比较,大值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低,较易发生齿根弯曲折断。5.& && & 分析四副图形是否能形成流体动压力?& && &答案是:运用相对运动分析法去做,此题在上大出版的《机械设计习题集》中的模拟题中有相似的原题,真题中的第四幅图形未给上下两板的速度大小关系,需注意分析仔细。& && &
& && &一、& && && && & 计算分析题& && &1.& && & 蜗杆传动的效率计算,受力分析及计算其各分力大小。& && &此题较新,因为是给的图表须计算后查当量摩擦角,而且需要计算相对滑动速度,要记住公式Vs=V1/cosr,此公式较少用到,然后再由此值查询摩擦角,其余的计算效率及各分力大小都较为常规。& && &2.& && & 转轴弯扭合成强度计算其计算安全系数Sca,题干给的是轴径大小,弯矩和扭矩大小,应力影响系数及对称弯曲应力及扭转应力的大小,共两个小问& && &(1)、该轴正常频繁地正反转,求它的计算应力系数Sca。& && &(2)、该轴单向回转,且经常启动和停车,求它的计算应力系数Sca。& && &该题虽然遇到过,但是当时认为上大不会出此类题型,有点大意了。它考查得知识点应该是弯矩产生的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两种情况对应的扭转变应力循环特性不同,应该先求出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再分别算出两者的安全系数,最后确定计算安全系数。原题可见海欣的《机械设计考研辅导》第一章的最后一题。& && &3.& && & 螺栓变形线图画法,要注意螺栓及被连接件间的刚度与变形量及角度的比列关系,切勿搞反了,图形中变形量关系容易错。第二问是求螺栓连接的总拉力及残余预紧力,比较常规。& && &4.& && & 计算非液体滑动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大小。& && &计算时要记住非液体滑动轴承的三个公式即可,难度不大。& && &5.& && &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此题较为常规。& && &
& && &二、& && && && & 结构分析题& && &对历年真题仔细做两遍,再总结一下即可应付。& && &以上即为2012年上海大学832机械设计真题的回忆及个人的观点。试题难度不大,但是较为灵活,范围也较广,这就可能产生做题时力不从心之感,很多常规题未考。所以在此奉劝一下想考上大包括考其他学校机械设计的同学复习时一定要全面,至少在看前两遍书时一定要把考纲涉及到的章节全面复习,不能遗漏任何内容,以防最后考试时出现偏一点知识点,前两遍看过的所有知识点,在考前要再复习一下,做到所有知识点心中有数。另外辅导资料应选择上面提到过的海欣的《机械设计考研辅导》,此书对每章节复习讲解还是挺全面的,可以选用。本人建议的复习步骤是把书本至少看两遍,再看两遍海欣的《机械设计考研辅导》,最后做真题及上大出版的《机械设计习题集》中的模拟题,要多研究真题。最后一条建议是一定要研究真题,上大考原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上大专业课喜欢压分,希望想考的同学要有心理准备。& && &尽管很想打游戏。。。但觉得发出来还是有必要的
判断题和选择题就不说了额,关键的计算填空,共5个,每个四分,考的是:
1.疲劳损伤累积,求安全系数(书P31)
2.螺栓残余预紧力Cb,Cm什么的(书p83)
3.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
4.忘记了,下面有人帮忙
5.滑动轴承偏心率
1.大概齿轮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吧,不懂这题说什么的。。
2.滑动轴承参数和改进方法
3.机械设计的步骤,设计一个开闭窗户
4.运动副的定义,高副低副自由度什么的
5.动平衡参考平面的选取
1.带传动受力的画图
2.忘记了 0 0
3.机械设计习题集06年真题P129第5题
4.轴承的计算机械设计习题集P106第4题
5.齿轮的计算,(有关变位的)
6.复合轮系及自由度
7.运动副反力,画力图,总Md《机械原理与设计学习及解题指南》王三民编P223第5题
8.凸轮的综合题
有什么不对,大家帮忙修正一下,貌似少了题目的,唉,感觉自己太水了
& && && && && && && && && && &2012上大机制复试经验浅谈(献给准备报考上大的考生)&&& && &号上午8:30,政治理论考试开始,……….& && &号下午5:30 ,机械设计考试结束。& && &号上午10点整上海大学考研成绩公布,终于结束了漫漫的煎熬的等待。但专业课的成绩让我大跌眼镜,93分一个刚及格的分数,让我欲哭无泪。& && &知道成绩后,自己散漫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985院校开始复试了,我才开始紧张起来,赶紧把机械原理,刀具,公差与配合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现代测试技术,,,,,,翻了几遍。然而国家线难产,直接造成上大复试时间的难产,当看到别的同学已经通过985院校的复试时,我还在等上大的复试时间,那种滋味实在难受。& && &号上海大学公布了复试线和复试时间,机制和机设的成绩是在一起排名的,所以也是统一划线的,301分,很多人认为上大机制复试线很低,所以很好考其实他们只看到了表面,上大与一起在机械上旗鼓相当的高校相比,比如南航,山东大学,武汉理工等,上大的机械专业课的成绩比他们平均低30至40分。上大复试线为什么低,这就不必我再多做解释了。& && &4月9号上午在机械楼领取复试通知书, 11号早上到达宝山校区,进行资格审查和体检,下午6:00到6:20进行英语加试,第一篇是英译汉,第二篇是汉译英,每篇有100字左右,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人文的,一篇是关于科学的,人文的涉及了关于《红楼梦》《背影》等部分的翻译,科学的就更广泛了。总分50,其中我知道有个同学因为英语加试没有达线,在总分330多的情况下直接被刷,我所在的复试小组有个女同学也因为这种问题影响了最后的录取,但她的情况似乎没有他严重。所以,准备考上大的同学以后要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 && &4月12号上午选导师,依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导师被分为11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个左右导师,导师里包括组长,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工程师。我们和机设一起选导师组,也就是说此时我们就不分机制机设了,面试时也是混合在一起的。有些研究方向较热门的导师组,比如机器人,CIMS,制造,机电一体化的导师还提出了额外要求,比如英语6级,数学基础好,熟悉C++等。其中英语六级十分重要,很多被刷的同学都是英语六级没过,其中有个371(初试排名6)的高分被刷,我想他没过六级是个很大的原因,因为他的专业课知识并不差。一般热门的导师组报考的人数会多,那么这组的组长会根据报考本组的考生的考研成绩和本科院校情况在复试比例的人数下选取参加该组的复试,而其余未进入该组的将根据第二志愿调剂到其他组。这就导致了热门组会有高分被刷,冷门组会有低分录取的情况,但也有些热门组几乎没人敢报。所以,这种时候运气就极为重要了。& && &下午专业课笔试,我根据上大机械原理的复试大纲进行复习的,结果考了很多纲外内容,这门课考的不理想(124)。比他们低了6,7分。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明天才是最具挑战的!& && &4月13号上午8:30面试正式开始,我的初试成绩排在小组第二,所以我是第二个进去面试的的。首先以为老师让我进行一个自我介绍,我把之前准备的英文介绍流利的表达了出来。然而他们似乎并没有认真听,互相传阅我给他们的我的证书,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我心想肯定是我发音不准,他们根本没听懂,但实际上他们都听到了。自我结束后,老师就开始问“In your introduction, youmentioned that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why?”我回答的很好,然后他又问“how?”这个回答的不是很好,然后她又问“In your report card(本科成绩单) in your English why is very low?”这个问题我第一遍没听懂,然后我又让她重复了一遍。答出后。一位男老师开始以我的毕业设计为切入点问我专业课问题,第一个是如何用CATIA画齿轮和链,我答直接从库中调用………,第二个是链传动与带传动的适用范围,第三个是干燥机是什么系统,这个我答是闭环系统,有个老师认为是开环系统,但立刻被其他三位老师否决,接着又问我数控机床是什么系统,第三个是干燥机用到哪些电子元器件,我答传感器,PLC等。第四个是我如何进行温度场的分析,第五个是一个男老师问我:你的数学成绩考那么高(140分),为什么专业课刚及格?(他难道不知道大家的专业课都很低吗?),第六个是一个女老师问我的,她说你的数学考那么高,是怎么学的?然后她又问,那我问你一个数学问题吧,她问位移的导数是什么?我心想大姐你可是博士,这个数学题有点太简单了!我的专业课问题回答的很好,都比较正确。最后是一篇专业英语的翻译,很难再加上我英语很烂所以翻译的很烂。然后他们让我就出门叫下一位。& && &最后一位同学结束后2个小时之后出面试结果,在最后的十几分钟内,我听到屋内有个男老师讲怎么还有一个农业大学的?我瞬间紧张起来,但最后那位漂亮的女老师还是念到我的名字,但那位博导并没选我,而选了初试成绩的第1,3,7名做他的学生。(我未能看到详细的复试排名),他们的本科院校比我好一些。我很遗憾,但当看到落榜同学的表情,我就感觉自己已经很幸运了。我的导师是华中科大毕业的女博士,(我最终被录取在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
& & 论坛上已经有位同学把诸如专利,国家或省里的奖励的作用讲的很清楚了,这个真的会给你的复试带来意想不到的顺利。& && &之前准备报考上大时,看到不少学长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把自己的复试过程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我的基本信息:本科:安徽农业大学,考研成绩:348,外语水平:六级,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成绩很一般& && && && && && && && &刚刚复试回来,从开始准备到考上的一年多时间,终于有空休息休息了。考研路上,从论坛得到很多信息,现在是帮助大家的时候了。看到今年论坛上的机电学硕回忆版真题已经有了(),专硕还没有。一志愿报考专硕的挺少的,帮想考专硕同学解除点神秘感吧。这是我初试考完当天晚上用平板电脑手写的,可能字很难看,将就看吧,我把当时能记清的东西都写下来了,回忆的比较详细了。选择、判断题就没写,因为太多了记不清,都是常规题。其他的有些题记不清楚了,现在我也忘了怎么做的了,有看不清的地方可以跟帖提问。
看论坛上好多机电学硕的说专业课很压分,这个情况可能是学硕有的,我并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专硕这边并不压分,我专业课考了100分多一点,并不高,但是我有3道机原大题没时间所以没怎么写,这就是30分左右全没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得100分多一点,我觉得肯定没有压分,毕竟其他题也是有做错的。我觉得一志愿报考的不多,所以不压分。这套题的各种题型、数量和学硕的是差不多的(选择:10 个、判断:15个、填空:总共忘了几个了,计算填空有4或5个分值高、简答7个、计算7个(机设4个机原3个)、设计题1个(才5分,没做)),机原机设基本各占50%,但是没有那种创新设计题,所有的题都是常规的机原机设的题,没有偏题怪题,但在个别细节有点小创新。只要把基础抓好,多练习常规题型,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需要提醒的是题量很大,这就需要把所有题型练的很熟悉才能在3个小时内做完,我就是吃亏在做题较慢上了,没有专门练习做题速度,最后剩了3道机原计算大题,每道题都知道怎么做但就是没时间做,希望你们能注意这一点。
再说说今年的情况,整个精密机械系大概估计了一下120多人复试,录取90人,我们组全部机电专硕16人录取12人。机电专硕一志愿较少,调剂的要多于一志愿的。据说总共刷的人比去年多,比例比去年大。1:1.33的比例在考研热情高涨的今天还不算太大吧,好多学校的比例已经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了。我觉得上大比较公平,因为即使是本校的也有刷的,估计是表现的实在不像话了。复试时比较重视本科成绩单、还有英语能力、科研能力,当然如果专业能力强或者能说会道这些也不算事。总之,还是看综合实力吧。好像进了复试,初试的成绩比重就不是很大了,所以指望只会初试5门课就能考上研很难,专业基础还是要有。学校歧视这个问题好像讨论较多,我觉得也是人之常情,在不清楚你能力的情况下,这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但是如果你的表现让老师眼前一亮,老师不会因为你本科学校不好而不要你。在表现差不多的情况下,当然还是好学校占优势,这是人之常情,没办法。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自己努力去让自己更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更务实,而不是抱怨本科学校这种无法改变的东西。上大别的系不好说有没有歧视,至少在机电专业并不会因为学校不好而一票否决,关键还是看能力。所以如果本科学校不好而有顾虑,就放心报吧,只要你有实力。
今年的初试复试方式流程和去年是一样的,看来在改革之后,风格已经稳定。各位可以参考论坛上12年学长的帖子了解,13年的同学也有经验贴,参考着准备吧。专硕的复试方式和学硕的差不多,还稍微简单点,氛围轻松些,问到专业知识的概率要低一些。弄得我复试时很忐忑,怎么跟聊天似的。好像是遇到本科成绩不太好的同学问的东西多一些,所以别掉以轻心。
最后我要感谢论坛上的各位12年考上大机电学长的帮助,尤其是williamac学长,他的考研经历写的十分详细,建议很中肯,也建议各位阅读();还有圣天虹学长的耐心解答(),解除了很多疑惑,正是在学长指路明灯般的帮助下我走过了这漫漫考研路,最终走入上海大学。
也送给14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一句话: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静下心来复习,保持良好心态,无论怎样,坚持到最后会取得好的结果的。& && &&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 && && &相关帖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威望理由 lu_hao_feng+ 30谢谢分享& && && && &总评分: 威望 + 30& && && && && &, , , & && && & 分享0收藏0& && && && &百度推广& && && && &练字!30天练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 && && &天天敲键盘,你该练练字了!实用怎么练字 认真实践体会,60小时练好字的神奇魅力.& && && && &易经风水千古不传的秘密llloo.net& && && && &家居风水.办公室风水.住宅风水 尽在此书中..& && && && &猜您喜欢& && && && &·& && && && && && && &·& && && && && && && &·& && && &西北政法大学2013年研究生招生信息& && && && &·& && && && && && && &·& && && &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研究生招生信息& && && &&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 && && &百度推荐& && && && &
& && && && &
黄煌& && && && && && && && &一般战友& && && && && && && && && && && && &威望& && && && &0& && && && &K币& && && && &206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206&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70&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20:23:21 |& && && && && && && && && && &
& && && && && && &学长考上了吗?& && && && &
& && && && &
TysonMon& && && && && && && && &中级战友& && && && && && && && && && && && &威望& && && && &48& && && && &K币& && && && &1047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1095&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53&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22:36:36 |& && && && && && && && && && &
& && && && && && &黄煌 发表于
学长考上了吗?& && && && && && &
考上了& && && && &
& && && && &
太空番茄& && && && && && && && &一般战友& && && && && && && && && && && && &威望& && && && &0& && && && &K币& && && && &291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291&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56&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23:25:32 |& && && && && && && && && && &
& && && && && && &请问学长,机电初始专业课里面机原机设和电子控制工程那个简单点?谢啦& && && && &
& && && && &
TysonMon& && && && && && && && &中级战友& && && && && && && && && && && && &威望& && && && &48& && && && &K币& && && && &1047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1095&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53&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08:24:45 |& && && && &RE: 2013上大机电专硕初试考题——911机械原理与设计(专)回忆& && && && && && && && && && &
& && && && && && &太空番茄 发表于
请问学长,机电初始专业课里面机原机设和电子控制工程那个简单点?谢啦& && && && && && &
没做过电子技术控制工程那套题,不知道难度。据我所知,大部分人考的机原机设,毕竟这是机械专业最主要的课,还算熟悉。不过如果你学的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更好那可以选那套题,这两科应该更容易。缺点是没有真题,不好针对性的模拟,心里没底,风险大。& && && && &
& && && && &
方志恒& && && && && && && && &新手上路& && && && && && && && && && && && &威望& && && && &0& && && && &K币& && && && &16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16&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2&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18:06:26 |& && && && && && && && && && &学长能否加下QQ,以后咨询哈,日后有成重谢哈& && && && &
& && && && &
黄煌& && && && && && && && &一般战友& && && && && && && && && && && && &威望& && && && &0& && && && &K币& && && && &206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206&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70&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22:11:55 |& && && && && && && && && && &TysonMon 发表于
没做过电子技术控制工程那套题,不知道难度。据我所知,大部分人考的机原机设,毕竟这是机械专业最主要的 ...& && && && && && &
考研重在稳重,考上了才是最终的目标。
本科的机械以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为专业基础课,基本上机械类和近机械类的学生都会学到。之所以大家选择这两门考试科目也就是对之熟悉。
机电不分家,就像软硬(软件与硬件)不分家一样。学机械的也会学到电控方面的知识,只是学得好与不好就要看老师水平和个人的修行了。好一点的学校,机械结构和电控两者都很平衡。个人学习情况也与之类似。但据我所了解,目前大多数机械的学生在“电”方面反映并不是很好。我在实验室呆过两年,跟过、做过一些项目。真心觉得自己的电控也不是特别厉害。这方面主要是实战,要硬件设备支持。本科学校不太好,做实验基本上就是一种过程。实验室自主学习也就成了一种充电的方式吧。
既然觉得本科学的知识不够,那就继续努力再到研究生深造。
如果觉得电控学得不错,可以选电子技术、控制工程等科目。毕竟,到后面电控还是很重要的。评价一个机器的好坏,很关键的一部分是电控和可操作性上的反映。现代机械越来越智能化,也离不开电控。& && && && &
& && && && &
考研不是梦fly& && && && && && && && &新手上路& && && && && && && && && && && && &威望& && && && &0& && && && &K币& && && && &65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65&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19&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21:32:39 |& && && && && && && && && && &学长是专硕吗?小弟想问一下,1、专硕还分机电、机制、机设吗,他不是机械工程一个专业吗?
2、专硕的学费是多少,有公费吗?谢谢谢谢O(∩_∩)O谢谢& && && && &
& && && && &
TysonMon& && && && && && && && &中级战友& && && && && && && && && && && && &威望& && && && &48& && && && &K币& && && && &1047 元& && && && &注册时间& && && && && && && && &积分& && && && &1095& && && && &精华& && && && &0& && && && &帖子& && && && &53& && && && &·串个门& && && && &·加好友& && && && &·打招呼& && && && &·发消息& && && && &
& && && && &发表于
12:30:35 |& && && && && && && && && && &考研不是梦fly 发表于
学长是专硕吗?小弟想问一下,1、专硕还分机电、机制、机设吗,他不是机械工程一个专业吗?
2、专硕的学费 ...& && && && && && &
专硕也分,名义上确实是一个专业,但是无论初试还是复试还是以后跟的老师都是分开的。其中机设、机制是机械自动化系招生的,初试复试科目一样,但名额貌似是分开的。机电是精密机械系招生的,初试复试和机设机制不一样。专硕一年1万学费,无公费,2年毕业。& && && && &
& && &百度推广& && &又到了复试的时候了,多少人忧多少人喜。希望下面的内容对大家有利。
& & 复试已经过去一年了,但复试的情景依然展现在眼前.应好多师弟的邀请.现介绍下我的复试经历.我是上海大学机械学院的调剂生,来自一个很烂的二本院校,还是跨专业.分相当底.客观的说在我们组14个人中第13名(丢人了),但最终复试结束后我被录取了,而且是公费.(一共录取了9个,共6个公费,我第5名.)先愿意将我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 &&&在介绍复试经历前,想先声明下,上大相当公平的.不歧视一般院校和外地的(我是河南的).对于第一志愿还是特别占优势的,我们复试时候第一志愿加20分录取的,而且人比较少.所以基本最后都录取了.而且老师还会偏向第一志愿的(同组中先复试).
& &&&上大复试包括两大部分,笔试和面试.笔试是机械原理活微机原理.今年的机械原理相当简单,微机原理有点难.我选的机械yaunli,我们交卷的时候他们都仍在专心做题呢.考试共90分钟,包括判断,选择,和大题.大题特别简单.共5个(自由度计算,四杆机构判断,齿轮基本参数计算,论系的计算)共90分左右.判断和选择有点偏,但幸好可以蒙.所以大家倒是一定要看指定教材.今年除了好多其他机构的判断题.不过 考130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笔试考得比较好,他会在分组的时候把你分到好专业.呵呵!
& &&&我们是4月10号上午面试的.(9号上午资格审查,下午专业课笔试).面试8点半开始,采取的是分组面试.当时临时分组,八点公布分组结果,一组大约20个人左右.这样可以防止作弊(下午结果就公布了,所以还是特别公平的,提前找的导师也没有用处).在此提醒下大家,上大机自学院共有3个系,分别是机械工程系(包括机制和机设),精密仪器系(包括机电和精密仪器),自动化系.他们复试的时候是各自复试自己的,就连笔试的试卷都不容易,流程不过差不多.建议第一志愿报的时候一定要报好的,以为跨系将来是不可以调专业的.比如机制不可以跳到机电,只可以换到机设.
& &&&我报的机制,复试的方向是机械制造组的.(那里机制方面CIMS还是比较热的 ,属于先进制造技术的)我们组工14个人,复试前说的是刷3个(把大家都搞得比较紧张).面试包括5大部分,分别是英语翻译,专业替笔试,英语面试,专业课面试,综合能力面试.前来那个部分一个小时左右,后三部分半个小时左右.
& && &&&八点半开始复试,每一组中前几个是第一志愿(这样对第一志愿有利).在面试前我们每个人发了篇英语文章要翻译,并让做了20个左右的题(包括10个专业课,10个综合题).这样大家可以在做题中等待复试,所以我感觉这样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可以让大家的水平得到正常发挥,减少紧张感.在此,我想讲个我复试中决定我成功的小细节, 面试共三部分:英语口语,专业课问题,综合问题.大约30分左右.我们当初是7个考官,一个复试口语.其他专业课比较多.在复试中,你的导师和组长提问的问题最多.所以在面试前要问下别人你的导师最爱问拿方面的东西,另外想下你对你导师研究课题的认识.面试中尽量向你导师的课题靠近.这样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 && &&&在口语中,老师问了我3个问题:自我介绍,你的 梦想,你为什么学习机械?发挥的还好,希望大家在初试前没有事情时稍微连下口语.免得到时惊慌.另外我感觉如果你口语表现的好,到后来老师问你的专业课问题就比较简单,而且不会过分要求你.因为上海那里对口语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口语到时候只管说,说不下去的时候老师会给你提示.切忌就回答一句话,因为这样老师感觉你英语基础很差,而且会给专业问题留时间特别长.当然对我们不利了.,
& &&&在专业课面试题目中,我回答的不怎么好.但老师还是比较满意的.老师问得内容设计面特别广,今年问问的包括金属工艺学,单片机,控制原理.等等.由于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就没有回答出来对一个,甚至连焊接的原理都没回答好.但说话技巧很重要.朝老师想听的话说很重要.如果其他老师对你印象好,他甚至会帮你说话.呵呵&&
& & 在综合题问题中,我表现的相当好.上海真的好注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问得问题感觉超综合,包括数学建模,课题思路,想象力等.但这些都是平常积累出来的,一时是不好提高的.如果前面这些你都表现比较好的话,复试就没有上面问题了.即使你的初试分特别低,甚至老师会给你公费.如果老师向录取你了,就不会问你太多问题.因为你的 回答都要记档案的.如果还有时间老师甚至问写很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当初问问,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你感觉在上海一个月消费要多少,对上海什么认识?等等,就感觉在聊天.如果到时候老师文这样的问题说明,80%你被录取了.
& &&&我的复试简单就好这么多,最终结果一场顺利.我们14个人中录取9个,6个公费,我是第五名(初试成绩我是13名).记得,机会是自己争取过来的.
& & 呵呵 复试就说这么多吧 大家对哪方面具体感兴趣的,可以提出来,我单独回答.最近会总结些复试注意事项和我的复习经验传给大家.在此提前祝大家考研顺利,金榜题名.
注:我是咱学校的专升本学生,而且升本时候是跨专业考到机械的,当时线代和概率一下没有学,数学和专业课全是自学.复习的过程中一切顺利,但最后考试出意外,与梦想院校失之交臂.最终选择了上大.我只是想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我们都是好样的.感觉歧视是我们自己没有自信的表现,既然决定了,就要努力,无怨无悔.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逐自己的梦想而受到伤害,当你用心做一件事情时,宇宙所有的力量都会帮助你完成的.真心的祝大家好运.第三篇 关于压分
我顿时睡意全无,于是赶紧一边冲到电子阅览室一边用手机上网查,手机上网的时候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输的老是不对,电脑启动也需要时间,于是我有点急,最后还是耐心的仔细的把那些号码重新输入,本以为会出现“error”或者进度条什么的,结果突然分数出现在了我的眼前,369,再看专业课105,我退出手机网,之后又不确定了,于是在电脑上面查了一遍,还是这样。直到三天后,我反复查了几遍,就是105,没错,我才确定下来。
可是,我没有写的分都有20几,填空题第一题不会写,这样差不多就有30分,机械原理的问答题、大题的受力分析、轮系的自由度、传动比、甚至机械设计的左右手当时都不确定了,我用同学的估分方法120*2/3=80分,于是我就盼望着专业课过80,不然就真的连调剂都无望了,专业课太差,老师不会喜欢的。
我前后思索了很久,为什么会有105分,最后得出结论:我写的地方几乎都没怎么扣分。那么压分这件事应该不是子虚乌有啊,一年前我们学校的一位学长考上大的机械设计考了70多,据说他的专业课学的还行,论坛上还有一些人都或多或少的抱怨被压分了。
那么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什么叫做压分?根据大家的描述,压分应该是现实的分数与自己的估分有一定的差距,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压分?第一,可能与心态有关,比如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估分时就考虑了压分的可能,最后结果出来,我反而觉得对我“放水”了,还有一部分人属于乐观主义者,认为自己做的差不多了就有满分了,特别是大题,但分数出来以后却不是很满意。其实乐观主义是很正常的心态,因为身边的同学很多专业课成绩都很高,不否认有些学校批改试卷比较松,答案过程差不多就是满分。而上大却狠抓细节,可能因为这里掉了一张图,那里少了一个单位或文字说明,又或是忘记代数据都会引起扣分。所以最后大部分人在90-110之间。
那么如何应对压分现象呢?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这个首先要从题型开始分析,粗略的讲,考试就两种题型小题和大题,小题没有过程只有对与错,批改起来很客观,因此也叫做客观题,这部分不存在压分,所以是保分的基础,我曾经把傅燕鸣老师的那本《机械设计习题集》上的小题做了很多遍,把常常错的题记在本子上,没事当做单词背背,机械原理也是一样,所以最后我的小题没怎么丢分;大题又称为主观题,其分值大,主观性强,这个时候《机械设计习题集》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里面收录了99~06年的真题,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真题后面的参考答案,这些答案不仅仅是让你看你的结果正确与否,它更是一种标准,你要去模仿其答题格式。举个例子“已知某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20,模数m=5mm,求其分度圆直径。”有如下答案:A.&d=mz=100&,B.&d=mz=100mm&,C&d=mz=5*20=100mm&,D&该分度圆直径d=mz=5*20=100mm&如果这一题满分5分,大家自己想每种回答会得多少分。我当时学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很严格,有点不全的她都会指出,估计上大就是这样的情况。
还有的题里面含有隐性作图的问题,题目里面没有明确要求作图,但是做题时又离不开作图,比如轴承的计算题,这个一般都会画图的。还有螺栓组的计算题,里面有的设计到受力分析图,力的合成,算最危险的螺栓,这个我有的时候会忘记,还有就是一些简答题,要做到图文并茂,不要干巴巴一段话答上去就完了。
应该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总结,如果你的问题都回答的很全,老师没有理由压你的分,考上大专业课考分的不是没有,我知道的机制专业考机械设计的有130+、120+的,机电的也有考116的,应该还有更高的。这样做当然也有副作用,就是时间会很不够用,我今年把能做的全都做了,不能做的最后连蒙混几步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平时训练熟练程度很重要,特别是一些常规的题目。
第四篇 一个月的二次考研
在确定了自己的分数以后,就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步复习计划,因为比去年的复试线高出一些,所以不用去纠结调剂和工作的事了。
身边的同学都忙着联系老师,我也尝试着联系了一个,后来那个老师回了两个字“收到”,后来听说有的是回了“欢迎报考”,有的没有回,最后老师给我们开会的时候就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我们在9月份的时候会有一个学生、导师双向选择的时候,而不是在复试找导师,这样,每个复试你的老师不知道将来谁会是他的学生,我们认为这样的机制对学生更加公平。”所以这就验证了一句以前学长的经验“找导师没有什么用”,所以如果你不想在考试之前烦心这个事,上大机电是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我就一心的准备复习了,复试有很多的科目,仅列出来的就有8门,还有没有列出来的“等”字也很吓人,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在此之前除了《材料力学》和《微机原理》没有看完以外,其他的都看过一遍,我一直以为《微机原理》考的是8086,我没有学过,看吧有很艰难看懂,不看吧,有担心,特别是网上还有上大的微机原理的真题也是8086的,稍微做了一下,感觉很吃力,所以看的我很纠结,最后考的是8051......就当时多学了点只是吧,其他的面试的科目不用太纠结,只要看看目录知道每章节都讲了些什么就可以了,面试不会问你一些公式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你要有一到两门课程你很熟悉,比如这次面试老师就问了我哪门课程学的比较好。
我平时考试之前复习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把一些上课的要点记在一张A4的纸上,考完就夹在书里放着了,这些资料现在对我帮助很大,节约了我很多做笔记的时间,我只用看懂我当时写的什么就可以了。
其实最纠结的还是复式的那8门课,因为是第一年考机电综合,没有人知道会考些什么东西,题型会是什么样子的,既怕是8道大题,也怕一堆小题,所以什么都要准备,但是时间只有那么多,于是我就重点看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和电子技术,因为这是初试的科目,有考纲,至少不会太盲目的复习。其余的四门也只好听天由命了,但是也不能放弃,每天都要看,差不多每门课花一个半小时,一天可以复习6门。再加上每天还得看英语,所以作息时间和以前考研没有任何区别。
有的书看着看着也看不下去,也记不住,开始看了一段时间,感觉没什么效果,还是需要去找点题,资料书又太厚了,也看不完,于是我就在网上找了一些考研试卷,包括武汉科技的、华南理工的,因为武汉科技的有答案,所以主要做了武汉科技的,华南理工的就做了自动控制原理,这个是去年就有的资料。这些卷子直到最后都没有做完,特别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路理论,做起来很纠结,还有就是网上下载的上大的微机原理真题,全是8086,更加打击人。所以最后笔试之前一直心里都很虚,怕有大片大片的不会写,不过还好都是小题,不会做的可以蒙,这个后面还会再提及。
除了这些课程以外还需要准备的就是英语口语,我在网上搜了一些最常问到的问题,然后总结了自己的模板,记在本子上,每天早上背一背,当然专业英语单词也要拿出来背一背。毕业设计也是常问的问题,可以准备一下,看看都是做了一些什么,还有就是找出以前参加数学建模的论文看看自己当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干了了个什么事情。
最后的几天,书的看不下去了,我就一方面找了几个以前的专业课老师问了一下专业课可能问到的一些问题,一方面等着分数线盒通知书,后来分数线下来了,通知书也到了,却发现还要加试英语笔试,住宿问题需要自己解决,于是就完全没复习了,准备了上大之行。
第五篇 上大之行(上)
我们整个学院就我一个人报上大,当时这个地区就只有7个人报上大,所以想找人一起去复试很难。于是网上发帖寻人,运气很好,找到了L同学,于是我们4月9日就一起做动车奔向上海。
动车很准时,14:22到了上海虹桥,下了火车,我们就去换乘地铁,我们都是第一次来上海,生怕搭错车,不过还好,这里的指示牌都很明确,我们买好了票,就上车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以前论坛里的经验十分有用,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在哪里上车,乘那个方向的车,在哪里换乘等等。于是我们大约花了一个小时,从地铁2号线到人民广场乘换地铁1号线到延长路下车。出了车站,又开始迷茫了,毕竟离校门有点距离,问一下路人,他们会很热心告诉你怎么走。
终于找到了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自强不息”四个大字,我们找到了门口的地图,接着地图的指示,往机械楼的方向走去。到了路口,不知道是哪个楼,刚好遇到一个学姐,她告诉我们楼就在面前。
接下来就是报到的程序了。过程很简单,找到了陆老师,交了规定的材料,填写了相关信息,就可以走了。离开机械楼215,就陪L同学到了3楼去报到领通知书了,他是机制专业的。很快就出来了。再后来我们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打电话求助学长,学长很热心的告诉我们在哪里办饭卡、哪里住宿、哪里自习等等,听说有个花园招待所在轴承楼旁,我们到最后也没有找到传说中的轴承楼。我们先决定解决住的问题,一个大书包背着挺沉的,后来我们找到了一食堂,于是就先办了张饭卡,然后L同学说他收到消息说招待所住满了,于是我们就准备出南门找。 走到南门地图那里遇到了X同学,他也是机制专业,刚刚到学校,他说他联系了一个W同学还在飞机上,于是我们三人就先出去找宾馆,这真的不是一个好时间,南门那几家全部爆满。于是我们三个人浩浩荡荡从南门找到了北门,终于找到了一家,安顿了下来。洗了个澡,就出去吃了个饭,我们就去教一自习了。没有自习一会,W同学到了,X同学就带着他出去吃了个饭,我和L同学也没有心思复习,就会宾馆休息了。
4月10日睡的很香,因为没有定闹钟,早上很晚才起来,吃了点面包,就背着书包出去了,出去和L同学联系的几个研友聊了会天,就去吃了个中饭。之后一下午就在教一自习了。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晚上开始下雨了,后来越下越大,我和L同学先回去了,淋了很多雨,还好有很多香樟树挡了一些,不然会更惨,回去全面吹了很久才把衣服书包什么的吹干。
4月11日一大早,因为听说要抽血,所以都没有吃饭(后来听说可以吃饭......),来到车站,黑压压的一片人,大部分是去新校区的,在车上我们有说有笑,快到站了,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下,因为车没有报站,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蚂蚁的伟大,我们就像一群蚂蚁,只要有一个人知道在哪里,哪里人多,我们就连蒙带混的下了站、找到行政楼、校医院。行政楼里就一个感觉,人!人!人!虽然人何人能多,不过效率很高,不到一个小时资格审查完了,拿了英语准考证,于是就到了校医院,路上也认识了几个朋友。时间过的很快,不到一小时体检完就去吃饭了(好饿啊!!!)新校区的饭菜似乎更可口(不知道是不是饿的原因?)吃晚饭大家找了地方聊了会天就去A楼自习了,准备晚上的英语笔试。期间接到小Q同学来自远方了电话,谈论了一下面试的问题,特开心。吃完晚饭,回来发现换了考场,我小睡了一会,老师就开始布置考场,考试不难,20分钟交了卷子就回去了,今天感觉很累(不知道是不是抽血了的?),早早的就睡了。
4月12日,激动人心的日子,吃过早饭就来到教一301等着考试。后来同学越来越多,就感觉压力好大,事实上机电和精仪的学硕和专硕是在一个考场,人显的很拥挤罢了。老师点了名,有几个兄弟貌似直接就没来了,估计来的一共115人吧。老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开始考试了,试卷下来,松了一口气,都是小题,并不难,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人交卷子了,我于是也跟着交卷子了,看了一下自己的分组,自己分在了第一个,还好先交卷子了,不然10:10分交(延时了10分钟),10:30面试,就悲剧了。我出去在门口的草坪上稍微准备了一下。很快就到了面试的时间,不知道是不是时差的原因,我的手表在10:20几分的时候老师就开始叫我的名字了,当时我还在和W同学讨论带点什么进去,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于是就慌慌张张的拿了复试通知书和成绩单进去了(其实不需要,之前报到时交的材料都在面试老师的手上,只是我是第一个进去,不知道要带些什么,于是就带进去了),面试了20几分钟,据说W同学还帮我计时了,我在里面觉得时间过的挺快的。(这个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解释相对论时用的美女与火炉的比喻)出来以后,就被同学围住了,问了一些问题,然后我就吃了饭,回宾馆等明天的结果了。和我一起的L同学下午考笔试,于是我就一个人对着电视找电影看,刚开始找了两部,都看了不到一分钟就不想看了,于是又退到电影目录那里,看看有没有以前听说但又没有时间看的,于是就找到了《我的机器人女友》,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年太累了,很多事都憋在心里,这次找到了一个发泄口,一个人抱着个枕头,前半段跟着电影傻笑,后半段我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想61年以后,我会不会也发明了一个机器人女友呢?她的原型又会是谁?再后来我就把《无间道》三部看完了,确实很经典,看完这个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
4月13日8点钟,机械楼215就已经站满了等消息的同学,终于老师把名单贴出来了,第一张,没有我,第二张,还是没有我,有W同学。可是当老师把手掌从第二张纸上移开时,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那一个,很奇怪,没有查分数时的那份激动,没有昨天看电影时的泪流满面,有的只是一种平静,这种平静里略带一些伤感。就像看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卡列宁的微笑”那一章的感觉,就像玩最终幻想最后大战结束后忽然响起“eyes on me”的感觉。于是我把消息平静的告诉了家人。九点钟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会,讲了一下政审表和调档函的事,之后就可以走了。下午机制的记结果也出来了,L同学上了,X同学却没有,最后我们四个人上了三个,看着X同学,我们也挺难过,想着当初在南门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的情景,陪着他联系调剂与工作的事,看着他最后进地铁站离开时的背影,不知道到何时还会再见。后来我也坐车离开了,上大之行也就告一段落了。
第五篇 上大之行(下)
下面我就来仔细谈谈复试中的问题。首先是英语笔试,就两道题,英译汉和汉译英,一共50分,每一题25分,考20分钟,同一考场的的卷子不同,比如我和W同学,不同考场的卷子可能相同,比L同学。考场里不是一个专业的,我估计是按照每个人姓氏的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的考场,我的英译汉题目的大意是“你还记得你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吗?你还记得你第一次玩你最爱的体育运动吗?在生命的长河中,正是这些瞬间 ......”后面不记得了。汉译英大意是“温哥华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之一,却有相对较少的人口......”类似这样的大概介绍了一下温哥华。
然后是专业课的笔试,机电综合的复试要求列了8门课等,本次共考察了7门课,电工技术中的电路理路都没有涉及。力学部分有一张卷子,包括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主要是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只考了三道题,大部分是一些概念性的题,计算题很少,内容涉及到材料力学(1)和材料力学(2),理论力学也是考的后面的章节;机械类的考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各一张卷子,都是一些常规的选择题,貌似有一些螺栓的题目;电子技术考了模电数电,模电全都是填空题,数电全都是选择题,也很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就最后两题是填空题,前面都是选择,涉及的计算部分有延迟环节的时间常数计算;微机原理考的是8051以及其扩展的一些芯片,主要还是8051,计算包括补码反码的转换,数制装换等。以上就是全部机电综合的笔试内容了。
最后是面试,我比较幸运,分的组很好,老师没有问很怪的问题。一进门,跟老师问个好,抽了一张专业英语短文,老师让我看一下,这里一共有5个老师,正对着我的那个老师主要是负责英语面试的,他旁边的老师就负责专业课的问题了。老师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让我读了一遍,然后就让我说了一下大意,我的题是关于一个控制器的什么,去年的学长经验里似乎也有人抽到这个,我翻译的不大好,老师直接说:“你好像还没有看懂的样子”,我直冒冷汗。想想那个场合,几个老师看着你,你很难进入考研阅读那个状态。还好老师又问:“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我一高兴:“OK,My name is ......”比较流利,注意和老师眼神交流。接着,老师又问了一个另我想死的问题:“You just mentioned that you had took part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so can you describe it? ”我勉强的挤了一点出来了,可是老师似乎不太理解,又问了:“What kind of model did you build? A abstract one or a ...... ”后面没听懂,估计问的是具体模型吧,我终于扛不住了,说:“I'm sorry ,I don't know the professional words,could I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那个老师问了一下其他的老师英语就问这么多可以了吗?老师都说行,于是英文面试结束,旁边的老师就开始问专业课的问题了。最开始问的是毕业设计的问题,老师问毕业设计做了多少,我说做的差不多了,老师就然我介绍的一下做的些什么,接着就里面的一些细节问了一下具体问题,比如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热电偶能否被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取代,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问完毕业设计,老师就问我喜欢机械一点还是控制一点,平时什么课学的比较好,我的回答让老师很纠结,我说自己喜欢控制类的,然后又说机械制造学的比较好,老师没明白我到底什么学的比较好,于是又问了一遍,旁边的女老师帮我回答说:“他刚才说机械制造学的比较好。”我看情况不对,赶紧补充,说我个人爱好控制类,但是当时机械制造的老师讲的很好,而且我们本科教学偏向机械一点,所以机械制造啊,机械设计基础啊,都学的还可以。于是老师就问本科都学了哪些机械类的课程,机械制造有那几章节,每章节都大概讲了些什么。我回答的时候,出现口误,老师把机械制造基础说成机械设计基础,于是老师就问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还问了机械中有哪些传动机构,哪些机构可以把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这就是所有的专业课问题了,后面都是属于聊天的内容了。比如那个学校的,六级过了没有,多少分,考研英语多少分,数学多少分,平时成绩在年级排第几,我所在的系里有多少人,为什么没有保研(我们学校没有研究生点......),家住哪里,为什么没有报华科、上交,为什么报上大(这个是高频问题)。然后就没有了,于是给老师举了个躬,出去了。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以为可以很快写完的,结果拖了好久,先在本子上打了一份底稿,再写到电脑里的。考研期间,得到了很多论坛前辈的帮助,一个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去年就是因为这里的很多资料信息很丰富,所以最后就定下了上大,机电版主功不可没,还有后来的liukunbendan版主的加入,在此特别感谢。还有李学长和王学长在上大之行前后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也要特别感谢。还有其他一些学长学姐们曾经在此留过足迹,虽然没有联系,但是你们的经验让我们后来者有了更多的视角来了解上大,也要一并感谢。秉着“饮水思源”的精神,我写下自己的经历供以后的人参考,希望大家共勉。最后,就是资料,考研的资料很难找,特别是今年改革,很多东西都是新的,我以前的一些资料很多是上一届学长给的,再加上自己后来总结的一些,包括机械设计98、07、08、10年真题(99-06年的真题我是直接借的图书馆傅燕鸣老师出的《机械设计习题集》,大家可以在图书馆找找);机械设计的课程PPT,不过有点老,我基本没怎么用;机械原理98、99、00、02年真题还有4-6套期末卷子;复试的资料比如口语材料,武汉科技的一些真题,华南理工的自动控制原理,大纲,上大机械类历年复试的经验等;现在发给大家,大家留下邮箱,一周后会发给大家,因为附件很大,发了以后请在十五天内下载,否则连接会失效。最后我的QQ:,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我们可以讨论,因为寝室电脑坏了,可能QQ不会总是在线,不太急的话,发邮件也可以。祝大家好运。只能说开个帖子先记下,不然复试后可能就忘了。今年机械电子考得真心的不难,考完后感觉良好,但是成绩却不那么理想(110+)。试卷类型差不多是机原和机设各占一半,题目都是很基础,没有偏题和怪题。和12年类型差不多,接下来我就尽我所能,回忆一下试题,有遗漏或者是错误的请指正:
第一大题是选择题。(1*10=10分)。考得都是基础概念理解题,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只要你机设把那本《上海大学机械设计习题集》做过了就可以了,基本上是原题。机原部分书上都有。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1*10=10)。同上
第三大题是填空题。有两题是概念题,每空1分,接下来是5道计算填空题,每空4分。基本上都是套一两个公式就可以做出来,没难题。(一定要注意不要大意,虽然简单但分值高,没留神就会算错)
第四大题是简答题。有些忘了想不起来了,太久了,有一题是问你链传动和带传动怎么布置,为什么。最后一题是机构设计题,要求你画出两种折叠伞的机构简图(8分)和12年(10分,是要你画出开窗户的机构,能实现开90度,传力性能良好)类型差不多。
第五大题是解答题。(共7题,每题10分)
1.计算螺栓的受力、强度.这题我没做好,没算出结果,题目里面引入了一个抗弯截面系数w=...,课本上例题好像见过,忘了2.角接触球轴承的寿命计算,送分题(习题集里面任何一题都比这个难)。3.一对锥齿轮和一对斜齿轮的轮系,要你判断斜齿轮的旋向、转向,锥齿轮和斜齿轮的转速,简单,如果你做过机设习题集,这题肯定会。4.应用疲劳损伤累积假说(5分),套两个公式就出来了,机设习题集有做过5.更改两级传动的传动比,套公式6.偏心摆动凸轮的理论廓线、基圆、摆动角,如果做过这种类型的话,它考得这题就是这种类型里面最简单的。7.复合轮系的计算。传动比、轮系的自由度。
第六大题是结构题(5分),问你轴系中能用来轴向定位的零件有哪些,写出5个。(这题习题集也有做过,不过它里面是简答题),并画出其定位的结构,我后来没时间,写了5个但是没时间画图,而且才5分。
总结:专业课材料:《上海大学机械设计习题集》(新版,2012年出的,淘宝上有)、一本机原的习题集,这两样就够了,题目类型要多做,多次反复才是王道,像今年如果你平时没做过摆动凸轮的,你可能就没办法做解答题6。真题部分:习题集本身就是机械设计的历年真题,机原真题有网络上有,不过今年没考原题或者相似度较高的题,12年最后的一题凸轮题和这四年中的一份的一题很像,基本一样。如果要的话,我这边也有,我尽力发。机械原理与设计12年的真题,我上次淘宝网上买的,一份100+,心疼,不过,考后发现很值,因为类型什么的基本一样,复习的方向没偏,所以要舍得下血本。另:学硕和专硕科目一样,但是考得内容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lu_hao_feng 于
14:05 编辑
& && &我的考研之路—经验篇& && && &就在前天,我已确认被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在这里,我写下一些我的经验,供学弟学妹参考。& && && && && && && && && &&&初试& && && &数学:我觉得看同济那本课本的作用不是很大。我复习的时候把那几本课本看的很仔细,而且把课后的习题都做完了,效率很低。我觉得只要把李永乐的那本复习全书好好看几遍就很好了,里面的知识讲的很简洁很实用。推荐做做550,今年就出了好多那个里面的题。400的意义不是很大,你要是有时间,做一下最好了。数学主要就是做题,把你做的题都搞透了就好了,不要搞题海战术,没用的。& && && &英语:背背单词,主要是做真题。考研英语有很多的规律,真题你做3遍都不为过。我六级没过,张剑的那个书也没做,我只做真题,最后我的成绩是63分,不是很高,但也还看的过去。& && && &政治:政治从10月份开始看绝对来得及。风中劲草很好,可以省掉你看红宝书的时间。肖4任4启航都是必备的,还有,选择题一定要多练,每当你学习学累了就去做选择题吧。& && && &专业课: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课考得是机械设计与原理。就是考机械设计和原理这两门课。机械设计就看傅雁鸣的试题集就ok了,那本书网上有卖的,蓝色的书皮。有关螺栓的问题一定要会,还有各种齿轮的受力分析,还有轴承的寿命,齿轮箱改错等等。总之把那本书做会就没问题了。机械原理的话就很难了。我是第二届考机械原理的学硕。我觉得上大可能还在摸索怎么出题,出的题不够正规,就是要不然太简单了,要不然太难了,第一届是太简单了,我们这届就是太难了。我们这次考得有(以下是我的回忆版):槽轮机构的计算会考一道小题,四连杆有好多概念的题。凸轮有道标参数的大题(是类似于连杆机构的凸轮),这道题你一定要对参数的概念有很深的了解。有轮系的计算,今年考得是齿轮箱的计算以及自由度的计算。变位蜗轮蜗杆有道大题,这个在机械设计的课本中有所涉及。还有就是好多设计类的开放题。比如雨伞的设计(要求三种方法)。目前只记得这么多了,还请其他同学热情补充吧。另外,我必须强力剧透下,这个系在考研之前有次考研答疑,具体情况大家懂得啊,所以如果你有认识的人在那个系读书,可以让他告诉你时间。我就是不知道所以专业课考得很差。另外,上大的专业课压分压的很严重,要压10-20分左右,所以要小心。& && && && && && && && && && & 复试& && &英语考试:上大从去年开始复试加入了英语的考试,虽然不计入复试成绩,但是作为录取与否的关键。50分满分,据说30分一下就不予录取。听起来很悬,但其实很简单,比四级还简单。最多就是4级的水平。两段话,一段中译英,一段英译中。我今年抽到的题中译英是讲美国总统大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英译中是帮助一个在美国迷路的外国人。题目很简单,只是需要注意时间。& && &机电综合:150分,2个小时,全是选择概念。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一张卷子,考得都是基础概念,但也有好多都不会。。比如考一个不同直径的多段杆,那个截面受力最大等等。机械原理一张试卷,机械设计一张试卷,数电模电一张试卷,模电全是填空,电路部分没考,数电全是选择,都是很基本的概念,比如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等。微机原理一张试卷,有机器时间的计算,其余全是概念。工程控制原理一张试卷,有时间常数的计算,其余也全是概念。以上就是机电综合的全部情况。基本上都能做完,大家其实考得分都不高,不要太过担心。据说我们这次最高分80多,最低分30多。& && &面试:老师进去叫你先报一遍考研的各科成绩,四六级的成绩,然后就是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翻译只要说大意就好了。然后他会突然问你一个英语问题,比如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或者是叫你自我介绍又或者是叫你介绍自己的家乡。接下来就是专业课的问题。老师很变态,都是问一下很专业的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答不上来很正常,他这次问我为什么考上大机械电子工程,川崎机器人的使用,什么机构可以将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等等。不要紧张,相信自己就好了。& && &以上就是我考研的全部经验,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这是我13年总结的一些牛人们的经验,仅供15年考上海大学机械的学生参考,我现在还保留一些资料,有同学想要的话可以登录我的百度云网盘,网盘账号:::
考研的路跪在坚持,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坚持不下去的 & && &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对了那个网盘不对账号,还是大家直接加我QQ吧
新手上路,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在线时间3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楼主qq多少?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楼主qq多少?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楼主qq多少?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0 积分
加油↖(^ω^)↗
中级战友, 积分 20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6 积分
K币2062 元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20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6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20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6 积分
K币2062 元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在哪可以买到试题集呀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 积分
你好,能认识下吗?
||||||||||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大学考研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