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锰酸钾制氧实验化学式的那个2。。。

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水槽.
(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两个方法中相对较好的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其理由是不需要加热.
(3)若用A装置制氧气时,a中放过氧化氢(或H2O2),b中放二氧化锰(或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2H2O+O2↑.放药品应该在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选填前、后),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或关闭导管活塞),再往分液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水不能进入锥形瓶,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若用A装置制氧气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过固体,塞上双孔胶塞,滴下反应液后,把导管放在水中,导管口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旋紧双孔胶塞(填操作方法)才能使C装置导管口出现气泡.
(5)仪器①在滴加液体时,仪器①上的玻璃塞应拿掉(填“塞上”或“拿掉”);仪器①滴加液体时,在锥形瓶中会看到什么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如仪器①滴加液体速率过快,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6)小明做实验中手碰到A装置锥形瓶的外壁感到发烫,说明这个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7)小明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火星四射,其原因是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至少写出2条).
(8)小明通过改进实验,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成功了,然后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刚做过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中,会出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说明集气瓶子中残留氧气与空气中所含氧气浓度相比集气瓶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
解:根据以上分析,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的装置,氧气的收集,实验的注意事项.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答案为:分液漏斗;水槽.
(2)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区别:是否需要加热.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旋紧双孔胶塞,防止产生的气体会逸出.
(5)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并且放热,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滴加液体速率过快,产生氧气太快,所以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6)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手碰到A装置锥形瓶的外壁感到发烫.
(7)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火星四射,原因有多种:如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
(8)刚做过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中,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
故答为:(1)分液漏斗;水槽&&&&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①不需要加热②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③生成物对环境没有污染(任答一个即可)&&(3)过氧化氢(或H2O2);& 二氧化锰(或MnO2); &2H2O22&
2H2O+O2↑; 后;& 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或关闭导管活塞),再往分液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水不能进入锥形瓶,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4)旋紧双孔胶塞&&&&&&& (5)拿掉;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6)发烫;放热反应&&&&&&&&&&& (7)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③未待火柴将近烧尽时伸入集气瓶中,瓶中氧气被火柴消耗.& (8)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集气瓶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
(1)如图所示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常用仪器;
(2)比较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区别和联系.
(3)①用A装置制氧气时,没有加热装置,所以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②制取气体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且要注意其方法;
(4)不旋紧双孔胶塞,产生的气体会逸出,所以导管口没出现气泡.
(5)仪器①在滴加液体时,锥形瓶中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氧气,并且放热,所以产生大量气泡和白雾;滴加液体速率过快,产生氧气太快,所以反应混合液通过导管进入水槽.
(6)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7)铁丝在氧气中没有火星四射,原因有多种:如①未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收集的氧气纯度不够.
(8)刚做过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中,残留氧气浓度比空气含氧气浓度大,所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二氧化硅
加热氯化钠
能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____;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5)将1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试计算:①产生氧气的质量;②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乐乐题库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 &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习题详情
22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6%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BD(填字母、可多选);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二氧化硅
加热氯化钠
能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反应条件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5)将1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试计算:①产生氧气的质量;②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常州
分析与解答
习题“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2)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分析;(3)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就会留有气泡,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会导致氧气没有收集满,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把装置内的少量空气收集到集气瓶内,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4)通过对比表中实验及现象进行结论分析;(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氧气逸出,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方程式由氧气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得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
解:(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2KMnO4&&△&&.2MnO4+MnO2+O2↑.(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3)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故错误;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就会留有气泡,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故正确;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只会导致氧气没有收集满,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没有影响,故错误;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会把装置内的少量空气收集到集气瓶内,使收集的氧气纯度偏低,故正确;故选BD;(4)①根据实验A、B、C可知一定条件下,只有高锰酸钾能分解产生氧气,因此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故答案为:高锰酸钾是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②同是反应物水,加热不能产生氧气,电解能产生氧气,由此可知反应条件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故答案为:反应条件;(5)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0g-9.36g=0.64g;②设参加反应的KMnO4质量为x,2KMnO4&&△&&.2MnO4+MnO2+O2↑316&&&&&&&&&&&&&&&&&&&&&&&&&&&&&&&&&&& 32& x&&&&&&&&&&&&&&&&&&&&&&&&&&&&&&&&&&& 0.64g31632=x0.64g,解得x=6.32g,因此剩余KMnO4质量为10g-6.32g=3.68g∵6.32g<10g∴KMnO4未完全反应&&剩余的KMnO4质量=10g-6.32g=3.68g答:①产生氧气的质量为0.64g;②剩余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3.68g.
此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通过认真分析题干,利用所学知识不难得出结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主要考察你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主要是以计算题为主.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1)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3)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4)列比例式时,要按照“上一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一行的实际质量比”的顺序来列;保证是对应比相等.(5)求算x时,可以参考着化学方程式下面的两行质量关系中的上下或左右的倍数关系来求算.当没有倍数关系时,再按照一般的方法来求算便是.(6)在写答案时,只需要简明扼要地答出关键语句即可.
与“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相似的题目:
某混合物只含有CaCO3和CaO,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该混合物16g充分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7g7.4g22.2g14.8g
某K2CO3样品,一定含Na2CO3、KNO3和Ba(NO3)2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将13.2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肯定有KNO3一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肯定有KNO3,还可能有Na2CO3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15克,加入15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59.72克.(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有人认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按如下方案计算:根据“150克7.3%的盐酸溶液”,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原理求得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以上方案是否正确?&&&&;(2)列式计算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3)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将ag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3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氧化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含钙、碳元素).测得煅烧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二氧化硅
加热氯化钠
能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____;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5)将1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试计算:①产生氧气的质量;②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K2MnO4+MnO2+O2↑:(2)指出右图装置中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____;(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可多选);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系列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加热高锰酸钾
加热二氧化硅
加热氯化钠
能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____;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5)将10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试计算:①产生氧气的质量;②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某校905班学生做完实验后,老师发现有8支大试管破裂,你分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1)______;(2)______(3)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在加热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除试管自身质量原因外,以下不正确的操作也可以致使试管破裂: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没有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没有斜向下、加热试管内的药品发生爆炸、未等热的试管冷却就使用水冲洗试管等等;故答案为:(1)2KMnO4&&△&&.&K2MnO4+MnO2+O2↑;(2)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前没有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接触焰心(或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没有斜向下、加热试管内的药品发生爆炸、未等热的试管冷却就使用水冲洗试管等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主要考查你对&&氧气的制取和收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气的制取和收集
氧气的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我们不仅要学好氧气制取的知识,而且要触类旁通,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中考对制取氧气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药品选用、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方面。实验室制取收集氧气:
发现相似题
与“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8383166112295256267244284073286520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2H2O2H2+O2 2H2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K2MnO4+MnO2+O2↑2KMnO4 K2MnO4+MnO2+O2↑;(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2=CaCO3↓+H2O.考点:.专题:.分析:(1)有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此类反应很多,任选一个;(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知反应物为高锰酸钾,生成物氧气等,反应条件加热,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知反应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生成物碳酸钙沉淀与,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 2CuO;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等;(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知反应物高锰酸钾,生成物K2MnO4、MnO2、O2,反应条件加热,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则可知反应物Ca(OH)2、CO2,生成物CaCO3、H2O,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故答为:(1)2H2+O2 &2H2O;(2)2KMnO4 K2MnO4+MnO2+O2↑;(3)Ca(OH)2+CO2=Ca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不能随意捏造;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方法、技巧,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先复杂,后简单;先化合物,后单质”.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日期:日☆☆☆☆☆推荐试卷
解析质量好解析质量中解析质量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锰酸钾制氧实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