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爱心组织和...

今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下来了,令人吃惊的是,第一批本科的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居然比北京高上140分,须知,总分才750分,高了近1/5!
我要说,请山东落榜的考生起诉中国国家教育部!一个上海律师已经答应我,如果有受歧视地域的高考落榜的学生能够奋起抗争,起诉中国国家教育部,他将给与支持。因为他当年高考(在江西)也是因为江西的分数线太高了,上了个一般本科,后来考到某知名大学念民法的研究生。我对这个问题的危害性深有认识,并且一直在不停地呼吁,而他则深有同感,我们都呼吁了好多年,但是中国的老百姓一直太善良了,须知,你们的利益只有你们自己奋起抗争,才能够得到保护。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有的,只是我们不屈的抗争。
山东的同学们,湖北的同学们,湖南的同学们,河北的同学们,河南的同学们,其他受歧视的同学们,请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利益,因为这同时也意味着你们捍卫了共和国的称号。
支持!坚决支持!文章作者:[微易],21:07:41      农村的考生受教育的条件本来就差,比如我,小学初中没有条件学习外语,到了高中才在同学的帮助下学习了一些,还要比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上等公民多高几十分(今年是140分)才能上大学。还有人说农村人高分低能,我倒想看一看那些低分高能者高在哪里?      中新网的反应:      高考录取地区不公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由于内地城市中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致家长对唯一的血脉传人寄予了更高的希望。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原本不公开的各省区的高考录取线,现在渐为人知,地区考生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市政协副主席张世诚起草了一份提案:《高考招生的地区不平等现象应该改变》,类似的提案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理工大学郑楚光教授提交的《受高等教育权利必须平等》和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姚守拙教授提交的《高考招生应在全国范围内按分数高低统一录取》。曾任二十七年中学教师的张世诚说,目前高考招生除上海外,全国均统一试卷、统一评分标准,但却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这种不平等现象已存在多年,现在应得到彻底改变。      据了解,去年高考的录取大有不公之处:如北京重点文科高等院校的录取线是四百六十六分,湖南为五百五十六分,湖北为五百四十四分,最高相差九十分。北京重点理科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四百六十分,而湖南为五百三十七分,湖北为五百六十六分,最高相差一百零六分。北京一般文科院校最低分数线为四百四十七分,而湖南为五百二十四分,湖北为五百二十三分,最高相差七十七分。北京一般理科院校最低录取分数为四百二十一分,而湖南为四百九十五分,湖北为五百三十五分,最高相差一百一十四分。      由于录取分数不同,造成了在许多省份落榜的考生,用贿赂的手法将户籍调到北京,就可以轻松考入北京重点大学,原本在湖北、福建、湖南、山东只能进入一般本科院校的考生,换一个北京户籍就可以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大学生中流传一段北京考生与福建考生之间的对话颇能说明问题:有一北京重点中学的考生与福建某重点中学的考生聊天,北京人炫耀:我们班有六成的同学考进了北大、清华。福建人对应:按北京的录取标准,我们全校应该进北大、清华。      许多政协委员认为,目前的高考录取体制,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张世诚委员指出,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虽不能人人享有,但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不应该被剥夺。      目前高考招生,除上海外,全国均采用统一的考试时间,统一的评分标准,但却没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     以1999年为例,北京重点文科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6分,湖南为556分,湖北为544分,最高相差90分。北京重点理科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0分,而湖南为537分,湖北为566分,最高相差106分。北京一般文科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而湖南为524分,湖北为523分,最高相差77分。北京一般理科院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1分,而湖南为495分,湖北为535分,最高相差   114分。北京专科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而湖南为514分,相差94分。北京专科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82分,而湖南为483分,相差101分......      从这组对比可以发现,在某些省无论文理科连专科都上不了的学生,在北京却可以上重点大学!这难道公平吗?      这种高考录取体制,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利。平等权是一项收到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公民可以平等的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可以平等的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诚然,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虽不能人人享有,但公民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却不应被剥夺。      全国人反对北京在高考升学上的特权,要害有二。一是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的名额分配不公,国家教育部在这两方面都对北京学生大力倾斜。二是违背全国统一高考的初衷,对北京市和其他省搞双重标准。这与中国人民反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反对西方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如出一辙。中国在这些方面反对西方霸权,是正义斗争;那么,中国人反对全国高考的不公平,也是理直气壮。任何为这种现状辩护的人,从国家教育部,北京教育部门到北京本地人,都显得底气不足,避实就虚。为多招北京学生服务的“素质论“只不过是掩耳盗铃,连了解各地教育状况的北京教师也不会真的相信。如同毛泽东的名言,’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只要坚持不懈,胜利属于正义的人民。      不论按总人口,还是考生总数计算,北京占有的名牌大学录取名额,和热门专业的比例,都高得离谱。北京人说清华北大等高校是由北京投资的,故优先招收北京人。。。笑话!你以为非北京的中国人都是傻子,你有教育部撑腰,凭你一句话就能堵住大家的嘴?清华*庚子赔款发展起来,庚子赔款都是北京市政府出的吗?国民党建都南京后,将中央大学设为中央学府,正式取代北京大学的地位,并一度撤销北京大学(也许北大学生不知道北大曾经亡校)。结果呢,失去中央学府地位的北京大学从此一蹶不振,直到52年才时来运转。 建政后,将北大清华列为重中之重,与外地重点大学的差距越拉越大,造成现在两校师资和招生的绝对优势。这些都说明了什么?说明清华北大从来就离不开全国的支持,而没有中央政府重点支持的高校,发展都比较艰难。清华北大有现在的地位和设施,*北京市政府投资,行吗?既然清华北大不是北京养的(养不起),既然清华北大占用了那么多纳税人的贡献,就应该公揽全国英才,小小的北京市哪有理由要占1/6的名额?清华北大建在北京,那又要怎样?中央政府也建在北京,就能要求北京人在中央政治局占1/6名额吗?那样的话中国肯定亡国!      有人说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等,也是教育部高校,招本地学生更多。在北京的部委高校多,却招那么多北京人,其他省的名额那么少,他们还能去哪里?且不说当地政府对这些高校的投资各占多大比例,你也不看看国家对清华北大和其他大学投资的悬殊。既属国家的教育资源,理当在全国范围公平分配,完全做得到的事吧。让江苏人拿南京大学的名额,让湖北人拿武汉大学的名额,让浙江人拿浙江大学的名额,跟清华北大换,江苏湖北浙江肯定都愿意,北京人有理由反对吗?你成绩不如别人,本不该进清华北大,去其他这几所大学会委屈你吗?北京可以自愿放弃外地的名额,佩得上清华北大的外地学生还是愿意去北京的。不是因为外地人喜欢北京,是因为北京的建设花了全国纳税人的钱,全国人都有理由从自己的贡献中得到回报,他们都在乎投在北京的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看不惯自己的那一份被北京人无偿占有。自49年来,北京从国家获得的资金已多得无法计算了,如果这些钱留在各个省建设自己的家园,其他省的状况不会比北京差多少,也不会有多少人在乎北京的。“有贡献无回报“的现状尚未改变,怪不得大家要反对。      北京市的很多部委高校,主要也是由中央投资支持,要不北京哪来那么多’211工程高校’?北京市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不少,可大部份投资都给了北京市属高校,如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甚至北京联合大学。否则北京工业大学这样一所在北京不入流的大学,凭什么进’211’?北京学生都去这几所北京市重点投资的高校,分数再低,全国人民也没多大意见。可北京人的成绩明明比外地学生低上百分,也抢着进中央政府重点投资的高校,享受好的教学条件,谁会答应?      有人拿美国的州立大学来作幌子,说什么州立大学也多招本地学生,中国也该如此。在美国,只有法盲才这么说!凡看过美国大学招生手册的人,应该注意到了,不论公立私立大学,在最末总会出现Equity之类的词汇,强调本校招生时对种族,性别,年龄,残疾,家庭背景各异的学生一视同仁。为什么美国大学都写这段话?怕有歧视的嫌疑,万一惹上大官司,会把家底赔光!如果有人请律师,找统计学专家查出某大学的招生结果与学生的种族和家庭背景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招生歧视的证据成立,大学就会因为搞歧视而被迫向受害学生赔偿。美国律师收入高,可不是白拿钱的。      美国州立大学不搞地方歧视,对各地学生有同样的录取标准,为什么本州学生多呢?原因是,州立大学由本州政府资助,钱来自于本州纳税人,所以本州学生如果被录取(这是前提),可以减免学费。而去外州上大学,由于不给当地纳税,就不会获得这种优惠。想省钱的,在本地读州立大学;愿意多掏钱的,可以去外地上学,仍然与当地学生有同等录取机会。由于这个经杠杆的作用,才使得州立大学的本地学生多,美国大学根本就不会对本地学生降低录取标准!如此,本地居民确实享受经济上的优惠,而各地来的学生在录取时有平等机会。纳税人陶钱养活州政府,可没有权力要求州政府去歧视外地的美国人,因为美国宪法不是摆看的。这样既保证了美国公民人权平等,又实现了谁出钱谁受益的成本效益原则,公平合理。至少在大学招生这方面,不得不佩服美国的民主法制和经济原则。中国早已经实行高学费上大学了,就业也是双向选择了,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本地和非本地学生比例,是行得通的。没必要继续用户口这种原始低效,很不人道的办法了。谁有才能,不管哪里人,就该上最好的大学,借钱也要读;外地学生,如果能低学费上本地最好的大学,不会倾家荡产去北京上学的(除非被更好的大学录取)。      在清华北大和其他部委高校,计算机,电子,自动化,金融,临床医学,等等热门专业,招收北京学生的比例都非常高。而象核物理,核工程,地质,等等冷门专业,却愿意多招外地学生。难道北京培养的“高素质“学生,不适合学习国家非常需要的专业,不适宜在国防部门就业?把这个重任交给“高分低能“的外地学生,中国的国家安全不会受影响吗?如果说这还不是赤裸裸的歧视,那只能说“司马昭之心“了。      现在,每年有3%的北京考生有机会被清华北大录取,有?家话氲?北京考生被重点院校录取。如果考生人数多的省份也有这么高的比例,那将是惊人的录取名额。有什么不合理吗?可我们都在中国,受同样的法律保护,都对国家有贡献,应当机会均等,有相近的比例。如果说不合理,那就是说,相对于于全国的水平,北京占有的比例不合理。不合理为什么能存在,那是因为全国很多省的人民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才维持了北京的高录取比例。很多省的高等教育不发达,与这种分配不公有关,也就是说北京市民作为事实上的受益者,应该对此承担道义责任,不应该想方设法维持这种不道德的既得利益。      按某些北京人的逻辑,北京搞素质教育,分数低但素质高,多录取是应该的。说北京的学生素质高,也不先看看清华北大的教授都从哪里来的,北京出了几个可称民族脊梁的人物?说那种话的人连因果逻辑都没搞清楚,如果这代表北京素质教育的水平,北 京就比教育相对发达的省差太多了。如果全国每个省都有3%的考生有机会被清华北大录取,有一半考生能上重点大学,那全国各地的中学教师就不必把高考看太重,会马上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学画画,学唱歌,学跳舞,学下棋,学写小说,学吹牛。。。这样,不仅学生能说会道,在社会上混得开,而且照样轻松上大学。任何稍有条件的中学,既能有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又能向外界炫耀“不搞应视教育也能全班上清华北大“,师生皆大欢喜!全国实现了素质教育,中国就能很快赶上美国了。这是大好事,可谁出钱养活去这么多大学,总不能让北├伤叭来承担其他省的支出吧,那样太不人道。既然不能给其他省那么多录取机会,既然其他省的学生分数低就考不上大学,就算搞好素质教育,就算比北京学生能说会道,就算比北京学生素质高,会有用吗?反过来,把清华北大在北京的录取名额降到1/30,北京学生还有几个能考上这两校?把北京的重点大学录取名额减一半,北京的中学还有闲心搞素质教育吗?只怕北京学生,老师和家长,哭爹叫娘都来不及吧。有什么好哭的,没见过世面,全国各省不都如此吗?      全国统一高考,统一阅卷,统一录取,都以高考成绩为标准,高分退挡要有正当理由,这么强调全国统一和分数,不就为了全国公平嘛!北京人对内仍然按分录取,分越高的上越好的大学和专业,对外怎么成了分数低的应该先上大学。由此可见,衡量北京学生和非北京学生,实际上采用了双重标准。其他省的学生凭高考成绩上大学,不看是否能说回道。北京的学生应该上大学,因为他们接受素质教育,社会活动能力强,所以高考分数比外地低100分可以不考虑。我看,连西方的人权组织在搞双重标准时,也没这么厚的脸皮。北京市的教育条件,与南京,武汉,长沙、成都,杭州的差距,有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大吗?说农村学生知识面有限看起来有理,难道这些外地大城市的学生也没摸过电脑,没上过网,没跟外国人说过话吗?这些城市的学生素质(按北京的标准)再高,也要凭高考成绩上大学,凭什么他们上好大学也要比北京学生高五六十分。这些地方有不少学生每天玩都能考600分,凭什么他们不能像北京学生一样轻松上清华北大?      说北京学生聪明,不见得吧。能在国际奥赛上得奖的中学生都很聪明,只会读死书的人做不到,素质一般的人做不到,没人能否认吧,反正清华北大强着要。最近三年,仅湖南学生就获得10金4银,而江苏,上海,福建和湖北的奖牌数也都在6枚以上,北京不少重点中学每年有几十上百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却总共只有3枚奖牌,差距不是一般啊。上海很多方面与北京类似,奥赛奖牌仍然比北京多不少,说明什么?如果说奥赛奖牌不代表整体教育水平,多了也不是坏事吧,特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北京最好的中学也把奥赛获奖当作学校荣誉,怎么不多拿几块?湖南,江苏,福建和湖北四省的考生总数是北京的20倍,而分配给这四省的清华北大招生名额总数仅仅相当于北京一个市。是因为北京学生比这些省学生的素质高。可是,这四省奥赛奖牌总数是北京的10倍以上,北京接受最好的教育,素质最高的学生却几乎拿不到奖牌!      如果说大学招生不应该只看高考成绩,还要看综合素质,那也要把衡量素质的标准明明白白亮出来啊!录取要公开,是不是原则?这样,不仅北京招生可以看学生的素质,其他省招生也可以看素质啊。全国各地都进步了,中国才能大进步。比谁看的书多,全国的考生都会为上好大学把书店搬回家的。比谁会唱歌跳舞,全国的考生都愿去歌舞厅使劲练的。比谁回吹牛,全国的考生都会从早到晚磨嘴皮子的。比谁见识广,全国的考生都会整天上网闲逛去见识世界各地。比谁的社会活动能力强,全国的考生都会到处去混,专学拉关系走后们的。如果真的不比考试成绩,全国考生都会三呼万岁的!不管比什么,只要敢在全国公开标准,全国的考生都不怕比不过北京的。这么容易的试卷,北京学生都只考四五百分,还有什么要怕的,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只要外地学生还有升学压力带来的拼劲,北京学生无论如何是比不过的,不管考什么试卷,不管比哪种素质,只要是高考录取的标准,只要是全国统一的标准!      这个问题,只要还没有妥善解决,就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光要在这里讲,还有向全国各地的人民大力宣传,因为这关系到中国亿万纳税人的权利,亿万家庭子女的未来,还有多少比这影响更广更远的事?中国的法律规定公民有平等机会接受教育,这是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西方说中国人民没有人权,我们的政府却坚持在教育机会上执行歧视性政策,波及全中国,恰好给西方人权组织提供了口实,难道不是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北京的高考卷也简单些!!
  人家毕竟是那块地的主人..  你想让外地人把BJ人都置换出去啊..  
  支持  
    全中国人民    北京人在这里给你道歉了    我们生在北京这块地方真是罪孽深重    出生之后我们还继续生活在北京这块地方更是罪无可恕    我们全体都该滚    把北京这块地方留给建设过他的全国各族人民,以及全世界各国人民    你们全部属于这里    只有我们北京人不配再呆在这里    请祖国把我们的北京户口消除    请祖国给我们找一块儿能继续活下去的地方    当然,这个地方绝不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家乡,因为人家不会容忍我们的存在    我们也不需要户口,祖籍什么的    我们只想继续做个人。    感谢之至~
  山东,湖南,湖北==      就是悲剧啊
  o(︶︿︶)o 唉、、、、、
  这只是为了保证首都人民的普遍高学历。。。  我们只能当炮灰了。。。。
  湖南人你伤不起啊、、、、、呜呜
  这是为了防闹事,在别的地方闹事没关系,可以封锁消息,在北京闹事就很难封了。比如一帮上不了学的孩子直接在美国大使馆前游行,什么都瞒不住。  归根结底,中国的官员们心虚,总觉得老百姓会对付他们,所以先下手为强。  顺便问一下说北京高考试卷简单的?北京用的不是全国统一考卷吗?我记得我那年是,好像上海不是。现在北京也单出卷了?不过试卷简单与否没关系,主要是分配到各省、直辖市的招生名额不同,如果不分配名额,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招生,自然最公平。  偶系北京人,偶木有上清华北大,愧对楼主的质问……
  不是对你们住在北京有意见,  但是清华和背大是全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  国家所投放的师资力量也是最好的,  而且这两所大学所出来的学生多数会进入国家行政机构,  你让一个个并无真才实学的毕业生去管理这个国家,  难怪现在腐败成风,却无力控制
  只要统一出卷,统一招生,自然也不会再有人有意见。  还有那个什么教育师子女加分,少数民族加分,  你们是在搞歧视吗?  我们汉族就是二等公民吗
  @反美连线  13:36:09    山东,湖南,湖北==            就是悲剧啊  -----------------------------  握爪
  地域贴有劲么
  山东浙江江苏河北两湖……  伤不起啊……  扭头
  凭人家是北京人,这个理由够嘛 ?~某高考海军中的一员飘过
  学校愿意要有北京户口的人也正常吧    本地保护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个现象存在不是一两年了,早就是这样了,已经麻木了
  每年有3%的北京考生有机会被清华北大录取  ==========================  这个数据哪里来的?……  我是浙江的,当年高考分数在浙江分数有理科的前1%,但是按考生比例换算到北京,分数还是比清华北大的底线还是要差个1、2分的
  ……我说
这个现象也不是一两天了 所以现在清华呀北大呀也都堕落了
  那像西藏那种地方。。。教育水平落后的 都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  哎,,,应该像国外那样 大学分开招生 想考哪个大学你就去考 不分地方 谁考上算谁  像中国这样的高考制度 。。。。除了忍还能干什么
  先BS地域贴    因为人家是北京人 = =  其实么 还是在每个省市都建立好一点的大学才是王道啊  何必都往北京挤 本地有了好的大学对谁都有利
  这说的。。说不定呀,嘿嘿,真要换个位置,咱也不会是专科,搞不好也就一本科,出来生活环境又不同咯
  所以近年来,北大清华不行了呀~~
  为什么不全国统一卷···统一分数线呢??????  
  北京,全国人民养着北京,真怀疑北京怎么就能直起腰杆子排外呢!
  北京人要考北大清华那也是优秀生才可以啊 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的 而且真的上了压力也很大吧 不相信北大清华这么宽松
  北京人们只是连带受益者。  真正受益者是帝都那些狗官。    
  本地分数减低是可以理解的,分数差太多,对太多人不公平了。
  @肯恰那  15:57:29    本地分数减低是可以理解的,分数差太多,对太多人不公平了。  -----------------------------  算一下考生的人数比例吧 当然 地方保护政策肯定是有的 俺在魔都 基本上收本地生50人的学校 收全国考生也是50人 一个魔都再多人高考 也就10来万(我那时候) 全国高考生都来抢这些名额 就很恐怖了 所以不要单比分数 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排上面那位同学 多建点好学校 才是真的
  本来就不打算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在国内上大学,伤不起,现在还有什么是公平的?
  躺着也中枪的对北大清华无感的帝都人民默默路过。
      05和06年湖北考生留名支持!!!    而且凭什么被填第二志愿的高校要提高门槛!死爱面子!    国外大学从没有这种无耻变态的要求。    
  山东 河北 河南 湖南 湖北都是最郁闷的省份,考生多考分高……
  全国统一卷,规定分数线,然后随机分配! 你被分到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上学,完全靠运气吧。这样才公平。
  其实边疆地区教育落后分数照顾下还有理可循,北京这地方还要照顾,真是没天理了,坚决顶起来这个帖子。
  话说老公上大学的时候,当年SC/HB的高考状元都在他们班上,同班的北京童鞋,分数比外地生低100分以上,北京童鞋的成绩放在SC、HB、AH,就上个重点本科吧。真是灰常的不公平。
  难道这就是为什么北大清华排不上世界级名校的原因……
  唉,我觉得这帖子每年都要出来一次  记得当年北京和其他省市一起用全国统一卷,分数线就整体偏低,大家都很不爽,于是到我们那年,北京就独立出卷了    不过现在高考是不是各省的卷子都不一样了?  
  每年都会有这种所谓的社会公平文章出来,都麻木了,等自己有了本事,还是将孩子送出国读书吧,至少香港的也行。国内的大学档次的确差世界名校有点远,现在国内很多大学动不动就打着建设世界一流名校的口号来招生和骗钱,但是世界上哪一个一流名校不是相对独立出来的啊,哪个一流名校会实行学生间谍举报制度啊。哪一个名校会与政治那么紧密相连啊。不是钱的问题,是体制和当局的问题,看看民国时期的清华北大,国际上知名的中国科学家文学家哪一个不是近代出来的啊,当代出来个什么的
  我们这些银民搞搞那些娱乐戏子还可以    想改变国家制度???想动摇圣旨????    还是算了,我对咱还没这么大自信    今天高考的孩子无奈的飘
  湖北人民飘过····  小时候听说北京一姐姐读北大觉得特牛叉··· 现在···
  嚷嚷也没用,该干啥干啥去吧,国家领导人就算不是北京人,在北京呆几年也就是北京人了,哪会有人理你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啊?
  谁让北京是首都呢。。领导人的聚集地呢。。没办法。没办法~特殊待遇么~!  从日本核泄漏事故起~看看咱们中国的核电厂分布,几乎沿海靠经沿海。。那一圈都有核电厂。。就北京没有。干干净净的。。这就是区别了。。        
  楼主你先调查一下可以吗?  北京分数线是低,但是清华北大的分数线并不低!  你以为是个北京人就能上清北么?  清北的本地学生与全体学生的比例,远低于什么浙大复旦!  山东考生多,自然上清北的人就多,这个比例不见得比北京低多少
  福建滴孩纸也伤不起呀……
  在中国,不平等的现象还少吗?
  小时候一直不理解哪些要改国籍的人
  现在 如果我有钱有能力
我也改国籍
高考 公平 坑爹的玩意儿
  哈哈,楼主给了我一点自信心,哥当年的分数要是在北京,上不了北大,但是也是个一本啊,可惜生在了湖南!!!!!哎,杯具!
  顶起,中国人很聪明,却没出个诺贝尔专家,好多核心领域没有掌握,是没人才吗?教育本来就该是公平的,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地域歧视?
  坚决支持!教育资源的地区性不公平必须解决!
  坚决支持,国家也有我们的一份,凭什么在教育面前不人人平等????????
  就按文中的一个说法,他们一个学校的人都可以上北大清华,那不用说一般学校了。北京是首都,如果没有分数限制,我想肯定很多人都报北京。全国很大一部分考生都来北京读书,可是北京一个城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北京将面临着多少压力?交通估计就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吧,现在的地铁都那么挤,试想?如果都来北京读书,我想会是个噩梦。
  真要是分数一样,我不知道北京还有没有落脚的地方,真正的北京人本来就少,再被挤来挤去生活就更艰难了,其实除了这里是家乡以外,我并不觉得北京到底有多好,好大学那么多,干吗都想扎在一起?不挤啊?
  这也就是中国特色了!!!
  @菟美酱  17:24:31    就按文中的一个说法,他们一个学校的人都可以上北大清华,那不用说一般学校了。北京是首都,如果没有分数限制,我想肯定很多人都报北京。全国很大一部分考生都来北京读书,可是北京一个城市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北京将面临着多少压力?交通估计就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吧,现在的地铁都那么挤,试想?如果都来北京读书,我想会是个噩梦。  -----------------------------  照这样说,外地人就不应该去北京了,免得给北京增加负担。  照这样说,北京几个知名学府对北京户口的学子另眼相看主要是因为住宿行问题?要说起来多些外地学子去还能刺激消费呢带动经济呢.     上面还有人说北京人没落脚的地方,本来全国就是流通的,凭什么只许别人去北京,北京人就不能往外面混?     谁想和北京人挤啊,问题是现在北京的学子凭什么高人一等比人家少100分还能享受了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你们在找借口说你们素质教育好的时候,别省的学子就得在那“死读书”,时间大家都一样24小时一天,差距也太大了。都是孩子凭什么我们的孩子就得这么累.        解决办法当然有啊,迁一部分学校在北京周边不就行了,相对地方也大,也拉动房地产,餐饮,房屋租赁业,服装甚至包括旅游业..上个大学又不一定都得在市中心.   还有教师子女和少数民族加分.我倒是认为少数民族加点分也就算了,毕竟新疆西藏啥的少数民族居住者多的地方教育资源不太好,而且经常出点事,也算是为了和平.....可教师,现在的教师不要太舒服,不是象以前那样下了班还要改作业改到大半夜了...平时收卡收礼不说,至少是个待遇比较高的职业了.真不应该给他们孩子再加什么分...             
  读了,咋着
  北京市民享受了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拥有全国最棒的教育机遇(这个是用来加分用的),考着全国最“重素质”的考题,结果录取分数线大概是汉族地区里最低的。  嗯,我什么都不说了。
  有些人把“首都”视作自己的私产,声称“还不是你们外地人都想往北京挤”什么的。我不说其他的,我就想问,将首都视作自己的私产,无视全国人民“人人都有的股份”,这种行为是否违反宪法?
  我就是江西人。我懂。  我成绩不错,天分也好的的伙伴们,最后的结果实在是让人...能考出去的已经是书呆子了,真正有能力有知识的人却不得不留在这里
  少数民族可以加20分这个政策也很不公平!凭什么少数民族天生命就比汉族高贵??20分啊!!
  习惯了。
  这是多少年的问题了,就这种烂制度毁了多少人才,这种地域和民族的差别对待真是无知和落后的最佳体现~~~
  我去 怎么没人说河南 今年全国河南分最高 河南每年100W考生 30W复读的
  这个国家就是这样了,淡定吧
  人家命好生在北京啊.....不说了    高考就是坑爹的
  记得我初三去北京参加夏令营,导游是清华一个大三的男生,我妈妈问他哪里的,他说天津的,然后又问他高考的时候多少分啊,他回答是530还是590的··不记得了,反正我就记得当时很震惊··因为我们那上清华要六百七八十分
  去外地旅游,公园门票外地人和本地人可不一个价钱。外地人比北京黑多了。
  高中教我的一个化学老师,人很好,听我们班主任说他当年高考就是差几分考上清华,最后沦落到我们那个学校教书的    真的蛮可惜的,他课教的特别好,人也特别儒雅的感觉,也不会像有的男老师那种简单粗暴的对学生,他在我们那个高中呆着真是屈才了……    北京用的是北京卷,不是全国卷,很简单的题,理科不知道怎么样,反正文科题来说比全国卷简单多了。。    最后真对不起这么简单的题,当年才考了不到500分……
    确实应该有考生来抗议这种不公平的事情。只是中国的百姓太善良了,再加上没有话语权,说了令ZF不快的言论倒霉的只有自己,所以只好都忍了!    但是,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个个孩子都是宝,自然家长们会更加关注这个问题。逃避是不没有用的,ZF得想办法正视、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前提是,家长们也得让ZF看到他们的决心。必要时好好闹几场也能有点帮助吧?也许能让ZF尽快的正视这个问题。    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帝都高官多,他们的子女必须都得上一流的国内大学(只要不出去的),为了能保证这么官二代所以帝都的录取分数线才那么低?    好象在中国,游行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得向公安部门申请批准否则就是违法。白痴都知道某部门是不可能批的,给ZF主动找事?嫌S的不够快吗?!    
  中国地区发展不均衡造成的。
  无以复加的同意
  山东河北确实压力比较大 人多木办法    心里明白抱怨没用,罢了。    哥河北,07年高考,540, 没能上2本,那次坐火车听江西小伙吹518考大连海事,真J8憋屈。    这么多年了一只很介意这个。但是介意有毛用,当年多考几分就行了。    以后有孩子,争取弄个北京户口。    
  好吧 顶一下。。考虑移民
  顶 中国就是这样的不公平 就知道一个北京  
  说北京学生聪明,不见得吧。能在国际奥赛上得奖的中学生都很聪明,只会读死书的人做不到,素质一般的人做不到,没人能否认吧,反正清华北大强着要。最近三年,仅湖南学生就获得10金4银,而江苏,上海,福建和湖北的奖牌数也都在6枚以上,北京不少重点中学每年有几十上百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却总共只有3枚奖牌,差距不是一般啊。上海很多方面与北京类似,奥赛奖牌仍然比北京多不少,说明什么?如果说奥赛奖牌不代表整体教育水平,多了也不是坏事吧,特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北京最好的中学也把奥赛获奖当作学校荣誉,怎么不多拿几块?湖南,江苏,福建和湖北四省的考生总数是北京的20倍,而分配给这四省的清华北大招生名额总数仅仅相当于北京一个市。是因为北京学生比这些省学生的素质高。可是,这四省奥赛奖牌总数是北京的10倍以上,北京接受最好的教育,素质最高的学生却几乎拿不到奖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奥数成绩全国三、四名好不,比如2011CMO代表中国参加IMO的全国前六名两个都是北京的,全来自人大附中。  虽然北清录取北京学生多,但在北清的北京学生平均成绩肯定在中等以上,根本拉不低北清的平均水平。  其实按城区细分,北京市里面能上北清的学生也不平均分配,70%以上都集中在海淀、西城这两个城区,特别是5大奥赛,基本就这两个区出的学生能拿全国一等奖,其它城区学生基本就是走走过场。为啥,因为海淀这样的是高级知识分子聚居区,北、清、人、师、航、理、邮、交、科、中科院啥的好多高智子女在海淀就读,所以高素质的学生就是比其它城区的多。
  ....帝都人民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啊......    就是他们那华丽丽的背景户口啊啊啊~~~
  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线!这么简单的事情,还有讨论的必要吗?看看当年科举是怎么做的,总不能比封建帝王都不如吧!
  。。那河南人要怎么办  人最多,给的名额最少。。。  山东六十万,河南九十万。。给河南的名额比山东少很多。。。
  人封建帝王也有地域搞笑的    那个清代的赵翼,没错,就是那个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据说他当年本是状元啊!结果皇帝一看,江苏的,哎呀,江苏状元太多了。那个榜眼还是探花,姓王,是陕西的,陕西状元不怎么多,就让王童鞋做状元吧!      于是赵翼就囧了                            
  哎 ╮(╯▽╰)╭,被今年河南高考伤了的考生飘过....
  顶 凭什么啊
  少数名族加二十分最TM坑爹啊!  你说是那些偏远地方的少数,加了也就加了吧  偏偏每年就有那么多在大城市读书的少数也加  我操啊 二十分啊 尼玛啊 可以拉开多少人啊    北京人上清华北大的确轻松 其他省没高个100+我觉得都不怎么敢报- -
  作者:多比归来 回复日期: 18:54:13   回复     人封建帝王也有地域搞笑的        那个清代的赵翼,没错,就是那个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据说他当年本是状元啊!结果皇帝一看,江苏的,哎呀,江苏状元太多了。那个榜眼还是探花,姓王,是陕西的,陕西状元不怎么多,就让王童鞋做状元吧!            于是赵翼就囧了    =================================================================================    那是个案,出于正史还是野史也需要考证。    封建社会有没有科举方面的官方政策,对帝都的考生给予照顾呢?    我想知道现在的高招政策相对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的,哪个更能体现公平性。  
  安徽考试也很悲催的好吧,木有办法,这就是制度啊,帝都永远都是那么霸气加遥不可及
  早就被伤了!  哪年高考不都要说这么一通吗!  结果人家还是招自己市的人,咱有啥办法。  都说城乡发展步调差距大,贫富差距大,归根究底就是因为这该死的高考录取制度!  多少能拥有更好前途的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而那些本来就前景光明的人却是获得了更好的未来!  什么时候中国的高考改了,录取制度改了,什么时候中国才能有更多的人才来建设国家!
  凭什么少数民族可以加分!!他们接受的教育跟我们是一样的啊!!!    什么破烂教育制度!!无公平可言!!!!
  @我是马甲1-6-27 12:13:00   今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下来了,令人吃惊的是,第一批本科的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居然比北京高上140分,须知,总分才750分,高了近1/5!  我要说,请山东落榜的考生起诉中国国家教育部!一个上海律师已经答应我,如果有受歧视地域的高考落榜的学生能够奋起抗争,起诉中国国家教育部,他将给与支持。因为他当年高考(在江西)也是因为江西的分数线太高了,上了个一般本科,后来考到某知名大学念民法的研究生。我对这个问题的危...........  -----------------------------  去年高考时候我们这重点线是562,北京那重点线是501,由于我是复读生,我复读做了北京卷子,做完后心里默念:我K,北京卷子这么简单还501啊,我要在北京奔的还是相当好的重点啊,也不至于沦落到复习啊。  这就是现实,在全国除北京以外的地方不停上演着
  所以现在北大清华水平滑坡的厉害,成绩好至少可以说明一个学生聪明或者很努力,很多也很自律,几个高考状元救不了咯!话说回来,现在很多有能力的学生高中毕业就出国类,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不知道清华北大怎么想
  @scheat  18:37:03    说北京学生聪明,不见得吧。能在国际奥赛上得奖的中学生都很聪明,只会读死书的人做不到,素质一般的人做不到,没人能否认吧,反正清华北大强着要。最近三年,仅湖南学生就获得10金4银,而江苏,上海,福建和湖北的奖牌数也都在6枚以上,北京不少重点中学每年有几十上百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却总共只有3枚奖牌,差距不是一般啊。上海很多方面与北京类似,奥赛奖牌仍然比北京多不少,说明什么?如果说奥赛奖牌不代表整.....  -----------------------------  非也,我们看的是高考成绩,90年代,北京人可能会考上重点而在下面的省份可能就会落榜。大家看到有一个图片是一个老总和一个建筑工人的照片吗?他们呢俩同年高考同样分数,一个上重点一个却落榜了~那个老总真不巧就是北京的
  @浅夏琳琅  18:18:00    记得我初三去北京参加夏令营,导游是清华一个大三的男生,我妈妈问他哪里的,他说天津的,然后又问他高考的时候多少分啊,他回答是530还是590的··不记得了,反正我就记得当时很震惊··因为我们那上清华要六百七八十分  -----------------------------  天津的试卷比较难,但还是比我们容易入学。这个要看试卷难度。别黑我,我是安徽的。
  大家看图,事实胜于雄辩!
  可怜的安徽!!!!!!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各地方上的好大学太少了,北京大学太多了,希望能有些好的大学遍布在中国各地,希望每个省都能有几个能拿的出手的好大学。
  唉~真的好不公平···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