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mA和mB的物体A,B与斜面上物体受力分析间的...

(10分)如图,已知斜面倾角300,物体A质量mA=0.4kg,物体B质量mB=0.7kg,H=0.5m。B从静止开始和A一起运动,B落地时速度v=2m/s。若g取10m/s2,绳的质量及绳的摩擦不计..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10分)如图,已知斜面倾角300,物体A质量mA=0.4kg,物体B质量mB=0.7kg,H=0.5m。B从静止开始和A一起运动,B落地时速度v=2m/s。若g取10m/s2,绳的质量及绳的摩擦不计,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沿足够长的斜面滑动的最大距离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点击查看答案解释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在倾角 α= 30°的光滑斜面上通过滑轮连结着质量 mA = mB = 10 kg 的两个物体,开始时用手托住 A,离地面 h = 5 m,B 位于斜面底端,如图 — 74 所示,撤去手后,求:⑴ A
在倾角 α= 30°的光滑斜面上通过滑轮连结着质量 mA = mB = 10 kg 的两个物体,开始时用手托住 A,离地面 h = 5 m,B 位于斜面底端,如图 — 74 所示,撤去手后,求:⑴ A
在倾角 α= 30°的光滑斜面上通过滑轮连结着质量 mA = mB = 10 kg 的两个物体,开始时用手托住 A,离地面 h = 5 m,B 位于斜面底端,如图 — 74 所示,撤去手后,求:⑴ A 即将着地时,A 的动能和系统的总势能(以地面为零势面);⑵ 物体 B 势能的最大值和离开斜面底端的最远距离。
以地面为势能零点。
(1)
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滑轮绳的拉力T。
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滑轮绳的拉力T、斜面支持力 N。
物体A落地前,滑轮绳绷紧,物体A和B的加速度数值相同,设为a。
物体A的运动力学方程如下:
G - T = ma
物体B的运动学方程:
T-G*sinα = ma
(另外:N = G*cosα)
联立2个运动学方程
mg - T = ma
T - mg/2 = ma
解出
a = g/4
T = 3/4 mg
根据 V末^2 - V初^2 = 2ah 以及 V初=0,得到
V末^2 = 2ah = gh/2
因此 A 即将着地前 A 的动能为
EA = 1/2 mV末^2 = mgh/4 = 10kg * 10m/s^2 * 5m /4 = 125 焦耳
物体A临着地前,物体B的上升高度 h' = h*sinα = h/2
物体 A的势能为0,物体B的势能 就是系统的总势能
系统总势能 E势 = mgh' = 10kg * 10 m/s^2 * 5m /2 = 250 焦耳。
(2)
物体A 着地后,滑轮绳不在绷紧,拉力T消失。物体B 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根据(1)中的计算,物体A临着地时刻,A 和 B 的速度满足
V末^2 = gh/2
这个速度“V末”就是物体B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
由于斜面光滑,无摩擦力,同时 斜面支持力不对物体B做功(因为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 物体B的运动满足机械能守恒。
物体A 着地时刻,物体B的机械能为:
E动能 = 1/2 mV末^2 = mgh/4
E势能 = mgh' = mgh/2
当物体B的势能取得最大值时,物体B的动能为0。机械能全部表现为势能
因此 物体B的最大势能为
E最大势能= mgh/4 + mgh/2 = 3/4 mgh = 3/4 * 10kg * 10m/s^2 * 5m = 375焦耳
物体B的最大上升高度H满足
mgH = 3/4 mgh
因此 H = 3/4 h
物体B离开斜面底端的最远距离 S = H/sinα = 3/4 * 5 /(1/2) = 7.5 米
的感言:谢谢了
其他回答 (1)
因为A与B都是连接在同一根绳子上的,所以在A落地的瞬间,A,B具有相同的速度v
当A落地B上升的距离是h=Hsin30=2.5m
所以根据能量守恒:
mAgH-mBgh=(mA+mB)vv/2
10*10*5-10*10-2.5=(10+10)vv/2
所以A的动能Ea=mAvv/2=10*5*5/2=125J
取地面为0势面,根据能量守恒,则系统的总的势能就是开始的能量
Ep=mAgh=10*10*5=500J
取地面为0势面,则B的势能最大,就是A落地的瞬间
A落地时,B的势能:Kbp=mBgHsin30=10*10*5*0.5=250J
A落地时,B的动能:K=mBvv/2=10*5*5/2=125J
所以最大的势能就是将125J的动能也转化为势能
所以最大是:250J+125J=375J
当A落地,B不受到绳子的拉力
加速度是a=gsin30=5m/m2
根据牛顿定理:
在A下落的阶段B还上升了5m
所以离开斜面底端的最远距离2.5+5=7.5m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θ=37°,A物体的质量为mA=6kg,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是正压力的0.2倍,滑轮摩擦不计,g取10m/s?.若要保持A静止不动,B的质量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θ=37°,A物体的质量为mA=6kg,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是正压力的0.2倍,滑轮摩擦不计,g取10m/s?.若要保持A静止不动,B的质量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10
B的最大质量的时候A的摩擦力向下。
最小质量的时候A的摩擦力向上。
第一个最大情况Mbg=mgsin37+0.2mgcos37。这样解得Mb=4.56kg
第二种情况下Mbg=mgsin37-0.2mgcos37。这样解得Mb=2.64kg
如果计算没错的话应该是这个了 - -。
的感言:谢谢阿
等待您来回答
物理学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2011年北京四中检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细..
(2011年北京四中检测)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mA=2mB,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对A的拉力将增大B.A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C.A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D.A受到的合力将增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选B.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FN-Gcosθ=0,Gsinθ-Ff-F=0,F=若θ从45°增大到50°,则有FN减小,Ff增大.物体A受到的合力仍为0.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11年北京四中检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细..”主要考查你对&&重力的产生、方向和大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重力的产生、方向和大小
重力:1、重力的产生: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简称物重。重力的单位是N,但是表示符号为G。说明: (1)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引力(2)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3)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为:G=mg。m是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一般取9.8N/kg(9.8m/s2),含义:质量每千克受到重力9.8N。 (1)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赤道上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2)不考虑地球自转时可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一般纬度越高g值越大(4)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重力的方向: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是指向地心的(只有在赤道和两极指向地心)。(1)不一定指向地心,在两极或赤道上才指向地心(2)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4、作用点: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作用都集中在重心(1)重力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几何形状有关(2)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中心在其几何中心处(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4)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纺织方式、所处位置无关
发现相似题
与“(2011年北京四中检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体A、B用细..”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554832275308725638068522296437934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斜面上物体受力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