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三亚湾力合度假酒店于利而动,力得于道而强,力示...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孙武著,公元前500年。
一、计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二、作战篇: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三、谋功篇: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
四、形篇: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人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五、势篇: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六、虚实篇: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七、军事篇: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八、九变篇: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九、行军篇: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缶,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歙歙,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十、地形篇: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十一、九地篇: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十二、火攻篇: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十三、用间篇: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
一、始计篇 2
二、作战篇 3
三、谋攻篇 3
四、军形篇 5
五、兵势篇 5
六、虚实篇 6
七、军争篇 8
八、九变篇 9
九、行军篇 10
十、地形篇 11
十一、九地篇 13
十二、火攻篇 15
十三、用间篇 16
一、始计篇
【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原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任用我领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您不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用我领兵作战必定失败,我就离开。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好并且能够接受,我将为您造成军事上的势,从外辅佐您。所谓造成军事上的势,就是在战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中抓住有利的时机采取恰当的应变行动。
【原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用兵,是以诡诈为原则的。因而,“能”要使敌人看成“不能”,“用”要让敌人看作“不用”。“近”要让敌人看作“远”,“远”要让敌人看作“近”。敌人贪利,就诱之以利而消灭它;敌人混乱,就抓紧时机立刻消灭它;敌人实力雄厚,则须时刻戒备它;敌人精锐强大,就要注意避开它的锋芒;敌人褊急易怒,就挑逗它,使它失去理智;敌人小心谨慎,稳扎稳打,就设法使它骄傲起来;敌人内部和睦,就离间其关系。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出击。这些,是军事家用兵之佳妙奥秘,是不可事先规定或说明的。
【原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会胜利的,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不能胜利的,是具备的致胜条件少。具备致胜条件多就胜,少就不胜,何况一个致胜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从这些对比分析来看,胜负的情形就得出来了!
二、作战篇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译文】孙子说,根据一般作战常规,出动战车千乘,运输车千辆,统兵十万,沿途千里转运粮草,内外的日常开支,使者往来的费用,修缮武器用的胶漆、战车所需的膏油、修甲所需的金革等等,每日须耗费千金,作好了这些准备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啊!所以,用兵打仗就要做到胜任裕如,举兵必克,否则,长久僵持,兵锋折损、锐气被挫,攻城就力竭,长期陈兵国外则国内资财不足。如果兵锋折损,锐气受挫、兵力耗尽、财政枯竭,那么,其他诸侯国就会趁这个困顿局面举兵进攻,即使睿智高明的人也难以收拾好这个局面。用兵打仗,只听说计谋不足但靠神速取胜的,没有听说有计谋却要拖延战争时日的。战争时间长而对国家有利这种事,从来就没有过。因此,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害处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有利之处。
【原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再次征调,粮饷不再三转运。各项军用从国内取得后,粮草补给在敌国就地解决,那么,军粮就可满足了。
【原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译文】国家由于兴兵而造成贫困的原因是长途运输。长途转运军需,百姓就会贫困。军队经过的地方物价高涨,物价上涨就会使百姓财物枯竭,财物枯竭就汲汲于应付赋役。民力耗尽,财物枯竭,国内家家空虚,百姓的资财耗去了十分之七。国家的资财,战车破损了,战马疲病了,盔甲、矢弩、矛盾、牛、车之类,耗去了十分之六。
【原文】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译文】因而,高明的将领务求从敌方夺取粮草。就地从敌方夺取粮食一钟,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就地夺取敌人饲草一石,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
【原文】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译文】激励士卒奋勇杀敌,是使之威怒;鼓励将士夺取敌人资财,要用财物奖励。因此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奖赏那先夺得战车的士卒,并且更换敌战车上的旌旗,将其混合编入自己的车阵之中,对于俘虏,则予优待、抚慰,任用他们作战,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日益强大。
【原文】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所以,用兵作战以胜任裕如,举兵必克为贵,不主张力不从心,僵持消耗。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啊!
三、谋攻篇
【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旅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卒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策略;使敌全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伍而取胜是次一等策略。因此,百战百胜,并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
【原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译文】因而,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办法)。为了攻城,修造望楼车、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的土丘,又需三个月才能完成。这时,将帅们已焦躁忿怒异常了,驱赶着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不能攻下,这便是攻城的灾害啊!
【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野战交兵的办法,夺取敌城不用蚁附攻城的办法,消灭敌国而不采用长久用兵的办法。一定本着不诉诸兵刃就使敌完整地屈服的原则争横天下,做到军队不受挫而胜利可全得,这便是谋攻的原则。
【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译文】根据用兵规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多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小股兵力如果顽固硬拼,就会被强大的对方俘获。
【原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译文】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强盛;辅佐有疏漏,国家必然衰弱。
【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译文】君主对军队造成危害的情况有三个方面: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命令他们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他们后退,这叫束缚、羁縻军队;不懂军中事务却干涉军中行政管理,那么,军士就会迷惑;不知军中权谋之变而参与军队指挥,那么将士就会疑虑。如果三军将士既迷惑又疑虑,诸侯乘机起而攻之的灾难就到来了。这就叫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预测胜负有五条: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战,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胜;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的,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胜 以有准备之师击无准备之敌的,胜 将领富于才能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
【原文】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四、军形篇
【原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译文】孙子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的地位,然后等待敌人能被我战胜的时机。做到不可战胜,关键在于自己创造充分的条件;可以战胜敌人,关键在于敌人出现可乘之隙。因而,善于作战的人,能做到自己不可战胜,不能使敌人一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测,但不可强求。
【原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竹简为: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译文】有了不可战胜的条件,就可以守;敌方出现了可胜之隙,就可以攻。守,应依靠自己不可战胜,力有裕如;攻,要针对敌方弱点、不足,举兵必克。善于防守的人,如同深藏于地底,使敌人无形可窥;善于进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使敌措手不及。因而,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获取全面的胜利。
【原文】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经过力战而胜,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好中最好的。就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战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战胜的敌人。因而,这些善战者的胜利,既没有智谋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功劳。他所进行的战争的胜利是不会有丝毫误差的,之所以没有误差,是因为他们所进行的战斗举动是必胜的,是战胜那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作战的人,总是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放过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时机。因此,胜利之师是先具备必胜条件然后再去交战,失败之师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期求从苦战中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总是注意修明政治,确保治军法度,所以能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
【原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用兵必须注意:一是土地幅员,二是军赋物资,三是部队兵员战斗实力,四是双方力量对比,五是胜负优劣。度产生于土地幅员的广狭,土地幅员决定军赋物资的多少,军赋物资的多少决定兵员的质量,兵员质量决定部队的战斗力,部队的战斗力决定胜负优劣。所以胜利之师如同以镒对铢,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取胜于弱小的敌方,败亡之师如同以铢对镒,是以弱小的军事实力对抗强大的敌方。高明的人指挥部队作战,就像决开千仞之高的山涧积水一样,一泻万丈,这就是强大军事实力啊!
五、兵势篇
【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孙子说:大凡治理大部队与治理小分队原理是一样的,抓住编制员额有异这个特点就行了;指挥大部队战斗与指挥小分队战斗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掌握部队建制规模及其相应的名称不同这个特点就行了
&&&&&&&&&&&&&&&&&&&&&&&&&&&&&&&&&&&&&&&&&&&&&&&&&&&&&&&&&&&&&&
“‘’” “”
”“”“”&“”“
1011101011105001000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的扬弃
王向清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要]作为一位伟大的军事理论家,&&毛泽东对5孙子兵法6&&中的军事思想进行了合理的扬弃,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战争活动的规律、辩证思维方式、用兵原则等方面吸取了其精华,&&二是在防御和进攻等方面完善了其不足,&&三是在对待穷寇和对待士兵方面摈弃了其谬误。
[关键词]毛泽东&&&&&&《孙子兵法》&&&&&&军事思想&&&&&&&&扬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毛泽东之所以能创立博大精深的军事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原因之一是扬弃了《孙子兵法》
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对《孙子兵法》 军事理论的扬弃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吸取其精华, 二是完善其不足, 三是摈弃其谬误。
  一、毛泽东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吸取
  辩证思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鲜明特征, 而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形成跟吸取《孙子兵法》
的辩证思维分不开。毛泽东对《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的继承首先表现为对其辩证思维命题的直观借鉴。
  毛泽东少年时代喜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 等军事题材小说中的不少故事和情节就体现了《孙子兵法》
的辩证思维。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一文中讨论战略退却时就引用了《水浒传》
中林冲以退为进打败洪教头的故事:
“谁人不知, 两个拳师对打, 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 而蠢人则气势汹汹, 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 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这里就包含《孙子兵法》
的“ 能而示之不能” 和后发制人的辩证思维。而在《矛盾论》 中, 毛泽东用《5水浒传》
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来说明《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命题的正确性。宋江前两次率军攻打祝家庄, 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而打了败仗。最后一次摸清了祝家庄的路径,
拆散了该庄与李家庄、扈家庄的联盟, 埋下伏兵, 里应外合,
终于打下祝家庄。他引用这个故事的目的旨在说明人们在认识世界、从事实践的过程中, 应当/ 知彼知己0, 全面地看问题,
而不能片面地看问题,从而发展了《孙子兵法》 辩证思维的全面性原则。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曾国藩颇为崇拜, 熟读过其有关的治军著作。曾国藩在指挥湘军作战时, 从《孙子兵法》中逐步概括出一些战术原则,
诸如以主待客、后发制人、奇正结合、虚实结合、集中兵力、以十攻一、示形动敌、致人而不致于人等,
并将这些原则编成《陆军
  得胜歌》 让将士得知并在实践中运用。青年时代的毛泽东还认真研读过蔡锷编著的《曾胡治兵语录》,
并用它的一些战术原则指挥红军作战。《曾胡治兵语录》 选编了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思想,
从将材、尚志、诚实、勇猛、严明、仁爱等方面展开论述, 而这些正是对《孙子兵法》 中“ 将者, 智、信、仁、勇、严也”
的具体化。
  日, 毛泽东致信叶剑英, 要叶给他买一本《孙子兵法》。[1]从当年12
月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一文来看,
毛泽东不仅读过了《孙子兵法》, 而且深悟其中精髓,
这使得他运用孙子的军事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可以从他在该文中多次直接引用孙子的观点来说明问题得到证明。在阐述战争活动的规律时,
毛泽东指出: “ 有一种人, 明于知己,暗于知彼, 又有一种人, 明于知彼, 暗于知己,
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这句话, 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 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
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 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2]在探讨战略退却时, 毛泽东更注意吸取“孙子兵法” 的辩证思维。他认为: “
孙子说的‘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 , 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 以求减杀其优势。我们可以人为地造成敌军的过失, 例如孙子所谓‘示形’
之类( 示形于东而击于西, 即所谓声东击西)。”[3]这些原则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
  蒋介石在第二次“围剿”惨败后仅隔一个月又调集30万大军,自任总司令,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于日开始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展第三次大规模的“围剿”。当时红军第一方面军只有30000人左右,分散在福建西部做群众工作,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和补充。为粉碎蒋军的“围剿”,毛泽东采取“避敌主力、拓其虚弱”即“避实击虚”的战略方针,以地方武装阻击、袭扰、迟滞蒋军;主力则从福建西部退却,绕道千里,于7月下旬回到江西兴国集中,蒋军则兵分数路直迫兴国。红军以一部分兵力配合地方武装积极行动,将蒋军主力部队7个师引向兴国以西和西北地区;主力则于8月4日夜从蒋军一个20公里的空隙地带向东突击,7日在莲塘歼敌47师一个多旅,在良村歼敌54师师部及两个多旅,11日在黄陂歼第8师四个团。五天三战皆捷,缴枪万余支。这时,向西、向南的所有蒋军主力都转而向东指向黄陂,全速急进,企图寻的红军主力决战。8月15日夜间,红军以一部分兵力将敌向东北方向吸引,主力则由东向西,从敌军一个10公里间隙的大山中遁去,回到兴国境内休整。俟蒋军发觉再西进时,红军已休整了半个多月。蒋军饥疲沮丧,无力进攻,只得退却。9月7日,红军又乘敌退却,在老营盘歼敌蒋鼎文部第9师一个旅,在高兴圩给敌第60师、61师以沉重打击;9月15日在方石岭歼敌52师全部和第9师一部。此役共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认为在强敌进攻面前,一定要注意战略退却,通过调动敌人,造成敌人的疲惫的局部战场的劣势,把握时机一口一口吃掉敌人,从而导致敌我整体力量强弱的变化。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的继承还表现为以辩证思维方式把握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标志和集中体现。这些著作阐述了构成毛泽东军事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而《孙子兵法》对建构这一理论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
毛泽东曾于1936年10月致信叶剑英为他购书, 书信中有如下一段话: “买来的军事书多不合用,
多是战术技术的, 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的,请按此标准购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 来。”[4]这就是说,
《孙子兵法》
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满足了毛泽东的需要。作为《孙子兵法》 首篇的《计篇》,
一开始就从战争的整体规律着手, 论述了政治、天时、地利、将帅、法纪等因素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
随后以全胜、先胜思想导入作战指导原则与把握战争指导原则的认识方法,这种带有浓厚哲学意味和思辨色彩的理论, 使得《孙子兵法》
在篇首显得大气磅礴、先声夺人。毛泽东的军事著作体现出同样的特征。《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首先从分析战争规律、战争指导规律、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入手,
全面阐述指导中国革命战争最根本的理论原则。《论持久战》
则从敌我双方基本矛盾的辩证分析入手,
预测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持久战由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构成。这种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与《孙子兵法》
的辩证思维有着惊人的相似。
  毛泽东继承了《孙子兵法》的“示形动敌”、“
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原则。《孙子兵法》强调:“ 善战者,
致人而不致于人”; 并指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 能使敌人自至者, 利之也; 能使敌人不得致者, 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 饱能饥之;
安能动之。”[5]致人而不致于人揭示了战争进程中力争主动权的问题,
争取主动权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在毛泽东看来, 所有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的主动权,
而主动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 军队失掉了主动权, 被逼处于被动地位, 这个军队就不自由,
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6]军队的主动权是以强大的战斗力为客观基础的, 力量弱小的一方怎样扭转战略上的被动地位呢? 毛泽东认为,
方法就是人为地造成弱小一方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的主动地位, 把强大一方抛入劣势和被动地位。如此积小胜为大胜,
弱小的一方最终就能夺取整个战争的胜利。而要夺取战场的主动权,必须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努力。毛泽东承认, 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
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 但它不等于实现了的主动或被动。在两军争胜的过程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
可以化劣势为优势, 化被动为主动; 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
化主动为被动。因此,战争指导者应千方百计做到主观指导正确。在示形动敌、致人而不致于人, 力争战场主动权方面,
毛泽东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谋划、指挥的“ 四渡赤水” 之役可谓中外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
  二、毛泽东对5孙子兵法6 军事思想的完善
  毛泽东还在许多方面完善了《孙子兵法》 的军事理论。首先,
将《孙子兵法》的一般防御发展为积极防御。防御也就是防守,
是相对于进攻而言的。两军对垒必然通过攻、守的形式表现出来。《孙子兵法》 认为:“ 不可胜者, 守也;
可胜者, 攻也。守则不足, 攻则有余。” 这段文字揭示了交战双方为什么要攻守, 以及攻守的条件。为了保存自己, 不被敌方消灭,
就要防守;为了消灭敌方, 就要主动出击。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防守是凭借防御屏障阻挡敌方攻击, 避免敌方杀伤,
保存自己的作战方式。防守是相对于敌方的进攻而言的,
是以驻止状态抵御敌方的进攻,并通过这种状态的延续求得战场的优势和主动地位。从形式上看, 防守是攻击的承受者,
这决定了守的性质是被动的。只有防守得当, 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 才能待机破敌。《孙子兵法》 不但非常重视防守,
而且指出了怎样进行防守。在它看来防守有两方面的要点: 其一是防守敌方不攻击的地方; 二是隐藏好自己,
以便出其不意地杀伤进攻之敌。不难看出,《孙子兵法》 的防守是与进攻相联系的防御,
不是一般的或消极的防御。积极防御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精华, 贯穿于他的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的基本情况是敌强我弱,
人民军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存自己, 待机破敌。这决定了我军在与敌军争胜的过程中往往不是一开始就向敌军采取攻势,
而是采取退却、防守。毛泽东十分强调慎战, 要求指挥员在作战指
  挥中不仅要重视初战,
更要慎重对待决战。在反“ 围剿” 过程中, 他提出诱敌深入,
后发制人的作战原则,即等敌人在根据地吃尽苦头, “ 肥的拖瘦, 瘦的拖死”时, 才出其不意地击垮疲惫之敌, 打破“
围剿”。这正是《孙子兵法》 所说的“ 不可胜者, 守也;
可胜者,攻也” 和“击其惰归”观点的灵活运用。在两军对垒过程中,
强大的一方总是一开始就寻找弱小的一方的主力决战, 企图迅速消灭弱小的一方。在中国革命过程中, 人民军队的力量总体上处于弱势,
毛泽东因而主张避免不利决战, 特别反对那种将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做赌注的决战。《火攻篇》 劝告: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毛泽东同样强调在不利的情况下, 一切敌人的“ 挑战书”, 旁人的“ 激将法”, 都应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丝毫也不为其所动。毛泽东认为弱小的一方对强敌的防御应该是积极防御。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即以积极有效的进攻来确保防御,
是与消极防御或单纯防御对立的防御。在这里, 防御与进攻联结在一起, 防御包含着进攻, 体现了辩证思维。
  其次, 将《孙子兵法》 战略进攻的“
速决”论补充、完善为战略防御的“ 持久” 论。
  “孙子兵法”
主张征伐他国的战略原则应当是速战速决, 而不能久拖不决。这是由于当时的国家规模小,国家综合实力脆弱,
经不起长期战争的巨大消耗的缘故。出征他国若长期曝师于外, 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首先,
造成国家实力的巨大消耗。战争主要是敌我双方实力的较量, 实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战争如久拖不决, 势必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匮乏,
严重地削弱国家的实力。其次, 加重百姓的负担, 引起人民的不满。战争久拖不决, 造成百姓负担不断加重, 对政府就会产生不满情绪,
国家难免动荡不安。再次, 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一支10万人的部队出征, 成千上万的家庭就不能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
  《用间篇》的“ 内外骚动, 怠于道路, 不得操事者, 七十万家“ 就是这种极大破坏的生动写照。出征的人数越多, 时间越长,
导致的破坏就越大, 严重者可导致国家的经济崩溃。最后, 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处境。正因为战略持久会导致上述诸多弊端, 因而,
《孙子兵法》主张在攻打他国时,
应采取战略上的速决。站在进攻的一方的立场来看, 这种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但从防御的一方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这就是说,
战略速决只适用战略进攻的一方, 不适用防御的一方。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为了驳斥“ 亡国论” 和“ 速胜论”两种错误论调, 有效地抗击日本侵略者,
毛泽东于1938年5月撰成了《论持久战》 一文。《论持久战》 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首先, 毛泽东分析了抗日战争在战略上为什么是持久战。这是因为中日双方存在四方面相互矛盾的因素:日本是个强国,
中国是一个弱国;
日本是一个小国, 中国是一个大国;
日本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 日本失道寡助,
中国得道多助。这四个矛盾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相互作用,
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在毛泽东看来,
日本是一个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很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 而中国是一个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很弱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强势的日本举兵侵略弱势的中国时, 中国不可能速胜。其他三个因素共同作用,
决定了中国不会被日本迅速灭亡;
中国方面三个有利因素会逐渐削弱日本的强大这一有利因素,
使它慢慢变为相对的强、不太强, 最后变为弱。持久战由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构成。
  毛泽东还指出了应怎样进行持久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 抗日军民主要采取运动战, 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同时注意在敌后开展游击战,
建立根据地; 不放过有条件的阵地战。在战略相持阶段, 抗日军民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 其次是运动战。在战略反攻阶段,
抗日军民的作战形式仍然是运动战, 但阵地战将提升到重要位置,通过阵地向日军举行战略反攻。
  《孙子兵法》
的作者主张战略速决, 毛泽东主张战略持久, 两者的观点看似矛盾,
实则一致。因为他们是针对交战双方的不同方面而言的, 前者是针对进攻一方而言的, 后者是针对防守一方而言的。从前者看,
无疑应采取战略速决; 从后者看, 当然要实行战略持久。毛泽东的见解, 丰富、完善了5孙子兵法6 的战略观。
  三、毛泽东对《孙子兵法》 谬误的摈弃
  诞生于2400年之前的《孙子兵法》,
作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军事学说, 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立场的局限,
无疑存在许多谬误。毛泽东吸取其精华,丰富、完善其不足的同时, 还摈弃了其谬误。
  其一, 抛弃了《孙子兵法》“ 围师必阙,
穷寇勿迫”的观点。《军争篇》提出了用兵的许多常法, 其中包括“ 围师必阙, 穷寇勿迫” 两条,
意即对于被包围的敌人应当留下缺口、给其生路, 不要追击穷途末路的败退敌人; 否则, 他们就会困兽犹斗,
向己方作拼死的抵抗,造成己方不必要的伤亡。历史事实说明:《孙子兵法》的看法是错误的。当敌军被围住时不加以痛歼,
而是留下缺口, 等于放虎归山; 当敌人败退时不予以追击, 让其漏网, 一旦敌人养好创伤, 就会卷土重来,
遗患无穷。毛泽东对于战争史上由于“ 围师必阙, 穷寇勿迫” 而最后导致失败的事例是非常清楚的,
因而一贯反对。在领导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 他十分注意调动敌人,
造成局部战场上我方兵力的优势,以歼灭敌军; 通过无数局部战场的胜利, 积小胜为大胜,逐渐将强大的敌人推向虚弱的方面,
最终彻底打败之。他讽刺那些对被围之敌、败退之敌不予痛击的军事指挥员是愚蠢的宋襄公。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后, 人民解放军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数量方面都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蒋家王朝的覆灭已为时不远。国民党当局在接连惨败之余,一面玩弄“和谈” 阴谋, 争取喘息时间; 一面收拾残部, 编练新军,
准备反扑。当时国内民族资产阶级的右翼在美国亲蒋势力的指使下, 散布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是“ 穷兵黩武”、而“ 穷兵黩武总要不得”
的言论,吁请共产党接受国民党的所谓“ 和平”。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领导人也反对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
认为人民解放军进军江南会导致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引起新的世界大战。在这紧要关头, 毛泽东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于1949年元旦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号召: 将革命进行到底。4 月23 日,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在接到这一捷报后,
挥笔写下了大气磅礴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的七言律诗, 表达了“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的决心。这两句诗
否定了《孙子兵法》 “
围师必阙, 穷寇勿迫“ 观点。事实证明, 毛泽东的见解是正确的, 假如人民解放军不迅速进军江南歼灭国民党残余势力,
很可能出现国共两党划江而治的分裂局面。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都梦想反攻大陆。如果国民党政府占据着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一有风吹草头,就更容易向人民解放军反扑。
  其二, 批判了5孙子兵法6
愚弄士卒的观点。《孙子兵法》 的作者处于军队的上层,
只看到将帅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忽视甚至无视普通士卒的作用, 因而主张对他们采取愚民政策。《九地篇》 声称: “犯之以事, 勿告以言;犯之以利, 勿告以害。”
意即只驱使士卒做事情, 而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驱使士卒完成某项作战任务时, 只告诉他们有利的一面,
不告诉他们不利的一面。而《九地篇》 进一步宣称:“ 将军之事, 静以幽, 正以治。能愚士卒耳目, 使之无知。易其事, 革其谋,
使人无识; 易其居, 迂其途, 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 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 而发其机,焚舟破釜, 若驱群羊,
驱而往, 驱而来。”愚民说教跃然纸上。正因为5孙子兵法6
主张对士卒实施愚民政策,
  使得士兵不了解作战的目的, 从而不可能自觉地投入战斗。为了提高士卒的战斗力,《孙子兵法》 提出了一些很成问题的对策:
将士卒置于死绝地, 然后取胜。因为在它看来, 只有把士卒置于十分危险的绝境, 才能激发出他们奋勇杀敌的精神,
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史上, 诚然有像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列阵, 将士卒置于“ 绝地” 而取胜的范例;
但也不乏马谡屯兵孤山将士卒置于“绝地” 而痛失街亭、徐晃背靠汉水列阵惨败给赵云的教训。因此, 《孙子兵法》主张将士卒置于“ 绝地”,
然后取胜的观点实在不足为训。
  毛泽东在指挥人民军队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 不但从未实行过愚民政策,
而且一贯提倡和实行引导与教育政策, 以提高广大指战员的自觉性, 激发他们的战斗力。日,
毛泽东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一文中认为西北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取得歼灭胡宗南部30000人的巨大胜利,
是因为实行了“ 诉苦”和“三查”新式的整军运动, 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觉悟和战斗力。所谓“ 诉苦”和“三查”
的新式整军运动就是在部队中让广大指战员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的整军运动。这种新式整军运动“
大大提高了全军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大众, 为全国的土地改革,
为消灭人民公敌蒋介石匪帮而战的觉悟性;同时就大大加强了全体指战员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坚强的团结。在这个基础上, 部队的纯洁性提高了,
纪律整顿了, 群众性的练兵运动开展了,完全有领导地有秩序地在部队中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民主发扬了。这样就使部队万众一心,
大家想办法, 大家出力量, 不怕牺牲, 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 英勇杀敌。这样的军队, 将是无敌于天下的”。[7]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 人民解放军由于在全军中普遍推行了这种新式整军运动,
广大指战员的觉悟和战斗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不少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和下级军官原来士气低下,害怕与人民解放军打仗; 但起义、投诚加入人民解放军后,
经过新式整军运动,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战斗力同样得到很大提高。人民军队的战争实践表明,
毛泽东提倡、推行的对广大指战员的教育方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治军方法。
&&战略基本范畴与体系框架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战略的,在2500年前的【司马彪】就写过一本书叫“战略”他提出了关于决策者的战略思想、统筹和决定的思想著作。
战略是管理艺术和销售艺术的一种升华,只有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情况下才可以得到一种提升。更加体现了奇正、虚实、迂直的战略思想。
东方战略思想:
战略基本范畴和逻辑、
胜-------战略思想&&&&&
必胜&&&&&&
力-------战略基础&&&&&
力撑株&&&&&
株撑力&&&&&&&&&&&&力量的对比=实力
利-------合于利而而动&&&&
不合于利而职
道-------力的规律&&&&&
道(道义 规律)&
天&& 地&& 将&& 法
形-------力的外在表现&&&&&
兵无常事&&&&
水无常形(形为不行不行为形)
势-------力的外在条件&&&&
激水之疾&&&&
漂起石头来(外在条件的综合利用)
柔-------驱力的核心思想&&&&
以柔克刚(柔=水)
知------力的认识论&&&
专------力的介合&&&&&
动------力的中心
变------力的运动&&&
因敌而变&& 谓之神
奇------力的艺术&&&
以奇胜(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致------力用的主动权&& 致人而不致于人
我们今天所讲的他有一个逻辑主线“力”,实际上就是从战略常远眼光运用力量的学问
战略无非就是力量的运用,它用三个观点就可以阐述力量的平衡:
1、怎么样让你的力量变大
2、怎么样让竞争对手力量变弱&& 变分散
3、在你和竞争对手对抗那个决定性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使你的力量攻击对手弱的力量
怎么使用你的力量来突出你的优势和打败对手就靠那13个字了起决定性的作用。
“力”合于“利”而动;“力”得于“道”而强;“力”示于“形”而显;“力”秉于“势”而发;“力”守于“柔”而用;“力”依于“知”而施;“力”集于“专”而聚,“力”合于“度”而衡,“力”基于“奇”而神;“力”行于“变”而活;“力”归于“致”而终;
以上的13个字由于它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一个以东方特色的战略思想
&&&&&&&&&&&&&&&&&&&&&&&&&&&&&&&&&&&&&&&&&&&
中国战略原理体系框架
&&&&&&&&&&&&&&&&&&&&&&&&&&&&&&&&&&&&&&&&&&&&&&&&&&
战略目标&&&&&
&&&&&&&&&&&&&&&&&&&&&&&&&&&&&&&&&&&&&&&&&&&&&&&&&&
战略基础&&&&&
&&&&&&&&&&&&&&&&&&&&&&&&&
力的内在因素&&&&&&&&&&&&&&&&&&&&&&&&&&&&&&&&&&&&
力的外在因素
&&&&&&&&&&&&&&&&&&&&&&&&&&力&&&&&&&&&&&&&&道&&&&&&&&&&&&&&&&&&&&&&&&&&&&&&&&&&&&
形&&&&&&&&&&&&&&
&&&&&&&&&&&&&&&&&&&&&&&&&&&&&&&&&&&&&&&&&&&&&&&&&
核心战略思想&&&&&
&&&&&&&&&&&&&&&&&&&&&&&&&&&&&&&&&&
知&&&&&&&&&&
专&&&&&&&&&&
大家要认真的在这个战略体系中去认识、深化、感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新力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