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不知道为甚麽这样折磨大

重重谜团 地球上最离奇的五大失踪事件
10:58 &&&&
编辑:黄雅静(实习编辑) &&&&
从古至今,地球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离奇事件,有的是极地,有的是海底,有的是黑洞。
从古至今,地球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离奇事件,有的是极地,有的是海底,有的是黑洞。至今都是困扰科学家的重重谜团,无论这些离奇的事件是超自然还是偶然,都无法否认它们的存在。下面盘点地球上最离奇的5大失踪事件,在这些地方,曾发生过飞机、船只或个人离奇消失的事件。百慕达三角(Bermuda Triangle)1945年,五架美军「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神秘消失。百慕达是世界闻名的一个地方,位於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正东约600公里的海上。提起百慕大,人们就会联想到恐怖而神秘的「百慕达三角洲」。相传,在这里航行的舰船或飞机常常神秘地失踪,事後不要说查明原因,就是连一点船舶和飞机的残骸碎片也找不到。1918年,美国「库克罗普斯号」失事,309名船员丧生;1945年,五架美军「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神秘消失。现在,百慕达三角洲已经成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南大西洋异常区地球上存在着一些奇特而强大的神秘力量,范-艾伦辐射带形成一个环绕地球的带电粒子倾斜炸圈饼,这个辐射带接近於南美洲和巴西东部的大西洋海域,该区域被称为「南大西洋异常区」(South Atlantic Anomaly)。这里是被地球内部辐射最接近表面的地方,严重影响水面船只和空中飞机。甚至干扰到哈博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及国际太空站的观测讯号。日本龙三角日本东京南部海域被称为日本龙三角(Japanese Dragon Triangle),又称魔鬼海(Devil's Sea)。(维基百科)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後未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失踪後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1953年,一艘船只载着31位科学家前往该海域调查,最终还是没有任何迹象地神秘消失了。苏必利尔湖下飞机日,美国媒体报导,日,美国威斯康星州特路亚克斯空军基地一架F-89「蠍子」战斗机在追踪一架神秘UFO时离奇失踪。50多年後,总部位於密歇根州的北美五大湖潜水公司的潜水员和工程师们宣称,他们已经在苏必利尔湖底( Lake Superior)发现了当年失踪的美军飞机!本宁顿三角(Bennington Triangle)之谜1920年到1950年间,在美国佛蒙特州本宁顿连续发生多起离奇失踪事件。1949 年12月1日,Tetford先生从一辆巴士上消失。当时他正坐车回家,车上另有其他乘客。乘客都证实看到Tetford坐在位子上睡觉。然而到终点站後,Tetford消失了。他的行李依然躺在行李架上,座位上摊放着一张巴士时刻表。Tetford从此再也没有被人见到过。1946年 12月1日,18岁的学生Paula Welden在散步的过程中消失。Paula当时正走在Glastenbury山的登山小径上。走在她身後约100码的一对中年夫妇看见了她。当 Paula沿着小路转过一个拐弯石的时候,暂时从那对夫妇视野中消失了。当那对夫妇也走到那个拐弯後,再也没有看到Paula,她从此消失了。号,8岁的Paul Jepson在一个农场中消失了。Paul的妈妈是一位动物饲养员。她工作的时候把儿子留在猪圈旁玩耍。不到一会,她回来就发现儿子消失了。这些神秘的失踪事件到底为甚麽会发生?消失的人、飞机、或是船等等,究竟都去了哪里?为甚麽完全不留痕迹?这些问题一直令科学家和世人困惑。
来源:趣闻猎奇 &&&&
浙ICP备号-2
2版权所有 宁波纽米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地球和人类年龄之谜
据报导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六百万年前的人类远祖化石。但圣经所说,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丶夏娃的年代算起来还不及一万年,未免过短。你们怎麽解释这些圣经与科学的矛盾?我怎麽知道你们的圣经可靠?
关乎地球和人类年龄,虔诚的基督徒科学家当中也有不同看法。第一种看法是人类历史很短,不及一万年,科学的鉴年法不一定可靠。第二种看法是科学鉴年
法原则上可靠,但地球年龄虽高,却无损於上帝创造天地的事实。无论如何,这两派科学家都督信圣经所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一1)。科学见解不
同,并不妨碍他们对上帝的信心。毕竟不论是上帝的存在,或是人类对上帝能有的知识,并不建基於区区一个「地球和人类年龄」的题目上。我们信上帝,因为我们
亲身经历过上帝。我们更坚信上帝,因为我们看见宇宙万物背後的规律和匠心设计。我们信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因为我们亲眼看到圣经预言的应验(例如以色列亡国
二千年後复国),看到圣经充满真理与人生智慧,使凡谨守遵行书中教训的国家与个人都蒙福。我们信耶稣是救主,因为祂的生平应验了圣经中对救世主的预言,祂
的言行见证上帝;十字架的救恩经得起我们一思丶再思丶深思,然後才逐渐恍然明白个中奥秘。我们更坚信耶稣,因为看见凡真心信祂并遵祂话去行的坏人生命都获
得彻底改变更新。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因祂得着提升。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理由叫我们信祂,无法一一尽书。只要读者不钻牛角尖,不执着一个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把
这问题变成大山挡住自己的视线;只要读者真有实践真理的心,便也能明白真理,并能体验上帝的实在。
至於施受君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既不反知识,也不反科学,所以特地邀请不同看法的基督徒科学家作答,让读者也能明白其中一二。不过,值得再三强调的是,无论这些基督徒科学家对地球和人类年龄的看法怎样,这都不构成他们信耶稣的路障。
从碳十四说起
苏绯云博士(生化学家):
一丶碳十四可信吗?
生化学家在实验室研究生物年代,很信任碳十四计算法。譬如他们找到一些含碳的东西,如木头丶骨头等,就计算其中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正常的碳是碳
十二(C-12),放射性的碳是碳十四(C-14)。在今天的环境中,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大约是1:1,000,000,000,000。许多碳十二才
有一个碳十四。
动物活时,要吃喝丶呼吸,体内与环境的碳十四与碳十二比例应该是一样的。动物死後,体内的碳十四因为是放射性的,所以遗骸中碳十四愈来愈少。我们拾
到一根骨头,可以测试其中有多少碳十四;例如若有十个,便再看今天外面的环境有多少碳十四,如有二十个,则推论是这个动物已死去五千多年。因为由二十变
十,少了一半,而碳十四之半衰期(half-life)是五千多年。
你看这结论有问题吗?有的,因为动物死时,环境中的碳十四不一定等於今天环境中的碳十四。
那麽,当时环境中的碳十四有多少呢?没有人知道。
用碳十四计算年龄的方法,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距今不到五十年。所以,即使距今一百年的环境中有多少碳十四,我们也无从知道。假若我们假设过去的环
境中的碳十四和今天一模一样,那麽结论就可能错了。因那动物活着时,也许环境只有十一个碳十四,那麽由十一减至十,那动物便没死了五千年之久。
还有一个可能的例外:有些生物能分辨碳十四和碳十二,它们拒绝吸收碳十四。这样,它们尚活的时候,体内的碳十四就比外界环境中的碳十四少,若我们把它死时体内的碳十四量(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下同),看作与今天环境中的碳十四量一样,岂不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吗?
今天我们信任碳十四,是因为在实验室做研究时,有个起点计算。我们知道开始时有多少个碳十四。可是若在外面拾来一根骨头,以碳十四计算,就只能草率
地将在实验室的开头,当作那动物的开头,其实没有真正的开头。那麽,结论怎能正确?幸好,我们可以借助树木的年轮作研究。树木多是一年一个年轮,有时一年
两个,有时两年一个,相差不远,不会相差几万倍。今天最老的树是四千多岁,只要它仍活着,就可计算其年份。最中心的年轮是四千多年前生的,我们可以用年轮
来对照一下。所以,四千多年内的东西,以碳十四方法计算,结果也许不错。再早的就无法测知了。
如果圣经创世记第六至九章记载洪水灭世之事是事实,则最老的东西应该是有四千多年;因为洪水时所有东西都被淹没。洪水前後的世界应该截然不同。也许
洪水前碳十四很少。圣经说:「当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创世记七章11至12
节)。这情况可从美国华盛顿州圣海伦火山爆发了解一二。一九八零年五月十八日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但火山爆发时,附近下了很多雨。原因是火山爆发後(大
渊的泉源裂开),地下水和熔浆等一同爆涌,山上的雪变成水气,喷涌至七丶八万呎高空,冷却後,聚在爆上高空的火山灰上。火山灰是细小的石头熔化再凝结的火
山玻璃片,这些细小的玻璃片就成了凝结点,水气凝成水点(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因此火山附近倾盆大雨(降大雨在地上)。由此看来,洪水前与洪水後地面的
情况也必发生很大变化。从宇宙光碰撞氮气而成的碳十四,在洪水後也许增加了,因此洪水前的生物死时体内的碳十四就比现在环境中的碳十四少得多。虽然这也是
假设,但也是合理的推论。
所以用碳十四鉴年法,有以下几点须知:
只有含碳的东西,如木头丶骨头等,才可应用此法。
因碳十四的半衰期是五千多年,故不能推得太远,顶多不过十个半衰期--五万年。因此不能推算百万丶千万丶万万年的结果。
碳十四鉴年法假定过去与现在环境中的碳十四不变,又假定环境已有足够时间达到平衡,这些假定都是根据进化论,认为地球已存在极长的时间。(我在大
学时,课本说是廿六亿年,现在一般认为是四十六亿年。)所以用现在量到的碳十四,当作该生物刚死时的体内含碳十四量,就会算出很长的年龄来。
有些生物拒绝吸收碳十四,那麽,就算它还活着,也可能算出来死了几千年。
二丶放射性元素计算法
另外一个鉴年法是「放射性元素计算法」。所谓「放射性元素」,是指有些元素会自然变成另一种东西,最普通的是钾(K)会变成氩(A),於是钾四十(K-40)就叫做放射性元素。研究石头中有多少个钾四十,有多少氩,便可计算这石头的年龄。
这计算法看来很简单,由一样东西变成另一样,但所得结果未必正确。我举一个例:在你进来时,看见我在看书第一千页;你想知道我已在这里看书多久了,
於是坐下来看我阅读的速度。你观察我一分钟看一页,於是你推算我在此已看了一千分钟书。但这算法不可靠。为甚麽?因为也许有些是空页或插图,有些我随便翻
翻,或不专注,干了别的事。你现在的观察当然是正确的,但你只能观察我现在的速度,无法观察过去。
再举例说,放射性元素鉴年法有所谓「半衰期」,例如本来有一百个钾原子,经过若干时间剩下一半,再经过同等时间,再剩下一半的一半,如此类推。比方
「半衰期」是四十五亿年,过了四十五亿年,一百个变了五十个;再过四十五亿年,只剩下二十五个。试想,若半衰期速度,过去与现在不一样,所计算出来的年份
就不能准确了。
再说,即使速度不变,我是否真的读了一千分钟呢?如果我不从第一页开始读,而是一打开就看第一千页,若以为我已看了一千分钟,那岂非错了六万倍?同样,如果我们没有观察过那块石头最初是怎样,实在很难推知它存在多久。
再说,计算时,假如石头是在一个封闭系统里,没受过外界影响,没其他因素加入或流出;然而我们又怎知道呢?我们并非从石头最初形成就看着它啊。
基於上述三个假设,放射性元素计鉴年法并不准确。只要三个假设中有一个不准确,计算出来的年份就不准确了。例如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於一九八零年爆
发後,一九八六年出现一个新的小山头(熔岩),这事距今仅十四丶五年,我们看见它的出现,可是若用放射性元素计算,得出结果是距今三十五万年。真是错得厉
三丶标准化石是怎麽一回事?
进化论学者尚可用另一方法对证,就是「标准化石」。他们先假设并编列所有动物进化的先後次序,例如先是海底动物:鱼,然後到两栖动物,跟着是爬虫丶雀鸟丶哺乳动物,最後进化到人。
他们根据甚麽编排这个次序呢?原来二百年前英国开凿运河时,他们发现海底动物的化石在最低层,其上依次是鱼丶爬虫……。但在其他地方并不一定这样。
有些地方海底动物的化石在山顶。有些人说,这是由於地壳变动。但这也只是一个意见。即使全世界的化石最低层都是海底动物,然後是鱼丶爬虫……,那也不代表
是进化过程。
例如,海底动物住在海底,死时自然在海底;鱼浮游水面,故鱼的位置自然较上;两栖动物住的地方更高,死时尸骨就在较高处,依此类推,其他动物亦因所
处地方不同而被埋在不同地层。假如懂得这样思想,自能分辨是非,听到别人的报告时,不会轻易相信,反会问对方是怎样做实验的?例如:
是否有些实验没有做?
结论是否可合理藉实验推出?
所得的是唯一结论吗?能否藉同一实验得出另一结论?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通过,则所做的实验便是没有结论。
四丶恐龙化石的年代怎样计算?
有说「侏罗纪」是一万万年,究竟这根据甚麽定出来的?其实这只是某些人推论同意的说法。某些人先接受了进化论的假设,然後问:从恐龙到人需要多久?
自然不是几十年丶几百年了,大家都没看见,於是说它几万万年好了,反正大家都不在,就不必争论了。大家同意需要一丶二亿年,因此规定侏罗纪是一丶二亿年的
假如我们拿一块恐龙化石去问研究古代化石的生物学家(Paleontologist),他会问是在哪儿找到的,我们说是从加拿大阿尔巴达
(Alberta)红鹿河(Red Deer
River)找到的。他翻查书本,就答是一万万年的化石。问他怎知道,他说:「它所在的地层是一万万年,恐龙埋於此。那里的泥土本是软的,恐龙埋在其中,
一起变成石头。」如果问他如何算出这是一万万年的地层,古代生物学家就说:「地层的事与我无关,去请教地质学家吧。」於是向地质学家请教,他也说那是一万
万年的地层。问他怎知道,他答道:「因其中有这些恐龙的化石。」恐龙是一个标准化石,恐龙所在的地层就叫「侏罗纪」,「侏罗纪」是一亿年的石层。古生物学
家说,因为地层是一亿年,因此化石是一亿年;地质学家说,化石是一亿年,因此地层是一亿年。这叫做「循环推理法」(Circular
Reasoning)。你看出问题吗?
你知道为甚麽进化论总是给你千万年吗?因为没有人见过进化,所以进化是极慢,需千万年。但我会问:既然没有观察,怎知有发生?既然没有观察过进化,怎知有进化?
五丶科学方法是万能的吗?
且将碳十四与所谓「标准化石」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对照一下,例如有一种木头.以标准化石法计算出来有七千万年,以碳十四计算则只有四千年,两者相去
甚远,相差万倍以上,那麽哪个办法可靠?又例如,有一块木头与恐龙同地层,恐龙被称为一个标准化石,有恐龙的地方被称为一万万二千万年,以碳十四计算,只
有一万二千年,相去亦万倍。又如有些木头与恐龙在一起,标准化石是一万万二千万年,若以碳十四计算,只有九百年,相去十万倍。以标准化石计算所得的结果与
碳十四法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们真要在这些结果上打个很大的问号。
若就科学而言,至今尚未有一个正确方法可计算出化石的准确年代。既然如此,我们没必要相信这些东西是千万年前的。我们能知道的是文化,例如中国文
化,有文字记载的约三千七百年,其馀几百年是传说,我们多数称「中国文化五千年」。又如埃及丶以色列的文化也是几千年,所有我们可知的文化都只是几千年,
而不是万万年丶千万年,所以最可靠的资料是人类的文化。
有人以碳十四计算恐龙化石上尚未变成石头的部份,算出来是二万年,结果遭人指责,由於那麽短时间怎可进化呢?我没看过第一篇报告,只看过第二篇报
告,第二篇报告是反对第一篇的,理由是:一,写第一篇报告的人不是科学家,他们到卡理基(Carnegie)博物馆要求取化石时,没向管理员说明用来作碳
十四测验;二,拿到亚里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请他们计算时,没说明是恐龙骨头。其实没有说明以上二者有何不对?说明了,反会有偏见,所以第二篇提出的反对理由,可笑之极!在新药的研
究上,很多时为了客观,故意不让试用者知道他所得的是新药或只是糖片,避免试用者心理作用,不能客观。
单讲科学,我们不知道化石的年代;若讲文化,则知道只有几千年;若相信圣经,相信创造者的话,这世界也是几千年,孰是孰非,很是明显!其实,透过科
学能知道的很有限,科学只能研究现在的东西,因要透过观察丶实验丶研究,不能观察的不能叫「科学」,所以科学只能研究现在,不能研究过去,过去叫「历
史」;历史是以前的人的记载,可以用研究历史的方法加以考证,但也并不完全;惟有上帝的话是真理,最为可靠。
上帝能在六天之内创造天地吗?祂既是大能者,当然可以。有人说,上帝用进化来创造。当然,祂可以那样做,问题是:祂有没有那样做?这一点,圣经说得
十分明白清楚。圣经不但重复每日是有晚上(单数),有早晨(单数),更加上定义(创世记一章5节原文作──这是一日)。上帝起初造天地,也起初造人(马太
福音十九章4节),人不是「起初」之後千万年才有的。上帝造的都是好的,不是慢慢进步的(创世记一章31节)。上帝用自己的手指写上十诫「六日要劳碌作你
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丶地丶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给了我们一周七日的定规(出埃及
记廿章9至11节),上帝既如此写,我不敢告诉祂「你写错了」。伊甸园是乐园,不是建在千万年积下的尸骨化石上。「死既是因一人而来」(哥林多前书十五章
21节),「死又是从罪来的」(罗马书五章节),亚当夏娃没有犯罪前并没有死亡;但是,当始祖犯罪,要自己分别何为善何为恶,不听造物主善恶的标准,一切
就都不理想,达不到标准了。(圣经的「罪」,就是「达不到标准」之意。)不理想,当然就会死了。就如球在跳,每下都比上一下低,因此必然死亡。耶稣基督,
上帝的独生子,创造一切的主宰(约翰福音一章),因为爱我们,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为我们承担罪带来的结果──死,又胜过死亡而复活,因此我们知道祂
成功处理了罪的问题,叫我们可以因信靠祂而称义(罗马书四章24至25节)。哈利路亚,上帝奇妙的计划!死亡不是已存在千千万万年,不是亚当夏娃根本还未
出现,就早已有死亡了。要是那样,耶稣的死和复活就与罪和称义无关了。
上期施受君提到,古生物学家发现六百万年前人类远祖化石,但圣经说上帝创造人类始祖,算起来还不及一万年。施受君问:「你们怎麽解释这些圣经与科学的矛盾?我怎麽知道你们的圣经可靠?」
我们的答覆是,第一,关乎地球和人类年龄,虔诚的基督徒科学家也有不同看法。头一个看法是人类历史不及一万年,科学鉴年法并不可靠;第二个同意科学
鉴年法原则可靠,但地球年龄虽高,无损於上帝创造天地的事实。不管这些基督徒科学家的看法怎样,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信圣经所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
(创世记一1)。科学见解不同,并不妨碍他们信耶稣。毕竟不论是上帝的存在,及人对上帝的认识,都不仅建基於区区一个「地球和人类年龄」的题目上。我们信
上帝,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祂;我们更坚信不疑,因我们看见宇宙万物背後的规律和匠心设计。我们信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因我们看到圣经上的预言一个一个应验
(例如以色列亡国二千年後复国),也看到圣经充满真理的智慧,叫遵行当中教训的国家与个人蒙福。我们相信耶稣是救主,因祂的生平应验了圣经中对救世主的预
言;祂的言行见证上帝的能力;十字架的救恩经得起我们一思丶再思丶深思,才稍明白个中奥秘。我们更加坚信,因为我们看见为害社会的人信耶稣,遵行祂的话
後,生命必得更新改变。我们的生命也因耶稣得以提升。此外,还有很多很多叫我们信的理由。只要读者不钻牛角尖,不执着一个自己也不充分了解的问题,并把这
问题变作大山挡住自己的视线,只要读者真有顺从真理的心,你就必能如主耶稣所说的「寻找,就寻见。」
第二是我们不反知识,不反科学,所以邀了对地球年龄持不同看法的基督徒科学家作答。上期代表Young
Earth(地球年轻论)作答的是生化学博士苏绯云。本期站在Old
Earth(地球年老论)立场看地球的是物理博士李立人。不过值得再三强调的是,无论他们对地球和人类年龄的看法怎样,这都不构成他们信耶稣基督的路障。
年老地球的信息
两年前,美国用人造卫星,将一部像玩具般大的机械车送上火星。到达後,展开碟形天线,由地球上操作员的控制,在火星的表面运行,拍取影像送回地球。这是一项不简单的科学成就。
试想,火星在哪里呢?在晴朗的晚上,满天星斗中,火星是其中一颗,是太阳系中一颗行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轨道在地球以外,位置不停改变,与地球
最接近时距离是六千万哩,最远是一亿八千万哩。近代科学发现,整个宇宙井然有序。行星轨道可由自然定律准确推算,容许火箭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进入火星轨
道,再降落星球之上。此外,大至星体的诞生,小至核子的结构,都遵循一套物理定律。这个约一公升的脑袋,竟可理解超乎它千亿万倍的庞大宇宙,实在是不可思
议。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是宇宙可被思议。(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universe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今天科学的成就所表彰的,其实不是「科学万能」,而是让人愈发自知渺小。生命结构的奇妙,与秩序井然丶设计精密的自然世
界,处处显明造物主创造的奇妙。
同一套物理定律,应用在探讨地球和宇宙年岁时,从多方面归纳,可得出一些庞大数字。例如:宇宙开始点是一百五十亿年前丶地球约於四十五亿年前诞生。
这些庞大数字与现代科学理论可靠吗?圣经创世记第一章说,上帝用六日创造世界,这六天是六个二十四小时吗?抑或科学资料与圣经的启示矛盾呢?我们不妨查证
这些科学资料。
第一,我们处身浩瀚无际的宇宙。我们的银河系有多达一千亿的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晚上肉眼可见的星,几乎全在这银河系内。银河系直径是十万光年,
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一秒可环绕地球七次半。以这速度,光从银河系的一边照到另一边,需时十万年。这种距离实难以思议。可是宇宙中像银河系一般的星系,为
数约一千亿个。就是说,星系的数目多过现时世界人口的十七倍,而每个星系内的星,亦等於世界人口的十七倍。最接近银河系的主要星系是Andromeda,
离我们两百万光年。
大爆炸论证明什麽?
一九二六年天文学家哈普(Edwin Hubble)从这些遥远星系的光谱中,发现有红移现象(Red
Shift),归纳宇宙并不是处於静态中,而是不停膨胀,也就是说,昨天的宇宙比今天小,如此的向前推论,就产生了「大爆炸论」(Big
Bang Theory)。
这理论最近又获得有力支持,就是人造卫星及高空气球收集到的微波(Microwave)资料发现,宇宙间仍有大爆炸後的馀热,约是绝对温度的二点七度,是一百五十亿年前从极高温爆炸後至今剩下的馀热,与理论十分配合。目前大部分宇宙物理学家都接受这大爆炸理论。
这理论背後,带出一个极重要的概念,就是宇宙有开始点,亦是说∶这宇宙并非「无始」,亦不是「无限」。既「有始」,这开始点从何而来呢?宇宙的开始
点当然不能从宇宙本身而来,这是矛盾的。换言之,宇宙必需从超越宇宙的「存有」而产生。根据圣经的启示,上帝是超越宇宙丶时间丶空间丶物质的「存有者」,
是「自有永有」的,是祂创造世界,「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上一代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为了避免宇宙有起源的概念,推出不少宇宙时空是「无限」的学说,
以为宇宙必须「自有永有」,可是都一一产生矛盾,无一理论可「自圆其说」。爱因斯坦的另一句名言说:只有两样是无限的,就是宇宙和人的愚拙,可是我不能确
定前者(Only two things are infinite,the universe and human
stupidity,and I'm not sure about the
former)。宇宙的有限及有开始点,直到近年才获证实。
量度星球距离
也许你问,星球这麽遥远,怎能确定它的距离呢?太阳系内的星体,都可由电波反射,或从人造卫星信号回应的时间测度距离。太阳附近的星体可用地球绕太
阳轨道的直径,作三角测量法(triangulation)的底线直接量度。此外在银河系,或附近的星系中,常可观察到「超新星」(Supernova)
爆炸,这是星球核燃料末期烧尽时的自然过程。整个过程及其爆炸的光度都循一定规律,可由此推算超新星及其所属星系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一九八七年二月廿四日,从地球观察得一超新星开始爆炸,整个过程被详细记录下来。一年後,又观察到以原来爆炸点作中心的光环。原来在超新星可观察到
的爆炸前,很多星球的物质已经扩散到一光年之外,这超新星爆炸时强烈的光除直接传到地球外,部分被一光年外的扩散物反射,成为光环,再传到地球。从光环的
直径,加上光由爆炸中心传到光环,再反射来到地球所需的额外时间,可用直接三角测量法准确地算出距离。一九八七年的超新星
(Supernova1987a),是距离地球168,000光年,亦是说,这超新星是在我们的十六万八千年前爆炸的。
此外,有一类星名叫CepheidVariable,这类星的光度随周期性循环转变。周期的频率与星的绝对光度关系固定,故此这类星可作「标准烛
光」(StandardCandle),从光度频率可算出其绝对光度,又从观察光度算出距离。在Andromeda星系中,可找到很多Cepheid
Variable支持Andromeda离地球两百万光年的数字。用这方法,目前测量到最远的是M100星系,距离是五千六百万光年。以这类星系的光谱红
移,加上测量到的绝对距离,可做距离与红移关系的校准(Calibration),进而用光谱红移去推算更远的星系。宇宙之大,虽然难以想像,可是从近到
远,每一段距离的测量方法都有其道理,也有其值得相信的原因。
再谈地球年龄,很多科学证据显示地球历史悠久。首先,地球上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不是其他元素蜕变的副产品,半衰期最短的是八千二百万年(半衰期
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至剩下一半所需的时间)。再过一个半衰期,是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十个半衰期後,剩下约原来的千分之一。所有较短半衰期的同位数,经过
几十个半衰期後,就会无迹可寻。找不到自然存在而短於八千二百万年的同位素,可能就是半衰期短过这数字的同位素已衰退变至无有。所以地球年岁可能是这最短
半衰期同位素寿命的几十倍。所有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全是其他同位素蜕变的中途产品,或是继续被太阳辐射或宇宙辐射线导致的产品。虽然这推论不能确定地球的年
岁,可是合理的指向一个并不年轻的地球,地球开始时第一代而短命的同位素现已不存在。
测度石头的年龄
对於石头年龄的鉴定,可采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以前这类方法缺点主要有二∶一是从母同位素衰变至子同位素(daughter
isotope),误差之一是决定开始时子同位素已有的数目。第二是长半衰期的同位素衰变率极低,放射性核子数目不多,蜕变时间很长,误差可以很大。现在
测量法是用质谱(Mass
spectrometry)分析,直接数算母同位素与子同位素比例,亦可测量其他子元素的非放射性同位素,成立第二个比例。参考这两种比例,便可准确地鉴
定年岁。开始时已有子同位素的数量,并不影响年岁结果。有几种元素可采用这方法,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是钉87(Ruthenium-87)蜕变为锶
87(Strontium-87)。钉87的半衰期是四百八十八亿年,含钉锶元素的石头一般亦含有锶的另一同位素锶86,是稳定丶非放射性的。在同一片石
头内,不同位置的晶体,所含的钉丶锶比例可能不同,但锶87与锶86是同一化学元素,石头内不同位置的86锶与锶87的比例,在石头开始凝结时应该是一样
的。凝结後,钉87慢慢的蜕变成锶。含钉87量大的结晶点,经长时间後,变为锶87的数目就多。该点的锶87与86锶的比例渐大。含钉87量较少的结晶
点,蜕变成锶87的数量较少,锶87与锶86的比例较小。所以从各晶体点锶87与锶86的比例,相对钉87与锶86的比例,就可推算石头凝结至今的年岁,
与开始时的子同位素锶的数目无关。用这个方法量得自地球凝结後存到如今的石头年岁都是约三十六亿年。此外,从外太空进入地球的殒石,大多的年岁都是四十五
亿年。这数字是很多石头样本,加上多类同位素比例法测量所归纳的结果。读者有兴趣可参考http://ASA.CALVIN.EDU/ASA
/RESOURCES/WIENS.html
碳十四鉴年法
含碳元素的物质,如树木丶骨头,或尚含少量生物分子的化石,可用碳14估计其年岁。生物活着时,吸收大气层中的碳元素,其中碳14同位素与碳12有
一定比例。生物活时,这比例与大气层中碳同位素的比例相等;死後不再吸收碳元素,既有的碳14就渐渐蜕变。时日愈长,剩馀的碳14比例就愈小。测度现时生
物遗体碳14与碳的12比例,就能鉴定生物死後的年岁。
树木亦是一样,每年四季的生长速度不同,做成年轮厚度不同。可是当年吸收的碳份子贮藏在年轮内,所以每年大气层的碳比例虽然可能改变,树的年轮可作
有效的校准(Calibration)。不同年代死去的树轮,可与另一个相近时期死去的树轮比较,重合年代的树轮模式(Pattern)是相似的。
现时科学界已有约一万年的树轮模式,可作碳鉴年法的校准资料,碳14的半衰期是五七一五年,这方法的适用期只达四万年,但不能鉴定近五十年的生物遗体。因近年来的核试与大量燃烧石油改变了自然碳14的比例。
氧十六算法
另一类鉴年方法是用氧16与其他氧同位素的比例,因着太阳射线及宇宙射线每年平均强度不同,北极冰层内的氧同位素亦稍不同,从北极钻出来的冰柱,分
析每层氧同位素含量,就可得到冰层凝结的记录。科学界已经得到近十万年来冰层凝结的历史。现代放射性元素与非放射性同位素可用质谱分析,减小许多鉴年法的
误差,并且往往可用几种方法测量同一样本,可靠性可从彼此吻合的程度获得。
以上各类对时空的测量方法,供应科学界不少证据,支持宇宙已存在一百五十亿年,地球年岁相似於太阳系殒石的年岁,估计是四十五亿年。这两个数字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宇宙有一开始点。就是一百五十亿年前的一刻。这一刻没有「以前」。因时间丶空间丶物质都未存在。只有一个超越时间丶空间丶物质的上帝,才能创造这起点。
第二,年岁四十五亿年的地球,或长达一百五十亿年的宇宙,亦没有充分的时间让生命可从自然碰撞而产生。生命的组合是根据DNA密码的信息,自然碰撞
一串产生生命信息的密码所需的时间不是一百五十亿年,而是大於十的一百亿次方年,就是一後一百亿个零的数字。地球与宇宙的年岁与这数字比较,可说微不足
道。故此很多科学家希望宇宙与地球的年岁「无限」,才让进化过程有点希望。
时间参照系不同
这样,圣经说上帝用六日创造世界,到底上帝用的是一段,或六段悠长的时间创造世界呢?抑或用六个二十四小时呢?
首先,时间与空间都由上帝创造,这个宇宙是一百五十亿年或一百四十四小时,对上帝来说分别不大。上帝说有就有,命立就立。一百五十亿年或只六日,同
样都显示上帝的大能。上帝创造植物,祂可在二十四小时内造成全球的森林,亦可做种籽,让人看来须经过悠长的岁月生长繁殖,然後遍满地面,使用植物的光合作
用产生适量的氧气,准备将来可支持动物的环境。
创造主有权采用任何方法。何况时间丶空间,都是相对的,从不同参照系(reference
frame)观察,完全不同。物理学中有一种基本粒子(Fundamental
Particle),名叫Muon介子,是宇宙射线(cosmic
radiation)的副产品,通常诞生於一万五千公尺外的高空大气层,诞生後穿过大气层,射入地面的物理实验室,光以光速行走一万五千公尺的距离,需要
五十微秒(50micro-seconds),可是Muon介子的寿命只有微秒。这些介子如何有生命来到地上呢?在实验室内量度这些跑了一万五千公尺来地
面的介子剩下的寿命,结果还是微秒。笔者在实验室中曾经亲自做过这样的量度。原来Muon介子的参照系,与实验室的参照系不同,时间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观
察,可产生很多微妙而不同的结果。从Muon介子的参照系而言,它的寿命是微秒,可是从实验室的参照系而言,它的寿命是超过五十微秒。
在人还未被创造之前,上帝用六日创造世界,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这六「日」,结果仍是六个二十四小时人的时间吗?上帝造完一切後,第七日安息了,希伯
来书第四章说∶「我们务要进入祂的安息」,我们现在还是在上帝的第七「日」中吗?(注意:上帝是超越时间的)。如果上帝的第七「日」是人的几千年,那麽人
还未被造前的六「日」,从现在人的观点看是多久呢?
人类的年龄
从上帝造人至今,就是人的历史,可能还不到一万年,现代的生物学家从人细胞内的线粒体(mitochondria)可追寻人种的来源,线粒体是细胞
结构内的一种独立单元,是细胞的能源转换站,类似植物的叶绿素,线粒体有自己独立的遗传基因,是由一万六千五百五十九个基因对(16559
basepairs)组成的遗传基因,在细胞内可以复制自己。母亲身体内的卵子有大量的线粒体,而父亲的精子中只有极微量,精子进入卵子後,精子的线粒体
就自我毁灭。所以线粒体的遗传基因,是由母亲传到女儿,代代相传。现在发现全部人类的人种,都追源到同一个母亲,生物学家叫她做Mitochondria
Eve。遗传学家从人类细胞内线粒体基因变化速率算出她是十二万到二十万年前的人。
可是用线粒体来追源虽然可靠,线粒体变化速率的计算方法误差可以很大,很可能夸大了她的年龄。但我相信她就是圣经里的夏娃,是「众生之母」,是约一
万年前上帝的创造。古生物学家发现六百万年前的化石,我相信不是上帝按祂形像所造的人的化石,可能只是像人的动物化石。生物学家现在也发现许多像人的动
物,它们细胞内的线粒体与人的线粒体极为不同,不是出自同一母源。
其他科学所收集到的资料,例如累积一万年的树轮模样,十万年的冰柱分层,观察到十六万年前爆炸的超新星,五十六万光年外的星系,三十六亿年老的岩
石,四十五亿年老的殒石,和一百五十亿年的宇宙,都不是人的错觉,而是人在现时所处的参照系中,实际量度到的,是上帝所创造的时空。创世记第一章的六日,
神学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这是人被创造前的时间,时间参照系不一定与人现在的参照系相同,因为人的参照系还没有存在。正如宇宙开始点的一刻是没有「以
前」的。如果这六日不是人现在参照系的时间,那就不一定是六个二十四小时,不同参照系的时间,人量度的结果可以很不一样。正如微秒的Muon介子寿命,在
实验室的参照系是超过微秒。上帝看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这是当然的,因为上帝不在人的参照系中,上帝是超越时间空间的,不受任何参照系的限制,所以上
帝启示摩西的六日,是用人可了解的观念,以人现在的参照系,可以是很长人的时间。(李立人博士现任Direct Radiography
Corp. 尖端科技副总裁,拥有在美国注册的二十九项专利权。Direct Radiography
Corp.经营医学高科技数码&光映像业)
苏绯云和李立人两位博士已阐述了他们的见解,可幸他们的人生并不建基在这一见解之上。不是说,哪一方的见解对了,就有永生,就能解决罪和死的问题。
即令他们哪一方对了,地球是年轻或年老,他们仍解决不了人类切身的问题:人为什麽到世上来?人生的意义是什麽?世界为何有这许多灾难?人为什麽生生不息,
却又一代一代飞逝?人死後往何处去?是否有灵魂?宇宙是否有创造者?这创造者与我何干?我怎能获得永生?这些人生最重要的问题,都不是科学,或任何学问能
解决的。只有耶稣是答案。苏丶李两位博士最聪明的地方是他们都接受了耶稣基督的救恩,先解决了本身最重要的问题,然後才在次要的学问上切磋探讨。科学理论
会随着人短浅视野的开拓而变化不绝,人的见解也会改变,聪明人不会把宝贵的人生建於浮动的根基上,让疾病丶死亡,甚至科学理论把我们的人生打垮。上帝才是
人生可靠的根基。只有祂能解决一切问题。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又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
的。」愿你虚心,得着天国。(马太福音十一28,五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知道为甚麽这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