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污水厂污泥处置固化出水返回到进水端进行...

6万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池应该多大?进水水质为各阶段处理水质控制目标各阶段处理水质控制目标表1-1项 目\x05设计进水水质\x05出水水质目标\x05去除率CODcr (mg/L)\x0\x0565.7%BOD5 (mg/L)\x0\x0583%SS (mg/L)\x0\x0588%NH4-N(mg/L)\x\x0517%TP(mg/L)\x053\x051.0\x0567%
L*B*H=6.6*6.6*10.2,我是根据2万/天的比例算的,我们是2.2*2.2*3.4.,当然壁厚的200就没算进来.净空.
辐流式浓缩池 的 直径应该多大呢
你把你的邮箱给我,我把这方面的资料给你,你看看行不行。我的那个是错了。不能那样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429|回复: 0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的土地状况:化肥施用越来越多,土地发生盐碱化和板结。污泥除了含氮磷钾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制成有机复混肥用于农业,可避免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盐碱化的弊病。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 实用 有收益 最终处置方法
1& &我国污水处理厂的状况——面临着生存危机
污水处理厂花开各处,结果几枚?目前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很多不能正常运转,要不时开时停,要不只开部分生产线,有的干脆全停了,根本达不到设计能力。县级污水处理厂更为突出,花了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资金的项目闲置比比皆是。结果是没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时候,污水遍地流;有了污水处理厂污水集中流。
现在国内不少的污水厂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影响污水处理厂生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1 缺乏资金
建厂钱缺,运营依然缺钱。钱缺的原因,一是污水处理费标准偏低,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靠收取污水处理费,而收费标准偏低,即使足额收取也无法负担运营成本。
1.2 污泥没有出路
城市遭遇污泥之困,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没有出路:污水处理厂污泥出路几乎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可以说城市已经遭遇污泥之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的产生及其数量在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日污水排放量己达133.7亿吨。污水经过处理后,其体积的0.5%~1%将转化为固态的凝聚体沉降下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污泥。据估算,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大约为900万吨,占我国总固体废弃物的3.2%,而且年增长率大于10%。
污泥的成分很复杂,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可高达80%以上),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大量的未经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和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新的污染,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几个城市与地区,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1.3 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理污泥,成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生存必须迈过的“坎”。
大连市最终将建有15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待其余9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近100万m3,产含水80%左右的污泥1000m3,这1000m3又臭又粘含水80%左右的污泥最终往那里去?
大连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国内其他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几乎一样,大同小异。以大连开发区为例,开发区污水处理一、二厂的污泥从建厂以来一直都是用汽车送到附近的农村做肥料用。这样做存在以下问题:
①往农村送受季节限制很大,春末到秋末之间田地里长满了农作物,没有空闲地,农村难以接收污泥。
②脱水后的污泥呈胶质状且散发浓烈的臭气,运输途中,撒漏在所难免,对沿途环境影响很大。
③往农村送运距越来越远,运费越来越多。
④农村需要污泥的地点一般道路都不太好,大型汽车往那里送不安全,汽车磨损大,汽车维修费用高。
⑤污泥含水率高达85%左右,既不利于施肥作业,又不便于贮存保管;而且拉去一车污泥,固化物不足五分之一,其余全是水,对运力是很大的浪费。
⑥未经无害化、稳定化等工艺处理的污泥会对农田、农作物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大连市其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都到哪里去了呢?
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到2008年时城区日污水排放量高达200多万吨,在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的时候,每天会产生2000多吨污泥,每年会产生80多万吨左右的城市污泥。形象地说,北京每天产生的污泥要用200辆次的10吨大卡车,才能运出城外。这些污泥如果按1米的高度堆放,占地面积需要1200亩。因此,北京市年80万吨城市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合理利用,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上海市城市污泥处置现状及存在问题。上海市1997年排放的污水量约为578×104 m3/d,其中经20余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约为60×104 m3/d,年产生污泥量约为120×104 t(含水率约为97.5%)。为了改善城市水环境,上海市拟新建石洞口、竹园、白龙港、新和等污水排放系统和大型污水处理厂。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必将有较大的增长,如何合理地处置污水厂污泥,已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污泥经适当浓缩后运至市郊或邻近省份农村作农肥,是上海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的污泥处置方法。由于运行经费、设备等问题,20余家污水厂中仅南桥污水厂的污泥消化运行正常。
天津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内外经济贸易中心。近十多年来先后建成两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纪庄子、东郊),日处理规模达66万m3污水,几乎将市区1/2城市污水净化处理,但是,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泥,它容量大,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如不加以妥善处理和处置,将造成堆放和排放区周围环境严重的二次污染,更有甚者,将污水污泥任意施于农业,导致农作物污染,土壤受到不可逆转的中毒受害。
浊水虽清 污泥却还在。
2001年,国家就做出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重庆市三峡库区几乎所有的区县至少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目前,三峡库区、主城区和影响区共有24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在这些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基本是通过机械脱水后送到垃圾处理场填埋或者少量利用,多数没有得到消化处理。一般情况下,每处理1万立方米污水产生污泥15~20吨,按目前库区18座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80%的处理量估算,一年产生污泥10万吨以上。两年之内,重庆主城区、各区(县、市)和部分镇将建设投运污水处理厂80余座,总规模达到每日220万立方米,按80%的处理量估算,日产生污泥2640吨。当第二批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每年产生污泥达到100万吨。”
在武汉城市污水处理率日益提高的同时,污水处理厂每天产生的污泥也在急剧增加。
3年内,该市污水处理厂将增至13座。初步预计,每天的污泥量将从现有基础上增至825吨,大大超过该市垃圾填埋能力。如果不科学处理,将给土壤、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
污泥就像没娘的孩子。
对于河流污染问题,深圳市在过去几年里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投入,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至今,深圳投入到水环境整治的费用就有近百亿之巨。随着一批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配套管网建设的推进,深圳治河工作开始有了令人期待的前景。但是,一个在过去规划中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污泥去处问题”,开始困扰深圳的治河工作。记者随后对污泥排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污泥无处可去是导致偷排的重要客观原因,这个情况在深圳各区均普遍存在且矛盾日益突出。
2& &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厂成为污染大户!这是一个让大家接受起来有些困难的事实。在很多人包括一些领导看来,一个城市只要设立了污水处理厂,这个城市的供水环保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而事实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污泥。而且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泥的产量同样在不断增大。目前全国每年污泥产生总量达900万吨。
目前,我国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农用约占44.8%、陆地填埋约占31%、其它处置约占10.5%、没有处置的约占13.7%,这些所谓的“处理”和“处置”基本上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估算的,严格来说以上数字将会有很大变化。据统计,我国用于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50%,可以看出,污泥处理处置处于严重滞后状态。
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在大城市中显现出来。早期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没有严格的污泥排放监管,普遍将污水和污泥处理单元剥离开来,为了追求简单的污水处理率,尽可能地简化、甚至忽略了污泥处理处置单元;有的还为了节省运行费用将已建成的污泥处理设施长期闲置,甚至将未做任何处理的湿污泥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直接农用,致使许多大城市出现了污泥围城的现象并已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
3& &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性和污泥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3.1 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性
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同等重要又紧密关联的两个系统
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得以最终实施的保障,在经济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
污泥处理方法大体有填海、填埋、焚烧和土地利用。其中填海由于出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已经被国际海洋法所禁止,各国都基本上废止。余下的几种处置方式各有优劣。从技术难度比较,填埋的技术难度最低,其次是土地利用,难度最高的是焚烧。从投资成本来看,焚烧的投入成本最高,其次是填埋,土地利用成本最低。而从环境风险来比较,焚烧和填埋分别存在尾气和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而土地利用的风险也需要控制。
各国都把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污水处理系统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给予巨大投入,使污染治理能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这是成熟的污水处理思路;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了适合各自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
3.2 几种污泥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①污泥的卫生填埋
污泥卫生填埋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污泥处置技术。污泥既可单独填埋也可与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一起填埋。这种处置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污泥又不需要高度脱水,适应性强。填埋场一般为废弃的矿坑或天然的低洼地。但是污泥填埋也存在一些问题,尤指填埋渗滤液和气体的形成。渗滤液是一种被严重污染的液体,如果填埋场选址或运行不当,这种液体就会进入地下水层,污染地下水环境。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是甲烷,若不采取适当措施会引起爆炸和燃烧。另外,适合污泥填埋的场所也因城市污泥的大量产出而越来越有限,这也限制了该法的进一步发展。
②污泥的直接土地利用
污泥土地直接利用因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有机部分可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处置方式,这种处置方式是把污泥应用于农田、菜地、果园、草地、市政绿化、育苗基质及严重扰动的土地修复与重建等。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可减少污泥带来的负面效应。林地和市政绿化的利用因不易造成食物链的污染而成为污泥土地利用的有效方式。污泥用于严重扰动的土地(如矿场土地、森林采伐场、垃圾填埋场、地表严重破坏区等需要复垦的土地)的修复与重建,减少了污泥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威胁,既处置了污泥又恢复了生态环境。污泥农用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污泥农用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污染控制情况,同时也与国家的领土的大小和农业发展情况有关。如英、美、法等许多国家城市污泥的农用率可达70%,有的高达80%以上。
5& &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对污泥干燥处置的研究情况
为了彻底解决城市污泥的负面影响,大连开发区水质净化一厂广泛收集、了解了国内外各种成功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和设备运行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和反复论证,发现了直接热干燥技术在我国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污泥热干燥技术的优点正逐步显现出来:
①污泥显著减容,体积可减少4~5倍;
②形成颗粒状稳定产品,污泥性状大大改善;
③产品无臭且无病原体,减轻了污泥的负面效应,使处理后的污泥更易被接受;
④产品具有多种用途,如作肥料、土壤改良剂、替代能源(焚烧)等;
⑤系统运行稳定,可操作性好,不受地域、环境、时间的限制;
⑥工艺流程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可实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
为此,大连开发区水质净化一厂在国内率先进行了污泥热干燥的生产试验,采用的是干燥固体高湿废弃物的干燥工艺。在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种干燥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该厂于98年初开始投资65万元,进行了污泥干燥设备技术的试验工作,98年5月20日开始试车试运行,先后克服了不能进料,进料后粘壁、产量低、操作难、人员占用多,耗能大,经常停机等诸多困难。经一年的反复试验,多次改进,终于在日彻底攻下了污泥干燥的技术难题,试车成功。
该污泥干燥技术设备在我厂顺利稳定运行,使每天约50吨含水85%左右的富含磷等的污泥,经干燥后变成了很好的有机肥,解决了从建厂以来困扰该厂的大难题。
这一套污泥干燥处理系统,当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污水处理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曾在大连开发区举行过由建设部召开的全国污泥干燥处理技术研讨会议进行推广。
该厂的WGN—3型滚筒式污泥干燥机和RSL—180型燃煤卧式燃烧炉型污泥干燥机,具有极强的适用性,不论是活性污泥,还是生污泥,只要经过普通机械脱水,既使含固率只有13%,也无须与干污泥混合,就可直接进行干燥,省掉干污泥返流输送和混合设备。这样一来,不仅简化了设备组成而节省了投资,还减少了占地面积。
该厂WGN—3型滚筒式污泥干燥机,每小时可生产300公斤含水20%的干污泥。
WGN—3型滚筒式污泥干燥机具有以下特点:
结构简单、造价低(国外污泥干燥设备要几百万至一千万人民币),操作容易(每班只要二名临时工即可)。运行稳定,成本低,对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要求不严(最高达87%也可顺利干燥,国外设备要求含水必须达到60%以下才能进行干燥)。整套污泥干燥系统投资省(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一厂只投资60多万元就建成整个污泥干燥车间并顺利运行)。
用WGN—3型滚筒式污泥干燥机干燥污泥既能全部杀死其中含有的各种病害菌及虫和卵,又可保留其中的肥效[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一厂干燥后的污泥含氮5.18%,含磷(以P2O5计)9.39%,含钾(以K2O计)1.6%,有机质68.6%,水份<20%],可以做为一种很好的复混有机肥,并便于运输、堆放、贮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污泥的热干燥至今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主要原因是干燥工艺不适合城市污泥的干燥处理以及污泥的初始含水率太高,导致污泥的干燥成本很高。
大连开发区水质净化一厂在污泥的综合利用研究中,对城市污泥的理化性质及其干燥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现有的干燥工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国外污泥热干燥的成功经验,在现有干燥工艺的基础上,经多次试验和改进,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城市污泥干燥处理的二级串联热对流干燥工艺,能进一步降低了污泥的干燥能耗,提高了干燥后污泥颗粒的品质。
5.1 原有的干燥设备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半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干燥设备工艺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1&&因污泥干燥需要的时间较长,加上污泥在干燥过程中板结而成坚韧的颗粒,要保证颗粒内部水分达到要求,必须提高干燥机后半部的干燥推动力(提高尾气的排风温度和降低尾气的相对湿度)。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5.1.2&&污泥在机内的干燥时间很长,平均15~20min左右,导致污泥颗粒之间的停留时间差异较大,出料含水率不均匀,混有少量湿颗粒。约占总量的5%;
5.1.3&&出料温度偏高。一般在90℃~100℃之间,不利于贮存和后面的处理,而且尾气中产生不必要的高气味负荷;
5.1.4&&出料干燥程度里外不均匀,湿度梯度大,有些颗粒较大的产品甚至出现外焦内湿的情况,影响产品品质。
6& &污泥干燥制造有机复混肥及施用
污泥不是没有用处的废物!
污泥:徘徊在隐患和资源之间!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伴生产品污泥,正在成为困扰各地环保部门的新难题。用得好,污泥能变废为宝;处置不当,则会对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污泥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干污泥中有机质平均占68.7%,干污泥中氮、磷、钾平均含量为5.18%、4.1%、0.37%远远高于牛羊粪等农家肥,与菜子饼中氮、磷、钾含量(4.6%、2.5%、1.4%)几乎相等。每1吨干污泥中氮、磷、钾含量相当于化肥硫铵(以含氮量21%计)218kg、过磷酸钙(以含磷量18%计)228kg、硫酸钾(以含钾量46%计)10kg。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一厂干污泥中有机质平均占68.7%,氮、磷、钾,以N、P2O5、K2O计分别为5.18%、9.3%、0.9%,因此从养分含量来分析,污泥是一种养分含量颇高的有机肥,是可以考虑通过农用(如制成肥料)来消化处置的。
10. 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一厂干燥污泥制作的《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施用试验技术
有机复混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历史比较短。近年来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有机农肥施用量逐渐减少,使得农田肥力越来越低,盐碱化和土地板结越来越严重。随着大家认识的改变,随着有机农业和有机栽培的逐渐普及,有机复混肥料将越来越受重视。
有机复混肥料具有机物质,不仅可提供作物生长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而且能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质分解后产生腐殖酸、维生素、抗生素和各种酶,改善了作物根系的营养环境,促进了作物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有机酸还可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施肥的最大目标就是通过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协调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不仅要协调和满足当季作物增产对养分的要求,还应保持土壤肥力不降低,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植物和肥料三者之间,既是互相关联,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科学施肥要充分考虑三者之间相互关系,针对土壤、作物合理施肥。
10.1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的特点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是用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优质污泥为原料,经干燥、粉碎、筛选后按国家标准科学地均匀地掺入一定量的优质化肥制成的速效和缓释多效有机复混肥。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含有机质>60%,含氮(以N计)≥8%,含磷(以P2O5计)≥14%,含钾(以K2O计≥4%,含水分<15%。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适合于做底肥和追肥。可以用于多种果树、多种秸杆作物、多种蔬菜及多种花卉。
10.2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施用方法
10.2.1根据作物营养特点:
根据不同作物,施用不同的配方专用肥料
10.2.2根据土壤状况
土壤养份含量是施肥的重要依据。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灵活施肥。
10.2.3根据土壤的生产性能:
如果土壤含钾量较高,酸碱度5.0~7.0,土质疏松,通透性好,容易耕作,前期生长快,后期易早衰,中后期应注意增施磷钾肥,此类土壤最适合施用有机复混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
16-8-15≥40%
主要适用于各类经济作物
13-5-7≥25%
水稻、蔬菜、果木、花卉、湘莲、玉米、小麦、棉花等
草皮、也用于养殖业
10.3作基肥施用
10.3.1施用方法
①全层施用&&
在翻地时,将有机复混肥料撒到地表,随着翻地将肥料全面施入土壤表层,然后耕入土中。这种施肥方法简单、省力,肥料施用均匀。
该施肥方法适宜于:a.种植密度较大的作物。B.用量大、养分含量低的粗有机复混肥料。
②集中施用&&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采取在定植穴内施用或挖沟施用的方法,将其集中施在根系伸展部位,可充分发挥其肥效。集中施用并不是离定植穴越近越好,最好是根据作物根系生长情况,采取离定植穴一定距离施肥,作为待效肥随着作物根系的生长而发挥作用。在施用有机复混肥料的位置,通气性变好,根系伸展良好,还能使根系有效地吸收养分。
从肥效上看,集中施用特别对发挥磷酸盐养分的肥效最为有效。如果直接把磷酸盐养分施入土壤,有机复混肥料中速效态磷成分易被土壤固定,因而其肥效降低。在腐熟好的有机复混肥料中含有很多速效性磷酸盐成分,为了提高其肥效,有机复混肥料应集中施用,减少土壤对速效态磷的固定。
沟施、穴施的关键是把养分施在根系能够伸展的范围内。因此,集中施用时施肥位置是重要的,施肥位置应根据作物吸收肥料的变化情况而加以改变。最理想的施肥方法是,肥料不要接触种子或作物的根,距离根系有一定距离,作物生长一定程度后才能吸收利用。
采用条施和穴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肥料施用量,但相对来讲施肥用工投入增加。
10.4 作追肥施用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不仅是理想的基肥,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含有大量速效养分,也可作追肥施用。
追肥是作物生长期间的一种养分补充供给方式,一般适宜进行穴施或沟施。
有机复混肥料作追肥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有机复混肥料含有速效养分,但数量有限,大量缓效养分释放还需一过程,所以有机复混肥料做追肥时,同化肥相比追肥时期应提前几天。
②后期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过程对养分的极大需要,保证作物产量。
③制定合理的基肥、追肥分配比例。地温低时,微生物活动小,有机复混肥料养分释放慢,可以把施用量的大部分作为基肥施用;而地温高时,微生物发酵强,如果基肥用量太多,定植前,肥料被微生物过度分解,定植后,立即发挥肥效,有时可能造成作物徒长。所以,对高温栽培作物,最好减少基肥施用量,增加追肥施用量。
10.5 作育苗肥施用
现代农业生中许多作物栽培,均采用先在一定的条件下育苗,然后在本田定植的方法。育苗对养分需要量小,但养分不足不能形成壮苗,不利于移栽,也不利于以后作物生长。充分腐熟的有机复混肥料,养分释放均匀,养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有机复混肥料用土混合均匀做育苗基质使用。
10.6 因土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施肥。
土壤有别于母质的特性就是其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供给作物不同数量、不同比例养分,适应作物生长的能力。它包括土壤有效养分供应量、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土壤微生物数量等。
土壤肥力状况高低直接决定着作物产量的高低,首先应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合适的目标产量。一般以该地块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增加10%作为目标产量。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的高低确定施肥量。对于高肥力地块,土壤供肥能力强,适当减少底肥所占全生育期肥料用量的比例,增加后期追肥的比例;对于低肥力土壤,土壤供应养分量少,应增加底肥的用量,后期合理追肥。尤其要增加低肥力地块底肥中有机复混肥料的用量,有机复混肥料不仅要提供当季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可培肥土壤。
10.7 根据土壤质地施肥
根据不同质地土壤中有机复混肥料养分释放转化性能和土壤保肥性能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案。
沙土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均较低,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养分易流失。但沙土有良好的通透性能,有机质分解快,养分供应快。沙土应增施有机复混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保肥、保水性能。但对于养分含量高的优质有机复混肥料,一次使用量不能太多,使用过量也容易烧苗,转化的速效养分也容易流失,养分含量高的优质有机复混肥料可分底肥和追肥多次使用。
黏土保肥、保水性能好、养分不易流失。但土壤供肥慢,土壤紧实,通透性差,有机成分在土壤中分解慢。黏土地施用的有机复混肥料,黏土养分供应慢,有机复混肥料应早施,可接近作物根部施放。
旱地土壤水分供应不足,阻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向根表面迁移,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应大量增施有机复混肥料,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10.8 根据肥料特性施肥
有机复混肥料原料广泛,不同原料加工的有机复混肥料养分差别很大,不同品种肥料在不同土壤中的反应也不同。因此,施肥时应根据肥料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含有丰富的养分,对改善作物品质作用明显,是西瓜、花卉等作物的理想用肥。由于其养分量较高,既可做底肥,也可做追肥,尽量采用穴施、沟施,每次用量要少。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的有机物含量高,这类有机复混肥料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作用明显。
苏萌牌有机复混肥料可用于人工绿地和绿化树木。
10.9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施肥
不同作物种类、同一种类作物的不同品种对养分的需要量及其比例、养分的需要时期、对肥料的忍耐程度等均不同,因此在施肥时应充分考虑每一种作物需肥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①需肥期长、需肥量大的类型&&这种类型的蔬菜,初期生长缓慢,中后期由于肥料产生效果,从根或果实的肥大期至收获期,能维持旺盛的长势。西瓜、南瓜、萝卜等生育期长的蔬菜,大都属于这种类型。这些蔬菜的前半期,只能看到微弱的生长,一旦进入成熟后期,活力增大,像秋天的水稻一样旺盛生长。
从养分需求来看,前期养分需要量少,应重在作物生长后期多追肥,尤其是氮肥,但由于作物枝叶繁茂,后期不便施肥。因此,最好还是作为基肥,施在离根较远的地方,或是作为基肥进行深施。
②需肥稳定型&&收获期长的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及生育期长的芹菜、大葱等,生长稳定,对养分供应也要求稳定持久。前期要稳定生长形成良好根系,为后期的植株生长奠定好的基础。后期是开花结果时期,既要保证好的生长群体,又要保证养分向果实转移,形成品质优良的产品。因此这类作物底肥和追肥都很重要,既要施足底肥保证前期的养分供应,又要注意迫肥,保证后期养分供应。一般有机复混肥料和磷、钾肥均做底肥施用,后期注意氮、钾追肥。同样是茄果类蔬菜,西红柿、黄瓜是边生长边收获,而西瓜和甜瓜,则是边抑制藤蔓疯长,边西瓜膨大,故两类作物的施肥方法不同。
③早发型&&这类型作物需要在初期就开始迅速生长的蔬菜。像菠菜、生菜等生育期短,一次性收获的蔬菜就属于这个类型。这些蔬菜若后半期氮素肥效过大,则品质恶化。所以,就以基肥为主,施肥位置也要浅一些,离根近一些为好。白菜、圆白菜等结球蔬菜,既需要良好的初期生长,又需要其后半期也有一定的长势,保证结球紧实,因此后半期也应追少量氮肥,保证后期的生长。
10.10 根据栽培措施施肥
①根据种植密度施肥&&密度大可全层施肥,施肥量大;密度小,应集中施肥,施肥量减小。果树按棵集中施肥。行距较大,但株距小的蔬菜或经济作物,可按沟施肥;行、株距均较大的作物,可按棵施肥。
②注意水肥配合&&肥料施入土后,养分的保存、移动、吸收和利用均离不开水,施肥应立即浇水,防止养分的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③根据栽培设施&&保护地为密闭的生长环境,应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复混肥料,以防有机复混肥料在大棚内二次发酵,造成氨气富集而烧苗。由于保护地内没有雨水的淋失,土壤溶液中的养分在地表富集容易产生盐害,因此有机复混肥料、化肥一次使用量不要过多,并施肥后应配合浇水。
10.11 有机复混肥料与化肥配合
有机复混肥料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养分含量少、肥效迟缓、当年肥料中氮的利用率低(约20%~30%),因此在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有机复混肥料往往不能及时供给养分,常常需要用追施化学肥料的办法来解决。
11& &有机复混肥料施用的误区
11.1 过量施用有机复混肥料的危害
有机复混肥料养分含量低,对作物生长影响不明显,不像化肥容易烧苗,而且土壤中积聚的有机物有明显改良土壤作用,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有机复混肥料使用越多越好。实际过量施用有机复混肥料同化肥一样,也会产生危害。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过量施用有机复混肥料导致烧苗。
②大量施用有机复混肥料,致使土壤中磷、钾等养分大量积聚,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
③大量施用有机复混肥料,土壤中硝酸根离子积聚,致使作物硝酸盐超标。
11.2有机、无机配合不够
有机复混肥料养分全面,但含量低,在作物旺盛生长期,为了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在使用有机复混肥料基础上,补充化肥。有些厂家片面夸大有机复混肥料的作用,只施有机复混肥料,作物生长关键时刻不能满足养分需求,导致作物减产。
12&&污泥农用方法及增产效果
该方法1993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年,用该公司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鲜污泥经发酵后在房山官道、双桥何家坟进行了不同作物、不同施用量、不同施用方式的田间施肥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鲜污泥对4种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当每公顷施发酵鲜污泥15~37吨(含风干污泥3.7~9.3吨)时,4种农作物增产30~90%,平均每吨鲜污泥使当茬粮食作物增产84~96kg。
实验结果还表明,污泥肥效持续而稳定,一次施用可使2年内的三茬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连续增长,合计每吨鲜污泥增产粮食118~159kg。实验还表明,除增产外还使粮食中蛋白质含量提高15~23%,籽棉出棉率增加8~10%。在每公顷施鲜污泥15~37吨的情况下,连续3年施用后土壤理化性质(紧实度、容重、持水量)有所改善,有机质较3年前增加了15~20%。我们还对不同施用量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中重金属残留量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当每年施用量高达75吨/hm2的情况下,连续施用3年后,粮食中Hg、Cd、Pb等污染物的残留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都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卫生标准以下。
由于污泥增产效果显著,1991年后燕山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年产的近万吨污泥被北京房山、河北涿县等地农民争相抢用。为工厂节约了近千万元的污泥处理费用。
1996年北京高碑店的一座全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行后,日产的数百吨鲜污泥的运输、堆放就成了大问题。为此,有人进行了污泥深加工制肥技术的研究,并在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利用北京密云城市污水厂每天排放的约3吨污泥,在密云复混肥厂制成污泥颗粒肥和复混肥。颗粒肥由纯污泥经发酵、脱水、挤压、造粒而制成,复混肥是以发酵污泥为基质加化肥混配而制成。两种肥料的体积都较鲜污泥缩小了3~4倍,而且性质十分稳定,可长期保存,运输、施用也十分方便。
为了验证发酵污泥颗粒肥的增产效果,于1998年在大兴庞各庄进行了冬小麦田间施肥实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发酵污泥颗粒肥40kg或污泥复混肥20kg就有明显增产效果。每千克污泥颗粒肥、污泥复混肥A与B分别增产小麦(籽粒)1.46kg、6.40kg与2.63kg。污泥有机复混肥A的增产尤为明显,大于磷酸二铵的增产效果。
综上所述,污泥干燥制造有机复混肥农用是污泥处置的最佳途径。而制成污泥颗粒肥或复混肥是一种肥效好、经济效益显著的制肥方法,可在城市各个污水处理厂推广应用。
13&&对我国农业的贡献:(待补充)
14&&实施城市污泥热干燥处理处置的优势及所需的必要条件
污泥的处理处置及其无害化,作为再生资源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问题。一种有效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应当兼顾到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均衡。
从科学角度来看,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涉及环境保护、水处理、农学、园林学、肥料研究、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学科。而要把这项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必然要调动每个学科背后的产业。需要农业、化肥工业、水处理行业以及机械行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合作才能将一套污泥处理工艺变成现实。
政府应尽快制订出台合理的污泥处置收费体系。鉴于目前用于污泥处置的资金不足,必须制订出有关建设和运行的保障措施,污泥处置要与污水处理同等重视、同等对待、同时抓好。并根据当地实际,制订出合理的污泥收费政策和体系。同时,制订相关政策扶持污泥处置产业政策。国家要对污泥处置资源化工程,给予政策引导,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积极采用能量回收和物质回用的工艺技术。同时,还要改变现有运营机制,充分发挥民营、外来资本的推动作用。建立接纳和鼓励外资、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污泥处置投资、运营的相关政策体系,因势利导发展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置工艺,促进污泥处置市场化健康发展。
利用城市污泥进行有机肥生产需有一个实验转化阶段,政府应投入一定的经费,向城市周边农村进行推介,让农民免费使用。待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后,再把污泥制有机肥进行产业化开发。
15&&在全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生产污水处理厂污泥干燥处理用干燥机并且制造有机复混肥的全新的新兴产业。
可以进行污水处理厂污泥干燥设备的制造、出售、承接安装、调试工作。这是一个很有前途、很有市场的新兴产业!还可以带动很多相关的产业;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城市污泥的干燥是一种综合性、实验性和经验性很强的生产技术。纵观国内外40多年来污泥干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污泥干燥采用的仍是几十年前的传统干燥设备,只不过经过一定的改造,以使之更适应污泥这种物料而已。二级串联热对流干燥工艺也是这样,它根据城市污泥的干燥特性,把经过一定改造的WGN—3型滚筒式污泥干燥机和QGS—3型强力粉碎干燥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完成对污泥的干燥。二级串联热对流干燥工艺比其它热对流干燥工艺具有更低的干燥成本和更高的干污泥产品品质。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问题,我们认为用二级串联热对流干燥工艺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是一个根本的办法。当然,进行污泥干燥生产,要连污泥的进一步深加工成复混有机肥一起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污泥干燥的成本问题,还可以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因为现在国内有机复混肥是很有市场的!售价也是很客观的!&&
参考文献:
[1] 尹 军,谭学军.污水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花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赵庆祥,污泥资源化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贾小红,黄元仿,徐建堂.有机肥料加工与施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 徐静安,潘振玉.复混肥和功能性肥料生产新工艺及应用技术丛书 生产工艺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5] 高&&英.无公害蔬菜栽培新技术.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污水厂污泥处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