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案语文学案的编写程序,应该有几个板块...

(一)研究的目标:
1.理论目标
(1)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学实践目标
(1)研究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师和学生地位的研究,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
(二)研究的内容:2014年3月&&2015年12月全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的方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 第一、课题制定方案
通过总结以前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经验,感觉到学生越来越觉得数学是一门很难学好的学科,成绩很难提高,对数学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而数学教师也是很苦恼,教的很辛苦,学生还是不喜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成绩仍然不能提高。学校一直也在谈课改,鉴于此,我就以《如何以导学案为载体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为研究课题,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开题报告,落实人员及实验班级。
&&& 第二、导学案结构研究
在研究阶段,我利用我们年级课改的大环境,通过集体备课时间研究导学案的结构,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实验,再修改,再实验,尽可能使导学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 第三、问卷总结
在导学案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的导学案的编写总结各自优缺点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可行性和具有操作性的导学案的编写结构。通过讲公开课和评课环节,找到优缺点,再进一步深化研究成果。
&&& 第四、成果总结
1.自课题研究以来,每一学期要有研究小结。由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得失,写出小结,为后续研究做基础。
2.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制定导学案。每一学期应有一份优质导学案。
3.利用导学案上公开课,具体进行导学案具体操作。呈交课堂实录
4.撰写教学研究论文。
&&& 第五、撰写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制定可行的结题报告并在数学组全组推广实施。
二、研究结果与成效
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按照课题实施计划有序推进,自从立项以来,本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工作实绩和研究成果。
(一)规范导学案编写。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得出使用导学案的结构如下:结构特点:由学案、教案、反思案(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
1、学案:主要通过学习内容,自学提示自学方法和练习题的设计,为学生课前完成的指导性学案。学案的基本结构为:
学习内容:明确自学的范围。
自学目标:明确自学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只要针对知识目标提出。
自学方法:用于指导如何自学内容方法。
自学过程:(这部分是学案的重点)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知识衔接:本节新内容涉及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及思想方法做以梳理,相当于复习环节。可以以提问、填空或具体问题形式出现。基础学习:主要通过自学掌握自学的基础知识,达到初步扫清障碍。能力提升:通过一些有提升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学习内容有提升,增加学习范围,增大课本容量。自学测试:设计一组自学检测题,检查存在的问题。
&&2、教案:在学生学案基础上生成,用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教案。基本结构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情感目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部分为教案的核心,主要由学生展示和教师精讲组成,分别为:基础展示:展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弄清楚的问题,知识提升中的问题等。教师精讲:针对学生在展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没有学会的,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进行示范,精讲。拓展探究: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师生探究。达标测试:对当堂知识要点进行检测,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
&&3、反思案:用于学生和教师课后进行反思,改进。学生完成在学案上,教师完成在教案上。
(二)熟练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 1、依据学案自学预习情况,以案导学
自我学习(独学):学生研读学案,不时做圈画,对于易错或感兴趣或疑难问题都整理在预习笔记本上。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依据疑难问题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小组交流(群学):学生相互交流预习的收获,以及自己存在的疑难问题。这时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最佳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中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妙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对于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要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 4、教师整合,形成知识网络&&&&
①知识方面:对学生错的给予及时纠错及规范,并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此环节也可以交给优秀学生完成。
②教师对以上三个环节进行评价:独学时哪位学生做到好,好在哪里;群学时,那个小组有序,有效;汇报时,那个小组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对于优秀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不好的要立即整改。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 5、当堂进行测试,知识迁移拓展&&&&&
此环节可以由老师出问题或学习对子相互出。要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或黑板上(若有足够黑板版面),而后批改,红色打对,黄色可以批注为什么,或用&?&标记。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本人阅览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了教学理念,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边学习理论,边研讨、探究,边进行课堂实践、教改,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积极参加学校汇报课活动,受到同学科教师和学校领导的认可。&&&&
(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 1、尝试让学生讲课,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使课堂更加活跃精彩。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上讲台讲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
&&2、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特色,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形成了操作性更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3、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学模式,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迅速扑捉学生问题,做到当堂备课,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教师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特色的高效教学模式。
通过努力实践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或上讲台讲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其中在成果展示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讲解或板演,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关键时候做一些点评、纠正、补充和总结。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很高,表现欲望强烈,参与度较高。当堂训练当堂达标有利于减轻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
(六)结题不息题。
尽管此课题顺利按计划结题了,但对于本人来讲,仍然就研究的课题继续研究,坚持将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应用于课堂,并加以巩固以及延伸。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1、有时预设的课堂程序不能在教学中完成,只能作为家庭作业完成,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
2、有时教师还是讲的太多,学生说的太少;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学生有自由散漫的倾向。
3、教师教学理论不足,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4、导学案对于能力较强,学习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很有利,但不能面向全体。导学案使用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做到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了解,而学习自主能力较弱学生,不能较好的完成,这样更容易造成两极分化。自学环节的有效性还需要再研究。
第五组:语文《建立传统课堂模式和&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平衡的研究》
一、课题的主要研究过程
(一)目标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二是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现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三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在互学互助过程中,兴趣盎然、愉快乐观、自信大方,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我们的团队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对于学情有一定的了解,都是带过两轮内初班学生的老师。针对内初班学生存在的不能正确有力高效的吸收掌握汉语知识的问题,我们决定在汉语语文教材和学生理解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这就是&导学&自学&互学&模式这样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二)研究途径
&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有的放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导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导学&就是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导学案,老师不仅要备课指导自己教学,还要备学生,指导学生怎样学习。在这一环节,老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最后消化吸收的好坏,都取决于这一环节的设置。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难点,在把握课文中心的情况下,围绕中心问题设计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和具体的细节。总的原则是既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学会阅读,又不增加学生负担。以填空形式来考察音形义和文学常识,以简答题形式来考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我们就主备了三个问题:1.谁是再塑生命的人?2.再塑了谁的生命?3.是怎样再塑的?围绕这三个问题,让学生读课文,学生一下子就理清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和文章的思路。再如《老王》这篇课文,围绕课文的线索,问一个问题,然后来倒退课文。&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谁是幸运的人?谁又是不幸的人?为什么不幸?课文一下子就清楚了。杨绛先生的这篇文章比较散,学生读来明白,但容易弄得支离破碎。鲁迅先生的文章比较长,又比较难懂。《社戏》在处理时,抓住文章结尾的&我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看过那夜似的好戏。&这句话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好&好在哪里?学生可以将文中的事情总结概括出来,童真童趣就自然在眼前了。在设计导学案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在拿到这样一份教学参考资料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假如我是学生,我能在文中找到什么?怎样紧扣文章的中心?这时候更多的就不是考虑如何来教,而要考虑学生是如何来学的了。
&自学&就是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在老师的配合下,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进行消化吸收。我们传统上习惯于老师上课讲,学生听,为了检验学生上课听讲的实际效果和有效性,我们在课下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这是一种滞后的考察方式。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传统的作业变成了课奇案的预习。学生在接受一种新知识前,是学生自己在思考,学生自己先在脑海中建立了这一知识的模型,并不是老师灌输给他们的,这样学生在接受一种新事物时,必定会有一定的兴趣,&要我学&和&我要学&这两种态度,最终会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有时老师故意在黑板上写错的字,都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竟然能学会新知识,那么他的信息可想而知。在要学习新课文之前,老师提前将制订好的导学案发下去,自己去读课文,按照老师的导学思路来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任务到个人,带着任务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对每一节课自己要掌握学习的这些新知抱着一种敬畏心,相信他们会变得更主动一些。简便易学的就直接输入,成为自己教会自己学习的新知,在下一阶段互学阶段输出。输入输出,双向的理解掌握,更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有问题的留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再理解输入,思考之后的知识掌握,更牢固。
&互学&就是小组交流各组的任务所得,不会的大家提出来共同探讨,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互学&就代替了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味讲解,学生自己有能力学习讲解的知识,老师就不讲。作为学生的他,是在认识这个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前后知识的贯通掌握知识的,他再分享给其他同学时,就很容易发现不会的同学在哪个环节环节上出现了问题,交流理解起来就更有针对性了。输出知识的学生肯定已经掌握了,因为他都已经分享了自己成功学习的经验。这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性情,变得自信有为敢为。
二、研究措施与实践
& (一)准备阶段(2013.11&2014.2)
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来袭,让本人还处在对教学没有多大认识的时候,有一种恐慌。本人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但我相信这是教学理论的一种革新。
当我们还沉浸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沾沾自喜时,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已研究成型,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
一批批老师奔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取经,无疑对我们是有冲击力的。一所学校任意推门听课,室内室外都是黑板,角角落落都是文化,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校是学生的天下,老师的作用看似不大。但一天开始前的晨会,老师的集体意识,老师的个人表演,节节都有不是当堂老师的老师的听课,上午的总结,下午的一天工作总结,每天都有对各班各位老师的评价考核。老师与学生一起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学生的自觉自主课堂,学生板书的活跃和课堂的主动。是什么样的老师造就了这样的教学传奇呢?
优秀学生诗词歌赋,堂堂总结颇有收获,或个人表演,或集体朗诵,板书美如画,字迹如流水,表达有见地,思维有章法,有才,创新,学生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取其精华适应学校,我们决定试一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校的初中语文&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施阶段(2014.3&2015.10)
&&&& 2014年3月开始,我们开始编定共案,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对教材、课堂、学生和学情有了更好的把握,同时学校又在教室侧墙上加了一块黑板,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建立相应的有效的评分机制。
2014年9月,我们开始编定使用导学案,因为我们有了之前共案的基础,我们在编起导学案来,就更得心应手了。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用导学案架起一座桥梁,希望老师的指导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语文学科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我们决定建立传统课堂模式与&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平衡。既不过分打翻传统课堂模式,又不过分依赖&导学&自学&互学&模式。
1.改变教案导学案编写的模式
&&&& 为了把教师引上研究的轨道,我们在之前导学案模式的基础上规范导学案的具体制定:要求年级组的语文教师集体研究,分头备课,一人写案,多人用案,用中补充,资源共享。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益。要求教师围绕教材重点和每篇课文的具体特点和文体特点,设计出三部分内容:设计指导学生自学的导学提纲;设计指导学生交流释疑的方式和办法;设计指导学生当堂训练的题目。真正做到备为教用,备为学用。
导学提纲就是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和这篇课文要掌握的知识点。这四个方面一列出来,学生就知道这节课该学习什么内容了。学习目标要明确,一定要紧扣这节课的内容,不能过大过空。如&掌握根深蒂固、持之以恒和轻而易举这三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切不可说&掌握本课字词的用法&。具体是什么,要说清楚。学习重点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的知识点,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如&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在中学课本上选取了7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几乎每篇都要讲到鲁迅先生,遇到一次学一次,最后肯定就会了,全了。学习难点是有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允许学生又不会的情况,但遇到一定要会分析,不能偷懒不思考。如&议论文中的论证思路&,这是学生的硬伤,要提醒学生在自己学习时,要加以强调。
解决困难的方法总比困难要多。学生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老师在导学案中,可以给出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学生懒得读懒得做又不会组织语言来答题的课外阅读,一定要在具体的实际问题前总结好方法,以指导学生作答。如&根据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中含义和作用&,可在导学案上列出&先答词义,再结合句子理解,一定要答到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相信学生再遇到这样的题就不会畏惧了。有方法才能有备无患。
左手方法,右手练习,两手都要硬。在方法指导下的训练,相信记忆会更深刻。
2.改变教师授课方式
&&& 为了改变教师多讲或不讲的模式,我们实行了&15+25分钟&授课,要求教师必须把讲课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将教学目标讲清楚。将25分钟留给学生,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对一种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只有25分钟。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往往比老师的要深刻。学生很多时候的弊病在于不看书。语文学科培养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自己的感悟理解接受消化能力要比老师讲的更有说服力。要求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和学生平等共处,创设和谐融洽的民主课堂氛围。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理解课堂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书。最后老师再用5分钟时间进行总结检测练习。当堂交流个人的读书所得,可以是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之后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3.改变课堂教学要求
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指挥、指导、帮助。讲就要讲学生不知道、不理解、不清楚的疑点、盲点和难点。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手。老师就由课堂的主角变成了课堂中学习的一分子。课堂时间就是用来学习的,每个人都应该抓住课堂时间来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对课文知识的再巩固,就加强了理解性。因为有老师的榜样作用,再偷懒的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的。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4.改变学生就座形式
将课堂就坐形式改变为面对面、好差搭配、交流互动的小组型就座形式。每小组六人,要求以上一次考试成绩为基准,采取好差搭配1+1、3对3排座,互帮互学,互相促进。尤其要注意内初班学生中的这种同学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就座形式的改变,使得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小组巡回指导,帮扶释疑,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在这中间要时刻关注一些浑水摸鱼的学生。他们自以为在课堂上老师不管我,我学不学到是我自己的事情了。老师就要常常让这些学生来展示交流,让他有一定的紧迫感,主动学习。
5.改变科代表任命办法
&&& 实行&生生科代表制&,要求每组每人都按自己的喜好选当一门学科的科代表。全班同学人人都当科代表,人人尝试当&先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这样既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克服了科任教师只教学知识不管理学生的弊端。学生的汉语水平就应该这样锻炼,鉴于他们说母语的情况比较严重,老师就应该多强调说汉语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汉语的理解性思维。
6.改变学生作业方式
&&& 为了改变以往学生作业做一遍、抄一遍、应付检查、重复劳动、不能及时反馈的现象。我们设计了与教师教案相匹配的&导学训练笔记&。要求教师当堂训练当堂批改,把知识能力训练落实到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讲课后的消化巩固和吸收转移到课堂上来,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才是有的放矢。
总结阶段(2015.11&2015.12)
1.创新之处
&&& 本人所教的是维吾尔语为母语,但又用汉语教材学习汉语积累中国文化的维吾尔族学生。也就是说,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同时又没有针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相应的学习第二语言的教材。本人在实施教学时,采用的是用教汉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教材教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者。针对学生的这种特殊的学情,我们统称为内初班学生。因为它们之前有过三年的汉语学习,我们就假定他们具有同母语学生一样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在同等条件下的感悟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最终我们的考察方式是一样的,最终效果的好坏,就要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了。在没有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之前,相信这是一个目前来看最适合的方式了,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具体方案是:&导学&自学&互学&模式是一种新的高效课堂的运行模式,它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是相对于我们一贯认知的以老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
2.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应建立&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说变就变。说起来,我现在所带的九年级是最早实行教学改革的年级,我们从七年级开始,就在陆续推进,但真正开始运用于课堂上已是一年后了,学生已有一年的适应期,要重新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身上很难操作。学生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我们的班级人数最少的也是40人,老师怎样调动这40个人的积极性,都在课堂上动起来,老师起着怎样的作用。学期有课时量安排,我们在规定的时间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学生是动起来了,但我们的时间却找不到了,怎样导的有效,自学的有效,互学的有效?学习小组任务到组,任务到人,各项任务全班学生怎样都消化了?怎样测量他们输入的效度?标准是什么?怎样测量学生输出的效度?
本人认为,研究就是应该有困惑,不一定全都是已成定论的结果,也可以是问题,值得我们以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3.对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思想,但他们不是机器人,我们不能想让他们变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在规则范围内,教会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将&导学--自学--互学&模式深入贯彻到学生心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找到传统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平衡点,找到适合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有效的&导学--自学--互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成果。加强集体备课,有想法大家都动起来,一齐使劲。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请教,毕竟有些问题并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更合理的一种教学知识。
&&& 任何个人的力量都太渺小,一定要有集体的智慧。本人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畏难心理是阻碍前进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改正自己的这种思想观念,以后做的稍好一些。
第六组:物理《初级中学物理教学中&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研究》
一、目标任务
(一)构建民主、和谐、开放、活力的课堂,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与学的主体,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发展、践行能力的舞台,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通过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和优化,专业素养有较大提升,整体素质有明显改善。
(三)通过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品牌。
二、主要研究过程
(一)本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步做到两个&还给&:一是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少布置或不布置家庭作业;二是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意味着少布置或不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实施素质教育。
(二)研究途径: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四种途径:一是每学期开学初,用一周的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整合教材,编写导学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导学案,年期间,我们编印了八、九年级的所有的导学案;二是在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实验课等各种课型。三是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互学能力、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生动活泼。
(三)研究内容:根据系统论原理,&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不同的年段、不同的学科教学的具体模式多不同,但&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有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就一节课而言,基本模式为六个环节:
(1)明确目标:在导学案中,把学生自学的内容、方式、时间、要求、检测方式明确出来,使学生自学有明确的目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做好笔记,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学会,不懂得疑难问题,标出来。
(3) 合作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解决。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交流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组合作。
(4) 展示点拨:通过合作交流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教师,老师视各学习小组探究情况,将疑难问题分配给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准备后展示疑难问题,教师或学生给予点拨,或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5) 盘点收获:教师总结归纳本课主要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6) 达标测试:针对教学内容,当堂测试,并由学生互批互改,或者教师边讲评边批改,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三、&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和具体操作方法。  
&& (一)导学的途径和方法:
1、课题设疑导学:课题导学就是教师在上课时直接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推设课文会些写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为了证实自己判断的对错去进行自学。  
2、相关事物导学:相关事物导学就是教师利用与学习内容有联系的事物把学生引进自学的境地。相关事物导学的方法包括故事导学、谚语导学、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导学、需求导学、假设导学、比较导学、推理导学、判断导学等等。  
3、情景导学:情景导学就是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动画等视觉材料为学生创设活泼的学习情景或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把学生引入到自学的境地之中。  
4、操作导学:通过学生或教师的现场操作为学生创设质疑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导学环节:导学阶段的目的就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把学生带进自学的情景之中,激活学生学习心理,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驱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个环节主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教师通过搭桥、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他们在自学或互学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二是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完成学生忽略的却是本课时应该掌握的内容。  
(三)自学环节:自学环节就是学生在教师导学的情境中,带着急切求知的欲望,进入完全自我学习课本知识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的自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初步了解、初步理解和初步消化的内容,二是自己在自学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在学懂或自认为印象深刻的地方标记或注释,要求学生在不明白的地方画问号或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个体发言进行反馈。  
(四)互学环节:互学环节是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学和交流,完成在自学阶段中自己没有学懂的内容。这个环节的学习,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学习小组,或者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体学生中进行,具体方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需求而定。  
教师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时,主要做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倾听和立刻整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弄清楚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学懂的,哪些是学生没懂的,哪些是学生应该学懂却忽略,是课时教学任务要求但学生没有提出或没有解决的。  
2、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互学和交流提供有效环境。  
3、教师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还有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大胆发表自己看法、主动帮助同学的优良学习品质。  
(五)总结环节&&这个环节是组织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同样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整理总结,或者是通过与同伴互助进行整理总结。  
四、实施&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鼓励性原则: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绝不包办代替,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指导性原则: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五、实施&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二)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善于对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三)教师必须具备厚实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能够透彻地理解教材、正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  
(四)课堂上必须始终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快速进行信息加工和分析、整理的能力;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要善于处理学生提出的那些意想不到的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形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六、&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一)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关注学生差异性;是否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能力是否到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科学。  
(三)对教师基本功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设置问题是否有价值;组织教学是否科学合理;获取学生学习信息是否及时准确;调整应变能力是否敏捷到位;板书提示是否准确快速。  
(四)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秩序、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效率、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
(五)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是否能够达到100%;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是否踊跃;他们的倾听是否认真、表达是否流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比例。
七、研究措施与实践
(一)领导重视,专家引领。学校领导一直高度关注该课题的进程,张云龙校长亲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同时又是物理组的成员,他全程参与备课、听课、评课、课题研究等,对于导学案的编写、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建立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学校还聘请专家来学校对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立进行了诊断,还给我们上了示范课,为我们课改指明了方向。
(二)根据&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教研处开展了&青蓝工程&,由一名骨干教师(即师傅)负责指导徒弟备课、上课等。&青蓝工程&的责权利很明确:一学年内指导一名以上教师(徒弟),一学期至少听徒弟的10节课,课后及时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评价。徒弟每学期至少听师傅的30节课,听课之后要认真交换意见。我们组自2014年至今共有四对师徒,在师傅的指导和引领下,徒弟们在教学上成长的很快,在&导学----自学----互学&新型教学模式的事实上都走在了其他教师的前列。
(三)在&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过程中逐步细化出物理学科的具体课堂模式。我们推出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实验课等各种课型。
1、教学要素方面:(1)教学思想:依据新课标,贯彻新模式教学思想,体现本学科特点,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2)目标指向:知识目标明确、能力目标突出、德育目标有效,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3)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重视三维目标的达成,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教学设计因课制宜,教材重组合理科学,重难点突出且处理得当,处理好整体教学和局部探究的关系,讲授时间恰到好处,练习质高量中;(4)教学方法:方法与课型相得益彰,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运用得当且讲求实效,学生中心地位突出,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状态的引导和调适。(5)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过程充分,避免形式主义;讲求教学艺术,教学环节合理,时间安排恰当。达标测试有实效,时间充分。
2、教学行为方面:(1)教师行为: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充满激情,教学行为规范,作风民主,注重师生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整节课能吸引学生且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应变、组织能力强,具有较深厚的知识功底和宽广的学科视野,教材驾驭能力强,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教师语言规范准确且具有激励性,课堂节奏恰到好处且时间掌握准确,板书简洁且富有启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学生行为: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自主学习时间,注意力集中,思维被激活,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师生互动,合作分享,学生兴趣浓厚,回答问题争抢有序,讨论过程效率高,组员活动多,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废话,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改互批,能及时发现问题,补充更正准确,解决问题效果好,能发现、质疑有价值的问题,发言声音洪亮,站姿规范,环节紧凑不浪费时间,不东张西望,学习认真投入度高,及时记录笔记,板书规范,能生成智慧,学生明确了知识的过程,知道或学到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文素养获得相应的培养与提升。
3、教学过程方面:(1)教学准备:备课充分、教材熟悉,有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与生活联系紧密,选择恰当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恰当引用学科最新信息;(2)教学实施:教学过程顺畅,能合理智慧地处理突发事件,教学情景设置科学有效;(3)教学反馈:课堂高效,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当堂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有个性、有创新、有亮点,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得到强化。
4、教学反思与调整:课堂教学完成后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填写&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听课评价表,关注教师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小记或课例分析,是否根据自己的反思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否具有一定的承继性,是否能够不断在反思与发展中向前发展。
(四)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高效,更关系着我校&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具有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个关键点。就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具体举措是:
1、形式化大为小。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每个小组可以是6-8人,根据学生的成绩分为ABC三等,A1、A2成绩较好,负责监督指导B1、B2、C1、C2学习。
2、实行组长统筹制。在自主探究时,组长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可及时协助老师督导组员完成情况;在合作交流时,各子小组先自行交流,让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组长再统筹各小组的交流情况,将大家反馈的疑难问题集中讨论,仍解决不了的再反馈给老师。
3、分工明确省时间。在合作交流时,老师会把各小组反馈的情况收集整理,然后交叉分配给各小组板书、讲解任务;各小组分到任务后,一般是板书的同时讲解的学生梳理讲解的内容,具体做法是:组长带领一名或几名学生板书,剩余组员帮助讲题的同学将讲解任务梳理清楚。执行讲题的同学在讲解过程中,不到位的先有本组补充,还不到位的再由其他组补充,都不到位的由教师补充。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两方面的研究成果。
第一,全体物理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师生成长的共同体,全体物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大课题引领、小课题渗透已经成为基本模式。课题研究让我校的物理教学工作买上了新的台阶。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浓厚了,成绩也突飞猛进。
第二、逐步形成了学习型教师队伍,积极参与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卓有成效,新的教学模式也使组内教师在各项比赛中收获颇丰。
今后我们将在&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引领下大力开展课程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学会独学、对学、群学,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负责指导和引领,而不再是满堂灌、一言堂,用新型的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第七组:化学(一)《化学课堂&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研究》
一、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
2、优化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下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3、教师形成&问题引领&的引导模式,提高学生课堂效能。
(二)研究主要内容
1、以学案导学为媒介,让&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研究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具体办法。
2、培养学生自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学能力;
3、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 &问题引领&模式的应用和评价标准
4、研究学案导学阶段性成果,在学案使用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归纳法。&
课题研究的原则有如下三点:&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识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识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思路;&
问题引领原则。该原则基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良好的自学习惯和逐渐形成的自学能力的指导下,教师起导演或者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结论展示、自评互评、课堂反思等步骤,引领学生学习知识;
活动性原则。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实验、化学模型等为媒介来组织学生呈现多彩课堂活动。
三、研究的过程和具体操作步骤
(一)&导学-自学-互学&实施前的准备。&
为了能使&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全体教师接受并开展下去,我们首先为我们的课改寻找到了理论依据,那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然后我们制定了《&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方案(实验稿)》等行动方案。课题组的教师均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是文本文档的编辑技术、规范格式;二是试卷设计、试题编辑的能力;三是网上下载课件、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这些准备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问题1,就是学案模式究竟如何设计更能贴合学生的学习效能。解决办法是理解、掌握学案的四项标准,并不断的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和老师预设问题的效果进行改进;
问题2.是在&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哪些属于可自学的毋需教师讲,哪些需要讲,哪些本应该讲。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自觉主动的去学习,使之参与到学习中。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直接以文字形式呈现的不需再讲,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合作可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讲。学生经思考仍然不能理解的知识需要教师进一步阐述的要精细地去讲。基本遵循的原则如下,应该讲的:由于学生学习环境的限制,学习新知时必需的、学生又缺乏了解的背景知识;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知识难点;容易被学生忽视或混淆的基本概念;知识单元、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学生经过讨论、探索也无法解决内容;学生自学未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在这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点拨、归纳、总结、概括。不应当讲的:学生在认真自学时;学案文本中已经阐明、学生可以看得懂的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思考而领悟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等等。&
问题3,学案何时使用的问题,我们化学备课组曾经出现过学案的使用打乱了我们的课堂秩序,让教师和学生感觉很乱,一会在课本上,一会在学案上的现象;课前用,课堂不用;课后用,课堂不用等现象。解决办法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和化学实验的性质来重新度量,重新修改导学案的内容。
问题4,学案一度被我们当作教案使用了,解决的办法是重新认识学案的目的和用途,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下工夫备课,在备课环节,教师要构思学法,预设问题,引领学生参与有效学习,需要从学生的学入手,结合教学内容,思考学生该如何学,然后将学法巧妙的寓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形成学案编制模式与&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
1、经过不断完善,我们完成了&规范学案编制&任务。将学案编排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学习目标:根据课题知识点,结合《课标》要求,将学习目标呈现在学案上;第二板块授课过程:授课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①课题简介 ②自主学习 ③合作学习 ④知识归纳 第三板块达标检测训练;第四板块课后作业。最后方便学生课后复习,有时候会根据当堂教学内容增加一项&学完本课应该我应该知道&这一项,与教材结合,增加学生学习成功的自信心。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导学案为工具,如何让学生在&导学-自学-互学&的课堂学习模式下培养自学习惯,提升自学能力,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生的自学的过程的更好的形成。经过探索和不断完善我们的具体实施方法是:①培养自学意识,养成课前预习:课前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态度。培养学生自学的态度,要清楚自学的态度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教师加以诱导,教师向学生说明自学在化学学习中的意义,利用同班、同年级、同校学生自学成功的实例,使学生具体认识自学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化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引领,自主学习,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独立&地学习掌握新知识,获取技能,学生只有积极自学,体会自学的乐趣,对自学有了愉悦感、自信感,才能产生比较稳定的自学化学的意向,形成自学化学的积极态度。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化学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有:独立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完成实验后及时整理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的习惯。有疑必问、观察思考、规范解题、独立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具备了自学态度和自学习惯,在化学课堂上着力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
a.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化学知识的内在动力。自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自学就是被动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有兴趣就会去阅读,在阅读中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b.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等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教师引导后可以让学生自学,自学的形式有多种,如结合教材中的要求观察实物、模型、图解,以及做实验,展开讨论。学生自己做实验,讨论实验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如果学生的观察、实验方法不当,思维方向不对,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帮助解决。
C. 通过总结归纳在引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在自学中获得的知识,需要经过提炼、升华到理性认识。这个转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来实现。归纳、总结的目的就是师生共同把学生自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加以重新组织,这样所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知识就得到了强化。通过科学的训练,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修正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整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d、在练习中巩固中培养培养学生自觉探求的能力练习巩固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
e. 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学习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监控。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就在于学会自我监控,为了达到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策略指导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①自我提问法②目标学习法,其操作要点是:首先,确立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学习目标;其次,针对当前学习目标选择和运用达到目标的学习策略和手段;再次,运用确定的目标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在检测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地调控措施;最后,对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以指导下一步的学习。
四、取得成效 &
(一)化学导学案固定制式的生成。
学案编排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学习目标:根据课题知识点,结合《课标》要求,将学习目标呈现在学案上;第二板块授课过程:授课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①课题简介,将课题内容以简介的形式呈现在学案上,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②自主学习,把知识点概述、解题思路、学法指导,以文本方式整合到学案上来,供学生阅读自学,以阅读文本为依托,编排与知识点&一对一&的简单习题,让学生在自学完成,其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合作学习做好前期的铺垫& ③合作学习,以课题中综合题型为准绳,在学案上精编新知适当结合旧知的典型习题,使学生在交流汇报与教师质疑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目标& ④知识归纳,将本课题所学到的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填写在学案上;第三板块达标检测;第四板块课后作业。并制定了《乌市58中学学案制作格式标准》,严格规定了字体、字号、页面、页码及印刷要求。&
(二)&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问题引领方式的教学思维得以施展。&问题引领& 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三学生具好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并正在形成抽象思能力。此时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因此我们尝试提出了&问题引领&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或者教学结构进行变化,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向演绎、推理的抽象思维转变。&问题引领&教学的提出与解读。&问题引领&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将教材的资源进行问题化,这些问题可能是生活中接触过的现象或者是学生在以前就接触过的知识,也可能是一些生活中并不接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还可能是一些具体的物质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是直接呈现这些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讨论或是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讨论&和&探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也可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既往知识的应用能力。结论和评价是在探究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自评,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还可以是小组之间的互评等,这些点评的形式不拘一翻转让学生都能有话说,在这些互评中都有所收获。
(三)&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断改进,成效显著,尤其是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基本上具备独立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完成实验后及时整理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的习惯。有疑必问、观察思考、规范解题、独立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采取的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可以使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相互合作的精神,还能提高学生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对化学知识的概括及表述能力,能力逐渐提高,学生成绩逐步得到提升。在自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目标学习法,该方法能训练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确立的目标体系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实施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进行反馈补救,使自我监控习活动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四)&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化学课堂更加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总结了几点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①创设问题情境;②强化实验功能,实验是化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学好化学的媒介,化学实验的鲜明性,形象性,直观性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以实验现象的剖析为切入口,促进学生联系多方面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③培养创新思维,利用身边的化学知识,诱导学生进行创新预设。
(五)&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和学生成长更快
1、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在自身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借鉴他人成功的方法模式,学习模式、进入模式、变更模式、创新模式,从方法模式的组合上探究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引起课堂模式的优化,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2、由于&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问题预设能力及课堂教学内容的把握度要求更高,这就迫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从理论上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评估体系。
3、在&导学-自学-互学&的自学环节,由于我校疆内初中班学生汉语水平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因学生理解能力上的短板,会导致该学习模式执行时间较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会促使学生继续加强汉语水平的学习力度,无形中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以提高,自身素养得到了加强。
&&&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多变的工程,它受学生素质、教师素养及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照搬某一个模式,它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是不断摸索,改进的过程。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而我们仅仅一年的课改更是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和完善,我们将在后期教育科研中继续研究。
第八组:化学(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学-自学-互学&模式运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对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力求使教师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化学观、化学教育观和学生观。
2.改变传统教学论中的&教师中心论&,建立现代教学论中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
3.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养成不断审视课堂、诊断课堂、研究课堂、反思课堂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
4.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学质量,希望在本研究中培养教师,让我们的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容
1.在对本校学情和教情深入了解的前提下,编写适合我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导学案;
2.研究导学案在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模式,
3.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学生自学模式,实现&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重点
1.导学案的设计能力;&&&&
2.导学案的实施应用能力;&&&
3.&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4.&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查阅法,理解课题研究内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化学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在编写、使用导学案过程中,主要使用行动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立项申请
&&& 2013年11月&2014年2月,课题申报,成立课题组。理论学习,查阅文献,形成本研究课题的&框架&。&
(二)课题研究阶段
1.课题初步实施阶段&&&
2014年3月&2014年6月,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导学案,对导学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行课堂实验教学。
(1)在九年级范围内,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导学案、导学模式的认识程度,对课程改革的期望;
(2)着手编制导学案,在不断地讨论、研究过程中,导学案的编写模式逐渐成型,并进行各种类型导学案的编写;
(3)讨论成型编制好的导学案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2.课题全面实施阶段:
&&& 2014年9月&2015年6月是课题的完整实施阶段,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学习周期短,在一学年的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工作:
(1)实验教师认真拟写好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以一学年为一研究周期,在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中,按照课题研究的目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并严格照计划实行。
(2)积极组织好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和常规工作。
?导学案的编写;
?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导学案的讨论,分析其可行性,加以整改;
?使用导学案教师进行二次备课;
④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3)经常性展开听随堂课、上公开课、集体备课、评课等活动,通过研讨活动来展开情况研究和问题研究。&
(4)加强过程资料收集。
?导学案的整理、汇集;
?备课组讨论、分析结果记录;
?二次备课资料收集;
④教情、学情反馈资料;
⑤学生学习状态、能力、方法的调查。&
(5)坚持把课题研究工作融入到教学常规工作中,以课题为引导,拉动教学常规工作,同时也让常规工作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3.课题继续实施阶段
&&& 2015年9月&2015年11月,在新一学年里、新一届的学生中继续进行同一内容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到更加详尽的对比实验资料和实验结果。
(三)课题后期总结阶段
&&& 2015年11月&2015年12月,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汇报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形成导学案编写模式,分为四个模块。
1.第一模块学习目标:
&&& 根据课题知识点,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呈现在导学案上;
2.第二模块授课过程:授课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
(1)自主学习,把知识点以文本方式整合到导学案上,供学生阅读自学,以阅读文本为依托,编排与知识点&一对一&的简单习题,让学生自学完成,其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合作学习做好前期的铺垫;
(2)学习指导,将本节课主体内容呈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并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和教师的&导学&理解本节内容;
(3)合作学习,以课题中综合题型为准绳,在导学案上精编&新知适当结合旧知&的典型习题,使学生在交流汇报与教师质疑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目标。
(4)知识归纳,将本课题所学到的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填写在学案上;
3.第三模块课堂检测;
4.第四模块课后练习。
(二)形成&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
1.导入目标
&&& 由教师情境导入课题,学生阅读导学案,或由教师参照导学案讲解,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
&&& 学生依据导学案,通过自学,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自学任务,并带着疑惑进入下一环节学习。
3.合作交流
&&& 组内交流自学心得,实现优势互补。完成导学案上的小组《合作交流》。
4.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学与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通过全班同学互动交流的方式完成。
5.精讲质疑
&&& 根据小组汇报情况,教师确定精讲内容。通过教师启发、详讲的方式完成。&讲&学生存在疑虑的问题,&讲&的时机可穿插于小组汇报之中,也可将小组汇报存在疑虑的问题集中解决。
6.知识归纳
&&& 通过学生汇报的形式或由教师总结的方式,学生将知识框架填写在学案上,完成学案上的《知识归纳》。
7.课堂检测
&&& 在课堂上,利用一定的时间解决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成绩有所提高
由于采取&导学&&&自学&&&互学&的形式,既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在不同班级的实验教学对比,实验班的成绩较对照班级有所提升。
表:实验班与对照班化学期末、一模、二模成绩对照统计分析表
(四)教师研究能力、专业学习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从课题提出到立项,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研能力得到锻炼;在&导学&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教材的解读、专业素养的训练都得到极大的提高,对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心得,总结得失,由孙雅洁撰写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研究》将在《教育学》杂志2016年第1期下半月刊于2016年1月25日出版。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存在问题
1、在课题研究中缺少专家的指导,研究能力不能快速的上层次。
2、由于学情不同,班额人数多,课堂中使用导学案导学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实施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
3、编写、修改、印制学生导学案工作量大,所花时间很多,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仍需要在今后做大量的后续工作。&
4、在推广阶段对新进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量大,必须花掉大量的时间开展相关活动。
(二)课题结题后的后续思考&&
1、进一步将&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进行推广运用,并做好推广阶段的研究工作。&
2、在目前形成的《导学案》基础上,针对班级教学实际,补充修改导学案。&
3、形成更大的教科研团队,更大程度上得到整体提升。&
4、进一步总结提炼课题研究的系列经验和理论水平。&
有人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纵观在课题中的得与失,课题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求索,大家有信心把它按照下一步的设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把更多的实验经验和理论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让它指导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化学教学和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96年10月第一版
[2]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3]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上海教育,2001(7)。&&
[4]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5]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第九组:历史《&导学-自学-互学&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我校学情的&导学-自学-互学&集体备课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认知过程。
3、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学质量&
4、引领师生共同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快速成长。
(二)研究主要内容。
1、研究更为完善的&导学-自学-互学&的理论依据。&&&&&
2、以学案导学为媒介,研究真正推进新课程的具体办法。
3、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总体模式。
4、研究学案编写和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模式。&
5、研究学案导学阶段性成果,即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
课题研究的原则有如下三点:&
1、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根据现代认识理论的成果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根据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认识特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案;&
2、实践性原则。注重实践探究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
3、活动性原则。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以多样的活动来构建学生的主体能力。&
三、研究过程。
(一)&导学-自学-互学&实施前的准备。&
为了能使&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全体教师接受并开展下去,我们首先为我们的课改寻找到了理论依据,那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然后我们制定了《&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做到工作都有章可循,甚至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尽可能的预想到,在达到统一思想的前提下,使实践少走弯路更多的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课题组的教师均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是文本文档的编辑技术、规范格式;二是试卷设计、试题编辑的能力;三是网上下载课件、独立制作课件的能力。这些准备为我们的课改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案习题简单化。解决办法是理解、掌握学案的四项标准。
第二个问题是在&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讲什么?如何讲?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要滔滔不绝地讲。应该讲:学习新知时必需的、学生又缺乏了解的背景知识;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知识难点;容易被学生忽视或混淆的基本概念;知识单元、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衔接;学生经过讨论、探索也无法解决内容;学生自学未形成系统而全面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在这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点拨、归纳、总结、概括。不应当讲:学生在认真自学时;学案文本中已经阐明、学生可以看得懂的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思考而领悟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等等。&
第三个问题,学案何时使用的问题,我们曾经出现过一会用,一会不用;课前用,课堂不用;课后用,课堂不用等现象。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完善&导学-自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案质量和使用价值。
第四个问题,学案的教案化倾向。&
(三)形成学案编制模式与&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指导学生进行生动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教师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重在导思。而导学则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微机生成学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案上所承载的内容主要是&学什么&&怎样学&,历经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认为学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①学案文本阅读有特点,文本是教师经过整理,综合多个教学素材的内容,如教材上的内容,把简单的丰富了,抽象的具体了,模糊的清晰了,而且还要增强耐读性和可读性。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学习,学案上提供的文本材料使学生有了自学的内容;另外,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来自阅读;②问题探究是关键,教者在设计完一段文本后,接下来设计一对一、点对点的问题链,只有有了问题链,才有了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才能渗透学法。学案中问题链的设计,还能起到&以问拓思&的功效,帮助学生从问题的分析中掌握解题思路,把教师的学法指导落到实处;③知识归纳是重点,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文本阅读中体现的知识、问题链设计中考查的知识进行分析、重组、整理,然后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在学案上,供学生自学;④巩固练习是着力点,无论哪种教学改革,都不能逃开质量和升学,因此编辑高质量的练习题和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可以进一步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分析解剖探索性题目,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才能称其为学案。这四个方面特征也是我们课改实验教师编制学案的主要依据。&&&&&&&&&&&
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学案,即&导学-自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探索和不断完善我们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环节:依案自学。教师兴趣导入,学生依据学案,通过自学,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自学任务,并带着疑惑进入下一环节学习。&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组内交流自学心得,实现优势互补。完成学案上的小组《合作交流》。
精讲质疑。根据小组汇报情况,教师确定精讲内容。通过教师启发、详讲的方式完成。&讲&学生存在疑虑的问题、&讲&的时机可穿插于小组汇报之中,也可将小组汇报存在疑虑的问题集中解决。知识归纳。通过学生汇报的形式或由教师总结的方式,学生将知识框架填写在学案上,完成学案上的《知识归纳》。&
第三环节:当堂训练。在课堂上,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做学案上的练习题。&
依据学案规范导学流程为:
依案自学&&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精讲质疑&&知识归纳&&课题训练。
再次,根据课时确定教学模块:分为自学&&展示&&反馈三个模块,
采取模块教学,解决一节课不能完成学案全部内容的问题。&
四、取得成效&
(一)形成学案制作模式。
学案编排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学习目标:根据课题知识点,结合《课标》要求,将学习目标呈现在学案上;第二板块授课过程:授课过程包括四部分内容,①课题简介,将课题内容以简介的形式呈现在学案上,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②自主学习,把知识点概述、解题思路、学法指导,以文本方式整合到学案上来,供学生阅读自学,以阅读文本为依托,编排与知识点&一对一&的简单习题,让学生在自学完成,其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合作学习做好前期的铺垫& ③合作学习,以课题中综合题型为准绳,在学案上精编新知适当结合旧知的典型习题,使学生在交流汇报与教师质疑的基础上完成学习目标& ④知识归纳,将本课题所学到的内容,形成知识框架,填写在学案上;第三板块当堂训练;第四板块课后作业。并制定了学案制作格式,严格规定了字体、字号、页面、页码及印刷要求。&
(二)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认知过程。&
(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由于采取的是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学习成绩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
(四)&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专业成长更快速。
&1、教师能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接纳和认同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不断自我否定、扬弃、出新,从而从理论上提高自身的涵养,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完善。&
2、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在自身努力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借鉴他人成功的方法模式,学习模式、进入模式、变更模式、创新模式,从方法模式的组合上探究教学过程的改革与创新,引起课堂模式的优化,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工程,不会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过程。学案导学课堂教学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而我们两年多的课改更是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和完善,我们将在后期教育科研中继续研究。
第十组:生物《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标
1、集结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研究论文、课堂实录,形成专辑。探究出&导学案导学、学生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框架。
2、通过课题研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校每学科均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学习上都能够取得最大的收获,实施因材施教,最终丰富课堂内容,学生共同进步。
3、促进教师在专业领域成长。
二、主要研究的过程
1、研究途径: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四种途径: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开展集体备课,整合教材,编写导学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导学案;二是在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研究适合生物学科的教学模式和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各种课型;三是研究教师培训策略。四是研究课堂评价标准。目前,采取五分数A、B、C、D四等级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平时测试相结合进行评价。
2、研究内容:根据系统论原理,&导学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它把教学内容也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案,在整体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过程中,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的效率。不同的年段教学的具体模式不同,但&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有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就一节课而言,基本模式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环节:导入阶段的目的就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把学生带进自学的情景之中,激活学生学习心理,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驱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导入的途径和方法:
1、课题设疑导入:课题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时直接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推设课文会些写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或为了证实自己判断的对错去进行自学。  
2、相关事物导入:相关事物导入就是教师利用与学习内容有联系的事物把学生引进自学的境地。相关事物导入的方法包括故事导入、谚语导入、自然现象与生活现象导入、需求导入、假设导入、比较导入、推理导入、判断导入等等。  
3、情景导入:情景导入就是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动画等视觉材料为学生创设活泼的学习情景或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把学生引入到自学的境地之中。  
&&4、操作导入:通过学生或教师的现场操作为学生创设质疑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二)自学环节:自学环节就是学生在教师导入的情境中,带着急切求知的欲望,进入完全自我学习课本知识的阶段。  
学生在这个阶段中的自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初步了解、初步理解和初步消化的内容,二是自己在自学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鼓励学生在学懂或自认为印象深刻的地方标记或注释,要求学生在不明白的地方画问号或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个体发言进行反馈。  
教师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时,注意把握的原则就是注意使用夸赞与鼓励的语言,流露真情关爱的眼光、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特别是对待回答问题不完全正确或完全不正确的学生,教师也要肯定他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的学习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一定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另外,教师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时,要多巡视及个别询问,目的是了解学生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以便为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互学环节:互学环节是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学和交流,完成在自学阶段中自己没有学懂的内容。  
这个环节的学习,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学习小组,或者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体学生中进行,具体方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需求而定。  
教师在进行这个环节的教学时,主要做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倾听和立刻整理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弄清楚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学懂的,哪些是学生没懂的,哪些是学生应该学懂却忽略,是课时教学任务要求但学生没有提出或没有解决的。  
2、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作用,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互学和交流提供有效环境。  
&& 3、教师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还有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大胆发表自己看法、主动帮助同学的优良学习品质。  
(四)导学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教师通过搭桥、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他们在自学或互学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二是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完成学生忽略的却是本课时应该掌握的内容。
完成&导学&环节的任务,主要是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围绕课本的&知识方面&;二是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三是完成学生德育渗透方面的教育任务。  
完成&导学&环节的学习任务,不是靠教师的&一言堂&进行&填鸭式&的强制&灌输&,而是通过教师的教师的&搭桥启发&、&正反比较&、&选择判断&、&铺路指向&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继续通过自学、互学去完成。  
(五)总结环节&&这个环节是组织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梳理和总结,同样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整理总结,或者是通过与同伴互助进行整理总结。  
整理和总结的内容依然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方面、方法和技能技巧方面、情感态度方面。 
3、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路线,运用文献研究、观察研究、测试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等方法。
行动研究的路线&新问题&&计划&&实施&&评价反思&&调整&&实施&&总结&。
4、研究原则:
(1)鼓励性原则: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2)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绝不包办代替,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3)指导性原则: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4)灵活性原则教师只要把握&以生为本&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就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而灵活变通;
(5)实践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有自学和互学的实践性活动。
(6)创造性原则:教师要多设置些思辨、求异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进行发散性思维或求异性思维,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  
1、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2、在备课时,必须善于对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必须具备厚实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能够透彻地理解教材、正确地确立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  
4、课堂上必须始终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5、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快速进行信息加工和分析、整理的能力;要具备很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要善于处
(二)注重评价。  
1、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关注学生差异性;是否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2、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教学目标是否准确;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能力是否到位;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手段是否科学。  
3、对教师基本功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设置问题是否有价值;组织教学是否科学合理;获取学生学习信息是否及时准确;调整应变能力是否敏捷到位;板书提示是否准确快速。  
4、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四个方面: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是否能够达到100%;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是否踊跃;他们的倾听是否认真、表达是否流畅;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的学生比例。
四、课题研究成果
1.编写了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导学案各一套。
2. 教学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师生成长的共同体,参与课题研究,大课题引领、小课题渗透已经成为基本模式。其中徐冉老师在校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 3、通过对八年级本学期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与上学期相比较,结果如下:
从表中分析,学生的及格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出现了一定优秀率。基于以上数据结果,我们构建了目标导学、小组讨论、师生解疑点拨、达标检测、学生反思等教学模式,希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1、运用固定模式教学,定模后课堂形式制式化,时间久了,学生会稍显浮躁,稍显疲沓。
2、运用有效课堂模式解决生物问题固然存在许多优势,但其他方式,如创设教学情景在有些课上的效果更为明显,是否可以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
3、与多位教师进行探讨,对杜郎口中学进行实地考察,观摩有效课后,有一些感触,有效课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一种理念,模式也可以多样化,传统优秀的教学经验完全可以适时揉入到新的课堂模式当中,更好地解决生物概念的教学问题。
4、培优工作可以以开展第二课堂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提高各层次学生的生物成绩。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工程,不会一蹴而就,它是一个过程。&导学案导学、学生自学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而我们更是处在初级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和完善,我们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进一步探索初中生物课高效性的教学研究,通过高效课堂相关教学环节,实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解决了初中生物的教学困局,实现了把快乐还给学生,从学会、会学,到乐学、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时,也把快乐还给老师,真正实现我工作、我生活、我快乐。
&2015年12月
上一条: 下一条:
单位电话:&&单位地址:乌鲁木齐健康路一巷9号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学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