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考研研准备考双控 看看这几个方向哪...

自动化专业考研方向的选择
问自动化专业考研方向的选择
如题,自动化专业考研方向的选择
以下是其他回复(3):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信号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认知、自组织与学习理论等。“导航、制导与控制”是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该学科研究航空、航天、航海、陆行各类运动体的位置。方向、轨迹、姿态的检测、控制及其仿真,是国防武器系统和民用运输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自动控制已经成为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都与本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本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综合型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那么这样看来呢,双控是偏理论的,相对比较枯燥。检测主要偏重应用,要经常接触硬件和各种检测电路。系统工程,主要是做编程,数学方面的。模式相对研究领域比较新,也比较有前景,机器人啦,仿真啦,各种模型都是可以的。导航是这里面最偏的,研究导弹轨迹等等。关键还是看个人爱好所在。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代码:081102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位点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我院2003年获得该硕士点的授予权。该学位点以现代测试理论、控制理论、电子学、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机电控制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1.机电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主要研究电量、非电量检测技术及信号处理,结合被测对象的工作机理,从中提取反映运行状况的信息,为分析、控制和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2.智能化测控技术主要研究生产过程中过程量的检测、开关量信号的程序控制及保护、微机分散控制系统DCS、基于工业现场网络的分布式测控系统(FCS)等方面。3.仪表智能化技术以现场总线、单片机、可编程器件、嵌入式系统、片上系统(SOC)、虚拟仪器等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智能化仪表。本学科是一门工程技术很强的学科,重视技术开发与理论相结合,特别强调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相结合,使成果不仅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2.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在此基础上实行2至3年的弹性学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2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课程教学一学年分为四个时间段安排,每学期分为上半学期与下半学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0.75学年时间内完成。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为体现分层次、分类型培养的指导思想,对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可分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制定,重视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位论文阶段的各环节包括:1.论文工作计划及选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应在第一学年末完成。2.论文答辩等环节和要求。硕士生一般要用1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论文答辩一般应在第四学期末进行。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经导师签字认可,与学位论文一起提交。对推荐免试的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六、其他其它有关要求按照《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附课程设置表: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总学分不低于28.0分)课程性质课程属性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时间备注秋春学位课≥17.0公共课第一外国语642.0√自然辩证法362.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1.0√基础课矩阵分析I322.0√√≥4.0随机过程I322.0√专业基础课现代控制工程322.0√上≥8.0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322.0√专业课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322.0√下计算机控制与实时仿真3232√下智能仪器设计3232√必修环节≥3.0无文献综述1.0前沿讲座8次2.0任选课≥8.0无嵌入式单片机应用系统322.0√上Matlab混合编程与实践322.0√上电液控制系统3232√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3232√下现代检测技术322.0√虚拟仪器系统分析与设计323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322.0√自选课程补修课程附注一备注: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参加8次以上由学校、学院或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并作一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对文献综述的要求:要求写出5000字以上综述报告,其中参考外文文献应在20篇以上。附注一:对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应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当本科非本专业的研究生较多时,可指定若干门主干课程集中开设。注:公共课、基础课开课以当年开课时间为准。系统工程实现系统最优化的科学。1957年前后正式定名。1960年左右形成体系。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应用数学(如最优化方法、概率论、网络理论等)、基础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等)、系统技术(如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等)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思想、理论、策略、方法等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借以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系统工程大致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等3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或步骤。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的综合评价(性能、费用和时间等)。系统工程的应用日趋广泛,至20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许多分支,如经营管理系统工程、后勤系统工程、行政系统工程、科研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等。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的需要.逐步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理论和策略、方法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解决复杂系统的组织、管理相控制问题,以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系统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自然科学棚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构成系统工程的基本要素是:人、物、财、目标、机器设备、信息等六大因素。各个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系统工程大体上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划分为若干小阶段或步骤。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相系统的综合评价。具体地说,就是用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来描述系统,通过模拟反映系统的运行、求得系统的最优组合方案和最优的运行方案。7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已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通讯、企业生产经营等部门,在体育领域亦有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它的基本特点是:把研究对象作为整体看待,要求对任一对象的研究都必须从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互联系方式、历史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察.做到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最常用的系统工程方法,是系统工程创始人之一霍尔创立的,称为三维结构图:①时间维。对一个具体工程,从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为止.全部程序可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转和更新七个阶段。②逻辑维。对一个大型项目可分为明确目的、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组合、系统分析、最优化、作出决定和制定方案七个步骤。②知识维。系统工程需使用各种专业知识,霍尔把这些知识分成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津、管理、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把这些专业知识称为知识维系统工程(SystemsEngineering)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实际是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可以用于一切有大系统的方面,包括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现象、组织管理等,如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交通事故、军备竞赛、化工过程、信息网络等。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但是,系统工程又是一类包括了许多类工程技术的一大工程技术门类,涉及范围很广,不仅要用到数、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要用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医学等与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等有关的学科。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包括,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等。系统工程的定义1.[美]切斯纳(1967)虽然每个系统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特殊功能部分所组成,而这些功能部分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系,但是每一个系统都是完整的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系统工程则是按照各个目标进行权衡,全面求得最优解的方法,并使各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协调。2.日本工业标准JIS)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的,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3.[美]莫顿(1967)系统工程是用来研究具有自动调整能力的生产机械,以及象通讯机械那样的信息传输装置、服务性机械和计算机械等的方法,是研究、设计、制造和运用这些机械4.美国质量管理学会系统委员会(1969)系统工程是应用科学知识设计和制造系统的一门特殊工程学。5.[日]寺野寿郎(1971)系统工程是为了合理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等的总称。的基础工程学。6.大英百科全书(1974)系统工程是一门把已有学科分支中的知识有效地组合起来用以解决综合化的工程技术。7.苏联大百科全书英百科全书(1976)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复杂系统的设计、建立、试验和运行的科学技术。8.[日]三浦武雄(1977)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之点在于它是跨越许多学科的科学,而且是填补这些学科边界空白的一种边缘科学。因为系统工程的目的是研制系统,而系统不仅涉及到工程学的领域,还涉及到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9.钱学森(1978)把极其复杂的研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工程则是组织管理这种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系统工程的第一次应用并提出这个名词是在194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电话通信网络时,将研制工作分为规划、研究、开发、应用和通用工程等五个阶段,提出了排队论原理。1940年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应用了系统工程原理进行协调。自觉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而取得重大成果的两个例子是美国的登月火箭阿波罗计划和北欧跨国电网协调方案。系统工程还可以用于化工生产设计过程优化控制、信息网络运筹等多个方面,目前有的大学已开设系统工程专业。系统工程的目的是解决总体优化问题,从复杂问题的总体入手,认为总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各部分虽较劣但总体可以优化。有的问题,如电话网络,不能只研究个别电话的质量问题,必须从总体网络入手,这种思路是和笛卡儿的方法论相左的系统评价的概念系统评价,是指按照目标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把它变成客观定量或主观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即明确系统价值的过程。按评价项目可分为目标评价确定系统的目标后,要进行目标评价,以确定目标是否合理;方案评价确定目标之后,要进行方案评价,选择最优方案;设计评价对系统设计进行评价。计划评价和规划评价按评价的时间顺序分事前评价系统开发之前进行的评价,是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在进行系统规划研究时进行的评价。(由于没有系统实体,一般用预测或仿真的方法)中间评价在系统计划实施过程中期进行的评价。事后评价在开发完成之后进行的评价,评价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跟踪评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才会发现有些意想不到的后效,因此要重新评价。按评价内容分技术评价技术评价围绕系统功能来进行,评定系统技术方案能否实现所需的功能。经济评价围绕经济效益进行的,内容主要是以成本-效益为代表的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评价是针对系统给社会带来的利益或影响而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在上述3个方面评价的基础上,对系统方案价值的大小所做的综合评定。评价原则要保证评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要保证方案的可比性评价指标要成体系评价准则与效用函数多目标系统中,不同目标要用不同的准则来衡量。如果要从总体上评价某一备选方案对于全体目标的合意程度,那就有必要将上述用各种度量单位表示的准则规化为统一的数量标度或测度。单项评价法单项评价方法主要指利用经济理论和技术水平对系统的某个方面作出定量评价的方法。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有价值分析法、成本效益法、利润评价法等。技术评价方法主要有可行性分析、可靠性评价等。在这里只介绍成本效益法和可行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HP)1层次分析法原理AHP是处理系统工程中一些难于用其他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用层次分析法作系统分析,首先要把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分析要达到的总目标;中间层:包括准则层和指标层,表示采取某一方案来实现预定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最底层:表示要选用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案等。AHP的应用领域:1、资源环境评价包括石油资源评价、环境污染治理方案评价等;2、科学技术评价包括产业科技水平评价、地区科技综合实力评价、科技成果评价等;3、教育评价包括教学质量评价、大学生综合评价、毕业生质量评价等;4、制造系统评价包括武器系统评价、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方案评价等5、工程项目评价水利工程开发方案评价、采矿方法可行性方案综合评价等。6、人员和社会系统评价领导能力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评价、中小企业经济效益评价、城市综合实力评价等。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用层次分析法作系统分析,首先要把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的计算问题决策的概念狭义地说,决策指的是在几种行为方案中作出选择;广义地讲,决策还包括在作出最后选择前所进行的一切思维活动决策分析包括收集可行性方案、对未来进行预测、建立目标集、优化分析各种可行方案并给出结果等等,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依靠决策者和专家的知识、经验和胆识。自然状态(简称状态或条件)是不依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环境条件损益值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相应的方案所产生的损失和效益状态决策树中图形含义⑴以方框为决策点,圆圈表示状态点,小三角表示树的末端是损益值;⑵由方框引出的树枝称为方案枝,每一个方案由一个树枝代表;⑶由圆圈引出的树枝称为状态枝,每一个状态由一个树枝代表,在其旁边注明状态发生的概率;⑷状态风险型决策未来情况未知,但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已知,这种条件下的决策称为风险型决策,也称为随机型决策或统计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是虽然知道将有几种情况发生,但既不知道哪一种自然状态发生,也不知道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几种决策准则,这些准则的应用,完全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和性格。把每个备选方案的期望值计算出来,加以比较。如果决策目标是效益最大,则取期望值最大的备选方案;如果损益矩阵的元素是损失值,而且决策目标是使损失最小,则应选期望值最小的备选方案。枝的末端,画上三角表示结束,并注明该状态在该方案下的损益值。乐观准则特点:选择该准则的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比较乐观,愿意争取一切获得最好结果的机会。悲观准则特点:决策者对客观情况比较悲观,总是小心谨慎,从最坏结果着想,比较保守。折中准则(乐观系数准则)特点:对客观情况的态度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主张从中平衡折中处理。折中收益值=α×最大收益值+(1-α)×最小收益值等可能性准则特点:假定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即赋予每种自然状态出现相等的概率。后悔值准则特点:设每种自然状态的最高值为该状态的理想目标,将该状态中的其它值与最高值相减所得之差,称为后悔值,由后悔值构成的矩阵称为后悔值矩阵。后悔值准则是在决策中使未来的可能最大后悔值达到最小。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和模拟生物智能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本目标。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为技术手段,研究人工智能(包括符号计算学和神经计算学)和人工生命(包括生命信息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并基于这些原理和方法,构造具有智能特性和生命特性的系统和装置,其应用研究领域涉及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系统、智能仿真与建模、智能控制等。(本专业负责人:阮晓刚Email:adrxg@Tel:010-)研究方向简介: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该方向致力于模式识别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图象视频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运用数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研究模式信息处理的机理、计算理论和算法,使计算机实现类似于人的视觉能力。研究数字图象和视频信息的检测、分析、传输、存储、压缩、重建等关键技术,在提出创新理论与算法的基础上,设计、研制和开发实用的高性能模式识别、图象视频处理以及医学图象处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本方向致力于生命计算学与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生命计算学是计算智能概念的泛化,包括人工智能中的符号计算学和神经计算学,以及遗传算法、进化计算和DNA计算等;人工生命系统是智能系统概念的泛化,包括智能信息处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细胞自动机等。该方向致力于模拟自然生命系统中信息与控制的规律,特别是生命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自修复、自生长以及自复制的基本特性,以及感知、知觉、认知、判断、推理、思维等智能行为;以“计算”的形式表现智能,以人工生命系统实现智能,并将其应用于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复杂动态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等领域。智能信息与控制控制论是“研究信息与控制一般规律的科学”,“信息与控制”是控制论的核心。在控制论思想中,“信息与控制”是生物系统和人工系统共有的特性,模拟生物智能,是控制论的基本思想。“信息”、“控制”、“智能”、“生命”四个基本的概念,构成了控制论科学的全部基础。“智能信息与控制”是研究自然生命与人工系统中信息与控制一般规律的科学。“智能信息与控制”方向以人工智能、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技术手段,以复杂演化系统为对象,类比自然生命与复杂演化系统中信息与控制的一般规律,研究面向复杂演化系统的智能控制原理和方法,并将这些规律、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复杂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智能控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该方向致力于具有多种复杂性和多级或分散信息结构的大规模控制系统研究。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智能(包括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进化计算)等理论与方法,结合现代控制理论(如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等),研究智能递阶、分散控制或优化调度系统。主要包括:基于模式分类、计算智能和知识工程方法的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建模;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生产过程质量监测与优化控制;基于知识和模拟进化方法的多分辨率建模及模型的聚合/解聚和平滑一致性转换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性质(如稳定性、能控(能观)性、自主性等)的研究;智能系统的整体优化方法及自组织保优机制的研究;基于Agent技术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智能优化控制与决策;网络环境下的智能自动化理论与技术;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离散事件和混杂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在多种复杂性(如不确定性、非线性、参数时变、时滞等)融合条件下的非良定对象的知识基模型集成与智能优化控制策略和实现方法。语音信号处理及应用语音信号处理是当今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将数字信号处理与语音学相结合,解决现代通信领域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目前,语音信号处理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各个特定的应用领域都出现了许多新算法和高性能的系统,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的进展。在硬件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及DSP芯片的迅速更新换代,为各种日益复杂的语音处理算法的实时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在21世纪,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将更快,它与高速信息处理、传输和交换诸方面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本方向主要研究语音信号数字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应用,如语音编码,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和语音编码等,满足通信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对语音处理技术的需求。“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一直挂靠自控系。1981年被批准为国内首批博士点;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2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在本学科名列第一;2003年再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内航空界知名教授陈宗基教授同时担任北航“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责任教授,自控系同时负责协调一级学科建设工作。“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始终坚持面向航空、航天飞行器导航、制导、控制与仿真领域的先进技术,把握飞行器控制系统由自动化、综合化、智能化发展的研究路线,倡导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相结合,坚持教书育人。本学科共获得国家级奖五项,部级一等奖八项,培养了一批优秀高层次人才。目前已有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两名,博士导师11人,兼职博士导师中有两院院士2人。在先进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先进仿真技术、精确制导与仿真技术、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智能控制与复杂系统控制五个研究方向上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具有部级重点实验室“先进仿真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目前在建的国防重点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
如果要做研究,可以查一下你要报名的学校的导师都在从事什么样的课题研究不就清楚了。如果是将来到政府或企业工作,没什么区别。
其他相关问题
问答新鲜事
推荐的好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气自动化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