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沙台风ai路径查找器在哪里谁知道,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

应对强台风“纳沙”的实践与启示_中国气象局
当前位置: >>>
早准备 早预警——应对强台风“纳沙”的实践与启示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日14:57分享到:
  高琳 缪旭明 张凯
  日,强台风“纳沙”挟风夹雨,正面袭击我国海南、广东等地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高度重视,严阵以待,采取有力措施抗击台风,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并创造了强台风正面袭击,没有造成人员直接死亡的台风防御奇迹。
  一、强台风“纳沙”形成过程及特点
  2011年第17号热带风暴“纳沙”9月24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25日早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傍晚加强为台风,26日夜间加强为强台风,27日7时前后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在穿越吕宋岛时减弱为台风。
  “纳沙”进入南海后于9月29日早晨再度加强为强台风,中央气象台开始发布台风红色预警。9月29日14时30分,“纳沙”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纳沙”登陆海南后强度迅速减弱为台风。在经过海南北部和琼州海峡后,“纳沙”于当日21时15分在广东徐闻角尾乡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22时“纳沙”进入北部湾海面,30日早晨“纳沙”在越南北部广宁沿海登陆后迅速减弱,中央气象台于30日20时对其停止编号。
  “纳沙”是2011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具有移动速度快、路径稳定,登陆次数多、登陆我国强度强,累计雨量大、沿海风力强等特点。
  (一)移动速度快、路径稳定。“纳沙”生成后,一直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稳定移动,进入南海后移速依然不减,超出了进入南海台风平均每小时15公里的移速。路径变化小,一直是西北方向。
  (二)登陆次数多、登陆强度强。9月27日早晨,“纳沙”首先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9月29日先后登陆我国海南和广东雷州半岛,9月30日又再次登陆越南北部,历经4次登陆。
  “纳沙”在登陆海南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是2011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也是继2005年第18号“达维”以来登陆海南最强的台风。
  (三)累计雨量大、沿海风力强。9月28日20时至10月1日06时,海南大部和广西南部部分地区降雨200~400毫米,海南强降雨中心的昌江王下乡雨量达到828毫米。海南、广东中西部沿海、广西东南部先后出现8~9级大风,阵风10~11级、局地达12~14级,最大风力为海南文昌七洲列岛,观测到极大风力15级。
  二、齐心协力、科学应对
  此次防御强台风“纳沙”,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一次实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坚持“以人为本”
  应对“纳沙”强台风,是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意见》发布之后打响的一场硬仗。各级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靠前指挥,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应对工作。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放在防台风工作的首位,把“不死人、少伤人”作为防台风的首要目标。正是这种“以人为本”全力维护一方百姓生命安危的防台风理念是成功防御“纳沙”强台风的关键。
  虽然“纳沙”台风给我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本次台风灾害创造了直接零死亡人数的奇迹,与“纳沙”登陆其他国家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相比较,我国此次台风防御工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2.全力以赴,严阵以待
  自“纳沙”生成以来,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防台风预报服务工作,早在9月26日就要求气象部门各业务一线做好准备,密切监视台风的路径、强度等发展动态,主动开展加密监测和滚动会商。9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台风预测预报,按照预案加强防范,科学调度,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及时组织船只回港避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9月28日17时,中国气象局与国务院应急办就“纳沙”最新动向和预报预警服务情况进行视频连线。郑国光表示,各级气象部门将全力以赴地做好预报预警服务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着力提高台风预报准确率,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有效防御台风灾害提供决策支持。海南、广东、广西等有关省(区)政府领导到防台风一线,坐阵指挥,切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把一切工作做在台风到来之前。
  3.部门联动,全国一盘棋
  根据气象部门对“纳沙”的移动路径和发展态势的预报,国家防总,国土资源、民政、铁路、交通、旅游、航、海事等多个部门迅速做出应急响应,形成部门联动、全国一盘棋。
  9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视频会议,宣布交通运输部进入四级应急响应状态,全面部署防抗台风工作。27日14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救灾预警响应,向有关省份民政部门以及中央救灾物资福州、南宁、昆明储备库发出紧急通知,安排部署做好物资调配准备工作。铁道部从27日起到台风“纳沙”影响结束,暂停了琼州海峡通航,停止粤海铁路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28日,农业部向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农业部门下发紧急通知,对防御第17号台风“纳沙”做出部署。民航部门出动直升机44班次,安全撤离南海海上石油平台工人400余人。
  4.建立信息发布绿色通道
  此次台风自形成至最后登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息、电子显示屏、移动电视等媒体均予以及时报道和信息发布。
  为了将预报预警信息更广泛、及时传递给社会公众,9月28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加强台风“纳沙”气象信息服务和预警发布工作。
  台风应急期间,气象部门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凤凰卫视、旅游卫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广播电视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台风预报信息,累计制作相关服务类预报节目39档。中国气象频道、气象视频网、天气网滚动播报台风“纳沙”的动向、最新预报和气象服务情况。中央气象台、广东气象局等部门利用微博向媒体及公众发布最新实况预警信息,共有200余万人关注。广东、广西发送预警短信6000多万人次。中央气象台专家主动接受媒体的采访,引导群众做好防台风抗台风工作。
  这种高频次、大范围、多渠道的预警信息发布,确保了灾害性天气预报及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到达群众手中,为防台风抗台风赢得了时间,争取到主动。
  三、几点启示
  尽管我国在多年台风灾害防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极端气象灾害防御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纳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1、力戒服务松懈思想,高度重视秋季台风防御
  本次“纳沙”台风灾害虽然没有直接人员死亡,但给我国造成了比较的经济损失。海南全省有18个市县377.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64万公顷,昌江县王下乡通讯中断和道路被冲毁,文昌翁田镇田南村养殖户部分渔船受损,全省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8.137亿元。广东省全省受灾人口84.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2.4亿元。
  资料显示,登陆我国的台风主要集中出现在每年的6至8月,在此期间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高度戒备,紧绷防台风抗台风这根弦。进入9、10月份,主汛期已过,人们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事实上,历史上在9月份登陆我国的台风亦不少见,比如2008年9月下旬登陆我国的第14号台风“黑格比”,2010年10月中下旬登陆我国的第13号台风“鲇鱼”。因此,不能过了主汛期就麻痹松懈,还要高度重视防御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做好人员、物资和技术等各项准备。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的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应对,科学防范。
  2、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
  此次应对“纳沙”台风的过程中,通过专报、专题、电视、广播、大喇叭等手段进行传播,把台风预报预警信息送到应知的每个人手中,使台风防御工作一直在掌握之中。
  由于灾害性天气常常是媒体关注的焦点,竞相报道的热点,应加强舆论引导。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加之缺乏气象相关科学专业知识,导致对灾害性天气成因、影响的误读或夸大,以至造成社会公众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在今后防御灾害性天气时,要进行正确舆论引导,使台风防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普及应急知识,加强应急演练
  加强应急科普常识、避险自救知识的教育是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重要举措之一,相关部门应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广泛传播应对等灾害性天气的科普知识,引导公众强化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逃生、避险的方法技能。
  适时开展应急预警演练,不断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和水平。演练是应急预警的检验,也是强化全民的危机意识和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一种手段,应把应急演练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民应急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近年来,气象部门不断加强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印制的宣传手册,宣传片等形式,让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深入农村、学校、社区和企业。沿海地区的气象部门还专门派专家深入基层、学校讲解有关台风的知识。有些台风多发地区通过建台风博物馆、台风地标等方式,让老百姓身临其境地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例如,建在浙江省舟山市中国台风博物馆,通过模拟台风生成及行动过程,提供台风实地观赏台,设波浪观测试验站等方式,为公众提供生动、易懂的台风科普知识。浙江省台州市为铭记灾史、警示后人,将新中国成立后登陆台州市的17个台风建成“台风地标”,并标注台风编号、名称、登陆时间、强度、灾害情况等。
  这一系列措施,使我国公众的互救和备灾意识得以不断加强,我国台风造成的损失在逐年降低,台风造成人员直接死亡越来越少。
  4.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彻底消除信息“盲区”
  在此次防御“纳沙”的应对过程中,虽然气象部门通过各类媒体发布了大量预报预警信息,但气象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仍然存在,预警信息覆盖还存在“盲区”。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直通农户尚未完全实现,这给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意见》要求,不断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在气象灾害的防御过程中,应不断加强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绿色通道”建设,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建设,着力解决因通道拥堵不畅而造成信息滞后或梗阻问题,给基层群众以足够的防灾避险时间,发挥灾害预警信息的最大效益。
(责任编辑:苏玉君)  
气象服务热线:400- 中国气象局总机:
网站值班电话:010-:00-17:00)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强台风“纳沙”登陆在即:关注26-28日强潮汐组合
已有 1826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台风 潮汐组合
点评:台风发生在强潮汐期间,可能激发不可抗拒的严重灾害。台风在强潮汐期间发生,会造成不可抗拒的灾害。日为日月大潮,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台风莫拉克致灾严重,原因在于强潮汐的激发作用。2006年8月强潮汐使台风“桑美”从小泥鳅变为大鳄,强潮汐作用更加明显。强潮汐使台风“桑美”从小泥鳅变为大鳄. 杨学祥. 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本文引用地址: &
【新华网联合访谈】强台风“纳沙”登陆在即 气象专家详解特点影响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日 18:09:00
.h1 { FONT-WEIGHT: TEXT-JUSTIFY: inter- FONT-SIZE: 22 MARGIN: 17pt 0cm 16.5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TEXT-JUSTIFY: inter- FONT-SIZE: 16 MARGIN: 13pt 0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TEXT-JUSTIFY: inter- FONT-SIZE: 16 MARGIN: 13pt 0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 LINE-HEIGHT: 18px } .h1 { FONT-WEIGHT: TEXT-JUSTIFY: inter- FONT-SIZE: 22 MARGIN: 17pt 0cm 16.5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TEXT-JUSTIFY: inter- FONT-SIZE: 16 MARGIN: 13pt 0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TEXT-JUSTIFY: inter- FONT-SIZE: 16 MARGIN: 13pt 0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union { FONT-SIZE: 14 LINE-HEIGHT: 18px } .union TD { FONT-SIZE: 14 LINE-HEIGHT: 18px }
嘉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玲
主持人:中国气象网记者 苏杰西& 达芹
摄影:中国气象报记者 胡亚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左)在访谈中。
  记者:张首席您好!请您介绍一下第17号强台风“纳沙”到目前为止生存发展情况?
  张玲:“纳沙”是于9月24日8时生成,25日20时加强为台风,26日夜间在菲律宾吕宋岛近海加强为强台风,27日7时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27日11时在吕宋岛北部减弱为台风,27日17时移入南海东部的海面。28日14时位于海南文昌东偏南方约590公里的南海中东部海面上,目前为台风强度,中心附近风力为13级(40米/秒)。
  记者:我们知道“纳沙”已经在菲律宾登陆了。预计它将于何时在我国第二次登陆呢?它带来的降水、大风等对海南、广东以及福建等地会造成什么影响?
  张玲:从目前情况看,登陆时间应该是29日下午到夜间,在广东的阳江到海南的陵水一带沿海登陆。预计其在向南海西北部移动的过程中强度可能还会有所加强,登陆时强度为台风或强台风。受“纳沙”影响,28日20时到10月1日20时,台湾海峡、南海大部、巴士海峡、福建沿海、广东沿海、台湾沿海、海南沿海、琼州海峡、北部湾、广西沿海将先后有7-9级大风,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10-11级大风,“纳沙”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的风力有12-14级,阵风可达15-17级;台湾东部和南部、福建南部、广东大部、海南、广西大部、贵州南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降雨量一般有30-60毫米,其中海南大部、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降雨量一般有100-200毫米,广东雷州半岛、海南的部分地区有特大暴雨,降雨量可达300-400毫米,局地可超过400毫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在访谈中。
  记者:“纳沙”会对旱区产生什么影响?
  张玲:对旱区来说,受“纳沙”影响,9月30日至10月2日,贵州、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北部有中雨,局地大雨,此次降水对缓和部分旱区的旱情有一定作用。
  记者:它可能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台风吗?
  张玲:今年到目前为止,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为11号“南玛都”,登陆台湾台东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这是台风的最低等级。按目前的分析来看,“纳沙”现在的强度已达13级(40米/秒),并且还将有所增强,可能达到强台风级别,所以预计“纳沙”有可能成为今年到目前为止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
  记者:今早热带风暴“尼格”已经生成,它的生成将对“纳沙”带来的什么样的影响?
  张玲:“纳沙”与“尼格”距离较远,大约在2000公里左右,二者之间还存在一个南北向的高压阻隔,在“纳沙”登陆之前,“尼格”不会对“纳沙”的路径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从大尺度背景场的角度来看,由于“尼格”的存在,它跟“纳沙”共同构成一条东西向辐合带,这种天气环流形势有利于“纳沙”西行。从天气背景场角度来看,“尼格”是有一定贡献的;但目前不考虑两者之间的直接影响。
  记者:“纳沙”目前呈现出来什么样的特点?
  张玲:“纳沙”现在由于和西南季风结合,整个云区范围非常广,基本上覆盖了南海大部。它的强度较强,预计其将进一步加强。从其影响方面来看,受“纳沙”、南下冷空气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以及台湾等地方都将受到它的风雨影响,影响范围比较广,并且风大雨大。另外从防御角度来讲,“纳沙”影响我国期间,适逢“十一”黄金周和天文大潮期,将出现“风、雨、潮”三碰头的状况,这为台风防御增加了一定难度。
  记者:预计“纳沙”登陆以后,它的强度和走向是怎么样的?
  张玲:预计“纳沙”登陆我国后会穿过北部湾海面,在越南东部登陆。“纳沙”登陆我国后强度将会出现减弱的趋势,但不会迅速衰减,因为尽管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地形的摩擦作用会导致台风的减弱,但北部湾海面对台风强度维持是有利的,同时台风北侧有低层弱冷空气南下,配合与西南季风的结合,对强度的维持又是有利的,因此预计“纳沙”登陆我国后强度将会出现减弱的趋势,但不会迅速衰减。
  记者:“尼格”与“纳沙”形成“双旋共舞”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今年已多次出现,请问这是否正常?
  张玲:正常。因为台风生成于热带辐合带,通常它的走向是东西向的,在几千公里长的热带辐合带上面同时会存在几个气旋性涡旋,因此同时出现几个台风是很正常的现象。今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出现了3次两个或两个以上台风共存的现象,包括“洛坦”、“梅花”和“苗柏”,“洛克”和“桑卡”,“南玛都”与“塔拉斯”。18号“海棠”、17号“纳沙”和19号“尼格”也是一组。但这一组和之前的三组(我们把多个台风同时存在称为一组)相比,路径特点明显不同,前三组大都以偏北移动为主,而“纳沙”这一组都是以偏西移动为主。
  记者:“纳沙”与历史同期登陆我国的台风,如“黑格比”相比,情况怎样?
  张玲:“纳沙”目前的路径与2008年强台风“黑格比”和9615号强台风的路径有一定的相似度,但“黑格比”和9615号的移速非常快,将近30公里/小时,而目前我们预计“纳沙”的移速为20公里/小时左右;从强度看,“黑格比”在近海加强,预计“纳沙”也将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另外“黑格比”和9615号台风都给粤西造成了严重灾害,我们估计“纳沙”也将给粤西造成较大影响。
  记者:近期“秋台”频繁产生并影响我国,此现象是否正常的,将来一段时间在我国近海是否还会有“秋台”的生成?
  张玲:今年9月份以来,“秋台”已生成编号7个,比历史同期平均生成数4.76个明显偏多。
  今年“秋台”频繁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九月份的热带对流活动较八月份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对流明显增强。由于台风是从热带对流中发展起来的比较强的涡旋系统,因此对流增强有利于台风生成。
  此外,从大气和海洋状况来看,九月份出现“拉尼娜”现象,初步分析认为今年“秋台”多与“拉尼娜”现象有一定的关系。
<FONT face=楷体_GB日,大批渔船停靠海南省三亚市鱼港避风。今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27日11时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减弱为台风,17时进入南海东部海面。新华社发(陈文武&摄)
  记者:目前中国气象局对“纳沙”的防范工作进行哪些安排和部署?国家气象中心如何做好台风监测和预报工作,同时,与地方气象台有怎么样的联动措施?
  张玲:中国气象局已经在昨天(27日)下午6时启动了三级应急相应,28日将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并从28日下午启动了高空加密观测。
  国家气象中心对台风及时进行编号,跟踪和预报。中央气象台27日早晨、下午和28日早晨、下午进行了关于台风“纳沙”的全国的视频专题会商,请可能影响到的相关省气象台参加,联合台风可能会影响到的沿海省台共同会商“纳沙”的移动趋向和未来的影响。9月27日18时发布了台风黄色预警,28日10时将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另外从28日12时起国家气象中心开始对“纳沙”进行逐小时定位。
  (责任编辑:达芹)
2011年9月潮汐组合:关注太阳潮周期
15:08 &&&&&&&&&&&&&&&&&&& 2011年9月潮汐组合:关注太阳潮周期&&&&&&&&&&&&&&&&&&&&&&&&&&&&&&& 杨学祥&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1年1月至5月和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9月是下半年第二个强潮汐月。&夏至和冬至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小,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春分和秋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9月太阳潮又重复3月同样状态。&潮汐组合A: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9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3.04746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潮汐组合B: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潮汐组合C:9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8903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南北震荡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潮汐组合D:9月27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10度,28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07:15 &&&&&&&&&&&&&&&&&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1]。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 三、低温冻害&& &&& 四、风雹&& &&&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28]。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29]。&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学祥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位涡平流与加热场对“纳沙”、“梅花”台风路径影响的诊断分析--《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2012年硕士论文
位涡平流与加热场对“纳沙”、“梅花”台风路径影响的诊断分析
【摘要】:本文对2011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17号“纳沙”、路径预报误差最大的09号台风“梅花”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卫星云图、500hPa高度场等观测资料利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纳沙”与“梅花”在移动过程中路径与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及其原因。同时,基于动力学相关理论推导出位涡平流方程式,并利用质量可靠的高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对二者高空位涡平流场和高空加热场分布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位涡平流合成场的正中心与负中心分别分布在台风中心的南北两侧,在台风北侧位涡平流呈气旋性输送,南侧为反气旋性输送。位涡平流的空间变化对于“纳沙”西北向移动路径有一定的影响:当正中心出现明显南落时,西北向移动的“纳沙”在下一时刻会有更多西行分量导致路径略有西折。“纳沙”的加热场正负区域一般分布在纳沙的西北与东南两侧。如果这种分布出现绕台风中心的逆时针旋转,即加热场的正中心扭转至台风西侧,负中心转移至台风东侧,“纳沙”会出现短暂的西折。在弱的环流背景场中,“梅花”的高空加热场的分布则可以很好地指示台风中心的移动走向,加热场的最大中心往往位于台风移动方向的右前侧。加热场的最大正中心向梅花的某一侧发生转移,预示着下一时刻梅花的向该方向的移动分量有所加大。此外,加热场分布的对称性、等值线密集度都和两个TC的强度、云系对流强弱等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该分析方法与结论对于台风预报业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今后的台风理论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P444【目录】:
摘要3-4Abstract4-61 绪论6-18 1.1 选题的意义6-8 1.2 针对热带气旋的研究进展8-13
1.2.1 热带气旋结构变化研究现状8-10
1.2.2 热带气旋移动与移速的相关研究10-13 1.3 热带气旋预报方法现状13-17 1.4 本文的工作与主要内容17-182 资料与方法18-24 2.1 资料来源18-19 2.2 研究方法和步骤19 2.3 诊断方法及物理量19-243 “纳沙”、“梅花”路径强度变化分析24-40 3.1 1117 台风“纳莎”情况介绍24-29 3.2 针对“纳沙”背景场环流形势的分析29-31 3.3 1109 台风“梅花”情况介绍31-36 3.4 针对“梅花”背景场环流形势的分析36-39 3.5 本章小结39-404 对“纳沙”、“梅花”的高空位涡平流场及加热场的演变分析40-61 4.1 “纳沙”高空位涡平流场的时空演变40-51 4.2 “纳沙”高空加热场的时空演变51-55 4.3 “梅花”高空加热场的时空演变55-60 4.4 本章小结60-615. 结论与展望61-63 5.1 主要结论61-62 5.2 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62-63参考文献63-67致谢6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祥德,朱复成;[J];大气科学;1989年01期
罗哲贤,徐祥德,陈联寿;[J];大气科学;2002年06期
张胜军,陈联寿,徐祥德;[J];大气科学;2005年06期
罗哲贤,马镜娴;[J];大气科学;1995年02期
孟智勇,徐祥德,陈联寿;[J];大气科学;1998年02期
马艳,张庆华;[J];黄渤海海洋;1999年01期
陈秋士,王牧音;[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7年10期
田洪军,罗哲贤;[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包澄澜;[J];气象学报;1981年01期
陈联寿,罗哲贤,李英;[J];气象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燕;梁旭东;黄伟;;[A];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凯;沈树勤;孙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何伟芬;郭媚媚;彭端;何华庆;;[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张凯荣;宋长远;陈钰祥;;[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王远超;黎玲;陈明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王远超;林宝亭;;[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费艳琴;周晓英;;[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9期
;[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2010年06期
刘伟,张庆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高帆;王洪庆;;[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张超;张庆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姝;李英;魏娜;;[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张文龙;张大林;王昂生;崔晓鹏;;[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付伟基;李振锋;仵建勋;王俊;;[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吕心艳;端义宏;;[A];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陆佳麟;施春红;;[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丘文先;吴新胜;林炳文;吴杰;;[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关皓;王汉杰;邓文彬;周林;;[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宁宁;;[A];2004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4年
叶萌;黄忠;;[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王远超;;[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先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杨宇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汪小康;[D];南京大学;2011年
邓睿;[D];浙江大学;2010年
丛春华;[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胡邦辉;[D];南京大学;2011年
曾智华;[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李春虎;[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孙燕;[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郑立松;[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士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程明;[D];兰州大学;2010年
祝丽娟;[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吴联要;[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胡姝;[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杨蜀都;[D];南京大学;2011年
傅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赖芬芬;[D];南京大学;2011年
高辉;[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李侃;[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端义宏,伍荣生,余晖,梁旭东,陈仲良;[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2004年01期
周霞琼;陈仲良;;[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2006年03期
包澄澜,陆胜元;[J];大气科学;1977年01期
丁一汇,范惠君,薛秋芳,陈桂祥;[J];大气科学;1977年02期
包澄澜,魏荣茂,黄长花;[J];大气科学;1979年02期
陈联寿;[J];大气科学;1979年03期
张铭,李崇银;[J];大气科学;1986年03期
袁重光,曾庆存;[J];大气科学;1987年01期
徐祥德;[J];大气科学;1991年02期
王玉清,朱永禔;[J];大气科学;199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姝;;[J];科技传播;2011年04期
赵贤产;;[J];浙江气象;2006年02期
徐宁军,陈吟晖;[J];广东气象;1998年03期
梁佳;丁治英;万瑜;陈永林;;[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6期
,王向阳;[J];气象;1978年10期
酆鉴章;;[J];海洋科学进展;1987年04期
侯淑梅,孙忠欣;[J];河南气象;1998年03期
吴成表;[J];浙江气象;2005年02期
毛田;王劲松;杨光林;余涛;平劲松;索玉成;;[J];科学通报;2009年24期
金星;康兰池;;[J];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钻;薛冰;柳晶;;[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家峻;张立凤;罗雨;;[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王新敏;赵培娟;李保生;苏爱芳;;[A];2007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梁毅进;韦寿赛;梁玉春;赵炎;;[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岳彩军;;[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陈惠芬;;[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气象分卷)[C];2005年
谭燕;梁旭东;黄伟;;[A];2008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陈联寿;;[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王坚红;耿姗姗;苗春生;冯呈呈;龚茂珣;;[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陈联寿;;[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何孟洁 郭起豪;[N];中国气象报;2010年
殷磊 黄怀;[N];厦门日报;2010年
江然 通讯员
刘静;[N];中国气象报;2010年
邱耀斌 张文艺
周明太;[N];闽南日报;2010年
刘贵枝 饶超毅;[N];闽南日报;2010年
本报见习记者 蔡玉冰;[N];广东科技报;2011年
孙楠;[N];中国气象报;2011年
董永春 通讯员
林艳兰;[N];中国气象报;2010年
田雅婷;[N];光明日报;2010年
田雅婷;[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丽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梁佳;[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肖玉凤;[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邓睿;[D];浙江大学;2010年
冯兴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张进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河惠卿;[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宋芳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宋芳芳;[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任健;[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静;[D];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2012年
赖巧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温德垚;[D];兰州大学;2011年
郑朝霞;[D];浙江大学;2012年
邵彩霞;[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林桂生;[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高钦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苏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孙敏;[D];南京大学;2012年
黄静;[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i路径查找器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