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知道中国科学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工程研究所的最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所属目录:
所属地区: &
网站访问量:3075&&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供货等级:
交易等级:
诚信指数:97%
客户满意:91%
联系人:负责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一号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坐落于地址,交通极为便利,我们的业务活动有:分离工程为核心的应用研究,本单位是国有企业,:
0 ,我们将以国家级信用为你提供相关业务,欢迎大家与我们联系。
会员类型:
普通会员(未实名认证)
主营项目:
分离工程为核心的应用研究
资料待更新
注册资金:待更新
员工人数:未填
法人代表: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一号
单位注册时间:1998年7月
扫描保存单位二维码信息
单位印象:交通补贴
公司满意度高
该商铺未发布任何商品信息,以下是系统为您随机推荐的商品信息!
技术支持:1024商务网
浙ICP备号-1
&&1024商务网客服QQ: &&
免责声明:此网页并非该单位官网,而是由会员免费注册的1024商务网商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1024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或联系删除。开放分类: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摘要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在我国著名科学家叶渚沛先生倡导下于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建所初期,致力于应用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简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70-80,在郭慕孙和陈家镛两位院士的带领下,为适应学科发展趋势和需求,学科方向逐步演变为化学反应工程和冶金物理化学,应用由冶金扩展到、、和,并开拓了计算机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经30年的积累,到90年代,学科方向又进一步扩展为工程化学,形成了以多相反应和分离工程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以生化、资源及环境、能源和材料为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框架,并建立了技术开发公司,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的布局。 纵观我所40年的发展,走过了一条发挥化工学科优势、关注学科交叉、加强应用基础、开拓应用领域和发展产业化的道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初步具备了以"过程工程"为学科方向的条件。为此,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日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成果
四十多年来,我所积累了许多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取得科研成果587项,获国际、国家、院部级成果奖142项。其中,国际奖3项,国家三大奖1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专利申请项目在中科院研究所名列前茅。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招生专业为: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配备
目前,我所设有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北京过程工程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职职工290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34名,硕士生导师36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名,在学研究生230名;许多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任重要职务。中国颗粒学会挂靠我所,所内主办《过程工程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和三个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学科
过程工程是为所有过程工业服务的共性学科,它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物质的运动、传递、反应及其相互关系。其任务是创建高效清洁的物质转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实验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我所面对生化、资源与环境、能源和材料等领域,加强工艺创新、过程设计和工程应用的能力,重视学科交叉和从分子工程到产品和过程工程中不同尺度的复杂体系的研究,致力于从个别现象归纳共性规律,创建普适方法,开发高新技术,以建设世界一流的过程与产品工程的现代化研究基地为奋斗目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科研成果
2009年,过程工程所共取得科研成果22项,获国际、国家、省部级成果奖12项。其中,由毛在砂、陈家镛、杨超、王跃发完成的《多相体系的化学反应工程和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以30多年的科研积累推动了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为过程工业设备的优化操作和科学放大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应用基础,为化工、石油等过程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由、苏志国、、王佳兴、巩方玲、周青竹完成的《尺寸均一、可控的乳液、微球和微囊的制备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发明了一种全新的乳液、微球和微囊制备技术,采用微孔膜为介质,通过控制分散相与膜孔的界面张力和液滴形成速度,制备出尺寸均一的乳液、微球和微囊,相关专利技术及产品已在国内外数十家单位获得应用。由陈洪章与安徽大学合作完成的《真菌杀虫剂产业化及森林害虫持续控制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通过生物质类高值化的创新技术体系,在固态发酵技术产业化和秸秆组分分离及其生物量全利用领域中,成功实施了固态发酵纯种培养规模化与产业化,江西生产基地的建立改变了我国真菌杀虫剂商业产品为零的现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林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开发工作
&2009年,过程工程所科技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26份,合同金额9100万元;实现横向收入4900多万元,较2008年增长约140%。科技开发工作形成良好局面,全年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开展科技交流活动130余次,与地方政府或企业新建16个联合实验室或研发基地;与国内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了太阳能光热、冶金法太阳能多晶硅、海外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等9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科技开发工作辐射到全国27个省区市;廊坊中试基地顺利获得建设项目三证。多尺度模拟仿真计算技术逐步在冶金、石化等流程工业中的得到应用,亚熔盐氧化铝清洁生产、循环流化床磁化焙烧处理贫铁矿、以离子液体技术为平台的化工清洁生产、动态高温钢坯防氧化与功能粉体及涂层、生物介质及膜乳化法制备微球微囊、纤维素生物质制备丁醇、工业烟气脱硫、焦化废水处理等技术实现产业化,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国际合作与交流
2009年过程工程所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与研究所长期保持密切合作来自瑞士的洛塔·雷教授被授予“2008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研究所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美化学工程会议、第二届中英颗粒技术论坛等重要国际会议,同时与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佐治亚理工学院、佛罗里达磷酸盐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备忘录。2009年全所共出访87人次,来访282人次。中国颗粒学会挂靠过程工程所,所内主办《过程工程学报》、《颗粒学报》(PARTICUOLOGY)和《计算机与应用化学》三个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领导班子
&郭慕孙&名誉所长
郭慕孙&1920年生,广东潮州人,化学工程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锁江&所长
张锁江,男,45岁,博士,研究员、所长、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节能减排重大行动计划负责人。&&&&党委书记、副所长
陈运法:男,&1965年2月生,&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光辉&副所长
马光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女,1964年9月生。1988年日本群马大学高分子工学科毕业。1990年、1993年分别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高分子工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 江&&明&&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江明:女,回族,1953年8月生,安徽人,1966年10月参加工作,1972年4月入党,研究生毕业。& 崔志民&所长助理 所长助理、4级职员、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工会常务副主席。曾任所党务主管、所务主管、所办主任、党务主任、综合办公室主任,2003年10月至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协助所领导分管行政、党群、人事、财务、资产、基建、纪检、监察、审计等工作。同时,任中科院工会常委,中科院京区体协副主席等职。&&&肖 炘&所长助理
所长助理、研究员。1988年9月-1992年7月,在西北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生化工程方向,学士。连续三年获“校三好学生”,毕业时获“陕西省优秀毕业生”,保送硕士研究生。1992年9月-1995年7月,西北大学化工系生物系联合培养,生化工程方向,硕士。&& 朱庆山&所长业务助理
1969年5月生,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齐&&涛&所长业务助理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过程工程所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山东省“泰山学者”获得者。&& 陈洪章&所长业务助理
1991年获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现任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生物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学术委员会
第一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 委&&员:马积棠&申葆诚&许道生&许志宏&陈家镛&杨纪珂&郭慕孙 &袁孝惇 秘&&书:许厚文&&&&&& 第二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郭慕孙 副主任:陈家镛 委&&员:于仲权&王大光&庄一安&刘淑娟&许厚文&许志宏&许道生& 萧骅昭&杨守志&柯家骏&袁孝惇&范绍国(兼秘书)&第三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 副主任:陈家镛 委&&员:王中礼&王大光&许志宏&许道生&萧骅昭&杨守志&张宗诚 &黄崇艺 秘&&书:田肇岐&& 第四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郭慕孙 副主任:李佐虎 委&&员:于仲权&马积棠&王大光&许志宏&刘淑娟&陈家镛&杨守志& 张宗诚&郑建生&欧阳藩&柯家骏&萧骅昭&谢裕生 秘&&书:朱 谦&& 第五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许志宏 副主任:王大光&李佐虎 委&&员:毛铭华&毛在砂&李道昭&李洪钟&李佑楚&刘淑娟&张宗诚 陈家镛&杨章远&欧阳藩&柯家骏&郭慕孙&谢裕生&韩&恺&秘&&书:汪培武&孙幼珍
第六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欧阳藩 副主任:李静海&刘会洲 委&&员:毛铭华&毛在砂&王大光&卢立柱&许志宏&李佑楚&李佐虎 李洪钟&刘德华 &陈家镛&陈运法 &张&懿 &宋宝珍 罗保林&郭慕孙&郭&力&梁&云&谢裕生&温&浩&戴学刚 秘&&书:陶昌源&& 第七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李洪钟 副主任:苏志国&温&浩 委&&员:毛在砂&王玉春&卢立柱&刘会洲&陈家镛&陈运法&李静海& 李佐虎&宋宝珍&欧阳藩&张&懿&罗保林&林伟刚&郭慕孙&&郭占成&郭&力&姚建中&谢裕生&戴学刚 秘&&书:唐&清&第八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张&懿 副主任:刘会洲&马光辉 委&&员:刘春朝&朱庆山&齐&涛&李静海&陈家镛&陈运法&陈洪章& 苏志国&张锁江&林伟刚&郭慕孙&郭占成&郭&力&袁章福&&温&浩&秘&&书:肖&炘
第九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任:张 懿 副主任:马光辉&温&浩&张锁江 委&&员:万印华&王&丹&朱庆山&刘会洲&刘春朝&刘&铮&齐&涛& 李静海&李洪钟&李文超&李成岳&陈运法&陈洪章&陈家镛& 苏志国&张伟刚&林伟刚&郭&力&郭占成&郭慕孙&袁章福 秘&&书:惠建斌&& 第十届&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08——&)&
主&任:&李洪钟 副主任:&张锁江、马光辉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光辉、王淀佐(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刘会洲、朱庆山、齐&涛、张&懿、 张锁江、李洪钟、李静海、苏志国、陈运法、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陈洪章、 陈家镛、&骆广生(清华大学)、郭慕孙 秘&&书:&科研处处长(兼)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学位委员会
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郭慕孙 副主任:马积棠 委&&员:王大光&许志宏&刘淑娟&陈家镛&汪家鼎&杨守志&& 第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郭慕孙 副主任:马积棠 委&&员:王大光&许志宏&刘淑娟&陈家镛&杨守志&柯家骏&谢裕生 & 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郭慕孙 副主任:刘淑娟 委&&员:王大光&许志宏&陈家镛&杨守志&郑国梁&柯家骏&谢裕生 第四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郭慕孙 副主任:刘淑娟 委&&员:于淑秋&王大光&毛铭华&许志宏&李佐虎&李洪钟&陈家镛&&&欧阳藩&郑国梁&柯家骏&谢裕生& 第五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郭慕孙 副主任:李洪钟& 委&&员:毛在砂&许志宏&李佐虎&李晋林&李静海&刘会洲&陈家镛& 戚艺华&&杨章远&周家驹&欧阳藩&郑国梁&柯家骏&姚建中&谢裕生 & 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谢裕生 副主任:刘会洲&陈运法 委&&员:毛在砂&王玉春&许志宏&陈家镛&李佐虎&李洪钟&李静海 苏志国&杨章远&郑国梁&欧阳藩&张&懿&周家驹&林伟刚 郭慕孙&郭占成&柯家骏&姚建中&戚艺华 秘&&书:艾&菁
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苏志国 副主任:陈运法&郭占成 委&&员:马光辉&王玉春&毛在砂&刘会洲&刘春朝&朱庆山&李静海&&&&&李洪钟&李佐虎&陈洪章&张&懿&张锁江&林伟刚 姚建中&&&袁章福&谢裕生 秘&&书:李&英 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马光辉&朱庆山&郭占成 委&&员: 王玉春&毛在砂&刘会洲&齐&涛&李静海&李洪钟&李佐虎 陈运法&陈洪章&张锁江&张&懿&林伟刚&姚建中&袁章福 谢裕生 秘&&书:李&英
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2008—)&
主 任:刘会洲 副主任:陈洪章、朱庆山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玉龙、万印华、马光辉、王&丹、丛&威、朱庆山、刘会洲、 刘春朝、齐&涛、许光文、苏志国、李洪钟、李静海、杨&&超、 张&懿、张伟刚、张锁江、陈运法、陈洪章、林伟刚、惠觅宙、温&浩 秘&&书:研究生教育部门负责人(兼)&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工程技术委员会
第一届&所工程技术委员会() 主&&任:李洪钟 副主任:陈运法&陈洪章&齐&涛 委&&员:马光辉&朱家骅&朱庆山&刘会洲&李静海&李佐虎&陈家镛 苏志国&张伟刚&张锁江&张&懿&郭慕孙&袁章福&谭天伟&戴猷元 秘&&书:段东平 & 第二届&工程技术委员会(2008—)&&&&&&&&&&主 任:张&&懿 副主任:陈运法、苏志国、齐&&涛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印华、马光辉、王淀佐(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卢旭晨、刘会洲、 朱庆山、朱家骅(四川大学)、许光文、齐涛、邱定番(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张懿、张伟刚、张锁江、李洪钟、李静海、苏志国、陈运法、陈洪章、陈家镛、 费维扬(清华大学)、徐南平(南京工业大学)、袁章福、郭慕孙、&&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 秘&&书:开发处处长(兼)&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历史沿革
1. 创建之初(年) 叶渚沛先生是著名的冶金学家,他在英美留学时攻读冶金和化学工程专业,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他倡导“用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并创建了化工冶金研究所(过程工程所前身,简称化冶所)。化冶所的创建和发展处处伴随着叶渚沛先生的身影,历史的脚步可以追朔到建国初期。 1.1&缘起 &1950年,叶渚沛先生躲过美国当局阻挠,绕经巴黎、日内瓦、香港回到祖国。回国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热情接待了叶渚沛,并委任其为重工业部顾问(抗战时期,在重庆受我地下党委托叶曾安排了周恩来和英国领事的秘密会谈)。上任当年,叶渚沛赴东北考察,重点在我国当时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研究采矿、选矿、精炼问题。历时10个月后回到北京,发表了“低品位铁矿酸性冶炼过程”的学术论文,并就观察到的情况写成报告,通过何长工呈递董必武处,后交至中央委员会。 &1951年,叶渚沛对矿石冶炼过程的能量平衡与熔体组元的氧化还原等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钢铁冶炼与化肥生产同步操作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为解决中国氮肥生产提出了独到见解。 1952年,在重工业部“包头矿利用会议”上,叶渚沛主张以稀土元素综合利用为主,不同意苏联专家提出的以铁矿开采为主,而不顾稀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建设方案,因此受到不公正对待。 &叶渚沛在重工业部工作两年半时间,“遭逢了进退维谷的境地”(叶渚沛语),因此于本年致函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伯达,表达了自己在重工业部工作中提出的建议以及研究成果不被主管部门重视的困惑。信中写到:“我们的情况是如此地和苏联情况不同,所以我们必须用我们自己的方法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也不能期望这些苏联专家为我们解决。……我是一个最早的工业过程发明者,并且我的大量工作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一直希望能够在科学院下面组建一个研究所,在这个所里我可以实现我的理想。” 日,叶渚沛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您给我一个研究机构,使我能有机会做有系统的研究发展重工业的方法。”信中还写到:“人民政府对我的生活关怀备至,给我舒适的居住地方和优厚的工资,但这些不是我生命中最需要的东西,我最需要的是一个研究工业方法的机会,从而对目前我国工业化有所贡献。”本年叶渚沛由重工业部调至中国科学院担任学术秘书。 日,刘少奇接见来我国访问的英国物理学家、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约翰o贝尔纳教授时,贝尔纳对刘少奇说:“你们中国自己还有一个专家没有很好利用”,即指叶渚沛。 1.2&筹备 1955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第三个年头,国民经济由恢复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化急需科学技术的支持,叶渚沛奔波多年建立一个研究所的愿望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同年6月,叶渚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 同年9月,叶渚沛来到中关村着手化冶所筹建准备工作,并撰写了“筹建化工冶金研究所初步方案”。方案特别强调“化冶所的建立将能符合于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同时,亦将符合于科学发展的趋势”。 同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务会议研究同意成立化工冶金研究所筹备处。确定化冶所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化学工程原理和技术强化冶金过程,探索新的化工冶金过程,发展新型化工冶金设备。筹备处办公地点借用中关村化学所大楼五层几间办公室。 &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技术科学部主任严济慈、化冶所所长叶渚沛与冶金部办公厅主任袁宝华、生产技术司司长霍世章等就筹建科学研究用15m3高炉问题座谈,并达成一致协议报国务院。年底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和科委主任聂荣臻批准,由中国科学院投资300万元,在石景山钢铁公司建立“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实验高炉”(即石钢018车间)。至本年底全所职工达到150人。&1957年,化冶所筹备工作进入尾声。叶渚沛在《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方向任务》报告中阐述了化学工程发展和冶金过程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化学工业同冶金工业本来没有理由把它们对立起来分析,它们的过程都包含着下面四个现象:①动量的传递;②热能的传递;③物质的传递;④化学变化。……化学工程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旧的和新的冶金过程”。他的这一学术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传一反”,为改造传统冶金过程和创造新的冶金工艺指明了方向,并成为化工冶金研究所创建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1.3&建所 &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一次院务常务会议通过结束化工冶金研究所筹备阶段,正式批准成立化工冶金研究所。叶渚沛任所长,&孙卓先任党委书记。同时,以(58)院厅秘字388号“中国科学院通告正式成立化工冶金研究所”的发文,通告全院并呈送国务院。 &当年全所职工达到500余人,主要设有炼铁、炼钢、流态化、湿法冶金四个研究室。另外设有:复杂矿物研究组、炼铝组、热工程组、选矿组;化学分析室、物检室、联合工厂、技术室、图书馆等。行政上设有人事、总务、计划、秘书、器材等科室。&
2. 稳步发展(年) 一九五八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之年,国民经济进入突飞猛进的全面发展时期,钢铁产量成了衡量国力最重要的标志。党中央特别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以钢为纲”、“钢铁元帅要升帐”的口号。叶渚沛凭借他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观察,急国家之所急,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大课题,尤其是冶金工业方面的课题,提出了带有方向性的预见,并为实现这些愿望带领全所职工开展实验研究,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化工冶金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1&针对国家急需确定研究方向 &建所之初,叶渚沛在上报“化工冶金研究所的方向任务”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所的研究方向是用化学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来改进冶炼过程和设备。确立的五个方面的研究任务是:①强化高炉冶炼过程;②流态化焙烧;③湿法冶金;④转炉炼钢中的问题;⑤复杂矿的综合利用。 2.2&强化高炉冶炼过程 &1954年,“论强化高炉冶炼过程的基本问题”先在苏联《现代冶金问题》杂志上发表,后由科学出版社于1954年在国内出版。论文倡导将化工原理和技术应用于冶金过程,对高炉冶炼过程的“三传一反”等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强化高炉过程理论,即“高压炉顶、高风温、高鼓风湿度”的“三高”理论。据此理论,将高炉顶压从当时的0.5个大气压(表压,以下同)提高到2.5-4.0个大气压,风温从600℃提高到1250℃,采用高蒸汽以控制火焰温度梯度。通过“三高”综合技术措施可使产量翻番,为现代高炉过程的强化和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被同行称为“这是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为验证“三高”理论和发展新技术,由中科院投资300万元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实验高炉”,1956年8月开工,1958年6月底完工,7月1日开炉。在叶渚沛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截止到1965年,完成了“17.5m3高炉钒钛磁铁矿冶炼实验”研究等重大课题。炉顶压力最高达2.8个大气压,风温最高达1230℃,鼓风湿度最高达50—60克/立方米,利用系数最高达到6.44吨/立方米o日,均达到当时国内外先进水平。作为理论基础与实验结果“论强化高炉冶炼过程的基本问题”,先后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3&开拓氧气转炉炼钢 氧气转炉炼钢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黑色冶金最重大的技术突破。1952年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在奥地利问世不久,叶渚沛就敏锐地意识到氧气转炉必将取代平炉成为最主要的炼钢方法,最先把这种技术介绍到国内,也引起了国内冶金界在转炉与平炉问题上的激烈争论。& 1955年9月,叶渚沛在《科学通报》及1956年第二期《钢铁》杂志上发表了《论在中国采用吹氧转炉方法炼钢问题》,从节能、节省投资、降低成本、提高钢质量、提高产量等角度出发,力主在我国发展氧气转炉炼钢。 同年,在全国十二年科学规划工作会议上,叶渚沛向大会做了《转炉炼钢的新发展及其理论》的报告,受到国家重视,“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项目列入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化冶所、石景山钢铁公司为主要研究单位。 日,(56)化冶所128号文“关于顶吹氧气转炉炼钢协调问题的报告”中写到:“十二年科学规划会议决定将研究氧气转炉炼钢理论一题交我所负责,并建立一吨顶吹氧气转炉和100&m3/小时的制氧设备。……此后我所即大力推动制氧和炼钢实验车间的筹建工作”。化冶所成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氧气转炉炼钢的负责单位。 年,在叶渚沛的亲自指导下,先后在所内钢厂建立的0.3吨和1.5吨氧气顶吹转炉上开展了实验研究,成功冶炼了石钢普通生铁、高磷生铁和含钒生铁。 1959年,应石景山钢铁公司的要求,化冶所为石钢3吨氧气转炉提供了设计参数和工艺操作规程,并为其培养了50余名技术骨干。 1963年,叶渚沛提出的发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建议,得到中央政治局的支持,在主持国家科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国家科委拨出2400万元工业试验费在石钢兴建30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 1964年,中国第一座真正用于工业生产的30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投产,开创了我国黑色冶金工业的新纪元。& 日,叶渚沛在致函毛泽东的信中说:“在国家科委和计委的强有力支持下,经过我们十年的斗争,顶吹氧气转炉才首次在石景山钢铁公司被采用。有一位副总理打电话来,祝贺我所多年斗争的胜利”。 1978年,化冶所“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2.4&三大矿的综合利用 &建所50年来,化冶所针对国家急需开发利用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包头含稀土、金川硫化镍矿(俗称三大矿)现有工艺流程的完善和新工艺流程的开发,以及某些丰产(钒、钛、稀土、钴、钼)及镍、钴等分离提取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艺流程开发。在学术思想和研究水平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相继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不少已推广应用于生产实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同志十分重视三大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曾七次莅临化冶所视察了解科研工作情况。 &●为攀枝花钢铁基地提供流程建设方案 &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是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攀枝花地区地处三线腹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探明的矿物达29种之多,其中钒、钛储量不仅国内居首位,而且世界罕见,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特别是优质钢种生产的远景基地,而“渡口(攀枝花)钢铁厂的设计主要是基于我们所研究的过程”(叶渚沛语)。& 叶渚沛领导下的化冶所一直关注攀钢的建设,从化冶所成立开始就把攀钢建设流程作为化冶所的主攻方向之一。 1958年,叶渚沛发表了《攀枝花钒钛铁矿的紧急问题》和《对我国钒钛铁矿冶炼的一般考虑》两篇论文。 1959年,叶渚沛带领科研人员对“攀枝花含钒铁水炼钢提钒工艺新流程”进行系统的应用研究,在国内首先采用氧气转炉处理攀枝花含钒铁水,以代替当时国内外传统的空气转炉吹钒法。先后在0.3吨、1.5吨氧气顶吹转炉上进行了含钒铁水吹钒及半成品炼钢的试验研究。此项成果为攀钢第一期建设工程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并为20世纪80年代西昌410厂(攀矿利用中试基地)半工业试验奠定了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该成果1978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年,叶渚沛发表论文《我国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和《关于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方案》,指出攀矿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铁矿资源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巨大钒钛资源,其一般选矿方法很难将铁与钛完全分离。提倡突破国外的框框,采用“三高一喷(石灰)”新工艺解决高炉冶炼问题,先后在11立方米、17.5立方米和28立方米三种不同容积的高炉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三高一喷”新工艺可以做到高炉顺行、渣铁畅流,钒回收率达到70%以上。 1965年,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化冶所提出了《关于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方案》,主张采用“矮胖式中型高炉炼铁——氧气顶吹转炉吹钒炼钢——连续铸钢”工艺流程。方案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井泉、国家计委副主任程子华的支持,并决定由国家科委、计委拨款2500万元,委托化冶所负责设计,在昆明建设350&立方米矮胖高炉。由叶渚沛亲自领导,组织专业队伍,历时一年多完成了“350立方米三高矮胖高炉设计”任务,后因“文革”开始而被迫中断。该设计任务形成的30余卷科研档案,目前仍保存在过程工程所综合档案室。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化冶所对攀矿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承担并完成了高钛型炉渣、流态化直接还原、钢渣水法提钒、焦炉式直接还原、等离子氧化法钛白、伯胺萃钒及钒铬分离等近60个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中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等以上的奖项就多达10余项。正如日叶渚沛致函毛泽东主席所说,“从1959年到1966年,我所担负并集中一部分力量研究了‘三线’渡口攀枝花钒钛铁矿的任务,……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解决了渡口高钛渣冶炼问题。用蒸汽控制25%二氧化钛矿渣的流动性是冶金史上史无前例的,是我所青年工作者对祖国创造性的贡献。我们还解决了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时高效率回收钒的问题,……渡口钢铁厂的设计主要是基于我们所研究的过程。” &●包头含稀土铁矿综合利用研究 &包头是建国初期我国三大钢铁基地(鞍钢、包钢、武钢)之一,当时使用的白云鄂博矿,是一个世界罕见的铁、稀土、稀有金属多金属综合共生矿。当时已探明的可供工业利用的元素达28种之多,其中稀土氧化物达1.5亿吨,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60%,是我国极为宝贵的财富,对于该矿的合理利用成为生产和科研的重要课题。 1952年,在重工业部“包头矿利用会议”上,叶渚沛就主张以稀土元素综合利用为主,不同意苏联专家提出的以铁矿开采为主,不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建设方案。 1958年,由苏联援建的包钢生产线,2座1513&m3高炉和3座500吨大平炉投入生产,由于草率上马,原料准备系统未建立,产量指标一直上不去。 1962年5月,叶渚沛、郭慕孙、刘侠等到包钢参观考察,发现只有一座高炉处于半生产状态,稀土、稀有金属几乎全部未被利用,造成资源流失,污染严重。 1962年7月,根据包头考察情况,叶渚沛、郭慕孙主持完成了《关于合理利用包头稀土稀有元素的建议》,提出如下流程方案: 这一流程的特点是:在获得铁精矿的同时,将稀土和稀有元素富集于尾矿中,进一步分离提取。 在郭慕孙先生的指导下,化冶所从1958年就开展了流态化磁化焙烧的研究工作。1959年对包头矿进行了日处理7.5吨的逆流两相磁化焙烧扩大试验,1963年在包钢选矿厂进行了类似的试验。1964年国家科委决定,由化冶所负责在马鞍山进行日处理100吨原矿的中间工厂试验。1966年又设计了日处理1.2吨的顺流两相流态化磁化焙烧炉,对包头矿细粉进行了58小时的连续磁化焙烧试验均获得满意效果。 &●金川硫化铜镍矿湿法冶金研究 &金川硫化铜镍矿伴生有金、银、钴、铂、钯等8种贵金属,我国70%的镍资源在金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镍、钴和铂族元素资源。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陈家镛先生的指导下,我所四室就开展了对金川硫化铜镍矿的湿法冶金研究,化冶所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发展加压湿法冶金,溶剂萃取新过程。加压浸取、加压氢还原、萃取分离与富集一批课题,在学术思想和研究水平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5&“文革”时期的几项科研工作 &1966年,“文革”开始,科研工作秩序被打乱了。 &尽管受到严重干扰,但化工冶金科研工作并未完全停止。 &●1970年4月,由外经部方毅部长主抓并委托化冶所承担的“阿尔巴尼亚红土矿综合利用”工作,是当时国家重要的援外项目。阿尔巴尼亚红土矿除含铁外,还富含镍、钴两种重要金属。在陈家镛先生、郭慕孙先生直接领导下,原三、四室的科研人员协同作战,联合攻关,采用流态化还原焙烧—氨浸取镍、钴—Fe3o4磁选的技术路线,在小试的基础上,又在上海冶炼厂做了100吨/日规模的扩大试验,取得满意结果。此期间,方毅同志六次来所视察,对化冶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该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由叶渚沛所长和陈家镛先生提出的“用加压氨浸处理东川难选低品位氧化铜矿的过程工程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于1960年开始在东川建立中试车间,并先后进行了10吨/日、100吨/日的扩大试验。直到“文革”开始该工作仍在进行,陈家镛先生曾亲临现场指导,杨守志负责现场总指挥,原四室十多位同志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多次到现场参加东川的中试,工作十分辛苦。“东川氧化铜矿的高压湿法冶金”研究成果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流态化磁化焙烧贫铁矿”是建所初期叶渚沛所长和郭慕孙先生选定的我所五大研究任务之一,是解决我国量大、面广的贫铁矿资源合理利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需求项目。1964年国家科委批准了郭慕孙先生申请的“100吨/日流态化磁化焙烧贫铁矿中试”项目,拨款250万元,在马鞍山矿山设计院建立中试厂。中试开始,已进入“文革”时期。郭慕孙先生亲自领导参加了中试厂选址、实验方案设计及中试厂建设的全过程,并同李佑楚、刘大陆、王凤鸣等三室科研人员一同参加试验,中试工作达到预期效果。“两相流态化磁化焙烧贫铁矿”获1978年院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0年8月,化冶所转向搞半导体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化工冶金方面的工作几乎全部中断。日,叶渚沛再次致函毛泽东主席,他遗憾地向毛泽东主席倾诉了化冶所转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我们过去的工作显然是被否定了,……我们的研究所变成了一个生产半导体原料的小工厂,……祖国工业化的日益发展,是需要(化工冶金)这方面的科研单位的,因此我希望保留化工冶金所,这样我将有机会在我的晚年继续为社会主义祖国贡献我的一点力量。”& 1972年7月,中科院6所1厂(包括化冶所)划归北京市科技局,实行北京市和中科院双重领导。 1972年9月,以科字第(72)430号中科院发文:根据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国资源特点,同意化工冶金所恢复化工冶金科研工作。&&
3. 拨乱反正(年) 1978年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全国科学大会开启了科研工作者的新天地,化冶所的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1&恢复建制,明确方向 1978年1月,化冶所脱离北京市科技局回归中国科学院直属领导。 日,中科院党组任命郭慕孙、陈家镛为化工冶金研究所负责人。 日,中科院任命郭慕孙为代所长,杨玉璞为所负责人。由郭慕孙、陈家镛、杨玉璞三人组成行政班子,在化冶所党委的领导下,拨乱反正,全面恢复化工冶金科研工作 ●组建研究室和职能机构研究室和技术室共有9个,另有一个工厂。 四个研究室:高温冶金I、高温冶金II、流态化、湿法冶金。 五&个技&术&室&:&化&学&分&析&、&物&理&检&验&、&计&算机、图书资料情报、仪表。 一个工厂:金属加工厂。 行政系统分为:“一科、二室和四处”&:保卫科、党委办公室、所办公室、计划处、人事处、物资处、行政处。 ●恢复技术职称 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对化冶所广大知识分子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怀;恢复了科技人员的技术职称,明确了研究室、技术室的正副主任职务,提拔了一批高、中级科技人员,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发挥了业务、行政领导和专家的作用。 ●明确方向和任务 日,中科院任命郭慕孙为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 1982年完成了化冶所方向任务的拨乱反正工作,明确今后的科研方向任务是:“以我国金属矿资源为主要对象,开展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和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流态化、湿法冶金及高温冶金中的新技术、探索分离提取和综合利用的新方法、新规律和新过程”。简称为“一个对象,二个学科,三种技术”。 郭慕孙先生特别指出:“这一方向、任务的总要求为:搞技术要有所发明,搞科学要有所创新,也即是说,学术思想必须先行,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所研究的对象取得突破,将科研置于创新的基础上。”& 3.2&探索新生长点,成立开放实验室 &连任化冶所两届所长的郭慕孙先生,为了适应新时期国家总任务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体现中国科学院直属所的特征,提倡“三要”、“三抓”的管理观念的变革。“三要”即要面向国民经济,为生产服务;要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特长,突出基础、提高和开拓性的工作;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创造适合我国资源、社会、经济特点的工艺技术。“三抓”即抓智力开发;抓课题更新;抓新思想的产生。 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化冶所不但在人才成长和研究工作方面出现了生机,结束了10年“动乱”带给化冶所方向任务动荡不定的局面,同时为努力探索新的学科生长点奠定了基础。 1978年筹建成立了“计算机应用研究室”,许志宏任主任,并于1979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无机热化学数据库。 1981年郭慕孙所长争取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金属提取过程中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资助,1986年院批准成立“多相反应开放研究实验室”,郭慕孙任主任。 1985年郭慕孙先生倡导建立了颗粒形态与表征研究室,黄长雄任负责人。 1986年组建了“生化工程研究室”,李佐虎、欧阳藩分别任正、副主任。& 3.3&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应用研究的发展 年,在郭慕孙所长的领导下,化冶所的科研工作以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和化学反应工程学为共同的主要学科基础,将流态化、湿法冶金、高温冶金中的新技术在学科基础上串联起来,促进了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从大量规律性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上述学科。 ●流态化技术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一批成果,发展了两相流态化、多层流态化和快速流态化及多种床型的开拓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郭慕孙先生的《化工冶金中的散式流态化》专著&,是流态化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论基础,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湿法冶金的研究:在多种有色和稀有金属的分离提取、新型粉末材料、有毒金属清洁生产工艺、环境治理和石油化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应用中做出了贡献,科学技术上均有丰富的积累。在湿法冶金研究中,陈家镛先生起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温冶金贯穿了将化学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提取冶金,以及将冶金技术应用于发展化学工业的学术思想。高炉过程控制、煤粉喷吹、气相氧化法制取涂料钛白,都是这些学术思想的体现。 &这一时期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担任过党委书记的有:孙卓先、杨玉璞、钱麟;所长是郭慕孙;担任过副所长的有:陈家镛、杨玉璞、高坤、崔培荣、杨守志;担任过党委副书记的有:王守愚、杨玉璞、韩光发。他们先后参加了化冶所的领导工作,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在郭慕孙、陈家镛两位院士的指导下,为化冶所拨乱反正、恢复化工冶金学科方向,探索新的生长点,建设开放实验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改革体制(年) 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日,中科院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院属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的暂行规定》和《中国科学院关于进一步扩大研究所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1986年6月,以许志宏所长为首的新领导班子接任工作,副所长有毛铭华、王大光、谢裕生、韩光发,党委书记钱麟,副书记韩光发。新班子上任后,面对体制改革的重大变革,对我所所处环境的变化做出了客观的分析。 ●由全额预算变为差额预算,是科研单位拨款制度的重大改革,经费来源将向多渠道过渡,院拨事业费占所经费收入的比例将逐年减少,科研经费将主要面向社会去争取,研究所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势。 ●产业部门科技力量的壮大和部门所有制的影响,使竞争形势日趋激烈,迫使我们重新调整工作侧重点。 ●必须重视科研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们面临开放政策,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世界水平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为了化冶所的生存和发展,顺应环境变化,制订能满足国家需求,既高瞻远瞩又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成为新班子的重要任务。 4.1&顺应环境变化,探索改革途径 &新一届领导班子肩负着研究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不畏困难,抓住机遇,带领全所职工闯出体制改革的新局面。 ●改革人事管理和干部考核制度 1986年3月,《中国科学院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实施意见》发布。 日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成立了“化冶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对所的人事管理和职称评定尝试改革,对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晋升和聘任制定了完整的制度,并在全所付诸实施。干部实行任期制,科研人员实行合同制,提倡人员流动,鼓励自由结合,健全了干部岗位考核制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各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研究所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革奖励制度 1986年,第28次所长办公会议通过了《关于职工奖惩具体实施办法》。缩小综合奖比例,增设技术进步奖、单项奖、提成奖。打破大锅饭,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鼓励先进。奖金向一线倾斜,对于获得重大成果、勇于承担院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创收成绩显著者给予特别奖励。 ●课题分类管理,全面实行课题核算 1986年7月,研究所制定了《课题分类及支持原则》的文件,根据任务来源、经费强度、学术带头人水平以及实验室基本条件等因素,将在研课题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择重、择优、择需的原则,分别给予支持。此举在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承担国家和院重大科研任务,保证基础研究稳步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都取得很好效果。 1986年底,我所在全院首次制定了《科研课题成本核算试行办法(草案)》,并于1987年初在全所开始实行。这是我所科研经费管理的重大变革,是提高科研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跟踪、描述课题研究工作全过程,考核评价科研活动质量的重要依据。 ●试行承包制,后勤工作逐步走向社会化 1986年8月,条件、后勤、服务系统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改善服务态度,提倡送货上门,热诚为科研一线服务。修建、食堂、金工厂、车队、招待所都逐步试行承包制,与所签订了承包合同,扩大自主权,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不仅增加了职工收入,而且缓解了所经费压力。 ●成立技术开发中心,将科研成果推向技术市场 日,中科院批复化冶所呈报文件,同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新技术开发公司”&,原开发处正、副处长田肇歧、王亚东分别为公司正、副总经理。公司以本所科技力量、技术储备、发展方向为经营背景,推广本所科研成果,开发新产品,并组织拳头产品的生产,为化冶所深化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公司的组织下,扩大了粉末生产品种,建立了天津化工厂等离子钛白扩试基地,组建了等离子喷涂研究—开发—服务联合体,一批生化反应器和仪器仪表科研成果推向了技术市场。&
4.2&调整工作重点,开拓研究领域 应用化工原理强化与改造冶金技术是化冶所的建所方针。“三高”炼铁、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流态化技术和湿法冶金是确定的四个当时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领域。沿着这个方向,几十年来化冶所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工程与化学的结合上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随着产业部门科技力量的发展,化冶所若再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对象,开发冶金工艺流程为中心的研究体系,在科学院已难以生存和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调整工作重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调整学科方向,以工程化学代替化工冶金,既包容了已有的技术积累,又可以促进新生长点的形成与发展,并促进尽快形成新的研究特色。 &以工程化学为主线,确立了矿产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生物化工、新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学技术五个方面为我所研究方向。 4.3&积极承担国家任务,做好科学研究纵深配置 ●承担国家任务 “&七&五&”&期&间&,&化&冶&所&每&年&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和院重大科技项目多达30多项,其中包括“863”4项,国家“七五”攻关21项,院重大项目5项,另外还有近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许志宏所长的带领下,动员全所力量,组织科技攻关,对某些重大项目打破研究室界限,组成联合攻关组,争分夺秒完成科研任务。像无气泡接触、钢铁冶炼新流程、胺类溶剂萃取、渣油催化裂化技术、电解泥综合回收及环保治理、工程化学数据库、含钒铁水钠化处理等一批科研成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届领导班子从接任工作开始就注重抓好科学研究工作的纵深配置,在抓好国家攻关任务和院重大科研项目的同时,注意加强应用基础和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对课题实行分类管理,视其性质,按择重、择优、择需的原则,拨出专款事业费给予不同的支持。具体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抓好重点实验室建设 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在联合国资助项目基础上,于1986年10月由中科院批准成立开放实验室。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利用世行贷款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计算化学开放研究室:日,院长办公会议通过成立的中科院开放实验室。此期间,三个重点实验室相继批准成立,确立了各自的学科方向,获得稳定的国家和院拨事业费支持,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支撑条件。 ●确立了应用基础和新兴研究领域 △生物化工 开展多种类型生化反应器研究,针对具体对象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器内的传递模型,研究工业放大方法,进行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研究最优控制及其方法。 △多相反应 结合当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和国际上学科前沿的发展,开展与高温冶金、湿法冶金、流态化技、生物化工、颗粒学等有关的多相反应基础研究。 △超细粉末材料 &采用等离子体技术,重点解决碳化硅、氮化硅及其他复合粉末的制备工艺及工程问题。 &采用液相沉积技术,开展磁记录介质粉末材料的研究,以及粉末制备过程的化学与工程问题的研究。&
5. 明确定位(年) 从1985年《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到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旨在冲击旧的科技体制和传统观念,通过改革体制和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调整组织结构等措施,使科研院所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强调自我发展能力和主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日,院(90)计字030号文中明确,将化冶所列为全院40个“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技术开发型科研单位”之一,这是拨款制度的重大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任务国家给、经费国家拨、课题自己选”的传统模式。 日,所领导班子换届,谢裕生任所长,毛铭华、欧阳藩、范绍国任副所长。党委书记毛铭华,副书记韩光发,所长助理陶昌源。新班子接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新班子带领全所职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内部结构,做好分类定位,不断优化组合,为研究所的生存和发展找准了位置。&5.1&调整学科方向,实行战略转移 20世纪90年代,国内产业部门科技队伍迅速崛起,受部门分工和行业垄断影响,化冶所已难于再从自己熟悉的冶金工业找到发展的良机,必须利用自身优势和强项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学科方向,实行战略转移。 1992年正式确定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调整为“工程化学”,“主要研究多相反应与分离过程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重点解决生化、资源环境、材料、能源等领域中的共性、关键性问题,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使之工程化、工业化”,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5.2&调整结构,深化改革& 1992年初,中国科学院提出了研究所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的要求。遵从院的指示,在调整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化冶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结构调整。
●调整结构 1993年把13个研究室按学科调整为五个研究部,强化了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两个院开放实验室及分离科学与工程青年实验室。课题组由94个缩减为52个,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克服了课题分散、人员分散的状况。 1991年成立了“北京中柯化工冶金新技术开发公司”。 1992年成立了“北京伯美特生化材料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1993年国家科委批准化冶所与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联合申请的“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成立。 ●分流人员 1992年,在人教处下设立人员流动站,人员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所有管理部门和课题组人员实行双向选择,择优、竞聘上岗。编外人员进入流动站,期间只享受下岗职工相应待遇。 1993年初,成立了三诚科技服务中心,范绍国副所长兼任公司总经理,汪培武任常务副总经理,分流人员70余人。将招待所、食堂、维修队、工厂、车队等划归三诚科技服务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分块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规范管理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现代科研管理体制的发展,所领导把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管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分别制定了科研、开发、人事、保密、档案、考核、奖惩、教育、安全、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127项,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并汇编在化冶所每年的年报中。与此同时,根据需要和可能每年为职工办几件群众关心的实事和好事已形成惯例。这些,对于加强研究所的管理和运行,保证改革的深化,调动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依法治所起到了重要作用。 5.3&注重学科交叉,形成特色和优势 化冶所从事的工程化学研究是为许多过程工业服务的共性学科。因此,能够不断地根据国家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趋势,调整自己的研究对象,及时把研究领域拓展到国家急需发展的生化、资源环境、材料、能源等重点领域,承担的国家攻关任务和基础研究项目逐年递增。努力寻找化学工程与其它学科的新结合点,注重学科交叉,在多相反应与分离技术及放大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如: ●在散式/聚式、无气泡气固接触、超临界流态化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荣获“国际流态化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奖”等,国内外同行专家认为系“独树一帜,自成学术体系”。“无气泡气固接触”荣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胺类溶剂化萃取机理、相转移反萃机理、新的萃取分离过程、水相破乳新概念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技术科学奖”等。“青霉素生产中新型高效破乳剂的研制及应用”,为生物分离提供了新破乳剂,获“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自办实体,产品占领了全国80%的市场。“铬盐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研究”,首次将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应用于铬的清洁生产,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绿色化学示范工程。 ●进行工程放大,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化冶所又一特色和优势。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开发等多种形式向社会辐射,融入市场经济。“八五”期间,我所参与地方建厂近50余家,成功地将生物反应器、柠檬酸发酵、等离子体反应器、高效活性白土、湿法炼铅、转炉大流量喷头以及高炉生产在线控制等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 5.4&战略定位,明确目标 1995年6月,所领导班子换届,谢裕生继任所长,李洪钟任党委代理书记兼副所长,李静海、刘会洲、罗世民任副所长,欧阳藩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陶昌源任所长助理。 年,中国科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研究所的分类定位工作,院委派专门机构根据研究所产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基础指标,对各所做出“诊断性评估报告”。院各专业局根据其所在技术口评议、排队,确定各所的相对位置。优胜者成为基地型研究所,将获得国家择优支持。另外则有部分研究所划归地方管理。分类定位实际上是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优胜劣汰的瘦身计划,对各所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日,化冶所向中国科学院呈报了“化工冶金研究所定位报告”。化冶所定位为我国工程化学科学与技术研究及创新的研究所。注重化工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物质进行物理、化学及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工程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致力于建立化工过程量化设计、放大和调控的方法与理论,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低耗及环境友好的相关科学技术。 日,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对化冶所的分类定位报告反馈了评议意见,认为化冶所“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和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在流态化技术、湿法冶金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根据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将学科方向确定为工程化学,创新重点——多相反应、分离技术和放大技术。研究领域拓展到生化工程、材料化工、环境化工和能源化工四个领域,形成了以多相反应工程和分离科学与工程为主线,以四个领域为重点的战略布局是符合所的实际情况的。提出的‘成为我国工程化学科学与技术研究及创新的研究所’这一定位是合适的,将奋斗目标定为‘建设一支工程化学的国家队,并在该领域国际研究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在国内达到一流水平’,经过努力是有望达到的。” &通过分类定位,我所被中科院认定为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至此,化冶所学科方向、研究领域、特色优势、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都有了清晰明确的描述,为研究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期间中科院对我所综合绩效评价连续四年为A&;&三次获院授予的科技改革和发展优秀奖。
6. 创新发展(年) 199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国科学院进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期。
1999年,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进入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日,所新领导班子正式上任,李静海任所长,刘会洲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苏志国任副所长,孙茂芬、胡聚敏、唐清相继任所长助理。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充满生机和活力年轻有为的领导班子,所长、副所长3位年轻的博士都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日,院党组正式批准我所整体进入第二批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2003年7月,领导班子换届,李静海继任所长、刘会洲继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谢鹏云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陈运法任副所长,孙茂芬、胡聚敏(1-8月)、崔志民(10-12月)为所长助理。
2004年5月,李静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刘会洲接任所长、党委书记。10月,谢鹏云调出,杨建国调入过程工程所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刘会洲不再担任党委书记。2005年11月马光辉任副所长。 在这一时期,所领导班子带领全所员工,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确保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成功,过程工程所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所步入了50年历程中发展的关键时期。&6.1&凝炼科技目标,明确战略定位 战略研究是研究所永久性的任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只有明确发展战略,才能将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才能抓住机遇,跨越发展。从2001年开始,我所每年召开一次全所战略研讨会,着眼可持续发展,制定并调整中长期规划,明确研究所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历史使命,至今已成制度。 &日,李静海所长在“所长任期目标责任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目前(化冶所)初步具备了以过程工程科学和技术为学科方向的条件”。在当年的全所工作总结中又明确提出,“顺应我所四十多年学科演变的历程,明确了化冶所的学科方向为过程工程,并初步规划了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和学科布局。”& &日,经中央编制委员会批准,本所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标志着本所的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2004年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国家评估专家组在本所的实地调研表明,“对学科方向做出了及时的重大战略调整”是过程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点是“抓住了知识创新工程提供的建立现代化研究所的发展机遇”,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果断、稳步地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方向调整和战略研究成果迅速落实为吸引海内外优势人才的学科方向,以及在新方向上进一步发展、提高的支撑条件。 年,在李静海所长的领导和推动下,本所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系列战略研究:& &1、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对过程工业所涉及的各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2、中科院化学部完成的《过程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3、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咨询报告:“重视我国制造业的科技需求与共性科技问题——以过程工程为例”;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和化学部软课题:“化学工程优先发展方向”; &5、2003年启动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第13专题组—“战略高技术”专题组对过程工业进行了专门研究,并联合“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专题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等五个专题组,围绕循环经济、物质加工中的共性科技问题和具体生产技术等方面,针对过程工业的三个环节:工艺创新、过程放大与强化、系统集成与优化,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战略研究组的主持下,先后召开了两次跨专题的交流研讨会,对过程工业的绿色化和信息化进行了深入研讨,提交了《过程工业的绿色化与信息化建议书》。“过程工业的信息化和绿色化”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6、联合化工界著名学者完成《展望21世纪的化学工程》; 基于上述工作,通过2004年本所发展战略研讨会讨论,于同年5月形成《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草案》,明确提出了“过程工业的绿色化与信息化”发展战略。 2005年,在已有战略研究基础上,本所根据国家中长期规划,围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二期自评和制定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实施方案,结合院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从所情出发,由科研处牵头,成立了能源、环境、生物、材料等8个战略研究小组,形成了62份发展战略建议书,进一步深化了战略研究,经深入研讨,最终形成本所《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明确阐述了本所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思路与科研布局,于同年9月上报中科院。 &其中,战略定位:发展过程科学,支持过程工业需求,发挥骨干与引领作用。以时空多尺度结构为核心,加强过程强化与系统集成研究,突破过程工程中共性科学问题;从工艺创新、过程量化、工程示范三方面开展工作,创建高效清洁的物质转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工程和产业部门合作,输出集成技术,推动过程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三期的总目标是:面向国家过程工业战略需求,面向世界过程工程科技前沿,提高过程工程科学领域的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选择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领域的过程工业为切入点,取得若干带动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过程工业绿色化和信息化示范工程,推动过程工业跨越式发展,把本所建成国内外过程工程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具体设立了7项重大科技创新目标。 战略思路与科研布局为:以时空多尺度结构为核心,突破共性科学问题,针对生命和非生命的物质转化过程,在工艺创新、过程量化和工程示范方面,在共性问题和方法学、工艺过程调控、工程应用、数据信息和实验平台这四个层次上开展研究,实现突破。总体上形成“一个核心,四个层次”的布局。 2005年10月,路甬祥院长带队来所进行现场评估,对我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过程工程科学与技术发展高度重视。 &2006年4月,院党组会议和院长办公会讨论并确定我所的综合评估结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我所的创新三期工作方案,我所综合质量评估结果为“良”。综合意见为:“你所创新二期以来,紧紧把握国家需求和过程工程的科学前沿,加强过程强化与系统集成,创建高效洁净的物质转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过程工艺放大的共性关键问题。在战略金属清洁冶炼、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全面完成创新二期各项目标。发展战略思路清晰,学风严谨,国际合作富有成效,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在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和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创新三期方案思路清楚,目标明确,措施可行。 6.2&深化体制改革,调整科研组织结构 &运行体制、管理机制是制约研究所发展的重要因素,围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过程工程所在这方面深化改革、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研究所更好更快地发展。 &以优化和完善科研布局为目标,不断调整和加强组织结构。根据本所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以及科研项目进展情况,不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以三个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科研布局。经过几年的努力,实验室及装备平台建设取得突出成绩。2005年,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评估中一次通过被评为良好。中科院多相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在2004年国家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于2006年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3月中科院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并适时启动了申报中国科学院“难冶有色金属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工作,正在向前推进。2007年12月为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并建立了东方绿色过程工程技术公司。确定了三个重点实验室产生核心技术,通过过程工程发展中心实现产业化的合理架构。 &在管理体制方面,坚持精简机构、明晰职能、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原则,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将原来管理部门的八大处精简为:综合办公室、科研计划信息处、科技开发财务处、人事教育处、资产基建处。一批学历高、干劲足的年轻人走上部门领导岗位。精简后的职能部门,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 6.3&凝聚培养优秀人才,增强科研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队伍是一个所发展的关键,根据研究所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深入研究、统筹考虑,制定了我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逐一落实,收到良好效果。在这一时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完成了代际转移,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活力、能够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人才团队。 &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5年11月,李洪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百人计划”,到2007年,我所已有“百人计划”入选者13位(苏志国、林伟刚、袁章福、张锁江、马光辉、朱庆山、刘春朝、齐涛、张伟刚、王丹、万印华、许光文、李志宝)。 &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人才计划,李静海、刘会洲、苏志国、马光辉、郭占成、张锁江、王平等7人先后获此殊荣。 &过程工程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进站单位。2000年被批准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4月中科院研究生院通过了我所“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和材料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已转移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上来,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技创新和研究所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在学研究生人数已增加至370人左右,大体稳定在此规模。现有博士生217人、硕士生151人。现在每年招收研究生控制在100名左右(其中博士占一半左右)。1999年以来,我所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重点院校报考人数有所增加,生源质量有所提高,2006年21名推免生基本是重点院校的前3名。2004年中科院首届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评选我所已有博士生入选,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我所2次获提名奖,参加院组织的研究生创业大赛多次获一等奖。 2001年,围绕过程工程的共性关键问题,集中全所骨干研究力量,组建了青年创新群体,并于2002年得到国家基金委支持,成为目前为止我国化学工程领域唯一获得国家支持的创新群体。 2003年,组建了以“过程工程复杂系统的多尺度研究”为主要方向的研究团队。该团队由所内5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主要带头人,并吸纳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余名国际知名华人学者参加。创新团队的形成大大增强了本所的研究实力,扩大了在过程工程领域的国际影响,2007年10月顺利结题,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认为“该团队是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创新团队结题并建议中科院给予进一步的后续支持”。 6.4&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勇于承担国家重大任务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逐步调整,尤其是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我所在人才培养、学科方向、应用领域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具备了较强的优势,面对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我所作为中科院唯一以过程工程为学科方向的研究所,适逢难得的发展机遇。 &50年来,过程工程所积累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是我所一笔宝贵的财富。1996年以前中科院获国家三大奖排名中我所排第17位;专利数目排名前10位;SCI论文排序在全国科研院所中排前30位;EI收录在同类机构中排前15位。 &近几年我所承担院和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持续增长,仅以07.6为例,此期间我所承担院和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达到142项,加上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50项,共达192项,充分显示了我所发挥学科优势,勇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6.5&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过程量化研究进展突出,引领学科前沿方向具备“过程量化”的能力是实现过程工业发展的核心基础。由李静海院士率领创新团队从事的“物质转化过程中的时空多尺度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课题,是引领过程工程学科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本所针对气固两相系统的时空多尺度结构和非线性非平衡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气固系统能量最小多尺度方法,在理论、计算与实验平台及工业应用上均获得突破,形成理论体系,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本所形成的多尺度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稳定性的思路及突破,成为本领域的国际热点而备受关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曾两度邀请过程工程所基于本项目前沿研究主编专刊并已先后出版。 &●工艺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形成提升过程工业的能力改变高耗低效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探索提高物质转化过程的工艺创新水平是我国当前紧迫的战略需求,其核心工作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提高物质转化的过程效率,发展关键控制技术。我所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已形成核心技术并具备提升过程工业所需的工艺创新能力。 &△铬盐清洁生产工艺集成技术及产业化采用绿色化学/清洁工艺新原理、新技术,开创了资源高效—洁净—循环利用的铬化工清洁工艺集成技术,解决了铬渣污染的全球性环保难题。由张懿院士主持的“铬化工清洁生产工艺集成技术”万吨级产业化示范工程在河南义马建成,试车成功,并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评审。本项目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申请中国专利16项,国际专利1项,被誉为“铬盐行业革命”,受到国际同行界关注。2007年7月,1万吨/年示范工程项目通过中科院验收。△基于界面现象的分离过程化工分离是过程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中微乳相萃取技术是近20年来国际上取得迅速发展的化工分离新技术,在化工、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所刘会洲首席研究员率领的团队对单一反胶团体系、混合反胶团体系和亲和反胶团体系萃取分离蛋白质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4篇被SCI收录,SCI引用达57次。刘会洲研究员应邀在2001年第五届化工技术与生物工程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同行专家认为:“多聚物的胶团形成及解离机理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本研究领域做出了出色贡献,推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在生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等国内多家药厂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物介质—微球和微囊的新型制备技术从纳微结构的界面研究出发,建立了微球、微囊新型制备技术,配合蛋白质、天然产物的规模化分离纯化,进行蛋白质药物的剂型化研究,使得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本研究工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39篇,其中27篇被SCI收录,主编学术专著2部,撰写英文章节3章。2005年,学术带头人马光辉应国际著名学会邀请作了专题报告,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工程实施能力明显增强,高技术产业化成效显现 △蛋白质药物大规模生产技术 &血液代用品的研究是当今世界生物技术的前沿课题之一。1999年本所PEG化血红蛋白研究被评为当年我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一种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血液代用品bHB-HAS,为世界上首次合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一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国际&PCT专利1项,发表论文59篇,SCI收录46篇,学术带头人苏志国2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作专题学术报告。 △煤系高岭土深加工技术 &广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60多个工业部门,是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我国煤系高岭土资源丰富,质地优良,探明储量76亿吨,为世界第一。但我国高岭土产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差。每年以每吨20—70美元的低价出口约100万吨原料,而以每吨500—800美元的高价进口20多万吨产品。我所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系高岭土利用的快速流态化悬浮煅烧新工艺、技术与装置,掌握了煤系高岭土精加工利用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这一丰产元素的精细加工和利用。& △固态发酵技术产业化 &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以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变废为宝实现高值化利用为对象的课题,开展了新型固态发酵研究和秸秆组分分离研究。在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基础上,发展了吸附载体固态发酵新过程,并建立了新型固态发酵技术平台,开创了固态发酵产业化新局面。2005年在江西完成了年产1000吨真菌杀虫剂新型固态发酵生产线,鉴定专家评定认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提出了天然固相物料组分与分离新思路,开发并建立了秸秆无污染汽爆新的技术平台,与江西省生态工业技术中心共同完成的“秸秆生物量全利用新技术及其秸秆生态工业技术集成”项目,经专家鉴定认为“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工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8篇,SCI收录17篇,撰写专著3部,其基础研究课题获国家973计划支持。& 6.6&更新科研设备,增强发展后劲 &新工程以来,我所认真贯彻执行中科院关于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抓好仪器设备建设有关要求,加大我所仪器设备的投入、更新、创新制度,本着“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多方筹资、联合共建”的原则,制定了中、长期装备建设规划,发布了“创新工程仪器设备建设、使用与管理规则”,积极推进科研仪器设备的共建共用。通过实施院、所、实验室、课题组投资共建的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实验装备投入大幅增加,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年我所共投入总经费800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2000余台(套),其中单台(套)超过50万元的近20项,固定资产总额从1999年的5436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1810万元,大型并行计算机系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计算节点机、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微孔膜乳化装置、园二色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等一批仪器的应用,改善了科研条件,研究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6.7&推进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优美的环境、良好的所风、高效的管理、和谐的氛围以及正确的理念和价值观是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也是保证创新工程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多年来,过程工程所在创新文化建设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协调发展,为研究所深化改革、稳步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园区环境: 2001年,投资1800万元对主楼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同时对主楼园区环境改造整治,拆除低矮旧有房屋,拓宽周边道路,绿化美化园区,使科研环境和园区面貌明显改观。 &2002年,投资410多万元,对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和分离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进行全面改造,进行了内部装修,完成了环境整治。 &2005年,完成了新园区的建设规划和工程的扩初设计,随后进入拆迁阶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过程工程大厦”于2008年5月正式开始建设,另两座科研实验楼(A、B)也进入了施工前的筹备阶段,不久的将来,将建成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科学园区。 行为规范: &过程工程所十分重视现代化研究所规章制度的建设,进入创新工程试点以来,经反复修改补充,制定了会议制度、科研管理、财务制度、档案管理、课题核算等新规章制度共计七个方面61项。完成了《过程工程所现行规章制度汇编》,编制了《职工手册》,《创新文化手册》和《研究生手册》,制定了职工行为规范和所务会议程序规范等。2007年6月,过程工程所通过了中科院办公厅组织的现场考核验收,公文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和信息宣传均达到一级标准。同时,根据中科院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规章制度清理工作,不仅将规章制度合理分类,还制定了与之相应的工作流程图,经所务会、党委会、职代会审批后,形成规章制度汇编,促进了所务公开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基层党建工作: 所党政领导班子坚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紧紧围绕知识创新工程这个中心,立足于培养“四有”创新型人才,注重发挥党群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以创新文化为抓手开展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和保障了全所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继1998年我所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和中关村地区文明单位后,年又连续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和京区文明单位称号。 党的建设工作落实,特色鲜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2005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有力,组织严密,措施到位,成效显著”。巩固发展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并得到落实。2007年6月,中央先进性长效机制检查组到所现场检查,对我所贯彻落实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思路清楚,工作扎实,特别是“开展学党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关心爱护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有特色、有新意、有成效,值得认真总结。由于党建工作成绩突出,连续6年获京区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重视发挥老干部、工青妇组织和民主党派及党外代表人士作用。所工会组织健全,活动经常,职代会和所务公开等制度落实,促进了研究所和谐发展。坚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和“我为创新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和谐关爱工程”,认真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所工会连续4年在中科院工会年度工作评比中获奖,2007年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团组织着眼年轻人特点开展工作,参加院创业大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以及本所科普活动等多次获奖,被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和中科院首批授予“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被北京市评为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离退休职工党支部、老干办与老科协三位一体,在提供服务、发挥老同志作用方面想了不少办法,老干部各项待遇得到较好落实。所妇委会工作成绩突出,被院妇工委评为京区“年度优秀妇委会”。安全保卫、绿化美化、计划生育、环境卫生、人防工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研究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些工作连年保持先进。 &2008年1月所领导班子换届,张锁江任常务副所长(单位法人),陈运法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马光辉任副所长,江明任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崔志民、肖炘任所长助理。 &2008年4月,为适应创新三期和研究所发展需要,对管理部门进行调整优化,设置为:综合办公室、科研规划管理处、科技开发处、人事教育处、财务资产处、园区建设办公室。 &新一届领导班子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紧紧抓住过程工程所新的历史机遇期,提出了“开拓开放,团结创新,和谐发展”的新思路,确立了“支撑过程工程技术创新,引领过程工程科学前沿”的新目标,正在带领全所为之努力奋斗。&
7 展望 过程工程所五十年是几代人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五十年,是研究所改革奋进、不断发展的五十年,过程工程所的发展史见证了国家、社会和中科院的发展,并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过程工程所拓展了一条发挥化工学科优势、关注学科交叉、加强应用基础、开拓应用领域和发展产业化的道路。过程工业的绿色化、信息化已列入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和中科院中长期规划纲要,从而明确了过程工程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定位,过程工程所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应当认清责任、牢记使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争创一流,努力实现支撑过程工业技术创新,引领过程工程科学前沿的目标,将研究所建成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知名的过程工程研究基地。回顾过去,令人欢心鼓舞、信心倍增;展望未来,催人改革创新、和谐奋进!&
注释与参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该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现有...
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
  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离退休干部管理规章制...
在北京城朝阳门内大街,与朝内北小街汇合处路,有一所名为“孚王府” (俗称“九爷府” ,系因清代道光皇帝九子孚郡王奕譓故邸而得名)的清代王府,...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新创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创建者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现任所长卢柯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技术的研究开发、先进射线技术及射线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他的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科...
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天文学系与应用物理系组成。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马大猷、吴有训、彭恒武、钱三强、朱洪元等...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过程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