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脏为什么会跳动枯竭?

世界三大灾难: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心败坏,已把人类逼向绝境!
世界三大灾难: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心败坏,已把人类逼向绝境!
净耀居士 日
                  一、前 言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在这个地球上充满了各种冲突矛盾斗争,种族矛盾,宗教斗争,阶级斗争等等。现在,无论是什么种族,无论信奉什么宗教,无论是穷人或者富人,都共同遇到了人类本身的生存问题——地球危机!
  这个地球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心败坏。
  无论我们信奉的神灵多么伟大,无论我们的科学技术如何飞速发展,无论我们积累的财富如何堆积如山,没有人能对这三大世界性灾难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所以,人类正在被逼向绝境!
                  二、环境恶化
  从19世纪末以来的百年间,由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因而全球海平面相应也上升了10~25厘米,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气温上升2℃将意味着格陵兰岛的冰盖将彻底融化,从而使得全球海洋的水平上升7米,将淹没沿海许多大城市。全球70%的人口(约45亿)住在沿海平原,15个最大城市有11个位于海岸线或河口。如果海水上升,咸水会侵入地下水,令居民失去饮用水。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40年来冰冠的厚度减少了40%,它在夏天的表面积逐年下降,可能2030年会全部消失,有些则预言会在年。在北极圈,30年来冰冠的面积减少了30%。在格陵兰岛表面,湖泊开始形成。冰冠溶化的速度,连最悲观的科学家10年前都预计不到!
  恶性循环已经形成,北极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结束前完全融化。美国太空总署(NASA)气侯学家Jay Zwally依据2007年12月最新卫星数据宣布,北极冰层的融化速度比先前预测的要快许多;照此速度,北极冰层将在2012年夏天结束前完全融化。北极冰层在2007年9月时的高度比前次纪录低了23%,比上世纪50年代低50%;北极冰层表面温度是过去77年纪录里最高的水平。冰层融化和海冰溶解引发的连锁效应是:北极冰层反射80%的太阳光,南北极冰层一融化,就无法反射太阳的热气,地球就更暖化,海水温度愈高,冰层融化就越快。温暖的海水又会加速冰层融化,形成恶性循环。
  北极永冻土层的“定时炸弹”的导火线已被点燃,将会“引爆”地球:目前北极冻土层正释放出甲烷,这种温室气体从湖底冒泡涌出,这些甲烷正在加速全球暖化。永冻土层像一颗即将引爆的定时炸弹——永冻土的解冻正源源不断向大气中释放出数百亿吨的甲烷,从而加速气候升温。西北大学格瑞高利·瑞金斯博士所做的研究也显示,250万年前从海洋中喷涌而出的甲烷导致90%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陆地物种大灭绝。
  人类拯救地球,只剩5年时间。根据科学家各种推算,北极冰层完全融化的时间将会在2012年~2015年。如果永久冻土一旦全部溶化,所释放出的甲烷,会令温室效应加剧而无法控制,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我们将会走进未知地带。温室气体将导致2015年变成“世界末日”转折点,从2010年计,人类最多只有5年时间来逆转暖化趋势。
  在喜马拉雅山的世界最高峰,终年积雪和冰川也在减少。这些冰川在水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凝聚雨季的水变成冰,夏天冰雪融化时再变回水。喜马拉雅山冰川是亚洲所有大河的源头,被称为“世界水塔”,包括印度河、恒河、湄公河、长江,有20亿人依赖其河水作饮用和灌溉。
  世上一半穷人住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我们的发展模式并未实现当初的承诺,50年来,贫富悬殊,从未如此严重。目前每6人就有1人住在不安全、不健康,或人口密集的环境,缺乏日常生活用品,比如水、卫生设施和电力。饥荒再次蔓延,影响将近10亿人口。今天,全球一半财富,掌握在占人口比例2%的富豪手上。20%的人口,拥有世界80%的财富,消耗着世界80%的自然资源。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
  美国只占世界人口的5%,却消耗掉占全球25%的自然资源,排放出占全球25%的温室气体。发达国家只占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消耗掉的能源却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三,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
                  三、资源枯竭
  地球计算时间以十亿年计,它花了四十多亿年创造了树木。人类历史上,地球陆地2/3被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高达67%,总面积达76亿公顷。在年期间,全球丧失了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亚洲同期损失了大约1/3的热带森林,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损失了大约18%的热带森林。近15年间全球失去森林1.8亿公顷。80年代,世界森林面积以每年11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进入90年代,更增加到每年1700万公顷。
  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1/3的可利用资源。未来20年,人类从地球上开采的矿物,比人类历史上的总数都要多。由于垄断,80%开采所得财富,只由20%人口分享。到本世纪末,由于过分开采矿产,人类将会耗尽地球上的大部分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以每年1.5%的速度继续增长。目前,12.2公顷的地球面积只可满足一个美国人的生活需要,6.3公顷才可满足一个中欧人,非洲布隆迪人需求最少也得1.5公顷面积。
  全球已经探明的石油储藏量大概为1.15万亿桶。虽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但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只够满足全世界石油消费需要41年。美国人现在每天要消耗3加仑汽油,占全世界消费的1/4,而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5%。非洲石油炼制商协会(ARA)报告:全球石油储量将于2057年枯竭。其它能源:全球天然气储量的使用年限共计为63.3年;全球煤炭储量的使用年限共计为150年。
  地球水资源正在迅速减少,过去40年来,江河湖泊中的水量减少了一倍。到2015年左右,全球地表水可能将面临枯竭。到时候,全球将近一半的人,特别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可能将面临基本饮用水供应短缺的困境。2025年前,水荒问题会影响半数人口,世界上将有3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现在全球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10亿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5亿人口住在缺水的沙漠地带,比欧洲人口还要多。
  海洋覆盖了地球3/4的面积,世界1/5的人以鱼为主食。自1950年起,渔业捕获量增加了5倍,由每年1800万吨增至1亿吨,数以千计的加工渔船掏空海洋。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者濒临废弃。大型鱼类已所剩无几,因为没有时间繁殖,我们把上苍赋予的生命循环摧毁了。
                  四、人心败坏
  佛教说:万物唯心造。
  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根本原因在于人心的贪婪,在于人的挥霍无度!
  佛教说生死只在一念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世界上最难改变的是人心,有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世界上最容易改变的也是人心,人们改变一个念头,不需要花费大量投资,不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不需要等待数年的工程建设周期。
  世界掌握在我们手里,地球的生灭决定权在于我们的思想念头。
  肉食是气候暖化的最大元凶,只要素食戒杀,就能拯救地球!
  如果全世界都全部素食戒杀,那么,地球在一夜之间,必然就变成清凉世间。
  一切都在于我们的心,我们的心!
  美国拒绝签定《京都预定书》,使世界寒心。
  2009年在歌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人们互相争吵、互相指责之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会议彻底失败。证明人类道德良心败坏到了极点,人类不知悔改,已经没有希望!
  人类没有明天!石油会枯竭么,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
石油会枯竭么,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
,闲来没事儿哔哔会儿~
反对的答案,不考虑人的因素所建立起来的关于社会的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关于资源的担心古已有之,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正确过。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毫无疑问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一个阶段,是最没有争议一段历史。但是当时真正身处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自己是怎么描述那段历史的?罗素就认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就最终会毁灭英国,因为英国的煤炭快用光了。“稍微学过经济史的人,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工业革命带给英国人的,是一场灾难。”------罗素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政府部门专门管理煤炭的使用(普遍性社会恐惧)。思考逻辑与野合菌何其相似。后来呢?石油取代了煤炭,煤炭逐步滚蛋。1972年,一群很厉害的科学家聚集到罗马一间小黑屋里,发表了著名的署名为“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主要内容就是你们这些人没多少年可混了,整个地球的资源已经要完蛋了。思考逻辑与野合菌何其相似。后来呢?这帮人现在都快死光了这个世界还是好好的,我们还在拼命往前赶。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大会,全世界各国一起签了一份《21世纪议程》,这个所谓的议程写得也无非就是“人类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再不停止发展的步伐,就要大祸临头”思考逻辑与野合菌何其相似。后来呢?我们发展了二十多年,这个世界依然是越来越好,所有的这些“醒世明言”都没有实现。归根到底他们的逻辑错误就在于——某一个东西在当下确实很重要,但是,这跟它的缺乏足以摧毁人类社会是两回事。要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另外两个问题:石油资源枯竭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人民依然安居乐业),以及我们有没有石油资源的完美替代品(这还真有)。如果石油资源的缺乏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消亡,那他至少要满足这个条件:他不可替代或替代品不够用,或替代的过程太过冗长——还没来得及替代人类就已经完蛋了。你强调他有多重要,跟证明他的缺乏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消亡是两回事。剧透下:历史上相当于石油资源濒临枯竭的事件不是没有,然而事实证明,石油资源濒临枯竭就是人类历史上放的一个屁。===========================================第一:不会枯竭,因为人类不傻,把最后一滴油弄出来用掉的成本太高。第二: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资源的本质是知识的转化。前几十年预测是基于前几十年的知识来预测,而在这几十年中,石油的开采方法得到极大改善,采油率大大提高(平均单位储量可开采出的石油量大大提高——这实际上相当于将石油资源的储量翻了好几倍),他基于几十年前的知识作出的预测怎么可能正确。============================================================下面讲一下知识是怎样影响资源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石油还会是资源吗?对原始人来说,石油算资源吗?首先,石油资源枯竭时会发生什么:历史上石油供应大大减少(相当于石油资源濒临枯竭)的事件不是没发生过,而且该事件的发生比石油资源慢慢减少更具突发性,但即使如此也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中东上世纪对美国的石油禁运使得美国国内油价疯涨,结果日本丰田、美国福特开发出了油耗很低的汽车,之后美国的石油消耗大大减少。尽管当时中东对美国的石油禁运仍在持续,但当时美国国内的油价再没涨过。中东上世纪对美国进行石油禁运的例子很能说明今后石油越用越少的时候我们会采取怎样的行动:用知识开发出新的资源,使用更节省资源的东西,使这种资源的缺乏无法成为足以毁掉人类文明的威胁。有反面才可以证明规律。上面那句话忘了是哪本书说的了,我给你讲个跟美国同样遭遇了突然缺油,但事件结果却截然相反的例子:朝鲜。所以知识才是重要的,石油算个鸟。其次,我们有没有石油资源的替代品以及替代品来不来得及替代石油:我只举一个例子,我可没说过能替代石油的只有风电,我也没说可循环能源只有风能。目前我国各种形式的发电成本(平均数,元/度)如下:火电0.3(带脱硫装置),水电0.4,核电0.9,风电并网0.55,柴油发电1.0,太阳能光伏发电3.3。风电发电成本比石油发电还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因为他不如火电便宜,故至今还没开始大规模使用(火电三毛一度,风电将近六毛一度,大家都不傻)。电动车是未来主流,但他为什么不是现在的主流?因为现在石油还是太多,所以石油还不够贵,导致电动车的优势还不够突出。只要有一天石油够贵了,煤也够贵了,我们马上就可以上风电:我们的风电技术储备足够,风机产能也足够用(其实是过剩),可供使用的风能储量也足够(海上风电项目、草原风电项目,欧盟让煤炭滚出欧盟的底气就来自他们大片的临海风电场)。风能的价格相当可以接受啊,风能一上,化石能源的消耗就会应声减少。然后石油就该滚蛋了,就像如今已经滚出美国即将滚出欧盟的煤炭一样(用煤的环境成本较高)。颇为有趣的是当年英国举国上下为之忧心忡忡的煤炭,还没到不堪使用(煤炭的能源成本至今仍是最低的)的地步就已经开始滚蛋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所以,石油资源的缺乏即使是突然的缺乏也无法成为摧毁人类社会的力量;因为我们手里有大把可供实用的新能源技术(西藏、青海当前技术就可大量开发的地热能表示你们这群没良心的,一直说洒家多重要,一直都不来看看我),石油即使是突然缺乏其地位也可瞬间被取代掉。他也说了即使是基于当前知识的预测,“现在全球的R/P ratio大概是50几年,就是说如果现在所有公司都不勘探了,只采已发现的,且全球需求量不变,全球的油大概还能用50年。”况且他还表示在历史上,这个时间随着技术的进步是不断后延的,“技术进步和一个行业人的勘探生产努力让人类仍在爬这个钟型曲线的上坡,各家预测也都把peak oil推到了几十年以后。“这你还担心个什么?PS,我山西同煤集团因为同行卖煤价格太低现在都开始亏本生产了,要不是吃了几个电厂搞煤电联营的话现在真是不知道该怎么糊口了——煤矿家的煤不赔本都卖不出去,就这样了你们还担心能源问题啊摔!百度“弃风”,类似上面的新闻一大把,要多少有多少。(弃风是指已经建好的风机非故障性停运。)弃风的全部原因,就是因为火电太便宜了。我再举个例子:迪拜现在冲马桶用的都是蒸馏水,而这个水是他们用石油烧海水弄出来的。(都不烧煤啊混蛋!)说到这里,你还担心石油问题吗? 对我的反驳也颇有意思,他认为石油的缺乏会导致风电成本的上升,风能也不够用。我跟他的区别就在这里了:我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风机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风能的可开发利用资源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刚性消耗的能源也越来越少。至于他所说的什么运输啊,储存啊这些问题,都已经被技术解决了:直流输电与压缩空气储能。他所讲的什么“困难”、“重要”跟石油资源匮乏会导致人类社会消亡是两回事。他所建立的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例子可供佐证,我这边可供佐证的例子可是真有:回顾人类历史,以实际购买力来看,人类所使用的资源的价格实际上一直都是越来越低,这一点在
举的例子里有详细说明。但即使如此,我们仍在不断找出更多更好用的资源,并逐步弃用原有资源。==============================================================另外我替问我一个问题:如果能源价格上升,那么我们的生活品质会不会因此而下降?究其根本而言,只要世界上能产出足够的产品,人类的生活品质就会保持相对稳定。而只要每年都能产出足够多的能源(生产能源本身也要消耗能源),我们人类就能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我们能生产出足够多的新型能源吗?当然能,只不过现在能源的价格太低,生产新能源的驱动力不足。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无非就是所有商品对所有人价格的上涨,请问所有商品对所有人都涨价这叫什么?这叫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必然会带来短期内生活品质的下降,但就长期来看,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人类还是可以产出足够多的产品,只不过他们的平均售价升高了。但是因为他们的平均价格升高了,相关从业人员手里的钱也会更多,实际购买力还是没区别。货币不过是一种分配工具,只要有足够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你还担心怎么分的问题?还记得我前面讲的中东对美国石油禁运时期发生的事儿吗?================================最后说一句:烧掉石油带来的是比石油本身价值更高的社会财富,这个社会财富最终得到的果实是使人类获得更多的知识。故人类永远不必担心资源问题,因为人类的大脑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资源”的东西。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我们发展的太慢:无知才是真正的威胁。=======================================
,?邪教成员
因为主流观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下无需担忧能源(以及我的回答或许有误),所以我被喷很多= =。所以事先说明:此楼代表悲观主义,通过数据估算和推理说明石油为啥会枯竭。作为悲观主义我否认乐观主义”彻底无需担心能源问题,自有出路“的观点。我都说了是邪教,我只信数据没考虑人文因素,大家不要相信我!后面给出主要问题的答复,从此弃楼不做更多补充,到此为止。石油会枯竭么?肯定会。。。而且遗憾的告诉你。。真的快了。。而且说不定有生之年就能等到那一天当然有生之年油还是会有的,不过说不定我老了就用不起了此为后来补充内容:
楼下有很多人指出石油不会真正的枯竭,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也知道。因为本人不从事石油行业,很多观点是根据数据进行的主观推测和预测,仅供参考。
个人认为,恐怕化石燃料在没用完之前,价格的飙升就已经抑制了现代工业的发展。或许石油行业可以把更少的石油卖出更贵的价格,但那时的,当越来越少的人可以支付得起化石燃料的时候,昂贵的能源开支与匮乏的自然资源必将成为人类工业史上的噩梦。燃料价格上涨会导致整体上工业成本的提高,而工业成本的提高也会导致燃料成本的提高,这是非常可怕的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我不认为新能源在哪一天来临之前可以平稳的过渡人们对化石燃料的的需求,相反,高昂的燃料费用反而会阻碍新能源的发展。
顺便更正一下说法:当石油变得再也无法支付的一天,就是当今我们眼中”石油“枯竭的一天。是骗局么?绝对不是。用屁股想也知道,石油是史前生物残骸演变的。史前生物就那么多,而且大多数都直接腐烂进入了碳循环,所以石油。嗯,不信的你就当我是个骗局为什么几十年前预测现在会枯竭,但是还有很多石油可采?以十几年前的勘探和开采技术 现在是已经枯竭了。。现在勘探采油技术提高许多,所以又能多支持几年。当然,可采的油没剩很多了,人住的地方基本都采光了,现在几家石油公司已经逐渐开始在高纬度采油和海上采油了。换句话说,石油公司都在各种挣扎来获取最后的利益。例如石油巨头壳牌就已经在阿拉斯加开发新的油田了。这是目前的客观状况,产油量已经达到峰值当今情况?对 IEA的预测质疑的请拿出实际证据来。你听老师说,看报纸上说的,以及自己想的不算。下面是2007年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预测(经典图):&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9b/39/9b39a4d95bc757c39e0de_r.jpg"&深蓝是2007正在运行的油井的产油预测深蓝是2007正在运行的油井的产油预测淡蓝是勘探发现还未开采的油田的产油预测红色是当时未发现油田的产油预测黑色是精加工可以额外获得的石油橘黄是非油田开采的油料,例如通过煤炭制造的汽油绿色是液化天然气,包括美国在欢乐的页岩气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个图总体上还是蛮准的(可参考IEA近6年的报告)。可以明显的看出,两种蓝色+红色现在已经达到了峰值。从今往后需求一边上坡,产量一边下坡,你说石油还够用不?会不会枯竭?(而且红色区域是这里最不靠谱的估计,能不能发现那么多新的油田很值得怀疑)再补一个找到的近期(2011)的预测汇总,趋势还是相对较为乐观的,不过也都显示出未来下跌的趋势&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757"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7" data-original="/f4/dc/f4dc5c1db17966de3cbd1a_r.jpg"&什么推动了石油的枯竭?补充说明,除了石油快枯竭了,一些矿产也快要枯竭了,常见的比如铜铅,不常见的比如Re,Os。这些矿场枯竭的直接后果就是未来矿产质量降低,从而需要更多的能源来冶炼。这直接提高了能源的需求。比如铜矿,现有高质量的铜矿已经完全枯竭了,只能通过回收或者通过使用更多能源的代价从低质量的矿石中获取(纯度越低能源成本越高)。有趣的是(好吧其实很可悲),有些低质量的铜矿的含铜量甚至不及以往矿渣的含铜量,所以旧的矿渣又被拿来再冶炼以节约成本。这些额外的能源需求或多或少都是通过化石燃料获得的。补个图说明下价格走势(别和我说通胀,这增幅明显高于通胀率)&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11/df/11dff5ad948f995ee34996_r.jpg"&人类对石油的需求?以下是钢铁的产量预测&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55/4f/554f147c3cedc782e20991fbaf5ddd44_r.jpg"&以下是塑料的产量预测,代表石油化工的一个部分以下是塑料的产量预测,代表石油化工的一个部分&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888" data-rawheight="7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8" data-original="/4e/b0/4eb0a98df64_r.jpg"&撇开电力不谈,这两大产业主要消耗化石燃料。反正钢铁是可怕的线性增长没有平缓的趋势,代表了整体工业和infrastructure的相对增长趋势。直观估算(不考虑人的因素),想用已经处于峰值边缘的石油来满足未来工业的发展是肯定不够的。撇开电力不谈,这两大产业主要消耗化石燃料。反正钢铁是可怕的线性增长没有平缓的趋势,代表了整体工业和infrastructure的相对增长趋势。直观估算(不考虑人的因素),想用已经处于峰值边缘的石油来满足未来工业的发展是肯定不够的。题外话,为啥有人会觉得这是骗局?吵不过只看过报纸和网页新闻的人,我一个破学生能和主流舆论比个屁啊我来举几个例子:1. 为啥有人怀疑全球变暖是骗局?1. 不希望面和接受对这个灾难性的事实。2. 干预全球变暖直接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炭排放税收影响到的哪些公司)。3. 错误的舆论推动。2. 为啥很多人质疑转基因的安全性? 1. 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的情况下缺乏知识导致缺乏理智。2. 转基因产品直接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控制全球种子的几家公司)。3. 非理性的舆论推动。3. 为啥吃粗粮可以治疗糖尿病?1. 画猫成虎,好处被无限放大。2. 粗粮的好处可以和利益挂钩(为啥这种信息一阵又一阵的流行?期货知道不?粮食可以是期货)3. 弱智的舆论传播。所以,你觉得石油枯竭这是骗局,那是因为:1. 观察的样本过小,没有宏观的分析。2. 各大利益集团努力控制能源的稳定性(安全性?英文反正就是security)。3. 过少的舆论重视如果大家节约能源可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瞬间进步20年,当前能源公司的盈利肯定会受到影响(貌似反驳我最多的都是能源行业的。。。好可怕)简单的总结:tmd石油快用完了脑残的各国势力还在解决那点领土问题,作死。内陆造个核电站就被整个社会槽成世这样真的没问题?比油好些,但是煤也快不够烧了,有种断你电别歪歪。北极都化的能开船了,还特么说全球变暖是逗你玩的,无语。一群逗比。。。世界快点毁灭吧,不然看着真好笑。本来只是答着玩的= =说的有点过了见谅。。。你听说过顺便帮楼上来定义一下“每年都有很大的新发现的储量”。。。柱状图是新储量,曲线是产量。其实从2007年开始产量以及下滑了。而“很大”的“新发现”真是大得很啊。。。那条黄线有些过时了,请就看深蓝部分,我相信趋势还是明显的&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1680" data-rawheight="1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80" data-original="/4d/d2/4dd224cebc13c3d1de95_r.jpg"&呵呵 就算以现在的趋势有可再生能源 下坡路还是会在美好的明天&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4/ce/54cec63d89e6c3d89763bbd7c919ae7a_r.jpg"&Source:IEA补充说明一下关于 的反驳(为啥关注才能发评论= =):个人十分赞成新能源在未来会替代石油,以上也没有提到任何新能源的内容。对于涨价导致需求减少我是非常赞同的。个人认为使用新能源本质上是必须的,不过你的这个想法有些过于乐观,原因主要有几点,简单的说就是电能不能涵盖一切需求:1. 隐含能源embodied energy,和单位发电的价格是挂钩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各种其他可再生能源)所依靠的各种原材料都需要能源。因为化石燃料在目前成本低廉,所以这些设备的成本相对较低。而电能在重工业上并不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冶金需求更大的是热能,运输需要的是动能。古人(科比)打个铁用的是煤炭,而现在造万吨巨轮用的铁也是靠煤炭。未来没有了化石能源,用风电来冶铝姑且靠谱,冶铁的话那需求估计远跟不上。除了冶金,水泥制造啊,运输安装的机械啊,都是需要能源成本的。失去了化石能源,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飞涨,到时候,单位发电价格肯定就不是六毛钱那么简单了。2. 地区限制。化石燃料因为运输方便点了就能用,所以被人类广泛运用。而相比之下,风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对地理位置的要求相比石油都非常高,而长距离输电成本也高。具体可参考我的回答。你举得弃风的例子非常棒,可是其中也指出风电作为第三大电力来源只占了2.6%。仅仅是电力来源,也才2.6%。而前面提到,化石燃料不仅仅是用在电能上的,还用在交通工具的动能,以及工业和民用的热能。我们有足够的空间把这2.6%的风电能拓展到十位数,并且同时提供足够动能和热能么?我看够呛啊。3. 关于蒸馏水冲马桶:钱多的话黄金马桶都不是问题。不是所有人都在乎能源危机的,很多人在乎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以后怎么样才不管呢。再补个图:2011美国的能源使用和需求的比重,电能只占40%(中国工业发达,估计更少)&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2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7f/02/7fd909dbfcd_r.jpg"&可见石油为何为工业的血液可见石油为何为工业的血液想用可再生电能快速代替这个庞大的工业产业,可能么?而想逐渐替换,时间够么?坑太深了= =这难道是300人委员的阴谋?最后一次补充一下反驳 然后弃楼了,顺便回答一下各种反驳的问题然后弃楼了: 首先对于会不会耗尽,当然有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种看法啦。。。虽然作为悲观主义立场我要坚持反驳乐观主义的看法,可能我举得例子不够完善以偏概全,但是我得承认把知识作为前进的动力是彻底正确的。但是说资源是姿势(知识)的转化真的没问题么= =进一步说,给的论据非常主观。用在作文上肯定可以(好吧。。其实用在这也可以),但是过于主观,而主要证据就是历史上有人错了。历史什么的参考可以,不能作为科学论证的证据啊。首先纠正一些小的错误,例如美国用煤虽然09以后跌一些,但是离滚蛋还早,在上图在2011年占20%,近年用量平稳(这数据来源实在是。。。):&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556"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6" data-original="/8e/6e/8e6e740ab587cf3fdfb26df5_r.jpg"&顺带看下中国的煤,以及关于煤的生产。。。呵呵呵呵。。这样真的没问题么 顺带看下中国的煤,以及关于煤的生产。。。呵呵呵呵。。这样真的没问题么 求解释看到的&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70/1d/701d32a6993116fabc01db56dc3c960c_r.jpg"&再顺便看下英国的,虽然产量降低,用量进10年一直平稳。。。怎么个滚蛋法了= =中国煤多不代表全世界煤都多撒= =&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8f/8b/8f8b60dd53eee85504baae_r.jpg"&关于弃风都弃风了干嘛要限电呢。能源不足和支配混乱已经在这方面明显体现了出来。懒得打字了关于风能成本增长问题先从最简单的出发,燃料涨价,风电也会涨价(是不是该新开一个楼= =):来源: (Life cycle energy and greenhouse emissions analysis of wind turbines and the effect of size on energy yield)”Past studies have shown embodied energy values ranging from 3948 GJ for a 500 kW system
to 70,152 GJ for a 4.5 MW system “(500千瓦的系统4000GJ的能量来生产,4.5mW的系统需要70000GJ能源生产)&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89/f2/89f27b6ead959e4cd365fed_r.jpg"&以上为建造风电机组为主要成本,而相对的能源成本为500千瓦的系统4000GJ,简单算了下大约一年可以回收(我很震惊,不过呵呵呵)。如上表可知,风电机组的主要材料为水泥,钢铁,铜,铝,以及少量塑料。头两大原材料都是靠化石燃料生产的(有人提到电炉炼钢,污染小没话说,效率高我只能呵呵了)。铜未来涨价无限可能。(目前最新发现的优质铜矿 在阿拉斯加被当地居民反对而无限延迟,未来如果开发可能会导致国际铜价下跌一阵。)希望你不要反对能源涨价会导致水泥和钢的涨价,不然我会会非常困扰的。而原材料涨价(按你的六毛钱数据,能源开支起码翻倍)直接导致风电成本上涨。所以你认为风机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就光凭空认为没有用啊= =水泥,钢材和铜可以用什么代替?虽然技术可以进步,可是再某些方面是很难再超越的。这里还不得不说稀土元素。中国目前是不愁的,可是储量毕竟是有限的,中国这方面管理又不到位造成大量的稀土元素浪费,而稀土元素是制造永磁体和电热设备不可缺少的原料。所以未来用电炉冶金的材料成本也会提高,同时风机的电机成本也会提高。你所谓的知识变资源,当前短期的技术快速进步和市场竞争可能暂时减少风机的成本,可是未来当风机普及之后,技术成本将被最大的压缩。说了这么多估计也没人看= =好无聊啊我关于Peak Oil的延后码字好累懒得说了。提到Hubbert在50年代提出的peak oil theory用 的类比(可能不准确),采油就像挤海绵里的水。正常情况下挤出来的水肯定是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而现阶段有限的储量和峰值推后的最可怕后果就是,这块海绵越来越难挤可是人们偏要挤的比以前更多。。。。”技术进步和一个行业人的勘探生产努力让人类仍在爬这个钟型曲线的上坡“这就是我最担心的,因为这并不代表我们拥有更多的能源。当然这是主观理解,大致如下图:&img src="/DownloadImg/8/.jpg"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0b/a9/0ba96f43a862c1abc97b2e08bf94a8e6_r.jpg"&关于说我瞎扯淡的求随便拿点正儿八经的证据撒,门户网站和报纸上看到了我不想听= =感谢的答案,质量太高,相当可观,让人动摇,了真心想点100个赞。
,曾经倒卖油田为生,从没见过一桶原油
答的很好,感谢!我东拉西扯几棒槌希望有帮助石油枯竭是个伪命题,正确的问题是peak oil米国教授Hubbert在50年代提出的peak oil theory是所有关于石油枯竭的话题的起始,老人家通过历史数据和统计算法成功预测了美国本土石油在70-80年代产量冒顶,之后进入产量下滑。推到全球老人家预测大概2000年全球石油产出到达顶峰,之后走上痛苦的下坡曲线,2050年以后成为长尾巴。这个理论的大批粉之后一直在继续宣扬和完善这个理论,过几年就会更新一次预测,实际情况是忽略一些年份小波动,世界石油储量和产量过去30年都在增长。当然不能说Hubbert错了,只能说技术进步和一个行业人的勘探生产努力让人类仍在爬这个钟型曲线的上坡,各家预测也都把peak oil推到了几十年以后。为什么油好像越采越多?引入几个概念先:储量(reserve) / 资源量(resources) / OOIP (Original-Oil-In-Place):地里有多少油,这些都是地质模型计算出来,结合各国证券监管和行业惯例制定的分类(别问我地质模型怎么回事儿知乎那么多工程师大牛呢)。简单来讲,一个油田底下有的油不可能全采出来(同理不懂),100桶OOIP,有开采潜力的resource可能有40bbl,能计作reserve的可能只有20bbl,能计作美国SEC承认的1P Reserve可能只有10bbl。产量(production):简单,bbl/dR/P ratio:reserve to production ratio,小明家油田有储量100桶,去年生产了10桶,按去年产量他家R/P ratio = 10,也就是粗略计算还能采10年。上游石油行业就是找油,采油,卖油,再找,再采。。。现在全球的R/P ratio大概是50几年,就是说如果现在所有公司都不勘探了,只采已发现的,且全球需求量不变,全球的油大概还能用50年。过去30年的情况就是每年都能找到比采出更多的油,通过技术进步(远洋开采,重油,页岩等等)把以前找不到采不出的地方翻出来,又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已知储量的提取效率,从OOIP里采出更多油。所以没啥可担心的洗洗睡吧?错,值得担心的问题是边际成本的激增。石油产业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把树上挂下来最低的果子都摘了,现在只能不断增加梯子的长度。中东为什么这么富,不单因为储量大,更重要的是极端易于开采,单位成本甚至低到每桶个位数美元。中东最大的巨无霸油田大多在60-70年代开始开采,到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中老年。传统油田衰竭是事实和大趋势,包括中东,包括英国北海,包括天朝。近些年全球石油巨头都在努力的发展深海、页岩、重油,甚至开始勘探极地,都是因为好挖的油在快速枯竭。新型油田边际成本$80-120/bbl,知道为什么国际油价在这个水平晃了这么多年了吧。国际石油巨头们现有储量确实可观,但每年的产出里便宜的油越来越少,成本高的油越来越多,新型地质条件的勘探是非常昂贵的游戏,新型油田的开采建设是周期长投资巨大的差事,加上这些公司的股东多年习惯的高额股息,和油价波动影响新项目的投资决策,大石油巨头过去10年光维持产量就已经身心俱疲了,提高产量是越来越昂贵和越来越遥远的目标。从全球维度来说,勘探努力+技术进步在和需求增长/老油田枯竭赛跑,peak oil确实还没来到,但真的是越来越近了。石油是刚需阿刚需说“我们用新能源就好了”和“石油没了找个别的油用不就得了”的同学们:全球原油需求大概2/3是运输,运输中大概2/3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天开车坐车上班。这不是刚需什么是?地球人民每天醒来上班,一年要用掉4个沙特的产量,除非人类一夜长翅膀会飞,短期到中期石油是必须的。另一点是世界工业的布局和基础架构,从煤为主燃料到石油制品为主燃料,人类大概用了70-100年。世界上所有的炼油厂,输油管道,加油站,内燃发动机,汽车行业,一夜之间换一种基础资源是不现实的。即使明天小明发明了无污染永动燃料,推广到代替现有的工业系统也是一代人以上的工程。天朝的石油需求增长是所有能源经济学家都爱谈的话题,本土产量有限且快速衰竭是促使三大油不断在海外大手笔收购的唯一动因,这是朝廷的国家战略选择。中海油 $15bn收购加拿大Nexen,够大手笔了吧,Nexen的产量如果全进口到中国(which won't happen),不到全年需求的0.5%。(战略选择不是唯一可选项,取决于对未来国际形势的估计,比如二战美国断了日本的油让战争机器直接熄火,但战后这么多年日本靠进口也没影响本国经济,不展开了头疼)。杂七杂八深海勘探有多贵?最先进的深海平台一天租用费大概$800k,勘探一口井6个月起根据地质情况各异,知道的某个南美洲井延期了几个月,总花费 $200m+,干的,一分钱回报都没有。这种井每年全球会挖几百,虽然现在地层扫描技术先进如阿凡达,也基本是买彩票的干活。野合同学那个新发现储量的图2000年左右那有个大柱子是Kashagan,哈萨克斯坦人民曾经欢欣鼓舞的发现,浅海巨型油田。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巨大的总让我觉得自己输错单位的财务模型。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世界上现行最大的人类工程项目,世界石油巨头基本都有一股,哈国政府千不该万不该把operatorship给了意大利人(ENI),最早预计的2005开始产油,前几天说大概还需要再两年。。。现在的operator是Shell和Exxon,中石油也入了股的。最近行业讨论最多的就是北美的页岩革命,很多评论家预测美国和加拿大会成为下一个中东,美国这帮傻呵呵的货在地理和自然资源上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如果到那一天美国不需要中东石油了,也就不需要中东驻军和那么多航空母舰编队了,中东的治安空白谁来填补?天朝印度日本这些现在占着美国军事力量的和平红利玩命进口中东油的货们,谁打算造几个航母编队维持一下国际秩序去?扯了这么长。。。就此打住
石油从量上看是有限的,但不会用光(枯竭)。哈哈哈说的好奇怪吧?赞同 的数据。这个也是引发次贷危机前石油价格高企的一个原因之一。具体请搜索中航油前总裁陈久霖的过山车业绩的心路历程。简单的逻辑是: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足够高时候,就会有它的替代品来弥补市场。不知道考虑过没有,为什么当今世界用石油作为主要能源资料呢?因为它成本相对低啊!假如说石油某一天成了500美元/桶。大家都会屁颠屁颠用其他替代品。比如生物酒精啊、核能啊(我只是举例子,等价格上去了需求到了也会推动替代品的技术发展的)。谁还愿意用高额的最后阶段的开采成本开采石油啊?所以用不光的。楼歪下,也不用担心生物酒精什么的要以饥饿为代价。没有它也要饿死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优胜劣汰。不全球计划生育,总有人要饿死的。引用个例子,关于资源价格和替代品的影响。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朱利安·L·西蒙和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家保罗·R·埃利希有一个赌局,关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会不会上涨。埃利希精心挑选了五种金属:铬、铜、镍、锡、钨。然而在1990年剔除通货膨胀后,价格竟然下降了。埃利希所选的五种金属无疑是不可再生性资源,但也同任何其它资源一样由价格调节。当这五种金属越来越短缺时,其价格必定上升。但为什么现实中这五种金属越来越少,而价格反而下降,西蒙赢得了这场赌博呢?秘密就在于价格上升刺激供给的作用。经济学家罗塞尔·罗伯茨曾写过《看不见的心——一部经济学罗曼史》,这是一部以小说形式介绍经济学的书。这本书的主人公爱德华学校的经济学教师山姆·戈登在第一天给学生上经济学课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世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为五千三百一十亿桶,每天石油消耗为一百六十五万桶,我们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将用完这些石油?他要求学生一分钟做出回答。许多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最后山姆·戈登告诉他们,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因为当石油越来越少,价格上升过高时,人们就不会用石油,而用其替代品做燃料了。只要石油价格上升到足够高,一定会有替代品出现,剩下的石油由于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石油自然不会用完。
,不会摄影的官方微博记者不是好油藏工程师
以上各位都解释的差不多了,不过我还想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一下这个问题:石油作为一种商品是不会枯竭的。因为当以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的时候,价格占主导因素。那么一旦石油稀缺到一定程度,供不应求价格应声而涨,当价格高得离谱之时,人们自然转向其他能源了。相比于转向其他能源所需的设备升级更换等投资,我相信即使再过五十年石油仍然是极具吸引力的。而且以各大石油公司现在的储量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无油可用的。不过,对于我国来说,石油唯一枯竭的可能是,无法从产油国进口!这样的情况将会是在石油极度稀缺或即将极度稀缺,故而已经成为战备资源之时。唱衰石油是有道理的,替代能源的发展是有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而且,我个人十分赞成唱衰石油,这样宣传造成的表面稀缺将促使油价上涨,这对于石油从业人员来说是喜讯啊!那些做新能源的人这样造势也仅仅是为了推广新能源。真相,往往不是你看到的样子。
,数学系哒~
应该不会枯竭 我记得以前在读者上看到过一篇文章 讲的是一个理论叫开心果理论
“经济学原理”的选修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据统计,现在地球上还有千加仑的石油,而我们现在每年用掉150000千加仑的石油,那么我们多长时间会用完呢?”
答案是:永远也不会用完!
“为什么呢?”大家不解地问。
老师笑了笑:“如果我有一个大仓库,里面装着很多很多的开心果,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到我的仓库里吃免费开心果,而且还可以带朋友一起来吃。只是有一个要求,你们要把吃完的果壳都留在仓库里。那什么时候这个仓库里的开心果会被吃得一颗不剩呢?”有位同学立即站起来,回答道:“永远也不会。”老师说:“答对了!”
让我们来看一看奥秘。在开始时,大家一定呼朋唤友经常一起光顾。于是,仓库里的开心果越来越少,果壳却越来越多。随着果壳的增加,大家发现开心果越来越难找了。这时候,大家开始权衡:是来这儿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寻找半天吃几颗免费的开心果呢,还是自己花钱去买呢?答案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去买而不再继续寻找,致使那些难以寻找的开心果被永远存留下来。
当得到一种商品或资源的成本超过另一种时,人类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更经济和节约的方式来达到目标。石油也是如此,当人们开采石油的难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另一些能源必然会被选择并取代石油。这就是经济规律。(读者)我觉得就是因为一直唱衰石油能源 所以人们肯定会积极地寻找新的代替能源 当寻找或制造代提新能源的耗费小于寻找石油能源时 也就不回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潜在的仅剩的一点石油能源 所以石油能源应该不会那么快枯竭
(1)理论上石油会枯竭,加减法么。(2)枯竭之前,石油的开采成本逐渐上升,直至高于收益,被其他更合算的能源替代,逐渐减少乃至停止开采。从这个角度说,不会枯竭。
,阅读是好梦的灵药
先占个坑出现老是喊着马上要枯竭却直到现在还在开采不外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开采技术的进步。随着石油开采技术进步,例如水平井,生物技术的应用,油田采收率提高,以前采不了的油现在也能采了,技术手段也让不少老油田重焕新春。二是国际油价上涨。石油开采行业高投入高风险,油价的波动影响石油开采,以前油价低的时候,有些开采成本高的油田就被放弃了,等到油价上涨,开采方觉得有利可图,就会启用早期那些成本高的油田。刚才看了几位知友的回答,觉得仅从能源角度看待石油是不全面的。石油是非常优秀的物质能源,不仅仅是像电一样作为能源来做功,还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石化产品了。现在正在发展的新能源发电以及核电技术确实能够减少化石能源作为能源的消耗,或许有一天能够完全替代,但作为化工原料,我认为尚且没有好的替代方案,将石油和煤单纯作为能源烧掉,真是非常可惜。
,德州土老逼
工程狗来答不会枯竭,只会贵到用不起那些没探过的地区超过你的想象 只要价格够高,老的油田现在都生机勃勃,储量绝对源源不断,技术发展在高油价的支撑sagd frac 深海等新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大资源的利用率 以后如果能直接cook source rock 储量翻个20倍没问题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之所以感觉越采越多是采油速度和可采储量变大了。世界总体储量是一定的,肯定有采完的一天啊。这怎么会是骗局,只是不愿意相信吧。
,石油专业
石油资源未来肯定是会枯竭的,因为石油的总储量是不变的。但是未来50年内不需要担心石油枯竭,因为每年都有很大的新发现的储量。至于100年后怎么样,那就不是我们担心的事情了,到那一天,新能源说不定早已经取代了石油。
,就好这一口
石油应该是不会枯竭的。我觉得商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石油资源少了,需求量高,那么原油价格就会上涨,但是资源是有限的,总有被挖空的一天,但是当原油少到一定程度(比如:100万桶)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个价格已经不是我们能承受的了(实在太TM少了,卖的B贵),没人买了 就没有石油公司去开采,那么那油就一直在地底下。到了那个时候肯定会有商人或者是政府,科研机构以经济利益等等为目的研发新能源(比如现在的页岩气),目前新能源的研发是不划算的,原因是还有很多石油,但是要到石油枯竭的时候就会很划算了。第一次答题,逻辑不是很好。见谅。
,Black Jacks
不会,就跟水枯竭、地球变暖一样,这是环保极权主义者搞出来吓唬人的,人类的知识进化速度完全可以领先能源枯竭程度好几个身位,而且能源是不会枯竭的,它们会以其他形式再生。
肯定会,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这个行业现在已经比较艰难,至少国内是这样,如果几十年后国内石油资源枯竭,那么,国企估计会到国外去拓展,全球衰退,做这个行业的人就逐渐减少,但,不会一下子就消失。
新能源很大程度已经能够媲美石油了。。。。。只要还有太阳存在。人类理论上是不会灭绝的。
,浮生未半心先死,无病呻吟又一天。
我只是对提醒一些乐观者,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当抢劫是唯一的活路时,商业也就萎缩了。
,一鑿搉你
先占个位置,等我买到台笔电再回答你。
,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更多彩一些
会枯竭,但是在枯竭前人类就发现或发明新的能源了,所以不用杞人忧天,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医科生,青年自我启蒙践行者
有一种说法叫做当开采石油的成本大于它的利润的时候,人类就会开始选择其他的新能源了。所以不会枯竭,只会停止开采。
,一直努力,直到毫不费力
我觉得,相比石油枯竭或者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更应该关心下人口增长的问题。毕竟还有太阳能。&img src="/c7/a5/c7a5be7ed2cf93adad37_m.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c7/a5/c7a5be7ed2cf93adad37_r.jpg"&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200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左边的单位是十亿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200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左边的单位是十亿
,寂寞 是说话没人搭理
我只担心金属矿的枯竭
用经济学常识做个简单回答。面临枯竭?那应该极其珍贵咯?可是油价没有疯长。比矿泉水,大蒜,甚至霉大米的价格波动稳定多了。那总有用光的那一天吧?错。那一天到来之前,早就有替代能源出现了。
,人的欲望总是无法关闭自动更新这个功能
我记得有个在花生库吃花生的故事,花生越吃越少,花生壳越来越多,到了一定时候你就不找你了,但是花生一定还有
有生之年,等核聚变发电,有了它,一切都将是浮云
针对楼上说的替代能源的问题,表示不要太乐观。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廉价能源的基础上的。廉价意味着高收益,当替代能源被采用的时候,能源的成本已经高到一定程度了。这种高价能源还能支撑起现代社会么? 恐怕退化是必然吧大概还是07年的时候,本院引进了一个搞太阳能的院士,无锡尚德还正风头正劲,那时我问老师,太阳能的前景如何? 老师说:“一个全生命周期能量收益为负的行业有什么前景?现在就是赚一下欧洲的补贴”果然,经济危机后欧盟减少了太阳能的补贴,再接着,尚德破产了。人类现有的认知全来自于工业革命后的爆发性增长。人类相信,技术进步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事实上呢,人类社会的停滞是常态。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无法利用宇宙空间,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能利用的空间就只有地球。空间既定,增长怎会没有上限?边际递减的铁律无处不在。有次一个搞科研的学长对我感叹:“一百年前,用极其低廉的成本就可以产生一项新技术,最终带来百倍千倍的收益。而现在呢,科研的投入变成了无底洞,收益却依旧未知,顶点似乎快到了”珍惜现在吧,这可能是人类唯一的黄金年代了。
人类不会在自我灭绝之前把资源用完的
,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
当石油的使用成本高于另一种能源形式时,我们就会改变能源结构了。所以,石油不会被用完。
,风紧扯呼!
是在做《逻辑思维-理性乐观派》的听写么?
请问如果石油和煤没了,现在各种石化产品比如用于建材、家电、仪器等的塑料或者煤化工产物的化妆品原料、医药等怎么替代?
,知乎里就说些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吧
如果全世界的石油量真的只剩下50年,全世界国家会把所有的人力,财力都会堆到新能源科技上新能源的科技树就会爆炸性成长,会爆出一堆逆天黑科技。
,永远缺时间的弱者
南希亚的答案 请问知识就不会碰到瓶颈吗
发表评论:
馆藏&1868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为什么会跳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