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东方学院院怎么去嘉兴医学院(...

企业网站推广
Processed in 0.115989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浙江财经学院-综合新闻-财安网
浙江财经学院
来源:未知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地处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教学严谨、管理规范、学风良好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学校筹建于1984年,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教学评价,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3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明显,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省属财经院校。所培养的省内财经管理类人才(本科)的数量和财经管理类专业的覆盖面均居浙江省属高校首位。201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
校 名  起 止 时 间  校 址
浙江财政银行学校  -  1975年暂借杭州市郊七堡蚕种场
1976年清泰门外一堡乌龙庙
1977年6月迁至文一街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分校分部
浙江财政学校  -1984.11  1979年夏再度迁至一堡浙江银行学校校舍;
部分师生租用杭州四季青中学校舍
1979.11在文一街94号新建校舍,1982.7迁入
浙江财经学院  3.1.18  文一路94号(文一校区)
1991.10文华校区(文华路269号)启用;文一校区2003年9月被置换;
2003.10部分师生迁至下沙校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2005.7月下沙校区正式启用,为学校本部;文华校区为分部;
2010.8东方学院搬迁至长安校区
浙江财经大学至今  部分师生迁至下沙校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为学校本部;文华校 为分部; 东方学院搬迁至长安校区
学校占地2360亩,分下沙、文华、长安共三个校区。其中,下沙校区占地1200余亩。学校现设有11个二级学院、一个部、一个独立学院和一个成人教育学院,即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体军部、东方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现有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贸易、英语、日语、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等4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23000余人。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了多个富有特色、在省内及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拥有财政学、会计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和伦理学7个省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经济史、经济法学、西方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伦理学、区域经济学、统计学、农业经济管理、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学、人本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国际贸易学、民商法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行政管理、英语语言文学、法学理论、国际法学、文艺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4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财政学、会计学、产业经济学、伦理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7个省级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统计学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等2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商管理、会计、金融、、税务和资产评估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12年招生的硕士专业达到31个。硕士点布局覆盖了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三大学科门类。学校现已形成经济、管理学科特色明显,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结构比较合理的学科体系。学校政府管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产业经济学和财政学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研究为浙江省人文科学创新团队,产业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为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 ,2013年开始招生博士生。
学校建有较完备的教学设施。整合全部实验室为10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41个实验室。创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其中,现代金融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信息实验中心、人文艺术实验中心、ERP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验中心、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实验中心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ERP实验中心同时为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图书馆建筑总面积达6.05万平方米,现有纸质藏书165万余册,中外文现刊2035种,通过网络可以使用60个中外文数据库,其中,中文电子图书180万余册、外文电子图书1.3万余册,外文电子期刊16685种,中文电子期刊1.25万余种,硕博学位论文125万余篇。
学校现已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1318人,专任教师868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53人,副高职称教师285人,高级职称占师资总量的50.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6人,硕士学位教师42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师资总量的81.57%。其中,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第一、二层次14人、第三层次7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1人。另外,1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名教师荣获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4名教师荣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名教师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3名教师获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学校坚持&立足浙江、服务经济,面向社会、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为要求,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注重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特别是针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对财经类人才的国际化要求,积极调整学科与专业设置,努力与国际接轨,实行学分制教学和管理,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注重加强学生的科研训练与第二课堂的教育,按照国际化、创新型、实践型的标准来培养适应国内国际竞争的财经管理类人才。学校有一整套严格而有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坚持不懈地狠抓教风和学风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切实加强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通过一手抓教学基本建设,一手抓教学改革,不断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落实。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等4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税务、财务管理、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审计学和统计学11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基础会计》和《中国税制》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国际级奖6项,国家级奖39项, 省级奖984项。《产业经济学》列入了国家精品教材,《地方财政学》列入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广告摄影与摄像》和《管制经济学原理》等5部教材列入&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会计学》等44部教材列入了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致力于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几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210项,省部级项目26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哲学研究》等国内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被SCI、EI等检索收录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450部。先后有4人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著作奖或论文奖,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另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150项。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报《财经论丛》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三次荣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同时,已连续多年被评为CSSCI来源期刊。学校的&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民营经济的研究成绩斐然,编辑出版的《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影响远及海外。
《财经论丛》简介
《财经论丛》 是浙江财经学院主办的财经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学术至上、精品是求的办刊宗旨,以学术研究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强调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和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改革的现实,敏锐关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追踪经济领域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推出新的选题、组织高质量的稿件,刊发优秀科研成果和改革经验总结,介绍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观点、新思路,为经济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和咨询决策资料。《财经论丛》主要包括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民营经济、统计与数理经济、财政与税收、金融与保险、投资与证券、财务与会计、工商管理、理论研究述评等栏目。
《财经论丛》收录情况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ASS)》;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期刊。
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浙财&品牌。学校招生投档分数线已连续8年名列省属高校第一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据2009年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名列全国非211本科院校第8名,浙江省第一名。学校为浙江省培养与输送的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总数居全省高校首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点覆盖面居浙江省属高校前茅,享有会计师的&摇篮&、财税系统的&黄埔军校&等美誉,是浙江省重要的经管类人才培养基地。
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已形成了多个富有特色、在省内及中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财政学、会计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前列。会计学科作为浙江省唯一的A类重点学科,拥有浙江省唯一的ACCA&CGA培训中心,其就业率居高不下。金融学科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在省内有了较大影响并在国内崭露头角。浙江财经学院的&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民营经济的研究成绩斐然,编辑出版的《浙江非国有经济年鉴》影响远及海外。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等国际交流,举办ACCA、CGA、中美合作班等合作办学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多次,近年来,有近600名学生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10余个国家留学有来自荷兰、日本、韩国和爱尔兰等国家的学生在我校留学。学校被确定为&三菱&、&樱花&和&三井&国际奖学金学校,成为全国6所&三井&国际奖学金大学中的一所。
浙江财经学院是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学府。今后,浙江财经学院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正在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办学理念,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求创新,以特色求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浙江社会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党政机关党校办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纪监审学生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离退休处
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MBA教育中心财务处外事处保卫处资产管理处
公共事务管理处校园建设处文华校区管委会
群团组织工会团委
教学部门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学院
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
体军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东方学院成教学院
事业单位学报编辑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
服务经营实体后勤服务总公司
党院办 外事办 组织部、人事处 宣传部 统战部 纪委监察委员会 学生处 教务处
科研处 研究生办公室 财务处 保卫处 基建处 产业后勤办公室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是财政系、税务系合并而成的财税分 院,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最早设立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下设财政学、财政学(与文秘方向)、税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六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财政学(含税务)、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为硕士点。财政学和税务学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其中财政学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税务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财政学》和《中国税制》是浙江省精品课程。
学院下设五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共有各类专业教师50余名,其中正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硕士学位教师23人,在读博士8人,有1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培养工程,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位教师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已形成了一支力量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的各类人才。为此,学院始终重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上,力求创新求实,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抓好基础教学之外,充分利用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使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推行综合导师制,密切师生关系,实行教与学的互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科研上,财政学科自94年评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A类)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于2002年晋升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点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在《经济研究》、《新华文摘》、《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论著3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三十余项,获得多项省部级一、二等奖。
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原为会计系,成立于1986年,1999年改系为院。现任院长为汪祥耀教授。学院下辖财务会计、国际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四个系以及现代会计研究中心和会计教育培训中心。
会计学院设有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四个专业以及国际会计、网络会计、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ACCA、CGA等专业方向。会计学科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A类会计学重点学科,2002年会计学专业被列为浙江省重点专业,2003年被批准为会计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在校本科生22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50人。
会计学院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研究方向齐全、学术梯队完整的师资队伍。截止2006年3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4人,讲师11人,助教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66.7%,博士及在读博士占25%。有1名教师进入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行列,3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入选浙江省 &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经过多年努力,会计学院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成本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理论与方法、公司理财等领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近三年,在《会计研究》、《税务研究》、《审计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了《会计准则的发展:透视、比较与展望》、《英国会计准则研究与比较》、《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战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管理论》等著作10余部,编著出版了体系完整的会计学系列教材;获省部级奖、高校人文社科奖以及其他科研奖近40项,其中&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我院素有&浙江省会计师摇篮&之称,专业特色鲜明,所培养的学生遍及全省各地、各行各业,不少毕业生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业务骨干以及具有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获得用人单位的很高评价。
会计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先后邀请了美国会计学会主席Wilson教授、英国国际会计师公会总会会长谭学林、日本会计学会前会长饭野列夫等国际著名学者和国内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孙铮教授、李若山教授、盖地教授、曲晓辉教授等先后来院访问讲学,并聘请了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等近二十位兼职教授,指导我院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同时,近年来我院还向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国内著名大学选派了访问学者。
会计学院与会计中介组织和企业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和金信证券有限公司在我院分别设立了&天健奖学金&、&立信奖学金&和&金信奖学金&。
会计学院注重会计教学的国际化,近年来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设立ACCA和CGA课程班,专业课全部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英语授课,其中CGA班部分课程直接由外籍资深专业教师授课。新生入学后凡符合条件者可以报名加入,并参加ACCA与CGA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ACCA和CGA分别在我院设立了浙江省内唯一的考点。
目前,会计学院正在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为目标,整合学科结构和师资队伍,力争使教学和科研水平迈上更高台阶。
金融学院现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三个本科专业和货币银行、证券投资、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四个专业方向。其中金融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B类,金融学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也是学校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货币银行学、投资银行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学院拥有设施一流的省重点实验室&&现代金融实验示范中心,下设现代银行实验室、公司金融与保险实验室和金融工程与证券实验室三个实验室。学院并在杭、宁、温等地建有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4人,其中博士26人(含博士生),硕士以上学历占95 %以上;高级职称教师3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2人,外聘客座教授20余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浙江省&151&人才2人,已经形成了一支力量较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点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投资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和重点教材10部,省部级研究项目8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20余项,部分优秀成果被国际ISTP检索收录。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3人,与首都经贸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学位班学员180人,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宗旨,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高年级学生中推行综合导师制,建立起教与学互动的制度化、全方位指导机制,以系列&学术沙龙&为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院现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会、金融学会二个学生社团,创办有《证券周报》、《金融论坛》、《金融新干线》等学生刊物。除学校奖项外,另设有&财政证券奖&(由浙江省财通证券公司提供)和广发育才奖(由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提供)两个教学奖项。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是在浙江财经学院的发展、改革过程中,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经过重组、优化而于2001年4月份正式成立的二级学院。企业管理教研室成立于1986年。市场营销专业于1994年招收本科生,是省内成立最早的营销本科专业之一。1991年学校对原有系部进行调整,将原来经济信息管理系的市场营销专业、投资系的投资与房地产专业、财政系的财务管理专业合并组建,成立工商管理分院。1999年新增并招收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2001年上半年,学校加快二级学院建设步伐,工商管理分院经过重新组合,将财务管理专业合并入金融学院,公共管理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合并入工商管理分院,正式成立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在整个&十五&期间,经历了从系建制到分院建制、再到期二级学院建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并于2003年正式获准拥有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点,2005年企业管理被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目前工商管理学院拥有7个专业8个方向,是目前我校设置专业最多的学院。分为市场营销管理专业于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方向1999年招生、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1998年招生),人力资源管理(2000年招生),工程管理(2004年招生),物流管理(2005年招生),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与农业经济管理是我院2005年新批准的专业,于2006年招收新生。目前,我院有1268名本科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每年招生2个班,其它专业各1个班。
与专业设置相衔接。我院设立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共6个系。企业管理系有15位教师;市场营销系19位教师(其中市场营销专业教师11位,物流管理教师8位);人力资源管理系11位教师;工程管理系7位教师,农林经济管理系8位教师,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系6位教师。
此外,学院还设有4个校级研究所:人本经济研究所、不动产研究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等。其中,人本经济研究所的快乐学与人本经济学研究、不动产研究所的土地规划与法规建设研究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工商管理学院已初步建立起了一支学历比较合理、素质较高、教学科研潜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初步建立了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保障措施得力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体制,为工商管理学院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学院成立于2001年10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经济信息管理系。现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99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0年)、电子商务(2001年)、软件工程(2012年)四个本科专业,含管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省级重点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800余人,教职工79余人,专任教师65人。近几年来在《Automat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财政研究》、《税务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有90余篇论文被SCI、EI和ISTP三大索引收录,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化、知识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为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培养信息管理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理财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等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运筹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企业资源计划(ERP)、JAVA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掌握扎实的数学和外语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方法,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前沿学科和发展趋势;具有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系统管理维护能力。该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软件工程师的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通信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人机接口与图形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维护、大型数据库等。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在各类企业、政府机构或电子商务网站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开发、运作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现代信息管理、现代物流组织、现代经营管理和商务运作理论等方面知识,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电子商务组织、分析、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电子商务的组织管理和政策、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有:管理学、运筹学、电子商务法律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Internet与网页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建设、JAVA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
软件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在软件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工商经贸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的,具有金融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软件工程高级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熟悉金融、财务等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分析和解决各种软件工程实际问题。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和外语知识,具备良好语言表达、文档写作、国际化交流、团队协作等能力,通晓软件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了解软件工程学科前沿发展趋势。
主要专业课程有:经济学、金融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web开发技术、软件工程、金融分析软件、金融软件实务、金融软件工程实践、软件质量与测试、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项目管理、金融系统开发实训等。
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是一个年轻且富有竞争力的二级学院。1998年经济法专业经浙江省教委批准开始招生,1999年成立法律系,2002年成立法学院,2005年获得经济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院坚持以&发挥财经优势,注重实务处理,提高办学质量,办出专业特色&为办学宗旨,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且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较强的实务处理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和社会工作管理人才。
学院现有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拥有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和法理研究所三个校级研究所,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校级重点学科,建有案例分析室、模拟法庭和社会心理咨询室等用于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学院设有专业资料室,拥有法学、社会学领域的各种中外专业期刊120余种,重要报刊20种,图书资料2200余册。学院建设了高质量的课程体系,现有 1门省级精品课程《经济法》,2门校级精品课程《民法学》、和《经济法学》,12门校级一类课程《税法学》、《刑法学》、《行政与行政诉讼法》、《法理学》、《国际经济法》、《竞争法》、《债权法》、《商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宪法学》、《社会学概论》和《中国社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有专业教师3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6人,有博士学位(含在读)的教师20人。现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8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能确保法学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质量教学需要。目前已建立了以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诉讼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国际法为主干的适应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的二级学科体系和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主的应用社会学二级学科方向。近年来,我院科研成果显著,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基金项目5项、司法部项目2项、长江三角洲招标项目3项,参与和主持其他项目40余项。在《法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管理世界》、《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和转载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了系列专著和各类教材近40部,获得省部级等各类科研成果奖30余项,由学院主办的《财经法律评论》是法学院师生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每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学院先后与台湾大学、中正大学、辅仁大学、真理大学及香港大学建立了定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国内知名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的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浙江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与杭州市检察院、西湖区人民法院、国浩律师事务所、古荡街道等17个单位建立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实习基地或协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近800名,培养和正在培养硕士研究生(包括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经济法学研究生)50名。成立有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法学会、海星社会工作协会、萤火心理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创办了《法学与社会》、《法林法语》等学生刊物,具有浓烈的学术氛围。学生科研成果显著,近两年共获校级课题立项18项,发表论文34篇,获学校科研奖励24项。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已经形成了&公寓文化节&、&社团风采节&、&法律周&、&新生训练营&等多项学生活动品牌,参与各类学校活动成绩优秀,多次获新生辩论赛冠军、乒乓球赛团体冠军、社团文化节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分别就业于各法院、检察院、税务局、海关等国家机关及银行、律师事务所、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其他企事业单位,表现突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另外,建院以来已有大批学生先后考取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近两年来多数在校生在国家司法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是一个年青而充满朝气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1999年开始筹建的经济系,2002年在经济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师资成立了本院。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58人,其中博士36人(含在读博士生8人),硕士以上学历占96.7 % ;高级职称 38人,其中博导 4 人,教授15 人,副教授 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批第一、第二层次人选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对象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重点资助对象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 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第三层次人选10人,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
学院在学科、学位点及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现有一个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省级A类重点学科,五个校级重点学科;拥有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两门校级精品课程;拥有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一个省级重点专业,一个校级重点专业;已有四个硕士点,两个本科专业(含五个专业方向)。初步形成了管制经济、转型经济、集群经济、民营经济以及都市圈经济发展等优势研究领域。学术研究成果显著,近十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家权威刊物累计发表论文17篇,另外在《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家》、《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和《学术月刊》等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完成了10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王俊豪教授荣获第十届孙冶方经济学奖(2003),第三届薛暮桥价格奖(2004);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经济史学科带头人王翔教授作为主要成员荣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另外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二级学院,下设二个系、一个教学部:英语语言文学系、日语语言文学系、大学外语教学部;现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经贸方向、翻译方向)、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经贸方向、日本文化方向),共有学生800余人;并设有爱尔兰研究所、日本文化与经济研究所、英语国家文学研究所、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所。2006年1月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4月成为教育部全国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23名,其中教授8人,博士7人,副教授38人,硕士生导师7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80余人。学校还常年聘请有10名左右外籍教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香港、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互派教师和留学生。英语、日语专业的学生均有机会通过校际合作渠道出国留学,以 &3+1&、&3+2&或&4+1&的培养模式完成大学本科学业或本硕连读。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是在原浙江财经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的基础上于日分设成立,目前学院下设中文系、哲学与政治学系、传播系等3个教学系,以及语言文字研究所、伦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文艺学研究所等4个学术研究机构,汇聚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传播学等4个一级学科。通过优化整合,学院设置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和数字媒体艺术、对外汉语等4个本科专业,拥有汉语言文字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数字媒体艺术2006年开始招生,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与三个硕士点于2007年开始招生。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职教师69人,教授16人,副教授30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 67%。博士12人,在读博士生14人,占教师总数的76.8%,一支职称高、学历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学院现有在校生700余人。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浙江财经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力倡良好学风,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在加强专业的同时,积极拓展知识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三年浙江财经学院本科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篇,获得学生课题立项53项,学生作品获得各种奖励13项。本院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2006年首届毕业生受到社会较好评价。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方面,近三年已完成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教育厅课题7项,有13项校级教改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共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近三年来,已有《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省级精品课程1门,《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财经应用文》2门校级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等7门校一类课程建设项目。在连续几轮的浙江财经学院课堂教学评估中,会计学在浙江财经学院承担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反馈中都是名列前茅。有1位教师荣获&中国师德先进&、&浙江省教育名师&称号。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术研究。现有校级重点学科4个,硕士点3个。近三年,共争取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及其它部级课题15项,省社联课题及教育厅课题21项,其它课题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主编、参编省部级以上教材19部,在国家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9篇,其它论文300余篇。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部,省重点教材2部。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2项,省社联及教育厅科研成果奖9项。汉语言文学和伦理学拥有一批优秀师资和国内先进的科研成果。
&十一五&期间,学院总体发展目标是: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成熟的本科教学,完善的硕士教学,师资力量较强,学科特色明显,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并积极服务浙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与科研并重型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是学校唯一的理学类学院,现设有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它们分别属于统计学系和应用数学系。统计学系下设数理统计、经济统计两个教研室,应用数学系下设经济数学、计算数学和运筹与优化三个教研室,学院拥有统计学、应用数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设施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和藏书丰富的图书资料室,并建有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数90%以上,多名教师为省151人才工程、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学校重点学科、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已形成了一支力量较雄厚、结构较合理、治学严谨、教学有方的师资队伍。
本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在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概率极限理论、运筹与优化、计算数学、计量经济学等研究中取得了较大成绩。近年来先后在Math.Prog.、SIAM Opt.、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统计研究等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数十篇论文被SCI、EI检索,出版专著和教材十余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多项。部分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成果奖,多位老师获得省部级奖励。
浙江财经学院艺术学院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二级学院。她于2007年6月在原人文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摄影系的基础上,在学校更好地发展财经院校的人文学科,为艺术类学科提供更好发展平台的指导思想之下,从人文艺术学院分设成立。目前学院下设平面设计系、室内与展示设计系和摄影系3个教学系,拥有平面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和商业摄影等多个专业方向。学院现有教职工三十余人,其中专职教师26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有作品屡获美国摄影学会金牌奖(PSAG.M),国际摄影联盟荣誉奖(FIAP H.M.)等大奖的摄影教授;
有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夺得了双年展最高奖项全场大奖;和参与设计定稿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吉祥物桂花宝宝,作品入围杭城标志全球11强的平面设计老师;有获得第二届欧典杯全国居室装饰大赛实例铜奖等多个奖项,被 授予&浙江省优秀中青年室内建筑师&称号的室内设计老师;还有留学日本近十年的美术基础课程老师; 他们辛勤努力,几年来成绩斐然,出版发行几十本专著、作品集,获得了国内外几十个奖项,在各专业领域和社会上都有很高声誉。2004年,当时尚为人文艺术学院艺术系的老师们就已出版有一本《浙江财经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作品集》,至于集体或个人的各种艺术作品展,更是经常在校内外外举办。
学院现有在校生620余人。在我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下,我院在江西婺源等地建有多个写生、实习基地,学生在就学期间即有多次外出写生、实习的机会,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我们艺术设计专业03级5名学生在大二时就以自己的专业特长成立了&5路视觉设计工作室&进行自主创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04级的学生获得了浙江省第五届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平面类一等奖、二等奖;摄影系的学生在大二就举办了摄影作品展览,出版了摄影集。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院校。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和确认为独立学院。2007年6月,浙江财经学院与海宁市的浙江金海洲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举办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根据教育部令第26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制定《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章程》,开展规范设置工作。2010年9月,学院从杭州市文一西路文华校区整体迁址至浙江省海宁市连杭经济开发区的长安新校区,按国家要求实行独立办学。
学院长安校区坐落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杭州湾北部的海宁市连杭经济开发区科教新城内,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院交通便利,紧临沪杭高速公路和杭浦高速公路,离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校区直线距离10余公里。学院教学设施齐备,建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标准语音室及各类专业实验室,拥有充足的多媒体教室、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先进的校园网络。校园环境幽雅,生活设施优良,是理想的求学之地。
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8774 人 。设有 8 个分院和 1个中心,包括金融与经贸分院、财税分院、工商管理分院、会计分院、信息分院、法政分院、人文与艺术分院、外国语分院和体育中心。现有财政 学、税务、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金融学、保险、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统计、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艺术设计等27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 583 人,教师 489 人,其中,专任教师 470 人。教授 63 人、副教授 193 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 54.4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 400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85.11%,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31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27.87%。东方学院专职教师 207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44.04%,其中,教授、副教授 74 人,占专职教师总数 35.7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 167 人,占专职教师总数 80.68%。
学院以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使命,恪守&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不断规范教学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学分制、弹性学习年限、双专业和双学位制、转专业、综合导师制等有利于学生成才成长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扎扎实实地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特点,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科技学术竞赛和科学研究。近 4 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挑战杯&科技学术竞赛中,学院学生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共计 149 项、共计 258 人次,包括获得国际奖(亚洲地区) 2 项。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51 篇。一次就业率连续 4 年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茅。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踏实、适应能力强,广受社会好评。
学院科研工作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旨,注重科研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学院现设有现代服务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和浙江民营企业法律诊所 3 个研究与服务机构。4 年来,学院专任教师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政治学研究》和《控制与决策》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600 余篇,出版著作 50 余部,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 140 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21 项,省部级项目 127 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25 项。
学院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ICAEW)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CA)培训项目,在会计学专业推进国际化教育。同时,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教育机构在&2+2&、&3+1&等项目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师生参加各类交流项目。
图书馆 综合编辑室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服务经营实体
后勤服务总公司(即紫元公司)
名誉院长:李京文院士
党委书记:韩翼祥
校 长:王俊豪
党委副书记:朱永康
党委副书记:王宇航
副校长:钟晓敏
副校长:苏为华
副校长:卢新波
副校长:黄建新
纪委书记:朱根弟
校长助理:黄董良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黄旭明 ,浙江省国资委主任陈正兴,浙江省财通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继宁,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褚子育,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纪圣麟,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浙江财经学院省直校友会副会长罗石林,浙江省纪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组组长金慧群,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魏跃华,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薛小杭,浙江省财政厅总会计师赵立妙,浙江省国税局副局长、省直校友会副会长乐国定,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支瑶瑶,金佰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财务总监,CGA 董事会主席陈建根。财政部驻天津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主任、监察专员温怀荣,财政部驻浙江专员办副主任、副监察专员胡关夫,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副监察专员姜小林,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符晓东,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劳晓峰,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王俭,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副局长王平,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总会计师徐敏俊,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竺园,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会光,嘉兴学院党委书记胡建成,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周建松,渤海银行浙江分行(杭州)行长姜乳云,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费国忠,浙江省建设银行副行长张民,财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汪友根,财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国华,杭州市统计局局长、杭州市校友会会长屠辛庚,湖州市副市长沈建平,舟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胡志权,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文明,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应飞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张启胜。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费国忠。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胡国芳。柯达公司亚太区财务策划与分析总监宋利成。
2013年全国最新财经类大学排名(排名仅供参考)
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类型  总分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综合声誉
1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财经  62.15  2.94  5.45  10.5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财经  62.06  2.7  6.57  6.9
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财经  61.83  2.08  3.32  13.59
4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财经  61.81  1.83  6.01  6.87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财经  61.63  2.61  3.38  8.97
6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财经  61.29  2.08  5.15  0.54
7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财经  60.79  1.51  2.79  0.7
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财经  60.7  0.7  3.16  0.43
9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财经  60.65  2.15  1.33  0.76
10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财经  60.58  0.48  2.73  0.36
11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财经  60.46  1.13  1.22  0.86
12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  财经  60.34  1.47  0.27  0.55
13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  财经  60.28  0.73  0.76  0.28
14  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  财经  60.26  0.76  0.64  0.27
15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财经  60.25  0.61  0.78  0.2
16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财经  60.25  0.32  1.02  0.26
17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财经  60.24  0.45  0.94  0
18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财经  60.23  0.51  0.81  0.1
19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财经  60.23  0.67  0.51  0.36
20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  财经  60.23  0.72  0.55  0.17
21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财经  60.22  0.58  0.62  0.18
22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财经  60.19  0.66  0.43  0.11
23  广东商学院  广东  财经  60.18  0.29  0.56  0.45
24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  财经  60.16  0.47  0.4  0.09
25  湖南商学院  湖南  财经  60.14  0.71  0.04  0.18
26  吉林财经大学  吉林  财经  60.12  0.15  0.56  0
27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  财经  60.12  0.45  0.18  0.12
28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  财经  60.12  0.26  0.36  0.14
29  南京审计学院  江苏  财经  60.11  0.45  0.13  0.2
30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  财经  60.11  0.25  0.36  0.1
31  兰州商学院  甘肃  财经  60.1  0.15  0.38  0.11
3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  财经  60.1  0.16  0.37  0.08
33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  财经  60.08  0.21  0.14  0.23
34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  财经  60.08  0.07  0.35  0.07
35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  财经  60.07  0.34  0.03  0.1
36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  财经  60.07  0.27  0.12  0.05
37  西安财经学院  陕西  财经  60.07  0.18  0.19  0.11
38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  财经  60.06  0.21  0.1  0.12
39  广东金融学院  广东  财经  60.05  0.11  0.09  0.23
40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上海  财经  60.04  0.19  0.03  0.08
41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财经  60.03  0.07  0.09  0.11
42  铜陵学院  安徽  财经  60.03  0.14  0.03  0
43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  财经  60.01  0.04  0.01  0
44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湖南  财经  60.01  0.06  0  0
45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  财经  60.01  0  0.05  0
46  上海商学院  上海  财经  60.01  0.02  0.01  0.1
47  哈尔滨金融学院  黑龙江  财经  60  0  0  0
48  辽东学院  辽宁  财经  60  0.02  0  0
浙江财经学院下沙校区交通导引图
详细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邮政编码:310018
财安网 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CA087)
24小时浏览排行
扫描后您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东方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