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O18和N15有没有放射性元素铀?

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如2H、13C、15N、18O、34S等,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常被_百度知道
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如2H、13C、15N、18O、34S等,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常被
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稳定同位素、18O,稳定同位素如2H、34S等、13C、15N
我有更好的答案
N原子的质子数为7,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8;D.2H+与1H+都是氢离子,即2H+的酸性与1H+的酸性相同,则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7-6=1,12C34S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12=80,故A错误A.氧元素是8号元素,故C错误,故D错误;B.因12C32S2的相对分子质量32×2+12=76,12C32S2在相同条件下比12C34S2更易挥发,则12C32S2的沸点低;C.C原子的质子数为6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稳定同位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是什么原因决定原子有没有放射性?重元素铀有,而很轻元素氚也有,但和氚相识的氘又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物质发射出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由核电荷数相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元素.从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射线.放射射线的原因 是因为元素的衰变形成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α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β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我们以前学习化学的时候 知道,物质是有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则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理解成原子核的衰变.其衰变原则:遵守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衰变:放出 粒子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A.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就减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B.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就增加一个质子,减少一个中子.综上所说,放射性元素,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又有规律的、物质的最基本的结构发生变化的元素.可以这么理解,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同样的东西形成的.比如氢原子核(H)最简单,它就是一个质子,核外有一个电子绕着它转;氦原子核(He)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2个电子绕着它转;锂原子核(Li)是由3个质子和4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铍原子核(Be)由4个质子和5个中子组成,核外有4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反过来说, 一个质子,核外一个电子围绕着它转,那么这个质子和电子形成的原子核就是氢原子核.也不知道这么所你明白吗,还有我说的是不是正确的,欢迎大家指点,我也是一知半解,呵呵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核素约有1900种以上,其中稳定核素约有250种,天然放射性核素约有70多种,人工放射性核素约有1500多种.
现在已发现的元素有112种,每种元素有几种不同的同位素.
从天然铀矿中提炼的三种铀同位素总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平均在106个铀原子中有58个234U,U和8U,这个比例称为同位素丰度.铀的同位素丰度是:234U0..72%和238U99.274%.
自然界中,往往有些放射性元素是共生在一起的,研究其原因,发现这些放射性核素相继衰变而成系列.系列中有个起始核素,它经过衰变成为一个新的核素,这个新的核素仍是放射性的,它会继续进行衰变,直到形成稳定的核素为止,于是形成放射性系列.
自然界里有三个放射性系列,即铀系、钍系和锕系.除上述三个放射性系列外,还有部分不成系列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它们经过一次衰变后即成稳定的核素.如40K.
氘是普通氢较重的稳定同位素.它是无色、无味、无毒的可燃气体.其沸点为-249.5℃.
与分子氢一样,双原子氘分子也存在正、仲同分异构现象.室温下,氘正-仲异构体混合物的平衡组成为2:1,这种氘称为常态氘.降低温度,有利于向正氘转化.在20.4K时,平衡混合物含正氘97.8%,此时的氘称为平衡氘.
化学性质:已知氢有三个同位素.它们的(原子)质量数为1、2和3,分别称为氢,氘(稳定同位素)和氚(不稳定同位素)
氘具有普通氢的所有反应特性,并生成完全相应的化合物.氘的较高质量和较低零点能量(绝对零度时的能量)使其在相同反应里,具有十分不同的反应速度,反应平衡点位置之不理也不同.一般说来,与普通氢相比,氘反应速度更慢,反应更不完全.
氚氚 tritium;氚 chuān 〈名〉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量为普通氢的三倍,半衰期12.5年,蜕变时放出β射线后形成质量数为三的氦.用中子轰击锂可产生氚 [tritium]――元素符号3H或T 氚 chuān ㄔㄨㄢˉ 氢的同位素之一.有放射性.原子核有一个质子,两个中子.应用于热核反应.旧称“超重氢”.氚(音‘川’),亦称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T或3H.它的原子核由一颗质子和两颗中子所组成,并带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期为12.43年.由于氚的β衰变只会放出高速移动的电子,不会穿透人体,因此只有大量吸入氚才会对人体有害.在地球的自然界中,相比一般的氢气,氚的含量极少.氚的产生是当宇宙射线所带的高能量中子撞击氘核,其氘核与中子结合为氚核.氚与氘一样,都是制造氢弹的原料.
后面补充的,氚和氘都是氢的同位素,如前面所说,只与是不是稳定同位素相关,氘是稳定同位素,也就不是放射性元素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重氧( 18 O)是氧元素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 2 O 2 与H 2
18 O反应时生成 18 O 2 气体
B.向2SO 2 (g)+O 2 (g)
2SO 3 (g)的平衡体系中加入 18
& O 2 ,结果 18
& O只出现在SO 3 中
C.CH &3& COOH和CH 3 CH &2
& OH发生酯化反应时,产物水的分子式为H 2
D.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H 2
& O的水时,阳极会产生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氧分子
加菲42日480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否用放射性同位N15或C14_百度知道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否用放射性同位N15或C14
不合适首先使用带有放射性的S标记是因为穿弗扁煌壮号憋铜铂扩核酸中不含S,S只在蛋白质中存在。而使用放射性的P标记也是因为P在核酸中含量最大,蛋白质中含量极低(仅在被磷酸化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换言之使用S或P标记使得被标记物具有专一性。这样看C或N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两种元素可以存在于核酸或蛋白质中,无法确定是蛋白质还是核酸进入了细胞。达不到实验效果。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射性元素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