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反应前后一定是促进反应进行的吗?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B.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一定会加快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C.使用合理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A略江苏省扬州中学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答案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不使用催化剂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乖宝宝章扛5
A、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故A错误;B、催化剂只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并不是不使用催化剂反应就不能发生,又很多化学反应就不需要催化剂,故B错误;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D、使用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并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故D错误;故选C.
为您推荐:
催化剂是指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物质;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加入相应的催化剂也不能使反应发生,不能夸大催化剂的作用.
本题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催化剂的特点及催化作用等.
扫描下载二维码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使用催化剂不会增加产物的量
C.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不同的反应选择的催化剂可能不同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产物的量;不同的反应选择的催化剂可能不同。本题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把握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催化剂问题的关键。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用装置①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的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B.装置②收集满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C.装置③中的实验现象是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黑、石灰水变浑浊.D.装置④中将盐酸与碳酸钠混合,反应停止后,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实验室
B.私自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用剩的药品放口原试剂瓶里
D.取用液体药品时,应将取下的瓶塞倒放在桌子上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温度相同.(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Mg(或Fe)和0.5mol/L、2mol/L&(从给出的药品去选);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3)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4)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BA、硫酸钾&&&&&&&&&B、硫酸锰&&&&&&&&&C、水&&&&&&D、氯化锰.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又有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之分.利用已学知识对下列实验进行分析并填空:Ⅰ.
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FeCl3在实验中的作用为:催化剂
反应方程式
&2H2O+O2↑2H2O23&.&2H2O+O2↑Ⅱ.
探究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离子方程式
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KBr和Na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1)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橙色.(2)溶液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1)Cl2+2Br-=Br2+2Cl-(2)Cl2+2I-=I2+2Cl-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Na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少量CCl4,振荡、静置
(3)Br2+2I-=I2+2Br-
实验结论并从原子结构上解释原因
结论:氧化性:Cl2>Br2>I2解释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Ⅲ.资料: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实验室可利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实验:某食盐样品中混有NaBr杂质,为测定该食盐样品的纯度,设计实验过程如甲图所示:阅读上述资料和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填空:(1)请从乙图中选出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完成制取并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Cl2的实验,将所选装置的选项代码填入方框,并在括号中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2)为了证明甲图中溶液D中几乎不存在Br-,可选用的试剂为C(填选项字母).A.碘水&&&&&&&&&&&&&&&&&&&&B.淀粉碘化钾溶液C.新制氯水和四氯化碳&&&&&&&&&&&&D.食盐水(3)依据甲图所示,在萃取操作中应选取的有机溶剂为D.A.四氯化碳&&&&&B.水&&&&&C.乙醇&&&&&D.苯(4)在萃取、分液的过程中,把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其目的是内外气压相通,使分液漏斗内液体能够顺利流下.(5)试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发现,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为了探究此反应速率由小变大的原因,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0.10mol/L H2C2O4溶液的配制:
实验室欲配制80mL 0.10mol/L H2C2O4 溶液,需要称取草酸晶体(H2C2O4·2H2O&&&& g(精确到0.1g);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
。(填代号)
(2)反应速率变化的探究
2mL0.10mol/L H2C2O4 溶液,
几滴稀硫酸,4mL0.010mol/L
的KMnO4溶液
2mL0.10mol/L H2C2O4 溶液,几
滴稀硫酸,4mL0.010mol/L的
KMnO4溶液,少量MnSO4固体。
①H2C2O4溶液与酸性的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甲同学能够得出结论&&&&&&&&&&&&&&&&
(3)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100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H20(g)CO(g)+3H2(g)
ΔH&0,将1.O
molCH4和2.O mol H 20(g)通入该密闭容器,10 min时有O.1 mol CO生成,则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ν(H2)&&&&&&&&&&&&&&
(4)在压强为O.1 MPa条件下,容积为V L某密闭容器中amol CO与2a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AH&&&&&&&&&&
O(填“&”、“&”或“=”)。
②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含n、V的代数式表示)。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可逆反应进行得越完全,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0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 CO和H2O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则:
①0-4 min间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1·min-1
②在8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要求写出表达式及数值);CO的转化率=________.
③在800℃时,若反应开始时此容器中C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20 mol/L和0.80 mol/L,则达到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是:________.
(3)25℃时,Ksp=5.61×10-12,Ksp=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c(Mg2+)后者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减小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和在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相等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可能转化为MgF2
E.25℃时,某饱和Mg(OH)2溶液中c(Mg2+)=0.0561 mol·L-1,则溶液的pH=9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有效碰撞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C.勒夏特列原理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D.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品率的有效方法
E.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1)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C(选填“A”、“B”或“C”);(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O2(g)+CO(g)=CO2(g)+NO(g)△H=-234kJ/mol;(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Ⅱ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4)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键能/kJ?mol-1
X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378.0kJ/mol(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Ⅲ所示,则上表中X=434.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催化剂只能对某一个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会分解
试题分析:催化剂具有“一变二不变的特征”,即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其中“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可能是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故选C。
某实验小组利用NaOH溶液、稀HCl、稀H2SO4、酚酞共四种试剂做酸碱中和实验.(1)甲同学用试管取2mLNaOH溶液,滴几滴酚酞,然后向试管中连续满入稀HCl,直到溶液变成无色.甲同学认为此时试管中溶液为中性,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准确,你认为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甲同学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时,缺少一项操作,应边滴加盐酸______(2)乙同学做实验时,先用试管取2mLNaOH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一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酚酞除外)为______(填化学式).(3)丙同学想知道乙同学使用的是哪一种酸,他取(2)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填写下列空白:
用试管取样,向溶液中加入①__________.
使用了稀H2SO4
用试管取样,向溶液中加入圈__________.
使用了稀HCl
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实验室
B.私自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倒回原试剂瓶
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华:我能用量筒成功量取5.34mL食盐水
B.小红:加固体粉末操作“一斜二送三直立”的目的是:避免药品沾在管口管壁上
C.小军:倾倒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液体洒出,要快速倒入试管
D.小兵:清洗试管要将管内注满水,稍用力振荡后把水倒掉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催化剂反应前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