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有几个校区 侯振挺的博士生有哪些

您当前的位置 :
<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中南大学校长:破格聘用22岁年轻教授是对科研肯定
来源:广州日报
大三时就攻克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 中南大学表示破格聘用基于对他科研能力的肯定
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22岁在校学生刘路3月20日被中南大学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根据校方规定,刘路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同时,学校决定破格聘任他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已由学校推荐其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评选。
早在2011年10月,中南大学就已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对此,有人发出质疑,让22岁学生直接成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是否有点草率?
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中南大学大三学生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时发现,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同年10月的一天,刘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过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猜想。他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海内外科学家的认可,并令他成为中南大学的正教授级研究员。
按照一般晋级正教授职称的“路径”,研究生读3年、博士读4年,成为讲师后再升为副教授、教授,每级认定一般最少都要花掉5年时间,其间还有不少科研项目、教学、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纵观全国,目前正教授级别的学者几乎都在40岁以上,而刘路22岁就完成了从学生到大学正教授身份的跨越,令中南大学这一举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破格聘用刘路是基于对仅为本科学生的他能够破解世界级难题所表现出来的科研能力的肯定,这不是一般学者能够做到的。中南大学将会为他提供好的科研平台和环境,希望他能将自己的天赋充分展现。”张尧学说,学校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开辟鼓励青年才子做研究的学术风气。
在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的博士生导师陈海波教授看来,刘路的思路与其他同学不太一样,他有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而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也认为,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每个人的天赋潜能各不相同,在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破除固有模式。”
对于学校的鼓励和厚爱,刘路表示:“当然很有压力,但我还是会坚持对数学的兴趣。”
<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作者:记者:谢樱 编辑: 陈雪焦
##rep-begin##
##username####commenttime##
##commentcontent##
##rep-end##刘嘉忆_百度百科
本名刘路,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在大学三年级时独立解决了英国数理逻辑学者西塔潘提出的一个猜想,在国内引起关注。2011年10月,等3名院士分别向写信推荐,请予破格录取刘嘉忆为研究生,并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立即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其学术方面的培养。
刘嘉忆个人经历
芝加哥参加数理逻辑学术会议
刘嘉忆本名,“刘嘉忆”是刘路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用的名字。1989年生,祖籍大连,身高1.75米,体重55公斤。父亲在国有企业后勤部门工作,母亲是一家企业的工程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对理工科尤其是数学的热爱。自认为“父母并没有给予他数学方面的遗传基因和教育,自己上小学时也没有对数学表现出特别的爱好。”“如果要说我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对数学的特别关注。”,“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
2008年,刘路考入了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据媒体描述,在学校里,他每天进出入图书馆,每日在寝室阅读从图书馆借的全英文数学书籍,一直读到深夜。
大二,刘路开始研究数理逻辑。
2010年,中南大学宣布刘路证明了英国数理逻辑学者西塔潘(英语:David Seetapun)提出的西塔潘猜想。其论文名为"RT_2^2 does not imply WKL_0",发表在《符号逻辑杂志》(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2012年第二期609-602页。
2012年,中南大学颁发给刘路100万元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1]
2012年毕业于。
刘嘉忆数学学习
“如果要说我与同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对数学的特别关注。”刘嘉忆说,“上初中时,一些同学还在为数学教科书上的习题抓耳挠腮时,我就开始自学数论了。”
数论就是指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理论。刘嘉忆说,当时,对其他同学来说,看初等数论中的整除理论、同余理论、连分数理论像是在看“天书”,而他却学得津津有味。
2008年,刘嘉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按说,有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刘嘉忆应该在同学面前崭露头角,但每次数学考试,他的成绩并不拔尖。
刘嘉忆的同学说,在课堂上,他并没有表现得与众不同,但每到课余时间,他就会去图书馆,一回来,准会带上一大堆全英文数学书籍,常常捧着看到深夜。同学问他题目,发现他的思路与他人不一样,还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或解释。
大二时,刘嘉忆开始学习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相对其他数学课程,他对此表现出特别的偏爱。他的任课老师也看出了他的不一般,给予他许多指导和鼓励。教授在组合学课程中提及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这正是刘嘉忆几个月来冥想苦思的问题。从此,他更坚定了攻克这个难题的信心。
“其实,我在思考这个命题时好像灵光一现,论证倒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刘嘉忆说,“如果一定要总结点什么,可能与我平时的积累有关吧。”
刘嘉忆其他爱好
刘嘉忆坦言,除了数学,还喜欢物理,但他权衡了一下,物理需要做大量的试验,需要成本,对一个学生来说还没那么多资金。他还喜欢心理学,他曾设计了一组关于认知的心理实验,然而他更热衷于数理逻辑。他说这些等到他40岁以后再来做,40岁以前要攻数学。
刘嘉忆学习现状
刘嘉忆说,前不久他投给《美国数学会汇刊》的论文获得威士康星大学、等几位教授很高的评价,有望公开发表。
目前,刘嘉忆正准备学习模型论。“这是数理逻辑的主要分支之一,研究形式语言与其模型之间的关系,将来研究要再上台阶,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他说。[3]
刘嘉忆解决难题
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刘嘉忆在自学反推数学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并在阅读大量文献时发现,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同年10月的一天,刘嘉忆突然想到利用之前用到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
2011年5月,由、和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还是大三学生的刘嘉忆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刘嘉忆的报告给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肯定的回答,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
刘嘉忆社会影响
刘嘉忆国际
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年《符号逻辑杂志》编辑)看到论文后给他写信:“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同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高兴地将刘嘉忆的研究介绍给了其他几位同仁和专家,他们一起审读、反复商讨。
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邀请12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刘嘉忆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会上作了40分钟报告。[4]
刘嘉忆国内
为了让刘嘉忆尽快进入该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南大学决定让他提前大学毕业,并立即录取为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2011年7月,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了解刘嘉忆的情况后,千方百计为他创造条件,鼓励他参加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并收他为徒,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李邦河、、得知刘嘉忆的成就后,分别向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写信推荐。在信中他们说,刘嘉忆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独立解决了重要的数学难题,可见他是难得一见的杰出数学人才。[4]
刘嘉忆个人荣誉
日,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他应邀出席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并作了40分钟报告。
日,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国际数学难题的在读学生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根据校方规定,刘路获得100万元的奖励,其中50万元用于改善科研条件,50万元用于改善生活条件,并由学校推荐其参加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评选。
日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年仅23岁的刘路与发现人类迄今为止所知最大黑洞的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马中佩、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华人王赣骏教授、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等11人一起摘取了凤凰卫视授予的“影响世界华人”奖杯。[5]
日晚,“科学之夜——2012中国科学报社年度盛典”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刘路因破解“”,被破格聘请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创造了中国最年轻教授的纪录而获得“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日,刚刚成为中国最年轻教授级研究员的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博士生刘路在北京出席“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并被评选为“希望之星”。
.搜狐&#91;引用日期&#93;
.中南大学新闻网&#91;引用日期&#93;
.网易.&#91;引用日期&#93;
.中国网-教育中国&#91;引用日期&#93;
.中青在线.&#91;引用日期&#93;
企业信用信息[转载]侯振挺教授发现数学新秀
已有 3126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数学 芝加哥大学 北京大学 知名高校 本科生|文章来源:转载
&&& 刘嘉忆(本名刘路),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2008级本科生。   继今年上半年他攻克一个十多年悬而未决国际数学难题后,不久前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结束的数理逻辑学术会议上,他作为亚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会上做了40分钟报告,报告了他在数理逻辑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惊四座。   这个国庆长假,他在学校准备毕业论文,还有申请到美国伯克利等几所知名高校的留学深造的材料。   今年5月,由北京大学等联合举办的逻辑学术会议上,还是大三的刘嘉忆报告了他对目前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Ramsly)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Seetapun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十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刘嘉忆的报告给这一悬而未决的公开问题一个否定式的回答,彻底解决了Seetapun的猜想。   6月,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Journal&of&Symbolic&Logic主编、逻辑学专家、芝加哥大学数学系Denis&Hirschfeldt教授给刘嘉忆发来了论文评审意见,信中说,“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如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   发现刘嘉忆,还有一段佳话。今年7月初,著名数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听南京大学一个教授说到:“你们中南大学出了个好学生!”之后介绍了这个学生在数理逻辑领域的研究成果。   侯教授听后立即寻找,然而查遍了数学学院学生档案,也查无此人。侯教授根据刘嘉忆的电子邮箱地址发出了一封邮件,很快收到回信。原来,刘嘉忆是2008级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刘路,“刘嘉忆”是他向国外杂志投稿时用的名字。侯教授返校后,立即要求与刘嘉忆见面,并收刘嘉忆做他的学生。   侯教授几次约见刘嘉忆,共同探讨学术,并将他引荐给了中国科学院李邦河、丁夏畦、林群三位院士。侯教授说,一个本科生能写出如此高水平的论文,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了解此事后,批示刘嘉忆硕博连读。   刘嘉忆在总结学习数学心得时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保持一颗好奇心,对所学的知识、所做的事有天然的兴趣。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徐传胜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2016年中南大学博士生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6年中南大学博士生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南大学有几个校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