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蒸馒头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这样使蒸熟的...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适量纯碱揉和,能使蒸出的馒头不酸,又疏松多孔.写出化学方程式
面粉在发酵后产生酸,加入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后,可以中和面粉中的酸产生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生成,使蒸出的馒头比较松软...Na2CO3+2HCl===2NaCl+H2O+CO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重点实验初中联考化学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重点实验初中联考化学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一些纯碱溶液,其作用是
A.使馒头变白B.除去面团中的酸C.使馒头变松软D.缩短蒸馒头时
dfvgtyj001D5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水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人作正确的是(  )
A.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C.在蒸发皿中蒸发液体时,应不断搅拌,防止飞溅
D.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贴着试管内壁,以防液体滴到外面
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烧碱溶液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浓硫酸冲洗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并燃烧,立即用水灭火
B.实验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支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可立即用稀盐酸来洗涤
D.如果不小心将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当前位置: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B.在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使馒头疏松多孔C.烧菜用过的铁锅,经常出现红棕色斑迹D.家庭自制冰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食醋显酸性,能和骨骼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加入食醋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错;B、在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纯碱使馒头疏松多孔,是由于碳酸钠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错;C、烧菜用过的铁锅,经常出现红棕色斑迹,是铁与水、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家庭自制冰块,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主要考查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 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3. 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1.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化学变化:1.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1)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3)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成语、俗语、古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1)成语、俗语中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等。 ②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蜡炬成灰等。(2)古诗词中的变化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01211525682597842380723654317407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蒸馒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