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大雄的恐龙龙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_百度知道
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二叠纪:(初龙不算龙)棘齿龙,灵鳄,蛇齿龙,(上龙类,迷龙类,鳄类)……三叠纪 :始盗龙(最早的恐龙),芙蓉龙,纯信龙,十字龙,加斯马吐龙(古鳄),南十字龙,埃雷拉龙,腔骨龙,原角鼻龙,金塔龙,原美颌龙,板龙(三叠纪最大的原始蜥脚类,长约5~7米),美颌龙(最小的恐龙,只有0.2米),跳龙,竖尾龙,槽齿龙,跃步龙(三叠纪最迷你的肉食恐龙),黑丘龙(生活在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黑瑞龙(三叠纪最凶猛的肉食恐龙),黑瑞拉龙,肩角龙,幻龙,沙尼鱼龙(目前最大的鱼龙,长约14~18米(萨斯特鱼龙可能更长)),泰曼鱼龙,卵皮龙(一种海龟型的水生动物),达尔文翼龙,蓓天翼龙(可能是最早的翼龙),真双齿翼龙(原始蜥臀目,鸟臀目)…… 侏罗纪 :合踝龙(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安琪龙(被称为“最美丽的恐龙”)...
你自已说一下恐龙名,是不是都有龙这个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恐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侏罗纪世界》23种恐龙百科图鉴 --百度百家
《侏罗纪世界》23种恐龙百科图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让我们启动时光机,回到侏罗纪,一窥《侏罗纪公园》四部曲中所有23种登场的恐龙详细资料
文/梦见乌鸦
“你有没有看过猪猡公园!”
“没有,侏罗纪我就看过!”
星爷的电影《国产凌凌漆》中的这段经典台词早已让人笑掉大牙,电影拍摄于1994年,当时正值《侏罗纪公园》火爆全球之际。
《侏罗纪公园》在1993年公映,全球共获得9.7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这一记录直到《泰坦尼克号》时才被打破。之所以造成如此盛况,全因电影塑造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恐龙世界。电影一改由人钻入行头扮演恐龙或者用缩微模型逐帧拍摄等简陋的方式,由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所负责的恐龙远景动态特效CG恐龙和近景等比例模型交替的拍摄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霸王龙的怒吼,迅猛龙的轻捷,数百似鸡龙在草原上驰骋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侏罗纪公园》第一部当时并未引进,但随后两部都在国内公映且造成了轰动效应,并随即掀起了“恐龙热”。2013年《侏罗纪公园3D》内地公映,票房狂收3.5亿,足以见识中国观众对于这些史前地球霸主的热爱,大量五花八门的恐龙更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如今《侏罗纪世界》登场,侏罗纪公园时隔22年之后重新开张,在电影中正式登场的恐龙多达17种之多,更多的恐龙等待观众的检阅。&&
有意思的是,《侏罗纪公园》系列中出现的恐龙很多属于“搭错车”类型,侏罗纪公园是恐龙的主题公园,并不是只有侏罗纪恐龙,比如最知名的雷克斯暴龙,就是白垩纪的恐龙,但有了基因技术的再生,让所有不同时期的恐龙有着相互交流的可能。
让我们启动时光机,回到侏罗纪,一窥《侏罗纪公园》四部曲中所有登场的恐龙资料
不说再见——《侏罗纪世界》经典角色重现江湖
恐龙世界中的明星角色,常见于各类影视作品中,随着《侏罗纪公园》而风靡世界,在第四集中,它们还会回来。
陆地霸主——霸王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长:12-15米
体重:10吨
战斗指数:10
绝招:无敌的咬合力,与其体型不符的敏捷
弱点:前肢过于袖珍,加上硕大的头部,有可能摔倒不容易站起来
霸王龙,有个更时髦的洋名字叫做雷克斯龙(R-tex),暴龙类中最大的恐龙(暴龙类中有好几种,包括阿尔伯它龙、霸王龙等),陆上最强大的食肉恐龙之一,恐龙世界的明星,用《国产凌凌漆》中的名言形容:“就是没有人性,追得小朋友到处乱跑的那只!”
即便没有《侏罗纪公园》,霸王龙也成名已久。从1933年的《金刚》到1975年《被时间遗忘的土地》,暴龙类恐龙绝对是BOSS级的恐龙,中国观众也早已在《恐龙特级克塞号》中认识这个大家伙。霸王龙体型庞大,吨位冠绝食肉恐龙,在2013年澳大利亚出土的霸王龙化石标本现实,其主人大概要超过15米,可重达14吨,为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大霸王龙。这家伙头部极大,口中密布利齿,拥有恐龙世界中最强大的咬合力,据悉其咬合力可达3.5万—5.7万牛顿。而且霸王龙有着与其巨大身形完全不相称的敏捷,最大速度可达40公里/小时。
霸王龙是《侏罗纪公园》前两集当仁不让的主角,从第一集吞人、秒灭迅猛龙到第二集中大闹费城,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三集中雄性霸王龙在与棘背龙的战斗中死亡,而体型更大的雌性龙将会《侏罗纪世界》中再度登场,时隔22年之后,步入暮年、伤痕累累的霸王龙的怒吼依旧,结尾燃爆。
灵巧杀手——迅猛龙
时期:白垩纪早期
身高:0.8-1米
体重:73公斤
战斗指数:8
绝招:如镰刀一般的巨爪,行动敏捷,智商略胜一筹
弱点:防御能力太低
恐龙世界的二当家的,比起威力无穷的霸王龙,这些集体出动,神出鬼没而狡诈的迅猛龙更加令人心有余悸。
《侏罗纪公园》系列对迅猛龙的描述其实有误,现实中的迅猛龙学名伶盗龙,属于驰龙属,仅在中国与蒙古发现过化石,其个头差不多是人类的一半高,电影中的描述远远要大很多,也没有证据表示其集体猎食。电影中迅猛龙更像是伶盗龙的近亲恐爪龙,这种恐龙化石在加拿大孟大略地区有过出土,但作者迈克尔·克莱顿在小说中对其的描述是迅猛龙的英文名“Raptor”,也就是这一有误的描述,误打误撞的成全了迅猛龙进入流行文化的地位。“鬼鬼祟祟走来走去”的迅猛龙与孩子们斗智斗勇的场面成为《侏罗纪公园》最经典的场景之一。乃至1995年成立的NBA球队多伦多猛龙队(TorontoRaptors)更是以迅猛龙命名。
想了解现实中迅猛龙什么样,可以在探索频道的纪录片《恐龙星球》中有细致的记录,但电影设定的美丽错误让迅猛龙的银幕形象长存观众心中,而且如电影中所描述,迅猛龙的智商也要高于其他恐龙。根据最新研究,迅猛龙很可能覆盖着羽毛,于是在《侏罗纪公园3》中,迅猛龙头后方与颈部与时俱进的新增了类似羽毛的物体。在《侏罗纪世界》里,迅猛龙变得更加亲民,他们是首个被人类“驯服”恐龙,人类一方的迅猛龙小队出动的场面极为嚣张。
神龙摆尾——剑龙
时期:侏罗纪晚期
体长:6-12米
战斗指数:6
绝招:尾巴横扫千军,背上的骨板可以起到良好的防御作用
弱点:行动较为缓慢
《侏罗纪公园》中有个情节,一只三角龙因为不适应现代植物与气候,而躺卧在地面上,但在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中,这个戏份是属于剑龙的。
剑龙在各种有关恐龙的漫画与电视作品上经常出现,这是一种群居类食草龙,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有一整排的骨板及尾巴上的四枝尖刺,还有与巨大身体完全不相称的小头部,长着个像鸟一样的尖喙,头部看上去像马(原著中,女主角昏迷醒来之后,看见一个剑龙的头部,还以为是马)。由于脑袋过小,剑龙最初与其他如雷龙之类的“小头派”被认为是笨蛋级恐龙,但这种说法被广泛的否定,更多科学家提出了“第二大脑”的说法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因为这么可爱的恐龙,凭什么是笨蛋。
剑龙尾巴是哪个的尖刺是其防御武器,在《侏罗纪公园2》中观众就见识过其威力,对攻击剑龙没有骨板保护的侧面身体的食肉龙一打一个准。有证据表明,剑龙受到攻击后,也会后肢支撑“站起来”!!用硕大的身躯冲撞食肉龙。
横冲直撞——三角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长:10米
体重:4-6吨
战斗指数:7
绝招:头部三根骨质角撞击,有极大的杀伤力
弱点:转身过慢,背后没有防御
与剑龙在流行文化中齐名的三角龙,屡见于各类书籍和音像制品中,这位在《侏罗纪公园》系列中出场不多但有特写,除了第一集那只病怏怏的三角龙之外,第二集大闹营地,将一辆汽车顶飞到树上。《侏罗纪世界》中,观众将会见到更多的这类白垩纪晚期的代表恐龙。
参照一下如今的犀牛,就知道三角龙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了。这种恐龙不高但非常敦实,像坦克一样。三根角状物是其著名形象,比起皮质的犀牛角,三角龙的角可是实心骨质,杀伤力可观。而它们半圆形的骨质头盾,究竟是干吗用的,到现在也是科学界的困扰(暂时求偶说票数最多)。
决战CP:霸王龙VS三角龙
作为与霸王龙生活在同期同地的恐龙,它们是一对好对手,霸王龙与三角龙之间的缠斗常见于各类书籍,二者之间互有胜负。
▲三角龙背后没有鳞甲保护是其弱点,霸王龙的咬合力对其是致命的,&化石显示,霸王龙可以咬穿三角龙厚重的头盾,然后将其整个头部扯掉,脑补一下相当可怕。
▲但三角龙的冲击力也不容小觑,一旦找准机会将霸王龙顶一个跟头,那么下面倒霉的就是霸王龙了。因此三角龙与霸王龙之间的战斗属于一招制胜型,谁在第一个回合抢占先机就能决定生死。
神行无影——似鸡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重:400公斤
战斗指数:2
绝招:飞毛腿
弱点:除了跑以外没什么值得一提
《侏罗纪公园1》中那个著名的经典场景,草原上被霸王龙追赶的大群飞速奔跑的恐龙,它们是恐龙世界中的瞪羚——似鸡龙。
似鸡龙顾名思义,但其实更像鸵鸟。似鸡龙嘴里没有牙齿,用鸟喙一般的嘴来啄取食物。值得一提的是,似鸡龙是杂食性,除了食草,还捕捉一些小爬行动物,它们的前肢异常灵活,修长锋利的前肢也是似鸡龙捕猎的工具,也可以像袋鼠一样打架,简言之,似鸡龙是鸵鸟与袋鼠的结合体。
它们是似鸟龙科中最大的一种恐龙,腿长步大,奔跑速度极快,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能,一般恐龙追不上它们。在《侏罗纪公园》中,霸王龙还是抄近路才勉强捕捉到一只似鸡龙。
美丽传说——副栉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重:2.5吨
战斗指数:2&
《侏罗纪公园》系列中的路人甲恐龙,因其特殊的造型而广为人知。副栉龙出现在第一集与腕龙为伍的恐龙远景中,第二集在人类围猎恐龙的场面中,有过副栉龙被一群人拉倒的特写镜头,颜值颇高的副栉龙被围攻更能引发观众对它的恻隐之心。
副栉龙属于鸭嘴龙科,是其中体型很大的一种,其标志性的特点就是头冠,辨识度极高。它们的头冠中空,与鼻腔相连,可以用来调节体温,甚至如乐器一样发出很大的声音(可能用于求偶)。此外科学根据还原,副栉龙皮肤上长有很漂亮的花纹,这一点在电影没有体现。因此副栉龙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恐龙,出场不多但到哪里都能吸引眼球。
铁头无敌——肿头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重:1.5吨
战斗指数:5
绝招:铁头功
弱点:功能不如三角龙,对大型食肉龙作用不大
《侏罗纪公园》第二集中围猎场面,片中角色抓捕一只年幼的肿头龙,一旁还有闲人讲解肿头龙的攻击性,话音未落,一人便被撞飞,足以见其威力。
肿头龙是恐龙界的奇葩,就是因为其头部的骨瘤,几乎实心,虽然铁头功天下无敌,却总感觉头重脚轻,头上成天顶个锤子谁受得了?而且它们的牙齿锋利,却是食草恐龙。关于它们头上骨瘤的用途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攻击武器或求偶道具众说纷坛,但可以肯定的是,肿头龙凭借这一怪异的造型成功当选“最难看的恐龙”。
肿头龙攻击无不仰仗着其头部,但“铁头功”这种功能有些七伤拳的意思,天天用头撞人会不会导致颈椎出现问题?但所有化石显示,肿头龙的颈部和头盖骨没有任何受损的状态,因此就出现两种可能性:其一肿头龙头部太硬,撞遍天下无敌;其二成年的肿头龙由于头部太大,颈部无法承受撞击,因此无法正面撞击,只能像钉锤一样头部侧面撞击对手,无疑大大降低了攻击型
装甲坦克——甲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长:5-6.5米
战斗指数:6
绝招:背部的装甲,背部重锤
弱点:移动缓慢,腹部是弱点
甲龙是恐龙世界中的龟派,如果说三角龙像坦克的话,那么这家伙绝对是装甲车的代表。甲龙在《侏罗纪公园3》中首次登场,并且有近景特写镜头,给足了面子。
一般认为甲龙是防守派的恐龙,因为其全身披甲,但研究表明,甲龙背上的骨质密度不大,与龟壳相聚甚远,对如霸王龙这样咬合力强大的猎食者来说完全没有作用。甲龙真正的武器是尾巴上的骨槌,可以像剑龙那样横扫千军,可惜两种恐龙在历史上没有打过照面,剑龙灭绝之后甲龙才出现。另外甲龙身体上密布的尖刺也是极佳的防御武器,因此这是一种全攻全守的恐龙,周身的装甲和尖刺足以让食肉龙不得近身,尾巴上的骨槌足以让一只食肉龙内出血,大概能够弥补甲龙缓慢的移动速度。
空中强盗——无齿翼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翼展:8.2米
体重:15千克
战斗指数:5
绝招:绝对的制空权俯冲攻击
弱点:身体过于轻盈单薄,对太大的猎物有些无奈
作为最早登陆银幕的恐龙,无齿翼龙作是飞行恐龙的标志,在包括《金刚》,雷·哈里豪森的大量特效电影中都有过出场。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翼龙在《侏罗纪公园2》的结尾才姗姗来迟,但极为惊艳。原著小说中主角们逃避翼龙追赶的一幕被转移到第三集,并且《侏罗纪世界》中,漫天飞舞的翼龙袭击人类的场面异常壮观。
无齿翼龙其实不是恐龙,是会飞的爬行动物。其翼展很大,因此猎食和飞行方式完全可以参考如今的信天翁,而且它们降落会比较困难。由于其身体轻盈骨骼中空,因此在《侏罗纪公园》系列中翼龙将人用爪子抓起来的场面并不会发生,它们根本抓不动。但参照《侏罗纪公园》的原著小说,电影中翼龙之所以有如此强大攻击力是由于基因技术所致,因此电影里属于变异翼龙,能攻击更大的猎物。
新晋加盟——《侏罗纪世界》中的新角色
它们是《罗纪世界》恐龙家族中的新成员,或许普及度不够高,但它们是潜力股,一定会随着电影的大热而风靡全世界。
混血暴君——D-Rex掠食者
身份:基因混血恐龙
体长:12-15米
体重:10吨
速度:50公里/小时
咬合力:3.5万—5.7万牛顿
战斗指数:10+
特点:集合所有食肉龙的优点,且智商极高
弱点:未知
《侏罗纪公园》是技术恐惧类电影的代表,是人类企图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结果之一。三部曲中恐龙军团已经将人类搞到扑街,但还嫌不够。本着作死的精神,《侏罗纪世界》中新的BOSS恐龙登场了,这就是混血恐龙——D-Rex掠食者,与霸王龙(T-Rex)相比,“D”代表着升级的意思,因此它又称恶魔暴龙。
D-Rex是完全的基因产物,它结合了霸王龙、迅猛龙、乌贼、蛇的DNA,同时也吸纳了多种食肉龙的基因混血而成。D-Rex有着霸王龙巨大的身躯、迅猛龙的敏捷、重爪龙如刀刃般的利爪、玛君龙褶皱的背甲、南方巨兽龙锯齿一般密布的牙齿,加上由于基因原因而形成的血红色眼睛,让D-Rex看上去就像一个发了疯的怪兽。
最离谱的是,基因技术让D-Rex的智商陡然增高,已经达到了可以指挥恐龙部队袭击人类的层次,俨然一位恶魔指挥官。《侏罗纪世界》中,恐龙已经进化到了拼体型拼爪子更要拼智商的地步,人类自己作死酿成的恶果,去看电影吧,结局震撼。
海底狂魔——沧龙&
时期:白垩纪中期
体长:21米
体重:33吨
战斗指数:10
绝招:水中极快的速度,密布翼状齿血盆大口
弱点:离开了水就施展不开是个大问题
《侏罗纪公园》系列,观众见识到了各种恐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但独独就缺了水里游的。这一遗憾将在《侏罗纪世界》中得到弥补。电影第一次复原了海洋中的霸主——沧龙
沧龙假如生活在陆地的话,估计也没有霸王龙什么事了。因为这家伙实在太大了,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颚与尖锐的牙齿,巨大的尾巴表示其游泳速度极快,最高速度可能达到48公里/小时。在它生活的年代,几乎将同期海洋生物赶尽杀绝,毫无争议食物链顶端王者。而且沧龙特殊的牙齿——翼状齿在电影中得到非常专业化的展现。
沧龙被归为了海生海生爬行动物,说明这家伙可以上岸,但估计如海豹一样非常缓慢。
泰坦巨兽——雷龙
时期:侏罗纪晚期
体长:23米
体重:27吨
战斗指数:4
绝招:超大的身躯,神龙摆尾,甚至可以站起身来蹬踏
弱点:移动速度一般,背部是最大的弱点
蜥脚型亚目的恐龙,雷龙、梁龙、腕龙其实有些傻傻分不清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形象实在太著名了,长脖子长尾巴,壮硕的身体,也是常见于各类流行文化作品。第一集中登场的腕龙、第二集登场的梁龙,体型“较小”的雷龙终于要出现与《侏罗纪世界》中了。
雷龙之所以常见于各种儿童读物,就是因为它们非常亲民的形象,而雷龙也是一种性情温和的食草龙,皮糙肉厚,成群结队。而且作为著名的“小头派”恐龙,雷龙也是“第二大脑”说的受益者,这家伙体型太大头部太小,尾巴上被咬一口的话,几分钟之后才会察觉,岂不悲剧!
雷龙身上没有武器,全部仰仗着其巨大的身形,食肉龙打算打牙祭的话还要掂量掂量,就像狮子遇上大象一样。它们的尾巴是唯一的攻击武器,粗壮的尾巴扫一下也受不了,而且雷龙可以站起来蹬踏,一脚下去有骨断筋伤的作用,在2005年新版《金刚》中,就有过一群雷龙踩死迅猛龙的场面。
雷龙的名字来源于最初发现者,他们认为这种恐龙体型巨大,行动起来如雷声故取名雷龙,但后来它有了学术名称——迷惑龙(部分骨骼与沧龙非常相似而得名),但雷龙这个名字太出名了,已被大众接受。就连美国1989年美国发行的恐龙邮票这家伙都用的非正式名称——雷龙。
可爱宠物——微角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长:0.6米
体重:2-4公斤
战斗指数:1
三角龙的小兄弟也来了,微角龙是角龙类中最小的恐龙,也是《侏罗纪世界》中体型最小的恐龙,最小的差不多与兔子一般大,非常适合当做宠物把玩。
轻型战机——双形齿兽
时期:侏罗纪晚期
翼展:1.2米
体重:4千克
战斗指数:6
这是一种小型的翼手龙类,大概是翼龙的一半大小,双形齿比起后代翼龙,除了长长的尾巴之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们硕大的头部与长满牙齿的血盆大口了。至今科学家还搞不清楚这样吃鱼的飞行兽为什么长有这样像大型食肉龙脑袋,难道是为了炫耀?
(以下恐龙仅出现在《侏罗纪世界》的官方设定中,电影中并没有出现,或许有,只是没发现罢了)
时期:白垩纪早期
体长:12米
战斗指数:8
《侏罗纪公园3》中的棘背龙虽然缺席《侏罗纪世界》,但它的不少亲戚却会在电影中登场继续为家族怒刷存在感,其中就包括似鳄龙。似鳄龙是苗条版的棘背龙,有着与后者类似的鳄鱼般的头部,但背部没有帆状物。
时期:白垩纪晚期
战斗指数:6
中棘龙在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小说中就有过出场,在《侏罗纪公园》中偷取恐龙胚胎的镜头里,其中就有中棘龙的胚胎试管,可惜这种恐龙的真容一直没有出现在三部曲中。到了《侏罗纪世界》中,中棘龙终于登场。中棘龙是也棘龙属,但与棘背龙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中棘龙体型较小,是一种中型食肉恐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身高:3.5米
体长:10米
战斗指数:6
棘龙家族的第三位成员,另一种大型食肉恐龙,巨大的前肢与修长的颚骨,与似鳄龙极为相似,但比后者要小一些。重爪龙的牙齿很特别,与其他的锯齿状的牙齿不同,重爪龙的牙齿有纹路的圆锥形,因此科学家断言这种恐龙是以鱼类为食。
埃德蒙顿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长:13米
战斗指数:2
性情温和的食草恐龙,埃德蒙顿龙是鸭嘴龙中的一种,是该科属中体型最大的恐龙,与副栉龙是近亲,但头部缺少了头冠。
经典遗珠——《侏罗纪公园》三部曲中的其他恐龙
有新人加盟就有旧人离开,《侏罗纪公园》三部曲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恐龙,非常遗憾的是它们将缺席《侏罗纪世界》。不过它们的身影早已随着电影的风靡而深入人心,让我们期待这些恐龙在未来会再度登场。
最大最强——棘背龙
时期:白垩纪中期
体长:10-14米
战斗指数:9-10
攻击手段:血盆大口,前肢灵活,攻击是手口并用
弱点:因为身形过大,敏捷性会稍逊一筹
随着《侏罗纪公园3》的热映,让默默无闻的棘背龙一跃进入流行文化,是恐龙世界上升势头最快的明星恐龙。
作为食肉恐龙之所以之前默默无闻,不是不强大,而是化石稀有,完整标本已在二战中被摧毁,乃至棘背龙一直以来都比较神秘。但恐龙学家对这种大型食肉恐龙的威力却是没有异议。棘背龙如鳄鱼一般的双颌证明其咬合力强大,背部巨大的帆状物异常显眼,棘背龙前肢强壮有力,咬住猎物后可以用爪子撕裂对方,这一点是它们远胜其他大型食肉龙的优势。最新研究表明,棘背龙是一种半水生恐龙,以浑身鳞甲史前巨鳄为食。它们在水里速度会很快,但到了陆地上也会就会迟缓下来。
由于对这种恐龙的研究相对不足,《侏罗纪公园3》中对棘背龙的描述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片中棘背龙比霸王龙要大一号这个描述是正确的,其原型是巨大的埃及棘背龙,体重至少要超过18吨。
最高巨物——腕龙
时期:侏罗纪晚期
身高:15米
体长:25米
体重:30吨
战斗指数:4
《侏罗纪公园》第一集首次露面的恐龙,就是这种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腕龙巨大的身躯,前肢站立高耸入云的形象为《侏罗纪公园》开启了一个震撼的篇章。
属于蜥臀目中的腕龙形象介于雷龙与梁龙之间,它们像雷龙前肢比后肢稍长,且拥有梁龙一样修长的脖子。电影中描述其鼻子长在头部是非常贴切的描述,且片中出现的腕龙属于腕龙科中的波塞冬龙,是当时地球上最高的恐龙,大约有17米高。
最长巨兽——梁龙
时期:白垩纪晚期
体长:30米
体重:15吨
战斗指数:4
《侏罗进公园2》中的围猎场面里的惊鸿一瞥,将这种地球上最大最长恐龙展现出来,其中还有一个人类骑着摩托车从其胯下穿过的炫耀场面。梁龙前后肢一样长,所以它们的脖子无法像腕龙那样抬起来,且骨骼密度小,比腕龙要轻很多。但梁龙真的非常长,从头到尾足足有30米之多,其中脖子和尾巴就占了全身的三分之二。
毒液至尊——双脊龙
时期:侏罗纪早期
身高:2.4米
体重:0.5吨
战斗指数:6
《侏罗纪公园》中那只躲在树后面娇小可爱、最后却凶相毕露的喷毒恐龙是一只幼年的双脊龙(成年龙要比电影中的大很大)。这是一种奔跑速度极快的恐龙,它们体色非常鲜艳,并且拥有一对极为醒目的头冠,片中双脊龙脖子有如褶伞蜥那样的可收缩/展开的皱褶,这一点是电影原创,双脊龙身体上并没有这样的特征,但关于其会喷射毒液的设定,却在近期科学界得到了证实。
双脊龙尖嘴猴腮,嘴也不大,牙齿是倒勾型,科学家认为这样的长相表明双脊龙是食腐动物,但还存在争议。《侏罗纪世界》中,它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出现在电影里,吓坏了一只迅猛龙。
微型猎手——始秀颚龙
时期:侏罗纪晚期
身高:0.3米
体重:3公斤
战斗指数:3
《侏罗纪公园2》开场出现的袖珍型食肉恐龙,叫做始秀颚龙,也称美颚龙。这种恐龙是原著小说中出现的第一种恐龙,以群体攻击猎物闻名。但现实中没有证据表明它们是群体型动物,而且关于食物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始秀颚龙是食腐动物,在小说原著中也提出了这一点,但也有人认为它们会捕食昆虫或爬行动物。
决战CP:棘背龙VS霸王龙
《侏罗纪公园3》中的棘背龙所向披靡,甚至击败了恐龙界的明星霸王龙龙,不仅引发了持续性的民间热议,棘背龙与霸王龙到底哪家强?
其实在史前时代,棘背龙与霸王龙不是生活在一个时代,且棘背龙仅出土于北非,霸王龙出土于北美,二者也无从交手。但非要关公战秦琼的话,二者其实五五开。
▲霸王龙平均下来,要比棘背龙高一些,而且重。电影中出现的那只明明显要大,它们是体型最大的棘背龙——埃及棘龙,要比霸王龙更大,最高可达22吨。
▲霸王龙的咬合力更胜一筹,但棘背龙的嘴张开幅度要比前者大。
▲由于是半水生的关系,棘背龙在陆地上很可能要比霸王龙缓慢,但棘背龙前肢粗壮有力,霸王龙前肢可以忽略。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账号:
dreamcrowfilm
阅读:2032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7043
阅读:31万
阅读:13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幸福科技,诚如斯言,更好的科技,更美好的幸福,才能更好的商业。
杨国英观察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海洋是聚宝盘
向海洋进军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最多的国家_中华恐龙网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最多的国家
来源:化石网 时间:日
直通车:## ##
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3日报道,在发现恐龙的数量上,中国超越了美国,目前中国已成为恐龙化石&宝库&,是恐龙探索领域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这得益于中国广泛的建筑工程让岩石裸露出来,也要多亏过去二十年里中国政府对恐龙考古工作的大力投入。现在中国被称为世界&恐龙大国&,吸引了众多国际古生物学家前往,其中有些古生物学家开始提出&中国恐龙的世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恐龙古生物学教授彼特 多德森(Peter Dodson)201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发现的恐龙类型数量迅猛增长。1990年,美国发现了64种恐龙,蒙古44种,中国不过36种。但到2006年,中国发现的恐龙种类升至101种,紧随美国108种之后,超过蒙古的61种。而截至2010年,中国的恐龙种类已跃居世界首位,达132种,美国依然是108种,蒙古国65种。近年来,中国恐龙探索事业又更进一步,有若干重大的恐龙发现。最新的发现是上月刚刚宣布的长两米的有翼恐龙化石,被命名为&振元龙&,据信是迅猛龙的祖先,一位农民在辽宁省东北部发现了这具1.25亿年前的化石。多德森表示,虽然还没有目前的数据,但他非常肯定中美的差距正持续拉大。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古生物学教授菲利普 柯里(Philip Currie)也赞同这一点,&认识提高和兴趣加大反过来促进了更多的发现。&中国恐龙让专家感到振奋的并不仅在于数量,还有质量。&毫无疑问,最重大的发现是猛龙(小型食肉龙)身上广布的羽毛和原始羽毛,这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世界上所有恐龙进行重新评估。&多德森说。中国的恐龙发现始于二十世纪初。继在1996年在辽宁朝阳市发现首只有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后,探索恐龙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目前,中国发掘并命名了170多种恐龙,约占全世界六分之一。专家称,政府支持对中国恐龙探索功不可没。2003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亚洲最大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此举被视为政府对恐龙研究的认可。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院吕君昌表示他们的研究经费越来越多。2002年关于发现恐龙遗骸必须向当局上报的法律对恐龙研究来说也至关重要。此外,地方政府注意到发现恐龙孕育着商机,如广东南部的&恐龙城&河源市,如今已开设了恐龙主题公园和博物馆吸引游客。河源是世界恐龙蛋化石发掘量最多的地方,据新华社报道,该地自1996年以来发现了近1.7万颗恐龙蛋。一名地方官员表示,地方政府对恐龙的热情还有个动力,即相信发现恐龙有利于招商,公司认为有恐龙的地方是个好兆头。不过,恐龙探索也存在挑战。被公认为中国一号&恐龙猎手&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徐星教授指出,非法挖掘猖獗是个主要难题,虽然这也是中国恐龙发现飙升的主因。&经济利益催动许多业余爱好者私下挖掘,对化石造成了破坏,导致重要研究数据的损失。&徐星说。另外,伪造化石现象也很普遍,专家估计中国博物馆陈列的化石约有80%是赝品。中国还面临古生物学家短缺的现状。2010年一份报告发现,北京大学考古系自2008年开设以来每年都只有1个毕业生。重视赚钱甚于科学的地方官员也会妨碍研究。如另一个恐龙城&&山东诸城的旅游官员2008年曾表示,当局可能停止进一步挖掘化石,以便游客看到现场的恐龙化石,而非到博物馆参观。徐星认为,当地官员需要接受教育,认识到恐龙化石研究的长远利益。相关报道:在发现恐龙化石领域 中国可称全球霸主(化石网报道)据环球时报(作者 许建明 编译 王会聪):新加坡《海峡时报》8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恐龙&的世纪 在发现恐龙化石领域,如今的中国可称得上全球&霸主&。这既要归功于该国过去20年来在许多裸露岩石上的&大兴土木&,也与政府为相关发掘投入更多财力有关。如今,中国被冠以&恐龙大国&称号,成为许多国际古生物学家的目的地。宾夕法尼亚大学古生物学教授彼得&道森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发现的恐龙种类迅速增多。截至1990年,在美国、蒙古国和中国发现的恐龙种类分别为64、44和36。但到2010年,中国跃升至132且名列世界第一,美国和蒙古国分别为108和65。近年来,中国正进一步将其他追随者甩在身后。目前,中国已发掘并命名的恐龙约占全球总量的1/6。&中国恐龙&的数量和质量均令研究界兴奋不已。除了中央政府支持,紧盯商机的地方政府亦功不可没。中国一些&龙城&已建起恐龙主题公园和博物馆以吸引游客掏钱。有人称,地方政府的恐龙热受到一种说法的推波助澜:发现恐龙化石将吸引企业投资,因为有的企业认为曾有恐龙出没的地方是&风水宝地&。但中国发掘恐龙化石的活动面临多种挑战。专家说,猖獗的非法发掘&&尽管这是中国发现的恐龙数量骤增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主要问题。经济收益引发许多业余爱好者私自发掘,致使化石遭破坏并丧失重要研究数据。此外,伪造也是问题,有人估计中国各博物馆展出的80%化石均为赝品。中国还面临隐约逼近的古生物学家匮乏问题。此外,那些轻科学、重赚钱的地方官员亦在妨碍研究。
关键词:恐龙化石
本文转载自化石网,文章图片和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观点不代表的观点。
恐龙的分类
十万个恐龙为什么
食草恐龙有哪些?
& 2016 中华恐龙网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恐龙的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