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内好点的私立学校,大家说说吧,...

  憑什麼呢 ?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凭什么台北是个县城,台南是个村,凭什么?
  去查一下三线建设
  不觉得
  主要是成都好点
四川人多  
  除了成都好点,哪里还有拿得出手来的,好像还有个攀枝花吧。。。
  武汉也很好啊、、内地基础实力最好的城市,/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沦陷了。。。
  人家可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不要以为“西部大开发”和“大三线”这几个字只是说说那么简单
  四川很好?除了成都,还有可以见人的吗?无非地方大,人口多,菜好吃 ,所以名声响一点
  四川就成都名声不小,其他不行……
  很愚蠢的问题。中央想让哪里富,就让哪里富,想让哪里堕落就让哪里堕落。以深圳为例,没有老邓的一声令下,深圳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成渝地区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四川主要是以成都为中心的成德绵乐经济带发展的比较好。
  因为成渝经济圈带动.  成都本来就不错,现在有重庆成为直辖市获得政策和资金.带动云贵川发展.  四川几个成都为的城市其实都在发展.  虽然谈不上特别好,但是进步也不小.  至于成都那就不说了,我一直觉得成都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  因为成都平原和都江堰.  这种富裕是千年的富裕,不是其他城市几十年,两百年那种.
  @名詞還是動詞 四川就只有成都 绵阳 稍微好点吧 大哥?
  首先是因为四川有一个大型城市 成都
成都是国家当年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   高校 科研院所
重工业一应俱全
而且国家给予大力投入  像安徽不南不北 不东不西
所以当年为了国防考虑 一直不予重视   而且安徽缺少一个核心城市  但是四川除了成都也就没什么了
整体而言 四川人其实不如安徽  从长期来看 更是不如安徽的  安徽现在已经发力了 这几年进步很大
未来安徽肯定是要由于四川的
  毕竟安徽的区域地理位置和周边市场是远远好于四川的
  @名詞還是動詞   四川重庆直辖后分走了一半的地儿,如果加上现在重庆经济能在中国排名第四,  因为四川人多,能吃苦耐劳.很多事情是上都用心去做
  四川比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好,  关台湾版屁事?  这类挑起地域矛盾的帖子赶快滚出台湾版。
  應該說西部開發這麼多年 為什麼四川還是那個屌樣
  四川主要还是成都,天府之国不是盖的。  成都是西南重镇,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三国时为蜀国首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後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  在夏代纪年早期阶段甚至更早的时期,地处成都平原的古蜀国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成为了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记载,古蜀国共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五个朝代,先後定都於瞿上(今成都市温江区,亦有今广汉市之说)、郫邑(今郫县)、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广都(今双流县)。春秋末期(约公元前4世纪),第五世开明王把都城迁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典故[5],因名成都,相沿至今,成都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自建城起便未改名称的城市。而「广都、新都、成都」合称为「古蜀三都」。  如今成都平原有很多古蜀国的文化遗迹,如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鱼凫古城遗址、望丛祠等,地处成都市区的金沙遗址则是古蜀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位於成都市区北校场的成都军区大院内有一处古蜀国遗迹名曰「武担山」,相传为第十二世开明王派「五丁力士」由今甘肃省武都县取土为王妃修建的墓冢。  富庶的古蜀国是秦国统一天下过程中首先攻取的对象,秦惠文王为此做了多年的准备,通过「石牛记」、「美女计」等一系列计策,麻痹了第十二世开明王,并开辟了由秦入蜀的「石牛道」(即「金牛道」)。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借巴、蜀互攻之机,派司马错率军沿石牛道入蜀,数月之间便攻占蜀地。此後,秦王三立三废蜀侯,终置蜀郡,郡治即设於原蜀都成都。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国蜀郡郡守张仪按首都咸阳建制修筑成都城墙;成都据此也成为中国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最长时间城址不变的城市。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郡守,任内他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经过数十年经营,成都在秦末便取代关中平原获「天府之国」之称,而这一美誉一直延续至今。  汉代的成都,经济已相当繁荣,织锦业尤其发达,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於是朝廷在成都专门设置锦官管理,并在成都城西南修筑「锦官城」(亦可简称「锦城」);「锦官城」、「锦城」由此成为成都的别称。前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万6千户(约40万人),与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一并成为汉朝六大都市。汉武帝即位之元年(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党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成都人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皆为汉代最有名的文学大家。  前汉时期,全国共分为十三刺史部,其中在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置益州刺史部,分管巴、蜀、广汉、犍为四部,范围大致为今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大部、陕西省南部以及湖北省、甘肃省一隅,刺史部後迁驻成都。前汉末年,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帝,国号「成家」,改益州为司隶校尉,以蜀郡为成都尹。後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汉光武帝刘秀命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成家灭亡,在成都恢复设置益州刺史部。後汉末年,因四方多事,朝廷接受刘焉的建议,改各州刺史为州牧,刘焉则为首任益州牧,设治所於绵竹,後汉初平五年(公元194年)迁驻成都。  魏黄初二年(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汉中王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称帝,宣称继承汉统,沿定国号为汉(史称蜀汉,亦简称蜀),改蜀郡为成都府并定都於此。这一时期,中国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成都的农业、盐业和织锦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发展成蜀汉最大的城市,是蜀汉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邓艾、锺会率军攻蜀,蜀後主刘禅在成都投降。益州恢复为魏所领。  西晋时,益州分为益、梁二州,成都继续为益州治所。西晋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氐人李雄在成都自称成都王;西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李雄自立为帝,国号大成,定都成都。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成汉为东晋桓温所灭,成都恢复益州建制。东晋宁康元年(前秦建元九年,公元373年),前秦攻取梁、益二州,成都并入前秦版图。淝水之战後,前秦瓦解,东晋将领桓冲趁势於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收复益州。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参军谯纵叛乱,占据巴蜀之地,建立西蜀政权,自称成都王,而後又向後秦称藩,被封为蜀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东晋太尉刘裕以朱龄石为帅伐西蜀,攻克成都,谯纵自杀,西蜀亡。  南北朝时期,成都一直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晋元熙二年(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以禅让名义夺取帝位,东晋灭亡,刘宋建立,益州为宋所领。南朝宋升明三年(南朝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齐武帝萧道成迫使刘准禅让,刘宋灭亡,南齐建立,益州又为齐所领。其间齐武帝遂以萧鉴为益州刺史,主张德化,不采屠杀政策,成都恢复安定,成为「西方之一都」。南朝齐中兴二年(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萧衍代齐,建立南梁,益州再为梁所领。南梁时期,益州刺史邓元起、萧纪先後治蜀,内修耕桑盐铁之政,外通商贾远方之利。南朝梁承圣二年(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3年),西魏军攻入成都,益州并入西魏版图。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二月,宇文觉接受西魏恭帝禅位,於次年正式建立北周政权,益州为周所领。其间,宇文宪曾为益州刺史,深得蜀人欢迎。  魏晋南北朝时期,成都地区的史学家和史著多有盛名。来敏、谯周、陈寿、常宽、常璩、李膺等著述颇丰,传世的则有《三国志》和《华阳国志》。 这一时期,佛教在成都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益州为隋所辖;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益州又为唐所辖。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十分发达,文化非常繁荣,是当时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一,人口仅次於长安;由於经济繁荣,另有「扬一益二」(扬州第一,成都第二)之称。唐代成都造纸水平很高,朝廷曾规定国家图书馆的书必须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蜀绣」也在此时成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更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等都曾旅居成都。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逃至成都,改益州为成都府,後再升成都府为南京,此为「南京」一词在历史上之首次出现。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唐僖宗为避黄巢起义军,也曾逃至成都,并在此停留四年之久。唐代成都开发了摩诃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时至今日仍被称作「川西第一丛林」。
  @名詞還是動詞   到武汉看看再发言好吗?
  大学里有个老师是湖北人,她说以前湖北哪个领导(不记得名字了)提出中部崛起,还是把湖北搞得一塌糊涂,后来邓小平视察的时候还训那个人说,中部没有崛起,你的肚子倒是崛起了。不过这是90年代的旧事了,老师也好多年不再湖北了。
  @南去北网 21楼   大学里有个老师是湖北人,她说以前湖北哪个领导(不记得名字了)提出中部崛起,还是把湖北搞得一塌糊涂,后来邓小平视察的时候还训那个人说,中部没有崛起,你的肚子倒是崛起了。不过这是90年代的旧事了,老师也好多年不再湖北了。  ---------------------------  应该是南巡的时候,传说中那位作报告作了两个小时被邓公嫌啰嗦的某湖北省领导?  邓公南巡的第一站就是武昌,但是武昌为什么没发展起来?当时的领导班子,是要负责任的。
  @名詞還是動詞  =============  四川和很多省份一样是一市独大,四川就是成都NB,其他城市真的没法看。但是一个城市NB难掩其他城市落寞。中部省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应该是河南,河南缺少明星城市,但是各城市水平比较平均,除了省会郑州比较大以外,洛阳、焦作、漯河、新乡都发展的不错的。这几个城市单独拿出去到中西部的一些省份甚至比他们的省会的GDP还多。江西、安徽确实比较差,即便合肥、南昌也不算好。湖南、湖北基本上就是一个NB城市外加几个很一般的小城市。但要说比四川差,也要问问湖北同不同意,毕竟武汉是中部最NB的城市。
  @花开花落花蛮天 5楼   主要是成都好点
四川人多  -----------------------------  不仅成都,绵阳,德阳,南充,宜宾,乐山,泸州都很好啊
  东部崛起,西部开发,中部塌陷。  说起来要比区位优势,比经济基础,武汉要比成都强,湖北要比四川好,奈何国家政策不支持。
  楼主一看就知道没来过大陆的WW
湖南 四川的发展模式是全省资源供应省会(长沙、成都)
他们的第二大城市连河南的前十都排不了~~~~~~~~~
  四川都够低调的了、别给四川找话题成么  四川穷富也跟你们没关系吧,去过其他省么你,乱开腔
  四川可是有天府之国的号称哦,即使发展落后,四川人也可凭借四川盘地丰衣足食
  @噗这个字 22楼   应该是南巡的时候,传说中那位作报告作了两个小时被邓公嫌啰嗦的某湖北省领导?  邓公南巡的第一站就是武昌,但是武昌为什么没发展起来?当时的领导班子,是要负责任的。  -----------------------------  这要看领导班子能不能抓机遇,找对路子。
  西部大开发的中心位置你认为呢
  湖北人表示四川不如湖北湖南  你可以去查人均GDP,湖北至少比四川多百分之15  湖北5700萬人,四川接近一億人。。。。。。。。。。就這樣,解釋完畢
  四川虽然经济实力不出众,但我觉得四川才是真正有人情味的一个地方,亲身感受,比起台湾人自吹的虚无缥缈的人情味要实际得多。  另外,我不是四川人,没有吹嘘成分
  作者:南去北网 时间: 22:53:00   @噗这个字 22楼   应该是南巡的时候,传说中那位作报告作了两个小时被邓公嫌啰嗦的某湖北省领导?  邓公南巡的第一站就是武昌,但是武昌为什么没发展起来?当时的领导班子,是要负责任的。  -----------------------------  这要看领导班子能不能抓机遇,找对路子。  ==========================================  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邓  因为林+文革  东北落下来了,湖北落下来了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的经地位,还强过长三角,华东除上海一枝独大,但论整体,东北三省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而湖北,也强于广东,直追江苏  要说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老”拖了东北和湖北,上海工业不老?  要说体制僵化,支撑四川后来发展的资本“三线”军工,以及上海一水的重点国字号,体制更僵
  @我天天刷牙牙 31楼   湖北人表示四川不如湖北湖南  你可以去查人均GDP,湖北至少比四川多百分之15  湖北5700萬人,四川接近一億人。。。。。。。。。。就這樣,解釋完畢  -----------------------------  四川人口只有8200多万,何来一亿?
  国家战略需要
  @笑谈风云独饮酒 34楼   四川人口只有8200多万,何来一亿?  -----------------------------  本板九头鸟都很拽的  要习惯啊
  @moonve 32楼   四川虽然经济实力不出众,但我觉得四川才是真正有人情味的一个地方,亲身感受,比起台湾人自吹的虚无缥缈的人情味要实际得多。  另外,我不是四川人,没有吹嘘成分  -----------------------------  台肯  四川人很热情朴实的、直来直往,不跟你耍心眼,所以贼也都挺笨的
  回复第34楼,@笑谈风云独饮酒  @我天天刷牙牙 31楼   湖北人表示四川不如湖北湖南   你可以去查人均GDP,湖北至少比四川多百分之15   湖北5700萬人,四川接近一億人。。。。。。。。。。就這樣,解釋完畢   -----------------------------   四川人口只有8200多万,何来一亿?  --------------------------  他可能说的户籍吧,就是在外打工的,四川户籍8988,湖北户籍6100多万,再加上总有个重庆还属于四川印象在  
  @食曼豆頁kb 18楼   應該說西部開發這麼多年 為什麼四川還是那個屌樣  -----------------------------  同意,中央只说不做
  四川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一巨大粮仓。。。人口众多。
  我就在考虑了,当年小平同志为什么不把经济中心放在四川,经济中心放在全国的心脏位置最起码安全,再加上有成都平原也不是发展不了。最重要小平同志家乡在四川,怎么也该有点私心吧。搞得现在四川人四处奔波!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策。。。。  
  我是重庆的,如果要比较的话川渝人均还是不如中东部,还是差一大截,你如果坐飞机或是火车看一下农村的房屋中东部都比川渝一带豪华些,不能肓目的攀比,要用事实说话。或许有的老乡会不服,但事实就是这样。川渝主要是山区和丘陵出行不便,这是阻碍发展的最大因素。但川人吃苦耐劳每年汇到老家的存款不是小数目。
  @冰室子 33楼   这要看领导班子能不能抓机遇,找对路子。  ==========================================  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邓  因为林+文革  东北落下来了,湖北落下来了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的经地位,还强过长三角,华东除上海一枝独大,但论整体,东北三省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而湖北,也强于广东,直追江苏  要说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老”拖了东北和湖北,上海工业不老?  要说体制僵化,......  -----------------------------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对外开放。  长三角对内对外都有天然的运输优势,东三省北有俄毛东南有北朝,哪来的地理优势啊。。。不单单是领导人光靠好感度就能直接影响的。。。
  民工大省,说发展的比谁好算不上  成都是北京型城市,及全省(全国)之力砸出来的
  噫嘘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妈的,这么多人不说俺祖籍四川个好?酸葡萄心理  
  作者:@macttt 时间: 23:58:00   @冰室子 33楼   这要看领导班子能不能抓机遇,找对路子。  ==========================================  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邓  因为林+文革  东北落下来了,湖北落下来了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的经地位,还强过长三角,华东除上海一枝独大,但论整体,东北三省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而湖北,也强于广东,直追江苏  要说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老”拖了东北和湖北,上海工业不老?  要说体制僵化,......  -----------------------------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对外开放。  长三角对内对外都有天然的运输优势,东三省北有俄毛东南有北朝,哪来的地理优势啊。。。不单单是领导人光靠好感度就能直接影响的。。。  ========================  我觉得你对TG,对所谓改革开放的理解,非常“主旋律”,但我不想在这里跟你讲这个问是,因为这会牵扯至TG内部复杂的的路线斗争及私人恩怨,讲起来既长且不说,还会招来河蟹  单就你回复中的几个比较轻一些的问题点来讲讲  1,开放,不止是对外,也有对内(当时叫打破条块分割,条,指部门,块,指地域)----没有对内开放,广东上海对外开放不起来:没资源,没苦力,哪 个外资愿意来中国投资?资本家不是来做慈善的  2,东北有海,有港。大连,葫芦岛,营口,丹东,,,,离日本南朝鲜很近,离欧美也不比上海远,何况,东北不止有海岸,还有漫长的陆上国境  3,湖北是内陆,四川更内陆-----湖北尚能九省通衢,四川却巴山蜀水蜀道难
  @春天的阳光真灿烂 6楼   除了成都好点,哪里还有拿得出手来的,好像还有个攀枝花吧。。。  -----------------------------  放你妈的...屁.
  @水程默 24楼   不仅成都,绵阳,德阳,南充,宜宾,乐山,泸州都很好啊  -----------------------------  我是乐山蛾眉的.........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别乱开腔哦....来看看我们这多繁华吧....吃的好...耍的好....穿的好...麻将麻将还是麻将
  四川,重庆人都比较聪明,吃苦耐劳。且是刘皇叔统治过的巴蜀之地,历史悠久,民风朴实。
  楼主,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
  @蛋蛋的无奈
21:21:00  首先是因为四川有一个大型城市 成都
成都是国家当年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  高校 科研院所
重工业一应俱全
而且国家给予大力投入  像安徽不南不北 不东不西
所以当年为了国防考虑 一直不予重视  而且安徽缺少一个核心城市  但是四川除了成都也就没什么了
整体而言 四川人其实不如安徽......  -----------------------------  不南不北,不东不西,是 不是可以理解成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合肥的经济发展不靠金融和房地产,那都是虚的,合肥只玩高科技而且是自主研发,不像某些一线城市喜欢搞中日合资,合肥的科研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
  @冰室子 33楼   这要看领导班子能不能抓机遇,找对路子。  ==========================================  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邓  因为林+文革  东北落下来了,湖北落下来了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的经地位,还强过长三角,华东除上海一枝独大,但论整体,东北三省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而湖北,也强于广东,直追江苏  要说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老”拖了东北和湖北,上海工业不老?  要说体制僵化,......  -----------------------------  这样说是不对的,稍懂点历史的人都晓得改革开放前中国是穷得叮当响的,而当时邓的改革开放前途未卜,因为要看西方国家买不买帐,而且也担心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所以都是选择沿海小城镇,幸好深圳迎来了香港的资金,于是西方企业陆续就过来了,西方企业一进来,中国的传统老旧国企就受到强而有力的冲击,其中东北上海北京就开始了下岗潮,这些东西都是必然的,除非不开发,继续农民供养着上海,东北的工人,以前工人是高人一等的,还会有些势利眼,这样都很不公平.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来讲讲吧,  四川的整体实力是强于中西部各省的,这无须置疑,首先四川是中国特殊意思上的边境,是当代中国的兵家要地,他要处理广大西南地区少民的治安和边境冲突;第二对西南地区有绝对的向心力,区域内资源丰富是国家能源战略的要地;成都的对人对资源的吸引力可能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四川盘地为何能滋养两个大城,而且还非沿海城市,这完全就是自身聚焦而成的.  四川现在仍然很落后,当年的西部大开发有多少利益落入人民的手中非常值得思考,四川现在比中部各省的人均水平仍然落后,但发展潜力肯定是好于中部各省的,可以举个例子,美国东部明星城市星罗密布,而西部就洛衫机,旧金山;澳大利亚东部城市繁密,西部珀斯;加拿大,俄罗斯都有类似的情况.
  @名詞還是動詞
19:42:16  憑什麼呢 ?  -----------------------------  不知道楼主的观点从何而来呢?还是只看了成都的印象?  2011年各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  5 河
南 27232.04
11.6  8 四
川 21026.68
15.0  9 湖
南 19635.19
12.8  10 湖
北 19594.19
13.8  14 安
徽 15110.31
13.5  19 江
西 11583.80
12.5  2011年各省人均GDP在全国的排名:  13 湖北 4
  20 湖南 8
  22 河南
  24 江西
  25 四川 2
  四川无论总量或是人均都不能排在第一,何来比其他几省发展都好??  成都的确不错,但是一枝独秀,楼主应该到凉山地区看看!
  回复第15楼(作者:@蛋蛋的无奈 于
21:21)  首先是因为四川有一个大型城市 成都
成都是国家当年三线建设的重点城市   高校 科研院所
……  ==========  井底之蛙,除了成都?哥笑了……  
  @macttt
23:58:00  @冰室子 33楼  这要看领导班子能不能抓机遇,找对路子。  ==========================================  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邓  因为林+文革......  -----------------------------  还有日韩呢。  东三省这地理位置没的说了。
  四川哪里发展的比湖北好 莫名奇妙
  哥就是四川北部山区的。在东北的辽宁待了几年。首先抛开GDP这些什么指标不谈。就讲讲川辽宁两省真实感受。虽然沈阳大连什么GDP这些够强,但是跟咋老百姓相关的生活水平,沈大顶多就绵阳水平。比如说大连城建,虽然公交Brt有轨电车轻轨都有,地铁也在建,可是有什么像样的。大连公交还有相当一部分非常破,路线也不合理。大连整个城市就200多条线路。福建的厦门光进出岛内跟岛内跑的公交就300多条线路,还不算岛外相互跑的。  沈阳跟成都一个体型的,不过城市街景夏天看起来都很压抑,几乎没有绿化。然后吃穿,四川物产不用怀疑,除了热带水果,应该可以完爆台湾。所以价格也很便宜。然后说别的,别人不知道,反正我家做点小生意的亲戚基本上都买私家车了。我们这是四川北部山区。我们镇上有些干苦力活的农民工,好多都在市区跟镇上买了房的。四川或者浙苏粤比不上,但是辽宁吉林这些东北地方还是能爆的。  至于农村,去过大连沈阳的跟去过四川农村的,当时凉山这些地方除外,你们说说。我个人觉得我们四川北部山区农村绝对好无沈大的农村。至少我们那边大部分基本上都是红砖楼房或者青瓦砖房。  
  四川有很多国企 军工企业,最重要的是重庆没有成为直辖市的时候四川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方,人力资源丰富,现在到四川的工厂以前都是在广东深圳的。
  @名詞還是動詞
成都发展得好。 河南的城市没有哪个发展得很强的,但综合实力在中部地区是第一。
  湖北安徽这些地方没待过,不清楚。个人觉得四川(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地区除外,我仅仅指四川汉族人的城市)要强安徽江西很多,跟湖北其实半斤八两。但是要比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强(不要扯GDP什么,只说生活水平跟个人惜惜相关跟能感受到的)  
  1.自古富裕。巴蜀自古称为天府之国,土地肥沃。刘邦,就在此地成就霸业。南宋时期,天下三分一的赋税,是四川交的。  2.抗日时期,老蒋运了很多物资到四川,四川是一直唯一没沦陷的大省。  3。三线建设  4西部大开发
  四川现在也不如湖南湖北。
  成都的确是四川一枝独大的二线城市  我常跑外省,感觉四川的二级城市发展比较均衡  上面有人提到西昌,在大凉山边远的大山深处确实还有贫困  但西昌的居民收入和住房价格根本不输四川其他市州  下图是乐山市区,人均不过4000,但我宁愿呆在这里  乐山城大渡河畔江景    乐山城岷江河畔江景      
  @峨眉行者齐步走 66楼   成都的确是四川一枝独大的二线城市  我常跑外省,感觉四川的二级城市发展比较均衡  上面有人提到西昌,在大凉山边远的大山深处确实还有贫困  但西昌的居民收入和住房价格根本不输四川其他市州  下图是乐山市区,人均不过4000,但我宁愿呆在这里  乐山城大渡河畔江景    -----------------------------  乐山是四川非常漂亮的城市,三水合流,我挺喜欢
  四川发展的好?不如湖南湖北河南。
    合川也可以,不过没乐山秀丽
  乐山只能排四川老八
  @峨眉行者齐步走 71楼   乐山只能排四川老八  -----------------------------  乐山人少,没啥工业,完全就是靠来自农村的商业集市发展,如果弄点高新产业过来,是非常不错的地方,相信很多人愿意生活在这里。
  四川最破烂的应该是川北那几个城市,南充,达川,巴中,广元,这些地方相当的腐败,山区又多。当然川西的少民也是非常的穷和苦。
  @陌上归途人 72楼   乐山人少,没啥工业,完全就是靠来自农村的商业集市发展,如果弄点高新产业过来,是非常不错的地方,相信很多人愿意生活在这里。  -----------------------------  看来你也了解的不多。乐山市区周围的高耗能企业都搬迁走了,乐山市区旁边的工业集中区已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乐山周边的几个卫星城:沙湾区、五通桥区、夹江县、峨眉山市都是工业县市。  
  成都宜宾乐山泸州。。。。。。。都不错,宜居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策。。。。  
-----------------------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治。会抱大腿比较重要。河南省为什么现在连一所国立大学都没有?(郑州大学这个211还是河南省属的,非教育部直属!)关键时刻总是糊涂站错队!
上世纪初,河南留美预备学校和清华、南洋公学(交大)一批成立的,到40年代发展为国立河南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一广东中大,二武大,三浙大,四南大。在公立大学阵营很靠前了。结果在国民党快要在大陆覆亡的时候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跑,跑的不坚决,跑到苏州受谠的蛊惑又回来了。没有像开封静宜女中那样一口气跑到台湾再说。留,留得不彻底。河南大学当时的左翼阵营只占了三分之一,TG当权河大分裂,左翼成立了中原大学。建国后中原大学被TG中南局(辖湖北河南江西)搞到武汉,拆分中原大成立了中南财经、中南政法、华中师范学院,现在都是211重点院校。而河南大学三分之二非左翼部分,自然也不被TG看成自己人了,非师范专业要么被拆分给别人要么独立出去,河大从国立综合大学直降为开封师范学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河大当时并非像某些人说因为实力不足而进入不了211重点院校。要知道中国近一百所211大学,绝非什么一剩一校忽悠人的。
80年代 部批教授数排在全国高校第28名的河南大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教授含金量还是很足的,非现如今一些砖家叫兽能比
  80年代大学正教授人数
  1清华大学309*
  2北京大学299*
  3天津大学241
  4复旦大学203*
  5大连工学院186
  6华中工学院177
  7中国人民大学174
  8华南工学院150
  9南京大学148*
  10南开大学147
  11西安交通大学147*
  12哈尔滨工业大学146*
  13上海交通大学144*
  14武汉大学143
  15同济大学140
  16北京航空学院138
  17东北工学院133
  18中山大学123
  19北京钢铁学院120
  20西北工业大学120
  21中国地质大学117
  22北京工业学院112
  23浙江大学110*
  24中南工业大学108
  25厦门大学101
  26南京工学院101
  27西南交通大学101
  28河南大学99
  29吉林大学98
  30杭州大学93
  31重庆大学91
  32山东大学84
  33西北大学82
  3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7*
  35云南大学77
  36兰州大学76
  37四川大学76
  注:当时的教授职称由教育部审批
  资料来源:《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授人名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国家让哪里富哪里就能富!
  作者:@陌上归途人 时间: 10:15:00   @冰室子 33楼   这要看领导班子能不能抓机遇,找对路子。  ==========================================  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邓  因为林+文革  东北落下来了,湖北落下来了  -----改革开放之前,东北的经地位,还强过长三角,华东除上海一枝独大,但论整体,东北三省强于长三角两省一市。而湖北,也强于广东,直追江苏  要说是因为老工业基地的“老”拖了东北和湖北,上海工业不老?  要说体制僵化,......  -----------------------------  这样说是不对的,稍懂点历史的人都晓得改革开放前中国是穷得叮当响的,而当时邓的改革开放前途未卜,因为要看西方国家买不买帐,而且也担心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所以都是选择沿海小城镇,幸好深圳迎来了香港的资金,于是西方企业陆续就过来了,西方企业一进来,中国的传统老旧国企就受到强而有力的冲击,其中东北上海北京就开始了下岗潮,这些东西都是必然的,除非不开发,继续农民供养着上海,东北的工人,以前工人是高人一等的,还会有些势利眼,这样都很不公平.  回复 收藏 举报 55楼  作者:陌上归途人 时间: 10:35:00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来讲讲吧,  四川的整体实力是强于中西部各省的,这无须置疑,首先四川是中国特殊意思上的边境,是当代中国的兵家要地,他要处理广大西南地区少民的治安和边境冲突;第二对西南地区有绝对的向心力,区域内资源丰富是国家能源战略的要地;成都的对人对资源的吸引力可能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四川盘地为何能滋养两个大城,而且还非沿海城市,这完全就是自身聚焦而成的.  四川现在仍然很落后,当年的西部大开发有多少利益落入人民的手中非常值得思考,四川现在比中部各省的人均水平仍然落后,但发展潜力肯定是好于中部各省的,可以举个例子,美国东部明星城市星罗密布,而西部就洛衫机,旧金山;澳大利亚东部城市繁密,西部珀斯;加拿大,俄罗斯都有类似的情况.  =========================  不要把邓氏的所谓改革开放当神主,否则,那跟红卫兵神化老毛就没两样了-----文革之后,不论谁掌政,都得改革开放,事实上,即便毛,在风烛残年,也已经在着手此事(林,则很杯具,,,,)  虽然我也反感毛氏的残暴,但我更鄙夷邓氏的猥琐  邓氏改革的成果,跟毛的革命成果一样,成了当权党棍的禁脔。权力圈外的中国人,只是“资源”  不能往深里讲了,河蟹可恶  四分之三川省和四分之一川省能有今天不容易,两省的四川人感念一下造福家乡的邓,虽悖于理,但也算是中国人的常情吧,同为中国人,咱理解包括四川人在内的中国人“私德先于公德”的价值观
  河南的一本重点大学录取率中部倒数第一,全国倒数第二(仅次于xz)。要知道xz考内地大学还有少数民族加分呢。  有些人说河南大学招那么多河南人,北京上海照顾自己的学生怎么啦?你是要把教育部遮羞的底裤也扯出去吗?要知道河南大学作为一个非211院校,在很多省二本招生,在本省却当作一本来凑数,也就是同班同学,河南本省考试反而要考的更高才能进来。河大就是中国高教不公平的遮羞布,欢迎来探讨。
  现在每个城市都説自己宜居,真正宜居的城市应该是这样吧  山清水秀也是GDP  
  @冰室子 78楼   这样说是不对的,稍懂点历史的人都晓得改革开放前中国是穷得叮当响的,而当时邓的改革开放前途未卜,因为要看西方国家买不买帐,而且也担心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冲击,所以都是选择沿海小城镇,幸好深圳迎来了香港的资金,于是西方企业陆续就过来了,西方企业一进来,中国的传统老旧国企就受到强而有力的冲击,其中东北上海北京就开始了下岗潮,这些东西都是必然的,除非不开发,继续农民供养着上海,东北的工人,以前工人是高人一等的......  -----------------------------  说实话你说的话我不是很明白,我只是在客观叙述四川的地理环境和改革开放对中国国企造成的冲击罢了。
  比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四川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回复第76楼,@idealABC  @我国总统
23:51:00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策。。。。   -----------------------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治。会抱大腿比较重要。河南省为什么现在连一所国立大学都没有?(郑州大学这个211还是河南省属的,非教育部直属!)关键时刻总是糊涂站错队! 上世纪初,河南留美预备学校和清华、南洋公学(交大)一批成立的,到40年代发展为国立河南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一广东中大,二武大,三浙大,四南大。在公立大学阵营很靠前了。结果在国民党快要在大陆覆亡的时候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跑,跑的不坚决,跑到苏州受谠的蛊惑又回来了。没有像开封静宜女中那样一口气跑到台湾再说。留,留得不彻底。河南大学当时的左翼阵营只占了三分之一,TG当权河大分裂,左翼成立了中原大学。建国后中原大学被TG中南局(辖湖北河南江西)搞到武汉,拆分中原大成立了中南财经、中南政法、华中师范学院,...  --------------------------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都是清末民初张之洞和国民党的时候就有了,本来就很强,武汉大学曾经与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举办五校联考,反而建国后高校地位下滑了,被你说的好像武大现在地位是河南给的一样,胡说八道。武汉最辉煌的时候就是民国,根本不用合并谁,本来就高校云集  
  华中师范大学最早前身是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那什么中原大学都到1947年了才并入一个教育学院,湖南的学校有并入的都更早,武汉的学校90%来源于民国,被你说成了华中师范大学靠河南大学才成立,误导众生,胡说八道,武汉大学成立的更早,国民党还立过国立武汉大学的碑,武大成立于1893年,武昌自强学堂,都不是建国后才有的,而且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大学是武汉的两个大学合并,也吸收了多个省不止河南的学院,这个算成立最晚的了  
  四川发展的很好么?没看出来,今年去的时候修地铁,整的尘土飞扬的,还在努力建设中。各个省份现在都在修,各种修,搞的都乱兮兮的,然后城市特点越来越少了。吐槽一下,重庆的火车站修修呗!破啊!为毛各地的火车站都那么破旧呢?除了新修的高铁,各地都火车站都破旧不堪啊!修点有用的呗!
  扯归扯,但是不要把武汉的东西都说成国家硬掰就行,武汉在民国年代很多东西都有,共来了反而地位下滑了,最好也好不过第四,武汉在清末民初反而做过并第二的,武汉的汉口市是直辖市,有的方面都超过天津,武昌市是省会,汉阳并入汉口,汉阳铁厂是亚洲第一个钢厂,这些基础没有一个是TG给的,你河南要说打压,那明清民国时代啥时候很好过???1942我就不说了  
  @optimus贤
13:33:00  回复第76楼,@idealABC  @我国总统
23:51:00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策。。。。   -----------------------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治。...  -----------------------  还武汉本来就高校云集。你老实回答我,TG建国前,武汉有几所国立大学?除了武汉大学一所还有没有?建国后武汉七所211,有几所是武汉人自己建校的?吃了就吃了,还大言不惭狡辩。蒙谁呢?
  @攀比的女人无比疯 60楼   哥就是四川北部山区的。在东北的辽宁待了几年。首先抛开GDP这些什么指标不谈。就讲讲川辽宁两省真实感受。虽然沈阳大连什么GDP这些够强,但是跟咋老百姓相关的生活水平,沈大顶多就绵阳水平。比如说大连城建,虽然公交Brt有轨电车轻轨都有,地铁也在建,可是有什么像样的。大连公交还有相当一部分非常破,路线也不合理。大连整个城市就200多条线路。福建的厦门光进出岛内跟岛内跑的公交就300多条线路,还不算岛外相互跑......  -----------------------------  东北现在也就大连还行,沈阳都不咋地,再往我家这就是个破字啊!国家早就放弃吉林,黑龙江了,沈阳人家有沈飞啊!来俺们这就知道采石油,砍大树,拿粮食,也不给俺们搞搞建设,城市破的没样了,整过来的领导一个比一个完蛋,来一个贪了,走了,来一个贪了,走了!你说俺们能好么!弄个高铁,还尼玛那远,打车去都没人去啊!两边那风景,太乡土了,看看人家北京的~~~哎!四川是个好地方,不过感觉城市也建的没特色了!
  回复第87楼,@idealABC  @optimus贤
13:33:00   回复第76楼,@idealABC  @我国总统
23:51:00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策。。。。   ----------------------- 在中国,一切都是政治。...   -----------------------   还武汉本来就高校云集。你老实回答我,TG建国前,武汉有几所国立大学?除了武汉大学一所还有没有?建国后武汉七所211,有几所是武汉人自己建校的?吃了就吃了,还大言不惭狡辩。蒙谁呢?  --------------------------  你看清楚了,我就说211,武大是1893年的武昌自强学堂,华师是1903年的汉口文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是1898年张之洞湖北农务学堂,武汉理工大学是1898年张之洞创建的湖北工艺学堂,中国地大是北京的关系,中南财大的确是合并,但是根本合并了各个省的,华中科技大学是华中理工学院,也很早了,下一楼带来几个二本艺术类学校前身  
  @optimus贤
13:41:00  华中师范大学最早前身是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那什么中原大学都到1947年了才并入一个教育学院,湖南的学校有并入的都更早,武汉的学校90%来源于民国,被你...  -----------------------  中南财经的财经系来自中原大学,是河原国立河南大学法学院最主要院系。原武汉水利学院水利系也是国立河南大学工学院的招牌院系,有原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多年的积累。这两个系也是河南大学除医科外最实用、最热门的,不要混淆重点好吗?
  @idealABC
13:59:00  @optimus贤
13:41:00  华中师范大学最早前身是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那什么中原大学都到1947年了才并入一个教育学...  -----------------------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12)  ↓  中州大学(1923)  (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并入  (农专建于1913年)  ↓(法专建于1902年)  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27)  ↓  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28)  (增设医科,中州大学成为文理农法医综合性大学)  ↓  省立河南大学(1930)  (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  ↓  省立河南大学(1930——1942)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  ↓  国立河南大学(1942)  国立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黄河水专始建于1929年)  国立河南大学(1946)  (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  ↓  国立河南大学(1948)  (迁往江苏省苏州市)  ↙→中原大学(1948年迁往武汉)  国立河南大学(1949)
↙ ↓  (迁回河南省开封市)
华中师大重要基础  ↙
↘经济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
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大学行政学院独立,  医学院
现为河南司法干部管理学院;  ↓
河南大学水利系并入武汉大学  1957年两校迁往郑州
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  ↓
↘ 平原师范学院(建于1951年)  河南医科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两校合并)↓  (1984)
河南师范学院(1953)  ↓
↘  郑州大学医学院
河南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师范学院理学  (2001年并入郑大)
(留在开封)
(迁往新乡)  ↓
↓  开封师范学院(1955) 新乡师范学院(1955)  ↓
↓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二院  ↙
↓  河南大学(1984)
河南师范大学(1985)
  四川也就马马虎虎,也就在西部稍微突出一些,肯定是比不过东部,比中部和东北也就半斤八两,老实说很奇怪,以东北的自然条件,应该是远胜过中西部才对,结果反而发展的比想象中的要差。
  武汉音乐学院前身是1920年的两湖书院武昌艺术学校,江汉大学前身是华中理工学院汉口分校,湖北经济学院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湖北工业大学前身是民国湖北轻工学院,这些够不够,你不了解武汉的民国史就别胡说  
  52年高校院系大调整,有美国模式向苏联模式转型,在武汉中南局的领导下吃亏最大的就是江西的南昌大学和河南的河南大学,武汉是最大的获益者。你怎么看?
  回复第90楼,@idealABC  @optimus贤
13:41:00   华中师范大学最早前身是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那什么中原大学都到1947年了才并入一个教育学院,湖南的学校有并入的都更早,武汉的学校90%来源于民国,被你...   -----------------------   中南财经的财经系来自中原大学,是河原国立河南大学法学院最主要院系。原武汉水利学院水利系也是国立河南大学工学院的招牌院系,有原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多年的积累。这两个系也是河南大学除医科外最实用、最热门的,不要混淆重点好吗?  --------------------------  中南财大合并了多个省,武汉两个学校精髓,你只凭借一个中南财大就想诋毁掉张之洞创办的多所高等院校吗????这些大学老人知道了会撕烂你的嘴,你看看华师华农华科武汉理工,湖北工业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几个有关系????除开武汉,别的城市的大学也是不同的学院有所迁入,但是武大在100年前还比现在强的多,1947年的有个毛用啊,湖北大学也是一本,创建于1931年湖北教育学院,湖北在清末民初教育就很发达咯  
  这些学院老师晓得你乱说学校史真的会撕烂你的嘴,我就是华农的,我们学校就是张之洞1898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你想说我们华农跟你们什么中原大学也有关系吗?????武大曾是民国中央五校之一,现在都滑到前十了,还说,建国后开始,武汉湖北就再也没超过民国了  
  @optimus贤
14:03:00  武汉音乐学院前身是1920年的两湖书院武昌艺术学校,江汉大学前身是华中理工学院汉口分校,湖北经济学院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湖北工业大学前身是民国湖北轻工学院,这些够不够,你不了解武汉的...  -----------------------  你说的那些院校民国各个省有一打,省立的、私立的太多了。和国立大学比,有说服力吗?你连民国湖北有几所国立大学都搞不清楚,怎么反驳我?湖北那时高教比河南强吗?中国矿业大学前身是在河南焦作的焦作工学院,建国后随着矿业部去了北京。黄河水利专科学校,与河海水利专科学校(现河海大学)一样,也是国立的。我真不觉得民国高校河南比湖北弱。
  回复第94楼,@idealABC  52年高校院系大调整,有美国模式向苏联模式转型,在武汉中南局的领导下吃亏最大的就是江西的南昌大学和河南的河南大学,武汉是最大的获益者。你怎么看?  --------------------------  我看个鬼,我只知道武汉建国后地位直线下滑,初期还能次于北京天津,微弱领先广州,跟沈阳差不多,后期直线下滑,到现在才勉强前十,张之洞在湖北创造的N所高校被到处合并,自己本市的都调整很多,武汉民国曾架乎津门,直逼沪上。CCTV节目都讲过,院系调整本来就正常,没有张之洞本来赋予武汉的底子,以及京汉铁路,武汉会衰落的更快  
  回复第97楼,@idealABC  @optimus贤
14:03:00   武汉音乐学院前身是1920年的两湖书院武昌艺术学校,江汉大学前身是华中理工学院汉口分校,湖北经济学院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湖北工业大学前身是民国湖北轻工学院,这些够不够,你不了解武汉的...   -----------------------   你说的那些院校民国各个省有一打,省立的、私立的太多了。和国立大学比,有说服力吗?你连民国湖北有几所国立大学都搞不清楚,怎么反驳我?湖北那时高教比河南强吗?中国矿业大学前身是在河南焦作的焦作工学院,建国后随着矿业部去了北京。黄河水利专科学校,与河海水利专科学校(现河海大学)一样,也是国立的。我真不觉得民国高校河南比湖北弱。  --------------------------  河南一个饿死人的省,你跟我湖去比最辉煌的民国???????劝你去看看央视纪录片,张之洞介绍,我不想跟你说了,你看看几个省在民国有湖北这么多高校的  
  @optimus贤
14:10:00  这些学院老师晓得你乱说学校史真的会撕烂你的嘴,我就是华农的,我们学校就是张之洞1898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你想说我们华农跟你们什么中原大学也有关系吗?????武大曾是民国中央五校之一,现在都滑到前...  -----------------------  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别扯那么多转移话题。  院系大调整,河南损失了一所综合大学,河大工、医、农、正学院被拆分,整合来的是一些师范专业。你们武汉得到的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专业,这也是你们现在坐大的资本。比否认你们这些年的努力,但是不要吃了还否认好吧。至于湖北省其他的大学,我压根没扯,我只说我知道的,白纸黑字写下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