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物质的量之比为2:7,...

等体积的氯化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则氯化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3
D2:7求分析_百度作业帮
等体积的氯化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则氯化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3
D2:7求分析
等体积的氯化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则氯化铝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3
D2:7求分析过程~谢谢~
B、DB 2 AlCl3+ 6 NaOH=6NaCl+ Al2O3 +3 H2 O若完全反应物质的量比应是1:3题中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等,则说明AlCl3有一半反应了,一半剩下了,所以应该是2:3 D NaOH过量,一半的Al2O3和NaOH反应,生成为偏铝酸钠Al(OH)4(可溶),所以为2:7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将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和溶液中所含铝元素质量相等,则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4. _百度作业帮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将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和溶液中所含铝元素质量相等,则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将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和溶液中所含铝元素质量相等,则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2:7要解题过程!!!!
如果全部生成Al(OH)3沉淀,则之比应为1:3如果生成的沉淀全部溶解,则之比应为1:4但根据题意,是生成部分沉淀,所以,应该选择1/3~1/4之间的一个值,所以答案选(D)2/7当前位置:
>>>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
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______.②含a&mol&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______&mol.(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东城区二模
(1)因黄绿色气体为氯气,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则氯气中存在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若为2个电子层,则第一层电子数为2,第二层电子数为4,其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6,即A为碳元素,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反应为碳与浓硝酸反应,其反应为C+4HNO3═CO2↑+NO2↑+H2O,由化合价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碳作还原剂,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硝酸作氧化剂,由化学计量数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答案为:4:1;&&&(3)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则A为铁或铝,B为浓硫酸或浓硝酸,又A可溶于X溶液中则A为铁,由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该反应为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①铁为26号元素,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4周期Ⅷ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Y为NO,故答案为:第4周期Ⅷ族;NO;②设被还原的硝酸铁的物质的量为x,则2Fe3++Fe═3Fe2+,&2&&&&&&&& 3&x&&&&&&&&& 3x2由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a-x=3x2,解得x=0.4a,故答案为:0.4a;(4)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A中含有氯离子,B的焰色为黄色,则B中含有钠元素,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则该反应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其反应为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显然若A与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4mol,则钠离子4mol,氯离子3mol,偏绿酸根离子略小于1mol,因偏铝酸根离子水解则溶液显碱性,即c(OH-)>c(H+),则离子大小为c(Na+)>c(Cl-)>c(AlO2-)>c(OH-)>c(H+),故答案为:c(Na+)>c(Cl-)>c(AlO2-)>c(OH-)>c(H+).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主要考查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铁盐(三价铁离子),亚铁盐(二价铁离子),(浓)硫酸&&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铁盐(三价铁离子)亚铁盐(二价铁离子)(浓)硫酸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 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物质的认识存在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隔离开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到从表面上看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与还原统一在一个概念下,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合价的变化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  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  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还原性:Na&Al
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eg:C(金刚石)==C(石墨);3O2==2O3(放电);P4(白磷)==4P(红磷)
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eg.H3PO4、H2SiO3(或H4SiO4)两酸均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氧化还原的表示可用单线桥也可用双线桥:
一、双线桥法:
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或原子团。
标变价   明确标出所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价的元素不标化合价。
连双线  将标化合价的同一元素用直线加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注意:箭头的起止一律对准各元素)
标得失  1.标电子转移或偏离数   明确标出得失电子数,格式为“得/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子个数×单位原子得失电子数”   
&&&&&&&&&&&&&&&&&& 2.标化合价变化   一律标出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这两种写法,不可写为“升价”“降价”等   
&&&&&&&&&&&&&&&&&& 3.标出元素反应类型   一律标出元素所发生的反应,“被氧化”或“被还原”,其余写法均不正确   
&&&&&&&&&&&&&&&&&& 4.检查得失电子守恒   检查得失电子数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重新分析。
二、单线桥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发生转移(得失或偏移),也就是在反应物中有元素电子发生得失或偏移,这时用一条带箭头的曲线从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得到电子的元素,并在“桥”上标出转移的电子数,这种表示方法叫单线桥法。
(1)标价态明确标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2)连单线连接方程式左边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箭头一律指向氧化剂
&(3)不注得失标出转移的电子的总数,这里不用像双线桥那样,仅需直接标出电子总数
注意事项:&
(1)不得标明"得"或"失",否则是错的
(2)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指向氧化剂注意:为了规范起见,单线桥法最好不用于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因为那样标记会使反应中的电子去向不明确,故在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方程式中最好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历程: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电子的得失过程:
其过程用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情况可表示为:
Fe3+的性质:
含Fe3+的溶液都呈黄色,具有氧化性, (1)与还原剂反应生成二价铁 (2)与碱反应(3)Fe3+在水中易水解由于三价铁易水解,在保存铁盐盐溶液(FeCl3)时加入少量相应的酸(HCl),以防止Fe3+水解。“铁三角”中的转化关系:
&浅绿色溶液,既有氧化性性又具有还原性,主要表现还原性 (1)与氧化剂反应生成三价铁 (2)与碱反应(3)Fe2+易被氧化,水溶液中易水解。亚铁盐溶液(FeCl2)在保存时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Fe2+被氧化,滴入少量相应的酸溶液(HCl),防止Fe2+水解。硫酸:
硫酸的分子式:H2SO4;结构式:,H2SO4中硫元素为+6价,处于最 0 高价,具有氧化性,但只有浓H2SO4表现出强氧化性,而稀硫酸、硫酸盐巾的硫元素通常不表现氧化性。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密度大,沸点高,是一种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常见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 1.84g·cm-3,沸点为338℃,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H2SO4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若将30%的H2SO4溶液与10%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20%。 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或碱性气体反应 (4)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5)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4.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增加,密度将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里常利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浓硫酸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还可吸收混在气体中的水蒸气、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结晶水合物中的部分结晶水。。浓H2SO4中的H2SO4分子可强烈地吸收游离的水分子形成一系列的硫酸水合物:。这些水合物很稳定,所以浓H2SO4可作某些不与其反应的气体、固体的干燥剂,同时不能暴露在空气中。能够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等酸性或中性气体,而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3则不能用浓H2SO4干燥。另外在酯化反应中,如中,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脱水性指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氧、氧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生成水的性质。浓H2SO4从有机物中脱下来的是氢、氧元素的原子,不是水,脱下来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例结合成H2O;对于分子中所含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l的有机物(如蔗糖、纤维素等),浓H2SO4可使其炭化变黑,如:(3)强氧化性常温下,Fe、Al遇浓H2SO4会发生钝化。但热的浓 H2SO4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除金、铂外)、某些非金属单质及一些还原性化合物。如: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浓、稀硫酸的比较与鉴别:
1.比较稀硫酸—弱氧化性—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氧化性由H+体现。浓硫酸——强氧化性——加热时可与绝大多数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O2——氧化性由体现。 2.鉴别从浓H2SO4和稀H2SO4性质的差异人手,可知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一: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H2SO4,反之则为稀H2SO4。方法二:观察状态,浓H2SO4呈黏稠状,而稀H2SO4为黏稠度较小的溶液。方法三:用手掂掂分量,因为浓H2SO4的密度较大 (1.84g·cm-3,相同体积的浓H2SO4和稀H2SO4,浓H2SO4的质量比稀H2SO4大很多。方法四: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气体,则为稀H2SO4,;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H2SO4。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 (浓H2SO4的脱水性)者为浓H2SO4,另一种为稀H2SO4。方法六: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为浓H2SO4。(浓H2SO4的强氧化性),无现象的是稀H2SO4.硫酸的用途及使用:
&(1)用途硫酸是化学工业最黄要的产品之一,它的用途极广(如下图)。&①利用其酸性可制磷肥、氮肥,可除锈,可制实用价值较高的硫酸盐等。 ②利用其吸水性,在实验室浓H2SO4常用作干燥剂。 ③利用其脱水性,浓H2SO4常作精炼石油的脱水剂、有机反应的脱水剂等。 ④利用浓H2SO4的高沸点和难挥发性,常用于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⑤浓H2SO4常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2)浓硫酸的安全使用 ①浓H2SO4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特别注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出去。切不可把水倒人浓硫酸里。两种液体混合时,要把密度大的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如浓H2SO4、浓HNO3-混合酸的配制方法是把浓H2SO4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浓HNO3中。 ②万一不小心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衣服上或桌面上,应分别怎样处理? 皮肤上:用干布迅速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衣服上:用大量水冲洗。桌面上:大量时,用适量。NaHCO3,溶液冲洗,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少量时用抹布擦即可。
发现相似题
与“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4000245587143328249388213508246584将AlCl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中含铝元素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相等 则原AlCl3与氢氧化钠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3 B 2:3 C 1:4 D 2:7第二种情况是NaOH过量,同样假设为1L,据_百度作业帮
将AlCl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中含铝元素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相等 则原AlCl3与氢氧化钠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3 B 2:3 C 1:4 D 2:7第二种情况是NaOH过量,同样假设为1L,据
将AlCl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中含铝元素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相等 则原AlCl3与氢氧化钠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3 B 2:3 C 1:4 D 2:7第二种情况是NaOH过量,同样假设为1L,据反应:AlCl3 + 3NaOH == Al(OH)3 + 3NaCl..1 .:.3 .1AlCl3 + 4NaOH == NaAlO2 + 3NaCl +2H2O..1.:.4 .1要使反应后Al质量相同,则由上可知AlCl3与NaOH的物质的量要为2:7 第2个方程式 为什么还是AlCl3与NaOH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了么不是 - - 不应该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吗?
过量的NaOH,所以有足够的浓度让反应很快完成而不是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与NaOH反应
NaOH过量的情况下,反应式表现为和1molAlCl3和4molNaOH反应,也相当于Al3+先变为Al(OH)3,然后Al(OH)3再和NaOH反应,就是你说的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2:7,求离子方程式_百度作业帮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2:7,求离子方程式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为2:7,求离子方程式
2Al3+ + 7OH- -----> Al(OH)3 + AlO2- + 2H2O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化铝氢氧化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