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可逆反应符号aA=bB中,若a<b再加入A...

可逆反应问题一个容器体积不变,对于可逆反应aA=bB,a<b,加入气体A后,A浓度变大了,但压强也变大了,到底向哪个方向移动?
为什么呢,你能说的详细点吗,谢谢了
平衡向气体摩尔数少的方向移动
可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不是正向移动的吗
你加入的只有一个反应物的反应。与其它反应(A+B-->)不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向正向移动。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压强改变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吗?一定要搞清楚,压强改变必须要引起浓度发生变化才可以引起平衡移动。本题中,体积不变,加入气体A后,A 的浓度增大,B的浓度不变,平衡一定右移。如果向里面充入惰性气体,压强也增大了,但是A和B 的浓度,都没变化,平衡不移动!那是不是说,对于任何一个可逆反应,增大压强之后反应向哪个方向移动,主要是看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温度,容器体积一定时,可逆反应aA(g) bB(g)+cC(g)温度,容器体积一定时,可逆反应aA(g) bB(g)+cC(g)达到平衡时,若a=b+c,增加A的浓度,A的转化率不变.为什么?我的理解是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不是向正方向移动吗,转化率就增大了吧?另一个问题是:若a<a+b,增加A的浓度,A的转化率减小.但我觉得增加A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A的转化率不是提高了吗?我的理解错在哪了?
aA(g) =bB(g)+cC(g)因为a=b+c,所以体积的改变不影响平衡的移动增加A的浓度我们可以看做是把一部分A打入原平衡(就是已经达到的平衡状态)(这个可以认可吧)既然这个可以认可,我们可以认为是A先经过反应,达到平衡2以后,再打入最开始已经平衡的体系(最开始的是平衡1)因为原始条件都是一样的,所以达到的新的平衡3和平衡1、平衡2的各成分组成是一样的然后把平衡3进行压缩,压缩到平衡1时候的体积,因为上面已经有了“体积的改变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所以压缩后平衡和平衡1、2、3的组成是一样的,所以A的转化率也是不变的看第二个问题我们既然增加A的浓度,当然可以认为是A先经过反应,然后达到和原体系相同的平衡以后再打入原体系,这样的话,潜移默化的把原体系的体积增加了,所以需要压缩,压缩过程中根据勒夏特列原理,a<b+c,所以平衡向左移动,所以A的转化率减小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平衡向右移动也要向左移动的,是可逆么。A=B+C,A.B.C同时增大,但转化的不变。2.A∠B+C,A增大,虽然向右移动,但反映也要向左移动,只不过向左的程度更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是勒夏特列原理。所以A转化的减少。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已知可逆反应aA(g)+bB(?)cC(g)Δ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
已知可逆反应aA(g)+bB(?)cC(g) Δ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于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压若平衡正向移动,则a&c B.加入一定量的B,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C.缩小容器的体积,各物质的浓度一定增大 D.升高温度,平衡一定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的变化不能确定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0108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可逆反应aA(g)+bB(?)cC(g)Δ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主要考查你对&&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来说,加压,增大、增大,增大的倍数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减压,均减小,减小的倍数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加压、减压后v一t关系图像如下图:&(3)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对于,加热时颜色变深,降温时颜色变浅。该反应升温、降温时,v—t天系图像如下图:(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v一t图像为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1.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时 充入稀有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3.当充入与反应无关的其他气体时,分析方法与充入稀有气体相同。化学平衡图像:1.速率一时间因此类图像定性揭示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观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2.含量一时间一温度(压强)图常见的形式有下图所示的几种(C%指某产物百分含量,B%指某反应物百分含量),这些图像的折点表示达到平衡的时间,曲线的斜率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确定T(p)的高低(大小),水平线高低反映平衡移动的方向。3.恒压(温)线该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发(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α),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 (p),常见类型如下图:小结:1.图像分析应注意“三看” (1)看两轴:认清两轴所表示的含义。 (2)看起点:从图像纵轴上的起点,一般可判断谁为反应物,谁为生成物以及平衡前反应进行的方向。 (3)看拐点:一般图像在拐点后平行于横轴则表示反应达平衡,如横轴为时间,由拐点可判断反应速率。 2.图像分析中,对于温度、浓度、压强三个因素,一般采用“定二议一”的方式进行分析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物转化率的关系:1.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必然增大。 2.反应物用量的改变 (1)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 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 A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2)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 a.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b.若按原比例同倍数的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c.若不同倍增加A、B的量,相当于增加了一种物质,同a。 3.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 4.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反应物转化率相等。浓度、压强影响化学平衡的几种特殊情况: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固体或纯液体物质时,由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基本无影响。 2.南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如,压强的变化对其平衡无影响。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故平衡不移动。 4.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平衡体系中,,,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5.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体物质的浓度时,必然同时引起压强改变,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时,心仍从浓度的影响去考虑:如,平衡后,向容器中再通入反应物,使 c(NO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如向容器中再通入生成物 N2O4,则使c(N2O4)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强都增大,故对最终平衡状态的影响是一致的,如两种情况下,重新达到平衡后,NO2的百分含量都比原平衡时要小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可逆反应aA(g)+bB(?)cC(g)ΔH&0(B物质的状态未确定)。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710078894587295658878661390333可逆反应aA+bB=cC+dD.取amolA和bmolB置于VL容器内.1分钟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mol/L.求这时B的浓度?C的浓度?D的浓度?
说明怎么算的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度A.B.C.D等物质浓度变化多少,怎么算的
【星宇】TA331
①可逆反应置于VL容器内,说明是恒容的反应②1分钟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mol/L.那么反应掉的A也就是a-xv mol,对应的消耗的B是(a-xv)a/b mol,生成的C是(a-xv)a/c mol,生成的D(a-xv)a/d mol.③对应的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b-(a-xv)a/b mol,C的物质的量是(a-xv)a/c mol,D的物质的量是(a-xv)a/d mol④B浓度【b-(a-xv)a/b】/v mol/L,C的浓度(a-xv)a/cv mol/L,D的浓度是(a-xv)a/dv mol/L,⑤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度A.B.C.D等物质浓度变化多少, 你自己算吧
⑤平均速度用浓度的变化除以一分钟也就是60s,例如A的浓度变化是(a-xv)/v,用A表示反应速率是(a-xv)/60v mol/L/S,其他的还用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已知可逆反应aA(g)+bB(g)?cC(g),体系中A、C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于T2温度时曾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T1、T3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D.该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用上图2表示
T2℃之前A浓度变小,C浓度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浓度渐大,C浓度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T2℃之前A浓度变小,C浓度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浓度渐大,C浓度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T2℃时恰好平衡,故A正确;B、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A浓度渐大,C浓度渐小,说明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放热反应,故B正确;C、T1温度之后A浓度继续变小,C浓度继续增大,T3温度之后A浓度继续增大,C浓度继续减小,故T1、T3温度时未达到化学平衡,T1、T3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不等,故C错误;D、上述分析可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图象符合,故D正确.故选:C.
为您推荐:
T2℃之前A浓度变小,C浓度从0渐增大,而T2℃之后A浓度渐大,C浓度渐小,说明T2℃之前是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而T2℃时恰好平衡,T2℃之后是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所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分析.
本题考点: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明确图象中含量随温度的平衡关系判断T2℃时恰好平衡是解题关键.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可逆反应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