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电路分叉又合拢的反义词,所有支路上没有用电...

谈电路的识别与连接技巧
[关键词]&电路的识别&连接
在初中物理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以及实物图与电路图的互换,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入门难,熟练掌握这些技能障碍较多,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突破这个难点,而即使如此,也总有一些同学输在起跑线上,导致电学部分学习困难以致留下遗憾。在此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我来谈一谈其中的技巧:一、&关于电路的识别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而并联电路的电流至少有两条路径。所以采用电流路径法是判断串并联电路的重要法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路流动从而来确定电流的路径。那么,能否找到电流的分支点、汇合点将有助于我们确定并认识并联电路。我们来观察图1、图2,很容易找出电流的分支点A、电流的汇合点B,做记号分别如图3、图4,这样以来,电路的连接、电流的流向就一目了然。
下面我们来讨论在此过程中常常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电路中出现电压表、电流表。
解决方法: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可考虑删去所在路线;电流表相当于空导线,可考虑忽略电流表。
(2)&电路中分叉点较多,难于认清电路。如图5所示,开关S1和S2均闭合时,判断灯L1、L2、L3的连接形式以及电流的流向。
解决方法:开关S1和S2闭合,则电路连通,开关即可忽略不计,图中接线点a、接线点b位于空导线两端,由于空导线可长可短,可认为对电路无影响,故点a、点b可视为一点A,&图中点c、点d同样位于空导线两端,可视为一点B,如图6所示。接下来再分析电流的流向,如同小马过河,小马要从A到B,可行的路径分别是从A经灯L1到B、从A经灯L2到B、从A经灯L3到B,三条路径三条支路便清晰明了。
类似的电路还有很多,最常见的如图7,找到相同的点A、点B,小马过河即确定电流的流向,见图8。
&& (3)电路中存在电流分叉点,但电流不一定有两条路径,可能会出现局部短路。如图9,若只闭合S1,则L1、L2串联;若闭合S1、S2,则电流从点A到点B时,看似两条路径,但其一为空导线,电流舍弃L1而走空导线,形成局部短路。&
&&&& 二、&由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 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
&& (1)没有规范作图,如:电路元件画在拐弯处;
&& (2)电路元件画在三叉路口。实物图中电路元件看似在三叉路口,实际上电路元件距离接线柱还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放大。
&&& (3)电路元件在电路中的位置判断错误,干路元件跑支路,支路元件跑干路。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的方法是:紧盯两点,先干(路)后支(路)。两点即电流分支点和汇合点,它是并联电路中干路与支路的分界点。
“先干后支”具体的做法如下:(入门之处,暂不加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1、识别电路,若是并联则找出电流的分叉点和汇合点,做出明显标记。可以分别从电源的正负极出发沿着电路找出电流的分支点A和汇合点B,以图3为例。
2、明确干路上的电路元件,再画电路图:先画电源,从电源正极出发依照顺序画至标记A处,画出接线点并留好分叉,然后再从电源负极画起画到标记B处,同样画出接线点并留好分叉,如图10所示。
3、对照实物图,分别画出从点A到点B之间的各条支路元件。
4、整理草图,画出规范的电路图,使其更美观。并注意检查是否标识对应的字母,如图11所示。
流程再举例如下图12:
“先干后支”法作图的优点:把电流分叉点A和汇合点B作为一个电路元件画出来,有效地避免了电路元件站错队,干路、支路界限清晰,出错率低。
三、&由电路图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串联电路的连接不再阐述,关于并联电路同样采用“先干后支”法,操作步骤如下:
&&& 1、&识别电路,并在电路图上找到两点,做出标记,以图4为例。
&&& 2、&明确干路上的电路元件,再开始连线:先连接电源,而后从电源正极出发依照顺序连至标记A处,留好分叉,然后再从电源负极出发按顺序连至标记B处,同样留好分叉,如图14所示。
3、对照电路图,按顺序连接AB两点间的各条支路元件,如图15所示。
4、检查,注意连线不能交叉。
流程举例如图15:
以上所谈是电路的识别与连接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你会发现一个广阔的电学世界已经展现在面前!
作者:&安阳市第六中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商务联系、网站内容、合作建议:为什么将并联电路的支路中如果一条没有用电器就会局部短路?
圣罪天罚224
电流会选择电阻小的那条路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用电流流向及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
录制时间:
月&& 日& 上午&&&&&&&&&&&&&&
微课时间: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电路原理(上)
学堂在线之电路原理A:
只记录部分笔记,用于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知识,不足之处望斧正
--------------------------------------昏割线-------------------------------------------------------
壹、电流电压功率参考方向
第三讲:支路变量
1电流,即单位时间内电荷的通过量,表达式为i=△q/△t。分为直流电AC与交流电DC
2电压,移动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表达式U=△w/△q。
3电位,即所处位置到规定零点电位的电压降。例如①规定a点为零点电位,b点到a点的电压降即是b点电位,去掉条件①则是电压,即Uab=Φa-Φb。
4电动势,非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所做的功。例a+
&Eba=Φa-Φb表示从b到a的电位升,若加上负载则Uab=Φa-Φb。在数值上Eba=Uab。
第四讲:参考方向
1关联参考方向
2非关联参考方向
日15:25:36
P=△w/△t=△w/△q*△q/△t=ui
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场力做的功即是元件所吸收的能量
关联则吸收,非关联即放出
2.始终算关联参考方向,如果不同则取相反数
功率守恒:一个电路中所发出的总功率等于其吸收的总功率
贰、元件与基尔霍夫定律
电阻:阻止电荷通过的能力
电导:G,电阻的倒数
短路:电阻无穷小
开路:电阻无穷大
芯片电阻碳膜电阻金属电阻功率电阻
选取电阻的条件:1电阻值大小满足需求,2功率满足实际需要
散热决定了电阻的体积
ui曲线电阻可否过一三象限?
独立电源:
独立电压源的电流取决于外接负载
零值电阻等效于零值电压源
独立电流源两端电压取决于外接负载
无穷值电阻等效于零值电流源
独立电源常设置成非关联参考方向
满足从一个接线端流进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口流出来的电流,一端原件
无源一端口:所有时刻瞬时功率大于零
有源一端口:某一时刻瞬时功率小于零(电压源等)
受控元件:
mosfet:G栅极左,D右上,S极右下
栅极U增大,DS间电阻减小
当电阻增大到一定值时电流I不变,呈现电流源的特性,而且受控线性流控电压源CCVS:菱形穿过,
压控电压源等等
mosfet是四端元件
受控源只是能量处理元件,显现电源特性,但不属于电源行列
元件约束和top约束(基尔霍夫定律)到2B法,可求任意复杂电路
1.独立元件:电阻
2.受控元件:受控电阻,受控电源,MOSFET
支路:不分叉
节点:三个支路及以上
路径:两个节点间的
回路:闭合路径(另:网格)
电流定律KCL
流入(出)代数之和为零
或说流入电流等于流出电流
推广可以将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可把网络看成节点
电压定律KVL
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电压升的和
经过不同路径运算两点间电压都不变
对于B个支路列2B个方程,求B个电流和B个电压
元件约束:同上
top约束:支路数和top约束
节点电流(节点数减一)和环路电压(网孔数)
叁、电阻电源等效转换
(等效观点很重要)
电阻串并联
没有受控源的二端网络,则R=U/I
电流:电阻分压,公式:Uk=[U/(R1+R2+...+Rn)]*Rk
电压:电阻分流,公式:I1=I*R2/R1+R2(支路电流等于对侧电阻阻值比上总电阻阻值乘以总电流)
电流源并联电阻越小,电压源串联电阻越大,负载所接受的信号(能量)越大
2①找与端口并联或串联的电阻
②并联开路,串联短路③记录④重复123,直至最后⑤重画电路图
平衡电桥:
等电位点之间连接任意电路,不破坏其它支路量.
电桥可以用来测电阻值
星三角网络(Y型==T型)(△型==π型)
求解时需要转换为相同形式和参数
R△=3R(Y)
任意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
对于任意包含受控源和电阻的无独立源R端网络来说,采用加压求流或加流求压方法求解
①串并联②电桥平衡③星三角转换④加流求压或加压求流
选用顺序①②③,且只适用于无受控源的R端网络
电源的等效转换
如何构成一个电流源?
电阻串联电压源可以等效为独立电流源(KVL)
并联电流源可以等效为独立电流源(KCL)
用一个实际电压源来凑一个实际电流源,需要很大的Us和Rs且Us/Rs为电流源的值
电流源与电压源相互转化必须满足:
Rs=1/Gs且Us=RsIs
等效是相对外电路等效,等效部分不适用
最大功率传输
求负载的电阻为多大时负载上的功率最大:当内阻等于负载时,负载功率最大。Pmax=Us^2/4Rs
系统效率:负载趋向于无穷时效率最大
-----------------------------------------------------分割-----------------------------------------
把电压源与电流源分别短路与开路,会怎样?(第十讲)
电流源是怎样制造的?
万用表三和万用表一为什么不一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拢的反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