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兔图记一文的写作意图

&&查阅数字报请登录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阅读蒋士铨①的《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一文。(14分)铨四龄②,母日授四子书③数句,抱铨坐膝上教之。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④,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⑤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⑥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⑦,旋⑧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⑨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注】①蒋士铨,清代著名文学家。②龄:岁。③四子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④竹丝合所识字:竹丝拼成前一天认识的字。⑤组绣纺绩:组绣,刺绣;纺绩:纺织。⑥咿咿:指读书声。下文的“轧轧”指织布声。⑦夏(jià&)楚:责打。⑧旋:随即。⑨及此:这时候。【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⑴&&&&&&&&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①日训十字(&&&&&&&&)&&&&&&&&&&&&&&&&&&&&&&&&&&&②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③与轧轧相间(&&&&&&&&)&&&&&&&&&&&&&&&&④儿怠,则少加夏楚&&&(&&&&&&&&)⑵与例句中“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无误,乃已A.乃密布字印(《活板》)' G3 M$ K1 ]& a2 U4 Q1 e. C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5 G/ U
c# `; O" O* B5 I# c6 N C.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0 J( J% L$ N9 T9 ?7 D, Q6 L. T D.屠乃奔倚其下(《狼》)# F3 I( ]* P# V1 Y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母&日&授&四&子&书&数&句【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答案【小题1】⑴①每天②都,全部③夹杂,交错④懈怠,偷懒,不认真(4分)⑵C (2分)【小题2】母& /&日&授& /&四&子&书&数&句&(2分)【小题3】⑴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2分)⑵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2分)【小题4】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如只答“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也可,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释字词,要注意字词的活用和古今异义,比如“日”,是名词做状语,意为“每一天”,“间”古义为“夹杂”。考点:文言字词点评:本题不难,几个字都是古文中的常用字词。对于古文中的常用字词,学习中要不断加强记忆,对一些字词特殊的用法和一些语言现象,要归纳记忆。记熟了,判断起来就容易了。【小题2】试题分析:可先根据语境,把句子翻译一下,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哪地方应该停顿,再在原话上划分节奏。考点:文言句子节奏划分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了解句子的意思就划分不好节奏。学习古文首先要读顺,读顺,一要读准字音,二要掌握句子节奏,知道如何停顿,划分好节奏,也便于理解句意。【小题3】试题分析:第一句,覆:盖;以:用;“温”:使……温暖。第二句:以:因为;中:心中;足:值得;“口体之奉”意为“吃穿所用”;若:比。考点:古文翻译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简单易懂,易于翻译。古文翻译,是学习古文必做的训练,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小题4】试题分析:注意文中两个情节,一是母亲倍儿子读书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二是儿子睡着自感愧疚,从这两方面理解人物的情感。考点:人物情感理解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故事简单,易于理解人物情感。人物的情感总是融入在所叙述的情节中,注意作者叙述的方式和描写内容与方法,理解人物的情感。十天内免登录
“苦心孤诣”推出的”伪书”
  《气候改变历史》
  [美]狄·约翰 王笑然主编
  王笑然译
  金城出版社
  2014年3月第一版
  240页,35.00元
《气候改变历史》这部书,不仅编者的身份、原著是否存在等存疑,在编排的形式上过于杂乱无章,在宣传的用语上有明显的不实信息,将其定性为“”当不算太冤枉。艾予近日,一份书单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书单所推荐的图书,大多是各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价值。但其中的《气候改变历史》一书,却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如果不是因为在宣传介绍语中写着“全球著名史学家亨廷顿、许倬云等关于气候改变历史的代表作,首次结集,独家引进出版”、“了解世界环境历史最新成果的必读书”等营销宣传词句,估计笔者当时是不会订购这样一本书的。但翻阅之后,不禁有些失望。这本书在宣传营销、编者信息上都欠严谨,同时,在学术规范、翻译质量、内容编排等方面也都存在缺失。这本书标明,主编为“[美]狄·约翰
王笑然”,为“王笑然”。共收录了十一篇论文,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一到三篇论文不等。宣传介绍说此书为“独家引进出版”,这本书虽然在封面上印着“The Impact of Climate on Human Histories”,但版权页上却没有原著的任何信息。而且,在以及国内外几大著名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中,笔者也都遗憾地未能检索到这本书的原著。另外,书中所选的文章,也并非学界的新作品。埃尔斯沃斯·亨廷顿的《气候的变化与历史》一文,发表于1913年;阿尔弗烈德·克罗斯比的《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一文,发表于2004年;其他文章则发表于1917年至2003年不等,大部分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这样一部遴选了一百年间气候史相关文章的作品,使用“世界环境历史最新成果”这一宣传语恐怕多少有些名不副实。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这本书正文中只有“译者序”,既没有“编者说明”,也没有“编后记”,更不必提“编者导言”之类的学术指南了。按理说,狄·约翰身为“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又对“中国环境历史研究”“有重要贡献”,至少应为自己主编的书作一点说明吧,毕竟,这既是学界的成例,也是对读者最基本的尊重。出于好奇,笔者点开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官方网站查找了主编John Didier教授的信息,他并非“人文学院副院长”,而是历史系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研究方向为上古和中古时期中国思想史(Ancient and Middle Period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而王笑然在“译者序”中所说的狄·约翰的作品In and Outside the Square: the Sky and the Power of Belief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World ca.4500 BC-AD 200,是发表在Sino-Platonic Papers上的长篇论文。Sino-Platonic Papers由美国学者Victor H. Mair主编,是一份不定期的学术刊物,鼓励青年学者、独立作者将那些非常规、有学术争议而较难正式出版的学术作品,以电子版的形式在网络上发布(不发行纸质版)。这也是笔者在网络上所能检索到的狄·约翰的唯一一部代表作。令人不解的是,狄·约翰的这部作品,完全是关于古代信仰的研究,何以在译者王笑然看来,却成了“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环境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贡献”?身兼“主编”和“译者”两个角色的王笑然,在个人介绍中所谓的“发表学术论文《凉州与凉州兵》《当代新疆棉花种植对维汉民族团结的政治影响》”,这两篇论文笔者均未能查找到,只找到一篇《再释凉州与凉州兵》,同时发表在2007年12月的《档案》和《社科纵横》杂志上,其中《档案》的作者项署名为“王笑然”,而《社科纵横》的作者项署名为“王笑然、华开奇”。笔者不禁妄自揣度,既然《再释凉州与凉州兵》发表在2007年,那么《凉州与凉州兵》就应该发表在2007年之前吧,何以查找不到呢?“译者”似乎也不太注意遵守学术规范。许倬云的《汉末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一文,最初收于《蒋慰堂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后在许倬云的多部选集中收录,如《许倬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许倬云观世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献曝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等,均为中文版。而收入此书中的“译文”,除个别标点作了改动、译出了几个原来的英文人名和几个简单的图表术语外,其余基本一字未改。译者却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说明。如果这样也能算作是“译”,这“译者”是不是当得太轻松了?译者的翻译水平和专业素养也颇让人怀疑。如《“所有的人都跑了”——17世纪中叶()的战争和环境危机》一文,截取自马立博(Robert B. Marks)的Tiger,Rice,Silk &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一书。马立博是著名的中国史学者,他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在中国完成的,其作品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以该书为例,每一章的标题,都选取了一句中国古语。如第一章标题“Firs and Pines a Hundred Spans Round”,语出《九嶷山图记》的“杉松百围”;第三章标题“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即朱元璋所说的“农为国本”,等等。第四章原标题为“All the People Have Fled”,是“民多流亡”之意,而译者直接译为“所有的人都跑了”,一下子意境尽失。更让人“痛苦”的是,这篇文章中马立博所引用的所有中文文献,译者一律采取了近乎口语化的直译,读之顿生“味同嚼蜡”之感。此外,译者在该文中将Richard von Glahn(万志英)译作“理查德·冯·格拉恩”,将Helen Dunstan(邓海伦)译作“海伦·邓斯坦”,将《鞑靼征服中国史》的作者Juan de Palafoxy Mendoza(帕莱福)译作“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这位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应是《大中华帝国史》的作者),都足见其基本专业素养的缺失。节选自汤因比《历史研究》一书的《停滞的文明》一文,虽然翻译上基本看不出什么硬伤,但语句的啰嗦、拗口和段落之间风格的大幅度变化,不免令人怀疑译者是否参考了已经出版的多个中文译本。而译者将原书的副标题“波利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和游牧民族文明”硬是译为“波利尼西亚人、爱斯基摩人和游牧民族”,也让人不明所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包茂红在对该书的推荐词中说:“狄·约翰主编的《气候改变历史》就是一本内容丰富、基本能够反映气候史研究全貌的论文集。”事实上,有关气候史的研究,自亨廷顿以来,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成果,国内如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即是对中国气候史研究的奠基性作品,其他如蒙文通、徐中舒、胡厚宣等老一辈学者都曾在中国古代气候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新研究工具的运用,气候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国内外优秀学者及成果层出不穷,最近几年内,就有邹逸麟、李伯重、满志敏、许靖华、布莱恩·费根、劳拉·李、帕斯卡尔·阿科特、沃尔夫刚·贝林格等在相关的专著中推进了气候变化与历史发展关系的探索,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文更可谓多如牛毛。如果说,这本书中所选的十一篇文章(而且大多是选摘自出版有年的历史著作中,并非专业的研究论文),就已经可以声称“基本能够反映气候史研究全貌”,那么,那些专业的研究者对此会作何感想?
包茂红教授在推荐词中,还将该书的五个部分,重新概括成为“其内容大致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实际上要告诉读者气候脉动变化确实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气候与民族迁徙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气候变化对王朝更替甚至灭亡的作用”。这一概括,虽然完全打乱了原书的结构,却显然比原书的五个部分的划分要科学得多(至少比原来不知所云的划分要清晰明了得多),这也说明,包教授本人对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是有自己的立场的。《气候改变历史》这部书,不仅编者的身份、原著是否存在等存疑,在学术内容上基本没有特别的新颖之处,在“翻译”的水平上颇不尽如人意,在编排的形式上过于杂乱无章,在宣传的用语上有明显的不实信息,将其定性为“伪书”(读书界、出版界对“伪书”的定义是:“涉及图书作者、内容、营销手段含有虚假信息的总称”),当不算太冤枉。只是,“现居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译者”王笑然为何要“孤诣”这样一部作品,是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股票/基金&
“苦心孤诣”推出的”伪书”
《气候改变历史》[美]狄?约翰 王笑然主编王笑然译  金城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240页,35.00元  《气候改变历史》这部书,不仅编者的身份、原著是否存在等存疑,在编排的形式上过于杂乱无章,在宣传的用语上有明显的不实信息,将其定性为“伪书”当不算太冤枉。  艾予  近日,一份书单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书单所推荐的图书,大多是各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价值。但其中的《气候改变历史》一书,却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如果不是因为在宣传介绍语中写着“全球著名史学家亨廷顿、许倬云等关于气候改变历史的代表作,首次结集,独家引进出版”、“了解世界环境历史最新成果的必读书”等营销宣传词句,估计笔者当时是不会订购这样一本书的。但翻阅之后,不禁有些失望。这本书在宣传营销、编者信息上都欠严谨,同时,在学术规范、翻译质量、内容编排等方面也都存在缺失。  这本书标明,主编为“[美]狄?约翰 王笑然”,译者为“王笑然”。共收录了十一篇论文,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一到三篇论文不等。宣传介绍说此书为“独家引进出版”,这本书虽然在封面上印着“The Impact of Climate on Human Histories”,但版权页上却没有原著的任何信息。而且,在以及国内外几大著名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中,笔者也都遗憾地未能检索到这本书的原著。  另外,书中所选的文章,也并非学界的新作品。埃尔斯沃斯?亨廷顿的《气候的变化与历史》一文,发表于1913年;阿尔弗烈德?克比的《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一文,发表于2004年;其他文章则发表于1917年至2003年不等,大部分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这样一部遴选了一百年间气候史相关文章的作品,使用“世界环境历史最新成果”这一宣传语恐怕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这本书正文中只有“译者序”,既没有“编者说明”,也没有“编后记”,更不必提“编者导言”之类的学术指南了。按理说,狄?约翰身为“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又对“中国环境历史研究”“有重要贡献”,至少应为自己主编的书作一点说明吧,毕竟,这既是学界的成例,也是对读者最基本的尊重。  出于好奇,笔者点开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官方网站查找了主编John Didier教授的信息,他并非“人文学院副院长”,而是历史系的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研究方向为上古和中古时期中国思想史(Ancient and Middle Period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而王笑然在“译者序”中所说的狄?约翰的作品In and Outside the Square: the Sky and the Power of Belief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World ca.4500 BC-AD 200,是发表在Sino-Platonic Papers上的长篇论文。Sino-Platonic Papers由美国学者Victor H. Mair主编,是一份不定期的学术刊物,鼓励青年学者、独立作者将那些非常规、有学术争议而较难正式出版的学术作品,以电子版的形式在网络上发布(不发行纸质版)。这也是笔者在网络上所能检索到的狄?约翰的唯一一部代表作。令人不解的是,狄?约翰的这部作品,完全是关于古代信仰的研究,何以在译者王笑然看来,却成了“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环境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贡献”?  身兼“主编”和“译者”两个角色的王笑然,在个人介绍中所谓的“发表学术论文《凉州与凉州兵》《当代新疆棉花种植对维汉民族团结的政治影响》”,这两篇论文笔者均未能查找到,只找到一篇《再释凉州与凉州兵》,同时发表在2007年12月的《档案》和《社科纵横》杂志上,其中《档案》的作者项署名为“王笑然”,而《社科纵横》的作者项署名为“王笑然、华开奇”。笔者不禁妄自揣度,既然《再释凉州与凉州兵》发表在2007年,那么《凉州与凉州兵》就应该发表在2007年之前吧,何以查找不到呢?  “译者”似乎也不太注意遵守学术规范。许倬云的《汉末至南北朝气候与民族移动的初步考察》一文,最初收于《蒋慰堂先生九秩荣庆论文集》,后在许倬云的多部选集中收录,如《许倬云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许倬云观世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献曝集》(上海2013年版)等,均为中文版。而收入此书中的“译文”,除个别标点作了改动、译出了几个原来的英文人名和几个简单的图表术语外,其余基本一字未改。译者却并没有对此作任何说明。如果这样也能算作是“译”,这“译者”是不是当得太轻松了?  译者的翻译水平和专业素养也颇让人怀疑。如《“所有的人都跑了”―17世纪中叶()的战争和环境危机》一文,截取自马立博(Robert B. Marks)的Tiger,Rice,Silk &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一书。马立博是著名的中国史学者,他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在中国完成的,其作品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以该书为例,每一章的标题,都选取了一句中国古语。如第一章标题“Firs and Pines a Hundred Spans Round”,语出《九嶷山图记》的“杉松百围”;第三章标题“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即朱元璋所说的“农为国本”,等等。第四章原标题为“All the People Have Fled”,是“民多流亡”之意,而译者直接译为“所有的人都跑了”,一下子意境尽失。更让人“痛苦”的是,这篇文章中马立博所引用的所有中文文献,译者一律采取了近乎口语化的直译,读之顿生“味同嚼蜡”之感。此外,译者在该文中将Richard von Glahn(万志英)译作“理查德?冯?格拉恩”,将Helen Dunstan(邓海伦)译作“海伦?邓斯坦”,将《鞑靼征服中国史》的作者Juan de Palafoxy Mendoza(帕莱福)译作“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这位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应是《大中华帝国史》的作者),都足见其基本专业素养的缺失。  节选自汤因比《历史研究》一书的《停滞的文明》一文,虽然翻译上基本看不出什么硬伤,但语句的隆⑥挚诤投温渲浞绺竦拇蠓缺浠幻饬钊嘶骋梢胝呤欠癫慰剂艘丫霭娴亩喔鲋形囊氡尽6胝呓榈母北晏狻安嵛餮俏拿鳌够ξ拿骱陀文撩褡逦拿鳌庇彩且胛安嵛餮侨恕够θ撕陀文撩褡濉保踩萌瞬幻魉浴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包茂红在对该书的推荐词中说:“狄?约翰主编的《气候改变历史》就是一本内容丰富、基本能够反映气候史研究全貌的论文集。”事实上,有关气候史的研究,自亨廷顿以来,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成果,国内如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即是对中国气候史研究的奠基性作品,其他如蒙文通、徐中舒、胡厚宣等老一辈学者都曾在中国古代气候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新研究工具的运用,气候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国内外优秀学者及成果层出不穷,最近几年内,就有邹逸麟、李伯重、满志敏、许靖华、布莱恩?费根、劳拉?李、帕斯卡尔?阿科特、沃尔夫刚?贝林格等在相关的专著中推进了气候变化与历史发展关系的探索,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论文更可谓多如牛毛。如果说,这本书中所选的十一篇文章(而且大多是选摘自出版有年的历史著作中,并非专业的研究论文),就已经可以声称“基本能够反映气候史研究全貌”,那么,那些专业的研究者对此会作何感想?  包茂红教授在推荐词中,还将该书的五个部分,重新概括成为“其内容大致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实际上要告诉读者气候脉动变化确实对世界历史有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气候与民族迁徙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气候变化对王朝更替甚至灭亡的作用”。这一概括,虽然完全打乱了原书的结构,却显然比原书的五个部分的划分要科学得多(至少比原来不知所云的划分要清晰明了得多),这也说明,包教授本人对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气候改变历史》这部书,不仅编者的身份、原著是否存在等存疑,在学术内容上基本没有特别的新颖之处,在“翻译”的水平上颇不尽如人意,在编排的形式上过于杂乱无章,在宣传的用语上有明显的不实信息,将其定性为“伪书”(读书界、出版界对“伪书”的定义是:“涉及图书作者、内容、营销手段含有虚假信息的总称”),当不算太冤枉。只是,“现居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译者”王笑然为何要“苦心孤诣”推出这样一部作品,是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读书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嶷山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