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的名言含义

第1章.理想信念的含义及特点
第1章.理想信念的含义及特点
作者:&&&&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学生则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目前中小学生现状令人堪忧,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拜金主义思想抬头。有些学生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以“唯我”为中心,他们认为那些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社会进步而做出牺牲的人,是十足的傻子。他们不尊重他人,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孝敬心,形成塑造自我形象上的“盲崇”心态,他们模仿生活上的“阔气”、“洋气”、“怪气”,言谈举止的流气、俗气、匪气,对待他人的“义气”和“霸气”。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他们竖起拒绝正面事物的心理屏障,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总之,学生中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虽然学生的健康成长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但学校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更重要是要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使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生德育教育与培养艺术丛书”,包括《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学生集体主义的教育》、《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学生社会公德的教育》、《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学生自觉纪律的教育》、《学生民主法制的教育》、《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学生人生观的教育》10册,本套书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等德育教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各级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操作。学生德育教育需要各级学校付出艰苦的努力,本套书可供各级学校领导、教师以及有关人员长期阅读和参考,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  什么是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价值导向、动机激发、路径依赖的功能,对一个民族具有凝聚人心、聚集力量、激发斗志的功能。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形形色色的追求和奋斗表象令人眼花缭乱,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百折不挠,有的人灰心丧气,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才是科学的、正确的,什么样的信念才是伟大的、崇高的,身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选择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这些问题需要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得到解答。  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含义及特点  在中国古代社会,理想被称为“志向”,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向往、追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一个人有没有理想或志向,理想或志向是否高远,关系着人一生的成长、成人、成才。要真正地认识、理解理想的内涵,还应该给予它科学的定义。一般来说,理想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以客观可能性为内在依据的、关于未来的美好构想、设计和愿望。科学的理想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和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具有潜在的真实性。人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希望是与人的生命共在的,理想根源于社会存在,又高于社会现实,是对已有社会现实的一种超前性认识和预见,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理想是人的一种希望,但不是所有的希望都能称为理想,因为希望可能是遐想、幻想、空想、狂想。理想虽然指向未来,但理想的根必须扎在现实之中,具有客观性,符合一定的规律性,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而遐想、空想是随心所欲的主观想象,其产生不具有客观性,只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中,不可能转化为现实。当人接受教育,阅历增加,能够基本把握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且为自己确立近期和远期的人生目标的时候,就标志着人的成熟。  科学的理想具有社会的制约性。人的社会性决定个人理想要以社会需要为前提和归宿,个人在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的时候,要有大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所提供的条件。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所提供的机会就越多,条件就越好,领域就会更宽广,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就越大。  科学的理想具有进取的超越性。现实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冲突,这些境况会影响到一个人理想价值的追求和实现。对此,是随波逐流、降低理想层次呢,还是坚持自己做人的标准、超越社会的弊端,这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人要想有所追求,就要有超越社会弊端的勇气。只要认准事物发展的方向,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不会为金钱、权势、舆论以及个人的生死、荣辱所左右,最终会战胜困难,实现理想。  科学的理想具有务实的阶段性。不同时期确立的目标,应该符合实际,且具有前瞻性。这些目标实现的过程应有可操作性。理想是一个总的目标,要达到这个总目标,不能一献而就,必须经历若干阶段的努力。既着眼未来,从长计议,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从现在做起,才有可能实现理想。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追求坚信无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个体通过后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是对大量形形色色的思想、理论、理想进行鉴别和选择的结果。信念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个要素,是这三个要素的融合和统一。信念有科学和非科学、正确和错误之分,因而对人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也是大相径庭的。科学的信念应当建立在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人如果有了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就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前提。加上积极的、肯定的情感介入,使这种理论有了真正被接受的基础,在实现这种理论所导引的理想追求时会产生坚定不移的进取状态,于是在人的内心就产生了这种信念。科学的理论基础保证了信念的正确方向。  科学的信念具有稳定性和执著性。对对象的一般认识由于认同而内化为信念,经历了感情深入后,不仅具有了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上的强烈支持,因而获得远比一般认识高得多的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持久地起作用,乃至终生不渝。  从以上分析可知,理想信念基于其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否正确而有性质相反的两大类型。科学的理想信念必定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这类理想信念符合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对社会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多种多样的理想信念中,政治上的理想信念是核心,它对其他的理想信念起统率和支配的作用。当前,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就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取向多样化,一些人思想上出现了注重个人主义、忽视集体主义,注重实惠、忽视理想,注重索取、忽视奉献,注重享受、忽视奋斗的倾向;一些人把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了的金钱观念、享乐观念、个人利益观念推向极端,滋长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搞市场经济还要不要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疑问,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也动摇了一些人的理想信念,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远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空的,权力技术是硬的,黄金美钞是实的”,“要放弃远的,丢掉空的,掌握硬的,大捞实的”。这些言论和现象,对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理想信念形成很大冲击,反映到校园里,就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产生理想信念上的虚无主义、功利主义。  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和注意。要通过开展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纠正对理想信念的错误认知,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培育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使这种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支柱,指导和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  2005年4月,上海10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日趋理性化,具有较强的爱国热情。94.71%的大学生认为,在未来,我国综合国力将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高。87.9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党和政府一年来的各项工作总体评价较高。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为77.18%,处理外交关系取得较满意成绩的占74.71%。政治观念成熟,相比2004年有49.61%的大学生同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逐步趋同”而言,2005年这一比例为37.26%明确表示不同意的为40.22%。同意“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把自身建设好”的为81.51%,同意“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核心”的为88.82%,同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为67.54%。  这个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对共同理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度比较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并深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理想是指引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争取胜利的一面旗帜。要实现共同理想,就必须有领导力量和组织力量,有规划和途径,有坚定的信心和坚忍的意志。在当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伟大的全新的事业,没有坚强正确的领导核心是不行的,没有忠诚可靠的组织保证也是不行的,这个领导核心、这个组织保证就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因此,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积极支持和参与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认同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在思想追求和政治取向上向党靠拢,争取成为典中的一分子;不被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某些腐败和失误现象遮蔽自己的认知和判断,看不到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从而动摇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两个条例是反腐败的锐利武器,表达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信心和实际行动。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朝历代从生气勃勃走向腐败衰落的“周期率”。须知,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这既是历史的选择,即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这一历史进程对领导中国的政治核心力量的选择;又是现实的证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证明。  历史的选择只是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历史上的正确并不等于现实中的正确,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人们判断一个党,往往是看它的现实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十大成就,包括:经济发展、经济改革、提高素质、国家统一、军事实力、国际影响力、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教育、科学技术、体育,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成绩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这个全新的事业具有独创性、复杂性、风险性、艰巨性的特点。面对西方实施的“分化”、“西化”图谋和国际激烈竞争态势,要求必须有坚强、正确、有力的领导力量来领导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具有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优势和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特点。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实现共同理想,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这条道路要有坚定的信念,在理性认知、情感和意志倾向三个方面给予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基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作为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想,经历了由理论到现实的社会制度、由幼年时期到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和传播的时期;  二是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  三是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的时期;  四是社会主义通过改革,逐步从幼年走向成熟,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完善和巩固的时期。  这个历程表明,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新的时代产物,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生长过程,它经历曲折坎坷、局部失败和暂时倒退,都是不足为怪的历史现象。对此,我们既不必惊慌和悲观,又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善于通过总结经验,深化改革,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用事实和成就坚定人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实现共同理想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同理想的规划和行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划和行动。中华民族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近百年来,内忧外患,从泱泱大国沦为落后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我们要正视这个差距,珍视今天的发展机遇,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立志攀登科学高峰,掌握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自觉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做到了这些,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形成和实现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批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邓小平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任何理论体系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英国政治家莫尔在1516年发表《乌托邦》一书,构想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蓝图,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但它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具有空想性质。  到了19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更充分地暴露出来,于是,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为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崭新论断,为在扑朔迷离的社会发展迷雾中探索最为理想的未来蓝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大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们在研究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过程中,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这两大理论体系,从而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人们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与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不仅仅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于马克思主义在分析问题时所坚持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已经经历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检验。我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就应当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要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工夫。  在构建理论体系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肯定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剥削社会,其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巨大矛盾。  当前,南北差距的扩大、强权主义、霸权主义、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等问题和现象,都是这个固有矛盾的不同表现。诚然,资产阶级在解决其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推行一系列改良措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社会结构普遍发生了一些变动,实行所谓“资本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生活福利化”、“劳动人道化”、“雇佣终身制”,等等。  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垄断资本、中小资本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态势,在社会再生产的运行机制、国家调节以及国际垄断和竞争等方面,也出现了不同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情况。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局面,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资本主义还可能有较大发展空间。  认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这些变化的实质及历史真相,不难看出,这些变化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巨大冲击有关,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仰仗其科技、军事、经济优势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推行新殖民政策,从而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对这些国家加大经济掠夺和剥削、政治控制和文化侵略有关。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即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的变化,只是这一关系更加稳固而已。  “白领阶层”人数的增加,工人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也没有改变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实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弊病丛生,不断产生出威胁人类社会生存的包括战争、社会畸形发展在内的一些致命因素。  当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马克思。据新华社伦敦日电,在千年交替之际,西方媒体纷纷推出自己评选的千年风云人物,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第一或第二。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这些评选结果不能不令人深思。马克思主义历经一个半世纪风霜雨雪的考验,始终充满活力,主要原因是这一理论是严谨科学的,其鲜明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世界。  无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都不能阻挡马克思主义前进的步伐。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科学态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温馨提示:请不要从WORD中直接复制书评,会造成格式错误。
这本书写得太棒了!我决定打赏作品支持一下!
1888长江币
5888长江币
8888长江币
18888长江币
88888长江币
其他金额:长江币
已选择章;需要消费长江币;
长江中文网登陆中心理想_理想的意思_理想是什么意思_理想什么意思_理想的近义词_汉语词典_911查询
理想的意思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理想 或 lixiang
理想 理想的意思 理想是什么意思 理想什么意思 理想的近义词 理想的反义词 理想的拼音 理想的解释 理想的同义词
拼音lǐ xiǎng 注音ㄌㄧˇ ㄒㄧㄤˇ词性、近义词、、、、反义词基本解释◎ 理想 lǐxiǎng(1) [ aspiration](2) 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像和希望(3) 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崇高理想引证解释1. 理论,学说。 清 谭嗣同 《石菊影庐笔识·学篇六三》:“ 何燕泉 《餘冬叙録》:透光镜,日中映之,背上花样文字,尽存影中…… 英 人 傅兰雅 光绪 三年《格致汇编》互相问答中,时有 华 人以此镜(透光镜)问之,答以光学内无此理想。”2. 对未来事物的合理的设想或希望。 茅盾 《开荒》:“如今,怀抱着崇高理想的人们,正在改造这黄土高原。” 老舍 《骆驼祥子》七:“﹝他﹞就按着自己的理想来布置自己的工作与家庭。” 杨朔 《英雄时代》:“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更高的人类理想,个人的生命又算什么?”3. 如所希望的;使人满意的。 巴金 《秋》二:“还有许多理想的人物,这都是些云端上的影子,不会活在这样的世界中。”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这个地方真不错……人又少,又安静,理想极了。” 柯云路 《三千万》:“‘质量也不能说理想。’ 钱工 用力推着一面雪白的墙壁,墙壁弹性地晃动了。”相关汉字、||
手机查看词语理想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cd305552 或 理想? 即可
首字母查词:
按词性查词:
按结构查词:
汉语词典为您提供理想,理想的意思,理想是什么意思,理想什么意思,理想的近义词,理想的反义词,理想的拼音,理想的解释,理想的同义词
理想相关词语搜词语
理想相关成语搜成语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7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理想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