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200字天然寺 200字

通灵佛教网&||||||
--(844)[] newsfy2
浠水县天然禅寺事迹介绍
浠水县禅寺事迹介绍湖北省浠水县禅寺地处浠水县散花镇天然寺村,修建在大别山余脉泰春山的一处山谷里。天然禅寺全称应是“三祖天然禅寺”,因为它是由中国佛教第三代祖师开山的、法号天然的兴建的、继承和弘扬佛法的道场。据浠水县博物馆现存的清朝光绪版《蕲水县志·杂志·寺观》记载:“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又据出土的石碑(如三祖殿)考证,三祖僧璨是天然禅寺的开山祖师,时间大约在586至590年之间。僧璨大师在这里接引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善辩的,悟性较高,甚得僧璨的喜爱。四年后,僧璨大师离开泰春山继续云游去了,便由这位善辩和尚住在这里建寺住持,讲演僧璨大师所传授的《楞伽经》,至六世传丹霞和尚,始创禅林。因丹霞和尚法名天然,遂取名天然寺。天然寺自唐代建寺以后,经历了改朝换代,一直香火鼎盛。尤其在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大雄宝殿,规模浩大,能容千人,庙宇增至5栋,有天王、大雄、般若、韦驮、三祖等殿,寺里还有经堂、禅堂、穿堂、斋堂、客堂,共计99间,庙田百余担,竹林数十亩。僧尼数十人,佛事活动频繁,梵音传播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抗日时期,由于国民党鄂东行署主任李石樵是天然寺山脚下福主庙人,对天然寺格外照顾,亲自批示“禅堂重地,禁止驻军”八个大字,并盖上官印,贴在寺内大雄宝殿上面,使当时国民党游击队各级军官,望而生畏,不敢扰乱,士兵不敢进入寺内。而当时天然寺悟性法师(游和尚)原是名门世家出身,为人豁达开朗,在周围群众中,威信很高,在国共两党斗争中,表面本着“明不介入、广结善缘”的态度,而暗中却资助我党活动,也赢得我地下工作人员支持。1927年大革命时期,全县掀起群众“打菩萨”运动,而天然寺佛像仍然保存完好。天然寺曾是新四军5师14旅的临时指挥所和伤病员的秘密医院与疗养所,仅年,先后在此隐蔽治疗的伤病员就达200余人次。游和尚有时指派精通医术的和尚,有时亲自动手,为伤病员疗伤治病,处处关怀备至,使得伤病员很快康复,重返部队。在浠水佛教界,流传着一段游和尚勇救张青天的佳话。张体学(),原名张体照,日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八里畈乡柳林河村(今属新县)一户贫苦人家。1946年6月中原突围时,他奉命率领鄂东军区部队(鄂东独立第二旅)陆续来到宣化店接防,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国民党军整编第72师(师长杨文瑔)周旋,虽然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但部队被围攻损失惨重,主力灭失,张体学仍然带领残部突出重围,星夜赶到天然寺。国民党桂系顽军韦介伯带两个营士兵追到天然禅寺想捉拿张体学。张体学准备带人冲杀出去,劝他不要硬拼,可以躲一躲。征得张体学的同意,方丈将张体学和警卫员藏在后殿天花板上,而自己则召集和尚在佛堂念经做法事。韦介伯带兵冲进庙里,情况非常严重,躲在天花板上的张体学和他的警卫员手枪都顶上了火,怀里的手榴弹都准备好了。而方丈却胸有成竹地来到韦介伯面前说:“韦团长,寺里的法事已经是七七四十九天了,任何人不得阻拦,否则,菩萨降罪,那些超度的孤魂怨鬼就会寻着你的。”韦介伯平时信神信鬼,他害怕了,便带着匪兵退出了寺门。韦介伯和匪兵在寺外围了5天仍不见张体学的影子,猜想可能是情报不准,便放松了守卫。方丈乘此机会,请韦介伯等匪头们喝酒。三盅酒下肚,方丈问:“韦团长,寺里的油盐酱米完了,我们要挑点柴到镇上换,顺便买点酒肉款待弟兄们,行不行?”在旁的匪兵们听后也忙着帮腔。韦介伯便给方丈开了个路条。第二天早上,张体学扮成和尚,挑着松柴安全地下山,到长江边上脱险。后张体学同志到达南京梅园,找到八路军办事处,由周恩来副主席设法用飞机送到延安。这是天然寺僧人冒死相助的一大功勋。1961年夏季,张体学同志任湖北省省长时,借来黄冈地区视察工作之机,重登天然寺。中共浠水县委派办公室主任王利滨、宣传部长康志宏等同志陪同。当时天然寺游和尚已圆寂,方丈郎一、堂主济春、知客衍道三位法师接待。张体学同志与寺内和尚亲切交谈。张体学同志说:“当年我避难在这里,你们救了我,你们是‘活佛’。”郎一法师回答:“你为人民出生入死,人民翻了身,你是‘青天’。”大家都笑起来了。这就是当时着名的“青天与活佛”的佳话。张体学同志关心地询问庙里有什么要求与困难,僧人提出有些房屋要维修,有些菩萨金身脱落要装金。张体学同志回到浠水县后,找到当时分管财经的副县长徐斌同志安排拨款两万元,用于天然寺维修房子和菩萨装金。张体学同志当晚就住在寺庙,当时正是炎热季节,山林蚊虫很多,体学同志坚持不用蚊帐和蚊烟,他对随从的同志讲:“我那年在天然寺避难时,庙里晚上蚊虫大把抓,我被叮还不敢吭声,今晚我们大家一起体验一下战时的艰苦生活吧。”次日下山,下到半山腰时,碰到有些捡柴的农民挑柴下山,张体学同志二话不说,接过一位老人的柴,挑在自己的肩上,挑了二三里路远,到分路时才交给老人,一路上还与老人谈笑风生。这时王利滨、康志宏等随行同志,也都自觉地接过了农民的柴,帮助挑下山来。张体学同志的这种亲民作风让当地群众和天然禅寺僧众大为感动。一直到现在,天然禅寺都把和张体学同志的这段相识经历当做传奇,把当年的红军洞、张体学避难房等遗址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把这些作为天然禅寺僧众乃至浠水宗教界爱国爱教、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往下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天然寺得到多方保护与修缮。1962年和1964年,省政府共拨款3万元修复寺宇。但是到了“文革”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佛像全被捣毁,天然寺僧尼全被赶出寺门,财产也全部被没收。1977年初,天然寺的大雄宝殿、三祖殿等古建筑被拆,改建成一个四合院,由天然林场职工居住,只保存了钟鼓楼、张体学避难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爱国宗教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统战及政府宗教部门领导多次视察天然寺。1982年,原省政协主席林少南来天然寺视察,并建议浠水最好先恢复天然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要求天然寺至少应修建一座禅堂,并亲笔为天然寺题写了寺名“三祖天然禅寺”。1994年12月浠水县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准开放天然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要求天然林场限期退场还寺。县委、县政府分管宗教工作的领导为解决天然寺建设的有关问题多次到现场办公,并下发了4次专题会议纪要。为重修天然寺,1996年7月,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大师派高徒隆可法师为天然寺住持,率众督修天然寺。隆可法师不负众望,以身作则,餐风饮露,吃尽千辛万苦,在寺内僧众共同努力和海内外信众的大力支持下,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已建起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祖师殿、地藏殿、伽蓝殿、涅盘堂、斋堂、客堂、上客堂、放生池及住宿楼、伙房、龙泉井等建筑群,并从缅甸请回白玉罗汉18尊。目前天然寺已初具规模。三祖天然禅寺源远流长,尽管因世道沧桑而几度兴衰,但历久而弥新,不愧为胜古追今的佛教圣地。于当今盛世,作为湖北省重点开放寺院,佛事兴隆,古迹残痕胜境,令人怀古思幽;自然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气候宜人,实为避暑度假的好地方,也是陶情怡志的旅游胜地。历史上许多诗人词客曾来此游历过,并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楹联,千秋传诵,如《天然寺八景诗》等诗和嵌名联“泰岱惊天下,春风拂面来”等等。三祖天然禅寺所处泰春山,因前峰树木苍翠茂密,远看如青狮,故又名青狮山。据旧县志载:“天然寺在泰春山,为蕲西南一大名胜。”这里还有许多传奇动人的故事,如望江石就是三祖僧璨当年参禅打坐、观景腾飞的地点。这里有古塔、古松,也有天然八景:望江石、兰江照、青狮山、洗手池、双峙峰、钵盂峰、虬虹岭、白额崖,各具特色;除八景外,还有和尚塔、望婆井、吴王寨、滴水岩、老君窝、罗汉松等多处古迹。三祖天然禅寺水陆交通畅达,泰春山南临长江,水路上可入川,下可至沪;京九线从蒋家山北麓穿过,而恰是全线中点,南通香港,北达首都;天然寺又恰在黄冈市佛教旅游线的中点,从黄州赤壁到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之间,一线穿珠,离浠水县城只有20公里。无论朝圣游览,都十分快捷便利。因此,如今的千年古刹重焕新颜,来此朝拜观光的海内外信众众多,成为禅宗祖庭中又一圣地。多年来,天然禅寺上下僧众一直秉持慈悲为怀、济世助人的优良传统,无论是1998年特大洪水,还是汶川大地震,每当灾难降临之际,他们就纷纷伸出援手,积极为灾区的人民奉献爱心,同时他们也挤出建庙资金,为当地村组修桥补路筹措资金,如2007年他们就出资35万元,为散花镇天然寺村修路1.8公里,帮助边远村民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同时天然禅寺还积极参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多次被省市民宗主管部门予以表彰。2011年,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精神,加快推进鄂东禅宗文化旅游的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三祖禅宗文化资源,满足广大信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为浠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三祖天然禅寺立足基本县情,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宗教界呼声,下一步计划建设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禅宗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以“和平、和谐、和睦”为主题的禅宗“和”文化中心项目。历千年风霜,而今的三祖天然禅寺已经成为鄂东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内外各方游客和香客纷至沓来,泰春山麓佛国净地,梵语清音,已成为世俗中人梦寐以求的上好去处;而当年峥嵘岁月中宗教界人士慈悲济世、智勇双全的那段佳话,还在鼓舞着浠水广大宗教界人士,一心一意跟党走,携手同心共创和谐,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谱写出更加华美的乐章!上通灵佛教网&||||||
--(844)[] newsfy2
浠水县天然禅寺事迹介绍
浠水县禅寺事迹介绍湖北省浠水县禅寺地处浠水县散花镇天然寺村,修建在大别山余脉泰春山的一处山谷里。天然禅寺全称应是“三祖天然禅寺”,因为它是由中国佛教第三代祖师开山的、法号天然的兴建的、继承和弘扬佛法的道场。据浠水县博物馆现存的清朝光绪版《蕲水县志·杂志·寺观》记载:“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又据出土的石碑(如三祖殿)考证,三祖僧璨是天然禅寺的开山祖师,时间大约在586至590年之间。僧璨大师在这里接引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善辩的,悟性较高,甚得僧璨的喜爱。四年后,僧璨大师离开泰春山继续云游去了,便由这位善辩和尚住在这里建寺住持,讲演僧璨大师所传授的《楞伽经》,至六世传丹霞和尚,始创禅林。因丹霞和尚法名天然,遂取名天然寺。天然寺自唐代建寺以后,经历了改朝换代,一直香火鼎盛。尤其在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大雄宝殿,规模浩大,能容千人,庙宇增至5栋,有天王、大雄、般若、韦驮、三祖等殿,寺里还有经堂、禅堂、穿堂、斋堂、客堂,共计99间,庙田百余担,竹林数十亩。僧尼数十人,佛事活动频繁,梵音传播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抗日时期,由于国民党鄂东行署主任李石樵是天然寺山脚下福主庙人,对天然寺格外照顾,亲自批示“禅堂重地,禁止驻军”八个大字,并盖上官印,贴在寺内大雄宝殿上面,使当时国民党游击队各级军官,望而生畏,不敢扰乱,士兵不敢进入寺内。而当时天然寺悟性法师(游和尚)原是名门世家出身,为人豁达开朗,在周围群众中,威信很高,在国共两党斗争中,表面本着“明不介入、广结善缘”的态度,而暗中却资助我党活动,也赢得我地下工作人员支持。1927年大革命时期,全县掀起群众“打菩萨”运动,而天然寺佛像仍然保存完好。天然寺曾是新四军5师14旅的临时指挥所和伤病员的秘密医院与疗养所,仅年,先后在此隐蔽治疗的伤病员就达200余人次。游和尚有时指派精通医术的和尚,有时亲自动手,为伤病员疗伤治病,处处关怀备至,使得伤病员很快康复,重返部队。在浠水佛教界,流传着一段游和尚勇救张青天的佳话。张体学(),原名张体照,日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八里畈乡柳林河村(今属新县)一户贫苦人家。1946年6月中原突围时,他奉命率领鄂东军区部队(鄂东独立第二旅)陆续来到宣化店接防,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与国民党军整编第72师(师长杨文瑔)周旋,虽然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但部队被围攻损失惨重,主力灭失,张体学仍然带领残部突出重围,星夜赶到天然寺。国民党桂系顽军韦介伯带两个营士兵追到天然禅寺想捉拿张体学。张体学准备带人冲杀出去,劝他不要硬拼,可以躲一躲。征得张体学的同意,方丈将张体学和警卫员藏在后殿天花板上,而自己则召集和尚在佛堂念经做法事。韦介伯带兵冲进庙里,情况非常严重,躲在天花板上的张体学和他的警卫员手枪都顶上了火,怀里的手榴弹都准备好了。而方丈却胸有成竹地来到韦介伯面前说:“韦团长,寺里的法事已经是七七四十九天了,任何人不得阻拦,否则,菩萨降罪,那些超度的孤魂怨鬼就会寻着你的。”韦介伯平时信神信鬼,他害怕了,便带着匪兵退出了寺门。韦介伯和匪兵在寺外围了5天仍不见张体学的影子,猜想可能是情报不准,便放松了守卫。方丈乘此机会,请韦介伯等匪头们喝酒。三盅酒下肚,方丈问:“韦团长,寺里的油盐酱米完了,我们要挑点柴到镇上换,顺便买点酒肉款待弟兄们,行不行?”在旁的匪兵们听后也忙着帮腔。韦介伯便给方丈开了个路条。第二天早上,张体学扮成和尚,挑着松柴安全地下山,到长江边上脱险。后张体学同志到达南京梅园,找到八路军办事处,由周恩来副主席设法用飞机送到延安。这是天然寺僧人冒死相助的一大功勋。1961年夏季,张体学同志任湖北省省长时,借来黄冈地区视察工作之机,重登天然寺。中共浠水县委派办公室主任王利滨、宣传部长康志宏等同志陪同。当时天然寺游和尚已圆寂,方丈郎一、堂主济春、知客衍道三位法师接待。张体学同志与寺内和尚亲切交谈。张体学同志说:“当年我避难在这里,你们救了我,你们是‘活佛’。”郎一法师回答:“你为人民出生入死,人民翻了身,你是‘青天’。”大家都笑起来了。这就是当时着名的“青天与活佛”的佳话。张体学同志关心地询问庙里有什么要求与困难,僧人提出有些房屋要维修,有些菩萨金身脱落要装金。张体学同志回到浠水县后,找到当时分管财经的副县长徐斌同志安排拨款两万元,用于天然寺维修房子和菩萨装金。张体学同志当晚就住在寺庙,当时正是炎热季节,山林蚊虫很多,体学同志坚持不用蚊帐和蚊烟,他对随从的同志讲:“我那年在天然寺避难时,庙里晚上蚊虫大把抓,我被叮还不敢吭声,今晚我们大家一起体验一下战时的艰苦生活吧。”次日下山,下到半山腰时,碰到有些捡柴的农民挑柴下山,张体学同志二话不说,接过一位老人的柴,挑在自己的肩上,挑了二三里路远,到分路时才交给老人,一路上还与老人谈笑风生。这时王利滨、康志宏等随行同志,也都自觉地接过了农民的柴,帮助挑下山来。张体学同志的这种亲民作风让当地群众和天然禅寺僧众大为感动。一直到现在,天然禅寺都把和张体学同志的这段相识经历当做传奇,把当年的红军洞、张体学避难房等遗址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把这些作为天然禅寺僧众乃至浠水宗教界爱国爱教、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往下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天然寺得到多方保护与修缮。1962年和1964年,省政府共拨款3万元修复寺宇。但是到了“文革”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佛像全被捣毁,天然寺僧尼全被赶出寺门,财产也全部被没收。1977年初,天然寺的大雄宝殿、三祖殿等古建筑被拆,改建成一个四合院,由天然林场职工居住,只保存了钟鼓楼、张体学避难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爱国宗教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统战及政府宗教部门领导多次视察天然寺。1982年,原省政协主席林少南来天然寺视察,并建议浠水最好先恢复天然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要求天然寺至少应修建一座禅堂,并亲笔为天然寺题写了寺名“三祖天然禅寺”。1994年12月浠水县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准开放天然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要求天然林场限期退场还寺。县委、县政府分管宗教工作的领导为解决天然寺建设的有关问题多次到现场办公,并下发了4次专题会议纪要。为重修天然寺,1996年7月,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大师派高徒隆可法师为天然寺住持,率众督修天然寺。隆可法师不负众望,以身作则,餐风饮露,吃尽千辛万苦,在寺内僧众共同努力和海内外信众的大力支持下,募集资金2000多万元,已建起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祖师殿、地藏殿、伽蓝殿、涅盘堂、斋堂、客堂、上客堂、放生池及住宿楼、伙房、龙泉井等建筑群,并从缅甸请回白玉罗汉18尊。目前天然寺已初具规模。三祖天然禅寺源远流长,尽管因世道沧桑而几度兴衰,但历久而弥新,不愧为胜古追今的佛教圣地。于当今盛世,作为湖北省重点开放寺院,佛事兴隆,古迹残痕胜境,令人怀古思幽;自然风景优美,令人流连忘返;气候宜人,实为避暑度假的好地方,也是陶情怡志的旅游胜地。历史上许多诗人词客曾来此游历过,并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楹联,千秋传诵,如《天然寺八景诗》等诗和嵌名联“泰岱惊天下,春风拂面来”等等。三祖天然禅寺所处泰春山,因前峰树木苍翠茂密,远看如青狮,故又名青狮山。据旧县志载:“天然寺在泰春山,为蕲西南一大名胜。”这里还有许多传奇动人的故事,如望江石就是三祖僧璨当年参禅打坐、观景腾飞的地点。这里有古塔、古松,也有天然八景:望江石、兰江照、青狮山、洗手池、双峙峰、钵盂峰、虬虹岭、白额崖,各具特色;除八景外,还有和尚塔、望婆井、吴王寨、滴水岩、老君窝、罗汉松等多处古迹。三祖天然禅寺水陆交通畅达,泰春山南临长江,水路上可入川,下可至沪;京九线从蒋家山北麓穿过,而恰是全线中点,南通香港,北达首都;天然寺又恰在黄冈市佛教旅游线的中点,从黄州赤壁到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之间,一线穿珠,离浠水县城只有20公里。无论朝圣游览,都十分快捷便利。因此,如今的千年古刹重焕新颜,来此朝拜观光的海内外信众众多,成为禅宗祖庭中又一圣地。多年来,天然禅寺上下僧众一直秉持慈悲为怀、济世助人的优良传统,无论是1998年特大洪水,还是汶川大地震,每当灾难降临之际,他们就纷纷伸出援手,积极为灾区的人民奉献爱心,同时他们也挤出建庙资金,为当地村组修桥补路筹措资金,如2007年他们就出资35万元,为散花镇天然寺村修路1.8公里,帮助边远村民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同时天然禅寺还积极参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多次被省市民宗主管部门予以表彰。2011年,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精神,加快推进鄂东禅宗文化旅游的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三祖禅宗文化资源,满足广大信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为浠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三祖天然禅寺立足基本县情,挖掘历史文化底蕴,结合宗教界呼声,下一步计划建设浠水县三祖天然禅寺禅宗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以“和平、和谐、和睦”为主题的禅宗“和”文化中心项目。历千年风霜,而今的三祖天然禅寺已经成为鄂东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内外各方游客和香客纷至沓来,泰春山麓佛国净地,梵语清音,已成为世俗中人梦寐以求的上好去处;而当年峥嵘岁月中宗教界人士慈悲济世、智勇双全的那段佳话,还在鼓舞着浠水广大宗教界人士,一心一意跟党走,携手同心共创和谐,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谱写出更加华美的乐章!上> 寺院巡礼 > 湖北省
当前位置:& > 寺院巡礼 > 湖北省
三祖天然禅寺
作者:不详
  湖北省浠水县“天然寺”的全称应是“三祖天然禅寺”。这是因为它由中国佛教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开山的,法号“天然”的和尚兴建的,继承和弘扬禅宗佛法的道场,或曰寺庙。
  僧璨祖师(?―公元606年),俗家住舒州独山(今安徽安庆境内),我国历史上北周(557-581年)至隋朝(581―618年)期间人。受二祖慧可传法成为第三代祖师。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宇文邕诏书灭佛,下令全境诛灭沙门。三祖僧璨受二祖慧可暗示,南徙避难,隐于皖公山(今安徽省天柱山),往来于司空山(今安徽省岳西县境内)与皖公山之间,幽栖林野,松餐涧饮。公元581年,自称文帝的杨坚建立隋朝,国号开皇,下令恢复佛、道二教,佛门隐逸高僧纷纷出山。僧璨便离开安徽,四处传法。
  据《中国禅宗佛祖全传?三祖僧璨禅师》之记载:“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五八六年),僧璨大师看到天下大定,四海升平,暗自思忖:佛法不能封闭在山谷里,袈裟也不能藏在布包内。昌明修佛法,盛世出佛才。当年慧可大师曾叮嘱,躲过劫难,相机弘法。现在劫难已过,正是相机弘法之时了。况且自己已入垂暮之年,还得挑选佛才,以传法嗣。不若出外云游一段时日,看看外面的世界,再作打算。主意一定,他立即唤来主事僧智善,说明自己的打算,交代他守好寺院,护好佛法,保持香火,潜心静修。翌日,即手托盂钵、脚蹬芒鞋,离开山谷寺,往长江流域一带的蕲州(注:今天的浠水县古称蕲水县,属当时的蕲州管辖)云游而去。”……
  僧璨沿长江溯流而上,在弯弯曲曲的崎岖山道上,经历了三个日出日落,来到蕲西的一座奇异的山峰。此峰天坠地出,林涌绿浪,节节起伏,宛若游龙。尤其石洞如窟,多彩多姿,是个难觅的幽静仙境。僧璨观之良久,不忍离去。他看看天色已晚,又无寺院可以挂单,正好凭藉此山石窟一宿。便运用轻功,飘然而行,不一刻就达山腰一石窟旁,竟发现石窟上有一碑记,一看,才知此山名泰春山,乃蕲西一大名胜。如此胜境,僧璨大师不忍离开,于是就在山洞里住了下来。  四山寺院的僧徒风闻泰春山来了一位高僧,纷纷前来拜谒。僧璨大师一一接待,不厌其烦与之说禅,更引起四方弟子奔趋礼拜。当然,僧璨大师不忘对众宣讲《楞伽经》的大道妙义,使《楞伽经》第一次传播到了长江流域,也使《楞伽经》的地位在南方佛弟子们的眼里,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说,僧璨大师在这里接引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善辩的和尚,悟性较高,甚得僧璨的喜爱。四年后,僧璨大师离开泰春山继续云游去了,便由这位善辩和尚住在这里建寺住持,讲演僧璨大师所传授的《楞伽经》,至六世传丹霞和尚,始创禅林。因丹霞和尚法名天然,遂取名天然寺。”
  “禅”此处指禅宗,禅宗是佛教的许多宗派之一,有人说十三宗派,也有人说十大宗派、八大宗派或五大宗派。无论多少宗派,禅宗必居其一。因禅宗是在中国创立的,自从初祖菩提达摩东渡中国,驻锡河南嵩山少林寺,传二祖慧可,依次传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都是禅宗祖师。禅宗是佛法的中心。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源,见性成佛”。主张顿悟,由佛陀开示,众生悟入,最后一念的突破,一缘的成熟,众生皆可成佛。所以禅宗很适合许多人“不求甚解而崇实惠”的口味,所以禅宗在中国市场最大。一般的庙宇大都称禅寺。
  寺,众所周知,是和尚、尼姑住的庙宇。但寺却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其实,寺的原义是古代官署名,相当现在的院、部、厅、署。只是因为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从古印度引进佛教,把传教的僧人安排在当时专门接待贵重宾客的官署“鸿胪寺”(相当于现在的国宾馆)内居住,后来改建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寺庙――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随着佛教广为流传,寺庙普建,都是沿袭鸿胪寺那样精工华丽的宫庭式建筑,红墙黄瓦,斗拱飞檐,金碧辉煌。所以,现在的字典解释“寺”有两义:一是古代官署名,二是佛教的庙宇。前者是本义,后者是引申义。  据浠水县博物馆现存的清朝光绪版《蕲水县志?杂志?寺观》记载:“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 又据出土的石碑(如三祖殿)考证,三祖僧璨是天然禅寺的开山祖师,时间大约在公元586至590年之间。因为据《中国禅宗三祖寺志》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今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麓的“三祖寺”),公开传经布法。丹霞和尚建寺应在唐初”。总之,三祖天然禅寺迄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
  天然寺自唐代建寺以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之改朝换代,一直香火鼎盛。尤其在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大雄宝殿,规模浩大,能容千人,庙宇增至5栋,有天王、大雄、般若、韦陀、三祖等殿,寺里还有经堂、禅堂、穿堂、斋堂、客堂,共计99间,庙田百余担,竹林数十亩。僧尼数十人,佛事活动频繁,梵音传播大陆各地,乃至海外。解放后,天然寺得到多方保护与修缮。1962年和1964年,省政府共拨款3万元修复寺宇,时任湖北省长的张体学两次视察天然寺。但是到了“文革”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佛像全被捣毁,天然寺僧尼全被赶出寺门,财产也全部被没收。1977年初,天然寺的大雄宝殿、三祖殿等古建筑被拆,改建成一个四合院,由天然林场职工居住,只保存了钟鼓楼、张体学避难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爱国宗教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贯彻落实,省、市统战、宗教部门领导多次视察天然寺。1982年,原省政协主席林少南来天然寺视察,并建议:浠水最好先恢复天然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佛协会长赵朴初要求:天然寺至少应修建一座禅堂,并亲笔为天然寺题写了寺名“天然禅寺”。1994年12月浠水县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准开放天然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责令天然林场限期退场还寺。县委、县政府分管宗教工作的领导为解决天然寺建设的有关问题多次到现场办公,并下发了4次专题会议纪要。天然寺百废待兴,1996年7月,省佛协会长昌明大师派高徒隆可法师为天然寺住持,率众督修天然寺。几年来,隆可法师不负众望,以身作则,餐风饮露,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在寺内僧众共同努力下和海内外信众的大力支持下,募集资金四百多万元,已建起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祖师殿、地藏殿、伽蓝殿、涅堂、斋堂、客堂、上客堂、放生池及住宿楼、伙房、龙泉井等建筑群。并从缅甸请回了白玉罗汉18尊。现在,天然寺已初具规模。
  三祖天然禅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端余脉――湖北省浠水县泰春山。因前峰树木苍翠茂密,远看如青狮,故又名青狮山。据旧县志载:“天然寺在泰春山,为蕲西南一大名胜。”如天然八景:望江石、兰江照、青狮山、洗手池、双峙峰、钵盂峰、虬虹岭、白额崖,各具特色,如兰江照就是在特定的雷雨天过后太阳西下时,晚霞将兰溪江面通过光的折射映照在天然寺的上殿墙上,呈现出江水波浪和轮船景色;除八景外,还有和尚塔、望婆井、吴王寨、滴水岩、老君窝、罗汉松等多处古迹。泰春山南面平坦,山前是稻麦如浪的散花洲,一平如镜的策湖,蜿蜒如带的长江,楼房如林的黄石市,隔江相望,山势突兀,恰如江南的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山后连绵着号称四十里的蒋家山,地形奇特,节节起伏,跌宕多姿,林丰竹茂,草地葳蕤,百花争奇斗艳,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泰春山四周是低矮的丘陵地带,唯独它高高隆起,在山顶上,可以环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蕲春县、浠水县等五个县市几百平方公里的景色。远可观长江烟波浩渺,千帆竞发,鄂黄大桥、黄石大桥横锁长江,峦山城市依偎成趣;近可观策湖碧波荡漾、梯田如画、小桥流水人家;远可听京九火车笛鸣轮转,近可听百鸟争鸣。这里白天景如画,夜晚色迷人,城市乡村的灯火在江河湖塘里倒映,闪闪烁烁,如同天上的繁星。寂静的夜空,新鲜的空气,送爽的清风,有时还有淡淡的云雾,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泰春山自古以来一直是鄂东的旅游胜地。
  许多历史上诗人词客曾来此游历过,并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楹联,千秋传诵,如《天然寺八景诗》、《上已登天然寺》等诗和楹联“泰岱惊天下;春风拂面来”。而且还富有许多传奇动人的故事,如:望江石就是三祖僧璨当年参禅打坐、观景腾飞的地点。这里有古塔、古松,有新四军当年所挖的战壕和战斗事迹,还有天然寺和尚救新四军于危难的故事。天然寺曾是新四军五师十四旅的临时指挥所和伤病员的秘密医院与疗养所,仅年,先后在此隐蔽治疗的伤病员达200余人次。当时,天然寺悟性法师,俗姓游,人称游和尚,游长老或游方丈,他,蕲春人,毕业于黄浦军校,颇为蒋介石赏识,由于他不愿与蒋介石卖命,既不从军,也不从政,而出家为僧,辗转来到天然寺。蒋介石令他时任湖北省佛教道台,湖北省佛协会员,浠水佛协负责人,游和尚有时指派精通医术的和尚,有时亲自动手,为伤病员疗伤治病,处处关怀备至,使得伤病员很快康复,重返部队。后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时任该师政委,他在游和尚面前表示谢意,感激地说:“大法师真是活佛!”游和尚诙谐地说:“你就是张青天痹谥性晃Ш螅盘逖в掷吹教烊凰拢幸淮伪还竦彻鹣低缇伲榭鍪治<保业糜魏蜕屑笆庇龋诺靡酝严铡4哟恕罢徘嗵臁庇觥坝位罘稹倍镁鹊墓适拢恢痹诶习傩罩泄阄小
  三祖天然禅寺水陆交通畅达,泰春山南临长江,水路上可入川,下可至沪;京九线从蒋家山北麓穿过,而恰是全线中点,南通香港,北达京都;天然寺又恰在黄冈市佛教旅游线的中点,从黄州赤壁到黄梅四祖寺、五祖寺之间,与其一线穿珠,离浠水县城只有20公里。无论人们去朝圣,还是游览,都快捷便利。
  三祖天然禅寺源远流长,尽管因世道沧桑而几度兴衰,然而,更喜当今盛世,佛事兴隆,现为湖北省重点开放寺院,不愧为胜古追今的佛教圣地;自然风景优美,令人留连忘返;古迹残痕胜境,令人怀古思幽;气候宜人,尤其夏日凉爽,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所以,它也是人们陶情怡志的旅游胜地。
  天然禅寺  地址: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丁司档镇  电话:1  邮编:4362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览2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