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系的学生有必要考普通话等级考试报名吗?...

英语专业考证一览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英语专业考证一览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我高中的一段精彩历史,那时的我重点高中差五分没考上,普通高中的重点班还是进了。一开始我在普通高中的重点班还是蛮优秀的,除了英语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外,其余功课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语文水平突出,经常能问倒老师,老师问倒后我还能给她解惑。偏偏英语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一心认为我是可塑之材,凭着我是她的潜力股,我们师生关系还是不错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道理老师看来永远都不会懂,为这我还和她引经据典解释过一回。有一回,英语老师找我谈心,后来我就把问题转到了《论语》上,我告诉英语老师:你给我补习英语也累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今天我也来教你一下《论语》吧?  老师听了呵呵笑道:行啊!我知道你语文学得好,想你也没那么好心,我倒是要看看你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我严肃地说:我是说正经的,《论语》主要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礼”,一个观点是“仁”,今天我要跟你讲的是仁,你想不想听?  老师听了,可能是她不懂,居然来了兴趣,说看不出来,你还懂这些,好,反正闲着也产闲着,我就听你吹吧?  我其实也不想去懂的,就为对付她特意去研究的,我说:有一次,学生问孔子:老师成天讲“仁”,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就讲“仁者爱人、目中有人,这就是仁。”  老师听了,来了兴趣,想试一下我的水有多深,故意问我:依我看,是不是有饭给没饭的吃,有衣给没衣的穿就是爱人、目中有人?  我吊他胃口说:爱人就不单是有饭给他吃,有衣给他穿,那只能叫施舍。  老师又问我:这还不够爱人,那到底要怎么爱人呢?  我说这个问题由孔子来回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爱人。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却难于青天,  老师说有那么难吧?我没觉得啊!  我说当然,一般的人都没有这种觉悟,特别是做为老师的,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有时甚至好心还办坏事,不是说你觉得学了英语很有用,就一定要让我学,不是这样的,事实上中国人百分九十的学了英语后都是没用的,既使他当上了老师也没用,除非他是教英语的,像你这样,其它课的老师出了校门大家也会把英语给忘了,白白浪费了学生大把时间,老师你又何必对我苦苦相逼呢?  老师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绕了这么个大圈子原来就是要跟我说这个啊!我这都是为了你们升学着想吧?你怎么就不为老师的想想。  我说我也为老师着想啊!只是我怕老师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英语老师听很生气,她教训我道:宁帅军,我可告诉你,你不喜欢也得喜欢,这是你们绕不过的一道坎。  她这样做就让我很为难了,也让她感觉到了责任重大,我当时却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老师生气的样子其实蛮可爱的,也不能怪她可爱,她还只是湖南师大刚毕业的老师,听说她英语过了六级,我不知道六级是个什么概念,但我听说她还打算要过八级,我想让她来这个普通高中教英语,感觉有点屈才了。  摘自《东莞情事:打工寂寞又疯狂》http://vip..cn/book/index_157531.html        英语的学习当然很重要,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升学和晋级等诸多方面,所面向的人群之广,对英语学习掌握程度所提出的要求之高,都已经被提高到了一个令人感到诧异的程度。下面的文章提出了许多人想说不敢说、想说又无从说起的问题,看过这文章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英语已成一个巨大的考试毒瘤:正吞噬国家的巨大财富,并不断扩张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人们开始自觉地学习英语。然而,由于英语学习的升温,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及人事主管部门开始头脑发热,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设置层层英语考试。现在英语考试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摧残年轻人是他们设计好的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浪费他们大量的时间,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使国家每年数以百亿的巨大财富打水漂,真是祸国殃民啊。
      一、看看英语是什么东西
      先看我们伟大的汉语,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就可以了。就凭这2000个字,再查查字典,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可以很顺利地读一些名著,如《红楼梦》等。
      再看看英语,在英语世界里,没有2万个词汇别想读报,没有3万个词汇别想把周刊读顺,英语国家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万词汇。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着英文新词的产生,例如火箭(ROCKET),计算机(COMPUTER)等,可汉语则无须,不就是用“火”驱动“箭”么,会“计算”的“机”么!可英文就不能这样,不能靠组词,否则“太长”了。如火箭将成为“FIRE-DRIVEN-ARROW”,计算机将成为“COMPUTAIONAL-MACHINE”等。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从中大家可以看出英语是一种非常落后没有科学性的语言。是西方国家语言中最难学的一种。
      在美国,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不错了,所以美国表意的动画片,漫画很发达,能看懂名著就可以吹大牛了,自以为高素质了,可是这样的人在中国只能算小学生的水平,是被认为没有多少文化的人。
      由于英语词汇太多,因此容易忘记是很正常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拿沙士比亚的原著去考考现在国内所谓的英语专家,他们肯定不及格。美国9.11事件后,产生的很多新词汇,连美国自己的国民也有很多搞不清楚的。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5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
      因此可以说学好英语是没有止境的,英语考试可以考倒一切人,不管你是一辈子学英语,也不管你是什么英语专家。
      但话又要说回来,如果用于正常的英语交流又很容易,一般掌握个单词就够了。美国的农民一般掌握的词汇不超2000个。
      重要提示:英语只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掌握一两千个单词、一些常用的语法、一些英语对话、学会查字典,再利用计算机的翻译软件,所有的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乐地掌握英语这个重要的学习工具,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科研服务。
      下面我们看看无知的教育官僚们是如何利用英语考试手段来祸国殃民的。
      二、 英语地位至高无上,教学质量与日俱下
      看看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不管你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的,还是做教师、工程师、技术员、编辑、记者、搞企管的、做内贸的,一概不管你的专业能力,也不问对提高工作的业绩有多大帮助,只要你晋职、评职称、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等等,如果你学不好英语,只有两个字:“没门”。
        20:23 回复
     白水渡寒   0位粉丝    2楼      
      一句话,不会“考英语”,就不会是人才,可悲结论啊。
      在这种无知的人才培养观的影响下,再加上我国加入WTO,2008北京奥运会,也许世间再也找不到如此壮观的场景了:一个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在为这门语言疯狂,好象不学好英语就会亡party亡国。
      由于无知的“共识”,英语在大学中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过不了英语四级别想拿学位(更有个别头脑发烧的大学,要求英语过六级拿学位),由于英语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们只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英语。四级考过,就准备考六级,六级考过了,准备研究生考试,或准备考托福、考GRE、考雅思。
      英语对我太重要了,专业课就对不起您了,因为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专业课只要能考及格就行,如果运气不好,补考也能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只能走走过场了。
      我国人才的摇篮-高等的学府,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是多懂几个英语单词,而多懂的这几个单词本来可以通过查字典很方便地解决,哈哈,很可笑,也很伤心!由于大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使他们就业更加严峻。
      现在都是自费上学,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交了那么多的钱,学的就是这个东西,有何感想!
      大家知道,学习语言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外部的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美国的学生,从小到大,英语不离嘴,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到高中毕业,能看懂报纸就算高水平,中国的学生在外部的语言环境和年龄都很不利的情况下,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平,大家算一下就知道,我们的学生需要花多大的精力和时间。
      由于英语考试,浪费大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使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与日俱下,已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
      研究生培养,博士生培养也是唯英语论。对于考研者来说,英语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所谓“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每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束之后,常常听到老师们十分遗憾的感叹:某某同学专业优异,此次英语稍差而无法招纳门下。即便有个别幸运者在英语距线一两分的情况下,经导师多方奔走“拉”了进来,但补那一两分之缺须数万元,穷学生背着沉重的债务,又如何专心学业?想招的学生因为英语赶不上要求的水准,招不进来;而英语能力强,对专业了解肤浅,也无心专业的学生却脱颖而出挤上门来,这是太多中国导师的尴尬。以至于,有些“迂执”的老先生们发出这样的牢骚:不用什么招考了,直接到英语系找两个来就是。老先生们的牢骚还没有说出之前,精明的考生们早就在利用他们的优势了。太多英语系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在对所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甚至此前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借英语专业优势挤进去堂皇读之。而以我所见,这种情况在博士生招生中更是见怪不怪。大学英语系讲师、副教授在没读一天中文的情况下,利用几本文学史考中文系博士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他们都即考即中,甚至个别人中文专业课程只有五十几分,但凭 “强大”的英语专业优势一样鹤立鸡群,真让那些在专业领域兀兀穷年者,羡慕、气愤、伤心、无奈。哈哈,真可悲啊。
      三、 不懂教育规律,人才选拔如同儿戏,这又是教育官僚们的“杰作”,诺贝尔奖只能与中国说byebye
        20:23 回复
     白水渡寒   0位粉丝    3楼        大家都知道,美国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很差,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中国政通人和,从上到下无不重视教育,加上中国人勤奋聪明,为什么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出在教育部,这班教育官僚们根本不懂人才培养的规律。
      很多外国研究机构对世界上著名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科学家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呈加速度衰减。3/4的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在35岁以前。正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一个人如果在30岁时还没有发表科学见解,那么他一辈子就难以在科学界有所作为了”。大家可以用反推法就可以算出,只有在大学阶段学好现有的科学知识,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才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这些脱颖而出的人才再经过几年专门深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四年黄金时间,就是在学“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笑掉牙”的哑巴英语。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当然诺贝尔奖只能和中国人说byebye。如果目前的大学教育不改革,大家只能在梦中见到美丽的诺贝尔奖。
      美国人非常重视大学教育原因也许就在这里,这些经验美国人是不会写在英文报纸上让你看的,能从英文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真正的高技术,他是不会写给你看的,国家现在提倡科技发展和创新,创新的东西肯定与英语没有关系(在中国,英语最好的是外语系的学生,但他们的科学知识却是最差的,另外现在大家仅仅也是为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为了自己提升而学习英语,肯定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无关),必须靠自己扎实的刻苦的研究才能取得。学别人的,永远是落后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同儿戏的职称评定,各大学都有学位评定委员会,所有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都要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才行,他们都是各高校的著名教授,是各学科的专家。但由于扭曲的评价机制,他们变成了全能的教授。学经济的教授必须看计算机博士生的论文,看不懂怎么办,看看口袋里有没有字条,没有子条看看长像如何。结论可以随便写,即使写错了,你也别想看,是秘密,也没有地方可申诉,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大都只能靠走后门来过论文关,教授论文过关也是如此,这就是中国的高级人才选拔机制,本来大学应该是最讲科学最民主的地方,可现在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能选出好人才,那天都会哭。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曾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听说,美国东海岸那些跟中国学术交流较多的著名大学里,有些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经常跟他们的成员(多半是访问学者和教授)说,你们到我们这儿来,许多事情都不用你们做,但有一件事情可要帮忙,就是一旦中国内地的教授学者来作报告,你们无论如何也要来凑个数。为什么?因为研究中心请人来作报告,讲得好人家坐下来听,讲得不好没人听。只是来自中国内地的教授学者来作报告的时候,无论你们愿意不愿意听,都要来帮忙凑个人数。就是说,相对于整个东亚高教界来说,中国内地教授们的水平都是最低或接近最低的。至少西方学术界这么认为。”
      教育官僚们口口声声说,学好英语可以学习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技知识,可自己对一些已知,很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是不学,只能说明这帮人对教育一窍不通,没有一点责任心,也没有起码的职业道德。
      四、 每年数百亿的国家巨大财富打水漂
      据统计,英语教育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年产值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相当于中国一个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的年产值。学习者数以几亿计。 英语教育市场的构成,包括,林林总总的培训学校,补习班;五花八门的考试、测验;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英语课本、参考书、辞典,各式各样的教育器材,等等。
        20:23 回复
     白水渡寒   0位粉丝    4楼      
      在英语教育市场中,收入最稳定的是各类考试的主办者,他们个个富的冒油,是权利变金钱的典型代表。以职称英语考试,每年的考试费,教材,参考书等加起来按200元算,400多万报考者,费用就有数十亿元。
      托福、GRE、GMAT、雅思等国外机构主办的考试,费用还高得多。托福考试费800元,10万人报考,其收入也达到8000万元。
      各类培训机构(个人),也是教育市场的主角。从每小时10元的家教,到费用超过2万元的高级培训,各色人等针对不同目标市场,各显神通瓜分蛋糕。
      一个“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平均每年培训学员四、五万人,每年的教学收入达数亿元,据一项不完全统计,中国外语培训教育机构,目前超过3000家,学费根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的不同,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平均收费标准为,每人每小时20元至30元。
      数以万计各类英语教材,参考书。如果平均按10元/万册算,每年可达100亿,当然成为出版商最喜欢出版的书籍。
      另外,以游戏机、学习机、语言复读机等代表的教育器材在市场上抢尽了风头。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的语言复读机销量为800万台、学习机为750万台、电子辞典为600万台。按一台复读机100多元的价格,800万台就在10亿元左右。
      再看看大学考研英语培训的场面:随处张贴的花花绿绿的考研英语培训班广告,已是当下大学校园风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里,其情形简直可以直比“文革”期间张贴满墙的大字报。2002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刚刚结束,针对2003年的考研英语培训广告已是铺天盖地。广告上的授课“明星” 近十年间换了一拨又一拨。这些来自皇城脚下的“专家们”,每年自9月份开始,便在中国的上空飞来飞去,给各大城市带去广告上所标榜的“来自当年命题组的消息”。一次串讲门票往往高达数百元,但听众仍有数千之众。其盛况几乎可以直追二流影视歌星走穴。虽然太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
      现在中国学习英语如同当年的“大炼钢铁”一样,最近路过南京,去了总统府,在参观大门时,看到铁门的介绍,说是原来的铁门在当年大炼钢铁中,拆去炼钢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铁门是根据原来的照片重新修的。在当年那场运动中,不知道有多少国家的财富化成好无实际价值的钢铁产量。我们经常听人说“那时的人为什么那么傻”,我倒要问:我们现在变聪明吗?哈哈,可悲啊,到了21世纪,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场面。
      英语考试已经形成一个年达几百亿的产业,可以与三峡工程(头尾17年,三峡工程静态投资为900.9亿元人民币,考虑其间物价上涨会增加部分投资,另外资金来源中有一部分负债会发生一些利息费用,到竣工之时,累计总投资约2039亿元人民币,每年平均100亿左右)相抗衡,可笑又可悲是啊,这样一个巨无霸的工程,则是由教育部的个别官僚心血来潮随便说一下就执行了。没有看到任何人大议案,甚至连象样的研讨会和课题研究报告都没有。
      英语考试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毒瘤,正在吞噬着国家的巨大财富,并且不断地扩张。
      每年100亿的钱如果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每人5000元,可以资助200万个大学生;如果用于小学教育扶贫,每人1000元,可以资助1000万小学生;如果用于建设希望小学,每所100万,可以新建小学1万所。如果用于西部扶贫,如果用于下岗职工的困难补助-----。
      五、 考试英语已经变成一种利益集团赚钱的工具,摧残年轻人是他们已经设计好的目的。
        20:23 回复
     白水渡寒   0位粉丝    5楼      
      看看博士生考试的英语卷子:卷面上那些卖弄似的找出一些连老外们也几乎早已不计较的语法问题和针对4到5篇断章取义的短文,设计一些谜语般的选择题等这些考试方式,与培养专业研究者英语水准已经没有多大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一位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一年的副教授,在湖北省2001年度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中才取得了57分的成绩。表面上看是一份怎样坚决要把人考“倒”的英语试卷。实际上这班人是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巨大的利益集团服务,你们想想,如果英语大家都很好过关 ,他们怎么会有现在的地位,他们如何能赚到钱,因此英语考试已经变成一种地地道道利益集团的赚钱工具。摧残年轻人是他们已经设计好的目的。
      由于考试的随意性,并且有意思地考倒学生,学生为了过关只能拼命去读,大家知道,英语如果在无意识环境(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学习,是不用花太多的专门时间,而我们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环境,只能靠自己来建立一个这样的英语环境,我们称为有意识的英语环境,这必须花费大量的专门时间,大学生如此,小学生也是如此(虽然有年龄优势)。当前的英语教育体制,已经向下扩展到少年儿童,强制要求数以亿计的少年儿童从他们哑哑学语就学习英语。这是在摧残祖国的花朵。
      看看小学生是如何学英语的,由于小学生看国际音标简直如读“天书”,为此我国曾一度规定小学不准教国际音标,结果逼得小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英语单词,不得不用方块字来标音。一会儿用本地话读音来标音,一会儿用普通话读音来标音。如果小学生让教国际音标,那如同“天书”,国际音标,对小学生又是一个难题。
      原来小学生主门只读语文和数学,现在变成英语第一,这样下去汉语会慢慢成为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甚至说得不中听点是奴隶的语言。大家不要在一块巨大而时髦的“与国际接轨”的招牌下,对于许多其实极为关切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失去了应有的警觉而习惯于麻木。记得中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最后一堂课》,这篇课文讲道:灭绝一个民族最恶毒,也是有效率的手段,就是迫使该民族彻底放弃自己的母语。
      中国高中分文科和理科,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有些人偏重记忆,有些人偏重思维,他们都是人才,偏重思维的人一般记忆的水平较差,而发明创造的他的强项。如果这些偏重思维,聪明的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英语,还学不好,这对他们的自信心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这对国家又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看看大学生出国排名前十位的大学名单: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浙江大学,5.复旦大学,6.南开大学,7.南京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天津大学。这些优秀的学生在长期学习英语过程中,形成一种向往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本来希望这些优秀人才毕业后来改变我们一些落后的现状,但他们为了自己,选择了逃避,虽然有些人会说,他们是去学习先进的技术,但有一个问题希望你们回答,如果我们国家还很落后、贫穷,他们中间有几个会回来啊,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多少爱国精神,这与长期学习英语也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值的一提的是那些为了学好英语听力,经常听“美国之音”的学生,由于中毒太深,可以说对国家几乎没有多少感情。这不能完全归罪于学生本人啊。
      不要过多地责怪科技界的水平低,后继乏人啊,他们是无米之吹,因为教育界培养的不出人才,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告急,汽车没有自己真正核心技术,手机没有自己真正的东西,计算机行业只能当组装厂-----。
        20:23 回复
     白水渡寒   0位粉丝    6楼        更严重的这样学习英语还会形成一个可怕的怪圈,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与外国培养的人才差距大,人们就会引进更多的外国人才,由于羡慕就越显英语重要,自然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学英语,这样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水平就更低,怪圈的结果是:中国与外国的人才培养差距越拉越大。
      几点建议
      1、凭心而论,教育部在大学扩招,高考计算机招生等方面做了一些成绩,但由于考试英语毒害太深,因此希望各位人大、政协代表,提个议案,对教育部关于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英语考试提出质疑。
      2、成立国家外语翻译研究院,主要从事国际著名杂志及书刊的及时翻译工作,以跟踪世界最新的科技前沿。中国需要精确的“翻译“,而不是像现在,几亿人在读英语,但真要找几本外文翻译书籍,找什么,没什么。
      3、各省建设一个外国语学院,业有专攻,另外加入WTO,不仅仅需要英语人才。
      4、以计算机考级为蓝本,制定国家英语一级考试,二级专业英语考试,严格控制词汇量。
      大家知道,计算机比英语重要且有用的多,而计算机知识又比英语复杂的多,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因此在考计算机等级时,设计的非常合理,一般人考一级,高等教育需要掌握一种编程语言,那就考二级吧,虽然计算机也有三级,四级,但大家都不会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计算机考试,是一种对学生非常愉快的考试,人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过关,利国利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事物如果认识的越清楚,越不会头脑发热,发热的东西往往是对事物的无知。英语考试应该好好总结教训,向计算机学习。
      5、用英语国家一级考试取代所有的英语考试,包括小学,中考,高考。对于城市的小孩,可以在小学时过关,边远贫困地方的学生可以在大学过关。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因为英语毕竟是芝麻不是西瓜。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6、如果我的结论是错误的,“英语不是芝麻是西瓜”,那就希望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或政协代表,在开人大会议时提个提案,请求把英语列入第二母语,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学好英语,学生也可以在无意识环境中学好它。但当今世界,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成为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在其对外实行经济扩张、军事入侵的同时,一直在不断谋求文化入侵! 当然如果你们不怕汉语成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话。
      7、理工科学生英语过级,改成学生过发明专利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希望,一个国家如果一直学习别人的东西,不可能有自己真正的知识产权,永远只能当二流,如果把理工科学生英语过级,改成学生过发明专利,那结果会是如何呢?全国上下都在发明创造,都在创新,如果按百份一专利转化率来算,平均一个新工厂提供50人的就业机会来算的话,学生自己就可以解决50%的就业,到处都是学生老板,这种效果的示范作用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中国还怕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还怕没有自己的品牌吗?中文系的学生英语过级可以改为写出一句象“山雨欲来风满楼”之类经典的话,或一篇小说,那我们的精神食粮会匮乏吗?我们的电视剧会那么无聊吗?音乐专业过级改开专场演唱会等等。
      8、听说北京市为了迎接2008奥运会开展“市民讲英语活动”,还是不要搞为好,中国现在政策制定者最大的毛病在于,一个政策的制定不知道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多大的变形量。看起来政策个个好,最后执行的时候都变了样,原因就在于政策制定者的前瞻性和定量分析的水平不够。迎接奥运会不是靠说多少英语就可以办好的,而必须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而不是表面文章。如果一定要叫大家说英语,我看三句就够了。
        20:23 回复
     白水渡寒   0位粉丝    7楼      
      1、HELLO 。2、WELCOME TO BEIJING 。3、CAN I HELP YOU ?
      9、大学主要的任务还是培养学生,最近北大在搞改革,如果外部大环境没有改变,靠自己改自己,永远是改不好的,最多只会小打小闹,清华,北大的学生脑袋是全世界一流的,可惜被他们培养成什么样子的人才啊,真是国家的悲哀。现在教育界是最不思进取的行业,因为没有一点压力,也是腐败最公开化的地方,看看那些学校领导,拿学生交的钱,整天吃喝玩乐,可以合理合法地报销。大量的钱可以随心所欲地花,不要经过任何程序。教育到了这个层次,如果再不改革,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如果教育主管部门一下还不知道如何改,那就学习小平同志提倡的搞特区试验。首先选清华大学(只要以学生为中心,任何改革对学生都是有益的)。因为理工科的标准大家比较一致。全部清华大学的教师员工下岗,包括学校领导,在全世界公开竞争,实行全员聘任制,年工资20万不够,那就50万,每年20%教师淘汰制。一流的学生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对于清华大学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教育部再给一点钱就够了,一部分的钱用于教师的安家费,每人20万不够,那就40万也可以。成立以两院院士为主的专门学科委员会,对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行严格把关。如果改革做的好,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只是时间问题。
      两条新闻:
      (1)中国教育部官员透露,中学将推广英语考级制。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组组长张连仲教授近日在南京透露,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己在酝酿中,今年暑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己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级,要求掌握5000个英语词汇,是现在高中毕业生词汇标准的2倍多。它要求高中毕业生能熟练地用英语获得和处理信息,并用英语进行较复杂的思维和交流。椐悉,中国高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求达到7级,高考要求达到8级,掌握3500个词汇。《新华日报》
      (2)保护国语,法国go-vern-ment封杀“E-mail”。法国人对母语的热爱,对英语的鄙视是众所周知的,日前,法国文化部刚刚宣布一项禁令,为了阻止英语的入侵,禁止国人使用电子邮件的英文单词“E-mail”而必须使用法语版的“Courriel”。作为国际大都市,在巴黎懂英语者大有人在,如果有人同他们用英语交流,他们大多不理不睬。只有在机场接待处或在象欧洲迪斯尼乐园等国际友人众多的公共场所,英语才派上用场。这倒不是法国人高傲,而是他们已把使用法语提高到民族形象和尊严的高度。《海峡都市报》
      一点希望:
      现在中国教育问题很多,改革阻力很大,必须要有强大的社会舆论,才能推动这项改革的进行。希望我这篇文章能在你的支持下成为这场改革的导火索,为国家尽一点义务。也希望在你的支持下,介绍给更多的读者。
      后记:
      (1)、做为一个公民,不为名,不为利,我尽到了义务,如果只是为了骂人,我还不如带小孩去运动。对于考试英语你肯定有话要说,那就说出来,也许会反对我的观点,这没有关系,说的人多了,对事物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国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现在国家的领导人还是很执政为民的,不象那些教育官僚们,他们一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二不与时俱进,当然更不会执政为民,他们是在执政害民。
      (2)、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也在这场大变革中受益非浅,特别是那些官员,已经不会为生活而担忧。但就是有些官员,都已经是知天命的年龄,还整天满脸杀气,当这些人私欲膨胀到一定程度时,道德就没有了,已经与动物没有多少区别。因此做人还是要有点良心,好事做一点,人善一点,钱多了,死了也带不走,这叫“五十而知天命”。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同意,可以考虑考印第安语。
  很多人学英语是被逼的,学了没起作用
  支持把英语设为官方语言。
  你把它取消了,那些告英语混饭吃的人怎么办?你发给工资吗?
  这回有委员讲人话了。
  涉及到官员利益的东东,没有用,仍会长期存在
  有啥子必要从糼儿园都开始学那个鸟语嘛,从初中到大学学老这么多年,也不见得和老外能流利对话各,学老有个屁用,连学位都要靠它拿,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没见过哪个国家大学拿学位还要考一门外语的,你又不是主攻语言的,用得着考吗,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哈,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各,不晓得是啥子逻辑。老壳着门夹老  
  顶一顶
    无论是升学考研还是职称评定,考试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等考完试后就忘了一大半了。      
  这么好的帖子,不得不顶!  英语这东西,我是从初中开始就被逼学了,英语一直都学不好,可怜我记性真是差,刚刚考试出来,我就可以把答案给忘了,可理科(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往往都能考很高的分,咱靠的就是思维,我只记住了方法;可英语不行啊,上了高中之后印象中英语就没及格过,最后高考的时候虽然也进了名牌大学,可英语拉低了总分(算的综合分,说到这里,我真的很想骂一句,是哪个操蛋的王八蛋发明了综合分!到现在都没搞明白综合分是这么算出来的,反正最后就是虽然你原始分比别人高那么点,但因为你各科不均衡,算成综合分后比别人的还低!)。到研究生毕业,一直都在要求英语,真正出来工作之后英语却极少能用上。工作至今唯一用上的一次还是一次出去玩,碰上一老外,跟她说了句“have a good night”原来我被逼学了那么多年就为了跟一个老外说一句have a good night!  按理说我的语言能力也不算差,读大学的时候在武汉读的,当地人都说的武汉话,实习了4个月之后,跟武汉人接触得多了,我也能以用武汉话交流了。自认为还算可以吧,可能有人会说武汉话跟普通话很接近。后来到广州这边来,学粤语更快,2个月就可以进行日常的交流了!  这就是语言环境的影响!可反观我们国家,全国人都可以讲汉语,没什么英语环境的,非要把英语抬得比汉语还高,真是祸国殃民!学生A:如果让你当了总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B:我首先把教育@部长给撤了!  
  我一直都相信,不是我能力不行,只是我不愿意花那么大的精力去学这没多大用处的英语,真要是哪天出国了,把我丢在全讲英语的环境里,3、5个月也能跟他们交流了!工作中真要有一些文件需要翻译,还不如直接给钱专门翻译的人或者机构来的快呢!不需要你花时间,花得钱可能比你报一个什么什么英语提高班还少呢!
        支持      
  那么请楼主解释下学习圆锥曲线方程、微分和导数有何用,学习动量守恒有何用,学习有机物命名法则有何用,学习DNA结构有何用,学习季风和洋流有何用,至于中国的政治历史这样带有某些强烈倾向的东西暂且就不说了。反正这些科目工作了大概都是用不到的,除非你搞这方面的研究。咱上学就学语文,考试考语文,找工作面试谈论语,楼主你开心不?楼主敢不敢报个真名,咱选你当人大呆表,提案废了其他科目,楼主满意不?
  英语不要必修就行了,和政史地理化归一个档次最好
  只要不必修大家还有选择的余地。
  按楼主说观点我可以说除了数学以外的都没用,都可以自主选择    干嘛非要来英语说事。13年教育所有的东西都只不过是用来选拔可能成为未来精英的一种工具,都只是一种选拔的工具而已。    
  很久以前,我也发过类似的帖子,呵呵,一顿砖头瓦块,砸的是稀里哗啦的!唉!中国,中央之国,那种万国来朝,威服四夷的时代过去了,中国人也就忘记了!大国 中华之崛起......难,实在是难!盛世中华 !呵呵!还记否《邯郸学步》那则很有意思的小寓言故事,我们露出会心的微笑的时候,能否记得我们大家--这个时代无非如此,如此而已!看看近代我们学习的外语,先是个别地区的日语,后世全国俄语,在后就是英语,实在是不希望再多出一个来!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命运多舛的民族,为我们,为子孙后代,祈福吧!希望楼主少挨几砖吧!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并不比老祖宗们聪明!  
中国人只是私生活方面比较聪明!古人的艺术成就早就达到了一个巅峰!譬如:唐诗,宋词,元曲,分别达到了顶峰。后世想要超越,无疑是痴人说梦!在涉及到公权力方面,我们是最愚不可及的
。自夏商周已降,3000余年的历史,无非就是一部血腥的杀戮史!暴君--暴民--暴君--暴民....不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所谓“历史圆周率”,就是如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概莫例外!这句是哪一首元曲里的结尾!一如当年,长叹一声!
  不会英语?翻墙你都困难!
  作者:穷奋 回复日期: 03:02:29 
      英语不要必修就行了,和政史地理化归一个档次最好      顶
  有回英语课,老师问题我不会,看着老师鄙夷的目光,回了一句:汉语都学不好,还学什么英语?
  世界语言为什么不学...除非到了中国在绝大多数领域都赶欧超美的时候,英语才能变的可有可无。
  按照LZ意思,就学习以前的四书五经,再学点写八股文就行了是吧!记住,这个国家不是仅仅为你个人而存在的!
  英语不要必修就行了,和政史地理化归一个档次最好    
  英语不要必修就行了,和政史地理化归一个档次最好    
  顶,顶到我儿子选修英语为止
  哀鸣,又见哀鸣~~~    说实话,要学好英语,达到听说自如的境界不容易,但有个三四千单词量,轻松过考试,轻松过四级,还是应该的!    如果只把精力放在一门语文(或几门文科)上,没有意思。这个世界很大,对不对!上面有不少人说学英语是被逼的,我真是无语。
  顶英语别必修
  说的很有道理,英语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科 不同使用频率 合理科学的设置学习要求,而不是一刀切全部要过
  说的很有道理,英语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科 不同使用频率 合理科学的设置学习要求,而不是一刀切全部要过
  顶有个毛用,你自己都说了,这东西养活了官,重点啊!有官牟利,这事儿就好不了,除非民主了。
  我是被英语害苦了,高考才考四十几分
  要是不学英语了。中国的大人们会不高兴的。因为那样他们就没有了媚外的资本了。可悲啊。
  英语应当像物理化学历史一样的地位不要放到语文与数学平等地位,现在越来越离谱了,小学就学了,只要高考不必考就没这么热了,不想学的还有一条出路。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