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家有哪些?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哪位?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哪位?
其他回答 (5)
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
  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
  石申,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家。
  贾逵(30~101),东汉时代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张衡(78~139),东汉时代伟大的天文学家。
  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
  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张子信,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
  张胄玄,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刘焯(544~610),隋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
  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
  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
  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
  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
  苏颂(),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元代天文学家。
  王恂(),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邢云路(生卒年不祥),明代天文学家。
  洛下闳(生卒年不详),明代天文学家,浑天仪创作者。
  徐光启(),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
  薛凤祚(),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
  王锡阐(),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
  梅文鼎(),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李善兰(),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落下闳(公元前140-前87年)中国西汉时期天文学家,以历算和天文学的杰出成就著称于世,为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汉武帝元封年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他与他人合作创制新历法,优于其他历法,被汉武帝采用,称《太初历》,共施行1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优良历法,
  张衡(公元78—139年),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科学论断。
    郭守敬(),中国古代杰出的八大科学家一。为了精确汇集天文数据,以备制定新的历法,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整套天文仪器,共13年,其中最有创造性的有3件:高表及其辅助仪器,简仪和仰仪。郭守敬根据观测的结果,于公元1280年3月,制订了一部准确精密的新历法《授时历》。这部新历法设定一年为365. 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历》也规定一年为365.2425天,但是《格里历》是公元1582年开始使用的,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整整300年。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 4种,共计105卷。直到很晚,世界各国的科学界才逐渐了解他。
  甘德,战国时楚国人。经过长期的天象观测,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里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其中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位置已被测定,是世界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并指出了它们出没的规律。
  石申,战国时代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著有《天文》八卷、《浑天图》等。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甘石星经》在宋代失传,今天只能从唐代《开元占经》里见到它的片断摘录。它比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测编的欧洲第一个恒星表早二百年,《甘石星经》在我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张遂(一行)(683年-727年),唐朝高僧,著名的天文学家。主要成就是主持编制《大衍历》,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等方面均有重要的贡献。纠正了我国古天文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关于子午线“王畿千里,影差一寸”的错误计算公式,对人们正确认识地球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设计制造了黄道游仪、浑仪、复矩等天文测量仪器。
  祖冲之,商朝天文学家祖冲之除了研究数学外,祖冲之还非常注重天文学的研究。他发现前代的历法不够精确,采用历法推算出来的天象有时与实际天象不符。于是,祖冲之博览古历,在吸取前代历法精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长期观测天象的结果,于33岁时创制了《大明历》。在《大明历》中,祖冲之首次引入了岁差,还采用了391年设置144个闰月的精密的新闰周。这些做法,都是对前代历法的重大改革。他在《大明历》中所采用的一个回归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天数只相差50多秒;采用的一个交点月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1秒;在制历过程中,他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正午时日影长度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这个方法为后世长期采用。
  沈括是北宋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不仅精通地理,而且对天文、数学、医学、农业等学科也颇有研究。30 多岁时,他在参中编校昭文馆书籍的工作中,开始学习和研究天文学。他注重实际观测,通过学习和实践,他认识到岁差现象引起天象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他解释月亮是因为受太阳光照射发光而产生圆缺变化;他科学而生动地描述了常州陨石的坠落过程,并准确地判断出其成分是铁;他还注意到行星的视运动有往复现象。
    徐光启()是我国明末著名的科学家,是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人。崇祯帝授权徐光启组织历局,重新编历。徐光启力主在研究中国古代历法的同时,参用西历,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请了三位传教士参与此工作,编译成了《崇祯历书》。这本系统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巨著,包括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理论、仪器、计算和测量方法等。在编历中,他还注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介绍和西方观测仪器的引进等工作。他所主持的编历工作,为中国天文学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李善兰(年),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在天文学方面,他翻译了赫歇耳的《天文学纲要》一书,名为《谈天》,于1859年出版。书中介绍了哥白尼的学说,李善兰在序言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说明日心体系和行星运动中的椭圆定律等是客观存在,他还批判了前人对哥白尼日心说的攻击。他对天体椭圆轨道运动等的解算进行过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算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第一次在中国使用了无穷级数的概念来求解开普勒方程。他的著译甚多,他曾将自己主要的天文、算学著作汇编成《则古昔斋算学》一书。》一书。
相关知识略懂社热议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科学家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是什么人_科学_百科问答
科学家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是什么人
科学家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是什么人
提问者:canaries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 )袁隆平是我国的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多项国际奖。他用知识和汗水,加上科学创新的灵感,让中国乃至全世界走向了“丰衣足食”,老外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百姓称之为“当代神农”。【杰出贡献】袁隆平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袁隆平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年,袁隆平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近年来,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又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至2001年,在江苏、湖南、河南等省多点较大面积上,实现了农业部“中国超级稻”中稻亩产700公斤的指标;2003年,超级稻中稻大面积亩产800公斤的目标首次实现,使杂交水稻的产量再上新台阶。【荣誉点评】发现很多人不理解杂交水稻的真正意义,不少人认为自己是北方人,吃的是小麦,不吃水稻,就和袁隆平没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假设世界上有100个人,而粮食只够90个人吃,粮食紧缺再加上财富的不均衡分配,那么就会出现50个人有充足的粮食,而另外40个人没粮食吃,于是大规模的饥荒和战乱就爆发了,这样这场危机就从10人波及到全部的100人。如果世界有100人,而粮食够110-120个人吃,那么粮食就不再紧缺,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囤积现象。全部的100人都可以避免这些危机。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精神】袁隆平院士作为科学家,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成就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平时,袁隆平总喜欢拉着好友一起锻炼,到处宣传他的“生命运动论”。“我自己经常运动是不够的,应该把更多的老年人都拉过来一起运动,大家一起延年益寿!”习惯以“农民”自称的袁隆平运动并年轻着。【袁隆平星】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发现后的暂定编号为1996SD1,其中SD正好是中文“水稻”的汉语拼音字头,当它获得8117这一永久编号后,为了表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敬意,天文学家们决定把它命名为“袁隆平星”。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2、“镁粉大王”与“胶原大王”――吴庆林 吴庆林(1948~ )著名轻有色金属专家,曾攻克多项世界技术性难题一举拿下31个专利、19个发明专利的杰出发明家,现代生物科学博士。【杰出贡献】吴庆林先生是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现代科学家,他曾在有色金属深加工、生物科学工程、合金防水卷材产品等领域都取得过骄人成就,特别是研发的球形镁粉,填补了我国镁粉深加工技术领域的空白,完成了中国镁粉业从进口大国到出口大国的角色转变!并且连续创出了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四项发明:球形镁粉、镁铝合金屑(AZ91D)、无汞锌粉、铅合金板,从而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科研工作者昂首、健步地走上神圣的国际领奖台的吴庆林,获得了“世界杰出华人奖”、“对人类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就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吴庆林博士又相继成功地开发了两项顶级产品:一是防水、防潮的建筑用材、铅合金板,二是制造干电池的主要原料无汞锌粉。此外,吴庆林教授在生物科学领域也有杰出贡献,他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我国生物科学界关于肽物质提取的活化酶解与纯化技术难题,成功通过两项专利技术实现了生物活性肽、胶原蛋白肽的提取与纯化,使得其成立的太爱肽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肽物质原料供应商之一,也为我国的肽物质开发应用领域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促进了近些年胶原蛋白肽、生物活性肽在食品、化妆品、医疗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饮食、保健、美容等各个方面都影响深远,不愧为对人类做出特别贡献的科学家。吴庆林博士是名副其实的发明大王,发明和创新就是他的生命线,下一个发明是什么?我们还将拭目以待!【荣誉点评】1、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火炬水下点火的仪式曾经轰动世界,这次点火仪式用到的点火材料就是吴庆林博士发明的镁粉,这也是我们全中国人的骄傲。2、吴庆林博士建立和领导的太爱肽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胶原蛋白肽原料提供商,其掌握的两项提取与纯化技术均受国家专利保护。【镁粉大王】“镁粉大王”吴庆林,1948年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1967年毕业于西安西北大学,曾专门学习有色金属深加工技术。1988年,吴庆林不慎被撞成股骨头坏死拄起了双拐。从此,开始了他历时六年的对镁粉加工的研究。他土法上马,用盆盆罐罐当器皿作试验;他借钱买来含镁铝成份的废飞机碎片,反复冶炼,经历了无粉次燃烧和爆炸;他右手三个指头的筋被燃烧的镁球烧断了,他的下巴也被镁见水后的火苗烧掉了皮;他计算用的资料装整整6麻袋;他一共进行了386次试验;他总共向100多位亲朋借了70余万元的债……正是以这样的代价,吴庆林铺就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只要认准的事,就一定干到底!”吴庆林的这句话,道出了他成功的奥秘。在他的“高速涡流镁粉机”问世之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还比较低。到八十年代末,我国的镁粉加工技术才达到100目左右,国家每年都要以巨额外汇从国外进口。有了“高速涡流镁粉机”之后,我国生产的镁粉不仅达到600目,而且规格齐全,质量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超过国际标准。此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由一个高粒度镁粉进口国一举变成出口国。三年来,这种被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冶炼、制药、化工等高科技领域的高粒度,已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6000余吨,创汇1800多万美元。2000年一年外汇收入高达6500万美金。吴庆林就是凭借其研究出来的这个球形镁粉,被赞誉为“镁粉大王”。【媒体报道】吴庆林的这些动人事迹,2000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和《实话实说》先后对其作了现场专访报道,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这位卓尔不凡的发明家,激起了人们对其无限的敬意。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3、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 )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火箭专家,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战略科学家,流体力学的开路人与工程控制论创始人。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多领域取得出色研究成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杰出贡献】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先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1956年4月起,他作为这一领导机构的成员,负责规划与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此后他长期担负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他把中国导弹武器和航天器系统的研制经验,提炼成为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军事运筹和社会经济问题,成功地推进了作战模拟技术和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导弹之父】在钱学森的参与下,1960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火箭,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接着又进行了用中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飞行正常,原子弹在预定的距离和高度实现核爆炸,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日,钱学森又与其他科学家一起,成功地发射了重量为173公斤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了新中国的航天时代迎来了新的曙光。【曲折的回国经历】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工作上拥有便利的条件。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1935年8月,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之后钱学森成为冯?卡门领导的古根罕姆航空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里进行火箭技术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1955年回国前他向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可以说,钱学森在美国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在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下,钱学森回国的时间一拖就是五年,并且受到了不断的迫害。钱学森在美国受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国内,新中国震惊了!国内科技界的朋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在违背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监禁了钱学森。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4、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钱三强 钱三强() 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我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杰出贡献】钱三强是发展我国高能物理和开展国际高能物理合作的最早组织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不久,他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就着手组织建造高能加速器,积极同欧洲粒子研究中心(CERN)和美国几个著名的高能物理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并亲自率团前往考察,把握国情特点提出建议,为我国发展高能物理起了重要作用。钱三强的经历还与中国科学院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他和丁瓒一起起草了《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这个草案在总结旧中国科学事业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描绘出构建科学院的基本蓝图,对于建院的基础,所包括的学科范围和科学院的性质、任务、组织系统,以及拟调整、改组而设立的研究机构等,都有详尽说明,为建立中国科学院作了大量的奠基性工作。【会用人才的伯乐】1948年夏天,钱三强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回到战乱中的祖国。从新中国建立起,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50年代钱三强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1955年,中央决定发展中国核力量后,他成为规划的制定人。随后,他参加了苏联援助的原子反应堆的建设,并汇聚了一大批核科学家(包括他的夫人),他还将邓稼先等优秀人才推荐到研制核武器的队伍中。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中央决定完全靠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已兼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他倾注全部心血培养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使在“两弹一星”的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核专家,让中国在这一领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1960年,钱三强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5、冲在最前面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日~日),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伟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学大师,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为祖国奉献出一生的前辈,他在艰苦的环境下成功地为中国造出了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杰出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生平事迹】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的兴亡紧密相连。1948年至1950年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邓稼先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邓稼先精神】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6、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王大珩(1915~ )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开创并发展了中国光学技术、光学计量、激光技术、光学玻璃、光学工程等领域的工作,为发展国家尖端武器而研制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有突出贡献。是我国“863”高技术计划的主要倡导者。【杰出贡献】王大珩早年曾留学英国,为了祖国的光学事业,他毅然决然在1948年回到了当时还处于战火之中的祖国。解放初期,他用折合700万公斤小米的经费,建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光学仪器馆,并选定长春作为中国光学产业的摇篮。后来王大珩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光机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光机研究所,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使该所成为中国第一个重要光学技术发展基地,并支援了国内其他光学科学研究和教育单位的建立和成长。1953年底,在王大珩的带领下,熔制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为建立中国的光学仪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1956年在他指导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开创中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光学工程研制和批量生产的历史。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在王大珩的领导组织下诞生。这件仪器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激光器的国家,引起了国内外震惊。进入60年代,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的研究重点转向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1960年上半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为自行研制中程导弹,委托长春光机所研制大型光学测量设备,王大珩出任总工程师。他主持和负责进行了导弹靶场光学测量仪器的研制,其中大型跟踪电影经纬仪口径650mm测量精度12秒,开我国自行研制设计大型精密光学工程之先河,具有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红外、激光的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研制成功了海上靶场测量船的成套光学测量设备,用于导弹和卫星发射测量,重点解决了船体漂荡、船体变形。对光学测量设备和雷达测量角度的修正问题,属国内首创。由于他的开创性工作及有力的组织,开创了我国第一支光学工程的队伍,解决并提供了我国名靶场的80%以上大型光学测量设备。1986年3月,王大珩和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等4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发展中国的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后来形成了我国波澜壮阔的“863计划”。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7、现代毕升――王选 王选(1937~ )中国计算机应用专家,他主持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杰出贡献】王选院士是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图象的计算机处理研究。1975年以前,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75年,王选开始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王选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并在华光Ⅳ型和方正91型上设计了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复原算法,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王选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在中国省市报社和出版社、印刷厂逐渐普及,并出口港、澳、台和新加坡等地。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取消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同时,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王选不仅仅满足于科学性的发明创造,他是最早致力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学家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王选就开始着手进行研究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工作,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成功地闯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市场化道路,使得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引发了一场出版业的“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革命。【事业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王选创立方正电子集团,在其后的几年里,方正以100%的速率迅速扩张,并且在近10年的时间里,印刷一直是该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至今为止,北大方正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出版和印艺产品软件开发商及系统集成商,王选成为方正,乃至中国IT产业的领袖级人物。王选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中国科协副主席。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8、固体物理学的开拓者――黄昆 黄昆,(1919~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杰出贡献】从“黄散射”到“黄方程”,从“黄―里斯因子”、“玻恩和黄”到“黄―朱模型”,黄昆在固体物理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他的理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对固体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信息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他投身于国家教育事业,从事于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等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科技栋梁之才。【科研经历】1947年黄昆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的理论,70年代已为国外一些科学家所证实和应用,成为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的一项有力的手段,被称为“黄散射”;近年来国外在中子衍射中还证实了这种漫散射。1950年黄昆与A.里斯开创了“黄-里斯理论”。他首先提出和发展了以晶格弛豫为基础的多声子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理论,对于认识晶体的光学性质、电学性质以及杂质、缺陷对光电性质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在60年代被实验证实,被国际上称为黄-里斯(Huang-Rhys)理论,理论中的S因子被称为Huang-Rhys因子。他和他夫人里斯(Rhys)合作的“F-中心光吸收和无辐射跃迁理论”这篇著名论文自1965年以来已被引用超过500次,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文献之一。1951年,玻恩与黄昆合著了一本“从量子力学最基本的原理出发,运用演绎的方法,推导出晶体结构和性质”的书――《晶格动力学理论》。该书用量子力学原理,全面地总结并发展了晶格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版再版,译成多国文字,现被誉为“牛津经典著作”,是国际上晶格动力学的第一本权威著作,被该领域的大小科学家所广泛引用。黄昆不仅承担该书的全部写作任务,而且在撰写过程中对许多固体物理基本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的贡献可用波恩在该书原序中的一些话来表达:“黄昆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不过本书已变得和我原来的计划面目全非。黄博士坚信科学的目的在于社会效益,因此,撰写了几章比较基本的引论,而后再逐步引申到第二篇的普遍理论。他同时重写了我原先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使之更加普遍化,并增加了新的章节。因而,本书的最终形式和撰写应基本上归功于黄博士”。1977年,在“阔别”科研生涯近30年后,年近花甲的黄昆壮志不坠,再次开创了第二个春天,提出了“黄-朱模型”。该模型不仅正确地解释了选择定则问题,还揭示了界面模的物质本质,被人们广泛承认为超晶格拉曼散射的最正确的理论,也为更低维体系的拉曼散射理论打下了基础。80年代以后,黄昆先生大力推动我国的超晶格研究,他在1985年就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半导体超晶格的意义,将与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相比拟。在他的倡导下,设立了国家和科学院相应的重大项目,并成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分子束外延技术的封锁禁运,促进我国超晶格材料生长和研究、器件研制以及光电器件产业化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9、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 王永志(1932~ )我国航天技术专家,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杰出贡献】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王永志带动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王永志与他的同事们使中华民族圆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学习洲际导弹】经历过朝鲜战争的王永志曾树立下理想,就是想搞国防、飞机设计。1952年,王永志如愿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专业。1955年,又到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飞机设计。1957年秋,聂荣臻带领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谈判,中苏正式签订协议。当日,王永志接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通知,有重要领导要接见。让王永志没有想到的是,接见他们的重要领导就是陈赓大将和刘杰。首长说:“苏联答应为中国培养原子弹、导弹专业的留学生,从现在起你们就要改行学导弹了。”大使馆留学生管理处很快作了具体安排,于是王永志从飞机设计专业转为导弹专业,开始跟随大名鼎鼎的苏联“火箭之父”科罗廖夫的第一副手和接班人、苏联著名的火箭设计师米申院士学习导弹。王永志回国后被分在了中国火箭研究院从事导弹与火箭的设计工作,他写的《“331”工程概论》一书后来为中国的通信卫星工程奠定了基础,航天部的专家们人手一册。【中国第二代火箭的领军人物】钱学森第一次接触王永志,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而真正“认识”王永志,则是1964年。1964年夏天,中国在酒泉基地发射“东风2号”导弹,那天戈壁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导弹加注燃料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装入导弹的燃料温度越升越高,最后出现了严重的“气化”问题。若不及时补救,将影响导弹的射程,致使导弹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指挥部当即召开紧急会议,专家们谈了不少补救方案,都不合适。于是指挥部再次召开扩大会议。当时还是个小小中尉军官的王永志也被“扩大”进了会议。当他听到不少专家都在说,要再补充燃料,加大火箭的推力,提高火箭的射程时,他再也坐不住了,突然站起来说道,不能加大燃料!我认为应该泄出一些燃料,才能提高推力,加大射程。王永志话一出口,语惊四座。有人当即反驳说,你是在开玩笑吧?谁都知道,只有加大燃料才能增强推力,如果再减少燃料,导弹的射程岂不更近了吗?结果,不少人反对。钱学森得知此事后,从北京匆匆赶到发射场。当晚,王永志敲开了钱学森的房门,将自己的补救方案大胆向钱老详细阐述了一遍。钱学森听了后,说,有道理,我看行!接着便在第二天的会上力排众议,对王永志大胆的逆向思维给予肯定。但总师对这个方案还是有些担心,迟迟不肯签字。现场总指挥、军委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只好出来说话了,我看还是打吧,如果成功了,算你们的,失败了,算在我的头上,我向中央作检查!总师这才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最后发射圆满成功。王永志这个名字也因此“留”在了钱学森的脑海里。结果,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震惊世界。几年后,在航天部的一次会上,当讨论到谁当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时,钱学森说了一句,我建议由王永志当总师。于是,1978年,王永志出任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成为中国第二代火箭的领军人物。【“神州”大总师】所谓“大总师”,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显然,“大总师”这个角色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载人航天工程批准后,谁来担当载人航天工程的“大总师”,是当时中国航天人比较关注的一个敏感问题,也是国防科工委、航天部以及中央反复考虑的一个问题。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王永志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两年后,又经当时的军委主席江泽民亲自批准,62岁的王永志从航天部紧急调入国防科工委,直接授予少将军衔。在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上,授予将军军衔的科学家有两位,一位是留学美国的钱学森,一位就是留学苏联的王永志。如果说钱学森是中国第一代科学家成功者的典范,王永志则是中国第二代科学家成功者的代表。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10、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金怡濂 金怡濂(1929~ )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杰出贡献】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计算机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金怡濂院士从前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学成归国,并从此开始了他为之奋斗至今的计算机事业。半个多世纪来,金怡濂一直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高速信号传输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末,金怡濂相继参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多种通用机、专用机的研制;70年代初,他敏锐地认识到双机并行在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性上比单机将有较大提高,由此提出双机并行计算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70年代后期,金怡濂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主持完成多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取得中国计算机技术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机芯片迅速发展,金怡濂预见到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将成为国际巨型机发展的主流,提出基于通用 C 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设计思想、实现方案和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混合网络结构,解决了240个处理机互连的难题,并研制出运算速度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水平的并行计算机系统,实现中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推动中国巨型计算机研制进入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时代。 90年代,他撰写了“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等专论,倡议抓住机遇,发展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使我国赶上世界巨型机技术先进水平。在西方强国对我实行高性能计算机禁运的背景下,金怡濂受命主持研制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担任总设计师。他提出了以平面格栅网为基础的“分布共享存储器大规模并行结构”的总体方案,提出了网上多种集合操作以无匹配高速信号传送等技术构想和解决方案,均获得成功,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三千亿次以上。江泽民主席为该系统亲笔题名“神威”。【“神威”扬威】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利用“神威”计算机精确完成极为复杂的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在国庆50周年和澳门回归等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用“神威”计算机作为通用的药物研究平台,大大缩短了新药的研制周期;该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用“神威”进行新一代高分辨率全球大气模式动力框架的并行计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神威”运行以来,先后完成20多个单位100多个课题的高性能运算,取得丰硕的应用成果,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发挥出重要作用。“晚霞未必逊晨曦”。五十多年来,金怡濂一直致力于民族计算机事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至今仍奋战在研制的第一线,不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影响中国的十大科学家
[1]教育百科 index.php?doc-view-2794.html
回答者:quaint9362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