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除水以外还可以不溶于水的溶剂哪些溶剂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精彩内容 及时分享
新东方中考微信
新东方中考微博
[初中化学]溶液漫谈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国安
  溶液对于你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学科学里学习过溶液,在前面的单元里和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日常生活中都用到过溶液。与空气一样,水溶液对于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你应知道: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哪些现象;水溶液有哪些重要性质;如何表示溶液的组成;如何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除水以外,还有哪些常用的溶剂等。
  一、物质的分散
  溶解 通常情况下,一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处完全一样;所谓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物质溶解时常发生热量变化。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乳化 油脂难溶于水,在它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能使油脂以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是乳化剂。乳化剂所取的作用就是乳化作用。
  二、溶液的组成
  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固体氯化钠、液体酒精、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分别得到氯化钠溶液、酒精溶液和盐酸。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大。
  三、溶液的性质
  导电性 溶质溶解时,如果分散到溶剂中的溶质的粒子是离子,这种溶液就可以导电;如果分散到溶剂中的溶质的粒子是分子,这种溶液就不能导电。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分散到水中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蔗糖水不能导电,是因为分散到水中的是蔗糖分子。
  凝固点降低 溶质可以降低溶剂的凝固点。当液态水凝固时,因水分子的运动变得很慢而结冰,当水中存在溶质的粒子时,水分子的结晶变得更加困难。必须把温度降至0 ℃以下,固体才能形成。
  沸点升高 溶质能使溶剂的沸点升高。在纯水中,所有的分子都是水分子,而在溶液中,溶质粒子的存在使得水分子逃逸的难度增大,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使水沸腾,水沸腾的温度比100 ℃高。
  汽车水箱中的抗冻剂,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醇形成的。这种抗冻剂的凝固点是-13 ℃,沸点是176 ℃。
  四、溶解的限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原来的不饱和溶液可以变成饱和溶液。
  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氮气在压强为101kPa和0 ℃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0.024体积的氮气,则0 ℃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是不同的。
  五、改变溶解度
  温度 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降低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溶剂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里;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里。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六、物质的结晶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将溶液加热蒸发,使溶液达到饱和后,再蒸发掉溶剂,溶质就会结晶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还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在生产上,人们常用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提取溶质。如盐场用海水晒盐,就是把海水引入海滩,借助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从而得到食盐晶体。工业上许多化工原料和产品的生产也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例1 向一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分析 将氧化钙投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原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且析出了氢氧化钙固体。原溶液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减少,A、B、C均错。
  变化前和变化后溶液的温度不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不变,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不变。D对。
  答案 D
例2 如图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的是甲物质的溶液,试管①中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试管②中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当它们由室温升到80 ℃时,发现烧杯中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而试管①中盛装的乙物质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丙物质析出。请你据此现象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室温时,____  (选填&烧杯&、&试管①&或&试管②&)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⑵上图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选填&a&、&b&或&c&,下同),能表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
  ⑶若乙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甲物质,可采取的提纯方法是________(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⑷若将试管①从烧杯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从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_____g。
  ⑸在温度______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分析 ⑴室温时,试管②的溶液中没有固体丙物质,它有继续溶解丙物质的可能,它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⑵从室温升至80 ℃,烧杯中固体甲物质的量没有明显变化,试管②中有丙物质析出,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b、c。
  ⑶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曲线a所示),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乙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甲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⑷变化前的温度和变化后的温度一样,变化前、后甲物质的溶解度一样,将试管①从烧杯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从溶液中析出1g固体。
  ⑸当温度大于t ℃时,a(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甲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乙溶液大于甲溶液。
  答案 ⑴试管②  ⑵b c  ⑶降温结晶  ⑷1  ⑸大于t ℃
  练习题
  1.如图,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2.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
  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3.各种洗涤剂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4.现有M、N两种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晶体,则能正确表示M、N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5.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30 ℃时,在145.8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 g KNO3
  D.40 ℃时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可使它变浓
  6.30 ℃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水。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 ℃,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
  A.等于5.6g    B.大于5.6g   C.等于1.6g   D.小于5.6g
  7.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溶液,蒸发掉10g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40%。则原溶液的质量是
  A.30g      B.40g      C.50g     D.60g
8.如图A,一木块漂浮于50o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变化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由此推断温度如何变化?     (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量     (填增多或减少)。
  9.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⑴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预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如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
  ⑴在牙膏中添加某种元素,也能起到防止龋齿的作用,这种元素是   。
  ⑵在人体体温37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木糖醇    蔗糖(填&>&、&<&或&=&)。
  ⑶通过比较溶解度曲线,请你说出这两种物质在溶解度方面的一个共同点:    。
  40 ℃时,将30g木糖醇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 ℃时木糖醇和蔗糖的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其中的一种)。
  11.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
  ⑴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3.实验室里,欲从草木灰中除去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来提取固体碳酸钾。
  ⑴此实验操作顺序为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淀;③    ;④     。
  ⑵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    。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⑶第③步操作,有时可能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
  ⑷在进行第四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搅拌液体,目的是         。
  ⑸检验固体K2CO3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                   。
  14.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⑵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上图中___________区域(选填&I&、&II&、&III&或&IV&);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 ___或___________。
  ⑶生产上要配制5 000 g 10%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多少毫升?加水多少毫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5.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粗锌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烧杯+稀硫酸/g
粗锌样品/g
烧杯+剩余物/g
  请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每组反应均充分):
  ⑴    组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粗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⑵计算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⑶计算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的那组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质量为52.5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B  2.D  3.B  4.B  5.D  6.D  7.B 8.降温  增多
  9.⑴①搅拌  搅拌可加快溶解速度  ②温度  升高温度可加快溶解速度
  ⑵取等量的、颗粒大小程度相同的食盐,分别加入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用热水,另一个烧杯用冷水,发现盛热水的烧杯中食盐溶解得快
  10.⑴氟或F  ⑵>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⑶不饱和  37.5%  将两种溶液均降温至30 ℃等
  11.压强  温度
  12.⑴可以吸收硝酸钾溶液中挥发出的水分,使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剂的量减少,于是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⑵等于
  13.⑴过滤  蒸发结晶  ⑵B  ⑶滤液浑浊  ⑷防止加热时液体飞溅  ⑸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如果产生气体,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CO32-
  14.⑴饱和溶液既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⑵Ⅲ  加入NaCl固体,至不再继续溶解  蒸发溶剂至刚好有晶体析出  ⑶4.2
  15.⑴乙  ⑵86.7%  ⑶19.6%  ⑷28.6%
  更多中考信息》》》
  新东方报名系统》》》
(责任编辑:沈甜甜)
新东方中考网官方微信:XDF初中学习 (微信号:xdfzkxx)
为您提供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时间、中考压轴题、中考分数线、中考英语写作以及海量中考试题,更多关于新东方中考的精彩信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新东方中学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中考分数线
中考后留学常用溶剂除水
常用有机试剂的纯化1.丙酮   沸点56.2℃,折光率1.358 8,相对密度0.789 9。普通丙酮常含有少量的水及甲醇、乙醛等还原性杂质。其纯化方法有:   ⑴.于250mL丙酮中加入2.5g高锰酸钾回流,若高锰酸钾紫色很快消失,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继续回流,至紫色不褪为止。然后将丙酮蒸出,用无水碳酸钾或无水硫酸钙干燥,过滤后蒸馏,收集55~56.5℃的馏分。用此法纯化丙酮时,须注意丙酮中含还原性物质不能太多,否则会过多消耗高锰酸钾和丙酮,使处理时间增长。   ⑵.将100mL丙酮装入分液漏斗中,先加入4mL10%硝酸银溶液,再加入3.6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振摇10min,分出丙酮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钙进行干燥。最后蒸馏收集55~56.5℃馏分。此法比方法⑴要快,但硝酸银较贵,只宜做小量纯化用。2.二氧六环   沸点101.5℃,熔点12℃,折光率1.442 4,相对密度1.033 6。二氧六环能与水任意混合,常含有少量二乙醇缩醛与水,久贮的二氧六环可能含有过氧化物(鉴定和除去参阅乙醚)。二氧六环的纯化方法,在500mL二氧六环中加入8mL浓盐酸和50mL水的溶液,回流6~10h,在回流过程中,慢慢通入氮气以除去生成的乙醛。冷却后,加入固体氢氧化钾,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分去水层,再用固体氢氧化钾干燥24h。然后过滤,在金属钠存在下加热回流8~12h,最后在金属钠存在下蒸馏 ,压入饥丝密封保存。精制过的1,4-二氧环己烷应当避免与空气接触。3.吡啶   沸点115.5℃,折光率1.509 5,相对密度0.981 9。分析纯的吡啶含有少量水分,可供一般实验用。如要制得无水吡啶,可将吡啶与粒氢氧化钾(钠)一同回流,然后隔绝潮气蒸出备用。干燥的吡啶吸水性很强,保存时应将容器口用石蜡封好。4.石油醚   石油醚为轻质石油产品,是低相对分子质量烷烃类的混合物。其沸程为30~150℃,收集的温度区间一般为30℃左右。有30~60℃,60~90℃,90~120℃等沸程规格的石油醚。其中含有少量不饱和烃,沸点与烷烃相近,用蒸馏法无法分离。   石油醚的精制通常将石油醚用其体积的浓硫酸洗涤2~3次,再用10%硫酸加入高锰酸钾配成的饱和溶液洗涤,直至水层中的紫色不再消失为止。然后再用水洗,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若需绝对干燥的石油醚,可加入钠丝(与纯化无水乙醚相同)。5.甲醇   沸点64.96℃,折光率1.328 8,相对密度0.791 4。普通未精制的甲醇含有0.02%丙酮和0.1%水。而工业甲醇中这些杂质的含量达0.5%~1%。为了制得纯度达99.9%以上的甲醇,可将甲醇用分馏柱分馏。收集64℃的馏分,再用镁去水(与制备无水乙醇相同)。甲醇有毒,处理时应防止吸入其蒸气。6.乙醇   沸点78.5℃,折光率1.361 6,相对密度0.789 3。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很多,根据对无水乙醇质量的要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若要求98%~99%的乙醇,可采用下列方法:   ⑴利用苯、水和乙醇形成低共沸混合物的性质,将苯加入乙醇中,进行分馏,在64.9℃时蒸出苯、水、乙醇的三元恒沸混合物,多余的苯在68.3与乙醇形成二元恒沸混合物被蒸出,最后蒸出乙醇。工业多采用此法。   ⑵用生石灰脱水。于100mL95%乙醇中加入新鲜的块状生石灰20g,回流3~5h,然后进行蒸馏。   若要99%以上的乙醇,可采用下列方法:   ⑴在100mL99%乙醇中,加入7g金属钠,待反应完毕,再加入27.5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25g草酸二乙酯,回流2~3h,然后进行蒸馏。金属钠虽能与乙醇中的水作用,产生氢手和氢氧化钠,但所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端午节快乐
嘿嘿我来啦???
本来想带你们去看田野的?
端午节安康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NaCl 溶于哪些有机溶剂?
因为要去除水溶性聚合物中的氯化钠,过滤膜太麻烦,所以想选沉淀的方法来做。
& & 求答案:NaCl 溶于哪些有机溶剂?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已知,20℃,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NaCl,既NaCl的溶解度为36g.10g水中加入4gNaCl,为什么所得的溶液质量是13.6g?剩下的0.4gNaCl去哪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化:可以通过溶剂溶质的量以及温度转化的至于题目中那0.4gNaCl以氯化钠固体形式存在,并没有溶于水中变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0.4gNaCl不属于溶液的一部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NaCl,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所得的溶液质量就是10+3.6=13.6g,剩下的0.4gNaCl没溶解,沉淀在水底了。
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即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NaCl,那么1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3.6gNaCl,形成的溶液的质量=10+3.6=13.6g,剩余的0.4克没有溶解,
按比例可知四克只能溶三点六克,还有零点四克没溶,既然没溶就不算进溶液质量里
因为20℃,100g水中只能溶解36gNaCl,那么20℃,10g水中只能溶解3.6gNaCl;剩下的0.4g未溶解!
没有进入溶液,析出了,这里说的溶液质量应该是饱和溶液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0.4gNaCl是不会消失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溶于水的溶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