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举人爷稻谷香产量高吗

第三方登录
全市86万亩晚稻开始收割 总产量有望创新高
总产量有望创新高,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不同程度减产
昨日,平冈镇百禄村村民在收割稻谷。宋福亮 摄 阳江日报讯(记者/吴翠翠 通讯员/何业锦)深秋时节,稻穗飘香,又到一年收获季节。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今年全市晚稻种植面积86.3万亩,同比增长0.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晚稻总产量有望创新高。但由于受台风“海鸥”影响,全市晚稻白叶枯病感病率达14%,沿海地区的晚稻产量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昨日上午,天气晴好。记者来到高新区平冈镇百禄村,这里是我市晚稻最早收割地区之一。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繁忙的晚稻收割场面,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隆隆作响;农民站在田埂上正小心翼翼地打包收好的稻子,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水稻出现倒伏、空壳现象。“这些都是被台风‘海鸥’吹倒的,往年亩产有800斤,但今年最多不过600斤。”村民梁丽珍指着自家的稻田告诉记者。她今年共种植了1亩晚稻,因为种植时间较早,台风来时正逢晚稻抽穗,狂风暴雨影响了水稻灌浆,出现很多空壳。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台风带来的大风大雨,会造成禾苗机械损伤,引发白叶枯病,患病的植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据统计,全市86万亩晚稻中,12万亩水稻不同程度感病,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预计将减产一至两成。 该负责人提醒,现阶段是晚稻黄熟期,也是增加产量关键期,对尚未收获的晚稻,首要的是要保持田间湿润不缺水,过早断水将对稻谷充实度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水稻产量。农户可在收获前3天排干田间积水,方便机械收割。同时,要注意稻飞虱的防控,防止水稻“穿顶”影响产量。对于一些已成熟的晚稻,要抓紧收获,给冬种生产腾出时间与场地,及早开展冬种有利于增加冬种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举报与反馈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1、扫描上面二维码,2、添加微信号: apdnews
欢迎关注我们的APP
1、扫描上面二维码,2、添加微信号: apdnews
稻谷价格高开 并还将继续高走
现在,部分省区已经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希望能保证农民朋友今年有好收益。那么政策目前到底执行得怎么样?
& & 随着早籼稻收购渐渐结束,中晚籼稻开始上市。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通知印发《2014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 1.38 元,比去年提高0.03元。9月26日和28日,安徽、四川、湖北三省相继启动了托市收购。10月10日,江苏也开始执行最低收购预案。安徽省粮食局副巡视员许维彬表示,政策的执行,将减缓集中上市后价格可能存在的下行压力,让种植户收粮、卖粮更安心。
&&& 许维彬:&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央政府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收购价。到明年元月底,广大农民朋友出售给地方粮食购销企业的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中晚籼稻,都可以享受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
&&& 自从实际的托市收购开始之后,中晚稻的价格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支撑。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王书童表示,一些地区的中晚稻收购价正呈现出缓慢上涨的态势。
&&& 王书童:&具体来说,优质中晚籼稻的价格由托市启动之前的1.33到1.35元每斤,上涨到了目前的1.35到1.40元每斤。同时随着托市价格启动,带动了中晚籼稻的市场价格的上调。市场的收购主体,目前也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势态。比如粮商,米厂、粮库,这三类主要收购主体,目前都在积极收粮。&
&&& 米厂等收购主体们的积极状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稻谷最低收购价自2007年以来连续提高,价格也随之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虽然保护了上游种植户们的利益,却让国内稻米加工行业成本提高、日子很难过,也加剧了市场价格与政策价格、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的差距,生产和加工环节备受威胁。所以,面对不断提高的最低收购价,相关的下游环节的接受度一直不高,这两年尤为明显。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今年的历史最高收购价,仍然能带动市场的积极性呢?
&&& 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种植户陈贵寿正开着收割机在自家的20亩稻田里来回穿梭。陈大哥说,今年的稻谷不愁卖,不仅是因为价格高,也是由于质量好。
&&& 陈贵寿:&今年长势比去年好得多,谷穗比较长,稻谷比较干净。&
&&& 江苏进入十月份以来天气连续晴好,有利于稻谷结实,丰收在望。刚刚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湖北省,今年的稻谷质量也好于去年,中晚籼稻种植面积2713万亩,预计总产量298亿斤,同比去年分别增加140万亩、7亿斤。所以,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王书童认为,质量好、产量高,不仅是今年中晚籼稻市场的重要特点,也是市场活跃的主要原因。
&&& 王书童:&一是今年天气非常好,中晚籼稻的质量也非常好。这意味着大米加工厂加工出来的成本要低,并且成米的数量会高。二是今年低价进口米数量非常少。所以说作为收粮主体的大米加工厂,他们比较看好下半年的行情。同时为了避免今年上半年大米加工厂出现缺粮、无粮可以加工的局面,今年即使价格上涨,他们的收粮积极性仍然是非常高的。总体来说,今年的中晚籼稻市场要比去年好。&
&&& 所以,王书童预计,价格&高开&的中晚稻市场,后期价格还会&高走&,继续呈现稳中上涨的状态。因此,种植户首先要注意中晚稻的储存,保证稻谷质量,然后分批次入市销售,就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 王书童:&今年中晚籼稻的托市时间是从9月的16日一直到15年的1月31日。所以只要是处在托市期间,这个粮价肯定是呈现稳中上涨的态势。所以说农民在售粮上可以根据自家的水稻的产量和自己家的仓容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不同程度、接替性的、分批次的售粮。&
(责任编辑:郑树茂)鄂州市今年小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_新华湖北
您现在的位置: >
鄂州市今年小幅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
11:52:10来源:
鄂州日报【】
鄂州日报讯 (特约记者夏立志)根据国家政策,今年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
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下同)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
据市物价局农本调查数据表明,2013年,鄂州市早、中、晚籼稻因种植成本增加,再加之亩平产量下滑,稻谷生产出现产量、产值、收益均减少的情况。全市调查户平均,早籼稻亩平产量353.59公斤,较上年393.26公斤减少39.67公斤,减幅10.09%;亩平成本1043.82元,较上年920.19元增加123.63元,增幅13.44%。中籼稻亩平产量488.92公斤,较上年578.53公斤减少89.61公斤,减幅15.49%;亩平成本1078.27元,较上年1109.8元减少31.53元,减幅2.84%。晚籼稻亩平产量487.89公斤,较上年516.34公斤减少28.45公斤,减幅5.51%;亩平成本1065.78元,较上年1070.05元减少4.27元,减幅0.4%。
据分析,稻谷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年6月下旬降雨连续时间长,降雨量大,对于早籼稻产量产生一定影响;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持续高温,久旱无雨使鄂州市出现较大面积旱灾,导致中晚稻产量减少。而早籼稻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中、晚籼稻成本减少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成本降低。
(实习编辑:周克宇)
相关新闻:
新华网湖北频道诚邀广大网友投稿,您可以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身边的感人故事,精彩瞬间。
请将作者、拍摄时间、地点和简要说明连同照片发给我们,我们将精选其中的好图、美图在页面上展示,让所有新华网友共赏。&>&&>& > 正文
今年晚稻丰收成定局 全市总产量将达57.14万吨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11:00:14
村民雇请收割机收割晚稻。(吴腾江 摄)  本报讯&(记者罗娟娟&特约记者林东&通讯员肖铭浩)又到晚稻收割季节。记者从市农业部门获悉,今年我市预计晚稻播种面积135.93万亩,总产量达57.14万吨。去年我市受洪灾影响较大,播种面积和单产较低。今年我市全年气候适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因此增幅较大,预计全年水稻播种面积264.91万亩、总产109.9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6.25万亩和7.35万吨。  昨日,记者在兴宁市刁坊镇郑江村看到,一台收割机正在金黄的稻田中忙碌着。&现在雇请收割机,我家3亩多稻田半个下午就收割完了,省心省力。&村民曾伯告诉记者,近几年种田逐渐实现机械化,政府还发放种粮补贴。  &近年来,我市落实好种粮补贴和良种补贴政策,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一定作用,千方百计稳定了水稻播种面积。&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全市共发放种粮补贴资金达2.6亿多元。&我市还扎实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突出抓好高产技术集成推广和优良品种展示推广工作,大力推广超级稻等良种种植。据统计,全市优质稻面积达216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0.1%;超级稻种植面积达101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7.8%。通过落实好高产创建各项措施,辐射带动群众运用适用农业技术,推广了良种良法,增加了水稻单产和总产。今年预计晚稻播种面积135.93万亩、单产419.78公斤、总产57.14万吨,比去年同期132.27万亩、388.9公斤、51.43万吨分别增加3.66万亩、30.88公斤和5.71万吨。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本网站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主任 庄律师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5706662当前位置:>&>&>&正文
安徽来安:秸秆还田好&水稻产量高
】【】【】
  稻浪翻滚,丰收在望。9月15日,记者来到来安县水口镇,与种粮大户探讨秸秆还田后水稻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感受到新技术带给农民的喜悦。  在清水村尧上村民组的一个家庭农场里,农场主金沐军正在给收割机安装粉碎装置,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秋收“会战”。说起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的影响,他深有感触:“当初,镇里要我们大户带头禁烧秸秆,我们很不乐意。因为给麦秸撒施腐熟剂费时、深翻土壤费工。而且听说秸秆还田后放上水栽秧,秸秆经过发酵产生的硫化氢会污染稻根、稻秆,使其霉变发黑,导致水稻后期空瘪率高、结实率低,影响收成。”因此,金沐军一有机会就想着怎样溜进地里偷烧麦秸。有一次,刚烧了不到一块田,就被镇干部发现了。他不仅挨了一顿批评,还被罚了200元钱。  对此,金沐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现在看来,这些疑虑都是多余的。”在金沐军家的一片稻田里,株株水稻不仅茎叶肥厚、粗壮,而且籽粒饱满、长势好。“这些都是采用秸秆腐熟还田、深翻土壤栽插的水稻。你们看看,与偷烧的田块相比,是不是好多了?下一季,就是让我烧秸秆,我也舍不得烧喽!”金沐军说。  随后,记者来到武集村种田大户张敏家的田边,2000多亩农田里,全部是采用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栽植的水稻,苗齐、秆壮、穗长。“水稻根下就是秸秆。经过腐熟发酵的秸秆,直接起到保墒、调温和增肥的作用。今年秋季丰收是肯定的啦!”张敏说,一开始她对秸秆禁烧也不理解,认为既增加成本、又耽误农时。如今,丰收在即,她终于喜上眉梢,正组织工人修补粮仓、整理翻晒工具。  今年,水口镇共栽种水稻8.9万多亩,其中,采用秸秆全量还田的占60%,半量还田的占30%。经专家测产,应用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栽种的水稻亩产可达700公斤;相比其他田块,亩均增收100多公斤。
 分享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商务部网站和全国农产品商务信
息公共服务平台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本站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人爷稻谷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