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执业药师证考试了,听说鼎鼎教育的...

首页上一页
12-01-05 14:09&&
&&&&&&家称国内中药价高质低因优质药材被提纯出口 日15:13 新民周刊   中药,病了  吃药还是吃饭?近年来中药材大幅涨价,让不少病人时时面对如此艰难的选择。是什么让过去一直以“简、便、验、廉”深入人心的中草药,疯狂暴涨,甚至一天一个价?  同样令人揪心的是,如今膏方进补大行其道,中药材质量却一地鸡毛,让人声声叹息!花大价钱买来人参,有可能是提炼过精华的“药渣”;头发白了可服何首乌,可为此闹肚子的比比皆是,只因为传统炮制技术被弃置一旁;道地药材到处移植,农药肥料频频催生,转基因技术也匆忙上阵……即使扁鹊重生,无药可用徒唤奈何?  治病救人的药如果“病”了,病人还有救吗?  吃了药,吃不起饭……  他们遭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轮中药价格大涨。这次,是涨势最凶猛的一次。  记者/张襦心  “今年眼看着太子参的价格往上涨,像发疯一样。”张春华的大儿子看着自己手上的药方划价单惊呼!  从2008年开始为母亲配这服抗肿瘤的中药,方子没有什么变化,可每月总价已经从820元涨到了1700多元,翻了至少一倍。仅太子参这一味药,就“贡献”了涨幅的四分之一。  有人也许会说,癌症病人每月1700元的药费支出,相对于西医治疗而言,已经是很便宜了。  但这张方子,如果不是辗转从大城市配药后寄回老家,而是在张春华所在的县城直接配制,价格还要贵上一倍,而且药材里每每混有老鼠屎、蟑螂屎……  更令她庆幸的是,如果不是有熟人打招呼,这张方子还需按“行业惯例”加上冬虫夏草。按市价,虫草已经涨到每克240元到680元不等,售价堪比黄金。一两,那就是一万多元啊!  为了这服药,张家大儿子已经一搬再搬,搬到了每月租金800元的陋室,买房娶妻那是被无限期搁置了,已经36岁的他倍感无奈。  他们遭遇的,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轮中药价格大涨。这次,是涨势最凶猛的一次。  “药你苦”  遇上一位好中医,原本是张春华的幸事。没想到中药材涨价,使得每月一次的配药,变成了一项无比艰巨的“大工程”。  这位66岁的普通农村妇女,2003年查出乳腺癌,经过化疗,如果5年不再复发,就可宣告化险为夷。可惜就在快要到5年的时候,癌细胞转移到了胸骨。  继续到医院做放疗,这是一个常规的选择。然而治疗费用却让人咋舌:“现在癌细胞已经骨转移了,能不能治愈,需要多长时间,都很难说,要走一步看一步。一般而言,放疗没有做一次的,至少需要3个疗程,一个疗程的费用是3万-4万。”  生死未卜,却要先花掉十几万,这对张春华来说实在太冒险了。一筹莫展时,儿子的朋友为他们介绍了一位颇有盛名的老中医。老中医为张春华开的方子,需要吃满5年,一年365天,一天也不能少。  处方上总共有二三十味中药,每一次老中医都会根据张春华的脉搏和舌苔,对处方不断调换,直到她最终适应了这张方子。于是固定下来,成为一服“成药”。这张处方,可以说是为张春华“量身定做”。“肿瘤病人的处方都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吃好了,其他病人拿去照猫画虎,就会发现不灵的。”一位医生为记者解释说。  而这服不再变动的“成药”,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观测本轮中药涨价的依据。  “从2008年开始吃药,2009年还没有什么感觉,从2010年开始,药价每个月都在涨,尤其是今年涨得特别厉害,其中太子参涨得最快。”张春华的大儿子回忆说。  中药材里太子参原本不起眼,不想变成今年最大的“妖股”。2009年底,太子参的批发价每公斤只有30多元,2010年初就涨到了50元左右。2010年7月份是每公斤80多元,8月初直接跳到180元/公斤,9月初价格更高达到280元/公斤,到现在每公斤则已经接近 500元,被老百姓斥为:只有太子才用得起!  “我做了40多年中药材生意,太子参这样的涨法,从来没见过。”一位老药人告诉记者。  疯狂的不仅仅是太子参。  这张处方里,麦冬早已驶上了涨价的高速公路;曾经几元钱的甘草,价格已经翻了至少5倍;党参五六年来都徘徊在10元/公斤,但在最疯狂的时候,已经有药店喊到280元/公斤……  张春华是农民,她所在的县城经济比较好,村里只要上了60岁的老人,每月都能领到50元的养老金。“50元,还不够买1两精品太子参。至于冬虫夏草,想都不要想。”张家大儿子说,“我爸是工人,退休金每月1000元,2008年药价还是800多元的时候,刚刚好够我妈吃药,现在已经供不上了。”  中药材少了吗?  张家人赶上的,是中药最疯狂的一次暴涨。  很多行内人在提到中药市场乱象时,都会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中药材从种植、收购、销售到管理,都由一二三级国营药材公司负责。自上世纪80年代,中药材价格完全放开后,中药材丧失了“蓄水池”,“天价”和“地价”开始粉墨登场,传统的“霸盘”现象死灰复燃。最具标志性的事件,莫过于1988年上海等地爆发甲肝疫情,板蓝根价格由每公斤3元被爆炒到了24元,轰动全国。  而第二轮涨价,源于1990年前后重旱减产,天麻1992年攀升到每公斤190—220元。第三轮涨价潮则是举世闻名的2003年非典爆发,白云山制药厂的板蓝根冲剂被恐慌性一抢而空,中药材市价暴涨甚至惊动了国家领导人。而从2010年开始,中药材涨价进入了最疯狂的第四轮高峰。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平均涨幅为109%,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进入2011年3月后,中药材价格,更是 以一种看不懂的价格连级跳。  是谁制造了“天价药材”?  最常被拿来说事的,莫过于“需求说”——随着“全民进补”的时代到来,中药养生热潮推动了补品、中药的需求大幅攀升,价格水涨船高。  张春华就因为“冬令进补”,饱受“买药难”之苦。  从2009年起,冬天配药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天到晚不是少了这味,就是少了那味,总是配不齐,而她的药又是一天不能断,这可急坏了全家人,几乎是“朋友总动员”出去找药。  “我替他们配过几次药,去年年底有一次一连跑了4家药店,每一家门口都是长龙,大批市民拿着冬令进补的膏方排队,我们这些正常配药的也得在那里等,一排就是一两个小时。排到了告诉你没有这味药,又得去另一家排。”一位朋友诉苦说,连她到北京出差,都肩负了配药任务,到各家药店去碰运气,有一次还被暴雨淋得像个落汤鸡。  医生向记者指出,民间广泛流传的“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确有道理。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的进补已经变成了“瞎补”。“现在开方前也不号脉了,症状上明明写着‘高血压’,药店居然就敢给开高血压病人绝对禁忌的鹿茸!”而药店也许是出于仓储面积有限,也许是因为虫草 、鹿茸利润巨大,往往大量购入滋补药材,正常药材却变得紧缺起来。  然而在内行人眼中,进补对于价格的飙升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意思”。  “大量优质道地的中药材被做成提取物出口,当‘草’一样贱卖!这是导致国内中药资源短缺、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原国家药监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痛心疾首地说。“国家批了7156家药厂,很多厂都是投机成立的,根本没有自己的药品,就以原料出口养活自己。2007年我看到日本向我国进口青蒿颗粒3万多吨,拿去做添加剂。100吨药材,只能提取8%-10%的有效成分,这3万多吨,就需要30万吨药材!”  近年来,中药提取物出口占比大增,年出口额5.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比重的40%以上,从今年5月1日起,更是坐上了直升机。  4月30日是欧盟规定的植物药生产企业准入资格认证的最后一天,而我国药企没有一家在此时限内通过注册,全军覆没,这让出口中药提纯物,成为一种“最时髦”的选择。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一季度,我国中药提取物出口额2.7亿美元,同比增加53.4%。以德国、西班牙、英国为主的欧盟国家进口我国植物提取物增幅接近或者超过100%。  “1988年的时候,我国中药种植一共1200万亩,,其中耕地580多万亩,非耕地620万亩,足够中国人用药,为什么现在不够了呢?一个原因是庸医滥用药,更重要的是出口药物提取物仅提取一种有效成分,造成了我国大量优质药材被浪费!”骆诗文批评到。  更令人尴尬的是,国外大量从我国进口中药提取物,主要是用来开发植物药,大量出口到欧美市场,再被做成制剂高价返销到我国。出现了“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的奇特怪象。  “精品”是怎样诞生的?  需求日益增加,如果遇到供应不断下降,价格上涨的势头就会格外凶猛。  “这个药越来越难配,每次都很恼火,后来我冲进药店经理室,把方子扔给他,让他去配。” 这位帮张家配药的“牛气”朋友,在医疗行业颇有些影响力。她指责经理:“周恩来当年曾提出了‘先饮片,后成药;先治疗,后滋补;先国内,后国外’的‘三先三后’原则。这是肿瘤病人救命用的!滋补应该往后靠,你们怎么可以本末倒置!”  不知是因为此人的影响力,还是药店经理自知理亏,随后几次,药店都会开车出去帮他们找药。  张家的“配药难”稍稍缓了缓,可太子参缺货了。  “从去年就开始缺了,今年更严重。普通的根本没有,药店里只有精装太子参。经过这么变相一涨价,太子参的价格就贵了四五倍。原来一个月需要花135元,改成精装就是596元!”  “自然灾害影响了太子参产量。”店员如此解释。当下, “天灾说”正成为药店或者药材行业对外解释中药涨价的另一个最好用的说法。  令人疑惑的是,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中药材只会一同歉收,或者品相普遍不佳,为何现在只有普通药材减产,精品依然充足?  这个秘密,被一位老药工揭开了。在中药材批发中心,这位老药工拿出了普通太子参,无论粗细、大小、都与精品没有多少差别,嚼一嚼,味道也很浓。只是普通太子参看起来脏兮兮的,而精品又白又好看。  “真正的太子参就是这个样子!”这位闭着眼睛仅凭鼻子就能辨别药材的老药工肯定地说:“想白还不容易?我进去给你拿硫黄熏熏,转眼就白了!”  “精品”真相大白!原来精品太子参=普通太子参+硫黄!  “压大货”  无论是“需求说”,还是“天灾说”,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太子参的价格一个月就能翻一倍多。如此陡峭的拉涨曲线,有经验的投资者一看就知道,肯定背后有人操盘。  操盘黑手中,传得最邪乎的,当数“温州炒药团”,后来又出现了“山西煤老板”的新段子。似乎从房地产、股票等市场撤出的热钱,都瞄准了中药材这个新的投资途径。  但一位医生疑惑地告诉记者:“医院里面经常有这样的事情,上面来一个通知,比如某某药材没有了,统一用另一种代替,市场上面这种中药材就会应声大涨。这类通知,我们从来不知道是哪个部门、什么人下发的,像药农、药贩子这样的人不可能知道临床热门的是用哪一个药。这个‘热点消息’是谁传出去的?谁在‘指导’市场?”  药品批发中心存有的太子参并不多。老药工见怪不怪地说:“有人拿去做‘期货’了,压了很多在那里,等紧俏的时候再抛出来。”  都是什么人,在中药材上玩“期货”?  “绝大多数都是药材市场内部的人,往往是官商勾结、只有极少部分人得利。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地、规格复杂,专业性极强。作为外行的温州人怎么敢炒?”骆诗文证实。  一位精通药材的人士告诉记者:“我朋友那里去年有3000公斤三七,如果我手上有几千万,联手吃下来,就能大赚一笔。”  据一些常年玩药材“期货”的人士透露,“药都”安国就是个“压大货”的市场。事实上,中药材市场几乎天天上演惊心动魄的大戏,集中于“大宗家种药材”,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几毛钱压大货生地。由于药材周期性的“天价”、“地价”往往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做“期货”投入房屋抵押贷款、追风赔钱、倾家荡产、自杀身亡的,并不鲜见。只是由于该行业透明度不高,一幕幕投资悲喜剧,甚少为外界所知。  在“压大货”的主力军中,甚至出现了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型药企的身影。  “广州有家企业就炒板蓝根。板蓝根本来是安徽北部和河北的东北部、山东的西北部、山西的运城质量最好。现在有家药企,花钱在国家搞认证,把自己的板蓝根认定为名牌产品,然后以4元/斤到全国去采购,以它的商标卖,售价翻为15元/斤,周边药企也都跟风涨价。而且他们并不是动用了自己的资金去做这件事情,他们向科技部、财政部申报一些项目,每年可以拿到大笔科研经费。说白了,都是用国家的钱。”骆诗文透露。  今年7月19日,发改委向54家从事党参经营的企业发出告诫书,要求他们必须在限定时间内以市价一半的供应价,将囤积的党参卖给药厂。  行政出手,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经历了一年的暴涨,近2个月,中药材似乎又有了暴跌的迹象,虽然药店、医院的售价,依然还是稳稳不动。  中药材从“天价”到“地价”、“药贱伤农”的轮回,是否又将再一次上演?  中药“病”了?中药已死?  记者/张襦心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  2006年,记者采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他曾预言:“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如果这种情况再让它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  2011年,记者拜访骆老,再度提及此事,他直言:“医药不分家。现在传统中药已经不复存在,医也完了!”  中医将亡于药?  和骆老的这番访谈,相约在一家咖啡馆。他步履蹒跚,比5年前略见消瘦。  “前些日子得了结肠炎,一直拉肚子,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十几次。”骆老解释说。  这位学徒出身、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老人,有点头疼脑热从来都是自己开方、抓药。结肠炎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了根治,骆老从医书找到一方。  该方需要的药材,有一味颇为独特:伏龙肝。  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可治腹痛泄泻、便血。骆老托了朋友,终于在湖南农村寻找到了传统的老灶台。他特意交代:“要挖取灶底中心烧得最红的那一块,有多少要多少。”——这东西如今太金贵了,骆老保存了整整一大包,以备后用。为了保证这服药的品质,骆老亲自按古法炮制。果然几剂而愈。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是慢郎中”,有时候连骆老的女儿都不例外。一次孩子发烧,咳得很厉害,工作繁忙的她为了快速治愈,也是直接送医院挂水去了,没想到连着一星期都没见好。而北京中医院一位医生,是名老中医的孙子,仅用了5味药,3服下去,小朋友就活蹦乱跳了。  这位医生姓周,夫人也是名门之后,是京城名医施今墨的第三代。周医生用药有何高明?骆老说,重点是他每一味药都经过自己精心炮制。而现在的医院大多不炮制、或者乱炮制。  “山西有位老同志60多岁,善于医治一种罕见的病症‘骨血癌’,就是骨头会像棺材板一样一块块腐烂、流脓。西医认为,此乃骨髓感染流失成了空骨头,必须杀菌消炎,同时补钙。但用他的中药,不用补钙,也不需要西药杀菌,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骨头就能长得像新的一样好。还有位在政府任职的朋友出车祸,脑浆都看见了,抬到一位非常有名的中医那里碰运气。这位医生有规矩,配药的时候旁边不许有医务人员。我只看到她最后敷了一层草药在朋友头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他的伤口不断愈合,非常神奇,他现在活得好好的。”  类似医案,在骆老这里比比皆是。我国著名脊柱医学专家张吉林也告诉记者,1972年就被保送到山东医学院学西医的他,经过几年大学苦读,后来却对中医正骨着迷,一研究就是20年,起源是一个偶然事件。“1975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扭到了脚,到医院就医,服了消炎镇痛药、用了外用药水都不见效。没想到有一次理发,一位深谙推拿正骨的理发师几秒钟就手到病除。当时我就惊呆了:传统医学竟然这么奥妙 !”  2011年9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被认为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表彰的是她发现了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当初抗美援越,越南士兵疟疾流行,越南政府向我国寻求援助。但中国没有多少奎丁,据说后来是周总理指示从中医药药典里寻找特效药,最后查到了青蒿。  屠呦呦获奖,本是一件让国人高兴的事情。然而此事却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论战风波。以方舟子为代表的一方认为青蒿素是地地道道的化学药,认为中国人应该努力进取,把精力集中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上的创新上,而不是躺在先辈的摇篮里孤芳自赏。中医药拥护者反驳说:“假如没古方,我们能发现青蒿素吗?既然西方在西药上的技术远远领先我们,应该西方先发现这药才对。”  类似的中西医之争、中西药之争,在民间从未断绝。微博上,如果你不甘寂寞,可以试着发一段推崇阴阳五行和中医药的话。不出5分钟,定能招来唇枪舌剑、热闹非凡。  是否推崇中医药就是唯心主义、开历史的倒车?  骆诗文告诉记者:“其实中西医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对患者而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个见效快、痛苦小、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就用哪个。”  一位老医生则对记者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老百姓怎么能不骂?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出来了,现在十服八服也没见疗效。”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  骆老说:“我搞了50多年中药,现在的中药连我自己都不敢吃。不是危言耸听,很可能吃出问题。我吃中药,都得自己跑到药材市场亲手选药材,自己炮制。”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  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结晶的传统中药,到底怎么了?  枇杷露之前世今生  “一袋袋包装扎实的枇杷叶码得像小山一样,一辆12吨的载重货车整装待发……”这是一名记者在全国最大的枇杷叶收购大户,福建仙游县书峰乡林文喜的收购站,看到的“壮观场面”。  这个山区小乡,仅有6个建制村、1.5万人口、5800亩耕地,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 的多为老弱妇孺组成的“6038部队”。  如何求变?  林文喜掀起了“捡枇杷叶”的热潮。  据《本草备药》记载,枇杷叶性味苦平,功效为清肺和胃而降气,气下则火降痰消。京都念慈庵枇杷膏的传说,讲的就是清代杨孝廉的母亲肺弱哮喘,久咳不愈。幸得名医叶天士传授膏方,治愈了母亲顽疾。在有些山区,谁患上了“热咳”,痰厚且黄,就会去摘几片枇杷叶子,刷干净背面的长毛,加块冰糖煲一碗枇杷水,一般喝两三次就好了。  自2005年起,林文喜就以每吨7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向山民收购枇杷叶。并相继敲开了广州医药公司、山东制药厂、同仁堂的大门。  原来落到地上随其腐烂的枇杷叶,随便捡来就能换钱,瞬间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连残疾人都加入了捡叶大军。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一年仅靠卖枇杷叶,就能收入4000元左右。  枇杷叶应该如何采集、炮制?  骆诗文为记者详细地讲解:“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干干净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以一公斤为单位,一叶一叶码好用绳子扎起来,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做药的时候,拿出来,用药刀切成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凉即可。”  但现在农民们一般都是怎么采集落叶?  “我亲眼看到,都是直接用一根金属的或者竹制的长签扎地上的落叶,管它老叶、新叶。很多叶子在泥里已经腐烂 ,再一下雨,浸泡过后还有什么用?采回来洗都不洗,毛也不去,晒干一扎。炮制的时候,甚至连绳子都不解,蜜炙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往提取罐里倒。”  根据古代本草记载,枇杷叶的绒毛必须修治,如果没有刷干净,则会入肺引起咳嗽不止。但这工作颇不轻松。有家医院诉苦:“临时工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只能刷出两三斤,以最熟练的工人担任,最多每天也只能生产5斤。我院每年仅枇杷叶刷毛一项工作,就要消耗90个工作日。”  “现在厂家告诉我,制药技术先进了,过滤丝网很细,多过滤两次毛就没有了。我觉得匪夷所思:萝卜带泥煮出来的汤,跟洗干净去皮后煲出来的汤,味道能是一样的吗?以前做的枇杷露,一天分三次,一次10毫升,只需两三天咳嗽就好了,都不需要喝完一瓶。现在往往一瓶喝完了都没效果,跟糖水一样。”  枇杷露只不过是当今中药乱象最表层的冰山一角。为了深入“解剖麻雀”,记者采访了多位药材界人士,一个个症状加以剖析,试图还原“国药之殇”全景。  道地“不地道”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  骆诗文对道地药材如数家珍:“当归,必须是甘肃定西地区的。大黄是甘肃礼县铨水乡的,生地,那就是河南焦作、温县,山西临沂、运城这一带,别的地方都不行……”  中药,为什么弄得如此复杂?  骆老解释说:“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  广州市荔湾区药监局官员曾指出:“有的中药材如板蓝根、人参等,长相和正宗产地的一模一样,本身也不是假药,但药检发现有效成分很少甚至为零,毫无药用价值。” 同样是地黄,河南武陟产的和浙江某地产的经过检验,发现梓醇含量相差810倍。  据骆老所言,“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考察是不是有疗效。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种就去哪里种。  “前一段时间检查出鱼腥草有问题。什么问题?从原料上就不对。过去鱼腥草主要生长在深山的水沟溪泉两边,没有污染,煮了以后给小孩退烧很快就能见效。现在云南、贵州、四川,把鱼腥草洒在大地里,像种蔬菜一样。本身那个地是农田,已经施过很多年的化肥农药。长出来后用耙一耙,装在竹筐浸到水塘里,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去当蔬菜卖了。当天卖不完怕烂掉才拿回去晒干,卖出去做药。肺炎发烧,以小孩居多。小孩病情变化很快,以往一服药就能扳过来,延误了就可能致命。你说拿这样没什么疗效的鱼腥草做药,吃了能不死人吗?”  不道地的药材一轰而上大量供应,优质的原产地药材则遭到人们竭泽而渔式的掠抢。如今浙江各中药房,已经难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浙八味”了。云南白药最重要的原材料野生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已经濒临灭绝。道地药材大多产于老少边穷地区,无论用什么手段,如果能使产量倍增,对当地都是有吸引力的。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但药效可想而知。  “就像我们吃黄瓜,头尾两端味道不一样,当归各个部位的药效不同。当归头止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催血),不能乱用。以前用当归,都要分清部位,一钱一钱算得很仔细。现在去配药,药房的人跟我说,当归都长得很大,给你一整根,都啃光也不会出事情,当然,也没什么疗效,跟吃萝卜差不多。”一名老医生告诉记者。  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真相更令人震惊,这也是我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拦路虎 。从检测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污染具有普遍性,几乎在所有的样品中都有检出。二三十年前,为了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规模洒下666等剧毒农药,至今该成分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为药材界公认的“道地药材”。前段时间岷县“毒当归”闹得沸沸扬扬。由于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常发麻口病,束手无策的农民最后只能用各类高毒高残农药一起“招呼”。吓得不少想买当归的朋友,不惜从香港绕道订购。  转基因不是传说  就在人们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纠结不已时,转基因中药也已来到了我们身边。早在1999年,成都就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枸杞等药材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药材产量。  “现在国家投资了好几个亿,在黄河以南的某省份搞黄芪转基因研究。黄河以北的黄芪疗效才好,到黄河以南有什么用?”骆老透露,“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转基因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它的性味归经,这事没有人管,科研经费才是大家更重视的。”  目前列为转基因研究项目中药包括:金银花、忍冬藤、连翘、板蓝根、鱼腥草、人参、太子参、大枣、枸杞、核桃仁、丹参、绿豆、黄芪、百合、青蒿、何首乌、龙眼肉、杜仲、甘草、半夏、桔梗、银杏、麻黄、防风、芦根、地骨皮、竹叶、菊花、广藿香、巴戟天、枳壳、夏枯草等。  “抢青”之祸  内行人都知道这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直接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骆诗文说,中药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没多少人再指导农民种药了。现在种药主要靠价格调节,哪个上涨种哪个,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为了尽早上市,药农采收的天麻里面都是瘪的。桔梗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了。  杜仲等皮类药材,过去选择的标准是皮必须有0.3厘米厚,树龄一般10-15年,折断后杜仲丝拉都拉不动,那才有效。现在不管年限,也不管加工、研炒了,当年种的都拿来用,都是薄皮和枝皮的,也根本没有丝,疗效相差极大。黄芩五寸长才能用,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甘草、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可农民一旦遇到价好的年份,就会提前采收。  还有药用价值极高的辽五味子,本应到10月才能采收,已经提前3个月遭受了抢青之祸,采回来的青果还要喷上药水焐红,而真正自然成熟的五味子则无处寻觅。  中药也有“三聚氰胺”  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  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片薄如飞的天麻,只能停留在老药工的记忆中了。  既然在加工修治上竭尽全力偷工减料,功夫都花到哪里去了?——“面子工程”,俗称“打磺”。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打磺本来是传统的熏制方法,目前的问题是反复打磺,造成硫超标。更有甚者是直接将硫黄粉洒在药材上面,注重养生的老百姓叫苦不迭,从我国进口药材的韩国商家也是颇为头痛。为了获得二氧化硫不超标的白芷,他们只能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新鲜白芷自己加工。  当今中国,已经被戏称为“化学大国”,中药商在这方面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近年来为了让药材更好看,除了打磺,还增加了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色,拿洗衣粉搓掉霉斑……  一言难尽话炮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紫雪散祖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骆诗文告诉记者:“半夏有毒,临床大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但据骆诗文观察,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代以锅底灰,甚至用墨汁染色。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中间是黄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如果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左右的小鼠死亡,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马兜铃则闹出过肾病风波,一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主要原因就是国外为了减肥,把马兜铃直接当茶饮,而不知道我们药典规定马兜铃要用蜂蜜炮炙解毒。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收治过多位因服用了炮制不到家的中药材,而导致中毒的病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炮制技术乃是中药的核心,但是后继无人,很多饮片厂甚至雇佣了对中药炮制一知半解的初中生、高中生来作业。  “现在善鉴别精炮制的中药专家,全国只剩下两位‘高徒’:83岁高龄的王孝涛和 85岁高龄的金世元,所有中药炮制方面的专家加在一起,总共40多位。说句难听的话,死一位少一位。”骆诗文说。  而一家驰名全国的老字号 ,由于老药工总坚持老规矩,新领导不乐意了,退休时一个都没留。有些人就这样流失到深圳的外商合资药店当技术指导,我国炮制技术面临泄密之虞。  “王孝涛现在老得连门都出不去了,曾经想穷极毕生所学,为国家留下一本关于炮制方法的书,出版社问他要 20万元,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支持,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批,王老一怒之下罢笔不写了。”  高价买“药渣”  “我买西洋参的时候特别烦,有时候一泡就没有味道了。”有位医生气愤地告诉记者,这类西洋参早已被萃取过有效成分。  骆诗文说,很多冬虫夏草也已被提炼,药材商将“药渣”用啤酒浸泡,误导消费者以为是真货。没有经过萃取的虫草外观饱满、色黄而亮,现在市场上至少70%的冬虫夏草 ,都被提取了有效成分,干巴巴的,虫体较硬,也没有香菇一样的香气。  即使正规药材市场,都充斥着以“药渣”冒充的正品,这让制药厂也很头疼。不买就得停产,买了药品质量肯定有问题。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经济利益占了上风。  以下这些药材都发现过“被萃取”现象:人参、西洋参、党参、冬虫夏草、黄连、黄柏、牡丹皮、首乌藤、金银花、连翘、八角茴香、山茱萸、连翘、桔梗、淫羊藿、川贝、五味子、益母草、泽泻、白术、鸡血藤,柴胡、穿山甲、紫河车等。  如果说从前的中药造假,还只是在等级上以次充好,如今则是花样百出了。  骆诗文曾跑遍了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总结出来常见的造假手法有山肉萸掺进葡萄皮,黄芩中掺桑寄生,用塑料做穿山甲甲片, 把树枝包上毛皮包切成片冒充鹿茸,在海马肚子里灌玻璃胶,往虫草上粘铅粉……中成药造假则更有隐蔽性。比如衡量萸肉的质量标准是熊果酸的含量,一些药厂就往里掺山楂,结果一样达标,疗效只有天知道了。  救救中药,救救中医  求医问药的人们经常感叹,找到合格的好中药难,找到一位好中医,就更难了。医之用药如用兵,须有良医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精确打击。  但中国还有多少中医专家呢?  “过去能被国家外派给其他国家领导人治疗疾病的‘名师’已基本上没有了,只有高徒这一称谓,其中中医有145人,计划让他们再带上一批具有一定中医水平的中年中医,总数达到500人。”骆诗文谈道。  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的学历者,方能参加资格考试。 凡是师傅带徒弟的,基本上是学徒出身,没有这种学历,一律不能考执业医师,也就无法行医。仅有一条狭窄之门,允许七八十岁的带五六十岁的,五六十岁的带四五十岁的。如此以来,只有提高,没有继承。  “我在中医药局好几年,问老中医:‘你带了几个徒弟?’他说上面给安排的,又不是我自己带徒弟。如果是我自己带徒弟,肯定会像亲生儿子一样教他。现在我都七八十岁了,徒弟五六十岁,他都形成自己观点了,能跟我学什么?什么也学不了!’中医这不是等死吗?前年我写了调查文章,有领导批示我反映的问题很好,要允许中医带徒弟,可惜下到执行层面就不了了之。”  吕柄奎被誉为中医泰斗,他的儿子吕嘉戈告诉记者:“从中医人数上的变化,就能说明问题。西医人数,从1950年到2004年,增长了70多倍,达157万人。而中医从1950年的27万-30万人,达到2004年的27万人,实现了零增长!况且这27万人和55年前的那27万人,医疗水平无法相比。”  自从清末太医院被废止,中医药就开始走上了不被重视之路,经过“现代化”的洗礼,如今更是日渐风雨飘摇。  “中药现代化没错,只是我们的路走错了!”著名专家张吉林认为:“中药要走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而不是全盘西药化。”  一位药工批评说:“现在该研究的不研究。比如传统硫黄熏蒸加工方式有不足的一面,但农民收的鲜药不处理无法卖出,怎么解决?没有人管。”  欧盟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组组长格哈德·弗兰兹,数年来研究中草药。今年7月,在世界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他表示“西方的植物药偏重于对已知化学成分的研究;而中草药则是基于对‘阴阳’理论的研究。中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过来的,西药则是纯粹的化合物。因此,我们在尝试让中药和西药达到统一,结合两者的长处做一些整合工作。”  一位评论者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目前西医、中医,西药、中药,谁更科学,以我们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无法做出判断。所以最关键的不是谁先压倒谁,而是先保护,不要让两大体系中的一个先行消亡。”洋中药启示录.cn 日15:13 新民周刊   “洋中药”启示录  记者/张襦心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我国的贡献,仅在于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1949年,大局已定,苏共代表米高扬来到西柏坡。滹沱河畔,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品尝着汾酒和红烧鱼,堪称美食家的米高扬赞不绝口。  毛泽东笑道:“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  这番评价,他在1953年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又再次重提。  他不会想到,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中国大陆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2%,日本则以9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把交椅。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则占5%-7%。  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不幸言中。  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  “我有一天夜里突发胆囊炎,想起抽屉里还有一包汉方大柴胡汤,赶紧冲了一杯喝下去,不一会儿就舒服多了。现在已经好几年过去,没有再复发过。”一位在日本常年出差的中国工程师告诉记者。  汉方药是在公元513年经朝鲜引入日本的,受宠1000多年。明治维新之后,汉方医学遭到抛弃,又在几年前再度重兴。“中医学概论”2006年成为日本医生临床考试内容之—,2008年又被纳入日本医生资格考试。  生产汉方药的龙头企业集中在津村等少数企业手里,他们特意在深圳开办一家涉足中药饮片的药业公司,高薪聘请从中国药企退休的老药工担当技术指导,涉及人参、桂皮、柴胡等500余种中药材原料、中药饮片。  日本汉方药界,对饮片炮制技术的热情不止于此。  据炮制泰斗王孝涛回忆,只要他被请去日本讲学,对方总是不忘询问饮片炮制的关键环节。但王老提出想去参观一下他们的炮制技术,却被断然拒绝。  美国方面也不乏“卧底”。一位药界人士告诉记者,几年前美国人曾以旅行团的方式到山西运城来治疗结核病,当地有一位老中医有独门绝技。他曾公开打擂台:“你们哪家医院说治不好,最后发了病危通知的,都可以送到我这里。我保证一个月好转,三个月出院。”而美国病人来此,正是为了拿到他那张治疗结核病的方子。2008年,美国有关部门又拨款500万元给北京协和医院,委托该院帮其了解我国中药材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老先生,则收了一位美国徒弟。  如今中国六七十岁的老中医,到美国去就有可能享受“敞开绿卡”的特殊优待。  一位中医学教授,在国内开不了药店,更开不起医院——他是老师 ,没有办法考执业医师,没有处方权。开医院则必须有100平方米的地方,配上检验员、药师,以及5名以上的医生。63岁那年,他远赴重洋。在美国,直接住在儿子家里坐诊。  为了给其他医生也留点饭吃,他的规矩是一天只看30个病人。为了避免低劣药材之祸,特意从香港进口药材。一个月收入9万多美元,交完税还有6万多。在美国,10万美元就可以买一栋房了。“在美国开诊所什么都不要,但是就一条,每隔一天卫生部门会来检查处方,他们想学东西。”  湖南中医学院一位副教授陈勇,将自己在美国的考察,写成了《美国市场中草药的热销,对我国的中草药研究的反思与建议》一文,这篇从大洋彼岸寄来的文章,正放在记者案头。他在文中谈道:“1994年美国已经通过一条法规,中草药这样的补充品,不经FDA批准,就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在有机食品专卖店销售。看见美国有机食品专门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中草药制剂,真是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中草药制剂在美国这么受欢迎,中医药发展有望。惭愧的是在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制剂中,没有一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今年4月份,陈勇的小外甥女被诊断为鼻内有炎症,西药用抗生素。他女儿拒绝了,去有机食品专卖店买了一支德国生产的纯中药喷剂,一喷见效,清鼻涕立刻不流了。婴儿使用尿不湿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很容易患尿布炎。将美国加州宝宝公司生产的一种纯中药软膏抹上去,10分钟内红色炎症就会消失。  我国古方“六神丸”,日本拿去改造后,开发出“救心丹”,曾一度风靡全球,被誉为“救命神药”,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日本老牌的汉方药“正露丸”,也已经返销中国。在向中国申请中药专利的国家里,以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最热衷。2006年底,葡萄牙国立波尔图大学正式开设中医专业,并招收了首批27名学生。来中国研读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我国的贡献,仅在于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一位老中医则告诫说:“我们的中医药界要自尊自爱,不能始终靠‘外力’来带动。国外重视了一下,就急急忙忙去研究。国外没什么动静了,立刻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藏为敝屣。”
12-01-05 16:25
顶起来都看看吧
12-01-05 17:40
我艹,读完后,全身发冷!万恶的GDP!!!!!
12-01-09 14:53
最近去了几次医院,发现挂水的几乎不挂西药了,全是中药 ,看来有救了嘎
12-01-09 15:08
崇洋媚外,全世界都一樣。
12-01-09 15:16
12-01-09 15:18
2011年底,自然科学杂志上连续刊登了七篇关于中医中药的文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
12-01-09 15:48
自然的东西均在消亡,仅剩铜臭。
12-01-09 15:53
日本是中西醫并行的。所以不要以為,日本在搞什麽。雖然,日本的中醫也幾乎被西醫消滅掉。但是,日本的西醫技術發展太快,他們突然發現,許多問題,西醫根本無法解決。但是,中醫早就解決了。解決了什麽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問題。西醫只會這個。用腳去醫頭呢?西醫永遠想不通的。中國人,日本人大概都懂什麽叫腳療的
12-01-10 10:34
闯出一条新路北京儿童学院副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王鹏飞·作者简介·王鹏飞(),北京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近五十年。医术祖传三代,遣方用药,独具风格,是北京地区闻名的儿科医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儿王」。现任北京市政协卫生组剐组长,着有《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等。我家从祖父起就从事中医儿科。祖父王润吉早年除在北京临诊外,每年还用大部分时间,深入到云、贵、川等地区,在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疾病痛苦之余,还向当地的草泽医虚心学习验方、秘方。民间医药之丰富多采,使用药物之简便,疗效之神速,使祖父大开眼界,并深为惊叹。因此,在以后诊断用药方面,也慢慢地转向简、便、廉、验,并开始自己制备成药,急病者可以立服,药价便宜,效果迅速,影响日见扩大,开始被誉为「小儿王」。我父亲王子仲承继家学,奋发图强,勤学苦研,尽得祖父之心传,医名渐噪,求诊者亦络绎不绝。解放前曾任北平国医公会(即北京中医学会前身)会长等职。我生长在中医世家,从小耳闻目睹,并亲身体验到了中医中药为重多的患者解除痛苦的生动情景,使我爱上了中医事业。十八岁时我正在北京民国大学预科学习,先父因急于传授家学,就让我开始习医,先让我系统地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我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学习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以及《神农本草经》等,并时常向当时的北京名医前辈如汪逢春、马佐良,袁鹤侪等请教,受其指点,亦获益不浅。对于学习经典著作,当时是一边阅读,一边背诵,直至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内经》的大部分条文,时隔二十多年我仍能完整不缺地背诵下来,这完全得益于那时练过死记硬背的基本功。学完了经典著作,家父又让我精读《本草纲目》、《本草经疏》、《本草备要》、《要药分剂》、《温热经纬》、《寿世保元》、《幼幼集成》、《婴童百问》、《食物本草》等书籍。此外,他常说「临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又让我细读《孙子兵法·十三篇》等书。其目的是要我多读书,广泛地阅读其它医家的著作,尽量把前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下来。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对于以后应付繁忙的临床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临床侍诊阶段,先父的处方用药使我一时难以理解与接受。中医自古以来用药即有经方与时方之分,如治外感热病,非辛温之麻黄、桂枝,必辛凉之桑菊、银翘,那种不懂得汤头开口动手便错的传统,已被中医界视为准则。可是家父用的却是非「经」非「时」的独自刨制的六味小方,药也是一般医师所鲜用者,但患者仍门庭若市,拥挤非常。我家祖传之方药,不少来源于民间有效的方药。民间验方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而取得的,它保存着许多劳动人民与医家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祖父「博采众方」,兼收并蓄,又不泥于常法而加以创新。我国历代医学家如孙思邈、李时珍、赵学敏、沈括等,都十分注意吸收民间传统的治疗经验,常以小方小药为患者解除痛苦,在他们的著作里记载了不少来自民间的实践经验。这样,他们既接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经验,又丰富了自己的医疗实践,对于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我的行医过程中,有的同道说我有「离经叛道的趋势」。但看到祖传之医术,历经几代其势不衰,使我相信有其然,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倒如对于小儿常见的腹泻、痢疾,我常用温中固涩的肉蔻、丁香,赤石脂,实际这是宗医圣仲景之法则。在《伤寒论·少阴病》中,他曾多次地指出:下利不止,便脓血者,用桃花汤或赤石脂禹余粮汤。此处下利均因里寒而下焦不约,用赤石脂的甘温固涩止泻。以肉蔻、丁香之辛温易干姜、禹余粮之辛热,加强了温中健脾之力,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止泻效果。又如治小儿黄疸及胎黄,我一直应用乳香、茜草、山楂、紫草、青黛等凉血活血化瘀为主,清热为辅的方药,乍一看似乎不伦不类,但只要细致的琢磨,就知道它的理论根据也是来源于张仲景的观点。分析《伤寒论》中的发黄症,按其病因而分,大体可归纳为田类,即湿热发黄、火逆发黄、瘀血发黄、寒湿发黄。前三者它们都具有瘀热在里和邪热伤血的特点,都是热证、实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四处均以瘀热论及发黄,证明发黄与邪热伤血直接有关,并阐明了湿热闭郁脾胃气机,邪热郁结于血分,导致湿热发黄的道理。仲景在使用治黄的方药中均兼有活血散结的功能,他启发我们在黄疸,尤其在阳黄的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之法是有其理论根据的。这就是近人所谓「黄疸必伤血,治黄要活血」的论点。以同样的观点用于治疗小儿原因不明的肝脾肿大,也能取得好效果。自古以来即称小儿科为哑科,其痛苦不能自自,然脏腑之色,皆荣于面,有诸内必见诸外,故望之可知疾病之起始,决预后之吉凶。至于闻、切二诊,虽在诊断上也很重要,但就儿科来说,均以望诊为主。先祖对患儿望诊时除望神志、体质、面色、精神,望二便,察舌苔、爪甲等外,还吸取了祖国医学中频于失传的宝贵经验望上颚的方法,能够从患儿上颚各部位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疾患之寒热虚实,在临床中用以指导辨证论治和用药颇有得心应手之处。上颚望诊主要是观察患儿口腔上颚各部位颜色的变化,或是否有出血点、小凹点的出现。小儿患病后与疾病所相应的脏腑之上颚部位的颜色会起变化。尤其有脾胃病的小儿,其上颚部位颜色变化尤为明显。在小儿腹泻时,我必观察其上颚颜色而决定用药。若其颚前、颚后均为粉红色,二臼齿处乳白,中柱淡黄或乳白,多属脾胃虚寒,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九五四年,我参加了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工作,党组织对我家祖传的临床经验予以极大的重视,不但派了学过中医的西医主治医师帮我总结经验,而且拨出三十二张床位专供我观察和研究之用。小儿肺炎喘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复杂,类型很多,全国各地都一直沿用《伤寒论》的名方麻杏甘石汤加减,以宣肺泄热、止咳定喘,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仲景之方多适用于成人,其中温药初学者在应用于儿科热性病时常掌握不好,而时有失治或误治者。根据小儿脏腑柔弱,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等特点,我在诊治小儿肺炎时创制了宣肺降逆,清化痰热为治则的银黛合剂,即银杏、青黛、寒水石、地骨皮、苏子、天竺黄等六味药,应用于临床,多年来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九五八年冬至一九六0年春用银黛汤剂治疗肺炎163例,治愈率为98.76%。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八年中医科病房曾分阶段系统使用本剂治疗肺炎共413例,治愈、好转率达95。6%以上,其中曾分二组(共180例)各与抗菌素进行对照观察,两组在退热、喘憋消失、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上进行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此方剂已被北京、上海、唐山部分医院临床所使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曾对本方抗菌、祛痰、平喘的作用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关于腹泻,在《内经》中已分有洞泻、濡泻,飧泻及肠澼四种。自唐以来在认识上又有了提高,在儿科临床中又进一步把腹泻分为九种,有冷泻、热泻、伤食泻、水泻、积泻、风泻、惊泻、脏寒泻、疳积酿泻等,但名称似嫌过多,初学者不易掌握。我在临床中发现,婴幼儿腹泻之病因无不以脾胃虚弱为主,病邪居次,而作泻后致脾胃更虚,治疗上应以扶正治本为主。我在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虚寒与实热两型,其病虚寒者占十之八九。我不用附子理中、参苓白朮、四神丸一类药物,而以内蔻、丁香、赤石脂、伏龙肝、莲肉、寒水石为主,重者还可加用官桂等。自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五年曾治疗收住院的婴幼儿腹泻794例(对中、重度脱水者配合静脉输液等,不用抗菌素),其中夏季腹泻385侧,逐年治愈率为62.2~82.6%秋季腹泻409例,逐年治愈率为91.8~95%。官桂与赤石脂据文献记载被列为「十九畏」之中,但据我体会,二药在配伍时,非但未见其弊,反有加强温中周肠之功,止泻效果显著。因此,对古代的文献不可不信,但亦不要迷信。要敢于在实践中予以反复地检验。再如嗜异癖一症,近年来此病患儿有所增多,如嗜食煤渣,土块、墙泥、砂石、纸片、火柴、钮扣或玩具上的油漆等。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描述多散见于有关疳证、虫积之类症候中,一直认为是因感染虫症和疳积所致,在治疗上也以健脾益气、消导攻积驱虫为主。我认为疾病初起为胃内有热,所谓「胃热者善饥」,饥不择食而误食异物,食久便成癖,又因异物积滞不化,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积滞日久,便又郁而生热。所以,我认为嗜异癖不是疳证,也不是由于虫积所致,治疗时从不驱虫、攻积,而是清热为主。异物总是有毒的,进入体内日久,留滞血分,耗伤阴血,在治疗上应着重于清热解毒,予以青黛、贯仲、绿豆、紫草、白矾面等,若阴血耗伤较甚,面黄肌瘦、贫血明显者,可加黄精、白芨、何首乌等以活血养血,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肺痈一病,首先在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得以确认,对其病因、病理、脉象、疾病的过程及其预后,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奠定了祖国医学对该病形成与辨证论治的基础。分析张仲景的观点,可以了解肺痈的病因为风热入肺,壅遏营血,热伤血脉,久之热盛则肉腐血败而蓄结成脓。即所谓「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涨吐如米粥」。其病理是里证、热证、实证。此外他还指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诊断与治则,认为对肺痈的诊断,应突出咳唾脓血腥臭为主要症状,治疗上他把肺痈分为「脓未成而又喘不得卧」的初期与「口中辟辟燥,咳则胸中隐隐痛,咳唾脓血」的肺痈已溃期两个阶段,并提出前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行水平喘,后者则可用桔梗汤以排脓解毒,但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看来,上述方剂似有病重药轻之嫌。自隋,唐、明、清以后各医家,在仲景泻肺治则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如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提出;「肺痈属在有形之血络,宜骤攻。」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说:「治肺痈之法,如始萌之时,将一『通』字着力,通则壅去。」两论精凿切当,诚为至理名言。继而出现了千金苇茎汤等效果不错的方剂。我在临床中看到患儿高热起伏,咳吐脓血痰,联想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所说「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的条文,始悟到此处也正是热盛气滞血瘀之病证。经过反复推敲,一九六六年起,我开始用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的方药脓疡散(主要药物为乳香、牙皂、紫草、青黛、天竺黄、寒水石等)治疗儿肺脓肿五十余例,不用抗菌素,结果无一例死亡及转外科手术治疗者。这不但简、便、廉、安全,同时也可避免经胸壁直接穿刺排脓,肺内注射青霉素,气管内注入药物等所引起的副作用。此方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医院的应用中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经组织专家审定后,授于科技成果三等奖,目前已列入卫生部、北京市科委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长期服用脓疡散,临床不仅未见有副作用,相反的在后期,患儿的体重都普遍得到增加。道理是:紫草一药色紫质滑,甘咸气寒,专入血分,功能凉血解毒,在血热毒盛的肺痈早期能疗「恶疮」,在后期有补中益气(见《本草经疏》)的作用。所以,我以为对于药物除了记住各家公认的主要功能外,还要记住某些临床家对该药的不同认识与用法,这样才能在配伍时灵活多变。上面谈了一些体会,目的是要说明,年青中医无论如何应该首先扎扎实实地把基础理论学好,同时还要把历代医着有选择地联系起来学习,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到了一定阶段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12-01-10 10:38
我的恩师马莲湘
照片说明:一排左四为马莲湘老师,一排右一为吴康建教授。
口述:全国中医儿科学会顾问、“马氏儿科”传人,原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同泰老中医吴康建教授 整理:张洁 搞中医儿科的,只要谈起浙江中医学院的马莲湘教授,几乎无人不晓。马老涉足医林六十余年,他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作风严谨,在辨识病症、因疾下药方面有独特建树,擅长内科,尤精于儿科和肾病。由他创立的“马氏儿科”是浙江省“四大儿科”之一,他还是浙江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负责人,兼第一任儿科教研室主任。 几十年来,马老用功甚勤,从不松懈,孜孜苦诵至深夜,一有意会便随时笔录。不仅大量药性、方剂开口成诵,历代名家著作和各家医论、医案更是烂熟于心,运用自如。我有幸师从马莲湘老师,二十五年春秋耳濡目染,树立了做中医的决心。王冰注《内经》时曾经说过:“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大凡古人治学,皆强调治学门径及方法,选择良师,练就人格及素质,是成功的重要一环。 学与思并重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成长起来的,有着数千年的学术渊源,想要在汗牛充栋的医书里学到东西,必须有良好的古典文学基础。因此,老师要求我们熟读古典著作,通过对古典著作的学习,减少文字上的障碍,学习古人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方法。他还要求我们背诵经典著,这样临证之时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此外,老师总让我们在抄方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整理、总结、归纳,把内容分门别类,因为记录是帮助学习,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的最好方法。 在老师的影响下,我每每读书到深夜,一有不懂,随时请教,老师总是耐心教导,倾囊相授,从不吝啬;对我们开出的处方,他从药物的配伍到剂量的大小,根据病情,及时提出意见,使我们的临床水平很快得到提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我们撰写的论文,老师总是一字一段的批改,反复推敲;老师常说,学习要灵活,要学会思考,不但要思考,还要学会思变,真正在临床上主要是看思变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老师常告诫我们的话,平时除了向书本和师长学习外,还要随时随地向周围的人请教。无论中医西医,辈分大小,凡优于己者,皆不耻下问。老师谦虚的学风,豁达的胸怀,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和学习中树立了榜样。 精诚求良效 老师常谓: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良好的临床疗效,是我们中医这棵常青树永不衰败的历史见证。对待病人一定要诚实,不要夸大其词,要对病人负责任。正因为如此,老师在临床当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都是按照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医学也不例外。作为医生,必须要探索规律,掌握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临阵不慌,应手取效。比如急性病症,它的特点就是起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变化快,治疗时要有胆有识,大剂顿服,才能挽救于危殆之倾。而慢性病症的特点则是病程较久,病情复杂,正气已虚,量变已久,难收速效。 马老有一句话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百日咳不看头,伤寒症不看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老师不给患有咳嗽和伤寒症的病人看病,而是把病人的真实情况告诉病人,实事求是,因为此类的慢性病从起病到康复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服下几帖药就能药到病除,治疗过程必须要循序渐进,对此类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更要万分的谨慎小心。同是虚证,有的虚则受补,有的虚极反不受补,则应缓缓调理。只有掌握了疾病的规律,临证之时,才能得心入手而收良效。 德高技才高 那个时候有很多病人打听到老师在浙江中医学院工作,就纷纷跑到学校来找老师看病,老师从来不嫌麻烦,总是尽量满足病人们的要求。 我还记得当中有个患慢性肾炎的小年轻,他在单位体检后查出患上了慢性肾炎,经西医治疗后没有多大的起色,全身浮肿,贫血得非常厉害。医院请了老师过去会诊,老师仔细分析了小青年的情况后开出了方子,一剂药下去病人就减少了1个+,三剂药下去居然减掉了3个+,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 大家知道慢性肾炎是慢性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老师一直上门为那个小青年看病、开方,后来年纪大了,实在吃不消了,就由我代替老师上门为他看病,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好几年,后来这个小年轻恢复了健康,分配到了市卫生防疫站工作,娶了个漂亮老婆,还有了个可爱的宝宝。 我跟随老师学医二十五年之久,从来没有见过老师对病人摆脸色。老师治病从来不管病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甚至给或不给诊金,他都尽心尽力地医治。十九岁时,他就在家门口贴出来一张“诊金不计,贫病送诊给药”的纸条。我记得当时有一位慢性肾病病人,家里很贫困,老师除不收诊金外,还自己掏钱给他买药,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马老特别推崇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老师经常用此语教导我们并身体力行,以其行医的实践证实:德高技才高。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之处却只有几步,能够从师于马莲湘先生,我深感荣幸,作为师传徒弟,跟师二十余年,深为有这样一位不断鞭策自己的恩师而感到幸运。老师的治学学风和执著的探索精神,将激励我一生在中医领域里求索。 马莲湘()简介:省中医儿科学会顾问,为全省最早施行中医管理病房者之一,同时建立了中医病历书写和病房管理制度,为发展全省中医院事业做出贡献。浙江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负责人,并创立儿科教研室,兼任主任。全省首批三名中医教授之一,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委员,省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擅长内科,尤精于儿科和肾病,在全省首创制成《马莲湘肾病电脑诊治系统》软件。根据传统按摩,气功学说,创造出一套中、老年的保健功——还青功。 ·健康助医·
12-01-10 10:39
马莲湘() 湖州南浔人,祖籍奉化,自幼随父移居南浔,家贫失学,14岁(1921)即去乡间某中药铺当学徒,后从堂兄习中医,19岁(1926)悬壶行医。民国土9年(1930)经上海特别市卫生局甄别考试合格,取得开业执照,正式立足医林,设诊所于南浔西大街庄家弄口。抗日战争南浔沦陷后,曾一度去苏州与挚友叶桔泉同在苏州国医院应诊。民国28年(1939),重返南浔在原址开业。业余坚持自学中医经典著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参加全国各种医药团体学术交流,不断提高临床经验,深得病家信任。   1952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带头组建南浔中西医联合诊所于百间楼河东原浔溪医院址,被选为主任。1954年曾代表吴兴县出席浙江省中医代表会议,并多次当选为吴兴县人民代表,吴兴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6年由浙江省卫生厅指名上调杭州,参与省中医院筹建工作,为全省最早施行中医管理病房者之一。同时建立了中医病历书写和病房管理制度,为发展全省中医院事业作出贡献。1958年又奉调参加浙江中医学院筹建工作,建院后担任内科教研组负责人,并创立儿科教研室,兼任主任。此后几十年中,他致力中医教育事业,成绩卓著,被评为全省首批三名中医教授之一,担任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医委员,省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马从事中医60余载,在临床、教育和科研方面均有较深造诣。他擅长内科,尤精于儿科和肾病。由于小儿“气血未充脉难据,神识未开言不知”,故对病儿特别重视望诊和触诊,辩证论治。对肾病更有独到之处,经过系统总结,深入研究,在全省首创制成《马莲湘肾病电脑诊治系统》软件。该软件包括现代医学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肾结石、肾盂肾炎等多种肾病的诊治,既体现了祖国医学辩证论治特色,又对照实验室检查和疾病分类,中西合参,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马还编撰了不少医学著作,已出版的有《中医儿科手册》、《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白话解》、《温病条辩解儿难——白话解》,以及《泄泻关于麻疹顺逆之研究》和《慢性肾炎辩证论治》等数十篇论文。在中药制剂改进方面,亦有成就。早在南浔行医时,就研制成“马上好寒热丸”、“贝母精”及儿科拗药数十种,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晚年又制成“小儿止泻散”,经省级鉴定,有效率达9396,由胡庆余堂制药厂大批生产,销往全国各地,他本人受聘为该厂技术顾问。   他又根据传统按摩,气功学说,创造一套中、老年保健功——“还青功”,摄制成录象,另编有讲义,获省科普奖。   马医术高超,且始终抱着“以医济人”的宗旨,视病人如亲人,不论职位高低,亲疏远近,均一视同仁,对贫病者常送医给药,为人解难。他晚年虽已成名成家,仍过着简朴生活,对医药事业孜孜不倦。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他为省级名老中医,作为重点继承对象。他是省中医儿科学会顾问,第四届省政协委员。   马莲湘于1992年12月病逝于杭州,终年86岁,安葬于南山陵园,墓碑上刻有“治病救人,一代名医;教书育人,弘扬中医”铭文。[1]
12-01-10 10:40
马莲湘肺炎痰喘方 代挂儿童医院各科室专家号 联系电话: ·方药·生麻黄15,生石音15 g,金银花、连翘、杏仁各9 g.炒羊芳子、天竺黄、括楼皮、元参各6g,生甘草3 g,·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口[功效·清宣开闭。豁痰平喘。 ·按语·马老认为。小儿肺炎其主要病机为邪犯肺卫。而致肺气闭郁。因此辨证时必须牢牢抓住”肺闭“这一病机。治疗上处处顾及”开闭“这一措施。方中麻黄的用址为生石膏的1/10,用小址麻黄开肺平喘,配大址生石膏,使之不失辛凉宣肺之惫;草劳子、天竺黄清肺豁痰,与麻黄、生石膏相伍,一宣一降,促使肺气通畅。为本方组成的关键所在;银花、连翘轻清入肺,以宣解肺卫热邪;括楼皮、元参清润化痰,利明开肺;杏仁宣肺止咳;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清宣开闭。豁痰平喘。 常用加减法:若见风寒未解。痰热内盛者。于本方去银花、连翘加桂枝2 g.淡豆豉6g,生麻黄加政至3g,以增强辛温表散之力;若痰盛喉鸣,气促鼻扇,舌红、苔厚腻者,于本方加人猴枣散1.59,以清热涤痰开闭;若高热稽留。汗出热不退,面赤属红,烦渴引饮,大便干结。苔黄燥者,拟于本加人万氏牛黄清心丸研吞日2次,每次。粒;若只是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积实通腑泄热;若肺部哆音不净,生麻黄易炙麻黄。去银翘,加炒苏子、炒莱蔽子、地龙各69,以肃肺化痰平喘。
12-01-10 10:40
刘韵远,中共党员,河北邢台市人,1917年4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拜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为师,随师询诊。1951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儿科进修结业。1952年参加北京儿童医院工作,历任该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特级专家、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和全国中医儿科学会理事会理事、首都医学院儿科系特级教授、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委;199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担任中国儿童发展杂志和北京中医杂志编委等。   学术上崇仲景之旨,师钱乙之法,取百家之长。结合儿科特点,在生理上重视“稚阴稚阳”:在病理上重视小儿“发病急、传变快、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特点;在辨证施治中以六经三焦辨证为基础,“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为治疗的原则。在小儿诊断方面,刘老创立了小儿“望舌象”的诊断方法;在儿科临床方面,重视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擅长治疗并研究小儿呼吸道疾病(如:小儿肺炎、气管炎、哮喘)、消化道疾病(如:婴儿腹泻、厌食)及心肌炎、小儿遗尿症、过敏性紫癫,重症肌无力等病;在遣方用药方面,善用对药,以遣方小、用药少、药味娇、疗效好见长;在中药配伍上讲究“表里兼顾、寒热并用、视其偏胜、随症加减”为原则。   刘老50余年来在院内、外的大量医、教、研工作中,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他结合临床发表了论文40余篇,主要专著有:《儿科名医刘韵远临床荟萃》、《实用儿科学》、《名中医治疗小儿常见病百问》等,于80年代研制了自己的经验方,如:小儿感冒散、儿童咳液、健儿片、健宝合剂等,现均由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并投放市场,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欢迎。
12-01-12 16:01
揭密“太空养心丸”
08:54 马骏 中国中医药报 阅读次数:5624   那个时刻令国人如此难忘:9月27日下午,“神七”航天员翟志刚打开舱门,挥动着五星红旗,迈出中国人茫茫太空的第一步。然而此时的李勇枝却倍感压力,她正在监控大厅紧张地实时监测着翟志刚的身体状态和生命指征。  喜悦,是在看到3位航天员神采奕奕地走出舱门,看到各项生理指标在落地次日就几近恢复以后。她认为,“神七”航天员的身体状况非常好。  要知道,“神七”任务要求航天员在运动病高发的升空前3天中完成出舱活动,这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虽依靠多重医疗保障,任务完成得波澜不惊,但中医药的应用,无疑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还实现了“零”的突破——研制了第一个适合航天应用的中成药,人类首次在太空中服用中药水丸。  “我们的独特优势在于,把中医药理论运用在载人航天医学,这一点国外没法和我们比。”10月15日的北京天高云淡,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博士终于松了口气,一身红衣,一杯绿茶,和记者盈盈笑谈。  航天员恢复情况非常好:像去了趟天安门  沿北清路西行,很快看到一个标志性雕塑,几个苍遒大字在秋阳下熠熠生辉:“中国北京航天城”。从外表看,这座宁静的大院并无二致,然而,就是这里完成了神五、神六、神七的全部地面实?椋?饫锷?钭胖泄?氖着?14名航天员,被誉为“中国航天员的摇篮”,这里是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美国的航天员科研训练基地。  漫步航天城,气氛静谧,要不是“圆满完成神七任务!”的红色横幅提醒,很难相信不久前,这里曾灯火辉煌,工作人员日夜奋战。  修剪有型的树木和开阔大气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郁郁葱葱的绿草地中。走进一幢简洁素雅的小楼,熟悉的中药味扑鼻而来,随之迎来的李勇枝主任,卸去了数天前的憔悴,呈现着一派清丽、温婉的气质。  “其实我们都要累死了!一直没有休息。昨天上午预研项目答辩,下午和航天员们座谈,明天还有两个实验方案设计要评审。”  然而,李勇枝的精神是振奋的,因为航天员的状态都特别好,她不得不强行命令他们休息。“看他们呐,哪像是从太空回来的?简直就像是天安门刚回来!”   按预定方案,3位英雄航天员刚刚完成14天的“隔离恢复期”,现已奔赴疗养院开始第二阶段的“医学恢复疗养期”。“其实航天员的生理指标早已正常,现在主要是进一步恢复生理的功能储备。”  “神七”任务三名航天员共同的特点,就是心率相当稳定,无论是发射前还是飞行中,尤其是返回后。据介绍,欧盟、俄罗斯的航天员返回地面时心率在100次/分以上,而我国三名航天员的心率,与平时安静状态相比,无明显变化,均为60-70次/分。心功能指标均正常。而且航天返回后立位耐力下降,通俗讲就是“自立不耐受”的问题,三名航天员返回当天恢复了。  中成药水丸首现太空:药物研发历时两载  “神七”带上太空的中成药“太空养心丸”,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有称赞它是“秘密武器”的,也有个别人质?桑?疤?昭?耐琛庇忻挥辛俅埠涂蒲谢?。?欠裨谧觥爸幸叫恪保?  中国的航天医学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李勇枝更是注重将航天医学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开展载人航天不同时相的中医辨治研究,从“神五”开始,李勇枝就在上天前后开“药茶”,为航天英雄杨利伟提供支持。  2006年,在“神六”上天前,李勇枝把自己的博士导师王绵之教授请到航天城,王老给“神六”每位航天员把脉,多次调整方药,辨证施治,从上天前就给航天员服用中药。“神六”回来后又继续服用,效果很好。任务完成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向王绵之致信感谢。  “‘神六’中药效果那么好,”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下达了任务:“‘神七’前要争取拿出中成药,带上太空!”两年时间,王绵之教授亲自处方,医监医保人员成功研制了中成药——“太空养心丸”。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脉贯通。那么按照中医理论,该怎样认识人在太空的身体状态变化呢?“太空养心丸”又是如何在两年多时间“出炉”的呢?   “短期飞行的急剧变化,中医病机是心阳浮动,气血逆乱,心肾阴液耗损。‘太空养心丸’从心肾入手,调节气血。”这构成了研发新药的理论基础。  药物研发正式启动在2006年9月,基础方面主要完成了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药物稳定性等药学研究,模拟失重动物的药效实?椋?约凹毙远尽⒊て诙拘允笛榈纫├硌芯俊?  做新药离不了临床试?椋?敲丛诘孛嫔细迷跹?D馓?帐е鼗肪衬兀俊拔颐窃诤头ü?⑾愀壑形拇笱Ш献鞯?60天模拟失重人体卧床实验中,设计了2组小样本的临床对照试验。试验者躺卧在头向下倾斜6度的床上,持续60天,连吃喝、大小便都不能离开床。试验结果显示:药物对心血管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方子本来打算做成口服液,但口服液将增加上天的总重量,最终还是决定用传统剂型——水丸。事实证明水丸是完全可行的:“把小水丸用糯米纸事先包好(以防在舱内漂浮),放在嘴里以后,再把水袋的水挤进去,一仰脖就吃了。”  “太空养心丸”这个响亮的名字是李勇枝取的。“确切说该叫‘太空养生丸’。但这次任务主要针对出舱活动,需要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体能,减少运动病的发生。”  “这次监测的指标侧重心血管,但其实方子对长期航天环境下,引起的人体免疫功能、骨代谢异常等都有作用”,该药还有很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需要深入,有望用于以后的中长期载人航天任务。  个性化“药茶”:“呵护”航天员的生理储备  “航天员和普通人身体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拥有强大的‘生理储备’。越是挑战生理极限的恶劣环境,就越能激发他们的优势。”李勇枝介绍说,为了“呵护好”他们的生理储备,医监医保人员常针对航天员的体质特点或某方面问题,及时辨证,给予中药进行健康促进。因为航天员都是健康人,所以日常普通的中药袋装煎剂,在航天城就有了另一个好听的名字——“药茶”,相应的药房也就称为“茶房”。  “药茶”是很受航天员欢迎的。在大型重负荷训练前后,有的航天员可能会睡眠不好、有的“肠胃不够泼辣”,有的心率、血压调节有点问题,医监医保人员就赶紧给他们喝“药茶”调理。“药茶”的底方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强身固本、寓治于防,让航天员的健康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航天员医生和航天员常年如影相随、朝夕相处,也使得医生对他们的身体情况了如指掌,开出的个性化“药茶”自然效果不凡。这对普通人的日常保健也有颇多启发。  “神七乘组”飞行前航天员每天服用“太空养心丸”,回到地面后,针对短期飞行身体变化的特点,又配合上“药茶”和中药药浴,助消化、促睡眠,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航天员们在公寓感受着类似SPA水疗的中药浴,反映很好。在转去疗养院前,航天员们还特地要求:“给做点‘药茶’带上?桑 ?   除了中药,中医的推拿按摩也很常用,这里有特招进来的很棒的按摩医生。“但针灸是有创的,我们尽量回避,必要时才用。”  一年一度为期一个半月的航天员大体检、三次季度体检,医监医保人员来自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航天航空医学、中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多个不同专业,组成若干个子系统,就这样常年默默护卫着14名航天员的身心健康。他们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人”。  发展航天中医药学:世界关注中国  据了解,俄罗斯很关注中草药在航天的应用。多年前,就把人参、刺五加 价格 ┊ 百科 ┊ 供应 ┊ 求购
价格 ┊ 百科 ┊ 供应 ┊ 求购
作为航天员的个人物品,带到国际空间站。美国也曾将红花 价格 ┊ 百科 ┊ 供应 ┊ 求购
、当归 价格 ┊ 百科 ┊ 供应 ┊ 求购
用于航天。但和我国运用中医药的情况相比,他们用的只是“单味草药”,离君臣佐使、因时因地制宜尚远。  “搞航天医学,别的赢不了我们,但中医药是你们的特色!”一位国外航天学家对中心主任陈善广说的这句话,他始终记得。虽然我国航天医学起步晚,前后不过40年,但他始终重视和支持把中医药和航天医学结合起来。  科研训练中心拥有首批航天员的“最好的第一手资料”,有大量的国外航天实践生理系统综合材料,在多项科研课题的资助下,李勇枝率领的团队做了无数次的模拟太空失重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卧床实?椋?7天、14天、30天、60天……已初步提出了航天不同时相中医病因病机的理论体系假说。  “解决航天医学问题,需要构建一个中医药防护理论体系,在理论指导下,再创制方剂和研发新药。”李勇枝认为,未来中医的研究方向应主要针对几大航天医学难题:短期失重状态主要引起的心血管功能失调、水盐代谢异常、运动病等,长期太空环境引起的肌肉萎缩、骨丢失、免疫功能下降等。据了解,在对抗航天骨丢失方面,我国已有了较成熟的中医方法。而这些课题的解决,也将大大提高中医药对普通老百姓的服务能力。  探索地球外空间,是人类的共同梦想,然而对于一些航天医学难题,开发理想的防护药物困难重重,国际社会已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在中医药领域寻求新的答案。  航天环境下的人体反应,是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问题 ,而中医学的特长,正是帮助机体进行整体性适应调节。这是中医药走上国际航天领域的一个良好契机,也将为中医药在高端“走出国门”创造条件。目前的成果,还仅仅是个开始,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还需要中医药界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李勇枝说,她的目标就是发展航天中医药学,让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都用上我国中药,为航天医学发展做贡献。“人生啊,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我们正当时。”
12-01-12 16:22
李庆业:中医崛起在于现代化非中西医结合日08:43 [我来说两句(6)]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常宇   记者:您多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医疗工作,也从中发现了中医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还专门撰书探讨中医的发展,那么您认为目前中医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庆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对中医重视和投入不够。具体来讲,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行政环节薄弱。
大量存在的虚假中医广告和非法的中医医疗活动,严重扰乱了中医医疗市场秩序,严重损害了中医的形象。此外,在一些省、自治区,中医管理体制不健全,尤其在基层中医工作相对薄弱。  经费投入不足。尽管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事业发展的倾斜政策,但在政策落实中缺少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有力度的具体规定。与综合医院相比,中医医疗机构普遍建院比较晚,基础设施差,设备落后,现有的财政扶持力度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差距很大,很多项目都面临着资金缺乏的问题。  中医特色逐渐丧失。中医院西化,按照中医的理法方药开处方的中医师已经越来越少了。世代相传的医学授徒传播方式已不多见,现在按照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培养接班人,使得大量的实际的口头和行为经验慢慢消失。  记者:您刚才提到对中医的重视和投入不够,那么对于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您认为应该怎样加强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投入呢?  李庆业:首先是观念上的,中西医应该是并重的,中医不应处于从属和辅助的地位,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让中医界内外人士都认识到中医好的疗效,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国外为什么会有中医热,主要也是因为中医的疗效和低毒让人刮目相看。让年轻一代信仰中医,热爱中医,并真正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遣方用药。  具体实施中,在政策上保证中医药事业能够按照自身发展规律顺利发展。加大对中医的人财物投入,开展对一些重大课题的攻关研究,在审评标准设立上,体现中医药特色。对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和中医的传统思维,重视对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重视临床疗效的提高等等。而中医长远发展应该是中医现代化,而不是中西医结合,目前只能是中西方法和手段的并用。  记者:你刚才提到中医发展时,认为中西医结合不是主要方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李庆业:我个人认为,中医药作为一个学科发展,应该是吸取现代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而不仅仅是吸取现代医学的先进成果。换句话说,是中医药立足自己本学科的发展,在保持中医药自己特色的前提下,把各种有用的东西纳入到自己的框架体系中,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而不是和某一个学科融合,而后失去自我。这仍然是观念的问题,我们应把中医药提到应有的重视程度,而不是成为被西医改造的、用西医标准来衡量和检验的,更不应该是给西医当配角和辅助作用的学科。  就中西医结合而言,我认为目前的状态下,中西医是很难实现理论体系上的互通互合,它们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用药更是天壤之别。应该说,争取共存是可行的。至于发展到什么阶段、什么时候能结合,现在可能无法预测,将来好几百年的事情,谁能说清楚呢?但中医当务之急是不要失去自我,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李约瑟博士曾指出:“中医和西医在技术上结合比较容易,但是使两种医学哲学取得统一,恐怕是极为困难的。”实践证明,经过几十年的实施,效果不是很好。尽管很多人会反对我这一提法,但我仍然要说,中西医结合概念不是很清楚,内容也不确定。而且中西医结合导致的后果是中西医地位严重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收缴了中医药工作者的主导权,并且挫伤了中医人的自信心。  中医现代化当然不只是吸收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而是各个学科、各个层面的,如计算机、基因、植物药,还有新三论和老三论等。为什么中医不直接吸取和掌握当代的先进科技为自身服务,而是跟在西医后面?  记者: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怎样理解中医发展的方向是中医现代化,而不是中西医结合?  李庆业:中医现代化是立足中医学科自身发展的问题,中医学习现代科技的过程当然不是什么中西医结合的过程,而是中医发展的自然进程。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两个学科的融合,前面提到,实践证明,近百年来,由于中医一直处于被消灭状态,非常弱小,所以这容易使中医处于西医的附属地位,容易让西医改造中医,中医就失去了学科特色。我个人是不赞成的。  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之一,而不是全部,也不能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惟一目标。现在各学科的发展都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没有必要称之为谁与谁相结合,如果中西医结合成立的话,那么,中西农结合、中西工结合、中西军结合……是不是都可以成立了呢?  强调中医现代化而不是中西医结合,就在于应该把中医药放在一个重要而独立的地位来谈发展,今天所有的问题都是为了表达这一想法。当然,我不否认中西医并重并用。  我们不要习惯地认为中医古老,中医是慢郎中,挑不了大梁,唱不了主角。其实不然,中西医各有特色,有很多人没有真正地了解中医,尤其是真正了解中医的疗效,就歧视中医,甚至放言取消中医。为什么国外出现中医热,是因为外国人也逐渐认可并接受了中医的疗效,也发现有很多西医不能解决的问题中医却卓有成效。  不是让中医西化,而是应该把一切先进的理论和成果纳入中医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加以应用,并最后上升为理论,做到“洋为中用”,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  记者:可是,一涉及先进技术吸纳进来,有人就会认为失去了传统的、纯正的中医,中医变了味道,现在科研的很多东西就是备受争议。那么怎样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呢?  李庆业:在理论上,中医一定要吸取现代的、先进的东西,这是中医崛起的方向。但具体做起来很难的,这也是一个观念上的改变过程,理论上、实践上都需要多年甚至上百年的探讨。现在还很难做出这样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探讨。不过有一点是应该坚持的,那就是在坚持中医学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把先进的元素拿过来,纳入到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为我所用,而不是中医自身的消亡。
12-01-12 16:56
我倒希望外国人多学些,中国自己不重视,只会失传。教给老外,起码还把技术留在了这个星球上。
12-01-12 17:05
东西不会失传,谁被谁骗而已
12-01-12 17:37
唉叹息中药材被硫黄整得只剩下毒了
12-01-14 13:38
12-01-17 15:26
1、黑木耳鉴别 黑木耳由于生长环境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和晾晒程度不同,会形成5种次品耳。其品种特征如下:拳耳——因在阴雨多湿季节晾晒不及时所形成的,在翻晒时互相粘裹所致的拳头状木耳。流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采收不及时而表成的色泽较浅的薄片状木耳。流失耳——因高温、高湿导致木耳胶质溢出,肉质破坏而失去商品价值的木耳。虫蛀耳——被虫蛀食而形成的残缺不全的木耳。霉烂耳——木耳保管不善,被潮气侵蚀后形成结块发霉变质的木耳。木耳质量感官鉴别要求如下:良质——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耳背呈暗灰色,不混有拳耳、流耳、流失耳、虫蛀耳、霉烂耳;朵片完整,不能通过直径2厘米的筛眼;耳片厚度1毫米以上;杂质含量不得超过0.3%。次质——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耳背呈暗灰色,不混有拳耳、流耳、流失耳、虫蛀耳、霉烂耳;朵片基本完整,不能通过直径1厘米的筛眼;耳片厚度在0.7毫米以上;杂质含量不超过0.5%。劣质——耳片色泽多为黑褐色至浅棕色;拳耳不得超过1%,流耳不得超过0.5%,不得混有流失耳、虫蛀耳、霉烂耳;朵片小,状成碎片,不能通过直径0.4cm的筛眼;耳片厚度0.7mm以下,杂质含量不得超过1%。2、银耳鉴别 银耳又称白木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称号,它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肝糖,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很珍贵的胶质食用菌和药用菌。它不仅是席间珍品,而且在祖国医学中也是一味久负盛名的良药。良质银耳——干燥,色泽洁白;肉厚而朵整,圆形伞盖直径3cm以上;无蒂头,无杂质。次质银耳——干燥,色白而略带米黄色;整朵,肉略薄,圆形伞盖直径1.3cm以上;无蒂头,无杂质。劣质银耳——米黄色略偏白;整朵,朵形不正,肉薄而有斑点,不干燥;带蒂头,有杂质,伞盖直径在1.3cm以下。3、变质银耳鉴别 银耳虽是传统美味,又是滋补佳品,可它一旦变质,就万万吃不得。因为变质银耳中的致毒物为酵米面黄杆菌毒类,目前尚无有效药治疗,因此必须注意鉴别。外观鉴别——变质银耳色泽暗黄,朵形不全、呈残状,蒂头不干净、有黑斑或杂质。(如果银耳花朵呈黄色,也可能是下雨或受潮后烘干的,营养价值不受影响,但商品价值降一等)。触摸鉴别——变质银耳不干燥,手摸有潮湿感。气味与滋味鉴别——银耳受潮会发霉变质,能闻到酸味或其他不快气味;变质银耳口感有辣味。水发鉴别——好银耳泡入温水后,体积迅速膨大5~10倍,而变质银耳水泡后,体积不甚增大。如发现水泡后有银耳解体散开现象,则表面该银耳是用碎小银耳粘合而成的。4、木耳掺假使杂鉴别(1)外观与色泽鉴别正常木耳——褐色或黑色,平滑,外面呈淡褐色,而且有柔软短毛,组织纹理清晰,干品呈松散状。掺假木耳——内外颜色均灰暗,质地酥,易潮解,组织纹理不清晰,干品结团。手感鉴别正常木耳——用手抓木耳放于掌心掂量,应感到木耳体轻柔和。掺假木耳——用手抓木耳放于掌心掂量,应感到扎手且发沉;同一重量,掺假的比未掺假的数量明显减少。(2)口味鉴别正常木耳——用手指捏木耳少许,用舌轻舔,没有异味。掺假木耳——舌舔有异味则说明掺了假,掺盐的发咸,掺糖的发甜,掺矾的发涩,掺卤的发苦,挂锅底灰的有烟油味,掺沙的则有硌牙感。泡发鉴别正常木耳——浸泡后胀发性很强,色泽较淡,肉质肥厚,弹性强,表面有润湿的粘液,品尝有独特的香味。掺假木耳——胀发性很弱,肉质软而无力,弹性差(甚至无弹性),并可能有糟烂现象。
12-01-20 09:27
我所蒐集登錄的醫案目錄 幾個月前整理書籍,得到以下醫案類書籍,大概只有兩本沒有,僅供想要研習中醫的朋友參考。 小兒藥證直訣 宋 錢乙·生存年代· 1132 書·出版年代· 傷寒九十論 宋許叔微1146 書 竇才心書 宋 善灸法 儒門事親 張從正 婦人良方 南宋 陳自明 脾胃論 李東垣1200‵? 陰證略例 王好古 衛生寶鑑 羅天益 師李東垣·缺· 格致餘論 朱丹溪 散見醫案149 金元四家醫案已有集中成集元代 滑壽 醫案數十則見於名醫類案及攖寧生傳 推求師意 戴思恭 師朱丹溪 醫學正傳 虞天民 另著蒼生司命19 書 石山醫案 宋 正德 汪機 名醫雜著 王綸 提出外感法仲景 內傷法東桓 薛氏醫案 薛立齋 淵源於東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执业药师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