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怎么样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作为一名研究生,你每天的学习生活是怎么样的?
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可能差异很大,作为一名工科生,理科生,文科生,你的情况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有感而发
按投票排序
自己给自己顶吧。总的来说研究生生活还是挺规律的,没有了本科时候的那么多活动,那么爱折腾。说一说周一到周五为学术奉献的日子吧。学业方面,本学期有8门课,一般早上都用来上课,一门课都是上半学期的,这两周处于课程交接区,早上还比较闲,7点多或者8点起床,吃个早饭晃悠到实验室,泡个小茶,打开新浪财经,看看新闻,下周有门考试,现在才开始复习,于是又打开课件,盯了一个上午,期间有聊天,有逛唯品会,查查物流,快递到了,中午愉快的去取快递。之前跟着老师买了一只股票,目前正处于停牌,非公开发行股票期间,默默等待,所以不再盯着股票看了,也好久没研究了。股票还好不会要一直守着,之前玩期货开盘期间什么都干不了一直盯着,我会告诉你期货已经亏了好多现在都不敢玩了么,不过期货是真刺激啊,玩的就是心跳。上段时间帮老师叫改了一个准备结题的课题,各种倒装句,从句,同义词替换就是为了降复制比,这就是真实的文科学术研究了,不过核心还是在处理数据啦,各种统计网站,数据库去找,找到哭找到绝望,就犹如工科试验一遍遍的重做。最近因为没有课题在身上所以比较闲,忙忙自己的事情就好。有两个课程论文等着写,可是不到deadline是不会动笔的。还要考会从和CPA,哎,都还没开始,顿时觉得事情好多~~~~(&_运动方面,每天9点半到10点,去操场跑步,畅汗淋漓很爽,然后回到宿舍打开电脑,其实也是为了打开WiFi,然后放着easons的歌做深蹲,累了就压腿刷知乎刷微信,休息了一会继续深蹲,运动得差不多了就洗澡,洗衣服。早的话敷个面膜,然后上床按摩一下小腿,再把腿垂直搭墙上,玩手机,把一天老师发的微信看一下(老师建了一个学术微信群,每天都会发新闻,学术相关内容,有时大家也在上面讨论),或者看看自己为知笔记上收藏的知乎和微信的内容,12点半到1点睡觉(一直想着12点之前睡总是实行不了)。像打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什么的,偶尔去一下,接下来天热了还是多去游泳吧。娱乐方面,一到周末,大家都会疯狂玩耍,约会,吃饭什么的。上段时间天气好,班里的同学也组织了很多活动,打真人cs,聚餐,唱歌啊,最近天热得白天直接不想出门了。一直想要吃遍学校周边的所有好吃的,现在也受金钱所限了,都是上段时间去云南旅游留下的后遗症。有男朋友的时候会疯狂的玩,现在单身就跟朋友玩玩了。每天到这个时候也该碎觉了,就写这么多吧。
今天早上7点多起床,去食堂吃个饭,刚刚来到实验室,坐在电脑前,在同门的建议下用360解决了我不能上网的问题,觉得太给力了,就来交流一下哈。研一嘛,还没到开题的时间,这学期一周就两门课,老师给的两篇英文paper看了好几个星期了,估计也看不懂了。。。
我一般上午在实验室,看看文献,上上小网,中午去跟同门浩浩荡荡的吃个饭,吃完饭回宿舍睡个午觉,下午3点左右再来实验室,到5,6点再吃个饭,吃完饭回个宿舍,吹一会笛子和箫。再和同门组队去健身房游泳洗个澡,游泳完再回实验室,上上小网搞搞文献。。。近11点的时候回宿舍,回宿舍刷个牙,不太晚的时候再串个宿舍,11点半熄灯了上床,宿舍再blabla一会,刷刷手机,ok,12点多了,睡觉。我之前学习并搞过一段时间FX,真是一波三折,深有体会。。没事再听听杂学,
平时不间歇事还是不少的,上周学校搞文化节,开幕式的时候我吹了首《回梦游仙》,彩排啊,练啊什么的花了不少时间,开幕式结束了,本科那边搞了个舞蹈团专场演出,本着食色之性,我去了看了,果然有美女啊,可是我不敢搭讪。。。。。周六上午系里搞了个趣味运动会,去玩了一把。昨晚班级响应学校安排弄了个心理活动,班里又找了个地方做心理类的游戏,玩了一晚。。。
计划明天下午去本科民乐团那边排练去(上周文化节的时候认识并邀请我加入的),29号有专场演出,,,我临时的不知道能打个酱油包。不过团长和副团的笛子水平都很高(民乐团当团长的好像都是笛子的,我本科时候也是),让我觉得我有必要再突破下的我的水平,很多笛子曲确实很好听(回梦游仙,乱红,绿野仙踪等,有空听听吧!!)。周六下午去隔壁大学学韩语,我报的课外班,纯粹兴趣,学韩语妹子的好多好多。
我们学校里有两个美国外教michael and Johsh,每周五晚上在他们公寓搞圣经交流会,每次有7,8个人吧,大家围一起,先分享各自一周的轶事,然后一人读一段圣经,再讨论讨论心得,不过好久不去了,其实应该去的,我还天真的计划每天听听TED练练听力什么的,发现自己根本没那个毅力和执行力。
我快递到了,先说这么多,也是第一次在知乎上刷那么多,因为我感到种“相似”。很乐意和你交流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在职研究生如何正确解决学习与工作生活的冲突?
  身在职场总是会让人们感觉身不由己,如果你在职场中没有精明的眼睛及才能,你很难在职场中支撑下去。对于职场工作人员来说,报读在职研究生是一种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很多职场人士比较看重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职研究生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而他们的时间是极其的稀少的,因此他们更要很好的处理工作、学习、家庭之间的关系。在职研究生应该怎样面对这种种的冲突呢?下面便是对于这个问题的介绍了,希望考生注意。
  第一、工作压力大。对于在职人士而言,平时需要工作,大部分人是双休,但是也不排除单休或者调休,甚至出差的现象,所以在职研究生报考后,需要对工作进行调整,在攻读在职研究生的这段时间,尽量保证足够的时间学习。
  另外,需要提醒在职人士,如果实在离不开工作岗位就应该选择网络班或者集中班进行就读,所以在职研究生报考之前就要了解报考院校授课模式。
  第二、人际交往频繁。职场中的在职研究生,频繁且复杂的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正在备考的在职研究生朋友而言,别人正在周末游玩的时候你在备考,别人在约会,烛光晚餐的时候你在备考,别人在聚餐的时候你在备考。此时的你需要坚持,尽量减少频繁的人际交往。
  第三、经济负担。虽然在职研究生学费对于进入职场的在职人士并不会很贵,但是在职研究生学费需要一次性缴清,所以这点对于月光族或者刚刚进入职场不久的在职人士还是有一定的负担的,此时在职研究生报考时需要准备好学费后再报考。
  第四、学习能力偏科。在职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偏科的情况非常正常且普遍。考生可以通过一些质量比较好的辅导班进行辅导,减轻自己的学习压力。
            
博客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研究生生活如何规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研究生生活如何规划?
上传于||文档简介
&&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研​究​生​生​活​如​何​规​划​?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国内或国外的研究生或博士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没当过或,所以想问一下这些人的日常是什么样的?是需要向本科生一样每天上课还是只要做实验写论文就可以了?有没有考试,或者说会不会有GPA或类似GPA这样的考核呢?如果做得不好,会不会被学校淘汰或者开除,标准又是什么?是需要交学费还是能自己挣工资?
【的回答(115票)】:
哎呀,我的知乎第一长答案估计要来了。
本人国内理工科博士在读,所以只能说说国内的情况。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的情况差别较大,读硕士和读博士也有一定差别,不同高校之间也有差异,我了解的我会尽量多说一点,但会偏重我自身实际的情况。
1、上课&科研
需要上课,培养计划会规定需修满一定学分。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研究生的课程普遍比较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部分认为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规定,起到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主要是由于研究生的具体研究内容通常是一个很具体的课题,而上课能学到的东西是比较宏观的方法论的东西。我自己五年制直博,第一年就把大部分学分修满了,从第二年开始主要进行科研工作。
研究方面,硕士生由于学习年限较短(两年到三年),进行的不会很深入,尤其是我了解的某些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硕士生,整个研究生阶段都几乎没有做什么研究工作,上课之余的时间都用来实习了,最后一个学期做一个学位论文即可。而理工科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上课之外的时间就是天天在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偶尔去参加学术会议。这种生活很考验人。
我所在的实验室氛围还算宽松,人员构成相对简单,硕士、博士加起来十个人左右,有时会有一个博士后,就一个,没有什么大老板、小老板的(研究生普遍把导师叫老板,我倒不觉得这是铜臭气,有时候甚至觉得是亲昵的称呼,这取决于跟导师关系如何吧)。老板跟我们的关系很融洽,也没有严格规定上下班时间,大家一般九点左右到实验室,晚上十点十一点离开。这期间也不是完全工作状态,刷微博、看八卦什么的也是有的。但忙起来的时候也有人通宵做实验的。据我所知,有很多实验室的管理更为严格,上下班刷卡,迟到、玩游戏等要扣工资(工资的事后面再说)。
2、考核&淘汰
考核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课程成绩、发表论文情况、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
课程考核这个基本都没什么问题,及格就行,我所在的学校即使评奖学金什么的也基本上不看成绩。但也听说过,有个学校某门数学课特别难,但老师人特别好,如果你考试不及格的话,他就会给你打电话,让你找导师开个证明,说生病啊或怎样,这一年的成绩就不算数,下一年重新修。有一年某个导师三个学生这门课都挂了,都去找导师开证明,导师快气炸了。
发表论文情况通常是研究生院的规定、院系的规定和老师自己定的规定一级比一级要求高。我们这的硕士没有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博士的话,研究生院的规定是两篇SCI或者一篇影响因子3以上的,院系的规定貌似是三篇(哎呀还貌似,我自己都搞不清楚规定还想不想毕业了),而我们导师的规定是在达到院系规定的基础上要发到指定的几个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才可以(不过我们导师人好,之前有人并没达到要求也毕业了)。最终拍板的人还是导师,导师让毕业才有可能毕业。很多人是这个环节没过去而延期的,像我们五年制的,延期到第六年还可以有奖学金抵扣学费,超过第六年就要自己交学费了,最多可以延到第八年,超过八年就无法得到学位了。我们学校八年抗战的人也是有的。谢天谢地,目前为止我们实验室还没有延期的。
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位论文的评审及答辩。硕士论文的评审专家不少于两人,至少要有一名校外专家;博士的评审专家不少于五人,至少要有两名校外专家,而且是匿名评审哦!你不知道你的论文被谁审,评审的专家也不知道审的是谁的论文。收回的评审意见中,如果有一名评审专家持否定意见,则再增加一名评审专家。在全部收回的论文评阅书中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评阅人(含增聘评阅人)持否定意见,本次申请无效。恭喜你,再来一次哦!
评审过了的话就是答辩了,硕士的答辩委员会应由三人以上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四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以校内专家为主;博士的答辩委员会应由五人或以上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六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以校内专家为主,并包含至少两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对是否通过答辩进行表决,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方为通过。通不过的话,答辩委员会再次表决,如果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的话可以半年或一年内再来一次哦!如果还没通过的话,如果满足硕士毕业的要求的话,可以授予硕士学位。
这是正常的考核和淘汰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些人中途退出,在我身边不算多。我见过最奇葩的一件事是一个学生搞砸了一件事,被老师勒令休学一年,一年之内不准出现在实验室 =。=!
3、学费&收入
我印象中,我开始读研的那个年代,研究生是分公费的和自费的,入学成绩排在前面的才能享受公费,另外一些专业硕士好像也是自费的。我所在的学校,所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有学业奖学金,分为不同等级,硕士的最低一级正好cover学费,上面两级算下来每个月还能有几百到一千块钱生活费;博士的扣除学费之后都还能有生活费,一千到两千(按十个月计)。听说从14年起所有新入学的研究生学费都将自费,我大概看了一下政策,其实和我们现在差不多,虽然说是学费自费,但会有补助,还是能够cover学费的。
有些导师科研经费充裕,学生参与课题导师会另外发一些劳务。我知道的某个计算机科学的实验室是按学生的工作量发工资的。人文社科的导师通常没那么多经费,我有个朋友读英语相关专业的硕士,元旦还是什么节日啊,课题组一起吃饭,吃完之后导师说:“要不咱们AA吧?”他们慌忙说:“老师,我们请您!”在这个问题 下面,西南交大的老师说
中午少吃点,晚上让导师请客。
我看到问题有个标签是文科,所以题主不要听@徐腾飞 老师的,文科导师有些是请不起吃饭的(笑
另外,如果你是学霸,会有各种名目的奖学金,年入几万轻轻松松。即使我等学渣光靠着学业奖学金也觉得可以自己自足了,毕竟学校里的伙食和住宿是很便宜的。不过我也有读硕士的朋友靠在外兼职攒了几万,我等也只能羡慕嫉妒恨了。
考研和毕业有没有潜规则?我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我真的没见过,而且我相信越是好的学校就会越干净。
博士是不是都很呆?是不是像TBBT里那样?女博士是不是第三种人?很遗憾,不是。我认识的博士都挺正常的,谢耳朵基本是科幻作品。我认识的女博士也都挺正常的,只是理工科女博士没空打扮自己,做实验也不能穿高跟鞋、短裙。我认识的女博士也都没有难嫁,当然,大部分女博士都还是嫁给了男博士,主要男人太容易自卑了嘛!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正常,我一个读哲学系博士的女同学就跟我抱怨说哲学系的男博士们看起来怪怪的(啊喂,你个哲学系的女博士竟然还敢嫌弃哲学系的男博士!)我不是来黑哲学系的,轻拍。
===========================================================================
其实还有一些想写的,先发出来吧,有人赞就接着写,哈哈!
【知乎用户的回答(3票)】:
好吧,谢邀。
CAS,上海某所,硕博连读,后由于种种原因转硕,现在等待毕业中(请参考等待戈多)。
我们这里硕博连读的第一年基本是上课,伴随有实验室轮转,两到三轮不等。上课比较水,大课大班,期末一般是闭卷笔答,平常偶尔有小测验之类,和绝大多数本科授课没多大区别。
上完课后你就做实验吧,我们这边大多数人读的号称是一门实验科学哦。中途会有开题和转博两次考核,考核是交上一份书面的progress report,然后做个mini的review,有你的thesis committee members在场,然后根据所情,有的博士生还是每年得考核,有的没有。若考核不过,一般会再给次机会,再不过就退学或者转硕,后者居多。标准我觉得很non-specific,一般给你的结论要么就是可以继续做,要么就是进步不大课题希望不大之类,详情可参考相应的学生手册等文件。类似GPA这样按成绩的考核我们没有,最终就是凭文章(SCI&=某特定大小)毕业。
这里为了能和国内著名985高校竞争,给的工资尚可,住安排的宿舍,生活不铺张的话一般不用再向家里要钱了。工资水平网站可查。
另,有机会的话还是出国读phd罢,国内的不读也罢。
【匿名用户的回答(4票)】:
可耻地匿了先。
假如题主只是对研究生的生活感到好奇的话,大可不必。
研究生,说白了,真的就是给老板打工的而已,也算一种工作了吧。
有人认真,有人混;认真的大多数能顺利毕业,不认真的运气不差的话混的基本上也能拿文凭走人,看老板了。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课题组也一样。作为一个“学生”,你必须时刻牢记谁是你的“老板”,得罪了他,只能是和自己过不去。
老板们的管理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比较和善,走亲民路线,好商量,那运气不错,基本毕业无虞。
但有的也喜欢搞高压控制,喜欢树反面典型,和反面典型走的近的可能会倒霉。
想了解一个组的氛围,基本上去听听他们的seminar就够了,智商足够的,应该心里就有数了。据我自己的观察,氛围好的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会比较放松而认真地讨论,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延毕/退学之类的事情,而越是氛围差的组,组会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说话,老板不点名就没人怎么喜欢说话,最后毕业难度就会越大,被退学的概率就会越高。
总之一句话,认清自己身份,做自己该做的事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别去做。虽然这是为人处世的常识,但是你要是缺了这么一节课,研究生阶段补起来,“学费”很贵的。
我这里只说国内情况,国外没去过,不懂,不评论,只学习。
【chifung cheung的回答(2票)】:
日本东京某国立两年管理工程硕士。
第一年基本是上课,加上研究室的研究会(ゼミ),经常为了赶报告而通宵。教授评分评得也比较松。基本上没认识有人挂科的。
第二年就是搞研究作实验写论文,就算同一个研究科差异也很大,有人天天睡研究室的,也有人一到七点就回家的。
身边认识拿奖学金的人很少,但是有一些补助,cover学费还是ok的。
【匿名用户的回答(1票)】:
美国PhD在读。第一年基本和本科一样,主要是上课,也要带带TA。一年结束后有qualify考试,考过就变成PhD candidate,然后开始做研究。考不过来年继续考,再考不过就要被劝退了。第二年开始,上课就不是主要任务了,主要是作研究,看paper,想idea,写程序实现等等。我一般每天九点半左右到学校,晚上十点后回去。当然也不是一直在干活,有时也要颓废一下。国外PhD的生活质量总体还是比国内高的,而且我们专业不存在老师压榨学生的情况,因为钱不是导师给的,而是系里发的,实在不爽了可以换老板。我现在唯一不满的是自己太颓了。。。
【Chiang Cyrus的回答(1票)】:
我是在国内某211读的翻译专硕,2年制的。很多学校的专硕是属于创收项目,因为学费贵而且招生相对较多。同时2年的时间因为要求4个月实习+毕业论文,所以只有第一年是有大量课程的。我们老师从第一节课就说2年的时间几乎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翻译者。学校好的话读硕士还是很好玩的,比如我有几个本科同学在中大读的社工专硕,这学期公费去台湾实习了。。。
【匿名用户的回答(0票)】:
国内985 工科 小硕 2.5年学制
第一年,上课,做实验(少)
第二年,无课,做实验(多)
第三年,没做完的补实验,找工作
上课和本科区别不大,难度有提升但是不多,实验和上课没啥关系。绩点低的做实验可能更牛逼。
补助的话研一600-1000,研二不等,看导师了。基本不用家里出钱,
【Songsong Zhang的回答(0票)】:
美国法学院,JD,学校中西部某Top 30。
1L每周的节奏是:
星期一到星期四,8点上课,2到3门课到2点30左右下课,图书馆学习(case reading, brief)到五点回家,做饭洗澡上网等两小时,七点开始继续学习到晚上十二点到一点。
Friday Night放松,因为我们是college town(貌似今年Princeton Review party School第一名)所以在21 law(21 law意味21岁才可进酒吧,21岁是合法的drinking age,没 这个law前我们那是19岁进21岁才能买喝的,你要问怎么区别年纪的话,美国的酒吧大部分进去时会给你戴个腕上的纸圈,19,21的发的圈颜色不同,也有些是成年的给你敲个章,或者未成年手上画个叉,买酒时bartender都会看)没实行前四至六晚的夜生活极热闹。
周六,game day的话是全城的节日,早起会去tailgating,中午去现场或者家里看电视,晚上做做laundry,或者继续出去玩。
周日,买菜,下午开始一周新的学习。
如此这般到2L好了些,人油了看书不那么认真了而且时间长了适应习惯了,而且2L的课啊什么相对可以自由安排,轻松点,但每门课每天还是至少花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预习。
3L最轻松。
【Hong Zhibin的回答(0票)】:
本人美國西南某州立大學 新聞傳播係碩士研究生畢業,來說一說大概情況吧
換了專業,from日語to新聞傳播
第一年:基本上課各種聼不懂,努力了半學期之後情況好了一些。語言的情況其實還比較好解決,最要命的是國内的教育某種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做研究和project的能力,這個第一年基本無解,第二年才解決;第一年的苦逼加上投了200多份簡歷終于最後幫助我在學校裏面找到了全額助學金,所以學費免了(第一年學費16000+USD),每個月還有1000+的工資可以拿,寒暑假照發。工作内容是類似國内學生會,只不過受衆變成了美國人而已;最忙的時候的日程是:7點起床,8點到學校上課(因爲上課不要錢就多選了兩門),上到10點左右去上班,上到下午3點然後繼續上課,基本上到6點多或者是9點多,其間隨便應付一下吃飯問題。晚上沒課圖書館待到11點,騎車回家。周末買菜,也沒了。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职研究生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