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硕士读国际新闻传播,人大法律硕士和清华哪个...

微信号:kkkaoyan
跨考研招院校库:
——省市地区——
——选择学校——
跨考研招专业库: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跨考研招导师库:
跨考研招招简库:
研招院系信息:
热门关键字:
位置导航:
2015清华新闻传播考研真题:621国际新闻传播综合
摘要:跨考小编在考后整理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考研真题——621国际新闻传播综合(网友回忆版),请参考!
名师答疑:
  [估分]
  [答案]
  [解析]
  [下载]
  2015初试已经结束,跨考小编在考后整理了新闻硕——621国际新闻传播综合(网友回忆版),请参考!
  一、名词解释: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ISIS、沪港通、Instagram、埃博拉、Buzzfeed 、刻板印象(sterotype)、Data
Journalist 、媒介极化多元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乔姆斯基的舆论同化理论; 2、以媒介融资为框架,评价一家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表现
;3、简要评述中国媒体在马航MH370失联后的表现
  三、评述题:
  近年来好莱坞越来越青睐中国元素,请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分析好莱坞为何越来越青睐中国元素,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考研认证空间:
或微信:kkkaoyan
2013年考研精彩推荐
聚焦热点新闻
搜罗热门专题
2016考研大纲
研究生报录比
择校择专业
2016考研热门院校TOP10
考研专业硕士TOP10
页面片段管理 && 页面片段添加 保存 返回 标题: 研招网底部 唯一编码: 分类: 文章附件: 内容: 源码 样式样式格式格式字体字体大小大小
| | | | | | | |
跨考全国分校:
研友交流QQ群:经济学: 管理学: 金融硕士: 医学: MPAcc:
跨考咨询:400-668-2155(免长途费); 专业课资料咨询QQ:&
手机版地址:http://wap.
代理合作电话:010-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3清华研究生国际新闻传播学制几年,有知情回答,将不胜感激_水木清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9,416贴子:
清华研究生国际新闻传播学制几年,有知情回答,将不胜感激收藏
清华研究生国际新闻传播学制几年,是两年,还是三年,区分学术性和专业型硕士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清华国际新闻传播硕士 8月29日开放咨询
2015年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开放日活动8月29日举办。本次开放日拟邀请60名学生参加,主要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外语专业、国际政治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有推荐免试资格,并有意报考学院国际新闻传播项目的应届毕业生。对参加开放日的同学,学院将择优邀请参加推免研究生复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申请学生要于8月23日前将个人简历电子版、成绩单、开放日报名表压缩打包传至指定邮箱,逾期不再接受申请。余源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06166条
评论181751条
评论163580条
评论155494条
评论124781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人大、北广、清华、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实力大比拼。。。分析很精辟啊。。。
我的图书馆
人大、北广、清华、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实力大比拼。。。分析很精辟啊。。。
谈起新闻传播学院,可能在三五年之前都不会有人想到清华、北大。虽然他们是名校,虽然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不可一世,但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什么发言权。人大、复旦、广院,仿佛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三座大山”,不但资格老,而且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早已把持了各大新闻单位的各级岗位,只要续续家谱就能把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晾在一边了。&有趣的是,伴随着上世纪末“传媒是21世纪最后的暴利产业”的预测,新闻传播学突然成了显学。清华北大这样原本“不屑于”建设“无学”的新闻传播院系的综合性大学,也突然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竞争中来,而且出手不凡。清华和北大不但先后以高标准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清华新闻传播学院还很快拿下了传播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仅有的6家拥有这一博士点的大学之一(其他5家分别是人大、复旦、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更令人嫉妒的是,根据200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5号文件中的“特批”,清华还由此取得了全国唯一一家自主审批新闻学一级学科下其他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资格。有了这一“特权”,相信这些国内一流大学建设国内一流新闻学科的步伐会更快,老牌新闻传播院系受到的挑战也就更大。&各高校争相建设新闻传播学科的同时,愿意报考新闻传播学科的高分考生也越来越多。虽然清华和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资历和规模还远不能与人大、复旦相比,更无法与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专业集团军抗衡,但依然成为了这些高分考生的首选。相比于老牌新闻院系,清华和北大的新闻传播学院实力究竟如何?翻看一下各名校新闻传播学院的网页不难发现,在教师的数量上,清华、北大的新闻传播学实力是不能与人大和复旦等老牌新闻学院抗衡的。要论教授和副教授的数量,人大有27位、复旦有22位、北大有19位,清华有15位。最多的人大和最少的清华,教师数量几乎相差一倍!&但稍经分析就不难发现,教师数目可能不是唯一的标准。这不但由于各校间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可能存在差异,还因为以上四所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生招生数量相差就更大。以2005年各校的招生计划为例,人大计划招收111人,复旦计划招收138人,北大计划招收57人,而清华只计划招生30人。可见,就师生比例而言,清华、北大等新兴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生反倒更能接近教师、其教学资源的人均占有数量也更加丰富,如果按照师生比例排名的话,最有“开小灶”意味的反倒成了清华,北大也具有相当的优势。对新闻传播学这种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而言,能否与老师在课堂上实现充分有效的互动,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不过,用记者们常说的“去伪存真”去衡量这些数字,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19位教师中,几乎没有一位是专门从事新闻学研究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国际政治、外语、中文、广告等原有院系“调配”、“整合”过来的教师。而在各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上,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们也鲜有研究新闻专业领域者,大都集中在传播学甚至交叉学科和非主流学科上。作为四所新闻学院中唯一没有取得博士点的一家,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大概太想在传播学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了,才会如此“举全院之力”而不惜以牺牲新闻学方向为代价;但无论如何,一所新闻传播学院中新闻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只有两人,却有大量中文系、艺术系、外语系的老师“转行”上阵,似乎总有点说不过去——毕竟,高等教育不是“试验田”,不能以放弃主流方向、基础技能和专业功底的发展以换取所谓“交叉学科”、“新兴方向”的培养。&在学术评价方面,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查评议通过的博士点是衡量一个院系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注意到,在上述四所院校中,除了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尚未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尚需挂靠在其他院系名下招生以外,其他三所学校都已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而考察最能代表科研含金量的“论文引用次数排名”对比,在1998年至2003年间CSSCI(中文社会科学索引)统计的列全国前10名的学者中,人大占3人、清华占2人、复旦占2人,其它三位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期刊网统计的2004年居全国新闻传播学界前12名的学者中,人大占4人、复旦占3人、清华占2人,其它三位学者分别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传媒大学。随着近些年来北大新闻传播学科的飞速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设立在综合性大学内的新兴新闻传播学院虽然规模不大,但将在高水平科研方面具有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在交流和就业方面,清华、北大、复旦等新闻学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其中,复旦、清华等学校都已与美国、香港等新闻媒体达成了稳定的学生实习和交流协议。北大则凭借着与《财经》等杂志合作举办学习班等机会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可能。由于在各新闻单位的校友相对不多,以清华新闻学院为代表的新兴新闻学院们大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甚至由院系出面帮助应届毕业生进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实习或工作。其实,在毕业生出路方面,清华、北大两家早已凭借历史的原因获得了教育部给予的大量的保送研究生名额,据说每年北大新闻传播学院都有数名学生免试保送本校或外校的研究生;而在清华,甚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应届本科生能够保送本院研究生。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选择名校的新闻学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将会拥有得天独厚的校友资源。一位清华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生曾私下透露,由于清华的毕业生在政界、商界和产业界人脉广泛,而清华毕业生对母校、对校友的感情又特别深,因此作为清华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在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清华与北大的不同,也体现在各自新闻传播学院的特色上。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建院之时,龚文庠教授对境外记者关于“北大的新闻传播学院有什么特色”的提问,以“最大的特色就是‘北大’二字作答”,不难看出这位教授的自信,也让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真正实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虽然北大新闻学院的师资力量多是“半路出家”,但立志打出一条培养“交叉人才”的新路,其课程设置也显得五花八门、气象万千,突出一个“杂”字。北大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生大多活泼而有创造力,在各地新兴传媒中深受欢迎,有不少还从事广告、营销等相关专业并取得佳绩。而一贯以理性、纯正、精深著称的清华,在建设新闻传播这门实践性学科时,更加注重突出高水平、国际化的导向;由李希光、刘建明、尹鸿、郭镇之等学界、业界高手以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培养要求训练未来的精英记者们,强调学生对事件和新闻的深刻认识和对现场采访能力的有效把握,甚至以清华和国务院新闻办联合承担的“中央和各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的模式对本科生们进行强化训练,以力争实现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提出的“向中央级、国际级主流媒体输送人才”的目标。&真正让老牌新闻传播学院感受到威胁的是教育部刚刚完成的首次全国一级学科评比排名。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门类下,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和暨南大学分别获得前6名。最近几年,复旦、人大、南大等老牌新闻传播学院的年级第1名纷纷申请到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打乱了以往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排名格局。与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幻相似,新闻传播学院之间的排名也总是复杂多变。或许用不了多久,“建院三年名列全国三甲”的清华新闻传播学院能制造出发展新纪录,而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也将在补足师资力量后成为其有力的竞争者和同盟军,向老牌新闻传播学院们发起新的冲击。
TA的最新馆藏[转]&国际新闻专业:美丽的危险?_沪江英语学习网
分类学习站点
国际新闻专业:美丽的危险?
在校大学生来说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国际新闻,从朝鲜半岛的核危机到中东的阿拉伯之春,都是国际新闻。通俗地理解,国际新闻即是国与国之间的新闻。然而,对国际新闻这个硕士专业,不少大学生不甚了了,单凭想象,存在很多误区。国际新闻专业开设不久,已经是考研的大热门,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解读和去魅国际新闻专业。
若是讨论国际新闻传播的定义,恐怕是索然无味、令读者生厌的,且没有多少实际价值。但谈一谈国际新闻专业形成的原因,对大家了解该专业则有建设性意义。
国际新闻作为研究生可以报考的独立学科始自2009年。当年,中宣部、教育部依托国内六大主流媒体机构(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之声及中央电视台)在五大高校,即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现在仅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3所高校仍留在中宣部的该项目内。
成立该学科的初衷,用官方的话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国际新闻传播能力提升,不断提高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的水平和质量&。一言以蔽之,是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改善国家形象。
国际新闻传播专业肩负的家国使命为其投上了一抹璀璨而悲壮的色彩,容易令人联想起清末那一批又一批带着沉淀使命而远赴异域的年轻人。二者虽联系不大,背景也各异,但使命感却有几分相似。
至于学习内容,笔者以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专业为例进行介绍。
较之于其他方向(新闻学、新媒体研究、影视传播研究、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等),国际新闻专业的学分要求更高,作业也相应的更多。开学不久,大家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学会的时候,却学会了熬夜。每天都生活在各科老师deadline的阴影下,一边熬夜一遍&咒骂&着不近人情的中外老师们。
按照惯例,研究生们会在第一学年&挣足&所有学分,以留出足够的时间实践。学分要求就好比旧社会时地主向农民收租子般,可以多,但绝不可以少。如笔者研一第一学期&挣&了19个学分,课程为&新闻写作与多媒体报道&&财经新闻写作与编辑&&公司策略个案报道&&中国对外传播&&初级英语新闻采写&&初级英语采写工作坊&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其中还包括一门免修的公共英语课。不同院校的英语课免修的要求不同,不过不外乎TOEFL考试、IELTS考试、GRE等考试的成绩达到一定分数,通过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或本科学习阶段为英语专业等。
在上述课程中,部分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Global&Business&Journalism)的课程,那是一个专招收留学生的项目。一开始,我选择这些课程,目的较为功利&&获得美国记者协会颁发的&财经新闻记者证&。后来,授课老师有来自New&York&Times的经验十足的记者,也有来自Bloomberg驻北京的负责人,令笔者收获良多。
其他的主题课程为:&财经新闻数据挖掘与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介社会学&&公共关系研究&&英语特稿写作&&国际新闻采写与报道&&汉英新闻编译&&自然辩证法&。另外,还有一门课程是即国情研究,这门课是中宣部赠送给项目内3所高校的为数不多的&福利&之一。当然,既然是赠送给3所高校的,那么,出于节省人力、物力的考量,3所学校的学生一起上课也就顺理成章了。上课地点则是在3所学校轮转,每逢在清华上课,传媒大学的学生都要几乎穿越整个北京城。
国际新闻专业作为后起之秀,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其涉及专业至少包括英语、新闻学及传播学。报考国际新闻确实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但是仅有英语基础则是万万不够的。
国际新闻报道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要求报道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宽领域的涉猎,比如报道美国的金融事件,就要求了解一些经济学、金融学方面的知识&&是故,仅仅具备良好的英语基础或者说新闻基础都是不够的。
国际新闻工作者是采、写、编、评、播都能应对自如的人,缺一不可。想要报考国际新闻专业的同学,除了看书之外,务必花时间练练笔。关键时候,好的文笔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一篇新闻写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该新闻会不会有人看,而无人问津的的新闻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以上,是笔者以清华国际新闻为例,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或有差别。课程设置或许没有太多的孰优孰劣,修行的关键在于具体的个人。
一提到国际新闻专业就业,局外人或许会想当然地觉得该专业&高端&&大气&&上档次&,仿佛任何东西一旦跟国际沾边,就显得洋气十足、光鲜亮丽。所以,诸如&国际化&&与国际接轨&之类的口号就充斥了街头巷尾。在这部分,笔者将负责类似于&微博辟谣&的工作,重点梳理一些大家可能对国际新闻专业产生的&误区&,也为国际新闻&去魅&。
1.工作后可以驻外,去欧美国家。
这个误解恐怕是拔高国际新闻、给人以假象的罪魁祸首了。不知有多少学生当初在报考国际新闻时都是冲着能出国而去的。但事实上,就算读了国际新闻专业,也不一定能驻外;就算能驻外,也不一定是富裕发达的欧美国家。
以A君为例,他是清华大学2011年毕业的国际新闻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去了是新华社。他很想驻外,一是饱览异域的风土人情、大开眼界,二是想驻外工作多年后,带着丰富的驻外经验,再向外交部进军。去新华社不久,他确实被派出了,但去的不是海外,而是新华社湖北分社。领导认为,只有先熟悉国内,日后驻外时才能更好地为国内用户服务,加之当时湖北分社缺人,于是他成了不二选择。至于他的驻外梦,恐怕还得再搁置数年了。
就算能如愿驻外,驻地也未必是欧美国家。越是冲突战乱的国家,越是能博得世人眼球,也越是能满足人们内心深处对非常规事物的向往。所以,对于初出&茅庐&的业界新手来说,驻地很可能是欧美(或发达国家)之外的第三世界国家,甚至是受到战争、内乱困扰、肆掠的国家。如果记者在这样的国家历经血与火的洗礼,日后无论是身处事故现场还是灾害最前线,大约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处变不惊。这是对身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一个人内心的磨练。这大概也是媒体领导们的意图。
2.读了国际新闻专业,就能够进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工作。
就像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不一定都是去管理政府一样,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也不一定都去媒体。据学院相关统计,国际新闻方向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人去了相关媒体工作,主要是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中国日报社为主的&央媒&;其他毕业生则分散在各个领域,如政府部门、央企、外企、银行等;甚至有的最终加入了&国家安全局&,从此便改姓换名,献身于祖国安全事业了。
进媒体不易,进国家级媒体更难。进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要历经层层选拔,而且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还要面临其他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因为有些岗位需要有多种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比如,关于英美文化的版面,学英美文化的语言学方面的毕业生要比国际新闻专业的学生更有优势,如果这类学生还有媒体方面的工作经验,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3.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就可以出现在电视画面上。
确实,在诸如《新闻联播》等节目中,有记者上镜的机会。但是,觉得只要当上国际新闻记者便能走进电视画面的想法就部分失当了。
首先,相当大一部分的国际新闻工作者并不为电视台工作,毕竟,电视台只是诸多媒介形式中的一种。为通讯社和报纸工作的国际新闻报道者的工作主要是采写驻地的新闻,然后再发给国内。电视台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也会或多或少地采用通讯社的消息。
其次,就算为电视台工作,也并非每位国际新闻报道者都可以出现在电视。通常电视台,尤其是国家级电视台对于出镜记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仅有扎实的业务素质还不够,良好的形象及流畅的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同时达到这些高要求,需要一定的积累和历练,非一般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所能胜任。
4.从事国际新闻报道者赚得多。
不能说这一判断完全错误。知名如水均益者,获得丰厚的待遇不足为奇。但是,对于刚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人来说,高起薪并不是普遍。无论是在国内&央媒&还是驻外,新闻行业的待遇水平不低,但也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高。以新华社为例,其国内记者一开始的税后工资约为6000多元。若是驻外记者,工资可能比国内稍高,具体收入则以派驻国家为准。驻外的一大好处是,用于住行的合理支出是可以报销的,也就是说,每月所发的大部分收入都可以存储起来。
可见,国际新闻工作者的年收入一般能达到小康水平。但行业内有句玩笑话的共识:广大女同胞更适合从事这一行业。因为一般而言,该工作压力不大,比较稳定,又相对体面,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也多是国内外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时常饱览异域风光,品味他国情调,因此对于许多女生来说,这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当然,还有一些非常有新闻理想和新闻抱负的同学,他们更看重的是从事新闻事业所带来的成就感,而非物质的回报。
需要提醒的是,国际新闻报道是高风险工作之一。这种风险在战乱地区体现得最尤为真切。这些地区包括巴基斯坦、中东及非洲的一些国家。近些年来,因冲突或战乱而殉职的记者数量有逐年递增之势。套用股市一句话:国际新闻有风险,加入需谨慎。
作为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一直以强势的工科专业著称,近年,清华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所多学科齐头并进的综合性大学,便加强了文科建设,新闻与传播学院便应运而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在此基础上,清华大学整合校内外和国内外多方资源,组建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9年开设国际新闻项目,目前已有两批学生毕业,60%以上毕业生去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工作。
清华国际新闻目标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务实创新精神,知晓中国历史文化和洞察中国国情,了解世界局势和动向,通晓并实践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伦理及有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中文、英语新闻传播技能,可在主流媒体从事新闻传播以及在其他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兼顾培养少量具有学术潜力和研究志趣、能够进一步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清华国际新闻凭借清华大学浓郁的学习氛围及阵容、实力强大的师资,有志报考国际新闻者,不妨一试。
中国人民大学
有志于报考新闻类专业的同学都应该都听说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其实力位居国内相关学院前列。中国人民大学也是教育部首批&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试点高校之一。
人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设计的培养方案为:一方面帮助学生建构从事国际传播所需具备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突出运用精讲多练、案例分析、实地采访调研、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队伍除了新闻学院的师资外,另外大量特聘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媒体人士及相关领域人士承担课程或开设讲座。
同清华一样,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之声、人民日报社、中国日报社、新华社、中国国际新闻社这6家新闻机构也参与到人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联合培养,在兼职硕士导师、兼职课程教师、实习基地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与保障。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将全部在六家媒体的国内机构或驻外机构实习,并获得6家媒体优先录用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
在中国,传媒特色最突出的大学要数中国传媒大学。用我们老师的话说,人家是集全校之力来研究媒体。
自2009年起,中国传媒大学从已入学的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从报考该校相关硕士研究生各专业的考生中选拔部分学生进入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学习。
需要提醒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对入读&国际新闻班&的同学有更多的要求,如下:
生源条件:
(1)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我校文学(不含艺术学)各专业(专业学位除外)且进入复试的考生;
(2)本科毕业院校为&211&、&985&大学;
(3)本科专业背景为外语者优先考虑;
(4)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者优先考虑。
外语水平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条件:
(1)CET6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优秀或520分以上(含)(5年内有效);
(2)TOEFL成绩达到610(总分677)、255(总分300)、&103(总分120)(2年内有效,以入学年份计算,下同);
(3)IELTS成绩学术类6.5分以上(2年内有效);
(4)GRE成绩2000(总分2400)、1300(总分1600)以上(5年内有效);
(5)GMAT成绩700分以上(5年内有效);
(6)本科阶段为英语专业者,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7)本科阶段为其它语种专业者,通过相应语种的专业八级考试(日语国际一级);
(8)在国外或境外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本科以上(含)学位(须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综合素质:
具备良好的沟通意愿与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
北外和复旦均为2009年中宣部、教育部&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试点学校。因种种原因,现在二校均不在该项目之内。但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尚在。北外依托其强大的外语实力,其国际新闻培养也带有相应的特色。而复旦大学则凭借其雄厚的师资队伍及其在新闻界的声誉,国际新闻专业也办得有声有色。
其他开设&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汕头大学等。
相关热点:
加载更多评论
最受欢迎的10大圣诞节读物
英语学习推荐:听说读写全面提升的法宝
双蛋狂欢送壕礼,22号中奖率翻倍!
英语翻译秘诀:跟对的老师,学好的翻译
沪江英语微信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非常感谢!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大法律硕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