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初三物理公式关于列车时刻表的物理题急用!!

关于九年级(第二章运动和力)一道列车表的问题,求两地平均速度急
将在两地的所行的路程相减,再除以时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初中物理基础练习题_百度文库
初中物理基础练习题
测量的初步知识
1.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2.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3.工人师傅测得某零件长113.5mm,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4.如图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5.下图为测量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6.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 分度值是1cm的15m皮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的硬杆长尺
7.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
—位,1nm=109m,一张纸的厚度大
约只有0.1mm,就合
8.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
,所测木块的长度是
9.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铜管外径的示意图,此铜管外径是
10.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462mm、464mm和463mm,此物体的长度是
11.日,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韩日隆重开幕,如图是本届比赛所用的足球照片.请你用—把三角尺(板) 测量出该图中足球的直径,并写出你的主要测量步骤或方法(可结合画图说明).
主要测量步骤或方法: 。
图中足球的直径:cm.
第1 / 76页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求一道关于列车时间表的物理题目
扬州开往广州的K221次列车时刻表如下:\x05扬州\x05南京\x05马鞍山\x05郴州\x05广州到达时间\x05 \x20:15\x21:50发车时间\x19:16\x17:36\x05 里程/km\x050\x0\x1904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扬州到马鞍山的行车时间2、马鞍山到广州的平均速度3、列车由扬州开往广州的全程速度?解1、t1=20:15 - 17:30=2:45=2h45min=2.75h2、S2=1904km-178km=1726km t2=24:00+21:50 - 20:22=25:38=25h38min=25.63hV2=S2/t2=……=67.34km/h3、S3=1904km t3=24:00+21:50-17:30=28:20=28h20min=28.33hV3=S3/t3=……=67.21km/h答:…… ……仅供参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九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 九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专题讲解[ 20:23:27]
专题分类:>>>
  九年级上期末复习专题讲解专题1:比较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大小在压强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常遇到比较压力或压强大小的问题,如何解答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问题就成为了同学们经常出错的地方。分析液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分析压强,再分析压力,这个顺序不能弄错。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ρ和深度h有关系,液体产生的压力的大小比较容易分析,即先用p=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用F=pS求出液体产生的压力大小即可。而分析固体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时,一般先分析压力,再分析压强。对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G,再用ρ=F/S求出固体压强的大小。专题2:浮力问题的处理方法(1)平衡问题,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漂浮、悬浮问题中,由二力平衡可知:F浮=G物,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ρ液V排g。例如密度计,它是利用G排=F浮=ρ液V排g=ρ液gSh,通过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进而测出液体的密度。在这里要紧紧抓住密度计自重G不变的这个特点,ρ液越小,h越大,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部分越小;ρ液越大,h越小,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部分越多。所以密度计的示数是上面小,下面大,并且刻度不均匀。(2)情况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找到物体间不变量的联系。许多同学认为,根据F浮=ρ液V排g,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当轮船从河水驶入海水时,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其实这是错误的。由于轮船排水量不变,故不论在海水还是河水中,所受浮力大小相同,F浮=G物。故在海水中的V排小于河水中的V排,即浸入海水中的深度小于浸入河水中的深度。专题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动的流体压强与静止的流体内部压强不同,具有不同的规律性。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分析此类问题时,首先要比较流体的流速,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量,或根据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的路程进行比较,然后得出流体压强大小,由压强差得出压力合力的方向。专题4:匀速竖直提升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滑轮组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h,所用的拉力为F,忽略摩擦及绳重,此时W有用=Gh,W总=Fs。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且s=nh(n为绳子的段数)。也可以表示为W总=W有用+W额外=(G+G动)h,G动为动滑轮自重。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 Gh/ Fs = Gh/ F nh= G/ Fn,此时F=(G+G动)/n。专题5:匀速水平拉动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物体时,拉力F与物体重力G没有直接关系,有用功W有用不再等于Gh,而是物体克服与地面间摩擦力f所做的功,故W有用=fs,W总= Fns,η=f/ Fn。专题6: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实际应用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开始旅行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着轨道行使的唯一的“发动机”将是重力势能,即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特点是: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的坡度,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列车进站时,利用上坡使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小因为刹车而损耗的机械能;列车出站时,利用下坡把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相比普通火车轨道而言,东方明珠线在城市内部,不允许有较大的起步和刹车距离,因此需要这样的设计。层次一:达到对知识的“了解”水平如果你想达到初中毕业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13道题:练&&&&习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1.如图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其中哪种情境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2.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立放、2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3.如图所示,两容器中都盛有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A.甲大;  &&B.乙大;C.一样大;&& D.无法确定。4.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5.小红的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她用塑料袋提着回家,没走多远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她提一个建议:____&&&&&&___&&&&,这是利用改变_______&&&来&&____(“增大”或“减小”)袋子对手的压强。6.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7.足球运动员用150N的作用力,将重4.5N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0m,则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为:(&&&)A.3000焦;  &&B.90焦;C.3090焦;  &&D.0焦。8.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的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B.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C.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D.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11.雪橇从山坡上滑下,在其机械能的转化过程中:(&&&)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12.机械师设计制造的任何机械都遵循________的原理,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_______或者省_________,但不能省_________。13.如图所示,小东在物理实验室测得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已知重物的重力为60N,他测得该滑轮组拉力的为40N,理论上,F的大小应为________N,所以他计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这个百分数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该滑轮组的_________占总功的比例为75%;还有25%是&_________。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13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初中物理毕业水平!你想参加中考吗?如果你有这样的欲望,那你就尝试一下层次二的25道题给你带来的乐趣吧!层次二:达到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如果你想达到肯定可以进入普通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25道题。练&&&&习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1.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自来水笔吸墨水;B.用吸管吸饮料;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D.高压锅煮饭。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在水平的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A.相互靠近;&&&B.相互远离;C.静止不动。&&&D.向同一方向运动。5.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6.滑冰要穿冰刀鞋,滑冰时冰刀会在冰面上留下划痕,并有少量水出现。穿这种鞋可以________(增大、减小)对冰的压强,使冰的熔点_______(升高、降低),部分冰化成水,从而________(增大、减小)摩擦。7.一艘船的船底在水下被撞了一个洞,洞口的面积为10cm2,用来堵洞的堵塞物受到水的压力为25N,洞口在水下的深度是______m。(g取10N/Kg)8.装修房间时为了在墙壁上画一条水平线,工人师傅常拿有一根有水的长透明塑料管,贴着墙面在软管两端水面处做标记,将标记连成线,即得一条水平线。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再举一个此知识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_________________。9.已知人体的密度与水相近,若将人体近似看作为一个圆柱体,由此可估算出身高为1.7m的人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Pa。(g取10N/Kg)10.某省一位12岁的女孩在火车急驶而来时,为躲避火车,便坐在距离铁轨很近的石坎上,并低头捂住耳朵,谁知强大的气流将女孩卷起,并将其拖入车底,女孩当场死亡。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火车驶近时,靠近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气体压强&&&&&&&&,气体压力差就会将人推向火车,引起事故。11.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12.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13.关于浮力、浮沉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轮船从海里行驶到河里所受浮力减小;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D.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14.下列属于利用浮力升空的是:(&&&)A.飞机;&&&&&B.飞艇;&&&&&C.风筝;&&&&&D.火箭。15.古人称黄河水是“一石水,六斗泥”。一条货船在黄河中航行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是30m3,船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在码头将货物卸下后,河水对船底压强大小的变化情况是&&&&&&&&&&&。(g取10 N/kg)。16.死海是世界著名的咸水湖,当人完全浸入死海时,人受到的浮力______人受到的重力,所以人就会自然向上浮起,当人浮在海面上时,人受到的浮力______人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将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烧杯水中,然后向水中加盐,使鸡蛋上浮,如图所示。⑴ 在图中画出鸡蛋上浮时的受力示意图;⑵ 鸡蛋浮出水面后,不会立即停止,还会上升一些,这是什么原因?答:&&&&&&&&&&&&&&&&&&___。18.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19.在日悉尼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丁美媛获得75kg以上级举重金牌,她的挺举成绩是165kg.她在挺举过程中对杠杆做的功大约为:(&&&)A.3×102J;&&&&B.1×103J;C.3×103J;&&&&D.5×103J。20.甲、乙两人沿同一竹竿进行爬竿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6s,乙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2s,已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3:4,则甲、乙两人爬竿的功率之比P甲:P乙为:(&&&)A.4:3;&&&&B.3:4;C.16:9;&&D.9:16。21.小敏同学和他所骑的轻便自行车总重约600N,上学路上他骑车在20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路面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蹬车的功率约为:(  )A.&150W;   &B.&300W;C.&1500W;   D.&3000W。22.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23.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1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80N,物体被提高1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80J; ?B.拉力做的总功是180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D.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成势能。24.质量较大的鸽子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A.燕子比鸽子飞得快;B.鸽子比燕子飞得快;C.燕子比鸽子飞得高;D.鸽子比燕子飞得高。25.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下图中所示的实验,图(a)表示将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图(b)表示改变小车的质量,让它们都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再比较被撞后移动的距离。⑴在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小车开始滑下时所处的位置越高,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越&&&&&&,这是因为开始滑下时所处的位置越高,到达底端时&&&&&&越大,动能也就越大。⑵在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时,保持小车开始滑下时所处的高度相同,其目的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总结出:运动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大小还跟物体的&&&&&&有关。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25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肯定可以进入普通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只有一线之隔,由此你很快就能拥有重点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了。先来尝一尝重点高中的这个梨子是酸是甜,如何?层次三: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如果你想达到肯定可以进入重点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18道题。练&&&&习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1.如图,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A.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小;B.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小;C.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大;D.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大。2.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3.请你设想一下,假如没有大气压,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请写出几种合理的场景。(不少于3个)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Pc。(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5.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要与课本上的实验不同)6.某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现有一辆卡车自重2t,有6个轮子,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cm2,当这辆卡车装载10t货物在该公路上行驶时,请通过计算说明它是否对公路路面产生危害。(g取10N/kg)7.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A.浮出液面;&&&B.悬浮水中;C.沉入水底;&&&D.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9.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 F2&&&&&&&&&&&B.F1=F2C.F1<F2   &&& &D.无法确定。10.一条金鱼在水底吐出了一个小气泡,该气泡从水底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11.潜水艇由水面下20米深处上浮到10米深处,潜水艇壳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压强不变,浮力增大;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变小,浮力不变;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12.一个重5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为&&&&&&&N,它排开水的体积为&&&&&&&cm3。13.在煮饺子的过程中,可观察到如下现象:饺子刚放入时,沉在水底;煮一段时间后,就浮了起来。你能试着解释这些现象吗?14.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m沿水乎地面匀速直线运动,若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摩擦不计,已知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N,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2m/s,那么关于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题)A.拉力F的大小为20N;B.拉力F的大小为5N;C.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20W;D.拉力的功率P的大小为10W。15.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亮亮用自制的滑轮组来提起500N重物(如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重物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动滑轮重______N,拉力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W,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________,当被提起的重物变重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序号钩码重力&/ N钩码上升高度/ m弹簧测力计示数/ N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 m110.10.50.4220.20.80.8(1)、本实验中你可推出所用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至少有________个。(2)、请你计算出第1次、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你能说出第1(或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比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桑塔拉2000轿车的质量是1.6t,它以108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20min,轿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求轿车在这段时间内:(1)发动机的牵引力F;(2)发动机所做的功W;(3)发动机的功率P。(g取10N/kg)18.小丽同学用如图的滑轮组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1)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要求施力方向竖直向上。(2)将钩码匀速向上提20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则此过程中对钩码所做的有用功为    J,动力所做的总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3)若减少两个钩码,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18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肯定可以进入重点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你还想成为举世瞩目的物理学家吗?如果你有这样的愿望,请完成层次四的2道题。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与物理老师商量。但先要申明的是,老师也不一定能做出这2道题,这样的题目有时会超出老师的能力范围。层次四:达到对知识的“拓展”水平如果你想达到可以参加全国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2道题:练&&&&习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被封闭的液体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加在被封闭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是液压机的工作基础。(1)如图是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图,小活塞和大活塞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当用力F1向下压小活塞时,小活塞下方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为F1/S1,此时大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强为多大?大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多大?(2)在不增加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使大活塞一端举起更重物体的目的?(至少答出两种具体的方法)2.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那么这露出的“一角”到底占冰山大小的多少呢?请你用物理知识通过计算和简要的文字具体说明。(ρ冰=0.9×&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2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肯定有资格参加全国初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知识水平!你的物理知识水平已经超过老师了,希望你继续保持你的热情与钻劲,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专题1:测物质密度的方法密度测量是力学中的基本测量,此类问题要着重理解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ρ=m/V,即密度是要间接测量的物理量,天平和量筒是基本的测量工具,整个实验步骤都是围绕着质量和体积的测量进行的,步骤的前后顺序要合理,并要考虑到减小误差的因素。测量液体密度时,往往采用“剩余法”测液体质量,可避免因容器残留液体而使误差增大。在无量筒的情况下,可借助于水,根据V液=V水=m水/ρ水,采用等量代替的方法测出待测液体的体积。有关设计密度测量方案的问题,可以根据给出的测量工具为依据,围绕如何测量质量和体积进行设计。有些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不能直接测量,就有了一些可行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2)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体积;(3)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4)针压法或沉坠法测漂浮物体的体积。专题2:参照物的选择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必须找一个判定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参照物是一个我们假定不动的物体,事实上它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即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择研究物体本身做参照物)。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就可能不同,但是只要选择了参照物,且判断正确,不同的结论都是正确的。我们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一般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但必须明确,一定要先选定参照物,否则对任何物体的运动状态都无法作出肯定的回答。专题3:运动速度、路程和时间的综合计算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综合运用公式v=s/t、s=vt、t=s/v进行计算,一般步骤为:(1)根据题意,认清各已知量的物理意义及数值和单位,选用符合题意的物理公式;(2)进行有关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将单位统一到物理公式所采用的单位制上;(3)分析题意,建立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4)写出物理公式(包括变形公式),将已知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代入公式中,一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果。下面是一些常见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1)火车过桥问题。火车上桥为记时起点,车尾下桥为计时终点,总路程为车身长加上桥长。类似问题还有火车穿越隧道、队伍过山洞等。(2)追及问题。慢速运动的物体在前,快速运动的物体在后,追赶开始时刻定为计时起点,追及时刻定为计时终点,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差等于追赶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3)相遇问题。两物体同时出发,相遇所用时间为t=s/(v1+v2);一物体先运动,相遇所用时间为t= s/ v1+(s+ s1)/(v1+v2);错车问题中,两车运动的路程之和等于两车的车身长度之和。专题4:力和运动的关系发生力的作用时总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是不能产生力的,并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力的示意图可形象直观地表示力,关键要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准确地表示出来。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惯性。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专题5:判断物体受力的方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学好力学的基础,但初中的要求很低,因此只需记住一些简单的分析就可以了。(1)从力的作用形式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推、拉、提、压”等作用是物体间力的作用形式,只要有其中的一种作用形式存在,就一定有力的作用。但需注意,两个物体即使相互接触,只要他们没有挤压作用,他们之间也没有力的作用。(2)从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进行判断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子有压力,同时我们就可以推断桌子对物体也存在支持力。平时我们研究问题时,只研究受力物体而不指明施力物体,但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3)从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判断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就可以判定物体受不受力,受何种力作用。特别提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对物体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进行,不能将两个方向的力混为一谈。专题6:杠杆的平衡问题从复杂的机械、装置或物理情景中抽象出杠杆模型时,先确定杠杆的支点,然后分析动力和阻力作用点的位置,作出动力和阻力作用线,从支点向动力和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力臂。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零,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当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杠杆平衡,满足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判断杠杆是否平衡、不平衡时杠杆的转动方向、解决杠杆的省力问题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主要依据,通过比较F1L1和F2L2的大小关系,确定杠杆是否平衡或按哪一个力的方向转动。动动力或阻力为几个力的合力时,先要进行力的合成。专题7:有关摩擦力的产生、方向、大小问题摩擦力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力之一,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经常出现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关于摩擦力应掌握以下四点:(1)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2)会分析摩擦力的方向;(3)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会分析摩擦力的大小;(4)会分析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一些方法及摩擦的利弊。层次一:达到对知识的“了解”水平如果你想达到初中毕业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20道题:练&&& 习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1.宇宙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2.________物质分子排列十分紧密,_______和______具有流动性。3.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身高1.68m,质量65_____的杨利伟,是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4.托盘天平 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起过量程;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C.不管桌面是否水平,只要高平横梁就可以称量;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称量。5.下列归属关系正确的是:( )A.B.C.D.6.一只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A.质量逐渐减小,体积逐渐减小,密度逐渐减小;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增大;C.质量减小,体积增大,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7.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着一辆车匀速向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8.体育运动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请说出一个利用惯性的体育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一个男孩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__汽车所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________的缘故。11.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A.17.81cm;&&& B.17.82cm;C.17.83cm;&&& D.17.58cm。12.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 )A.马拉车行走的力;B.牛拉犁耕地的力;C.拨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D.托起两个鸡蛋的力。1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力是:(&&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C.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14.在公交车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提示“车未停稳,请勿下车”。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分析其中的道理。15.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就是&&&&&&&& ,月亮能绕地球运动而不跑掉就是受到&&&&&& 作用的结果。16.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它的运动方向就是&&&&&&&&& 力的方向,我们把这个力的方向描述为&&&&&&&&&&&&& ,苹果掉到地上,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且不能恢复原样,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放在桌面上的苹果&&&&&&&&& (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 。17.“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彦语中,水往低处流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的结果,它与物体的&&&&&&&&& 有关系,这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18.在&&&&&&&&&&&& 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 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成的。19.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 ;二是费力杠杆,例如&&&& ,三是等臂杠杆,例如&&&&&&&&&&& ,(在备选答案“钓鱼竿、天平、瓶起子”中选择适当的词填在“如”字的后面)。20.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和见到的情景,分别属于哪种简单机械?A.用改锥拧下螺钉:B.汽车走的盘山公路:C.挑东西的扁担: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20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初中物理毕业水平!你想参加中考吗?如果你有这样的欲望,那你就尝试一下层次二的22道题给你带来的乐趣吧!层次二:达到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如果你想达到肯定可以进入普通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22道题。练&&& 习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1.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北方城镇严重缺水。为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小红家采用了多种节水措施,进一步减小了用水量。如图是自来水公司查表收费人员在本月底查到水表上的数据图,如下表是收费人员尚未填写完毕的收费票,请替他填写完整。桂林自来水有限公司收款发票   (2006地)B收款日期   日    0.85138用户6月初水表/m36月底水表/m3本月用水/m3应缴水费0.65元/吨张××3252.某同学用天平称一木块质量,盘中共有50g砝码1个,20g砝码2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木块质量为________,当他记录好以后,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质量的正确会晤为__________。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为3 : 2,则其密度之比是_________。4.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3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1/3,则瓶中余下氧气密度为:(  )A.4kg/m3;&&&&& B.6kg/m3;C.2kg/m3;&&&&& D.无法确定。4.某同学用生了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时,结果:( )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D.无法判断。5.在澳大利亚南部海滩,发现一群搁浅的鲸鱼,当地居民紧急动跋山涉水,帮助鲸鱼重返大海,他们用皮尺粗略测臬出其中一关鲸鱼的体积约为3m3,则该头鲸鱼的质量约为:( )A.3×102kg;&& B.3×103kg;C.3×104kg;&& D.3×105kg。6.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是0.2g,标尺上的最大示数是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好后,在天平的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g的砝码,横梁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从右盘取出5g砝码后,放入两个2g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A.将平衡螺母旋出;B.以5g和4g的平均值4.5g作为被测物体质量;C.将平衡螺母旋进;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探究,测得如下数据:实验序号水酒精体积V/cm3质量m/g体积V/cm3质量m/g11010108220202016330303024440404032(1)在如图方格纸中已画出了酒精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2)通过对数据或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结论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3)科学上通常用_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种特性。(4)体积为50cm3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 g。8.在“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三个砝码质量依次是50g、20g、5g,游码位置如图所示。(1)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相应的栏内。物理量测量值铁块质量m/g适量水的体积V水/cm3铁块和水的总V总/cm3铁块体积V/cm3(2)计算铁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铁块的密度 =__________。9.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实心工艺品,其质量为100g,体积为6cm3,请你至少有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制成的?(ρ金=19.3×103kg/m3)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是:(&&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11.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12.“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13.小明从南京坐汽车到上海,途中驾驶员告诉他,现在汽车离上海还有160km,这里他看到驾驶员方向盘后速度计的指针如图11-57所示。如果汽车一直以这样的速度行驶,小明在__________h后能到达目的地。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B.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改变;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它一定不受力的作用;D.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15.一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F撤去,则物体:(&& )A.立即停止;B.继续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D.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16.惯性有利也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惯性对人们有利的是:(& &)A.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B.大雾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辆车突然停止造成几十辆车追尾;C.汽车上的司机和前排乘客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后,才能驶上高速公路;D.体育课上推铅球时,铅球出手后不再受推力,却仍然可以向前运动。17.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平面上开始时具有____________;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的速度&&&& _________,由此可推理出的结论是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关于弹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它们之间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橡皮筋一类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D.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19.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09:3910:2911:47发车时间09:0009:4310:33里程/km084165303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20.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万有引力;B.绳子对重物的拉力;C.人对墙的推力;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21.如图所示,商店常用案秤称量货物的质量,它是根据_____制成的。若秤盘中放2 kg物体,当案秤平衡时,砝码盘中所放砝码质量_____2 kg,若在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结果比实际质量_____。22.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都是100 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则分别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F1=______ N,F2=______ N,F3=______ N。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22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肯定可以进入普通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只有一线之隔,由此你很快就能拥有重点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了。先来尝一尝重点高中的这个梨子是酸是甜,如何?
专题导读:>>>
"九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物理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