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有害那为什么怎样做个好学生生成绩还会提高呢

小学生上网交友的坏处?
小学生上网交友的坏处?
辩论赛,&& 360°冰天雪地旋转!&& 跪求大虾!&&& 急啊。。
自制力差容易沉迷
网上信息复杂很多事负面的,影响生长
暴力游戏泛滥,易产生暴力倾向
上网人员复杂,容易发生拐骗的现象
……
1.孩子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误入歧途或接受不良思想。&2.对眼睛和身体的发育不好。&3.虚拟世界的吸引力很大,即使大人都难以幸免,何况儿童?&4.在没有接受规范的教育和理论前,接受网络理论容易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计算机教学普遍展开,对中、小学生的微机教育正处于探讨摸索之中,网络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孩子未来的工作、学习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但网络有益也有害,孩子的自制能力也不高,因此,网络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对中、小学生开展网络教育、如何发挥网络的优势、家长和学校如何引导孩子上网等问题。&关键词:中、小学生 计算机 上网 教育&让孩子安全的“冲浪”&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脑已逐步走入家庭。据调查,目前我市的电脑家庭普及率已达到20%,再加上现在我市各中、小学已全部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社会上网吧众多,使得中小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大大增加,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接触电脑,特别是上网冲浪,消除那些不良影响成为目前学校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电脑作为高科技产物,有着其他事物不可比的优势,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广交良友。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电脑及其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他们在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都想让孩子能尽快地掌握电脑和网络知识,以便在将来的工作、学习和就业中能领先一步,但电脑游戏、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等副作用又让人们望之生畏、言之变色,那么,该怎样消除这些副作用,还孩子们一个纯净的学习空间呢?笔者自身是一个中学计算机教师,有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工作实际谈谈几点看法:&家长应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上机。&目前,各中小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大部分学校还构建了自己的&校园网,并能通过这个校园网与INTER网链接,孩子在学校上机时有教师的看护,应该不会有所偏差,但孩子在家上机,一旦家长放松监护,就容易使孩子误入歧途,因此,我在这里建议各位家长应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上机。&现在让孩子接触电脑和上网已是发展的趋势,一般有条件的家庭都已购置了电脑,并立即注册了上网账户(电话上网或高速上网)。但是作为家长不该让孩子过度上网并且要防范网上的“黄”毒,当然,对孩子来说网上有很多好信息,有不花钱就可以看到的青少年报纸,还可以把好文章下载下来,存在自己的硬盘上;还有许多少儿网站,里面有不少指导孩子学习的知识和少儿读物;还有几个网校办得也很有特色,可以让孩子得到特级教师的指导。尽管如此,,在网上优与劣、良与莠只有“一键之差”。即使不到那些不良网站中去,长期沉湎于网上对孩子的身心都没有好处。&因此家长应尽量陪孩子一起上网“冲浪”,既能起到监督作用,又能对网上的内容及时进行分析解惑;如没时间陪孩子上网,就通过“历史”按钮检查他浏览过的网页,发现不良倾向及时“亡羊补牢”。另外,还要教育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东西。&孩子上网就如同在海上冲浪,既可以在海里拣到宝贝,也可能遇到风浪和暗礁,作为家长要时时关爱,在与孩子一起“冲浪”中帮助和指导孩子锻炼成长。&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兴趣。&计算机课一般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门课,但要是教师把握不好,或者教学内容编排不当,就容易使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使计算机课成为一门单纯的技术课,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体会到,对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只要初步了解计算机技术、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实用技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即可,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计算机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寓教于乐。那么如何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入电脑游戏和上网等内容,&笔者认为通过游戏软件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实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大部分来源于实际操作经验,作为游戏软件,几乎涵盖了电脑的各种操作界面,而且目前游戏软件的制作界面可以说是十分精美的,任课教师只要适当对学生进行引导、归纳和总结,学生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有用的知识。&网络是七彩的,每一个学生都对他感兴趣,只要教师和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我相信网络能教给孩子无穷的知识,我在下面将对此有专门的介绍,在此便不多说了。&笔者个人认为,只要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东西就一定有它的价值,只要教师和家长能够给于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就能够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不断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严格掌握作息时间。&一般的中、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将会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作为学校的一方在课程安排上基本注意到了这一点,45分钟一堂课可以说比较合理。但孩子回到家中后,如果家长监督不利,就容易造成孩子长时间上网的弊端,特别是节假日一上就是一个通宵,我身边就有不少例子,往往在“五一”、“十一”等大假过后,一些学生上课时都无精打采,一问才知在这几天的假期中几乎天天上网、打游戏。也许一些家长认为,平时不能玩电脑,在放假时就无所谓了,其实不然,过度上网容易造成孩子视力上的疲劳和下降以及脑部疲劳等伤害,甚至会造成电脑综合症。在此,我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上网(机)时应做到以下几点:&控制孩子上网(机)时间,每过一小时要休息十分钟左右。&每天上网(机)总时间不能超过三至四个小时,应多安排孩子的户外活动。&在每次上网(机)总时超过两小时时,要做一下眼部保健或让孩子去室外活动一会儿。&在长时间上网(机)后应用清水清洗一下脸部和其他裸露部分。&总之,各位家长应严格掌握孩子的上网(机)时间,以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推荐一些好的网站。&中、小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电脑与因特网的出现又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网络像老师,教给儿童各种各样感兴趣的知识; 网络像玩伴,带领儿童“历险”、唱歌、游戏; 网络像玩具,儿童可以在电脑上搭积木、画图画; 还可以让孩子认识动物、认识自然。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推荐一些好的网站:&
其他回答 (4)
只能给你几点 没有详细的说明
1.小学生不够成熟 辨明是非的能力不够强
2.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受不了网上坏人的诱惑
3.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 更多的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接触 而不是虚拟的联络
4.对眼睛不好& 如果这条也算 呵呵
一对眼睛有所伤害,二会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毕竟我们小学生自制能力和分辨能力并不强。因为迷恋网络而逃学、旷课的已不在少数。最重要的是:上网有害视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还有什么比保护心灵的窗户更重要的呢?上网使我们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自从有了网络,我们每天都对着冷冰冰的显示器与鼠标,毫无趣味可言。这样做,不仅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而且长时间地坐在电脑面前接受过多的辐射,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我们尤其不利。上网玩游戏对小学生也不利。玩网络游戏,可使人沉迷其中,浪费时间,花费金钱,荒废学业,虚度光阴……现在,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几天几夜不回家的新闻早已屡见不鲜,游戏玩到凌晨也不是罕见的事。上网容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人有千面,网上也有许多不三不四的人。正因为网络的虚拟,才使得我们交友容易被迷惑。长期与这种人打交道,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沾染上坏习气。据调查,在3000多万的中国网民中,青少年网民就达600万。据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64%的中小学生有上网经历。南阳市15岁少女任某,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了一位本省淅川县的网友。日,任某只身来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淅川县与网友见面。可是来到淅川县城后,网友却不知去向。一天后,任某所带的钱全部花完。第二天,任某又钻到网吧里,在网上寻找网友。一整天过去了,网友仍未露面。深夜时分,无钱付上网费的任某只好继续呆在网吧。“危难”之际,也在该网吧上网的17岁男孩金某,“仗义”行侠,替任某付清了上网费,并请任某吃饭,然后把任某带到郊外欲行不轨,幸亏被人发现。案发后金某被淅川县法院以强奸未遂罪判刑。这是青少年沉溺于上网的一个极端事例。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脏血管科徐主任认为,长期沉迷刺激性的电脑网络游戏,使人的大脑高度紧张,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超限抑制”现象,使其以外的“兴奋灶”减弱,人会对周围事情淡漠甚至麻木,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易出汗、急躁、粗暴、激动。眼科专家也提醒说,在长时间上网者中,60%以上的人会感到眼睛疲劳,视线模糊,眼睛干燥或充血,畏光、酸胀、眼压升高、头痛,甚至眼睛丧失聚光力,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落。200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许多年轻人选择在网吧过年,结果因上网过度,造成眼睛疲劳或不适就诊的人数激增。
网络世界对孩子人的强烈诱惑力与网络世界的良莠不齐确实给孩子们的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况且,家长们为了能好好地生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事情,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教育孩子。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他们能顺利地跨过网络这个“坎儿”,家长就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尝试着“驾双”孩子们所需的网络走向,在孩子身上多倾注心血。
其一,据一项调查显示,不少的小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随心所欲&地上网玩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有她电脑的目的。
小学生上网坏处总结如下:1,首先是对自己的身体不好,因为电脑的辐射大,对儿童发育造成影响,还对视力造成一定的伤害。2,因为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网上的一些 坏人蛊惑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3,小学生容易对网洛产生依恋,如果太迷恋游戏会使他们沉溺期中,耽误大好青春。4,小学生可能会被网络上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带坏,从而出现心理问题不过网络还有好的一面,21世纪的文盲是不懂计算机的人,可以合理利用计算机增长小学生的知识
&1.过多的使用互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 2.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直线下降。 3.有关专家说,长时间上网,容易把精力,脑力耗到极点,进而诱发一系列诸如经常性头痛,偏头疼,视力损坏,"鼠标手","电脑脸"等毛病。 4.青少年上网首先的一大危害就是会影响视力。据统计,经常上网的学生中近视的比例大约占60%。第二大危害就是电脑所释放出来的辐射,具有相当强烈的危害。 反方第一辩手: 我方之所以认为上网的弊大于利,是认为有很多不适宜我们的地方.我们经过讨论总结出了以下几个上网的弊端:首先,电费和电话费的急速上升是现在家庭普遍的问题。经过调查,长期上网的家庭电话费都在200元以上,不仅如此,上网还有可能引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如果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不务正业,荒废学习,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些相关的疾病,在此再次明确我方的观点那就是上网弊大于利。 反方第二辩手: 网络游戏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它会使我们着迷,最后玩物丧志,放弃自己的学业,这就是因为我们青少年还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和辅导,所以青少年上网是弊大于利的! 反方第三辩手: 青少年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要说上网可以帮助学习,如果上网真的能帮助你们提高成绩的话,为什么国家还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我国的教育机构呢?即使网上可以学到知识,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每天背着书包来学校上课呢?干脆回家上网自学不是更好吗?省得每年还要家长花上千元来供你们上学! 反方第四辩手: 过多的使用互联网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交不利。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的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亲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所以,上网的弊大于利。 总结: 上网,这一新兴网络,是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它的弊始终是大于利的。首先,是主观的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大量的辐射带来视力下降,网络上的许多不良的网站,无时无刻的不再催残着我们的心灵。其次,客观的电话费的猛增,时间的不断浪费,甚至是通宵玩乐,睡眠不足已经成为很普通的问题了!当然,还有着许多别的问题,金钱的大量“挥霍”,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功于“上网”的功劳。所以,上网对于我们来说是弊大于利
等待您来回答
朋友领域专家您的位置: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危害与治理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
原因、危害与治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日,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00万,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大学生是宽带上网的主流群体,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通过校园网联接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展开的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比例超过90%。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其中,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校内外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FONT color=#3年以来,我们连续3年都在本校学生中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调研工作,综合几次调研结果,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剽窃他人网上成果而侵犯知识产权。在大学校园中,学生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侵犯知识产权是一种普遍行为。用电脑伤害他人、偷看他人文件也是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曾经一次以上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下来稍作变通即当作业交给老师。在我们组织大学生一次《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主题是根据校园实际,如何体现和谐校园和校园爱国主义行为。结果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存在网上随意抄袭论文“应付差事”的行为,甚至很多同学共同抄袭一两篇“经典”论文。毕业前夕,在网络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更是近年大学校园一个公开的秘密。
(2)网上行为不文明。调查显示,大约90%以上的大学生曾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72%的被调查者非常反感聊天室骂人现象,其中30%的大学生曾经在网上对别人进行过恶意攻击和散发虚假消息,受到别人恶意攻击的占40%。
(3)网上色情有局部泛滥之势。通过调查发现,仅有56.9%的表示不浏览黄色网站或网页,有24%的学生“经常见过”网吧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偶尔见到”的占40%。
对网上不良信息甚至反动信息鉴别力不高,恶意下载传播。只有52%的同学表示对网上传闻“不会不加鉴别的一概接受”,有40%的人对网上的传闻感兴趣,还有一些同学,热衷于传播网上不良信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黑客文化”受宠。只有69%的大学生从来没有用非法手段进入或攻击过他人网站,有近40%的同学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3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尝试一下黑客行为,有27%的大学生承认有过入侵机密网页的想法。还有个别学生存在恶意制造病毒、传播病毒的行为。
(5)随意作假、不愿在网上透露真实信息。有68%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时说真话要视情况而定;38%的怕惹麻烦,一般不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真实资料。部分参加社会活动较少、性格孤僻、心态失衡的大学生,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
(6)网络道德认知力不高。还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基本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识。只有62%的同学认为上网也应该注意道德、遵守道德,11%的学生认为“注不注意道德、公德”无所谓,1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网络道德比较差,有15%的学生认为网上应建立与社会实际不一样的道德体系。
二、解读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
(1)网络虚拟社区诱发不受道德约束的言行。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为一些人传播不负责任的信息,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提供了便利条件。人们处在现实社会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规范(包括风俗习惯,法律和组织规则等)中,现实的规则对个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在“网络社会”中,由于每个人均以电子化的高速运动的“符号”存在,主体行为往往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因此,一个人在网上往往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滥用自己的权利。在网络社会中道德确定性越来越难做到,大家也越来越难在基本社会价值上获得共识。这就使得主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和规范个体道德行为的传统道德教育手段失效。互联网的道德建设只能更多地依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来实现。也就是说,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而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往往道德辨别力较差、道德意志力不强,自制力较差,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很难固守良知、把握方向。因此,互联网的隐匿性造成的道德约束力和青年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弱化,是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
(2)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使大学生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现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与时代脱轨的状况,大学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走过场、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尤其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问题,道德教育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太重视人格的培育。即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严重存在,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出现空缺,造成一些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讲良心、忘恩负义的行为得以存在,以至人们的某些道德行为失去了规范的约束。当代大学生中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样做,知与行分离。大学生的伦理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一旦缺乏有效的控制、约束和引导,就会产生扭曲的道德人格。
(3)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导致全球范围的重智轻德倾向。从世界范围来看,青年的道德滑坡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潮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伴随而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知识经济也有双重效应。构成知识经济主要内涵的高新技术,它既给青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物质环境,造福于人类。但全球化时代,人们对知识和智力的重视,可能助长重智轻德的倾向。微电子、计算机宽带网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带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经济走向,兴起了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智力支撑型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知识商品化的能力大大提高,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因此,全球化时代对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特殊要求,具有很高智力的青年人才将成为国家教育的目标。同时,良好的智商也将成为全球化时代青年能就业的关键。但也可能助长在校大学生“重智轻德”倾向的蔓延,即片面重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忽视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甚至导致个人利益膨胀和高科技犯罪,给社会带来空前的灾难,这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青少年就被称为“漠不关心的一代”,大多数青年只顾及自己的目的,追求个人私利,而放弃政治和社会责任;英国三分之二的青年道德观念模糊,分不清是非对错,不知道该相信谁或者把谁作为榜样;法国青少年中犯罪率非常高,对社会危害很大,被认为是“牺牲的一代”。
(4)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促使社会群体(包括大学生群体)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嬗变。首先,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新的社会现象、社会冲突的涌现,整个社会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心态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与社会的现实需要之间形成一定的差距,也使不少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言行。其次,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的社会风气不满意,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基本发展方向有较高评价的同时,对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贫富差距加重、与存在的诸多问题表现出了较强的忧虑和不满倾向,都影响到网络道德规范的形成。再次,面对就业政策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未产生根本的转变。大多数同学感到好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大学生的高期望值与现实工作条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不少大学生工作前后普遍有一种失落感,为了平衡这种失落感,很多人投向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把网络当成消遣对象,无节制的上网,使一些同学主体性逐渐丧失。个体理性的弱化,甚至沦为工具客体的危险。
(5)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对互联网的渗透。从学生成长面对的文化环境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力对于大学生往往带有极大的诱惑。网络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在有限的时空投放密集的信息容量,进行信息轰炸。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更是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借助网络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帖等多种方式散布各种自由化言论,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利用热点和敏感话题,蓄意制造谣言,并煽动社会不满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对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网络道德的形成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6)大学校园内外不良文化的误导。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其心理特征是动态多变的,而且很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文化因素的误导。与传统文化相比,校园非主流文化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但其对形式和感觉的过度追求,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的参与被限制在最直观、最感性的层面上,缺乏理性的思考与鉴别,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变得困难,道德约束趋于松懈。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的上网行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常常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中小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盲目上网所引起的学习成绩下降和身心受到影响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是不少人认为大学生属于成年人,应该有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实际上,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对于这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危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间接性的特点。长期面对多媒体画面的“人机对话”交流方式,容易使人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并失去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能力,影响正确“三观”的形成。一些学生沉湎于网络环境,不能自拔,网上言论的不负责任并由此引发出颓废、消极、缺乏诚信等病态心理,养成觉得无趣但又放不下的“鸡肋”心理,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任其在互联网这块虚拟天地里堕落。
(2)造成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社会的价值观念也难以保持统一,以至于社会道德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又会使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传统一直灌输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导致的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最终必然导致青年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心理。
(3)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一般而言,人们在传统社会里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较为严谨。然而,由于他们的合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特别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自律意识较差,所以一旦进入互联网这个“自由时空”的视域,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很难对网络公民的行为加以确认、监管。网络社会比传统社会更少人干预、过问,更难以管理和控制。网络本身追求自由、公平、效率,但运用它的一些青年大学生还没有从精神境界上与之匹配,因此很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
(4)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就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甚至生理失调,就会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而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更加倾向在网络中寻求安慰。久而久之,这种循环很可能造成这样一个后果:学生只愿意在网络上虚拟完美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加之在就业压力、金钱压力、社会压力下,更驱使大学生藏进网络里去构想自己的生活,只会用虚无来证明自己,使他们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个体行为麻木、冷漠,缺少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亲人的热情,甚至产生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5)影响先进文化在大学校园普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尤其在思想文化敏感性高的大学校园。如果先进的主流的文化不去占领这块阵地,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
四、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建构中的几种关系
(1)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从道德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看,网络道德不能简单地承袭传统的道德内容和形式,把现实社会道德建设简单移植到互联网上显然是行不通的,网络道德建设应当有新的价值观念、新的道德标准和新的建设模式,但网络道德问题仍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人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虽与现实道德存在着不同的规律,但两种道德表现必然相互影响。因此,网络道德建设仍然离不开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道德在网络时代应当发扬光大,比如,明礼诚信,就是“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民无信不立”。在网络时代,我们更加需要诚实、守信、不欺诈、不剽窃、不作假,并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道德形成的主体与客体关系上,传统的德育方式更加强调青年对德育知识的接纳,使德育的内容严重脱离青年的道德生活。这种灌输道德知识与道德信条的培育方式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道德生活。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应定位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唤起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要,培育自我教育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只有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才能使个体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也才能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此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传统文化中因势利导的道德教育理念,仍然符合培养道德主体性的要求。关键在于“导”,激发大学生的内在道德需求,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思潮中增强道德分析、辨别并择善而从的能力。
(3)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在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关系上,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践履能力。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道德生活,如“活动性德育”(或“体验型德育”)应是青年道德教育的最佳选择。这种德育是在活动中展开的,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变化发展中学习、思考和领悟,从而形成与时代相对应的道德品质。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应帮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校园网络环境,这样可以争取主动权,增强网络的可控性,使学生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用网络技术来推动道德建设。
(4)“网”上和“网”下的关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既要提倡“网”上的工作“网”上做,也不能忽视网上工作网下做的必要性。一方面,实现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在网络上,尤其是校园网上,对网上的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做出评判,表明爱好和憎恶的态度,来促进和强化良好的道德认识。这种道德情感的渲染可以借助于网络本身的魅力达到大量、快速地传播,从而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喜爱之情逐步迁移到对遵守互联网道德上来。另一方面,做好“网”下的道德教育工作是解决“网”上道德问题的基础。利用相关课程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如在计算机、互联网有关教材、书籍的前言部分阐明互联网道德的内容,引起学生的警觉和重视;在计算机、互联网尤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育和普及过程中,把网络道德的内容纳入教育和考试范围内,以达到教书育德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训练时,加强网络道德训练,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增强网络道德观念。
(5)网络道德建设与法纪教育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中,法律对道德起着保护和促进的作用。而在互联网世界,如黑客的袭击、病毒侵权、黄色信息的传播等,目前还是难以制止并受到惩罚,法律有时无法保护网络的安全和可靠性,这是网络道德建设必须克服的一大难题。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向来是相辅相成的,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在网络道德建设中,我们要强调遵守法律是道德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重要的道德规范纳入到法律当中,融入到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当中,融入到大学生各种守则、公约当中。既要通过立法,用法律的手段来使网络的运行规范化、程序化,并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保障网络法律的实行;尤其要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
(6)防堵与疏导的关系。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应将重点置于合理“疏导”,而不是一味“防堵”上。要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从侧面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网络的迅急性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和现实表现,迅速采取措施加以疏导;网络的覆盖面大,受众人数多、范围广,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若干举措
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面对密集的信息,大学生好奇猎趣,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选择信息,驾驭信息。如果不及时提高网络信息素质,就将会成为信息的奴隶。如何吸引大学生的“眼球”,满足他们的需求,大力提倡健康的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应该成为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与重要内容。
(1)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将学校的宣传版制成网页;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可在校园网中多设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立一些有实在内容的专业学术主页;大力开发一些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易操作性的中文软件,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品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2)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无论网络文化带来了哪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都要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着眼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要把网络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舞台,建设成师生信息沟通的桥梁。当前诸多高校拥有自己的校园网络,这种网络的延伸,在组织与师生、教工与学生、党校与院系、院系与院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师生通过网络可直接获取校党政和职能部门的办学思想、政策、规章制度,同时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校方和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听取师生反映的信息,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点击名师和精品课程,进行学术探讨、思想交流、知识获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引导、点拨、启发、释疑、解惑、传道授业。通过信息网,使学生、教工、组织都能够及时高效地了解社会信息、校园信息,从而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资源,达到学习、教育和决策管理的最优化。
(3)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及信息的隐蔽性往往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挑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护能力,教会学生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自辨能力,教会学生自己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其目的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高度重视培育健康向上的媒体素养尤其是道德素养。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此后,媒体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将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蓬勃开展、方兴未艾。目前,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先后下达16号文件和一系列相关配套文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倡导基本的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媒体素养尤其是网络道德素养的教育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在具体运作上,通过各种学生组织开展一些涉及网络的活动,计算机网络知识竞赛,组织电子商务比赛、网络信息化社团活动月、网络创意大赛、网络话题辩论赛等,对学生用网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化与陶冶作用。一所学校的优秀校园文化,使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与网络文化相比,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道德教化与理想人格形成中,仍有其一定的优势。校园文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对其进行审美熏陶和技能培养,而网络文化的规范性较为薄弱。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而网络文化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充满着各种矛盾,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校园文化具有有限的开放性,能够帮助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而网络文化是全开放的,容易导致信息泛滥,使学生良莠难辨。校园文化的这些教育优势,能够抑制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给予学生较完整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对网络文化有所选择。
(5)大力推行广泛而丰富多彩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特别要建立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劳动的制度,鼓励大学生为社区服务、为社会服务。这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自主、成才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有利于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形成。同时,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有助于青年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思想的成熟,从而增强其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如积极尝试网络教育和服务功能的综合配套,开通网上校长信箱,与学生对话;各级团学组织都设立网页,使学生生活信息、学生工作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上网,方便学生;支持和指导学生网民建立自己的网站;支持学生建立倡导有效利用网络的学生社团,不仅在校内开展活动,而且还走出校外,服务附近社区网络化建设。
(6)加强网络管理,推广实行网络实名制。大学生是网络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一方面,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网络道德失范。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大学生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因此,要加强网络管理工作,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2003年,当时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李希光,提出网络实名制的主张。2004年教育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校园网BBS是校内网络用户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要加强对校园网BBS的规范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对有害信息防范不力的要限期整改,对有害信息蔓延、管理失控的要依法予以关闭”。2005年,清华大学水木清华BBS被教育部树立为高校BBS向实名制校内交流平台转变的典型。随后,北大未名、南大小百合、复旦日月光华等高校BBS都开始按照实名制进行操作。
(7)整治和优化社会环境。人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这对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道德人格的培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对道德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知不觉影响子女的成长。唯有父母真正担当起育人的职责,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并身体力行,子女的道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第二,社会舆论环境。在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时,正确的社会舆论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不仅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而且引导他们建构理想的道德人格,其中最根本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树立终身为社会奉献的信念。正确的舆论还应当惩恶扬善,即通过舆论鞭挞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及观念,褒扬社会中的公正、正义的现象及观念。第三,学校育人环境。学校德育应重新定位,向生活世界回归,即让学校德育从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需要,关注、指导和引导青年的网络学习生活,帮助大学生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
檀江林: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马列部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木新月、路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做个好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