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检验亚硫酸根离子,但是某钾肥溶液的阴离子中含有碳...

常见的硫酸盐及其硫酸根离子检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7页免费34页免费4页免费2页¥3.0017页免费11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7页免费30页2下载券14页1下载券16页免费34页免费
常见的硫酸盐及其硫酸根离子检验|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如何检验位置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超难)
如何检验位置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超难) 50
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现有一杯无色液体(之所以说无色是因为加了有色看似增加了难度,其实根本没有使这道题变难,反而失去了美感),其溶质为无机物(排出了有机物的繁琐),现使用任何方法检验此液体是否含有硫酸根(必须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则)。
请三思而后行!
补充:好了,我把真正的重点说出来:如果在溶液中又有亚硫酸根离子又有硝酸根离子,那么你加入氢离子就相当于有了硝酸,硝酸会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我说三思而后行!
首先取少量检测液,先加入MgCl2,,充分反应,这样亚硫酸根,碳酸根,银离子都可以除掉了
再加入HCl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判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这样可以么。。
先加稀盐酸,没气体没沉淀后加硝酸钡就好了
加足量硝酸铜,如果有亚硫酸根会产生蓝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再加氯化钡
我指过滤了以后再加
如果有氢离子,相当于生成了硝酸
但你已经把亚硫酸根离子除去了啊,生成了硝酸又怎样
硝酸会与亚硫酸铜反应呀
什么里面有H离子?原溶液?氯化铜?还是后面加的盐酸?
原溶液里有的话就没有亚硫酸根,氯化铜水解的H你也要算到里面?盐酸的话早过滤了
还有一个方法,先加碱,使溶液成碱性,加硝酸钡,得到沉淀后洗涤数次,再滴盐酸,如果有沉淀则存在硫酸根
其他回答 (11)
先滴加稀盐酸
再加入氯化钡
若前面无现象后面有沉淀就有硫酸根= =我觉得就是这样= =
我说了无现象
如果有硝酸根和亚硫酸根的话加入盐酸会产生气体的
先加入HCL,再加BACL2
我都说了三思而后行!这道题不简单.
如果有银离子怎么办呢?(其实真正重要的还没有说出来,)
那就先加热溶液,如果有SO3就会有SO2溢出(有刺激性气味)。先排除了SO3的干扰。再加入HCL,再加BACL2,有沉淀就是SO4
加热溶液会使空气中的O2与亚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根
在真空中加热又如何
碱金属的硝酸盐分解,产生亚硝酸盐和O2
这个有干扰吗?如果会分解就算不用加热也会分解一部分,这样就是说有O2,即使有SO3也会变成SO4,这样一来就算有SO3干扰也没问题,如果有SO3溶液必定有SO4
题目改成这样:假设一家伙拿着砍刀告诉你那个装满了无色液体的烧杯中可能有硫酸根,让你背着氧气瓶去检验,你可以在实验室中充满氮气。
你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亚硫酸盐比较稳定
加入用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钡
硫酸根与金属钡离子结合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但有许多不溶性钡盐也为白色,但它们多溶于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因此检验硫酸根离子时,通常先使用盐酸使实验环境酸化,排除碳酸根的干扰,然后加入钡盐,如氯化钡,以此确定液体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第一步:取少量该溶液至于试管中(1/3以下)
第二步: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溶液(注意节约的同时,这是为了排除碳酸根的干扰)
第三步: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第四步:观察,如果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若无沉淀,则溶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__^*)
那你就先加硝酸钡,再加硝酸,如果第一次有沉淀,第二次溶解了,就说明有碳酸根
如果加了硝酸钡有沉淀,再加硝酸也不溶解,就是有硫酸根离子。
嘿嘿,楼上被阴了哦&& AgCl&& 和BaSO4,BaSO3&& 都是白色沉淀哦
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再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就含有硫酸根。
硝酸会把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如果存在硝酸根的话要先出去硝酸根,可以考虑用硝酸氧铋,然后加高氯酸,除去亚硫酸根,再加氢氧化钡。
这是哪里的题?
硝酸氧铋会与硝酸根反应吗,反应方程式是什么?高氯酸不会氧化亚硫酸根吗?这个题是我自己编的
高氯酸不会氧化亚硫酸根,因为此时氯已经是最高价态了。
至于硝酸氧铋,恐怕实验室是没办法制的。
你的问题太难了哦。
亚硫酸根离子只能存在与酸性溶液中,而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有很强的氧化性,可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故不存在在溶液中又有亚硫酸根离子又有硝酸根离子的情况。
&一般的检验步骤如下:
1.取少量该溶液至于试管中(1/3以下)
2.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为了排除碳酸根,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的干扰)
3.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加氯酸钡溶液。
4.观察,如果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若无沉淀,则溶液中没有硫酸根离子。
滴加稀盐酸
再加入氯化钡
取两份待测液,1:加硝酸银 生成沉淀 可能有氯离子 硫酸银& 亚硫酸银不稳定 有黑色氧化银
可以判断是否为亚硫酸根 ,若没有
第2份中加入硝酸钡,出沉淀即可区别
我的思路是不要局限一次检测出来,还有就是少了个碳酸根。
&亚硫酸银见光或加热分解为连二硫酸盐和硫酸盐
你狠无聊。
如果你是高中生,以上答案的第一步就可以。高中就要求到这一步。
如果你想拓展视野,就去看大学分析化学中的离子检验,上面有详细的步骤。
我追求完美有错吗?如果你觉得无聊你就不要回答了。
关于SO42-的检验,人教版的表述是:可以利用硫酸钡的不溶性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用可溶性钡盐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SO42-)的存在。(高中课本第一册P69)
上科版的表述是:我们可用可溶性钡盐[BaCl2或Ba(NO3)2 ]的溶液和盐酸来检验硫酸根离子(SO42-)的存在。(高一课本P115)
上教版的表述是:向溶液中加入可溶性钡盐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因为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高一课本P57)
各种教材中的表述尽管在文字上不完全一致,但原理相同,所依据的现象相同。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这样的逻辑前提:如果在一种未知溶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那么就可以确定这种溶液里含有氯离子;如果在一种未知溶液里加入可溶性钡盐溶液,能生成不溶于盐酸(或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那么就可以确定这种溶液里含有硫酸根离子。
这样的归纳是否过于简单,绝对了呢?简单绝对是有一些,但并非“过于”。因为我们是在中学化学教学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在分析化学中,如果一种试剂只与为数不多的离子起反应,则这种反应称为选择性反应。与加入的试剂起反应的离子越少,这一反应的选择性越高。如果加入的试剂只对一种离子起反应,则这一反应的选择性最高,称为该离子的专属反应。尽管真正的专属反应不多,但实际上,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都把Cl-+Ag+ ==== AgCl↓和SO42-+Ba2+ ==== BaSO4↓且AgCl和BaSO4都不溶于稀硝酸看作是Cl-和SO42-的专属反应,并没有提到反应的选择性问题。这是由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编写原则等决定的。中学化学以基础知识和定性的讨论为主。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讲得很透。例如原子结构、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是初步介绍,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在初中和高中的定义还不一样。这都是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前面归纳的前提是合理的,正确的。而由此前提进行推理判断,显然答案A和答案B都是正确的。否定了答案B,就是否定了教材中检验Cl-的方法,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在一种未知溶液里加入硝酸银溶液,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那么这种溶液里可能含有氯离子。”既然是“可能”,那么“确定”的方法又是什么呢?除非教材进行修改,否则否定答案B在逻辑上解释不通。
以上是以教材为依据,从逻辑分析的角度肯定两种答案都是正确的。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向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是否会生成Ag2SO4沉淀的问题。
AgCl是难溶物质,常温时其溶度积常数KSP=1.6×10-10,饱和溶液浓度为1.3×10-5mol/l。在定性分析中, 当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10-5mol/l时, 一般即可认为此离子不存在。所以可以认为, 溶液中只要有Cl-和Ag+, 就会生成AgCl沉淀。而硫酸银是一种微溶物质,常温时,其溶度积常数KSP=7.7×10-5,饱和溶液浓度为2.6×10-2mol/l。当溶液浓度较大时,会出现沉淀,浓度较小时,则不会出现沉淀。
笔者做了一组实验,向不同浓度的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中分别滴入0.1mol/L的AgNO3溶液,结果如下:
NaCl(mol/L)
Na2SO4(mol/L)
有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无外观变化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向浓度相同的Na2SO4和NaCl稀溶液中分别加入AgNO3溶液时,现象区别是明显的。只有当Na2SO4溶液的浓度远远大于NaCl溶液的浓度时,才会出现相似的现象。然而,在同一题目中,把两种溶液的浓度设计成相差悬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作为鉴定反应,要求必须有明显的外观特征。在中学阶段,关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题目,如果不需要计算的,一般都不给出溶液浓度。但默认的前提是能保证有关反应出现明显的外观现象。AgCl是难溶物质,在通常的稀溶液中Cl--+Ag+=AgCl↓这一反应都会出现明显的沉淀现象,但Ag2SO4是微溶物质,在不标出Na2SO4溶液浓度的情况下,加入硝酸银溶液能否出现沉淀现象无从判断。在上面的实验中,向0.1mol/L的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出现浑浊现象,虽然浑浊的本质是有沉淀生成,但这不属于明显的外观特征。任何一个化学老师用实验的方法来做这个题目时,都不会把这“浑浊”看作是氯化银沉淀。所以,凭着理论上的“可能”就否定答案B是不严密、不妥当的。如果一定要把SO42-和Cl-放在一起鉴别,应当说明Na2SO4溶液的浓度是多少,然后根据溶度积常数计算、判断能否有沉淀生成,但这显然已经是大学的要求了。按照中学的教学要求,只能用定性的方法说明Na2SO4溶液“很浓”或“很稀”。“很浓”暗示加入硝酸银时会出现沉淀或浑浊现象;“很稀”则暗示加入硝酸银时不会出现沉淀或浑浊现象。在此基础上判定答案B正确与否才勉强说得通。由此看来,题目本身就缺乏科学性。
先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再加入稀硝酸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 2013 - 2014 作业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9当前位置: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②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③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④用盐析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⑤用加热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⑥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主要考查你对&&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
实验操作达到的预期目的:(1)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克,所以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是可以的) ②用10mL水和10mL酒精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由于分子间有间隔,10mL水和10mL静静混合后体积,不能配制成20mL酒精溶液) ③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到的气体要比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纯,由于空气的密度与氧气的密度相差不是很大,所以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氧气不是很纯)④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10mL量筒精确到0.1mL,所以能量取8.2mL水)(2) ①分别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是乙酸,能到到鉴别的目的) ②分别加入少量金属钠,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通过观察与金属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羟基的活泼性,能达到目的) ③分别加入浓硝酸,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铁和铜都能和浓硝酸反应,不能达到比较金属活动性的目的)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81832507498931918838187814215783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共有 2 位网友向您献上回答啦, 对答案满意?赶快给出你的好评,感谢他们吧!
1.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选择C
A 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 ===不能排除亚硫酸根的影响,即若含有亚硫酸根,不含硫酸根,也会出现沉淀。
B 加氯化钡溶液即可===不能排除碳酸根、亚硫酸根,的干扰
C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
D 加硝酸钡溶液即可---若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即有硝酸,道理同A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负离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