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慈云实验中学葵潭镇慈云世铿学校初...

企业基本资料
主要经营:中学教育等产品。作为经营中学教育的企业,我们始终坚持诚信和让利于客户,坚持用自己的服务去打动客户。
我们公司是在揭阳市,如果有揭阳市的朋友欢迎来我公司参观指导工作,具体的地址是:葵潭镇。
您如果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在线提交采购信息我们会及时跟您联系。揭阳惠来慈云世铿学校...
相关产品推荐揭阳惠来慈云世铿学校-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揭阳市中学
>> 揭阳惠来慈云世铿学校
揭阳惠来慈云世铿学校
所属地区:
学校性质:学校级别:学校类型:中学招生电话:学校邮箱:学校网址:学校地址:惠来县葵潭镇玄武管区邮政编码:515239
揭阳惠来慈云世铿学校位于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是一所公办的中学。学校联系电话:。
加入学校校友
申请学校管理员
修改学校资料
添加教师资料
添加学校资讯
学校地图路线
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揭阳市 揭阳惠来慈云世铿学校& 揭阳惠来县葵潭镇新星学校是一所民办的全日制完全学校。新星学校创办伊始,即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博大的胸襟向各地招聘优秀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工60多人,他们师德高尚,追求卓越,为新星一千多名学子,为新星更辉煌的明天默默耕耘着。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培优促特”的办学思想。积极探索“有效、高效、主动、生动”的课堂教学新路子。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注重提供学生个性发展平台,认真开张了乒乓球、篮球、舞蹈、绘画等各种兴趣活动。几学年来,学校文艺节目精彩纷呈,书画泼墨艺韵飘香。全校师生在力和美的体验中收获健康、收获快乐、收获成功、绽放激情,超越梦想。学校创办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赢得学生喜爱,家长肯定,社会赞赏。2007年宝刀初试,锋芒崭露。首届毕业生参加毕业水平测试荣获全镇第一名。2008年再度攀升,捷报频传。第二届毕业生参加毕业水平测试总分荣获全县第一名。2009年至2012年连创佳绩,毕业生升学测试连获全县第一名。2012年8月,学校文艺节目《千手观音》参加揭阳市中小学生艺术赛荣获二等奖。历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屡屡获奖。这些骄人的成绩充分展示了新星学子的真才实学、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他们的成长成才,也正是新星育人精神的精彩诠释。葵潭镇_百度百科
葵潭镇位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是一座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城镇,2003年被广东省政府列入广东省中心镇、2015年评为全国重点镇。被揭阳市评为技术专业镇,是三大镇之一(葵潭镇、靖海镇、惠城镇)。这里交通方便,商贸活跃,物产丰富,素有“水果之乡”美称,主要品种有荔枝、龙眼、菠萝、青梅、杨桃、香蕉、芒果、李仔、柑等。是荔枝盛产和集散地。
葵潭镇地理概况
葵潭镇位于广东省惠来县西北部,地处、、三县(市)交界处,东邻惠来县、西接陆丰市、南连惠来县、北靠普宁市。葵潭镇三面环水,龙溪河、高埔水、崩坎水玄州汇合成龙江河干流,注入南海。东北面是969米高的望天石,东南面是海拔410米的,两山遥相呼应,构成风光旖旎、千娇百媚的绵绵风景。葵潭镇背山面海,属沿海丘陵地形。
1月均温14.1度,7月均温27.9度,年均降水量1829毫米。属地带。土质宜木宜果,为县最主要的水果产地。山地9.7万亩,种植荔枝、菠萝、香蕉、柑桔、桃李、青梅等水果3.37万亩,年产水果约7000万吨;耕地2.36万亩,其中水田1.23万亩,主种稻、薯、花生。境内有山塘、水库34座,总库容1718万立方米。自然资源有锡、钨、铜、铁、金、甲长石、铅、锌、煤、高岭土、泥炭土和石英等20多矿藏。
葵潭镇地图
葵潭镇交通线路
厦深铁路:(厦门至深圳高速铁路,途经葵潭镇,并设立葵潭中间站)
324国道:(福州至昆明一级公路,粤东段命名广汕公路,途经葵潭镇,贯穿葵潭镇全境8公里 )
337省道:(葵潭至和平二级公路,起点葵潭镇,终点潮阳区和平镇,途经隆江、惠城、陇田等镇)
潮惠高速:(池尾至东港一级公路,途经葵潭镇,并设立葵潭出入口)
厦深铁路线路及站点图
葵鳌公路:(葵潭至鳌江三级公路,起点葵潭镇,终点鳌江镇)
葵青公路: (葵潭至青山四级公路,起点葵潭镇,终点青山乡)
葵潭镇镇区简介
葵潭镇区建成面积约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广汕大道边。镇区是全镇政治中心、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活动中心。镇区主要街道有广汕大道、葵和大道、工业大道、工业中道、工业西道、葵新路、吉新街、大新街、新兴街、崇德街、长安街、育才路、龙华街、世铿校道、葵阳街、南华街、田缶街、茶街、米街、鱼街等道路。镇区内有葵潭工业区、江湖洋工业区、葵潭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三大工业园区。
镇区内有葵潭广场、龙华广场两大广场,是葵潭文艺表演、艺术交流等专用广场。镇区内还有新兴、镇西、镇南、吉成四大肉菜综合市场,镇区中心最繁华的地方是新兴街、崇德街、大新街,是葵潭购物消费的天堂。城区交通便捷,国道324线沿镇区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省道337线在城区东南与国道324线连接,潮惠高速公路在镇区西北向南跨过324国道,在白领仔设有葵潭出入口,国家沿海大动脉——厦深铁路经过葵潭,并在葵潭镇区东南部设立葵潭火车站。
镇区西北部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点,镇区中部的是国家美术写生基地,镇区东南部的锦铧园是文化艺术中心。镇区西南部是葵潭政府机构,有葵潭派出所、葵潭邮电分局、葵潭中级人民法院、医院等政府服务机构。镇区内有农行、邮政、等金融服务机构。镇区内有葵春酒家、兴隆酒店、葵阳园大酒店等大型酒店。葵潭镇建有小水电站6处,装机容量476千瓦。有35千伏变电站1处。
有县办国营厂3家,二轻工业厂24家,镇办工业3家,个体加工工业40户。该镇竹艺产品已于1978年进入国际市场。198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5.4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825万元,占31.3%。由于地处潮汕地区通广州的省道要冲,商贸非常活跃,拥有个体商业约千余家。全镇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7所,幼儿园5所,影剧院2座,卫生院、敬老院、农民文化宫1所。镇竟内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70年代县药材公司设站收购,收购品种约定120多个,年收购量约1吨。
葵潭镇发展战略
葵潭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图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全局,继续坚持“稳中求快、强化管理”的方针,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积极实施“工业立镇、科教兴镇、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五大战略,以大力发展民营中小型生产性轻工类企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城乡文明程度,努力把葵潭建设成为发达的轻工业基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葵潭镇管辖范围
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现辖:长春、玄武、吉成3个社区和葵亭、长埔、青陂、螃蟹、青坑、圆墩、吉镇、头屯、溪口、新联、陂美、兵营、石田、新光、顶寨、门口葛、千秋镇、北山埔、石陂仔、涂墙墩、三池埔、土角寮、南照埔等23个乡村[1]
葵潭镇长春社
长春社区位于葵潭镇区,是镇政府所在地,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9年底总人口27194人,其中农业人口13198人,非农业人口13996人,耕地面积1995亩,其中水田面积635亩,山地面积4500亩。长春社区商贸发达,工业经济初具规模,设有粤东水果批发市场、新兴市场、购物区,有工业园区,万成针织厂、广惠毛织厂、正丰毛织厂等逐步形成以毛织产业为龙头,电子、服装、首饰、水果加工等产业为辅的工业格局。
葵潭镇玄武社
玄武社区位于葵潭镇西部与陆丰市交界。2009年底社区总户数3769户,总人口15293人,其中农业人口7698人,非农人口7595人。耕地面积1694亩,其中水田面积442亩,山地面积600亩。社区交通便利,普惠高速穿境而过,并设置出入口,社区商贸发达,拥有国家级旅游景点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AAA旅游点世铿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揭阳写生基地大庚园、玄武文化宫等名胜文化景区,社区村民主要从事商贸活动。
葵潭镇吉成社
吉成社区位于葵潭镇北面,是葵潭镇区重点社区之一。2009年底社区总人口9699人,总户数2510户,耕地面积1166亩,其中水田面积458亩,山地面积1900亩,社区厂矿较多,有揭阳市港丰酱油厂、怡景电子厂、常乐饮料厂,以及文娱中心葵潭影剧院,社区居民主要从事商贸活动。
葵潭镇吉镇村
吉镇村位于葵潭东部,穿境而过,火车客(货)运站设置在该村。2009年底总人口5092人,耕地面积1768亩,其中水田面积799亩,山地面积7000亩,吉镇物产丰富,有杨桃、荔枝、李仔、菠萝等特色农产品,尤其吉镇杨桃最出名,远销深圳、广州、普宁等地。村民主要收入以农业为主。
葵潭镇葵亭村
葵亭村位于葵潭西北部,与玄武社区交界。2009年底总人口2549人,耕地面积830亩,其中水田面积413亩,山地面积4000亩。葵亭物产丰富,素有“荔枝之乡”美称,荔枝种植面积3378亩,有三月红、乌叶、妃子笑、桂味、凤花等品种。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葵潭镇青陂村
青陂村位于葵潭北部,2009年底总人口1990人,耕地面积907亩,其中水田面积553亩,山地面积11456亩,村委会由下青陂、白石岗、田心、埔上四个自然村组成,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葵潭镇三池埔
三池埔位于葵潭西南部,厦深铁路、普惠高速穿境而过。2009年底总人口2423人,耕地面积803亩,其中水田面积424亩,山地面积3500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葵潭镇石陂村
石陂村位于葵潭西南部。2009年底总人口1168人,耕地面积662亩,其中水田面积357亩,山地面积3500亩,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葵潭镇土墙墩村
土墙墩村位于葵潭镇区西南部,与长春社区交界。2009年底总人口1250人,耕地面积398亩,其中水田面积160亩,山地面积978亩,村民主要从事蔬菜种植为主。
葵潭镇南照埔村
南照埔村位于葵潭东北面。2009年底总人口1125人,耕地面积441亩,其中水田面积264亩,山地面积800亩,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葵潭镇头屯村
头屯村位于葵潭东北面,与普宁市交界,交通便利,广汕大道穿境而过。2009年底总人口5059人,耕地面积1438亩,其中水田面积1112亩,山地面积11100亩,头屯村历史悠久,现村有四大寨门建寨遗址,上百年的古老榕树,村民姓氏繁多,共有28个姓氏,有乡贤捐建朝富路、贵国路环村大道。头屯物产丰富,有著名的乌叶荔枝、香蕉、李仔等特色农产品。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葵潭镇溪口村
溪口村位于葵潭东南面,与普宁市马鞍山农场交界。2009年底总人口4980人,耕地面积1355亩,其中水田面积665亩,山地面积2500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经商为主。
葵潭镇新联村
新联村位于葵潭东南面。2009年底总人口3516人,耕地面积1190亩,其中水田面积780亩,山地面积4500亩,村委会由余家寮、割鱼塘、缶窑三个自然村组成,农产品有香蕉、李仔、梅仔等。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葵潭镇陂美村
陂美村位于葵潭东部。2009年底总人口1028人,耕地面积263亩,其中水田面积182亩,山地面积7902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葵潭镇兵营村
兵营村位于葵潭东部,与华侨场交界,交通便利,葵和路穿境而过。2009年底总人口5680人,耕地面积2730亩,其中水田面积1761亩,山地面积14424亩。村委会由兵营、园头湖、内坑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主要农产品有:无公害黑皮冬瓜、荔枝、香蕉等。
葵潭镇石田村
石田村位于葵潭东面。2009年底总人口1732人,耕地面积856亩,其中水田面积499亩,山地面积2600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芭菜、荔枝、香蕉等农产品。
葵潭镇新光村
新光村位于葵潭东部。2009年底总人口1803人,耕地面积723亩,其中水田面积325亩,山地面积638亩,村委会由上村、中村、祠堂村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葵潭镇顶寨村
顶寨村位于葵潭东面。2009年底总人口1105人,耕地面积384亩,其中水田面积190亩,山地面积5500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葵潭镇圆墩村
位于葵潭东部,距离镇区18公里,是一个革命老苏区。2009年底总人口3765人,耕地面积992亩,其中水田面积607亩,山地面积19337亩。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菠萝、李仔等,盛产的圆墩菠萝,远销国外、广州、深圳、江西、福建等地,是一大特色农产品。
葵潭镇青坑村
位于葵潭东部,与普宁市马鞍山农场交界。2009年底总人口3558人,耕地面积2206亩,其中水田面积1675亩,山地面积16500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菠萝、荔枝、梅仔等特色农产品。
葵潭镇螃蟹村
螃蟹村位于葵潭东部,原青山乡村所在地。2009年底总人口1703人,耕地面积1172亩,其中水田面积981亩,山地面积13500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荔枝、菠萝等特色农产品。
葵潭镇长埔村
长埔村位于葵潭西北部,与陆丰交界。2009年底总人口1075人,耕地面积703亩,其中水田面积257亩,山地面积3000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葵潭镇北山埔村
北山埔村位于葵潭东部,原青山乡交界处。2009年底总人口720人,耕地面积537亩,其中水田面积337亩,山地面积682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冬瓜、荔枝、李仔等特色农产品。
葵潭镇千秋镇
千秋镇村位于葵潭东北面。2009年底总人口1838人,耕地面积612亩,其中水田面积328亩,山地面积1200亩,主要特色农产品有:荔枝、李仔等。村民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葵潭镇门口葛
  门口葛村位于葵潭东北面,广汕大道穿境而过。2009年底总人口1769人,耕地面积831亩,其中水田面积445亩,山地面积4000亩,村民主要从事花苑培植、蔬菜种植为主。
葵潭镇土角寮
  土角寮村位于葵潭西南部,毗邻镇区。2009年底总人口1068人,耕地面积467亩,其中水田面积169亩,山地面积1047亩,村主要青壮年人主要外出务工。村民主要收入以农业为主。
葵潭农场[2]
葵潭农场于1950年创建,位于广东揭阳市惠来县鳌江镇,隶属于广东省揭阳农垦局。是一个以水果为主产业的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3万亩,其中水果面积1万亩,总人口约5420人。农场实行一级核算、两级管理,设有4个国有专业管区。
葵潭农场葵峰管区
葵潭农场葵峰管区地势较为复杂,四面环山,历史较为悠久,该村现有居民近1500人,近100户,以种植果树为生,年收入在50000元以上,职工可享受国家社保,属纯农农业村。村两委组建情况:设立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村委会由三人组成,设主任一人,村委委员二人,是我场较富有拓展精神的村委干部队伍,能按上级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有一定战斗力。该村村民长期以来以俭朴、热情、勤劳而著称。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子女外出打工、收取水果而得,多数村民已住上新楼房、食用自来水,质量好。生产、生活环境具佳。可种植面积暂时无法估计,每户的种植面积在15亩左右。
葵潭镇葵潭农场南湖埔
葵潭农场南湖埔也成南湖作业区,位于东港镇和宫兜村,南湖村和石门坑村之间,位置卓越,共有200多人,经过政府规划,南湖埔家家户户都搬上新的楼房,交通方便,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这里定居。
葵潭镇葵潭农场南湖村
葵潭农场南湖村位于惠来县西南部,西南方与陆丰华侨农场相接壤,东北与东港镇石门坑村相比邻,东南面与东港镇东港村相接。该村总人口数近1020人,耕地面积903亩,以种植水果、水稻为主,其中水田面积为252亩,果园651亩,属纯农农业村。村两委组建情况:设立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村委会由三人组成,设主任一人,村委委员二人,是我场较富有拓展精神的村委干部队伍,能按上级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有一定战斗力。该村村民长期以来以俭朴、热情、勤劳而著称。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以子女外出打工、收取水果而得,多数村民已住上新楼房、食用自来水,质量好。生产、生活环境具佳。
葵潭镇葵潭农场湖美村
葵潭农场湖美村位于惠来县西南部,西南方与陆丰华侨农场相接壤,北与葵潭镇青南径相比邻,位于其山脚下,南面与东港镇宫兜村隔田相望。该村总人口数近740人,耕地面积816亩,以种植水果、水稻为主,其中水田面积为366亩,果园450亩,属纯农农业村。村两委组建情况:设立党支部一个、村委会一个,支书、村委主任采用交叉兼任由一人担当,村委会由三人组成,主任一人,村委委员二人,是我场较富有拓展精神的村委干部队伍,能按上级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单位,班子具有一定战斗力,深得群众信赖。该村村民长期以来以俭朴、热情、勤劳而著称。经济收入来源以子女外出打工,收取水果而得,村民已住上新楼房,食用自来水,质量好。生产、生活环境具佳。
葵潭镇场部社区居委会
葵潭农场场部社区位于葵潭农场的中部,与鳌江镇相邻,覆盖整个葵潭农场场部和圆山管区,辖区总面积约9.2万平方米,总户数475户,常住人口2061人,社区班子成员5人,社区内共有四个管区,社区党支部党员有28人,班子成员3人,黄辉鹏同志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社区于2003年成立以来任期三届,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党建工作为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特别是近年来,围绕创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民主自治社区等一系列活动,社区各项制度基本建立,管理有序进行,确立了以服务居民、居民参与、居民满意为工作目标,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优化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提高居民素质为第一要务。葵潭农场场部社区居委会在农场党政的领导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规划已出台,居民居住环境的改造工作已逐步推进,各项设施建设在稳步推进之中,按规划准备在今后一二年内建设3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内设有图书室、健身室、棋牌室、培训室、星光老人之家、活动广场等功能室和活动场地,相应配套各种设备,逐步完善齐全的功能,这些场所将大大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休闲、生活。目前社区内呈现一片居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社会稳定的景象。葵潭农场场部社区二○○八年荣获县平安社区光荣称号
葵潭镇旅游景点
葵潭镇世铿院
世铿院位于惠来县葵潭镇玄武社区,由揭阳市政协名誉主席、香港慈云阁董事局永远主席先生投资兴建。该院于1995年动工兴建,2004底年竣工,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该院设计新颖,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景点错落有致,是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的结晶,是旅游观光的一大胜地。
世铿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有石雕九龙吐珠,八骏腾空,雕刻工艺堪称鬼斧神工,栩栩如生,活龙活现;四周规模壮观的280幅大理石碑林,雕刻着叶选平、马万琪、启功、沈鹏、孙轶青、关山月等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领导、名人名家无偿赠送的278幅丹青墨宝,该院收藏名书名画共500多幅。后部分主建筑九院合一,厅堂画栋雕梁,金镶玉琢,石雕石柱,别具气派,极尽天工,厅堂及四厢刻有数百帧诗、词、联、匾额,东西长廊悬挂有匾额、楹联,琳琅满目,皆是珍品;屋顶分别雕塑有各类具有江南潮汕一带民居民俗的屏景,十八支竖立的大理石柱刻有十二肖像动物,各种动物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幽静的花圃,花树掩映,草木繁茂,富有生机;世铿先生及其慈母石雕像后面围墙壁之间的7幅石雕,刻录着林世铿先生从童年到成为杰出企业家的艰难创业历程。
葵潭镇大庚园
大庚园位于广东省惠来县葵潭镇324国道北侧,由81岁高龄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会员、中国古建筑专家主持设计。大庚园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园林萃聚了江南古典园林设计的精华,建筑结构主要采用苏州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建筑色彩采用大片的白粉墙为基调,配合黑灰色的瓦顶,栗壳式的梁柱和装修,褐灰色铺地,组成了素净的色调,具有古朴淡雅、简洁明快的格调。走进大庚园,犹如游览浓缩的苏杭景致。
园内珍藏启功、关山月、黎雄才、欧阳中石、冯远、刘大为、沈鹏、张海、杨之光等书画名家墨宝800多幅,云南易武、班章、景迈等名山出产的茶柱、茶饼、茶砖及普洱茶系列文化,彰显了高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格,更平添岭南文化气息。
2008年3月,大庚园庆典落成并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揭阳大庚园写生基地。
葵潭镇沙门古寺
在广东揭阳惠来县葵潭镇溪沙乡交通要地,大南山国营农场岭门管区,有座重建一新的沙门古寺(俗称“岭门庵”)。日揭阳市宗教局给予登记,有著名诗僧所撰妙联,系礼佛、游览好去处。寺位于落脉,背靠岭门径,临田见水,龙溪而襟带奔流南海,故揽山水之胜。
葵潭镇千年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葵潭镇区东北面约3公里处的千秋镇村。这里三面环水,北有古镇山,宋朝时已有村,故称千秋镇。清康熙年间进士经过千秋镇诗有 :“瑟瑟寒烟照水湄,共传帝子古营基。……”
在千秋镇村东北面入口处耸立着一棵奇特的千年古榕,古榕称“”,
钦封“万年青”
有一段史话:南宋末年,宋帝在文武大臣护送下,率宋军南逃,于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十五日,右丞相退出潮阳海门外的莲花峰,急转移赴海丰五坡岭。保护着幼主赵昺,、与元军浴血奋战,节节败退。宋帝驻扎海丰县龙溪都千秋镇(今葵潭镇千秋镇村)屯兵。宋帝赵昺曾藏身于此榕树下避雨并钦封其为“万年青”。在古榕数十米处有一段十多米长,几十公分高的土墙,传说为当时抵挡元兵的将士乘夜筑墙,为怕暴露目标,夜间筑城时只好借朦胧月色,天亮土城筑成,于是人们惊叹一夜成城乃宋帝深夜驱鬼筑城。后村民称“鬼仔围城”。
从“万年青”古榕到城墙遗址约半公里路程,就到了龙溪边的古城墙遗址,这幅贝夯筑残垣长约13米,高约3.5米,宽约0.4米。土城范围内,地上,瓷片随手可拾,也有街砖等痕迹。据《惠来县志》载:宋处置使邹沨曾驻兵其上,因勒铭石上,铭曰:“崇冈壁立,曲水长流。开险莫 升人谋曷筹。山川万古,镇垒千秋”。宋时已有村民从福州、莆田、潮州迁移至此。当年有商铺林立,街市、盐坑。后来,发现有“太监坟” ,残垣数丈及屯兵营地遗址尚存。
古城墙遗址
有学者考证认为:这里乃晋代义安郡所辖海宁县城所在地。该村唐朝时代就已有荔枝落户,如今村庄还遗留着已有800多年树龄的“福建荔”,百年树龄以上 “状元红”、“金钟”等。
葵潭镇将军第
将军第:是打响‘一·二八’第一枪, 抗日英雄(翁辉腾)将军的故居。
位于葵潭镇老城区布街,建于1936年前后,历时3年建成。建筑为灰砖水泥结构,整座建筑为潮汕传统“”的民居格局,准确来说是“下山虎叠楼”格局(即在原来“下山虎”的基础上,改平房建筑为楼式筑)它有潮汕传统的雕花镂鸟工艺,但窗户上面的灰雕,还有栏杆又透着洋气,建筑风格带有西化的味道,整个风格是比较质朴厚重的。
正门上方“将军第”三个由清末举人许宛如手笔的朱笔楷书大字清晰可辨。
原来正门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将智超凡名闻天下屡立功勋垂范凇沪”。
与“将军第”相连的十来间屋子,均为翁将军的产业。“将军第”的右边是翁将军1945年办的一个地方银行———广东省银行,左边则是加工锡砂的厂房。这些都是翁将军当时在家乡兴办的
名将故居——将军第
实业。 土改后,“”用做区公所,后为人民公社办公处、小学。由于室内光线不好,小学迁走,继由惠来罐头厂职工家属居住,大约1993年退还翁家。
葵潭镇历史文化
葵潭镇所属地方,历史悠久。据《潮州志·地质志》载:“泥砾石见于葵潭附近,但高于现今河床约二十米,高度达数公尺,位其灰色粘泥吉砾石所组成。载葵潭北五里之葵亭桥头,所见者厚约十公尺,上为现代河流砂泥层所复”,“泥砾石疑为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碛层”。据惠来县文物部门考察记载:“据葵潭的头屯飞鹅岗和葵亭桥头所见的泥砾石,疑此地于百万年前曾经历过冰碛”,“葵潭东三里的葫芦寨附近偶有块集岩及少量之火山灰烬,层甚薄,乃属侏罗纪(中生代)火山岩系之遗迹”。葵潭镇所属的,创建于唐代以前。据《潮州府志》载:“千秋镇……,唐末盗贼蜂起,官兵屯营守之。”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腊月,帝昺、文天祥、邹沨等曾屯兵于此,“丰碑永勒号千秋”。
葵潭镇,古往今来乃集市所在地,昔年称为旧铺。旧铺北侧处龙溪河上有一石桥通往北岸,乃来往者必经之道,南岸有碧水岩庵,俗称“渡头庵”,昔有学子吟诵“碧水流沙长”之诗句;岸边有一深潭(称“观音娘潭”)和一株古葵树。尔后旧铺逐渐扩大,明代年间更名为葵潭。“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惠来知县张玿美以葵潭乡为闽粤往来孔道,界处崇山,离县甚远,应设巡检一员在葵潭驻扎,盗贼私枭,专责捕缉,遇有失事,照专管例议处。若沿途递解饷鞘人犯等事,凡到葵潭,令该巡检验明申报,拨役护送,毋庸绕道抵县,致滋耽搁。详情允设葵潭司巡检一员,给印信,其巡检衙役,照经制额数添设,所需官俸役食,将奉在汰北山驿驿丞额编经费银两拨给。”(摘自《清·惠来县志》)。
葵潭镇,清代以前属龙溪部,称葵潭乡,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称葵潭镇,置葵潭区,包括葵潭镇、新东乡、区中乡、月南乡、溪南乡、东墩乡等一镇五乡。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改称第四区,包括葵潭镇、月南乡、南溪乡、新东乡、东墩乡、葵陇乡、梅峰镇、南阳乡、松阳乡、云落乡、高埔乡等二镇九乡。日葵潭镇解放,同年8月1日惠来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葵潭区辖一个镇和十四个行政村,包括葵潭镇和元青、屯溪、溪北、岭后、岭南、东~、新湖、横坡、石角、葵长、玄武、长春、吉成、溪南等行政村。1952年5月,改称惠来县第三区,辖葵潭镇和十个乡。1953年4月,惠来县第三区辖葵潭镇和十三乡、七十三自然村。1956年12月撤区建乡,改为葵潭镇。日,全县取消乡镇建制,实行政社合一,把葵潭镇、青坑乡所属地区合并,成立红星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惠来、普宁并县,红星公社隶属普宁县管辖;1961年恢复惠来县建制后,改称惠来县葵潭公社。1983年11月实行政社分设,设区建乡,改为葵潭区,辖葵潭镇和十六乡。1986年10月撤区建乡,重新改为葵潭镇迄今。
葵潭镇特色小吃
“冲广”(音译,春卷)。葵潭的特色小食是炸春卷。春卷里面的最基本的材料是切粒的葱,当然还有猪肉、蛋、香肠、香菇、虾、鱿鱼等等,这些因各人的口味而异,至于酱油,沙茶和味精之类的配料是少不了。春卷皮把这些包起来是用白色浆糊粘起来的。包好自然是下油锅炸啦。炸好时它是金棕色的,把它夹放在架上滴油纳凉,不久就可以食得了。吃“冲广”在冷天气时才比较盛行,大热天自然少些。这种“冲广”太上火了!不过爱吃的人自然不怕,因为太好吃了!一般午后至凌晨三四点买得到。
“泡面”(是动词),就是煮面条,面薄,粿条,饺子之类的东西(除了粿条,都自制的),可以说这是葵潭的特色经济快餐了,因为它便宜,煮得快,这种店很多,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见过。加料是大家熟悉的“卷章”(在葵潭叫裹肉)和肉丸,还有猪肺,猪肠,肉皮,等等,还有配料卤汤和葱花油,因人而异。
“按粿”,也叫粿卷,在普宁叫粿汁,是比较厚的卷起的面片,汤跟煮汤圆的汤差不多,当然味道不一样。叫它“按粿”是因为它一般都被放在“按”(一种中间较大的缶缸)里。加料和配料跟上面的泡面差不多一样。价钱比泡面贵点。白天买得到。
“蚝烙”,既是一种煎蛋,蚝和鸡蛋混合后在一个大型的平底锅上用少量油煎出。依个人口味可添加番茄酱等配料。可以配上粉条等面食食用。老少皆宜!
葵潭也有猪脚饭,牛肉粿(有炒的,也有汤的,汤的就比较特色点),绿豆饼,结婚喜糖等等。
葵潭镇葵潭女子茶
潮汕功夫茶早已名闻遐迩。然而,在潮汕地区还有一种鲜为外地人士所知却可与功夫茶媲美的茶饮,那就是葵潭的“女子茶”。女子茶也就是“妈人擂茶”,或曰“油麻茶”,它流传于惠来、普宁一带,尤其是惠来县的葵潭镇,更为时尚。
“女子茶”,要选用优质“茶米”(茶叶),如福建的铁观音,潮州凤凰山的单丛奇种茶等,放入带齿的缶钵(宿称擂茶钵)内,用番石榴树的粗干特制的擂茶槌将茶叶擂成粉末,然后加入炒熟的芝麻、花生、黄豆、香菜、蒜子和少量的盐、糖,并冲上开水。饮用时,再加上炒米,便成了香、甜、咸、甘、涩诸味惧全的独具一条的葵潭女子茶了。
“女子茶”是节日和待客的食品和礼茶,一般要在重要的节日(如元宵节)和尊贵的客人来时才制作。但现在有些家庭在平时也会制作,“女子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揭阳市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葵潭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