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浓缩装置要什么条件或设备,可以简单自制...

减压蒸馏浓缩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减压蒸馏浓缩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蒸馏浓缩设备,具体为ー种减压蒸馏浓缩设备。
背景技术减压蒸馏设备是ー种在高真空条件下,将不同蒸发温度的混合液体(物料)采用物理方式进行分离的技术设备,特别适用于分离沸点高、热敏性和易被氧化的物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的维生素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在石油化工、食品エ业、化妆品エ业、农业和废水治理等行业普遍采用。目前的物理加热方式,通常是采用蒸汽或电加热导热油进行物料加热,热效率低, 成本高。特别是蒸汽的来源,普遍是使用锅炉燃烧煤炭来获得,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中国专利申请. 5号公开了ー种热量交換塔载冷剂溶液浓度控制调节方法与装置,该发明吸湿后的热量交換塔载冷剂溶液采用中空纤维疏水膜构成的膜蒸馏器低温蒸馏处理,通过膜蒸馏浓缩浓溶液在中空纤维疏水膜的热侧温度37-85°C,蒸馏凝结后的水在中空纤维疏水膜的另ー侧即冷侧排出。载冷剂热交换塔载冷剂溶液经第一换热器加热后,溶液进入膜蒸馏器的热侧,溶液出口直接回流至载冷剂热交换塔或回流至第一换热器,经不断浓缩后再回流至载冷剂热交换塔;本发明解决致载冷剂浓度降低盐份流失的问题。且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可以用于一切空气源热泵的热量交換塔。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传统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ー种物料受热时间短、节约能源的减压蒸馏浓缩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利用热泵制热原理,同时有效利用热泵蒸发器(冷端)和冷凝器(热端),一方面为混合液体(物料)加热使混合液体汽化分离;另一方面为汽化后的水蒸汽进行冷却,并相应利用水蒸汽能量提高蒸发器(冷端)的温度,降低蒸发器(冷端)与冷凝器(热端)之间的温差,实现节能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案是一种减压蒸馏浓缩设备,包括物料加热罐,通过物料循环管道与物料加热罐连通的物料蒸发罐,通过蒸汽管道与物料蒸发罐连通的冷却塔,与冷却塔连通的真空泵,位于冷却塔下面并与冷却塔连通的积水罐,物料加热罐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热水循环管道,其中热水循环管道上装有热水循环泵和带冷凝盘管的冷凝器,冷凝盘管与另设的压缩机、蒸发盘管、储液罐、膨胀阀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成循环管路构成热交换装置。进ー步的方案是冷却塔中设有冷却水循环管道,冷却水循环管道上装有冷却水循环泵和蒸发器,蒸发盘管装于蒸发器中。本实用新型的理论依据是空气热泵机组设备内专置ー种吸热介质——冷媒,它临界温度低于零下20°C,通常与外界环境温度存在着温差。因此,热泵机组工作时,冷媒在空气热泵冷端(蒸发器)内部蒸发汽化,可吸收外界物质的热能。在热泵机组中压缩机的压缩作业下,冷媒的温度可达90 110°C,最高可达120°C,大大高于外界环境温度,即空气热泵热端(冷凝器)使冷媒从汽化状态转化为液化状态的转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大量的热能,通过换热器中的水或者导热油,加热减压蒸馏设备中的物料,达到加热物料的目的。而该产品的独特之处,就是消耗I倍的电能,可以产生4 5倍同功率电加热装置所产生的有效热能,其节能效果,是其它任何一种加热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加之它具有的高效、无可燃、可爆气体,绝对安全;无任何废气、废水和废渣排放,绝对环保。热泵机组全年平均运行成本只是电直接加热的1/4,燃油、燃气加热的1/3 1/2。这也是采用这种加热方式优越性的最大体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体现为;在人为的高真空度条件下,降低液体的蒸发温度,具有物料受热时间短,节约能源、分离程度高且分离过程不可逆,沸腾鼓泡现象小等特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中1、真空泵,2、冷却水出口,3、冷却塔,4、冷却水入口,5、积水罐,6、物料蒸发罐,7、物料加热罐,8、加热水出口,9、加热水进ロ,10、冷却水循环管道,11、冷却水循环泵,12、蒸发器(冷端),13、压缩机,14、储液罐,15、过滤器,16、膨胀阀,17、热水循环管道,18、热水循环泵,19、物料循环管道,20、冷凝器(热端),21、蒸汽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不限于该实例。如图I和图2,一种减压蒸馏浓缩设备,包括物料加热罐7,通过物料循环管道19与物料加热罐7连通的物料蒸发罐6,通过蒸汽管道21与物料蒸发罐6连通的冷却塔3,与冷却塔3连通的真空泵1,位于冷却塔3下面并与冷却塔3连通的积水罐5,物料加热罐7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热水循环管道17,其中热水循环管道17上装有热水循环泵18和带冷凝盘管的冷凝器20,冷凝盘管与另设的压缩机13、蒸发盘管、储液罐14、膨胀阀16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成循环管路构成热交换装置。冷却塔3中设有冷却水循环管道10,冷却水循环管道10上装有冷却水循环泵11和蒸发器12,蒸发盘管装于蒸发器12中。工作原理是冷凝器(热端)20 :是空气热泵的加热工作对象(对外放热)。压缩机13通电,开始工作,通过压缩机13的活塞作用,将在蒸发器(冷端)12中吸收外界(冷却循环水)热能后的冷媒(气态)进行压缩,成为液态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通过空气热泵热端(冷凝器)20与热水循环管道17中的水进行热交換,热水循环管道17中的热水在热水循环泵18的作用下,对物料加热罐7中的液体物料进行源源不断地持续加热;空气热泵冷端(蒸发器)12 :是空气热泵的吸收能量的工作途径(吸收外界的热能)。压缩机13通电,开始工作,通过压缩机13的吸气(负压)作用,在空气热泵热端(冷凝器)20中释放热能(加热循环水)后的冷媒由于受高真空的作用而迅速成为气态(冷媒)并吸收周围环境和物质(冷却水)大量的热。即通过空气热泵冷端(蒸发器)12和换热器的共同作用,使冷却水循环管道10中的水被冷却。冷却水在冷却水循环泵11的作用下,对冷却塔3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却使其成为冷凝水,沉积在积水罐5中。物料加热罐7可以采用聚胺酯保温材料进行双层保温。物料蒸发罐6可以采用聚氨酯保温材料进行双层保温,罐体设有视镜(人孔),操作人可从视镜观察罐内物料加热沸腾状況。打开观察孔盖,操作人员能进入罐体内进行清洗罐体内壁污物。罐体上装有放空阀,供停机时使用。顶部装有丝网、隔板装置,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抽入冷却塔3中,污染冷凝水。物料加热罐7罐体装有真空表、温度表、水位计,用于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对其工作状态的数据采集;冷却塔3可以为双程列管式,下部积液罐5用于收集冷凝水,自动排水。控制系统设备控制可以采用PLC控制,从进料、设备运行、排料实现全自动运行。
混合液体(物料)浓缩的工作流程将待浓缩物料送入物料加热罐7夹套中,启动真空泵I、压缩机13、热水循环泵18、冷却水循环泵11,加热罐7夹套通入热循环水,温度在60°C左右,当物料加热罐7内的物料被加热到50 55°C时,沸腾热物料在真空和温度的双重作用下,从物料加热罐7与物料蒸发罐6之间的物料循环管道19进入物料蒸发罐6,其中的水分在此蒸发,物料因此降低温度并从物料蒸发罐6底部回到物料加热罐7列管内,再次受热后,再进入物料蒸发罐6形成循环,物料在两设备间不断循环、加热,水份迅速被蒸发。从物料中所逸出的蒸汽由于真空的作用被吸入冷却塔3列管内,在冷却循环水的冷却下,迅速冷凝成水流入积水罐5中。当冷凝水位达到积水罐5设定的高水位吋,系统自动打开排料阀将积水罐5中的冷凝水排掉。随着物料蒸发罐6罐体内的物料水分不断地蒸发而物料的浓度不断提高,当浓度达到所需要的浓度吋。自动控制系统将物料蒸发罐6恢复常压,打开物料蒸发罐6底部的排料阀,将浓缩后的物料排入储液容器内。再进行下一歩的处理。
权利要求1.一种减压蒸馏浓缩设备,包括物料加热罐(7),通过物料循环管道(19)与物料加热罐(7)连通的物料蒸发罐¢),通过蒸汽管道(21)与物料蒸发罐(6)连通的冷却塔(3),与冷却塔(3)连通的真空泵(I),位于冷却塔(3)下面并与冷却塔(3)连通的积水罐(5),物料加热罐(7)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热水循环管道(17),其中热水循环管道(17)上装有热水循环泵(18)和带冷凝盘管的冷凝器(20),冷凝盘管与另设的压缩机(13)、蒸发盘管、储液罐(14)、膨胀阀(16)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成循环管路构成热交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压蒸馏浓缩设备,其特征在干冷却塔(3)中设有冷却水循环管道(10),冷却水循环管道(10)上装有冷却水循环泵(11)和蒸发器(12),蒸发盘管装于蒸发器(12)中。
专利摘要一种减压蒸馏浓缩设备,包括物料加热罐(7),通过物料循环管道(19)与物料加热罐(7)连通的物料蒸发罐(6),通过蒸汽管道(21)与物料蒸发罐(6)连通的冷却塔(3),与冷却塔(3)连通的真空泵(1),位于冷却塔(3)下面的积水罐(5),物料加热罐(7)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热水循环管道(17),其中热水循环管道(17)上装有热水循环泵(18)和带冷凝盘管的冷凝器(20),冷凝盘管与另设的压缩机(13)、蒸发盘管、储液罐(14)、膨胀阀(16)通过循环管道连接成循环管路构成热交换装置。冷却塔(3)中设有冷却水循环管道(10),冷却水循环管道(10)上装有带蒸发盘管的蒸发器(12)。
文档编号B01D3/10GKSQ
公开日日 申请日期日 优先权日日
发明者苗军 申请人:绵阳华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提取车间减压浓缩岗位操作规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提取车间减压浓缩岗位操作规程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减压浓缩岗位操作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压浓缩装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