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全球节能环保网新规范

&共92条/3页& 0)window.location.href='/news/list-24-{destoon_page}.html'.replace(/\{destoon_page\}/, Dd('destoon_pageno').value);"/>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机械
本信息由水母网G3商讯中心用户提供
& 长沙美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列表 &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日实行)
(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3)《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4月)
(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5)《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6)《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部长令第76号)
(7)《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号)
(8)《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9)国家经贸委《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经贸委[2001]5号
(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6号)
(1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发改规发【2011】1号)
(12)《淮安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
(7)《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 GB/T
(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9)《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10)《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1)《中小型三相异步电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2)《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3)《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4)《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定》GB
(16)《公共建筑技能设计标准》GB
(1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1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1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2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2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2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2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3&
10.1.2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
(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2)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4)《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公告)
(5)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8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8年本)》的通知
(6)《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号
(7)《关于加强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的通知》 (苏环委【2006】11号)
10.1.3相关标准和规范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3)《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4)《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5)《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6)《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T
美洁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八一农场金都工业园B34号园。
美洁公司免费咨询热线;
美洁公司客服周小姐:&&& qq:
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水母网不对以上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cn 水母网分类信息. All Rights Reserved.节能环保社区考评标准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节能环保社区考评标准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节能环保社区考评标准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节能环保社区考评标准
一、节能环保社区考评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按照《xx市环境保护三年行动》(年)和《xx市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实施》的目标要求,紧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主题,深入开展节能环保社区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市民节能环育,引导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促进xx“两型”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二)概念和定义
“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2、环境公众参与
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相关的决策活动,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公众的切身利益。
3、指标体系
节能环保社区考评标准体系包括:组织实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宣传与培训和特色5个一级指标,20个专项指标,具体定量与定性指标详见细则。
4、评分说明
按考评标准要求,以评价细则为准则实行扣分制,按实际情况扣除相应分数;信息来源包括文字记录、图片记录、群众调查、现场检查等方面;评分后须检查与被检查双方签字认同;总分为100分,评分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可被评为区、县(市)级节能环保社区;评分达到85分(含85分)以上且无任一考核指标不合格的社区,可被评为市级节能环保社区。
5、申报必备条件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人负责、责任到人,档案资料保存完整;节能环保宣传氛围浓厚,有节能环保固定宣传阵地且及时更新,重大节能、环保纪念日举办节能环保宣传活动且参与度高;社区内无环保违法或受到环保处罚的事件、记录,无环境污染群众反复投诉;无违反《节能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事件、记录。
二、节能环保社区考评细则
(一)组织实施(15分)
1、创建机制(6分)
1.1各创建单位成立由环保、能源、财政、文明办等主管部门,街道牵头,社区、物业公司、驻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等组成的创建机构(2分);
1.2有专人负责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位(1分);
1.3建立节能环保绩效考核体系,将创建工作纳入责任目标考核(2分);
1.4制订节能环保奖罚制度(1分)。
2、制定和实施方案(4分)
2.1制定“节能环保社区”发展计划和工作思路(2分);
2.2有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1分);
2.3每年召开节能环保部署工作会议2次以上且有会议记录等(1分)。
3、档案建立(1分)
社区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管理有序。
4、建立节能环保信息公开平台(4分)
4.1─将创建计划、实施方案、活动信息等公开征求意见或在社区公示(1分);
4.2将社区制定的节能、环保制度进行公布(1分);
4.3社区内有固定的环境问题投诉或建议渠道(1分),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投诉有回应、有落实且记录保存完好(1分)。
(二)资源节约(30分)
1、基础工作(9分)
1.1制定节电、节水、节材、节能等相关方案并予以实施(2分);
1.2建立完善的主要耗能设备或设施档案(如社区内大型公建景观照明,相关单位的高耗能设备)(1分);
1.3建立能源统计制度,有能源统计台帐(2分);
1.4建立完善的能耗数据采集制度,对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分析(2分);
1.5安排经费用于社区公共设施的节能改造(2分)。
2、低碳节能(10分)
2.1积极配合推广国家高效照明产品(1分),白天自然采光较好的走廊、通道、卫生间等场所禁止开灯,做到不开或少开灯,杜绝“长明灯”现象(1分);
2.2路灯、景观灯、楼层照明灯等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不得使用白炽灯(2分);
2.3驻区单位和家庭应积极推广、使用高效节电节能产品,自觉使用能效标识产品,减少电器待机耗电(1分);
2.4倡导居民优先采购低能耗、低污染的节能环保型和清洁能源车辆,引导和鼓励居民选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出行,减少交通能源消耗(2分);
2.5室内空调温度的设置: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设置不高于20℃(1分);
2.6使用清洁能源(如液化气、管道煤气、太阳能等)(1分);
2.7社区辖区内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1分)。
3、建筑节能(4分)
3.1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等节能建筑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2分);
3.2公用设施和大型建(构)筑物使用高效节能产品,按照规定启闭景观照明,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能耗(2分)。
4、节水节材(7分)
4.1减少纸张的使用数量,推广无纸化办公,废纸重复利用,双面打印(1分);
4.2社区装备节水设施且均在正常使用(1分),无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1分);
4.3鼓励家庭一水多用,无浪费水资源的现象(1分);
4.4提倡使用菜篮子、环保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1分),社区内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场所禁止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2分)。
(三)环境友好(30分)
1、基础工作(6分)
1.1制定社区环境保护规划或方案并予以实施(2分);
1.2建立社区内污染源(包括社区大气、噪声、水等污染源)统计台帐(2分);
1.3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内环境治理(2分)。
2、社会公认评估(6分)
2.1环境质量满意率(3分)
群众满意率≥90%(3分),85%≤满意率90%(2分),80%≤满意率85%(1分)。
2.2环保工作满意率(3分)
群众满意率≥90%(3分),85%≤满意率90%(2分),80%≤满意率85%(1分)。
3、社区绿化(3分)
3.1制定并实施绿化管理制度(1分);
3.2提倡立体绿化,社区内无裸露土地(1分);
3.3新、旧社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不低于30%、25%(1分)。
4、噪声与大气污染防治(6分)
4.1社区内噪声污染源、大气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2分);
4.2积极监督对社区有影响的噪声、大气污染源(2分);
4.3无露天烧烤和焚烧垃圾现象(2分)。
5、“三同时”执行率(4分)
5.1 “三同时”执行率100%(1分);
5.2社区内餐饮娱乐业环保设施正常运作(1分);
5.3油烟、锅炉废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1分);
5.4第三产业进行了环保登记(1分)。
6、污水处理与垃圾分类(5分)
6.1社区内无污水横流、下水道不通畅、澎溢现象(1分);
6.2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或排入市政管网(1分);
6.3社区内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1分);
6.4居民知晓并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袋装化收集率达到100%(1分);
6.5社区内采取有效途径实现废旧物品资源再利用(1分)。
(四)宣传与培训(15分)
1、节能环保文化(6分)
1.1有固定节能环保宣传阵地且定期更新(1分);
1.2有对居民开放的阅览室且配备节能环保类图书报刊及音像资料(1分);
1.3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开展丰富的节能环保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3次(2分),居民参与率60%以上(1分),活动有方案及(1分)。
2、志愿者队伍建设(2分)
2.1建立社区节能环保志愿者队伍(1分);
2.2监督社区节能环保工作,积极参与节能环保宣传教育活动(1分)。
3、节能环保知晓率(2分)
知晓率≥70%(2分),60%≤知晓率70%(1分),低于上述标准不记分。
4、节能环保培训(2分)
4.1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培训(1分);
4.2一年中至少有1人参加对外的各类节能环保培训,具有较高的节能环保意识和一定的节能环保知识(1分)。
5、建设绿色家庭(3分)
5.1积极开展绿色家庭评选活动,普及率达到5%及以上得(1分),达到10%及以上(2分);
5.2倡导绿色消费,无购买、食用受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现象(1分)。
(五)特色(10分)
节能环保创建善于创新、富有特色,例如:
1、推广雨污分流、中水回用等污水处理先进技术(3分);
2、探索、推广或应用节能环保新模式、新技术(如使用建筑节能技术等)(3分);
3、社区节能环保特色明显,示范性强(4分)。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节能环保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