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cpa cfa cfp frm还有必要考CFA吗 如果以...

当前位置:
如果CPA、CFA、司考、AICPA、ACCA这五大证件全部拿下……
浏览量:&&&&发布时间: 16:43:40
Q:如果CPA、CFA、司考、AICPA、ACCA这五大证件全部拿下薪酬能否完爆80%的清华毕业的博士?修改
985一期院校最好专业毕业,香港大学硕士毕业。之后五大证件全部拿下的人,应该怎样定位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薪酬?
补充一下,本人刚进深圳毕马威审计部工作。这里的话一般干到审计经理的很多都跳槽了。但是方向很多,有去企业内审的,有去投行的,还有本科理工科背景拿下司考去当知识产权律师的。所以感觉比较难以选择。
再补充一下,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这五个证难考呢?我都不算什么,周围大牛多得是,说实话我都是被他们带着去考证的。这五个证不难吧?司考大三可以报名大四的时候就可以考,法律专业毕业标配。CPA大四结束之后就可以考。而CPA拿下之后再去考ACCA,F阶段的9门课都可以免考。当然我现在CFA刚考完level1.正在犹豫要不要继续考。
A:首先,acca不用考,cpa和aicpa请根据你所在国择一即可。
acca唯一的优势是大学期间可考,但你想走cpa免考9门的路,我觉得实在没啥意思,特别考虑到你还要考cfa,这样学外语,了解gaap这两个功能也没有了。
cpa和司法考试是有重合工作领域的,但是cfa和这两个能配上的比较少。请你慎重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再做决定。
看了下别的答案里的评论,为了怕审计风险不去当事务所合伙人……这还真是……算了,人各有志。
A:我觉得不管你本科是哪个学校的(以及最好专业是?),港大硕士毕业居然只去了四大做审计。。。冒昧说一句,挺low的。
目测四大审计都是北清本科生的中等选择了吧。还有我觉得你应该认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这几个证只能说明你具备知识,不可否认,有些证是挺消耗时间的,但是我觉得智商正常的人花些时间都可以弄下来。而这些知识并不能帮助你一定找到心仪工作。比如,CFA对于你在外资做投资经理是很有用的,而CPA和司法考试则在内资投行有用,但是我觉得都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举个例子,某学长,北大本科,北大金融硕士,无任何证书,但是有四大实习经验,MBB实习经验和投行实习经验,然后工作去了goldman saches,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达到某项工作的要求了,有这些证书是锦上添花,而想靠这些证书逆袭,基本不可能。说实话,工作经验和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比证书重要,考证的机会成本是很大的。比如CFA三级都过,起码也要500个小时吧。
个人意见,不喜勿拍。
祝你能早日找到方向,有个好前程。
A:港大硕士一年的话,刚进来毕马威,是2010年入学,2014年本科毕业?
2012年之后本科生就不能考CPA了。难不成2011年大二一开学就考了CPA?
牛人的话两年拿下,大三拿下综合?
大四司考。也说的通,
cfa level1有俩月也能刷到了。
ACCA和AICPA目测还没考。
理论上可行。。。。
BUT,就我的了解来看,收入这东西看行业。收入也不是你的全部,人家同样赚7000,只需要花1000不到,你需要花5000。
清华硕士以上,你可以和做公务猿和进国企、做老师的博士比薪酬,别的比不了。20%还是可以一比,事实上不用有证,只要四大,都可以比。清华博士去一些地方选调给房子或者给几十万的补贴,租房不花钱,吃饭不要钱,挂职副县长,干得好几年就有到副市长的,跟副市长比月薪?
学计算机的硕士以上基本起薪没有25w根本不考虑。
就说法学院硕士去外所收入没有低于1.5w的。内所头几年惨了点,但是十年之后一年没有200w是没脸回学校的。
去IBD的一年30w,第二年第三年指数级增长。
五道口的去央行你可以勉强一比,其他去向基本比不了。
以上本科都不是清华的。
要是三清的,能力和智商是完爆的,只要他们想赚钱,赚钱的能力是不低于任何人的,不要以为人家只会学习。
本文出处: 转载请注明
更多CFA资料免费下载 &&
学金融,找金程!力做您可信赖的财经培训专家!
1406CFA上海考场掠影
1412CFA一级杭州校区开班
1406CFA一级宁波校区开班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700-9596 24小时服务热线: &&
& 2000 - 2015&&上海金程教育培训有限公司.&&沪ICP备号&&本学院通过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考到cpa之后有必要再去考cfa吗??_百度知道CFA和FRM我为什么两个都要考?最真实的经历!
CFA和FRM我为什么两个都要考?最真实的经历!
CFA和FRM证书介绍一、.FRM证书FRM (Financial Risk Manager)由美国「全球风险管理协会」(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 ,简称GARP)设立,是风险管理领域认可度最高的证书之一。FRM考试始于1997年。截至2009年底,全球约有2万多名人员获得FRM头衔。FRM考试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济南,武汉,南京,杭州,成都,广州,深圳,厦门,香港。12座城市,目前FRM人才属于中国金融市场极度稀缺的金融高端人才。2010年起,FRM考试将分为PARTⅠ和PARTⅡ两级,PARTⅠ考试时间为上午四小时,全部是标准化试题,100道单项选择题;PARTⅡ考试时间为下午四小时,全部是标准化试题,80道单项选择题。可以同时报考PARTⅠ和PARTⅡ两级考试,但是考生只有通过PARTⅠ,其PARTⅡ的考试成绩才会被评阅,两级都通过后,并验证通过两年的工作经验,即可取得证书。FRM考试成绩计算没有确切的百分比,是取FRM考试中最高成绩的前5%左右的人,取他们答对题数的平均数,然后乘以一个百分比(可能是60%,或者70%,这个比例用于控制通过率),得出来一个题目数,你答对的数目超过这个数,就通过。例如,假设FRM一级有10万人参加考试,取了成绩最好的5000人,他们平均答对数是90题,然后乘以70%,是63题,答对63题的就算过吧。所以,考试是否通过要看当次考试难度及考生的实力。二、CFA证书CFA是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中文翻译为特许金融分析师,由美国的CFA协会维护和颁发证书。目前,CFA协会拥有约11万会员,分布在138个国家,其中有9.8万名CFA持证者。 而且这个人数也在迅速增长。如何获得CFA证书?通过CFA项目的三次考试CFA考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每一级考试在一天完成,上午下午各一场,总共有六场考试,每场三个小时。其中二级和三级考试每年只举办一次,时间为6月初。一级每年举办两次,分别为六月初和12月初。考试为全英文试题和英文作答。除了三级的上午,其它考试都是选择题,每个选择题三个选项。但一级的选择题最简单,每次考试为120个选择题,各个题目之间是独立的。而二级的两次考试和三级的下午,选择题是 案例问题,考生需根据每个案例中的资料回答相关的选择题 。每次考试共有10个案例,每个案例有六个选择题,共60个选择题(比1级要少一半,但事实上因为阅读材料很长,时间反而更紧一些)。三级的上午则是传说中的主观题,所有题目都要纸笔作答,回答问题和列写计算过程。这次考试普偏认为是中国考生最难过的一关,主要因为语言问题,而且很多人连题目都来不及做完。CFA协会公布的通过规则为,分数(上午和下午之和)高于全球前1%考生的平均分的70%。比如排名前1%的考生的平均成绩为90分,那么考试通过线为63分。最近几年各个级别的考试通过率都在40%到50%之间,其中三级通过率相对更高一些。通过三级考试,此外还需要验证四年以上与投资相关的工作,才可拿到证书。关于CFA和FRM的备考方法一、考试所需复习时间CFA协会推荐每个级别的CFA需复习300个小时以上。GARP建议FRM应考人员复习备考时间约为14周。实际复习时间因人而异,论坛上还有一些人辞职脱产复习CFA考试,也有人基本上裸考通过考试。对于学生而言,这个复习时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已参加工作的人(比如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表现在,一、工作之余没那么多时间来学习;二、已经没有学习的习惯,学习效率相比于学生而言极其低下。当然参加工作之后考试也有一些好处,比如考试内容里有一些东西是工作里面遇见过的,这样有了理解之后学习要容易一些。另外,CFA考试项目在时间跨度上也很长。虽然CFA最短可以在1年半内搞定,但多数人都做不到。CFA官方的统计是平均需要4年。FRM倒是可以在一次考试内结束,考试相对轻松很多。二、我的学习方法下面说下我的学习方法。首先考试下来,我觉得这些考试的难度大约是:FRM Part I < FRM Part II = CFA Level 1 < CFA Level 2 < CFA Level 32.2.1.CFA【CFA】学习资料有CFA官方提供的Curriculum和第三方提供的Schweser Notes。其中Notes是Curriculum的缩减版,大多数人用的都是这个。比如我三个级别的考试都没看过Curriculum。复习过程中,我发现高顿财经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文版教程对复习很有帮助。中文教材虽然在某些地方翻译上有问题,但用于快速熟悉相关的课题非常有帮助。而且篇幅也要少得多(每级约300页)。我复习的时候,基本上半天就能将中文版的内容全部看一遍。看完中文版之后,再学英文版Notes速度要快得多。另外,我觉得备考CFA最重要的就是做题。我在复习的过程中做过以下的题目(有些没做完):Notes每章后面的习题Notes附带的Practice ExamsCFA协会提供的Mocks(每年两套)CFA协会提供的Practice Exams(每年两套)CFA协会提供的真题(只有三级的上午卷)我觉得把Notes过一遍,将上面提到的题目做一下(每套做六个小时,共需60个小时以上),考试前再快速过一下中文版教材,通过考试应该没问题。我考三级上午的时间特别紧,基本上没时间检查,听说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有些人甚至题目都没做完。考三级前一定要真正模拟一次上午的考题(CFA Inistitute会公布往年三级上午的真题),掌握好时间。【FRM】FRM的学习资料有FRM Handbook和Notes。我考Part I 的时候都不知道有Notes,只看了Handbook,考完后觉得看Handbook已足够。考Part II的时候使用了Notes,发现Notes的内容比Handbook要多不少,实际考试也是如此。所以Part II最好还是使用Notes,当然论坛上有人只用Handbook,因人而异吧。FRM我没做什么题,主要平时工作也是做的这一块,内容大多数都已经很熟悉。所以对于FRM的备考经验只做参考。【惊人的考试费费用】对于CFA和FRM,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它的考试费用,太贵了。考一门中国的CPA只要60人民币,考完六门需要360。而考CFA需要多少钱呢,最低需要:420+650+650+650=2370美元,其中420美元的注册费,后面三次每次650美元的考试费。考FRM需300+350+350=1000美元。两门考试合计为3370美元,大约21000人民币。这个价格还每年都在上涨,在中国你还需要多付约3%的费用给中国政府。上面还是假设你每次都能顺利通过考试的情况。如果你不幸挂了一门CFA,你就需再掏650美元约4000人民币。而根据CFA提供的信息,平均每人考5次才获得证书,也就是说CFA的平均考试费为=3670美元约23000人民币。而不幸挂掉一次FRM,同样会带来350美元的新增考试费用。另外,上面还假设你每次都最早报名。如果你不幸没有及时报名,你还可能多付大约一半的费用。当你费劲心思通过考试,你还需要每年掏370美元约2300人民币的真金白银成为CFA会员,这是成为CFA持证者的必要条件,之后你才能在名字后面写上CFA三个字。FRM持证目前还可免费,但还不知道能免费多久。如果收费,应该同GARP会员的年费,为190美元。有些公司报销考试费和持证费,这样能省不少钱。甚至,我听说有些大银行还内部办理脱产的培训班,让雇员去参加考试。在这样的公司里,成本相对要低很多。对FRM和CFA的评价,仅代表个人观点。.考CFA和FRM有没有用?这么高的金钱和时间成本,CFA和FRM到底是不是物有所值呢?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这张证本身到底有没有用;二、从证书的学习过程中能否学到什么。从我工作中面试以及接触到的一些招聘信息来看,CFA或者FRM对于找工作算得上是一个加分项,尤其是对那些没有相关经验的求职者,这起码能让你不在简历关轻易被刷,同时在面试时能获得一些基本的信任。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证书是有用的,但注意这里并没有说它是充分的。在工作中,这张CFA和FRM证书有用吗?我认为答案是否认的。我没听说过有地方,对于CFA和非CFA在待遇等方面有差异,工作后主要还是看个人表现。有人会说所有证书都这样,那倒未必。比如一张保荐代表人证书,可让你的收入轻松翻番。我更想说的是考CFA和FRM,可以极度扩展知识范围。CFA和FRM都是有深厚积累的职业考试,其广度和深度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可以说,CFA考完后,金融从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都知晓。这无论在面试和工作中,都有极大的好处。当然,由于CFA应用于全球金融市场,很多内容并不适用于有特色的中国市场。但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创新,CFA的知识价值会越来越大。同样,FRM包含了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套路。中国人一向喜欢土路子,鄙视所谓的教条,但事实上摸索几年后,最终还是会使用别人成熟的方法。哪些人可以备考CFA、FRM?我觉得答案是:跨专业想转金融行业的求职者,非核心的金融从业人员。对于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金融证书是一个非常好的敲门砖(但只是敲门而已,想进门则需要实际能力和更好的素质做支撑)。特别是对于专业不对口的人,金融证书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放到简历上的亮点之一。另外,金融证书也可以让专业不对口的人士快速上手。我在念书的时候有一个误区,即只要数学好,很多东西可以工作时才学。但在参加工作面试摩根斯坦利时被直接鄙视,因为我听不懂面试者提的「现值」的概念,面试者很客气的跟我开了几本书单让我回去再做准备。如果当时学过CFA,即使是一级,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已经参加工作了,我觉得那些核心岗位,比如交易员等等,证书作用非常有限。但非核心,比如研究、风控等苦逼岗位,可以用证书来贴贴金。这个原因是那些核心岗位的技能需求特别专一,同时注意力也需要更集中,CFA对他们来说内容太广,某些内容深度又不够。同时核心岗位的业绩非常清晰,交易员赚了多少钱,有多少收益率,在跳槽时都可以直接说,大家不会看CFA这种虚物。而非核心岗位在工作中面对的范围反而会更广一些,比如一个风控人员需要对接多个不同的业务,同时压力相对较小可以用来准备考试。非核心岗位由于没有明确的业绩数字,所以CFA这种东西也算得上是提升个人价值的一种方式。
发表评论:
馆藏&6828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她手握CPA+ACCA+CFA+FRM,证书是否等于能力?有个证就想考一考?_CPA考友论坛-爱微帮
&& &&& 她手握CPA+ACCA+CFA+FRM,…
Sinny说:证书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一直在各种各样的考证群里引发热烈的讨论,对我来说证书能够一部分体现能力,但却不能完全的划等号。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有证书也能给自己多一个选择。记得之前朋友问如果不开车,那么学驾照有什么用呢?我听到的最好的回答是,有了驾照我可以选择开车or不开车,主动权在我;可是如果没有驾照,我只能选择不开车,我就丢了主动权。最近加了一些CPA和CFA的考试交流群,群里大家似乎都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证书的作用在哪里,对找工作的帮助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似乎对我们这些刚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似乎每一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证书,老爸是工程师,从小到大看着他忙着评职称发论文,到现在在电机行业里排得上名头;妈妈是医生,现在也在纠结着评职称的各种事情。当然,如果我决心走会计这条路,从会计从业资格到初级会计师到高级,也都是要一步一步拼着经验和资历向上走的。可是提到会计金融这方面,似乎职称的考虑更少一些,更多的是现在流行的各种高大上的证书,从CPA到ACCA,CFA到FRM,各种证书都有很多的人在考,也有更多的人在问,考这些证书究竟有什么用。先说说Sinny自己吧,CPA,CFA都在考,最近也才报了FRM的考试,有朋友也在问我是不是但凡有个证就想考一考。最初开始考CPA,是因为本科的专业;一路下来是觉得万事既然已经开头,就不要半途而废,这不是我的风格,所以也就坚持下来了。对于之后开始的CFA和FRM考试,其实也是全凭个人兴趣。最初选专业选的是会计,也就开始了CPA的考证之路,而最初选专业的时候并没有对各种专业都有所了解,之后接触了会计和金融,慢慢的发现自己对金融的兴趣更超过了对会计的兴趣,所以在读研之后不顾爸妈的反对转了金融,也开始了对CFA的备考。到前几天纠结好久之后还是报了FRM,主要是在备考CFA和研究生的学习中发现自己对风险这方面更感兴趣一些,还是想多学些关于风险管理的知识。好了言归正传,说说考证到底有没有用。周围有朋友秉承着证书代表能力的信念,大学时候我看到她就一直在考证。除了我们一起备考的ACCA,她一阵子在考会从,一阵子又是证券从业,还有银行从业,再加上注会,以我对她的了解,似乎除了会计的两门考试,她把能考的从业资格考试都考了一个遍,本科的时候还去考了专八。记得有一次问她,她只是觉得证书代表能力,对应届的毕业生来说,没有工作经验,就只好用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那个时候自己其实就在思考,证书是不是真的像朋友说的那样,证书就等于能力呢?本科毕业之后出国读研,一步一步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要去考哪些证,去补足自己对一些知识的疏漏,也开始慢慢的意识到,并不是想朋友说的,证书=能力。首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的招聘广告里,很多都会写上比如考过CPA或者CFA的人优先考虑。或许就是因为这些招聘信息,让太多的应届生迷失在了考证的路上。可是说说个人看法,证书其实跟学历一样,对应届生来说,没有工作经验,除了实习经历,很难给企业一个评判能力的标杆。所以对企业来说,在没有办法去评判一个面试者的能力的时候,就会用一些条件来进行初步的筛选。比如211和985高校的毕业生出去求职就要比普通学校的学生容易的多,手里有相关行业证书的学生求职也要比没有的容易很多,所以才会在招聘条件里面有那么一条。从个人角度来说,自己的兴趣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让我一步一步的慢慢去考证,并没有像那个朋友那样,盲目的考过了若干的证书,却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迷茫而不可知。如果考证最初的目的是抱着让自己手里有几张有竞争力的证书,那么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考完之后大部分知识都会还回给老师或者书本,所以太多对目的性并不能带给自己更多的能力。记得在一个群里,一个女生曾经说过,不管是我们考的CPA或者其他什么证书,就像驾照一样,有多少人拿到了驾照,可是依旧只是本本族,基本不会开车。也有人虽然没有拿到驾照,可是开车技能不比一些本本族差(当然现在没有驾照是不能上路的)。可是这话说的有理,证书和能力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很庆幸现在的我做出的一些选择,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和兴趣在做的,也很庆幸自己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最后总结一句,证书的作用其实并不能简单的概括,它可以作为能力的一种代表,但是并不能完全的和能力划等号,有时候也是给自己多一个选择的余地。可是前提是,通过考证并不只是让自己手头上多了一份证书,而是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作者:Sinny一位热心分享所学所想的学姐由微信公众号CPA考友论坛(ID:CPA-CHN)整理推荐,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PA主页君微信号:xiaoman_m备考大礼包+高清网课【免费获取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索取资料”即可获得2016年最新全套高清网课以及备考大礼包。免费咨询电话:021-(马老师) & &(范老师)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CPA考友论坛致力于为考生提供CPA考试服务:CPA报名提醒、CPA考试指导、CPA备考资料下载、CPA考友交流学习分享,帮助更多考生通过注会考试。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a几年内考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