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散文文本处理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目标设定的关...

如何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设置话题
如何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设置话题
&& 阅读: 次
内容摘要:如何把把握语文课堂上的“度”?一个语文的阅读课堂需不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材料进行处理、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对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如果有了这些是不是我们的课堂仍是预设性太强?笔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有关问题的阅读教学实践和反思。以了解学生学情为科学合理设置话题的前提,以“用好、用足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追求,整个课堂流程设计从课文本身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心理体验、思维方式出发,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呈现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对文本的个性理解,来探究学生和教师共同提出的话题:这就是“主话题”课堂的实质所在。&&&&& 关键词:&&&&&&合理&& 主话题&&&&&&&&&引导&&& 朋友&&&&&设置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无视学生思维的个体差异,对他们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和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新课标的闪亮登场,无疑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驰骋天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主自己分析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得,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这成为阐释新课标的理想境界。&&&&&&&&& 然而,仔细而又冷静地观察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发现,单纯追求读者解读的“学生中心主义”、课堂教学的“学生主导主义”(这里指一切由学生操作)的现象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案例1:课文《一夜的工作》,讲课教师这样安排他的教学过程。教师以适当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不作任何指示和暗示。学生先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逐步形成小组班级的学习主题;然后,学生按各自定向的学习主题进行研究性的阅读。接着小组交流,并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整个课堂由学生自己找到方向、自由讨论、发表见解,并自我反省阅读效果。&&&& 案例2:课文《献你一束鲜花》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马上对作者的人生境界说形成了两大观点。一种是赞同,一种是贬斥。双方展开了正反方辩论。气氛热烈,教师临近下课时才止住辩论说:“今天的辩论非常成功;正方、反方谁是正确的?我认为大家都有道理,都是胜方!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谢谢大家的参与!”掌声响起,课似乎圆满结束。&&&& 教学中听到的这两个教学片段,授课教师都已经领会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神,勇于解放思想,学生活动充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把学生失去的课堂交还给学生”的绝妙好辞中,教师从原来的“满堂灌”一下子变成“满堂听”。课堂中的教师似乎害怕背上扼制学生思维创新的恶名,对学生的讨论不闻不问或一味称好。整个课堂缺少教师真正的设计指导和合理的交流评价,只看到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发言和表演,却看不到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挖掘。整个阅读课堂“虚化”了。&&& 1、教材处理散――――失却活水的涸辙之鱼&& 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提出问题,但却不能及时点拨指导、精心筛选,而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随着学生散乱的提问和思路,热烈讨论和研究。一堂课下来,学生是主体是体现了,但留给学生的只有关于课本的散乱印象,所谓是“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没有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就犹如没有源头活水的涸辙之鱼,只能在自己小小的水坑中挣扎。&&& 2、教学目标空――――难以支撑的空中楼阁&&&&& 语文课文内容的丰富性带来了阅读目标、教学重点的多样性。但是目标的灵动性并不等于目标的随意性和空洞性,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有其定向性,明确具体情况下学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教学的框架和流向。那些目标大而无当或根本没有目标的阅读只能是教师一厢情愿建立的空中楼阁。张友慈老师就认为“虚远的教学目的淹没了近切的教学目标”,降低了教学的价值,只会造成教学的无序涣散,导致学生的认知障碍和偏差。&&& 3、教学评价虚――――没有归宿的迷途羔羊&&& 如今的阅读课堂,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少了,鼓励表扬的话语增多了,这是好事。但以鼓励为主并不等于放弃评价的诊断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一概称好。那些面向全体称赞个个很有创意的做法只能让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流于浅层,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样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岂能是大家都对?&&& 在这些繁花似锦的课堂形式背后我们感受不到语文阅读教学春天的真正来临。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一、强调师生平等,不能弱化教师作用&&&& 矫枉不能过正。新的教学思想主张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拯救出来。我们也知道,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教学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就此便拥有了与教师同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技能正处于发展完善时期,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帮助他们不断地深化认识。&& 自主,不是自由论坛。如果让学生带着错误离开课堂,那要我们教师又有什么用。面对那些原则性问题,我们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历史地、现实地解读文本并以此组织教学,大胆地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或许话语是委婉的,语气是亲切的,但原则是不能违背的。&&& &自主,不是自由论坛,更不是无原则的容忍和放纵。&&&& 二、合理设置话题,成为学生的好伙伴&&&& 孙绍振先生在他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教师若不能用适当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并引向深入,其结果“不是听任对话在同一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睁睁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而传统阅读课堂教学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当阅读的预设性和非预设性矛盾日益尖锐的时候,“主话题”课堂慢慢地犹如一枝清香的小荷浮现在水面上,2003年浙江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张悦老师的阅读课《长亭送别》更给了笔者信心和勇气:将课堂的“提问”变为“话题”,进行阅读课堂教学“主话题”的设计研究。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努力转换好自己的角色,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交流互动的对象。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在主话题课堂上承担起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活动的职责,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话题和各种教学方式等影响学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让学生享有独特体验、持续发展的权利,因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教师是学生的“高级伙伴”。  &&&& 与那些漫无目的、低效率的提问相比,“主话题”是新颖的、开放的,犹如新桃换旧符,给了教师和学生更为广泛的阅读和思考天地。&&&& 一、什么是主话题?阅读教学中的“主话题”,它是指教师经过精心思考,结合学生实际,提出或从学生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探究的重要的问题。&&&&&& 第一,“主话题”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精心思考教学与用心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结晶,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和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的教学问题,是可以供学生讨论、信息容量大的思考话题,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第二,“主话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话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不具有一般问题的随意性。&&& 第三,“主话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话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它不会在教学中像随口问答的问题那样转瞬即逝。&&&& 所以,笔者认为“主话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如下面的话题就有这样的力量:&&& 1、《荷塘旧事》:请同学们自选内容、自选角度,说一句赏析课文美点的话。&&& 2、《穷人》:最让你感动的一幕是什么?&&& 二、如何合理设置话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了解学生学情为科学合理设置话题的前提,以“用好、用足教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追求,整个课堂流程设计从课文本身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心理体验、思维方式出发,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呈现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对文本的个性理解,来探究学生和教师共同提出的话题。在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是个人水平和精力有限,有时在教学中掺杂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武断:话题的设计或是思维跨度太大,让人无法思考回答;或是话题设置太小,不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或是话题的出现顺序不合理,导致学生思维不能衔接;或是教师和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却由于时间关系而迫使学生接受教师的想法。因而笔者在作了多次实践和反思之后深深体会到,在主话题的阅读课堂上,合理设置话题是何等的重要。&&& 1、话题设置的文本性&&& 讨论需要资本,对话需要资本。课堂话题的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曾说过:“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话题多次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岂不就是语文阅读的本意吗?2、话题设置的目标性现在的阅读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但又必须是有方向的,教学必须预期大致学习结果的出现。因而话题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总目标,如笔者在教学《做一个最好的你》一文时,根据单元主题“美与丑”的要求,创设了一个话题:你认为怎么样做才能做一个真实的、最好的你?请你写下来,要求在200字左右。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写出之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议,然后教师又把自己写的拿出来与学生交流。整堂阅读课目标定向明确,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作用,短时高效地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3、话题设置的层次性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而学生这种理解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需要教师一步步地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对话阅读,让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课堂的话题设置并不是越少越好,相反,有时应该注意设计一系列有牵线搭桥作用的话题。另外,教师在设置话题时,还必须注意到文本的层次性、难易度,因为对于不同的文章,学生有着“知与不知”“知多与知少”感知起点的不同。如像《楚王好细腰》、《出塞》、《杨震暮夜却金》这样的古诗文,话题起点的把握应该在学生对文本的疏通上,而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夜的工作》则不然,因为学生的认知矛盾是知得少还是知得多,知得浅还是知得深,那么教师分析人物形象时就不必再关注在文本的表层意义上,而可以直接进入讨论的话题。
4、话题设置的针对性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因而我们话题的设置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特点,如他们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思维能力等,教学的结果应该是学生思考的结果,而不应该仅是教师“思”与“疑”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设置话题。教师在课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对文本的原始理解,了解学生在阅读中感兴趣、感到疑惑的地方,然后进行话题设置;或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则从学生的质疑中选取精要的问题作为话题;或是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教师自己提出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话题。面对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的现状,教师在教学《报纸的故事》时,想方设法从阅读方法的角度去设置话题。&&&& 5、话题设置的灵动性&&&& 灵动性体现在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前设置的话题,选择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主话题,努力做到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和每一个知识点的生成和发展。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话题课堂中除了强烈地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科学处理能力、师生合作交流之外,更重要的需要教师在话题实施过程中的调控和引导,这是“主话题”课堂组织和实施的保障。陈钟梁老师老师就曾经说过“只要语文课还存在,就不可能废除教师的讲述”,“它可以起到指导方向、渲染气氛、启迪思维、唤起联想的作用”。&&&& 1、引导。&&& 相对于学生来讲说,教师有学识、阅历、语感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学生对文本也许把握不了探究的方向,学生也许对话题冥思苦想还不明就里,这时,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控和点拨,帮助学生全面和深入地把握。
在话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关注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认知水平有限,往往在感悟体验时,有失偏颇或顾此失彼,这就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以期望学生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日趋成熟。&&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比较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不强加给学生一些终结性的理解,而尽量提供给学生一个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相对成熟的成年人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合乎文本的,合乎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当然这是在一种商讨的气氛中彼此交流的,语气是亲切的,如“你觉得可以吗?”“你的观点呢?”“老师认为是……”等等。&&&& 笔者还发现,有时各个合作小组代表发言之后,教师可以不直接作评价,而由该组其他成员继续补充探究结果,充实结论。这样可以在一定时候可以避免一味静态地“一对一”交流,使学生探究的结果更全面和科学。而教师在小组发言全部结束之后,对发言作整体性的补充性的整和和提升。这种评价措施的合理使用,使教师本人在情感上更趋向于这样一种认识:“对”与“错”本身没有意义可言,但我们教师更要关注的是“对”与“错”背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我们年轻的语文教师目前最大困难是:如何努力做到在任何一个教育教学环节的背后,都有一个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点――“使用文本,教学生会想、会做,在想中学会,在做中学会”。 “主话题”的课堂给了我们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向,也给了教师更多的考验和要求。&&&& 站到了新课程的舞台上,努力在百花齐放、绚烂多变的语文阅读课堂中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将真正来临!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阅读教学的新思考
(&崇信县小学语文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发表日期:
关于阅读教学的新思考
一、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对话”
&&&&&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语文是一门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课程,语文教学其实是在进行着一场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对话”——一场学生与作品、学生与作者、教师与教材与原著、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多维对话。尤其是依托教材,引导学生与时代特征、作者思想、民族文化、现实生活的对话更为重要。因而,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努力转变教师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时代要求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走出传统的那种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稳定模式,而由此转向构建以“对话”与沟通为主流形态的教学新平台——语文的人文性决定着“对话”应是阅读教学最合理的表现形态。
&&&&& “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目前,在主体性教学、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教学与交往等研究的基础上,“对话”原则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这种新的教学形态,姑且称之为“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一种民主平等、沟通与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的教学。作为适应对话时代精神出现的“对话教学”,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对话”介入阅读教学的领域,一方面是释放语文教学文化内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促使了阅读教学走向了一个新的平台。当然,语文课堂中的对话不仅是一种模式、一种现象,更是追求平等、关照生命、敞亮视野、寻找意义的重要方式。
(一)、&具有对话的心态是展开对话阅读教学的前提。
&&&& “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与思维上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因而,师生之间心理的“解冻”并确立起一种积极的对话心向是改良传统阅读体制的首要问题。
&&&&& 一是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一种平等对话者的姿态融入学生的阅读过程,不要再继续扮演“现代牧师”或者充当着世俗文化主要传播者的角色。教师的介入程度及介入方式几乎就决定了“对话”的能否发生及对话阅读的效果。这就意味着在课堂上要把说话的机会、提问的机会尽可能的还给学生。二是要积极营造学生愿意对话的阅读氛围。这种气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在课文的支持下能否作出多种的回答?问题的表达方式是否易于学生的理解?这些问题能不能激起学生表明自己立场的需要?例如:教学《赤壁之战》,教师设计如下问题:“你觉得东吴赢了这场战争,谁的功劳最大?”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是多义的,而且能激起学生对话的需求:有学生认为是黄盖,因为是他提出并去具体实施了“火攻”这个计策。也有学生认为是周瑜的功劳最大,理由是他接纳并全面运筹着火攻计划,还有学生会认为士兵的功劳最大,因为他们是火攻计划具体执行者。更有知识面较广的学生提出质疑:“火攻”计划是诸葛亮想出来的,课文中为什么没有出现他,这是在有益偏袒黄盖。三是要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大胆的对话。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形式往往局限在极少数优等生与教师之间展开,大部分学生很少有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因而,要让多数都有愿意对话的心理,就必须先给他开口的机会,关注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而不至于是“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源于学生的问题与提问的对话,几乎是变相的不能容忍。”倾听他们的发言,尊重他们的观点。一段时间下来,对话就会成为他们在阅读中的自觉行为。
案例:《一夜的工作》&&&&
参与讨论:总理深受人民爱戴,从课文中能找出答案来吗?&&&&(学生说)生:如果说总理关心人,为什么不先把作者的文件批了,让他先回家睡觉呢?&&&&(教师把球踢回给学生,有些学生说是刻意安排的。)
师:有些同学说,这是刻意安排的,总理是这样的人吗?
生:“我”是后来知道的,总理工作严谨,讲究先来后到。
生:新中国刚成立,总理日理万机,有许多重要文件等着总理批示。这个文件只是他自己的一个讲话稿,可能总理认为这不是十分重要,所以放在后面。&&&&最后,老师让学生面对总理的工作画像,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心里话。
生:辛劳啊!无奈啊!被迫啊!(满堂大惊)
生:新中国刚成立,多少事情等着总理去处理,它不这样夜以继日地处理,行吗?这不是无奈吗?当时的中国,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战争,国家肯定非常穷,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怎么能铺张浪费呢?这不是形势所迫吗?(如果批评学生乱说,就没有了学生精彩的发言,也许这个学生因为这一节课改变了他的一生。)
(二)以商谈的姿态开展对话阅读。
&&&&& 对于一个文本的阅读,每个学生总有自己喜欢的走入方式,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从文章的结局看起,也有的学生爱挑文章中那段最精彩或者是最感兴趣的那部分看起,还有的习惯从头到尾的按部就班读,更有一类学生是先看课后的习题,然后再带着相关的问题去阅读材料的。反之,他们就会觉得极不自然。所以,对话式阅读的第一步应是师生之间商讨进入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策略应该是放手让学生有一个“前期理解”文本的过程。“前期理解”与课前预习本质区别在于,前期的整体理解阅读在时间上安排在课内而非课外,是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环节出现的;二是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随时可以发生“对话”,并且这种对话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当前阅读状态的了解与把握,可为下一步的开展深入对话奠定基础。由于阅读视界及生活经验的不同,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及体验是无法齐步划一的。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与交流,商谈与沟通。关于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的,关于某词语某句子理解的,关于文章思想内涵的,关于朗读的方式,关于欣赏的视角,都可以在相互商谈中讨论并取得共识。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对这个句子的“探”字学生有多种的理解:有学生认为“探”体现了人多而挤,与上文的“挤”相照应;也有学生认为“探”字表现出了这对青年夫妇想多看一眼总理灵车的心理,因为如果是“直”着身子平视则灵车在眼前一晃而过了,而“探着身子张望”却能较长时间地看到总理的灵车,因此从“探”字可以看出他们对总理的爱戴与敬重;第三者认为“探”字写出了这对青年夫妇急切想看到总理的焦急心理。可以肯定,这三种理解都是合乎情理的,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之间完全可以借助对话、商讨的方式促进相互的认可及接纳对方的观点。假若要使教学活动中的“对话”能更充分、深刻,那么就要允许学生对文本作出多种的理解或阐释,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为何有这样的理解,这种对话才是真切的。
案例:对二年级学生进行量词训练的教学片段
师:都说英语难学,其实,外国人学汉语更难。(学生不解地看着老师)今天有个“老外”遇到了难题,咱们也来帮一帮他好吗?
生:好。(好奇地看着老师)
师:(模仿外国人说话口气)中国小朋友,我说“一个人”这个词错了吗?
生:没错呀!
师:可是我说“一个灯”(手指教室里的电灯)为什么别人会笑我呢?
生:咳!那是一盏灯,不能说一个灯。
师:嗯?一盏灯!我!(举起一支笔)这是一盏笔?
生:(全班哈哈大笑,争着说)不对!不对!是一支笔呀!
师:(做恍然大悟状,随后指着教室里的物品)这个呢?这个呢?(学生根据“老外”的要求,依次说出一块黑板,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扇窗户期间有学生说错,老师让其他同学帮助纠正过来)
师:哇!你们中国话怎么这么复杂,我头都晕了。(学生自豪的大笑)
点评:没有一遍一遍地默写,没有反反复复的强化,没有谆谆的教导或严厉的训斥;有的只是平等的对话,愉快的笑声,活跃的课堂气氛。自自然然的,孩子们基本掌握了常用量词的用法。
(三)允许学生多元解读文本
&&&&& 广义的对话,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会谈,而是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即人与各式各种文本之间。在此意义上,今人可以与古人对话,东方人可以与西方人进行对话,一个人可以与客观存在但他极可能永远不会熟识的人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尤其是在信息网络文化支持下的现代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网络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对话从人与人之间到了人与机之间。因而,我们应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允许学生多元解读阅读文本。《小猴子下山》原意是要告诉小读者不要学小猴子的“朝三暮四”——看到桃子丢了玉米棒,看到西瓜就不要了桃子,看到小白兔就又扔了西瓜去追,结果空手而归。而有小读者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小猴子努力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它永远要获取最好的,即使是结果一无所获,也值得。显然,这种认识无疑与现代文化精神是合拍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认同它。
一些老师喜欢在指导朗读时教:那里读大声,那里读轻声。&&&&&&&
&&&& 《问银河》:一个学生高声地读,一个学生轻声地读。一些学生发现了,有人就说读轻声不好。老师就问读高声的学生:为什么读高声?学生说:银河那么远,要读高声才听得见呀!问读轻声地学生为什么,学生说:银河出来时在晚上,我要轻轻的问,怕把它吵醒了!怕影响了别的星星休息。老师肯定了后者,但也没有否定前者。(一些教师指导朗读过于重技巧,忽略了个体的感受)
&&&&& 因此,允许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在深层次上的启示意义是: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交流?教师在促进这种对话、交流活动方面将有何作为?可能的回答是:教师应善于洞察学生已有的阅读“期待视野”及艺术经验,由此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再创造作品的兴趣,并使学生与作品是的对话能得以深入,最终学生将在这种富有成效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阅读“期待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
教例一《白鹭》教学片断:
(学生读第七节)
师:我认为这里的“钓”可以改成“捉”,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孙老师说错了没有?
生:我认为不够准确。因为“钓”是在那里等待着鱼过来,而“捉”是主动去捉鱼。
师:你的意思是说“钓”是等待,“捉”是主动出击。
生:是这样的。
师:再说说原因。
生:因为“钓”是等待鱼上钩,而“捉”是主动出击去捉鱼。
师:怎么没有掌声?还有,
生:我觉得“捉”是一种动态的美,“钓”是一种静态的美。
生:我觉得静态的美更好一点。
师:白鹭在那里钓鱼,表面是等待着鱼,实际呢?
生:希望鱼块上钩。
师:难怪你要说静态的好。“捉”比较忙乱。
生:我觉得钓鱼比较闲静,像人一样,是拟人化的写法。
生:我觉得用“钓”的话,显得白鹭悠然自在。
师:无忧无虑,等着鱼儿上钩,姜太公还要一个鱼竿,可白鹭不要竿和钩,只要悠然地等着鱼上来。我改的“捉”远远不如“钓”,所有的味道都在一个“钓”字上。
点评:在这一片断中,孙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用“钓”好,还是用“捉”好,巧妙激发学生对教材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白鹭的“悠然”。此时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双向交流的互动关系。孙老师躬身走入学生的世界,侧耳聆听学生的声音,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交流,有意放飞学生的思绪,因而课堂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真情,“教学相长”得以很好的体现。
&&&& 在柔缓的《鸟语花香》轻音乐声中,孩子们走进《鸟的天堂》,恍若欣赏大榕树蓬勃旺盛的风姿,又若观赏群鸟雀跃的热闹盛会。尽管是想象中的,但大榕树“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那千姿百态的鸟儿飞翔时欢愉的情景,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召唤着孩子们再次诵读课文,寻求更真切的心灵体验。当既往经验与当前学习一次又一次联系并撞击,于是孩子们开始疑惑“这棵大榕树真的是鸟的天堂吗”。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引领下,孩子们经历着师生、生生、生本等之间多元多向的学习、交流活动。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
“大榕树绿得发亮,绿得耀眼,绿得逼人,墨绿、深绿、青绿、淡绿、新绿交织在一起,把全部生命展示给了我们。”
“瞧,叶儿们,有的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好象在舞蹈;有的左摇右曳,好象在甩动自己绿色的衣裙;有的沙沙的,好象在说着悄悄话;有的相互簇拥着,亲密无间,好象要把大榕树的每一空隙都填足绿色。”
孩子们就这样或投入地说着,或用心地听着,那惟妙惟肖的描述让我脱口而出:“真是独木成林哪!”孩子们一听意犹未尽,抢过话题:
“我愿是鸟的天堂的一只小鸟,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我,唤醒我酣睡中的伙伴。”
“我们站着、飞着,扑翅膀,谁都想把最美的姿态献给自然,用最美的歌声感动人心。”
“我们中有的朝出暮归,有的暮出晨归,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飞舞,嘎嘎而鸣,乐哉乐哉。”
“假如我是鸟的天堂的一只小鸟,我愿做天堂卫士守护着它,让他永葆青春,绿意永恒。”
&&&&& 点评 “大榕树绿得发亮,把全部生命展示给了我们。”孩子们用精美的语言表述着自己对宇宙生命的关注和热爱,从更广博的视野进入到“一物一世界”的境界,是文本唤醒他们最基本的生命意识。领悟到大榕树的生命存在后,孩子们渐渐地自发拥有生命的责任和义务,以他们最纯稚的童心和所有智慧,去探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已有的生命意识得到了提升。
&&&& 此时的孩子们虽身处有限的空间,但“阅读”已使他们披文入境,激情泛起的才智与探索生成的快乐不断喷涌。
&&&&& 可以说,正是学生的“阅读”给予学生主体体验生命成长意义,培养友善人格的机会,也正是“阅读”使阅读充满生命活力、创造潜能。课堂只有这样真切的“阅读”,教师和学生才不是在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他们可以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也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 由此,从“人”的基点出发,在回归人的生命本体上思索,“阅读”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是主体心智、主体情感、主体体验和个性品格的涵融和凝结。因而,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真谛,追求学生主体“阅读”活动的课堂教学,让教学成为欣赏的过程,成为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成为展现自由精神的舞台。从而使学生获得愉悦,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精神的自由,实现课堂真阅读。
教例三:角色对话&《两只小狮子》
师: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能看出勤勤是一只勤劳的小狮子?&&&&&(学生再读课文,找句子。)&
师:(大屏幕上出示描写勤劳的狮子的句子。)这个句子真长,你们能试着把它读正确吗?&(学生大声地练读句子。)&
师:勤勤还带来了7个生字“宝宝”呢。(课件用红色显示七个生字“宝宝”。)我们去读一读。&&&&&(学生带着新任务再读句子。)&
师:哪些字你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
生:“练习”,我在随堂练习上见过。&
师:让我们捧起《随堂练习》,看着读一读。&&&&&(学生手捧《随堂练习》齐读“练习”。)&
生:我在动物园里的警告牌上见过“扑”,说有一只老虎很凶,如果游客太接近它,它就会扑过来。&&&
师:你们觉得哪个字挺难读的?&
生:“整”难读。&师:你读得挺好,再读给大家听听。&&&&&(该生再读,全班跟读。)&师:觉得有难记的字吗?&生:“滚”难记。&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生: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上面是“点”、“横”,中间一个“公”,下面是“衣”字少了“点”、“横”。&师:“衣”字的“点”、“横”去哪儿了?&生1:到“公”字上面了。&&&生2:像老公公戴帽子。&师:谁可以用想像法来记?&生: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师:这办法真好!&师:我们再来正确又流利地读读这句话。&(学生非常快乐地朗读。)&师:我从这句话中听出,这只小狮子是很勤劳的。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大家感受小狮子的勤劳?&&&&&(三四名学生依次读。)&师:我们还能从句子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小狮子很勤劳呢?&生1:从“非常刻苦”中感觉到。&生2:从“整天”感受到。&师:你能读一读,把这只小狮子的勤劳表现出来吗?&&&&&(生2读。)&师:真勤劳。我们像她一样来读一读。&&&&&(众生齐读。)&师:我们也像勤劳的狮子一样来练习本领好吗?&生:好。&师:那就来练一练写“练”字。(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练”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怎么才能把它写漂亮。&生:“练”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瘦一点,右边胖一点。&师:你真会观察。我们要把这个字写漂亮还应注意哪些关键笔画?&生1:“撇折”的折在横中线上。&生2:右边像个东,左点大,从竖中线起笔。&师:是啊,右边像东,“竖钩”歪着头。我们伸出手指跟着课件演示一起书空,注意笔顺。&  (学生书空。)&师:看老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练”字。&  (学生观察,看到教师漂亮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谢谢对我的表扬。让我们都来漂漂亮亮地写一个“练”。&&&&&(学生先描一个,再临摹一个。教师巡回,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师:请小小书法家来评评同学们刚才写的字。(用视频展示台投影。)这个“练”写得怎样?&生1:整个字太大了。&生2:左右的胖瘦安排得很好,关键笔画“撇折”和“点”都写得好。&生3:右边“横折钩”少了横,变成了“东”了。&师:是啊,这可不能错。(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用笔改正。)&师:让我们再写一个更漂亮的。&&&&&(学生写字。)&师:小朋友练习写字真勤劳,就像那只勤劳的小狮子。懒懒跟我们一比,那他可就(师生齐)太懒了。&&&&&&【评析】:“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与小狮子打招呼中识字、联系身边教师的名字识字、从随堂练习的本子名称识字、“一件湿的衣服,还滴着水,老公公用衣架把衣服晾起来了”,这些饶有情趣的想像识字都来自于学生观察生活的结果。在学写汉字的初级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细致地分析每个字的笔画、笔顺、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学生今后自己识字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从字的构字美如“胖与瘦”、“高与低”,从汉字的关键笔画的赏析中,从对学生写的字的评议中,有效地进行了汉字书写的指导,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汉字的书写特点。这对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三个超越”
&&&&&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更取决于教师全新的适应未来的教育理念。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当教师?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的生命?窦桂梅老师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奠基,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这是我们21世纪语文教师共同承担的、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 (一)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她涵咏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积淀了各民族以及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这样的阅读,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关爱,会使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 可以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我们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正像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描述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对教学的束缚。有了这种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作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并能准确地加工教材。&   大家都知道,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加强积累。首先扩大篇章的阅读。几年来,她在教好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精讲了课本教材的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适当整合部分课文后,新增加了72篇文章。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给学生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等多种书籍来读。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的部分书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要告诉学生,读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她,用思想的胃消化她;要告诉学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量,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丰厚的,可我们却看到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还会有“曹雪芹”、“鲁迅”“横空出世”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说的真是太好了。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由我,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中,学生还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这些积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超越教材,不能单单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引导学生就教材来说,不是告诉、分析、支解,而是唤醒、体验、批判、感悟;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其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人民教育》发表了她的《敢向教材“发难”的孩子们》一文。文中讲了对《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等课文进行延伸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情节的创造;讲了《荷花》《小站》等课文如何修改教材内容的情景。六年级有一篇李大钊女儿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如果只学这一篇文章,学生不会对李大钊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用这篇教材作为一个点,引发开去,于是我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感悟李大钊》。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上网,可以请教别人,读有关李大钊的书,进行收集、加工、定稿,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收集资料、处理文字的能力。几天后,学生们写出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论李大钊的博学多才》《浅谈李大钊的性格特点》等一个活生生的多维立体的李大钊形象。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 (二)超越课堂:“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 我们知道,学生的童年只有一次,他们的生命不能等待。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的40分钟生命得以增值。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坐在课堂上已经不是学习唯一的渠道。,应该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要好好学语文,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如何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孜孜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尽可能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课上,师生一起讨论读书心得,讨论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一起和大师对话,与专家讨论素质教育,请教授给学生讲座……课下,师生一起组织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到部队夏令营。到农村去体验生活;和学生一起去滑雪,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跳绳,打雪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当然重要的还要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考卷。把生命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智慧与创造就表现在学生的手指尖上:从他们自己动手编辑的《萌芽文集》《创造文集》到《诗词配画文集》到《信息资料文集》;从《感悟文集》《心灵日记》到各种名字的《语文报》到省教委为他们出版发行10万册的《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这一项项的创造,他们把生命中的潜在表现力尽情地释放了出来。&&&& &超越课堂,不光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里。他们开展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灵对话活动。家长在来信中,讲述着自己的求学经历,少年生活,工作压力,下岗困惑,母子情深,父子隔阂……同学们的回信,家长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又回信交流读后感。感情的交流,加深了两代人心灵的碰撞。家长来信虽然来自不同文化阶层,有不同的差异,孩子的回信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见解,但,这真实和真情的交流凝聚成的却是共同的道德力量,共同的精神力量!&&& &后来,她们班又开展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灵对话。她给每个学生写了一封2000左右的长信,用六年里发生的真实的小故事,叙说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优缺点等等,谈她的看法,叙说她们朝夕相处的感悟……学生看后,纷纷回信。一封封含着浓浓的情、带着滚烫的泪的回信,让她的心伴着幸福的泪飞翔。超越课堂,语言已经不止是作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 (三)超越教师: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尊重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超越教师,是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表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方的互动。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不是不可超越的。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超越了教师之后,放飞了他们的理想,解放了他们的灵魂,开掘了他们的智慧,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学生才敢和你无拘无束的交流,平等真诚的对话,才会实现超越教师的真正行为。这种感觉需要教师精神的浇灌。她说,面对灿烂的生命,笑不起来的教师不能算是好老师。教师的笑是为了什么?难道见到学生是机械笑?故意摸摸孩子的头?让学生坐在屋子里感受窗外的阳光吗?不,教师的微笑只有一条,那就是唤起学生心灵的微笑!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教师的使命就是强化这种愿望,呵护这种愿望。让我们用淳朴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划出学生幸福的人生起跑线。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灵才会长出快乐、自信、坚韧、向上等庄稼,从而排除掉那些狭隘、自私、自卑、失败等杂草。不然,学生超越教师就只能成为遥远的童话。要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利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学生和你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上台当老师;敢和教师对话,敢挑教师的毛病;敢提出和教师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 案例: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她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两句话体会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讨论了之后,有的说,他的牺牲可不是被一颗子弹射中,被烈火活活地烧着他还一动不动,邱少云真了不起。”有个学生说:“我想,邱少云肯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样,在心里高喊: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这时有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被开水烫过一次,那种疼痛实在难忍,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挺着没有哭。大火在邱少云的全身燃烧,他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保证只有一个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再坚持!才一动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发出一声呻吟。”正在她要表扬这位同学们的独特见解时,突然,有一位学生大声说:“不对!我觉得有问题,火势多大呀,敌人又那么近,很容易被发现。他身上又带了子弹、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怎么没有爆炸呢?”我惊呆了,这可是我教了好几遍这篇课文,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课堂一时静了下来。我想,这是学生敢于向教材,向老师挑战的思考,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讨论。最后,这个问题还是发问者自己解决的。他说:“老师,枪支弹药一爆炸,整个形式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战斗的胜利,导致战士的伤亡。邱少云会想,光身体一动不动可不行,他肯定会把一只手深深往泥土里抠,使劲地抠,奋力想把子弹或手榴弹埋在泥土下面,同时还要忍受大火对他无情的燃烧。最后用身子死死压住泥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当然同学们建议给邱少云当年所在的部队写封信,了解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且不管他的回答是否符合当时的情况,但他这种敢于超越教材和教师的思维方法,让我们为之喝彩。今天孩子,有今天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课文写不到的地方,这种创造思维正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啊。新世纪的教育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的教师,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同时,注意向学生学习,把自己当作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做到“和学生一起幸福成长”是新世纪教师成熟睿智的标志。超越教师,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 课例(一):〈全神贯注〉一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同学们都学完了,也会读了,老师现在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好不好?(生答“好”)
师:(语气严肃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神贯注。”—— 特级老师于永正。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想也归纳成一句名言,而且还要在最后加上“未来的×××家”和自己的名字。想不想写?
生:想。(生动笔写名言,师行间巡视。)
生:全神贯注是成功的基础。——未来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生: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像于老师那样的老师。——未来的教育家×××。
师:上前握手,欣慰地说:“于老师很高兴找到你这样一个接班人。
生:不满足+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成功。——未来的发明大王×××。
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的哲学家×××。
生:不满足现状,只满足未来。——未来的画家×××。
生:人不断的皱眉头,就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就能不断进步。未来的作家、生物学家×××。
生:四位小学生,胜过一个于永正。(全场大笑,热烈鼓掌)
&&& (二):一位教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理解“饱经风霜”一词时,是这样引导拓展的: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增氧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
生:我在等黄山时遇到过一位挑山工。
师:(饶有兴趣地问):他长得什么样子呢?
生:这位挑山工的约五十来岁,连黑黝黝的,皮肤特别粗糙,眼睛里布满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
师: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饱经风霜”的含义了。
生:我家对门有个修车的老爷爷。他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突起,额头上刻满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商场会裂开几个口子。
师: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
生: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期在海上捕鱼,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
生:我奶奶是个农民,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手上也布满了老茧。
师:(欣喜):你们真棒,刚才的发言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诠释。你们想把刚才说的卸下来吗?”(学生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下来)
&& &点评:学生的发展是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以上案例中,教师已灵活的教育机智,立足教材,立足课堂,又超越教材,超越课堂,变奏教学流程,链接生活,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给了学生练笔的机会,使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在实践中共同生成。
&&& (三):窦桂梅《曼谷的小象》片段
(1)师: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
生:北京。
师:泰国的首都在哪?
生:曼谷。
师:对了,曼谷(板书)。此时的东北,北国风光,万里雪飘。今天早上七点左右,新闻联播说到我们东北今天的‘零下十一摄氏度,又说到泰国曼谷的气温,高达零上34摄氏度,可以说,它现在是全世界最暖和的一个地方,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曼谷去游一游。
师: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坐好汽车。那的路和咱们这的可不一样,咱们这儿那么平坦,那儿的路要是一不小心脑袋就会撞个大包(众笑)。现在坐好了吗?
生:坐好了!(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已经进入角色)
师:快往外望一望,把你看到的泰国曼谷的景色,给大家讲一讲。(用眼神提示学生读课文)
(2)师:其实呀,有时我们读书,方法很多,比如刚才我们用看的方法,就是一边读句子,眼睛一边“过电影”,画出现了,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画了。实际上这一段书要求背诵,你们过一遍电影,离背诵就只差一步之遥;同学们不信,你们就试试,把你们在脑子里看到的,咱说说,给老师们听听,好不好?我可以帮你们,准备始。
生:“正在这时候……”
师:你们也跟阿玲打打招呼吧。(口语交际训练)
生:你好,阿玲!
师:丰满第二实验小学三年二班的同学们,你们好!
师:阿玲听到了你们的问候,会觉得你们班的孩子真有礼貌呀,她笑眯眯的看着你们,露出整齐的牙齿。
师:同学们,小象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阿玲就要指挥小象硼我们解决眼前的困难。小象帮我们做了哪些事呀?这次你们可就要快速的浏览课文,老师要求你读书要有效率,则体上看看,小象帮我们做了哪两件事,用概括的语言说说。
生:拉车、洗车。
师:当然呢,我们得夸小象。请你这回细读课文,要眼到、心到,看看我们夸小象的句子,请用单行线把它来,眼离书本一尺远,谁画完,谁就可以说。
(3)师:孩子们太了不起了,我也相信这些举手的同学们都能从这句中提出个为什么。对吗?
师:我向你们表示祝贺。其实呀,在读书中发现难懂的重点的句子,你都可以问个为什么,细读一读就会明白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不信我们就试试,咱们来想想小象是怎样把车从泥坑里拉出来的,好不好?
师:找个同学来讲讲吧。
(4)师:太令人佩服了,我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小象这么了不起,用一个掀,一个撬就解决了这么多人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情不自禁地说了“奇迹,真是奇迹”。你们真聪明“小象”请回吧。
师:这回你们再读这句话,我相信你们的感受一定特深。
生: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师:同学们这回你们对这句话的感受深不深?我们真是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小象真是太聪明了,它创造了奇迹。这是第一次我们对小象的认识,第二次,小象又帮我们洗车,我们又夸了它一次。
(5)师:多么了不起的小象,多么聪明的小象,多么乖巧的小象,多么“潇洒”的小象!小象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难怪你们一夸再夸小象,可我也一谢再谢阿玲,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是阿玲指挥小象的。
师:面对我们的一谢再谢,阿玲是怎么做的呢?细读(7—9段,用“——”线画出来,读一读。
生:(讲略)
师:你们看,第一次我们谢阿玲,第二次我们又谢阿玲,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笑眯眯……”这是为什么?
生:她不愿意说话。
生:她不懂中国语。(众大笑,后来该同学马上补充:从我们的动作阿玲明白了我们的意思。)
生:她认为没什么。
生:阿玲想,这点儿小事,何足挂齿!
生:别人有困难就应该帮助,这是应该的,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师:阿玲心里想的,就是你们说的,所以她自始至终一句话也没说,总是笑眯眯地,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阿玲默默无语,两眼含笑,耳边又响起铜铃声。阿玲就要走了,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
生:阿玲,谢谢你!生:阿玲,再见!
生:阿玲,你真是乐于助人的人啊!
生:阿玲,你们泰国人真好!
生:阿玲欢迎你到我们中国来,你遇到困难,我们也会帮助傲的!
生:后会有期!
生:阿玲,请多保重!
师:这次泰国之行太有意义了!泰国不单是景美,小象聪明乖巧,人长得美,心灵也美!千言万语说不尽我们对阿玲的感激之情。此时阿玲,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缓缓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我们再也看不到阿玲了。但她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美好品德将永远留在我们的每个人的心中。同学们,看来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乐于助人不图回报应该是做人应具有的美好品质。(放乐曲)
师:就要离开窦老师了和台下听课的教师,你们就没有话要说?
生:窦老师,谢谢你给我们上的这节课。
生:老师,我看你就像阿玲。(笑声)&&
师:老师愿做阿玲那样外表和心灵一样美的人。&&
生:老师,谢谢你领我们去泰国旅游,认识了那里的小象和阿玲,给我的印象真深啊!
师:此时,我也很激动,从你们的发言中,看出你们同样具备了阿玲那样美好的心灵,你们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本文章还没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解读散文文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