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意味着什么

|||||||||||||||||
&>>&&&&&正文
饱读17世纪英文原著 川妹子考上哥伦比亚大学
清秀的王博雅。(图由受访者提供)
  王力宏和李云迪先后晒出女友照片,且二女生同就读哥伦比亚大学,一时间,网友对这所美国名校充满好奇。今年哥伦比亚在中国大陆录取了8名学生,两位成都女孩成为宠儿,其中一位叫王博雅。
  王博雅今年18岁,1米7的个子,长发,长得很清秀,稚气与成熟并存,似乎看不出实际年龄。半个月前,她拿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我看过很多十七八世纪的英文原著。”王博雅说话的声音很轻:“学习应该有计划,学会享受学习。如果一味地做题,只会适得其反。”
  她的梦
  小学立志读美国大学
  王博雅是成都七中高三的学生。提前了半年时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王博雅似乎并不轻松。“我听学长们说过,在美国念大学,要把那些年没上的高三全部补回来。”
  12月14日早上6点,是查询是否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的时间。王博雅特意没设置闹铃,7点半才打开电脑。“看到录取通知书的一瞬间,还是忍不住哭了。”
  到美国上大学是王博雅从小的心愿。她上小学时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成都一名男生通过努力考上了耶鲁大学。他在接受采访时的“范儿”给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有很明确的人生目标。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三年前,王博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成都七中理科实验班,因为钟情于文科,高二时转入文科班,开始为读美国大学做准备。美国的大学很看重学生的自我陈述,王博雅花了一两个月时间准备。“我在自荐书里说,我愿意与不同国家的学生做朋友,我希望通过纽约这个多元化的城市,认识世界各国的文化。”
  王博雅说,之所以要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是看重哥大的文科专业。
责任编辑:赵明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哥伦比亚大学前任招生官讲述申请审批真实过程
事实上,我并不那么在意他的考试分数,因为成绩优异是一名好学生的征兆,而不是一名好学生的原因。好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很优秀。Bob是一名好学生。但是我会喜欢他的性格吗?
在哥伦比亚大学,你知道我们会选择何时开始审阅申请者们的申请材料么,我总是喜欢在晚上八点,天完全黑了之后再开始。那时候很安静,只有我和申请者。我打开电脑(几乎每所学校都是线上审阅),开启系统软件开始审阅材料。首先,我必须得决定从哪儿开始。因为我们是按地区审阅,所以我首先得选择一个地区。接着我会审阅那个地区所有申请者的申请材料,共400名申请者。我查看推荐最多申请者的学校,有一所学校共推荐了40名学生。这会花费我约8小时的时间进行审阅,每个学生约15分钟。我将在凌晨4点离开办公室,但好在我可以在办公室睡觉!我打开音乐,让房间里充满能量。我从GPA最高的学生开始一一审阅。第一个申请者:GPA97分(100分制),男生,对数学感兴趣,国际生,但是我不知道他的母语是什么。我查看他的成绩单确认GPA是否一致。结果GPA错误。招生部希望简化我的工作,但是他们却没注意到这名学生就读过两所高中。97分只是其中一所学校的GPA。因此我得亲自重新计算。我审阅他的学校档案,这是一所重点学校,阐述了学校所提供的课程和成绩计算方式。根据该校的GPA计算方式,我计算的结果为92分,因为该学生9年级的成绩不是特别优异。就此来说,他不是该校最优秀的学生。确定GPA之后,我开始从学校档案(从中我可以得知难度最大的课程是哪些)查看该生所选择的课程。这个档案很好,它记录了该生每一科的最高成绩!我可从中得知原来他选择了11年级难度最大的数学课(除他之外,班里只有5名学生也选择了此课程),并取得了最高分。这特别厉害。然后我看到了他的英语。他选择的是常规英语课程,但除此之外学校还提供了2个难度更大的英语课程。他的英语成绩还不错,我开始疑惑他选择常规英语课程的原因。他的学校不允许他选择难度更大的英语课?是他自己选择更简单的英语课程?他是否更关心高分GPA?我在招生官发言区留下备注,我们内部的交流术语,“人文科学选课难度较低,数学成绩优异,推荐信需待明确。”本应花3分钟完成的审阅流程,最终却花了5分钟,因为得重新计算GPA。推荐信。有趣的是,他选择了他的英语老师做为推荐人。他的老师谈到他刚来到这所学校时面对的挫折。因为词汇量匮乏,他被迫选择难度较低的英语课程。但是这并没有打压到他的决心,相反,他变得孜孜不倦,总是希望越做越好。每天放学后,他都会求助老师的辅导,并带着矿泉水以向老师作为感谢。我知道他的家境比其他同辈同学贫困,直到中学才有机会学习英语,对此他感觉很遗憾,但却又不得不接受事实。我开始明白他选择难度较低的英语课程的原因。我开始对他有好感。在我审阅完其他推荐信后,我对他的好感明显加剧。9分钟过去了。学生简历。我从人口资料开始。该生被称作Bob,他之前从未来过美国,母语为中文,无兄弟姐妹。母亲毕业于一所大专学校,父亲从未上过大学,但现在运营一家采矿公司。这看起来十分有趣。如果父亲拥有一家采矿公司,为什么该生会比其他同学贫困?推荐老师在撒谎?但是他的父母都没上过4年制的大学。这个公司应该是最近才开创的,然后发展迅速。他们可能称得上富裕,但并不算大富大贵。致富经历的不同,让人们更加清楚如何利用他们的金钱。10分钟过去了(但这只用了1分钟)。课外活动。该生在学校没有过任何担任领导的经历。在数学组中赢过一次市级竞赛,全国排名第三。这还不错。他创建过一个独立的项目(这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算是一种领导力的表现),创造了一个决定级别的数学公式。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数学公式的信息,真希望他能将此写进一篇文书!考试成绩。他参加了8科AP课程考试,但是学校并不提供AP课程。可能我是招生官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但我对此有点恼怒了。这听起来好像某人给了他错误的建议。他本可以花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领导力而不是担心这些没必要的考试。但是至少它们都是5和一个4。该生还是很有天赋的。考试成绩优异:SAT670/780/700(2150),SAT2中物理,数学和化学满分,文学740,但这也很令人钦佩。尽管他选择了难度较低的英语课程,但仍然表现优秀。这是我没料想到的。他的TOEFL成绩105,这有一点点让人不安。这比我想像的要低一些。然而不管怎样,他的考试成绩和我之前8分钟所知的一致,这名学生学术表现优异。事实上,我并不那么在意他的考试分数,因为成绩优异是一名好学生的征兆,而不是一名好学生的原因。好学生的考试成绩都很优秀。Bob是一名好学生。但是我会喜欢他的性格吗?12分钟过去了。文书平淡无奇。当我们在审阅完文书之后感觉无特别之处或无任何感情波动时,我们则称之为平淡无奇。这是他在一个小村庄参加志愿者的活动经历。他在那儿教书。在这一季招生时段中,我怀疑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审阅诸如此类的文书了。但是我后来发现了一些独特之处,这是一个简单的句子。“我看着这些学生。来自学校的校友们自豪地帮助着这些孩子,这些年轻的村庄学生们也快乐地玩耍着。但是我却为此难过。我感觉他们并不了解对方。但是我了解。因为在我生命中的大多数时间里,我就是一个来自小村庄的男孩。”哇,自我认知,社会感知。这是很有深度的东西。虽然这并不是一篇措辞精美的文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我在意的并不是措辞,而是文书中表露的情感。他拥有将自己置身环境之外,理性分析环境的能力。我专心致志地审阅着文书的其余部分,尝试着了解这篇志愿者文书与我审阅过的和将要审阅的诸如此类的文书的不同之处。我深深地陷入了“思想泉流”。我开始了解他是谁和他的想法,以及这与老师推荐信,课程,成绩和期望的联系。我写下备注:“这个学生很优秀。”事实上,在我看来这不仅仅只是一篇关于志愿者活动的文书。我们在乎的并不是文书的主题,而是学生在文书中展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我知道,这名学生会很好地适应世界各地的生活环境。他会从他人身上学习,分析问题,处理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他可以加入到我们的团体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贡献者。14分钟过去了。我看着时钟,希望在15分钟内完成。我沮丧而悲伤,因为这意味着我将更加痛苦,并不得不更晚入睡。但是我享受此次审阅和了解这个学生。补充文书。他在文书中提到了他创造的数学公式,并将此作为申请数学学习的理由之一。这二者之间的关联天衣无缝。但是我也为文书中的一些语法错误而失望。他书写这篇文书时似乎并没有像书写其他文书那样用心,但是我对此的感觉仍然不错。这还有一封来自学生父亲一个朋友的额外推荐信。我想看看我是否知道这位推荐人,但是我不知道,我继续阅读着。面试。面试评分为4分,总分5分,总的来说还不错。我接着审阅面试报告。面试者说这名学生特别木讷,但是他让你感觉好像木讷的人理应征服这个世界。我笑了。这名面试者备注说,这名学生没有英语交流障碍,上课应该没有问题。我对此特别欣慰。我继续完成我的报告。“这名学生是我在整个申请时段中觉得最好的孩子,但是我们最好在审阅完所有学生材料后再做出最后决定。我们将看到他一步步成长起来。无论是他的考试成绩,背景都让他从所有来自同一高中的学生中脱颖而出,但是难度较低的英语课程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找到更具优势的学生。如果非得说出我的担忧,那就是他的TOEFL成绩,因为这确实低于我们通常招收的国际生TOEFEL平均分要求。”我将该生的申请材料存入电子等候区,我们称之为委员会讨论队列。17分钟过去了。
2个月过去了,我重新查看Bob的材料。现在,我已经审阅过很多在TOEFL成绩,领导力,学术研究和推荐信都比他优秀的学生。但是并没有一个学生在各方面都比他优越。比起和Bob来自同一高中的其他同学,我还是更喜欢他。我和其他不是特别明确Bob情况的同事展开讨论。我们决定在审阅完同一地区的400名申请者后再决定是否录取Bob。我们完成了所有的审阅,录取了4名学生,然后回到Bob。我们的沟通时间比较长,我可以从其他招生官们的眼中看出,这真的就要发生了,我们决定录取Bob了!这并不是因为Bob比其他学生跟更优秀,这并没有“更好”,因为我们查阅了太多不同的学生。但是回到文书部分,我们何曾审阅过一名可以完美适应自己社会经济情况的学生?我的同事们说他们没有遇见过。他们认识到了我在17分钟内发现的所有。Bob对数学热情高涨,他希望学习之余同样提升其他方面,他具有分析社会情境的能力。他将比来自同一地区的其他学校和来自同一高中的其他同学带给课堂更多的积极影响。他值得被发现,他被录取了。他是同一地区400名申请者中第五个被录取的学生。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论坛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懂美国留学的进!从哥伦比亚大学收到邮件 说明什么?请看补充亲门都知道申college board后各个大学可以从collegeboard得到你的信息,然后有些大学会给你发邮件,而我从哥大收到了邮件,就是宣传他们学校什么的,这是代表我很被他们看好,如果申的话有很高几率被他们录取么?
神水盟751u
不能说明什么,你是送SAT的成绩吗?如果是,只是说明他们收到了,而对于是否录取还要等通知的.
不是,我什么都还没送呢,只是邮件推荐他们大学的。。。收到5封,这里插入其中一个的截图!
注意下面的小字,说明他们只是收到你的申请,只是收到了。和录取没有关系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留美高中4年,考上哥伦比亚大学,大家有什么想问的
185回复/7亮 15133浏览
不上波女朋友的照片助助兴吗?
没什么要说的
美国的高中里追求上进的学生是非常苦的,像LZ这样的是常态,比国内的高中生有过之无不及。美国的高考绝对是应试教育的极致,只不过这个“考试”不是单纯的卷面分数,而是所谓的“综合考评”。这个考评系统里面,“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条件一般的,尤其是亚裔二代,只能靠拼实力来争取。每年夏天我们医学院就有一大堆当地重点高中的学生来实习,指望发文章的时候能挂个名。最夸张的一个高中生来实习后的第二个暑假被父母送去非洲做志愿者来给自己的简历上光。她给我寄了很多当地风情的明信片。说到底,美国大学找人的唯一标准不是教书育人,而是类似LZ说的企业招聘。你能为学校带来什么??是钱,是名声,还是政商界的关系网。[ 此帖被frank57在 08:43修改 ]
我哥哥也在哥大,博士快毕业了
出个大师4 44~hhh
引用7楼 @ 发表的:
大多数中国人在我们学校都是富二代,开好车,成天到晚不好好学习出去乱混,最后也就上个社区大学或者二流大学,少有争气的,我跟他们来往也比较少
在CC读两年可以转名校啊,捷径
You just give me a reason to keep my heart beating.
引用7楼 @ 发表的:
大多数中国人在我们学校都是富二代,开好车,成天到晚不好好学习出去乱混,最后也就上个社区大学或者二流大学,少有争气的,我跟他们来往也比较少
听很多在国外留学而且很自强的人说,他们到最后都是跟其他国家的人玩的比较好,而且能够交到很多不错的朋友,但是跟国内的留学生们,关系就一般般了。
是不是这样,楼主?
新浪微博求关注中:/angermanjia
引用16楼 @ 发表的:
复读生好意思发帖?
啥叫复读生?美国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我是读完初二上去的美国。美国没有复读生这一说,高中结束混不好就上社区大学。
据说哥大的统计很水很容易申请?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27楼 @ 发表的:
据说哥大的统计很水很容易申请?
研究生好像有水的program。本科录取率仅次于哈佛斯坦福,今年比耶鲁都低。
引用25楼 @ 发表的:
听很多在国外留学而且很自强的人说,他们到最后都是跟其他国家的人玩的比较好,而且能够交到很多不错的朋友,但是跟国内的留学生们,关系就一般般了。
是不是这样,楼主?
是这样的,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是美籍华裔,一个去mit一个去哈佛
引用24楼 @ 发表的:
在CC读两年可以转名校啊,捷径
见过转ucla和伯克利的,没见过转top10的。不过我说的这些人也不太可能会转,又不缺钱,自己有本事直接就考上了
引用30楼 @ 发表的:
见过转ucla和伯克利的,没见过转top10的。不过我说的这些人也不太可能会转,又不缺钱,自己有本事直接就考上了
其实这种CC曲线救国和直接考上有啥区别
You just give me a reason to keep my heart beating.
图呢?没图你说r?
引用31楼 @ 发表的:
其实这种CC曲线救国和直接考上有啥区别
没区别,关键是出不来最好的学校
看样子楼主录取的是哥大生物专业,我弱弱地问一句,楼主准备以后怎么发展?或者怎么找工作?
引用33楼 @ 发表的:
没区别,关键是出不来最好的学校
我有个朋友CC转UCB,逆袭的感觉,他在天朝就三本水平
You just give me a reason to keep my heart beating.
引用34楼 @ 发表的:
看样子楼主录取的是哥大生物专业,我弱弱地问一句,楼主准备以后怎么发展?或者怎么找工作?
录的是生物工程,准备本科毕业考医学院,然后走着瞧,不过不想当职业医生
引用35楼 @ 发表的:
我有个朋友CC转UCB,逆袭的感觉,他在天朝就三本水平
转uc还是挺多的,不过私利难啊
引用37楼 @ 发表的:
转uc还是挺多的,不过私利难啊
他家境一般,就算能去也是要去选公立
You just give me a reason to keep my heart beating.
引用36楼 @ 发表的:
录的是生物工程,准备本科毕业考医学院,然后走着瞧,不过不想当职业医生
有自己的想法,不错的选择。看得出楼主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祝你成功!
还有楼主有把握毕业拿绿卡吗
You just give me a reason to keep my heart beat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17人参加识货团购119.00元54人参加识货团购388.00元71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100人参加识货团购109.00元43人参加识货团购179.00元428人参加识货团购489.00元28人参加识货团购249.00元132人参加识货团购445.00元156人参加识货团购188.00元38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42人参加识货团购400.00元32人参加识货团购580.00元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日子:难以忘怀的青春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日子:难以忘怀的青春
本文选自《》的博客,
  在新东方当托福老师的时候,我经常问学生,有没有想清楚到底为什么出国。当我从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毕业后,别人总问我当初为什么选择出国读书。对我来说,出国是为了经历一些文化差异,让我们更了解世界;为了体味一些背井离乡的苦楚,让我们更快地成长;为了遭遇一些误解歧视,让我们更爱国、更奋进;为了看到一些比我们美好的东西,让我们更明白自省;为了发现一些比我们灰暗的东西,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为了选择一些不确定性,让我们更知道尝试与创新;为了获取一些丰富的资源,让我们更有机会回馈社会。总而言之,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有能力承载与成就自己的梦想。
  不去经历,我们无法预知自己会得到或失去些什么。两年的哥大学习生活,让我真切体会到了常春藤盟校的魅力,那是一段永远不会从记忆中消失的青春记忆。
  奥巴马的来电
  Jeremy是我所学的“领导力”这门课的同学,他是一个性格外向、能言善辩的人。我和他在一个学习小组。“领导力”这门课的教授问我们,如果做一个领导,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Jeremy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喜欢发表观点,很多时候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他认为这样很不好,说一定要努力改掉它。我欣赏他的直率,我喜欢简单直接的人,因为我相信“simple but effective”(简单却有效)这个说法。
  “领导力”这门课要求每个人用一学期的时间发起一个项目,并在学期结束前夕阐述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Jeremy是奥巴马的粉丝,那时的奥巴马还是总统候选人。Jeremy成立了个小的基金,为奥巴马的竞选筹款。一个学期下来,他组织成立的这个基金筹到了近一万美金。
  一个特别的周日,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会让我记一辈子的事情。那天是美国的超级星期日,就是Super Bowl比赛的日子。Super Bowl翻译过来是“超级碗”的意思,是美国国家橄榄球大联盟冠军总决赛的代名词。这是美国每年最大的体育盛事,周日举行。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我们一堆好朋友聚在Jeremy家一起看比赛。大家正吃着比萨,喝着可乐,尖叫着看比赛,Jeremy的电话响了,还是个未知号码。朋友都骂他的电话扫兴,让他别接,说影响看比赛。Jeremy开玩笑说,他就是想知道谁居然能抵挡Super Bowl的诱惑,而给他打电话,于是接了电话。
  “你好,是Jeremy吧?”
  “是,请问你是……”
  “我是奥巴马。”
  “什么?!”Jeremy尖叫了一声,所有人都被他吓得安静了下来。  
  “等一下,等一下,你是那个奥巴马吗?”
  “嗯,是的,我是那个奥巴马,我知道你为我所做的事情。我打电话是想说声谢谢。”
  Jeremy,一个总是滔滔不绝的话唠,在那一刻失语了。
  停了片刻,电话那边的奥巴马打破了沉默:“谢谢你为我做的。希望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你都能为你想做的事情认真地坚持……”
  在美国,在哥大,在Jeremy家,我深刻地理解了“there can be miracles when you believe”这句话的含义了。只要你相信,奇迹就有可能出现,而美国似乎是一个更容易让人感到奇迹存在的地方。
  竞选进入学生会
  刚到哥大不久,就看到哥大的中国学生会和我所在的国际公共关系系的学生会都在换届招人。很多中国同学都报名参加了中国学生会的竞选。当时我的脑子里闪现出了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话,我觉得大家都想要的,我就别争了,于是决定不参加中国学生会的竞选。
  我的性格是不喜欢与别人争,从来不和别人比,只会自己和自己比。我觉得,既然飞越重洋,大老远地跑到美国来学习,那就应该更多地去接触和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和经历不同的生活,这样才算没有白来一趟。我是个喜欢挑战、热爱体验、关注过程的人,于是我决定报名竞选国际公共关系系的学生会。
  这个学生会的成员基本都是美国人。我们先要提交一份竞选宣言,同时附上自己的简历。过了一周,我被通知说可以参加现场竞选了。在我们系的大礼堂里,14个最终确认的候选人依次上台发表竞选演讲,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选举。竞选当天,学生会主席告诉我说,我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递交了竞选宣言的中国人,听得我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儿的。
  在发表竞选演讲时我说:“我们的学生会里大多数都是美国同学,国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被充分听取。如果我当选了,我将努力多为国际学生做些事情,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多地听到国际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声音。”
  我还说了很多如果当选后想具体做的事情。例如,美国学校在开学前几个月,都会有一个open house活动,就是邀请已经拿到录取通知的人来学校和系里了解情况。因为有的被录取者可能拿到了不止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这样的open house活动就是为了让他们坚定来这所学校读书的信心。而国际学生不太可能专程跑到美国来参加open house,所以我在竞选时谈了该如何为国际学生创造更多远程了解院系信息的途径的问题。
  另外,国际学生背井离乡,很多人初到美国会不适应,因为语言不通,文化习惯不同,经常会想家,我便谈了如何帮助国际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哥大生活的问题。
  最后我说,如果当选,我的目标是通过学生会和大家共同的努力,让同学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我引用了《西雅图不眠夜》里的一句话来描述我渴望看到的大家毕业后对哥大的感受:It was like coming home, only to no home I’d ever known. (一段独特的、家一般的感觉)。
  我的演讲结束时,台下掌声雷动,很多同学都站起来为我鼓掌,还伴随着尖叫和欢呼声。那一刻,我感觉很自豪。投票结果出来了,我以最高票数入选学生会。
  哥大的教授有点酷
  哥大的学术氛围特别好,绝大多数教授都很敬业,热爱自己的研究领域,热爱在讲台上与学生互动分享,热爱课下与学生交流。在这里,你不会感觉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教授,就算是诺贝尔奖得主,也很谦和,没有架子。你时不时地就会听到教授间的各执己见,或学生对老师观点的挑战质疑,而这一切都是善意的和积极的,让大家看到了哥大“有容乃大”的风范。
  教“国际资本市场”的教授Robb是一个戴着眼镜、瘦瘦的、看上去很文弱的人。直到有一天收到他群发的一封信,我才意识到他为捍卫自己坚持的学术立场,所显示出的执着无谓的学术品格。
  那是个周二,他的课是晚上六点十分。大概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所有选他课的同学都收到了他发出的一封长信,大致内容是:一直以来,他不会因为学生偷懒不去听他讲课而生气,不会因为学生认为他讲得不好不去听课而生气,不会因为学生有工作或生活安排不去听课而生气,但是,如果当天晚上学生要旷他的课而选择去听另一位教授讲座的话,他会比较难过。因为他认为那个教授的理论是错误的,那位教授刚出的书会误导很多人。在这封信中,从头到尾Robb并没有对那位教授进行人身攻击,只是从学术的角度给出了明晰详尽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Robb还是我见过的对学生最负责的老师之一。他的课在我们系最受欢迎,尽管每学期他都开课,但是每回都是一开始选课就很快报满了。如果有没报上名的学生求助于他本人,他会主动和选课注册处的老师联系,尽量让学生能选上他的课。
  他每周二来给我们上课时,都拉着一个拉杆箱,里面装满了打印的课堂讲义。其实按哥大的惯例,我们应该在上每节课前,从网上的课程系统里把老师的讲义打印下来带着,但Robb担心我们忘了打印,于是每次都打印好带到课堂上发给我们。
  Robb还会主动帮我们介绍工作。由于他在华尔街和投资业界都很有名,因而通常可以知道一些职位信息。他会主动将这些信息告诉我们,并催促我们把简历发给他,然后热心帮我们推荐。
  哥大之所以对得起“常春藤’这个称号,就是因为有很多像Robb这样的好教授。他们用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传承着哥大两百多年来的文化精髓。
  大学自习室的群魔乱舞
  别以为世界顶尖名校的学生个个都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好学生,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骨子里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哥大、哈佛等常春藤盟校的学生也同样是考前抱佛脚熬夜学习的。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哈佛大学有个传统,就是期末考试前,一些同学为了缓解学习的紧张压力,会半夜在哈佛广场裸奔。哥大虽没有这样的传统,可也有缓解压力的独特方式。
  记得有个期末,我在学校的主图书馆复习考试。到了夜里12点,图书馆里还都坐得满满当当的,我在的那一层,几百个人一同上自习,一眼望过去很壮观。这时候,忽然有一个同学站到桌子上大喊:“学得太累了,让我们共同来放松一下,唱个歌、跳个舞再继续学吧。”当时大家的响应程度让我感到意外,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把书本扔到一边,站到了凳子上或者桌子上,唱啊跳啊,各种声音、各种舞姿混作一团。身为其中的一员,我的那种兴奋和放松很难形容、很尽兴,不必担心有人进来阻止,不用害怕没有共鸣。大概十分钟后,大家又恢复到平静又紧张的复习中,就如同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在美国学习的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这里的学生会学更会玩。大家的习惯是,每周四晚上一起到酒吧里谈天说地,周末一起出游,周日晚上回到学校赶周一要交的作业。他们很喜欢户外活动,喜欢晒太阳。哥大的图书馆前被称为“陆地海滩”,刚有点儿太阳,就已经有很多人在图书馆前的空地台阶上晒太阳了。如果你看到穿着三点式在图书馆前晒太阳的人,千万别感到惊讶,因为你还会看到有人在图书馆前只有几平方米大的草地上,不辞辛劳地搭上帐篷,摆上餐具,铺上毯子,开始野炊。
  保持生活的平衡很重要,学的时候想着玩儿,玩的时候想着学,是很痛苦的事情。很多美国人在这两方面做得挺好,他们既知道努力工作,又懂得好好享受生活。
  你的梦想你做主
  美国是一个值得去看看的地方,只是要想清楚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去看。想起了多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开头的那两句话: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ll。
  哥大、纽约、美国,到底意味着什么?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对每个人来说,答案都不一样,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好与坏同在、天堂与地狱并存,也许这才是人生的本质吧。别人的经历只是我们的参考,人生的道路一定得由自己走。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 、、、、的精彩内容
电话:010-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