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固醇高的测定实验操作中特别需要注...

五种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方法的比较--《陕西医学检验》1994年04期
五种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方法的比较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46.1【正文快照】: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是血脂分析的常规项目,测定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的常用方法有酶法、硫酸-磷酸-高铁显色法、硫酸-醋酐直接显色法、硫酸-醋酐煮沸显色法及邻苯二甲醛-硫酸显色法等。我们用上述五种方法同时进行测定,比较它们的准确性、精密度、回收率和干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代汉;[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活,薛强;[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娄宁,陈瑗,周玫,刘尚喜,吴兰,闫道广;[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郑嫩珠,王长康,李昂,王光瑛;[J];福建畜牧兽医;2002年03期
王长康,李昂,郑嫩珠;[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胡庆红,江波;[J];分析化学;2003年09期
杨彩琴,刘伟娜,赵志弘,吴海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8年04期
江波,胡庆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来琦芳,王慧,房文红;[J];海洋渔业;2005年03期
鞠宝兆;[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09期
张晶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嫩珠;[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卢明科;[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张小丽;[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杨万莲;[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罗志辉;[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琛,张建海,侯娅丽;[J];山东家禽;2004年06期
杨烨,李忠荣,冯玉兰;[J];福建农业学报;2001年01期
刘慧琼,郭书好,沈英森,李晓蒙;[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魏凤仙,胡骁飞,李绍钰;[J];中国畜牧兽医;2004年08期
彭莺,刘福祯,高欣;[J];化工进展;2002年01期
蔺志刚,隗金玲;[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年10期
胡文琴,王恬,孟庆利;[J];家畜生态;2004年03期
王冉,周岩民,李如治;[J];江苏农业学报;2001年02期
刘来亭,蔡风英,闫运生;[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年05期
梁轩,段彦龙;[J];辽宁畜牧兽医;2000年06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莞婷;[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下载积分:280
内容提示:[精品]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2|
上传日期: 03:11:5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59:4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官方公共微信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临床意义
09-11-06 &
摘要血清或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心病(CDH)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呈正相关,而且是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作为脂类疾病分类和风险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LDL-C也是选择药物治疗和预后方面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临床指标,国内外都在研究和开发行之有效、可靠的标准化测定方法。本文对其有关的测定方法和研究进展作综述。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法学;心血管疾病  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血清中LDL-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的正相关[1]。在1986年病理学家们就研究证明LDL-C浓度越高时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程度越大,粥样硬化程度小时,测到血清中LDL-C也低[2,3]。  lDL是一组不均一的脂蛋白颗粒,一般认为LDL的漂浮密度为1.006~1.063,且包括了中间密度脂蛋白(LDL)1.006~1.019及 Lp(a)1.050~1.080。LDL中蛋白含量约为20%~25%,主要是载脂蛋白B-100(ApoB-100),而载脂蛋白E(ApoE)和载脂蛋白CⅡ(ApoCⅡ)含量很少。胆固醇的含量约是血清中总量的三分之二。LDL是通过受体途径进行降解,如过量时可以导致巨噬细胞和其他吞噬细胞变成泡沫细胞,这被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因素。因此,LDL-C的测定结果直接影响到分类和治疗。美国的NCEP专家组以LDL-C浓度将成人、小孩、青少年各分为:成人在3.37mmol/L(1300mg/L)以下为合适水平,在3.37~4.12mmol/L(mg/L)间作为中危水平,高于4.14mmol/L(1600mg/L)时作为高危水平;小孩和青少年在2.85mmol/L(1100mg/L)以下为合适水平,在 2.85~3.34 mmol/L(mg/L)为中危水平,高于3.37mmol/L(1300mg/L)为高危水平[4]。为提高LDL-C测检水平,国内外对LDL-C测定方法进行广泛的研究并不断改善,现将有关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等密度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  血清中的各种脂蛋白的分离是LDL-C测定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各种脂蛋白的大小、密度和组成及功能都有很大的不同。超速离心技术就是利用脂蛋白各种成分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离,是脂蛋白分离的主要方法。  1950年Delalla和Gofman首次报道等密度超速离心法。在实验室中一般采用βQuantification(βQ)法,它利用1.006的临界分离液,在离心力为10900g时离心18h,将血浆分成上下两部分,上清液为VLDL和乳糜颗粒,下面为IDL、LDL和HDL。用试管切开技术将上下液体分开。下面部分再采用化学沉淀法将HDL和LDL及IDL分开,分别用酶法测定胆固醇。这方法已被临床实验室作为参考方法。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分离液密度,当密度提高为1.019,可以将IDL与LDL和HDL分开,也可提高到1.21,分离出HDL等。但在选择脂蛋白分离切点系指它们与缓冲液混和物的密度,而不是脂蛋白自身的密度。  另外有报道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5]。这种方法是将血清加入到已有不同密度梯度的分离液中,进行超速离心后,血清中脂蛋白的各种成份可以转移到各自相等密度的相等的区域。这种方法可以一次将脂蛋白中的各种成份分离。而不足之处是要求离心时间很严格,分开各种组份较困难。根据离心转子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平转子,垂直转子以及固定角度转子。水平转子在实验中已被证明分离效果最好,但要求离心时间长(17~66h);垂直转子可以缩短时间(45min~3h),由于转动距离小,会有微量丢失;在等密度超速离心中首选固定角度转子,如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中使用时,离心时间要比垂直转子稍长。  这两种方法对实验室要求条件高,一般实验室都难以应用。虽然现在有很多改良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部分缺点,但分离的效果仍不能同传统方法比。所有的超速离心法都有它们的局限性,它们所测得的结果仍是NCEP作为分类和治疗的指标。  2谱法  根据脂蛋白分子的大小和亲和性有很大的不同,利用层析技术对脂蛋白进行分离。目前有多种色谱仪和分离柱被用于脂蛋白的分离。而琼脂糖层析技术和Toya soda的高压凝胶层析技术使用最普遍。这种方法是非破坏性,可以回收各种成份,有报道[6]LDL-C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0%~98%,但稳定性较差。目前这种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但要求实验条件高,操作繁琐,时间长,仪器昂贵,难以在临床实验室应用。  3电泳  电泳技术是基于脂蛋白分子所带的电荷和分子量大小不同进行分离,早期这种技术在临床实验室普遍用于定性分析,直接观察血清脂蛋白谱。现在已不再推广使用,大量实验证明电泳电量法所得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并且发现与常规实验测得的结果有误差。有报道[7]肝硬化胆道阻塞病人的血清脂蛋白谱显示正常,而血清胆固醇浓度追忆忼于25.9mmol/L(10g/L)。因此还应进行总胆固醇(TC)测定。因为亲脂性染料不能和游离胆固醇以及磷脂结合。另外,可以与超速离心法和化学沉淀法联合使用,经分离后,进行某一组份纯度分析。免疫与电泳技术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准确度;以及全自动电泳分析仪出现,在常规实验室进行脂蛋白定量分析将成为可能。  4 化学沉淀法  4.1 肝素沉淀法 肝素在pH值 5.12柠檬酸缓冲液中可以沉淀LDL,使LDL与其它脂蛋白分离,然后进行胆固醇测定。这种方法pH值很重要。pH值必须使LDL颗粒的脂蛋白所带电荷刚为正值。由于VLDL和LDL等电点分别为4.7和5.4,pH值5.12±0.02时LDL刚好可以完全沉淀,而VLDL不沉淀。肝素沉淀法与定量电泳法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当TG含量大于4.58mmol/L(4000mg/L)时,一致性相对降低。在Ⅲ型血浆脂蛋白增高症的病人血清中加沉淀剂时 VLDL和Lp(a)与LDL发生共同沉淀,导致结果出现偏差。这种方法在TG低时,它有很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小于3.5%。与等密度超速离心法比较,当TG浓度大于2.0mmol/L(1750mg/L)时,肝素法出现结果偏离[4]。近年Armstrong等[8]实验证明降低pH值到4.85时 Lp(a)沉淀。  4.2 聚乙烯硫酸(PVS)沉淀法 含有EDTA的PVS可将血清中LDL沉淀。PVS沉淀LDL是非离子相互作用,pH值影响较小,pH值在3~8范围内均可以沉淀。因此,并不需要精确的pH值。沉淀剂中EDTA与血清中二价离子结合,阻止VLDL共同沉淀,而聚乙二醇独甲醚(PEGME)加速LDL形成小球,可缩短沉淀时间。Assmann等[9]实验证明PVS法可以将LDL同HDL、VLDL和 LpX分离,但Lp(a)则完全同LDL共同沉淀,实际结果应包括Lp(a)所含的胆固醇。当血清中TG浓度小于4.2mmol/L(3680mg/L)时,与超速离心法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当TG大于4.6mmol/L(4070mg/L)时,PVS法所得结果偏低,且随TG浓度的升高误差也随着增大。当血清TG低时,PVS法与其它所有方法都有很好的一致性,且有好的精确度,变异系数小于3.0%。  4.3 多环表面活化法本法采用pH值6.10的异吡唑缓冲液中非特异两歧性聚合物使LDL沉淀,然后将沉淀物重新溶解直接测定LDL-C或有TC与上清液胆固醇之差计算出。 Moss等报道[10]此法与超速离心法和电泳法有很了的一致性,但与其他化学沉淀法一样受血清中的TG浓度影响。  5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  1972年Friedewald和Levy等首次提出用公式计算:LDL-C=TC-(HDL-C+VLDL-C),而 VLDL-C=TG×0.45(mmol/L)或VLDL-C=TG×0.20(mg/L)。此公式是基于TG和比率恒定的情况与其它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并要求空腹血清。如Ⅲ型血浆脂蛋白增高症的病人血清VLDL-C/TG变化很大,且TC、TG、HDL-C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LDL-C结果。如血活中TG升高时,LDL-C结果偏低,Ⅲ型血浆脂蛋白增高症病人的LVDL-C/TG的比率高达到0.947(mmol/L)[11,12]。因此此公式在临床上的运用要求血清TG的浓度小于4.52mmol/L(4000mg/L),否则会提供错误结果,会对分类和治疗作出误导。  6 免疫结合分离法  这种方法根据血清脂蛋白中所含有载脂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制备有关载脂蛋白的抗体,通过免疫结合,达到相应物质的沉淀,得到所需的结果。由于LDL含绝大部分ApoB- 100,达到98%;而ApoA-I和apoE却很微量。1993年Leary等[13]提出采用羊的多克隆抗Apo-A1和ApoE血清与乳胶颗粒结合,形成致敏剂,然后与脂蛋白的VLDL、HDL、IDL、乳糜颗粒等结合沉淀,分离出LDL并用酶法测定胆固醇。与βQ法作比较,空腹和非空腹血都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8,日内变异系数小于3%,日间变异系数小于4%,后来Castellani等[14]采用Sigma提供的试剂进行实验,结果TG高于4.29mmol/L(3800mg/L)和HDL-C2.55mmol/L(990mg/L)时不影响LDL-C结果。而 McNamara等[15]则认为上清液放在-80℃冰冻时间越长,结果变化越大,如放置26周后,结果改变达-13.66±5.35%。而Pisani 等[16]采用200μl试剂加入30μl血清或血浆旋转混匀,在室温放置5~10min,离心分离上清液作LDL-C测定。且用本方法和βQ法分别对 177份血清进行测定,两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80;分别对29份甘油三酯高于4.52mmol/L(4000mg/L)的血清进行测定。相关系数为 0.927。本方法有很好精密度,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这种方法不要求用空腹血清,而且对高乳糜微粒血症、高TG血症和Ⅲ型血浆脂蛋白增高症病人血清一样可以精确测定。这种方法被美国NCEP专家们推荐为常规实验室测定的方法。由上可知,目前测定LDL-C的各种方法仍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仍是目前认定的参考方法,国外也有把等密度超速离心法和化学沉淀法相互结合的βQ法作为金标准。化学沉淀法设备简单。较易开展,但它们共同的一个特点,结果的准确度与TG的水平有关,而且分离不够完全。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要求空腹血清,且血清的TG、乳糜微粒浓度低时结果才能可靠。近年还有报道[17]此公式还受其它疾病的影响,化学沉淀法和Friedewald法得到LDL-CA结果,还包括Lp(a)-C的浓度,近年有报道[18]LDL-C和Lp(a)是反映血管疾病的两个独立因素,并提出应分别测定,让LDL-C和Lp(a)各自更好提供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免疫结合分离法是上述各种方法中一种操作和设备都较简便的方法,不受血清的来源和血清中TG、乳糜微粒以及其它疾病的干扰,结果可靠适合于一般实验室使用,在国外已有试剂盒提供,国内由于试剂原因,还有待进一步实验推广。 回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胆固醇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