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原因教育教学中如何把握集体教学与个别...

尊重个体差异,落实有效教学——以一例自闭症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为例
来源:特教之窗管理员
浏览次数:3265董李凤美康健学校& 杨健& 摘要: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本文由一例自闭症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案例,探讨个别化教育在针对差异、落实有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作者从反思中提出对IEP实施的一些建议。& 一、引言& 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简称IEP)是依据每个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要所制定的教育实施方案。个别化教育计划源自于美国,1975年美国通过《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即94-142公法,其明确规定各州必须为每一个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制定一份书面的个别化教育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个别化教育计划逐渐引入我国,1994年国家教委在《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中规定对随班就读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纷纷开始对IEP的积极探索,有的着手于课程实施的改革,有的落实在康复及学生潜能的开发。& 近年来,随着轻度弱智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我校生源出现了残疾类别多、残疾程度重的趋势。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生差异,如何落实开展有效教育,由此形成一个挑战性的课题。特教权威刘全礼教授指出,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条件下,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一方面针对在集体教学中不能解决或不能通过集体教学解决的某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即他的需要和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需要不同,在集体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照顾到,这时需要就其学习的内容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并施行相应的教学。本文以一例自闭症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例,从IEP服务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实践,进一步探讨如何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有效教育。& 二、学生情况& 2007学年,我所教学的一年级新生中来了一个高鼻梁、长睫毛、大眼睛的中外混血儿,我且以其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称呼他为T。T自幼父母离异,从小和父亲一起生活,经诊断确诊为自闭症,先后在北京、上海等专业自闭症康复机构进行过训练。T十分好动,几乎没一刻能坐得住,跑到哪里,就捡哪的树叶、纸片或瓶瓶罐罐塞在嘴里,看到有喜欢的东西常常冲过来就抢,有好吃的东西更是逃不过他的眼睛。T对老师发的指令根本不理睬,叫他说话一字一顿,多数情况不吭一声。但T在父亲面前却很安静,说什么做什么,十分听从指令,简直判若两人。T成了这一届班级学生中“最特殊”的一个,任教老师在如何实施教育的问题及获得T父亲的支持上产生了困惑。& 三、制定IEP& 1、搜集资料& IEP制定过程,首先要搜集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的资料,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儿童的生理做进一步的检查。从T的信息资料中,只获得了他的智商评测结果和自闭症确诊报告。为搜集资料,在表格中我设计了基本资料、家庭资料、生理状况、语言能力、社会情绪、动作能力、认知能力七项,就七项中具体内容做问询及观察记录。&&2、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又称以课程为基础的评估,是指利用完整的课程目标、内容,依课程所拟定的评量标准,对学生进行的评量。其目的在于找到学生在系统课程中的教育起点,把握学生各项能力分布状况及相互关系。& 鉴于我校课程尚在完备中,我选择了北京海淀培智的《伟思童学生综合评估系统》。和我校课程理论基础一致,“伟思童”是基于功能性课程的概念及美国弱智协会1992年对智力障碍的定义,它分为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休闲娱乐等10个领域,在软件中输入信息后能生成综合十大领域情况及各领域统计数据直观的饼图。“伟思童”目标按0、1、2、3计分,为使评估能尽量真实、表现一致,我分别请班主任、教师、家长对彼此的计分标准予以认定,最终形成了T的课程评估图表。(图一)图一:T《伟思童学生综合评估系统》十大领域统计图& 从图,显而易见T在各领域的发展情况,除工作领域,其他九个领域均有发展,其中发展最好的是自我照顾,其次为沟通和休闲娱乐,最弱的是适应性学科和使用社区。T的年龄属于低年级段,使用社区、工作尚不是主要,但其适应性学科发展处于弱项,一定程度上将影响T其他领域将来的发展。& 3、制定目标& 根据T的课程评估,我、各位老师、家长进一步确定了T在目前阶段主要的学习领域:适应性学科、沟通、自我照顾、自我管理。这4大领域所建议的项目如下:(图二)学科领域长、短期目标教学策略适应·认识班主任严老师、蔡老师&1、看到老师能叫出老师的姓&2、能指认照片班级集体·会用“我要……”表达愿望&1、在上厕所、喝水、拿书时能模仿说“我要……”&2、在上厕所、喝水、拿书时经提示“我要”能说“我要小便/喝水/看书……”各科日常生活·认识同学金正宇、强壮&1、能听名字指认同学金××或强××&2、看到同学能叫出姓名&3、能把卡片、图书、作业等交递到他们手上各科班级生活·能分清自己的毛巾和书包&1、能看记号拿出自己的毛巾和书包&2、能在2-3个对象中找到自己的毛巾、书包日常生活图二:T《伟思童学生综合评估系统》主要学习领域建议& 从“伟思童”各领域,我开始着手从领域对应学科制定目标。依据教学流程每班各学科都有教学计划,计划需按照学生差异制定分层目标。我从各份教学计划中找到了T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初步形成了IEP的长短期目标。然后就目标的需要、适切、可行与任课老师、家长进行了沟通,准备召开IEP会议。IEP会议由任教T的老师与家长一同进一步分析T在课程内容、教学材料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什么样的特殊需要。如在学会洗脸这一目标上,老师发现T在家里洗脸使用的是毛巾手套,学校教学用的是毛巾,经过家校探讨认为无论使用何种擦拭工具,清洁首先要擦干净嘴巴,目标改为学会用毛巾擦嘴。又如在书写上,家长从对孩子认知的特点,建议不要把字的笔画拆开学习书写,可以先教T学写横、竖再学写简单的字,这样整体认识的效果会更好。& 对于T在学科外不能涉及的部分,我把目标归置到“适应”一栏,以自我管理、社交技能等领域为依据制定目标,具体目标可见如下:(图三)图三:T根据《伟思童》所定学科外适应部分目标&&4、实施IEP& 在IEP会议上,同时就目标如何实施参会的人员进行了研讨,碰撞出许多值得借鉴和注意的意见。老师建议T的课堂学习需要帮助,学校应在班级中配备助教;家长希望老师能告知清楚帮助的程度,是语言提示,还是动作扶住,不要笼统地描述为“在帮下……”;又如老师建议T在看书时能坐下安静一段时间,可以把书、广告纸作为强化物,或在T感到疲倦时允许其到阅读角休息片刻。& 关于学科目标的实施,鉴于目前特殊学校主要以班级为单位的班集体教学现状,重点落实在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课堂教学中,任课老师备课时需制定差异教学目标,使用差异教学策略,如分层进行提问、小组合作、伙伴帮助、积极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对重要的知识点的掌握结合个别教学,进行个别训练。课堂配以助教,以便教师实施计划中能更加灵活、便捷地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如采取协同教学、分组教学等,并及时有效地记录T的训练情况。目标实施还要求注意家庭的个训,及利用一切教育环境,特别是“适应”部分的目标,各相关教师都要有意识与本学科进行整合,加以实施。& 我作为T的IEP主要负责人,每月汇总一次教师的训练记录,就当月T在校的情况撰写“老师的话”与T父亲进行联络,再通过“家长的话”与老师们做后续的沟通与协调,从而确保IEP能有效地落实。& 5、IEP实施后评估& 一学期结束,针对目标是否达成、效果,T的老师邀请了学科组的其他老师及家长一起进行了评估,老师们发现T在各领域拥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正是基于IEP之前评估,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的进步。如T能独立握笔写横、竖的笔画,能拿出1-4各数,听指令按步骤洗手,跟着前面的人走等。适应方面,他能安静地坐上10分钟了,一节课离开座位的次数基本少于3次,他的座位从离老师最近的第一排换到了第二排;对熟悉的老师,能带上姓名问好;听指令,能用“我要……”表示需要。& 6、评估后反思& 教育教学的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学,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T的IEP制定及实施过程,不难发现IEP由学生差异、促进教育“有效”具有确实的保障作用。但与教师、家长交流中,我也发现在具体执行过程要达成真正的“有效”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1)IEP所用的《伟思童学生综合评估系统》虽然理论基础与本校课程有一致性,但它毕竟与我校课程的有出入,将领域对应学科,如语文对应沟通、健康安全、居家生活对应生活、休闲娱乐对应音体美……必然是不科学的,是教师个人主观片面的理解,不利于现有课程发挥作用,容易使评估与操作脱节。& (2)尽管已经注意到IEP目标不易过多过散,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涉及了多门学科不同方面的目标,有的学科一周只有2节课,根本难以落实。因此制定IEP一定要注意“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任务并不足以覆盖学生需要学习的全部领域和类别,尝试将一门完整的课程写入个别化教育计划当中,结果导致个别化教育计划冗长而过于详细”。& (3)IEP实施落实途径主要以学科阵地为主,课堂教学有其教学进度,一项内容结束后,T继续巩固和掌握需要其他环境的支持。如洗手,生活课上的教学主要解决操作步骤及技能,当这一教学内容结束后,平时饭前便后应是主要训练的环境。其次,课堂教学要兼顾全班学生,教师在落实IEP目标中易分心,容易导致训练的量不够,或只能针对某一突出问题实施教育。& (4)在IEP的训练记录上,每课都记,要针对T做单独反思比较困难,其次T变化有限,每次都记“在帮助下……”意义何在,是不是走过场。就此问题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审查和评价常常显示出文件上所写的内容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经历之间存在着不一致。& (后略)& 参考资料:&& 陈云英:《智力落后心理、教育、康复》,168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26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张文京:《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与教学》,100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教学反思:百度百科,/view/914520.htm,&
肖飞等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第八版)》,63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资料来源: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源库自闭症儿童集体康复训练中的分层教学--《现代特殊教育》2014年02期
自闭症儿童集体康复训练中的分层教学
【摘要】:正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模式主要有集体课、小组课和个训课三种。由于自闭症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间差异,且个体内部也存在着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均衡,要使集体课能够真正兼顾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实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766【正文快照】: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模式主要有集体课、小组课和个训课三种。由于自闭症儿童存在着显著的个体间差异,且个体内部也存在着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均衡,要使集体课能够真正兼顾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实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十分必要。一、教学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发钦;;[J];中国残疾人;2011年09期
喻肤英;;[J];江西教育;2009年09期
孙萍;张元元;杨勇;;[J];现代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徐旭荣;刘懿;;[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年01期
冯昊;冯实;;[J];中国残疾人;2011年04期
江琴娣;陈优;;[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黄焱;;[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03期
于素红;[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04期
刘文雅;;[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Z1期
张亚娟;;[J];黑河教育;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春蕾;;[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管春平;;[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王洪梅;;[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简栋梁;;[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丁兴行;;[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李晓玉;;[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马廷慧;马光;;[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盲校多重残疾视障学生的教育研究”课题组;韩萍;李庆忠;郭利英;高文军;谌静;;[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郭加;;[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罗观怀;;[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璇;[N];北京社区报;2009年
钱红艳;[N];南京日报;2009年
代刚;[N];中国妇女报;2011年
邓小玲 实习生
范洁;[N];西江日报;2011年
金晓秋?姜木金;[N];镇江日报;2008年
周元春?通讯员
董兰芝;[N];深圳特区报;2007年
陈健儿 通讯员
罗希京;[N];中山日报;2010年
苏军 通讯员
焦苇;[N];文汇报;2009年
罗梅;[N];贵州日报;2008年
沈洋;[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凯;[D];山东大学;2007年
荆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淑芬;[D];暨南大学;2010年
杨萍;[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林晨昕;[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钱旭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康红云;[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杜文海;[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黄朔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许梦迪;[D];首都体育学院;2013年
赵梅菊;[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陈晖;[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家长课堂】自闭症与感觉统合的问题详解_微信网页版
【家长课堂】自闭症与感觉统合的问题详解
作者:北京向日葵伙伴-儿童心理工作室 郭老师做儿童康复师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家长问,感觉统合是不是能治疗自闭症这...
作者:北京向日葵伙伴-儿童心理工作室 郭老师做儿童康复师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家长问,感觉统合是不是能治疗自闭症这样的问题~感觉统合到底是啥玩意儿?感觉统合能治疗自闭症吗?感觉统合又和自我意识有什么关系?以下内容供探讨交流:1、感觉统合到底是啥玩意儿?百度百科: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好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感觉通路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那么多项目,你家孩子所在的感统机构有没有真的为他提供以上那么多感觉训练?又用何种方法让其统合的?据了解,大多数感统器材,只是一些简单的肢体控制训练(俗称,锻炼身体,跟你家小区前面的健身器材一个意思),很少特别提供以上专项感觉训练,更别提“统合”了。所以,大家经常争论的感觉统合训练本身,其训练器材和项目设置早已经违背了真正的感觉统合的本意。既没有照顾到各个感觉,更不可能统合。充其量就是一种锻炼身体罢了。若说真正的感觉统合,其实就在生活中。举个简单例子:削苹果。1)洗苹果。感受到水的湿度、苹果的大小重量、又保证拿在手里的苹果不会掉出去。锻炼了触觉、温度觉和平衡觉。2)削苹果。用手拿着刀子准确削皮,既不割破手,又把果皮削的又薄又长,锻炼了视觉和触觉的统合 。3)吃苹果。品到苹果酸甜(嗅觉), 闻到了苹果的香味(味觉),咬一口听到了咔嚓的清脆声音(听觉)。你看,削苹果完全就是教科书般的感觉统合啊!真正的感觉统合,根本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何必花大价钱让别人打着“感觉统合”的幌子挂羊头卖狗肉 ?真想锻炼身体,直接去小区门前的健身器材中心吧,离家近,还免费! 2、无效的自闭症康复方法方法:感觉统合2012年,美国孤独症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结果中明确表示:感觉统合为无效的自闭症康复方法。文献翻译详情参考:《第四章:为确立及无效的康复方法》3、既然感统无效,为何在中国如此流行?对此,我们也和很多家长、康复师们交流过,大概原因有这样几个:1)对机构的选择:重视外在,忽视内在一个机构的实力如何,应该体现在康复师的康复技术上。但作为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家长,他们既焦虑又迷茫,来不及冷静考察康复技术(康复技术往往是无形的),只能凭借视觉本能,看看哪家机构的家伙(感统器材是有形的)多而全,进而草率决定。 作为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统器材,肯定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康复技术更容易吸引焦虑迷茫者。一般,重视感统的家长,多为新家长(对自闭症了解时间短而浅),经过1-2年摸索及实践后,家长逐渐了解孩子本质问题,老家长大多都放弃了感统,选择更有康复技术实力的机构(或者自己带孩子)。 2)对孩子的了解:重视外在,忽视内在确实,很多自闭症儿童表现为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等所谓“感统失调”的行为症状(稍后会解释,这些外在行为并非都因为感统失调)。家长很自然地想到,如果肢体协调了,自闭症就看不出来了,那看不出来是不是就等于改善自闭症了?自闭症的本质是社交问题,尤其以认知理解、语言表达等核心智能落后为代表。 我曾经在周三网络课堂中打过比方,感觉统合(肢体控制差)和自闭症的关系,好比你语文差,数学差,但是你却渴望通过不断上体育课锻炼身体去提高语文和数学,这不是很搞笑嘛?改善儿童自闭症的有效的方法,目前国际上通过科学验证确实有效的只有ABA应用行为分析法,以及延伸出来的诸如早期丹佛、言语行为分析(VB)等,实实在在的方法不用,偏偏要相信什么悬乎的概念鼓吹,到最后吃亏的是自己和孩子。3)、某些机构、专家等对感觉统合概念的过分鼓吹这个不多说了,骗子存在于各个行业,你懂的。4、自闭症和感觉统合是什么关系? 由于感觉统合概念模糊,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声明一下,广义的感统=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肢体(主要是控制能力)。但我们下面说的感觉统合,指的主要是肢体运动的控制能力(不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请大家看下图,竖着第二栏【肢体运动】 即可理解为大家口中的感统。什么样的孩子有可能感觉统合失调呢?如图所示,发育迟缓、自闭症、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脑瘫等儿童,都有可能发生肢体运动失调问题。所以,回到开始,自闭症和感统失调有关系吗?有。关系是:自闭症可能伴随感统失调,也可能不伴随。感统失调的孩子既可以是自闭症,也可以不是。总之,自闭症和感觉统合不存在一对一的必然关系。 (向日葵伙伴工作室接收过不计其数的肢体灵活如大猴子的自闭症儿童,根本不存在肢体协调问题。)
5、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我们先解释几个常见概念名词。本体感觉:位于肌肉中的感受器为脑提供人体躯干和四肢的姿势和位置的信息,这种感觉叫做本体感觉。通过这一途径,我们可以不用看或触摸就能“知道”手指是否弯曲、膝盖是否弯曲等。经过反复练习,我们脑通过反复试验来调节它对肌肉的控制。通过练习,我们的脑内运动神经和本体感觉反馈相互作用即可建立运动的协调。前庭: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是内耳器官之一,居颞骨岩部之内,和半规管、耳蜗紧密相连,共同组成内耳骨迷路。前庭功能紊乱可以出现以下症状: 1).运动错觉性眩晕:旋转性眩晕、直线眩晕或称移位性眩晕:急性发作时以突发眩晕为主要表现,为真性眩晕,患者自感外物在动或自身在动,伴恶心,呕吐、腹泻,个别患者出现胸闷、出虚汗、打哈欠,心率增快,血压偏高 2).平衡失调、失平衡:表现为姿势及步态平衡障碍,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向一侧倾斜或偏倒感,不稳感,行走时蹒跚或酩酊感 3).头晕、头昏:患者常无法明确表示其不适感觉,如头昏、头重脚轻、头内麻木感、空虚感、头紧箍、头沉重压迫感、眼前发黑等。很显然,我们的孩子所表现的的症状,和前庭功能紊乱关系不大。 那么, 很多自闭症儿童表现为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等所谓“感统失调”的行为症状,到底是为什么呢? 请看下图: 最前面的绿色长条&肢体控制&能力,其实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感觉统合能力。肢体控制能力与其他绿色长条的能力是并列平行的,都受到自我意识的掌管。自我意识相当于司令,指挥着绿色具体功能。而绿色具体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又促进自我意识。所以总结而来,肢体控制能力弱(感统失调),主要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低,进而对身体四肢的控制不甚完善,导致了刚才我们所说的症状: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从医学角度上讲,这些症状并非源自肢体(肌肉或骨骼)本身,而是由于支配肢体运动的大脑神经发育欠佳导致的。所以,自闭症从医学上讲,被归为神经科或精神科,并不属于骨科或肌肉科。 所以,光做肢体训练是不行的,要将以上绿色条框的能力协调发展,才能促进自我意识,进而增加肢体控制能力。 通常,有以上症状的自闭症儿童(走不稳、坐不住、站不直、爱摔跤、到处跑、易受伤、不协调。)经过1-3个月的科学干预训练,都能够将以上症状改善,能够安静的坐下学习,也能够在游戏小组课中正确支配自己的肢体。 6、那么,自闭症儿童还要不要做感觉统合? 1)运动与其他能力并行发展儿童早期(3岁以前)的思维来源于运动,运动当然是必须的。就好像语文数学再好,也不能不上体育课。但是,期望通过上体育课来提高语文数学成绩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运动要和其他能力并行发展。只做感统,不做其他干预,最后只能练得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2)运动融合ABA与社交能力单纯的蹦跳100次或者滑板100次,这种机械训练是不推荐的。运动要融合行为分析,及时表扬与惩罚。运动也要融合社交,在社交场景中运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军训”。3)哪里弱,补哪里有些儿童经过全面科学的干预,肢体方面依然落后(如,肌张力低等),可进行专项的身体能力干预。最后,如果有其他具体的肢体问题,请咨询医生进行正确干预。嗯,看完图就知道,其实脑瘫儿童才是最需要做肢体干预的!——————我是喘口气的分割线——————更多视频课程详解,点击【阅读原文】@北京 向日葵伙伴-儿童心理工作室
微信热点文章中心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62号院中方园小区50号楼
收 款 人: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王芹)收
邮政编码:450044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如何让自闭症儿童上好集体课?
时间: 15:18 来源:新浪河南健康自闭症专题 作者:星雨 点击:
&&&&  集体课,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经历的过程,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但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是很难融入到集体中互动的,更别谈配合老师参与了。因此,自闭症儿童能否上好集体课,不仅考验着每一位特教老师,在某种意义上也考验着星儿的融合能力。一起来探讨下自闭症儿童如何上好集体课吧!
  和和(化名)是一个六岁的自闭症孩子,在刚发现和和是自闭症时,爸爸妈妈就勇敢的站了起来,积极地配合医生、康复中心给孩子做康复训练,随着一对一的个训课、一对二的小课,和和的听指令能力、反应能力、注意力都有了一定的改善,转眼和和六岁了,眼看到了上学的年纪,中心老师建议以和和的能力可以让他上一段时间的集体课适应一下,但是和和来到集体课上就像完全变了个样,注意力不集中,不听指令,还有很多的动作,和和妈妈很发愁,是孩子没有达到上集体课的程度吗?
  经过咨询,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主任张桂娥教授给了和和妈妈一个答案,张教授表示:集体课对于每一个需要融合的自闭症孩子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孩子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在康复计划中加入集体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被人重视和注意的,自闭症孩子同样也需要别人的关注,在集体的课堂上,老师的对象从一个变成了几个,从只对一个人发指令到好几个人听指令,这个过程孩子是需要逐渐适应的,老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是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
  指令共享
  听习指令,是集体课中最基础的部分,如果孩子们不能很好的领会老师的指令,将会大大的降低孩子学习的效率,特殊孩子的融合课堂并不是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所以在选取内容上要选择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较容易完成的内容来做。两个小朋友中肯定各有千秋,一定要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以起到带头的作用,激发另一个小朋友的表现欲!可以运用最简单的指令以快慢的形式来比赛练习。
  建立轮流概念
  通常的个训课都是一对一的形式,孩子们习惯了老师提问完问题就直接回答,在团体课就不是这样的,这就要在小组课中建立轮流的概念。老师将数字1、2、3发给小朋友自己手中并拿一个。让孩子知道自己手中拿的是几。我们现在来数数,我们要轮流数,老师一定要说明是轮流数,老师手中拿数字1,大声数1,然后辅助拿2的小朋友数2,再提示手中拿数字3的小朋友数3,数过几次后,把数字撤掉,给孩子建立轮流数的概念,可以到谁数的时候拍拍他,或是用视觉提示他到你数了,可以把数的范围扩大。运用到不同的游戏中,例如水果接龙,词语接龙,轮流拍球。
  家长辅助
  如果经过前两个方法孩子的状态还没有明显改善,家长可以参与课堂中辅助孩子上集体课,但是辅助并不等于完全的代做,而是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给孩子提醒,比如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的指令,家长辅助只是孩子的一个过度,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在与孩子的表现有所改善时,逐渐退出辅助的过程。(通讯员:陈敏)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14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62号院中方园小区50号楼
邮编:450044 电话:6
在线客服01:
在线客服02:
在线客服03:
在线客服04:
在线客服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闭症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