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四,准备出国留学费用,请问美国留学申...

国外办事处
您所在的位置: > >
正在大学三年级的你,要怎么准备美国硕士申请?
标签: 规划 申请 条件 要求 美国硕士申请
十月以来,遇到很多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咨询,问的最多一句是:老师,我现在有大四毕业去的想法,但是美国硕士申请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对于大三学生准备留学美国,新通留学专家有以下建议:
首先,可以先了解下自己大学五学期的平均成绩有多少?
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或者想申请美国大学什么专业的硕士,平均分都是申请当中最占份量的一项数据。我们都清楚,学习成绩代表的是你大学四年的学习实力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代表你攻读硕士展现给校方的学习潜力。
中国的本科学制四年,大二和大三的专业课开设都较多,同学们在这两年里务必认真努力提高平均分数。对于总的平均分不是特别出色的学生,专业平均分如果很突出,也是显示你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
第二,开始准备托福或
处于大三的学生,四级很多人大二时都已考过,并且都是高分。但到了大三准备语言时,又会发现放了很久的英语,生疏了很多。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花时间,找对方法,一点一点往回捡。有同学也会问我,到底选择还是托福?我的建议是,对计算机操作熟悉的人可以直接勇敢地去考托福,对PC操作不熟悉又想尽快刷出高分,就备考。相对来说,6.5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是比较容易刷出来的。
关于备考时间节点,背单词三个月以上就可以先去刷一次试试看。先熟悉模式,了解自己实际状况,再制定计划,按自己适合节奏,在预定时间内肯定可以有理想分数。
当然,最主要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第三,GRE或GMAT
普遍来说,,理工科考GRE就可以,商科学生考GMAT。但也有一些专业是GRE和GMAT都接收。至于说备考时间节点,或托福刷过一次分数的同学,就可以先开始着手背GRE或GMAT的词汇了。
最后,申请其它准备
在美国硕士申请中,理工科偏研究方向,都比较在意学生本科期间的是否有过实验室研究经历或某种项目经验。商科学生,则很多专业要求有过实习经验。
所以,大三的寒暑假,除了全力冲刺刷分,该参加的实习或研究经历,也都要逐步开始。
就以上几点综合来看,也不过是申请中的必备因素,即使要开始准备,大三一年时间也会非常紧张,压力自然也比较大。
虽说美国网申每年9月开始,年底12月前后截止。大多同学都认为只要截止前递交申就可以。但从这两年的申请过程中来看,其实是有变化的。2014年9月网申开始后就递交材料的学生,在国庆结束后就已经收到来自美国排名第12位的大学录取。由此可见,美国硕士申请也开始先到先得原则。
正处于大三的同学,请记得在大三暑期来临的时候,需要准备的分数要一次到位。
◆相关阅读:
◆更多详情尽在:&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拨打 新通教育西安免费热线电话:029-
官方微信:新通教育陕西 (微信帐号:shinyway_xian)
新浪官方微博:@&& 官方QQ:&& 【】
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新通专家解答之后,系统会将答案发送到您填写的E-mail里)
您还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版权及免责声明1、如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务必注明出处:新通教育网();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问题已关闭
与已有问题相似
问题已重定向至
出国留学是否需要准备什么?
出国留学要不要准备什么呢?
按投票排序
124 个回答
DIYer 来回答关于英国硕士申请。就英国而言准备好PS,雅思成绩,推荐信,在读证明,简历,成绩单,GPA证明基本上就够了,有些专业需要论文。流程:1、大四上准备申请材料,开学后立马去学校教务处开在读证明和成绩单,英文版自己翻译好拿着中文对照去盖章。国内大学行政化,办事效率都极低,我们学校当时一周只有半天可以开成绩单,还得登记排队,审核英文版成绩单的老师态度颐指气使不说,盖好了这个章,让你拿着再去别的机关盖其他章。手续麻烦是次要,重要的是总有那么几个办公室天天大门紧锁,章拿不到就开不出来证明。需要盖章的申请材料大概一个月才能办好。2、找教过你的老师,最好带教授头衔的写推荐信。大多数老师人都很好,让你自己写好他们签字。如果有比较牛的实习单位,就找实习老师再写封推荐信,开一个实习证明。同样也是中英文对照。3、写PS的时候重点在于对你要申请的专业的理解,少一点对自己的描述。去学校官网详细看好他们的专业描述,最好找到reading list,看过reading list上的几本书就更好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每一年的申请要求都有变化,尤其是语言要求,细致到雅思单项都会不一样。但这些中介都不会帮你做(不要说什么大中介负责,客户一多,一个顾问手头上十几个学生谁会管你那么多),以前就有个朋友背景极好,均分90,首战均7,我他瞄了一眼官网告诉他,他才知道自己申请的专业需要全7。4、递交材料。进入官网申请,按提示一步步来。5、拿到conditional 的offer后等毕业,用毕业证学位证中英文版换unconditional的offer,换好之后学校会发CAS号给你,拿着CAS号去申请签证。tips1、申请结果和以后和学校的联系都通过你填写的邮箱来,所以建议hotmail、gmail等国外常用邮箱,QQ邮箱什么的就算了。定期检查垃圾邮件,邮箱过滤功能是很不靠谱的。杜伦的offer就一直静静躺在我的垃圾邮箱件里。。最好把手机和邮箱绑定起来,不过容易焦虑,当时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儿就是查有没有offer...2、从申请到签证DIY,最有用的是太傻论坛,大家都在分享经验,成绩单翻译模板、签证填写指南什么的自己多翻几页就有了。每一年的DIYer都会建QQ群,多加几个DIY群,有问题了就在群里礼貌地吼一下,这年头好心人还是比较多。3、申请多个学校就自己用拿word保存好基本信息(家庭地址、实习经历、学校地址等),到时候复制粘贴节省时间。最开始的时候看英文界面头疼崩溃到一天申请一所,慢慢的就习惯了,在寝室吃个中饭对着电脑就能申请完一所。4、PS推荐信担心英文水平不够地道的,写好了以后找个外国老师润色,价格按字数算(避免广告嫌疑不发当时朋友推荐给我的美国小哥QQ了)。别随便找个外国人,写作水平比你低的外国人满大街都是呢。5、个人觉得英国申请主要在于本科学校排名和GPA。但也看不同学校偏好,爱丁堡是均分控,杜伦是排名控。对于在读生来说,普通单位的实习不重要,中国那点儿找关系盖实习章的事儿人家早知道了。另外,如果不是背景过硬,北大+均分90的那种,还是越早申请越好,十月金,十一月银,十二月人家都放假了。一月开始就是第二批申请了。雅思成绩可以补交,先拿到conditional的offer再说。6、有问题直接发邮件给小秘,国外大学基本上每封邮件都必回,很礼貌。紧急的打电话过去。7、申请费用visa和mastercard都能付,没有的让父母提前办,好像要二十来天才能下来。8、办签证要开存款证明,为了避免麻烦建议在中行存自己名下存满28天。中行开的证明是中英文,省去了翻译麻烦。至于脑袋缺根筋存在父母名下的,比如我,到时候会要求递交户口本,去派出所开父女关系证明,出生证明,担保信等等一系列,而且还得翻译。9、申请的时候英文版翻译可以找过了专八的同学,让他/她给你专八号,不需要找专门的翻译社去翻译。但是签证要求是只要出现了中文字样的(包括中文章)都得翻译成英文,而且得有翻译资格的人的签名和盖章,前几年专八证可以,听说今年不行了。怕被拒签,当时我找了一家翻译社翻译,不发链接了,淘宝上一大堆,自己搜。--------------------------关于为什么不找中介:只说英国申请。一是中介不会像你一样对自己的事儿上心,PS和推荐信都是套模板,十分钟一篇推荐信的质量你能信么。二是很多中介是申请不上退款的,所以为了赚钱都会给你推荐相对于你条件来说较低的学校来保底。中介给你申上什么学校,以你自己能力绝对能申上更好的学校。三最重要。最开始大家都觉得麻烦,谁都是第一次上手。DIY签证那会儿急的都快哭了。但是要是觉得这点儿事儿都麻烦,出国后你大概会觉得崩溃吧。-----------接下来再说一说出国之前应该注意的几点,如何最大化的整理行李箱这种攻略大家经常能找到,我就说说容易被忽视的几点吧:1. 各种网站账号取消手机绑定。尤其是微信!!!这一点真是大写加粗的重要!!很多人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出国,之前大多数都会使用大学所在地的常用手机注册了各种网站,大众点评/美团/去哪儿/携程,但实际上我们回国用的手机一定不太可能是之前这个,如果不取消绑定的话会非常非常非常麻烦。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下,有些网站是必须绑定个手机的,也就是说你必须找个亲友的手机号暂时先转移下,回国以后有了常用手机号之后再移过来。答主当时就建了个excel把所有解除绑定外加转移绑定的网站都记录下来。尤其是微信,我身边血淋淋的找不到微信丢失所有联系人的惨剧数不胜数。2. 省钱小妙招,直接找上一届即将回国的学姐学长去买耐用品。很多人说带着足够钱就能在uk买到任何你想要的。一个大大的白眼扔给你,电饭煲豆浆机菜刀这种中国特色家电你就去好好找去吧。每逢回国/出国季,总有大批量学姐学长的大甩卖,和他们谈好价,约好碰头地点,很多东西是没有必要从国内带过去的。豆瓣小组的留学生小组大家可以逛逛,转换插头这种东西真的就能随手买了。3. 足够多的必需急救药品。这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开药很麻烦,感冒冲剂退烧药这种随手就带上吧,NHS的排队时间我就不多说了,当年牙疼排了一个月的队也是无耐。当然除了随身药品之外也说一下医疗问题。大家真的要注意身体,在国外生病了不仅看病贵,还有六个月的真空期。比如说英国虽然NHS可以免费,但是前六个月生了病的话还是很头疼的。大家可以试试留学险,购买一些留学保障,价格也不贵。我当时也买了份安联,除了医疗险,还有一些亲属探望、自驾的保障,可以选择自己customized的那种。4. 另外最后想说一点就是将微信绑定好银行卡,国内朋友给你转钱什么的还得靠这个 ,需要给别人代购的伙伴们也最好都绑定下,不然转账还挺麻烦的。去年申请看了好多太傻前辈经验,也有好多同学过来问如何申请,终于系统地写下了,回馈社会。
长文慎入!认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本科的不懂,说说硕士申美帝哈。仅限环境工程及科学等相关专业。但我相信从申请整个流程来说有相通之处。先摆结论:1. 留学中介主要就是卖一个信息差。2. 个人资源好的话留学中介帮不了你太多实际有效影响申请结果的东西。(个人资源指:父母学历、交往圈子与学术界有较大联系,国内导师牛逼,自己牛逼)3. 懒人请找中介。申请条件差英语也差的请找中介。4. 土豪请随意5. 中介对小专业了解不比你多。申请背景(学渣一个):帝都某女校,GPA3.48(怎么算都上不了3.5),托福107,GRE 328+3.5中科院打杂1年,论文蹭了一两篇,澳洲交换一学期,美国活动两次,学校活动就一个模联副主席。申请找了留学中介。想申请研究型硕士,以后想读PHD或者JD。首先来击破留学机构的几大有诱惑的忽悠~1. 保证伸到dream school单子上的学校看起来特牛逼是吧哈哈哈。当年我根中介选校的单子一共15个,全申的硕士/davis申的博士,他们都有:(顺便我不负责任地推荐几个保底校给跟我背景差不多的同学)1.
Cornell (MENG申请难度不大,MS要求较高,这个我俩都申了只录了MENG)2.
(较难)3.
CMU (环境专业同学推荐申请,难度不大,还给1万3的奖,学风严谨,进来当码农哈哈!)4.
(适合有工作经历的,然后国内的不要申了,耶鲁和清华环境学院签了个协议直接要他们的硕士,我估计以后我这种普通人国内能申请上的机会不大了。)5.
(申请难度不大)6.
Stanford (难)7.
(较难)8.
(较难)10.
JHU (申请难度不大,还给我奖了)11.
(还可以,这个真的不知道了)12.
Purdue (申请难度不大)13.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申请难度一般)14.
Columbia (申请难度不大)15. NW (申请难度不大)猜猜我最后中了几个……除了大S、伯克利、UIUC、Yale其他我都录了。看起来申请结果特别好,每天就是收录取收录取,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最想去的三所都没录我,其实这也怪我自己水平够不上这些学校。有的人看到这里说诶留学中介不是帮你把学校申的还可以吗?我一开始也觉得哎呀只要能上这些学校就行了,但是在后续准备工作中,越了解这些项目和教授,就越发现其实更加要紧的是这些program本身的区别和质量。比如meng和Ms到底有什么区别,中介是完全不会告诉你的,他们自己也不搞不太清楚。但是留学的小伙伴们清楚这里面区别可大了……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个院下面的项目,水平也参差不齐,录取难度不一。而在留学中介这里他只会说:“我帮你申上了XXX哦!”这其实也跟国内家长和学生们只认识名校、只想去名校的心态有关。并不是黑大家,我还心心念念只想去耶鲁呢,只能是PHD的时候努努力了/(ㄒoㄒ)/~~总之,请各位同学不要看了留学中介说今年录了多少哥大康奈尔斯坦福就屁颠屁颠的签合同,一定要仔细考察个人水平和申请状况。比如环工专业哥大就是保底校,说出去是个常春藤,最后连实习也找不到的是自己哟。不过这可能也不怪哥大,环境工程就是个坑……关于个人水平这个,虽然大家老是口口相传一些传奇申请故事,还有什么美帝就是看中整体素质,录取不录取看缘分。但是你GPA不到3,托福不到80,这论文也没有那活动也不参加,就不要再自我感觉甚高了。一般来说三围一卡,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2. 文书写作如果你属于英语水平不错的同学(再此粗粗画一条托福100的线),那么你一定会看不上文书老师的写作。大部分留学中介的文书的写作流程是:同学你自己写个中文稿吧,然后我们给你翻译。然后翻译的还有语法错误。我当时就是本着人与人要相互信任的原则放心的让他们写文书,结果写出来我就怒了!最后是我和我妈熬夜写了一份PS,然后反复改了40版才成型。有人说你自己要是不参与进来文书的构思,人家当然没法给你写好啦。我想说,我构思是构思,但是你比我写的语言、语法、句式还差是几个意思?而且文书这东西,一旦他们写了个稿,同学们自己再创作就受限制了,建议大家有语言水平的还是自己主笔写。3. 网申服务现在大家一申请学校,动辄10所8所的填材料,搞推荐信,Phd学生还要忙着陶瓷。有的人就觉得好麻烦啊,这种机械式的工作还是交给别人来弄吧我还要写毕业论文(出去玩儿)呢!!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又是个极度不放心别人办事情的操心命,于是某天半夜睡不着就登陆了安娜堡的网申。然后我发现我的项目选错了。彻底的错。从此不要跟我谈相信中介……这样的错误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不想本来学哲学后来学物理的话,我建议你还是自己踏踏实实的填写。4. 留学后服务这里面包括办签证体检等服务。我想说你真的要付4-6万块钱(北京都这个价),来让别人帮你搞这个吗?中文的你都搞不定,你去美帝了怎么办?而且那时候临近毕业每天屁事儿没有,还不赶紧熟悉熟悉美帝国主义的办事流程?说完了留学中介常用的一些引诱手段,我再来说一下中介常用的一些招数和错误。1. 打压你!!!说到这一点我好气,留学中介为了达到自己的录取承会故意把你能达到的学校和项目层次说低。我第一次去的是NUTS留学,没错我就点名说了!出来一个小姑娘就说:你GPA也不行托福也不行GRE也不行又不是清华的,我给你申50-100的学校吧。这他妈的能忍?当时我真是又生气又伤心,害怕自己想出国想了4年最后得不到一个好结果。再说我虽然三围都不高,但是也没有一个特明显的短板啊!!!!凭啥这么说我啊!!!!后来录取结果虽然不够把他们踹到天边,但也够打打他们的脸了。留学中介的目的是先把你的预期降低,觉得自己那不行这不行(留学里面大神实在太多,随便举个例子你都觉得自己差的不信),本来能申20名的让他们给你忽悠成能申50名就不错了,最后给你申个30名你觉得哇塞留学中介好流弊啊………………就是这样的。2. 不懂装懂现在出国的一般都是金融啊会计啊CS等专业,环境工程实在是个小学科,很少有人申请。我个人感觉也是比较容易拿录取(AD)的学科,因为各个学校做传统的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的学院都很穷,需要大家来交学费哈哈哈。金融会计等专业申请人多,自身条件要求语言成绩高,GPA高才有录取。但是同样要求金融3.8才能录取的学校,可能环工只要3.5就能录了。但是大部分中介(尤其是中小型),都没有太多这样的经验。这一点翻开他们给你的往年录取名录就能看出来。所以小专业我真的不太建议太听留学机构的,自己从师兄师姐、留学论坛上吸取信息要比他们更新更快更准确。========================================================最后总结一下,有的人可能会说你并不能分清楚到底是中介帮你申请到了学校还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或者水平就到那里。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我申校的时候自己做了哪些工作/作弊:我父母帮我能打招呼的都打招呼了。我的文书是美帝校某工科院长给我一字一句坐我旁边润色的,改了三次。不仅是PS就连很多人不重视懒得写的option文章,我都是和我妈咪一起一句一句的揣摩逻辑和用词写的。留学中介:CV排版,填网申,收钱。最后花费4万8千中介费,不含网申费。3万8提前付款,1万2名校择校费。我最后去的是NYU。 是一个我自己花2天时间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申请的学校,没有中介参与。项目和我所做科研最MATCH,并且已经不是环工了,而是公共卫生。录的全奖MS(tuition+生活费15K刀)。4万8千块能买多少好吃的啊!!!!==================================================================环工小朋友有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哈!!!我私信关了。祝大家申请顺利
又是这个问题。。。看来我当初花一个章节的篇幅去讨论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的。做一个在这个行业里呆了8年的人,说点自己的观点吧。尽量做到我认为的客观。要想判断我这个人说话靠谱不靠谱,在这个行业是不是有一定年头,那么可以去看看 和 这两个帖子。出国留学是否需要中介,这还是我一再强调的,是个Case by case的问题。就像租房子一样,有人能给自己找到房源,自己租,有人找不到,或者没时间,就会找租房的中介。因此,大家需要问自己,到底自己这种情况是不是需要,这才是最关键的。留学中介,之所以有人说好,有人骂,这个问题就像我在 这篇文章里面讨论的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我建议大家首先先去了解到底什么是留学中介。简单来说,就是在当初网络不发达,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时候,有些机构通过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和国外的学校或者机构建立合作,成为桥梁,将国内的学生送到国外。这种服务存在的主要国家是以英联邦为主的以教育为产业的国家,比如英国,澳洲,新西兰等地。而像美国,由于签证政策非常严格,即使能够拿到录取通知,也不能拿到签证进入美国。(如果大家可能不知道像2005年清华的一个拿到哥大PhD全奖录取的学生被拒的事实,但是肯定对中国合伙人里面成东青的被拒有一定了解了)所以,2005年之前基本没有中介碰美国业务。所以我2006年开始专业从事美国申请,是我一直引以为自豪,自信自己是美国申请领域先驱级人物的原因。(谁要是说自己做了十几年美国申请,我都会打个大大的问号)说上面这段话,是想告诉大家现在大家很混乱的一个真正的原因是:像以英联邦为代表的分数够了就可以被录取的留学国家,是中介的市场,价格也很便宜,几千到一两万就能全包。因为他们主要是通过代理学校的返佣来获利的。而且这种国家申请技术含量很低,流水线作业,所以只要量上来,就能赚钱。但是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加上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对大陆的签证政策放开,美国大学也加大了国际学生的招生力度(国际学生的学费一般是本州学生的一倍以上),所以越来越多的中介机构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就开始做这块儿业务。而美国的申请,同英联邦常见的代理学校有着巨大的不同,因为竞争激烈,除了硬件之外,还会考察软件。这种申请里面就有很大的技术含量了。所以我们当时是一种咨询的理念来从事高端留学申请的服务工作的,既留学咨询。这样的一种变化,就导致了更多的混乱。因为绝大多数国人根本不知道,留学机构里头有叫留学咨询和留学中介这两种模式。早起的留学中介,以自己的中介服务模式来做美国,所以质量很次。口碑很差,学生找中介,真的不如DIY。于是中介就开始学留学咨询,研究美国申请。做得好的公司,因为人力物力不错,所以慢慢的也能做出一些不错的case了。但是因为咨询和中介模式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思路理念,而美国的大学风格迥异。所以即使中介学得有点像了,但是这种代理模式里面,由于学生不能参与,如果碰到不靠谱的员工,被耽误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自己的申请明明因为没有被递交,但他的顾问会告诉他是因为水平不够。或者碰到业务能力不强的顾问,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不到帮助。(那时候来什么美国的基本都有两下子。像我06年的学生,一多半都是拿PhD全奖出国的。那时候做本科申请,UIUC都是绝对的保底学校。)具体关于咨询和中介的区别见: 和 这两篇文章。稍微有点跑题。话说回来,留学到底是不是需要找中介的问题,在我看来,如果你是想申请那种竞争不激烈的学校,家里有钱,又不想麻烦,那么就可以找中介,那么你可以很省事。花个几千块就有人能做,贵一点也就是一万来块。如果自己英语水平不错,成绩也不错,那么去英联邦这种国家,自己DIY就行了。像英国,除了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和LSE这些所学校,其他的学校,我们都不太做。因为竞争不激烈,只要分数够了,文书正常写写就能去。而像美国的top100,甚至top150,加拿大的top20,新加坡的NUS和NTU,香港的港大,港科技港中文那几所学校,如果想申请的话,就需要进行具体的判断了。具体的情况我在 里面有讨论。“目前流行的方式有DIY,找咨询,找中介三种模式。1) DIYDIY是目前美国留学申请群体中最主要的方式。越来越多的英联邦国家申请者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了。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自己全方面了解和掌握自己的申请过程,DIYer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非常大的锻炼。DIY的劣势在于,由于对国外大学的申请流程和招生模式、理念缺乏了解,在申请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尤其是在美国大学的申请过程中。因为其人才筛选制度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制度,非常灵活和人性化,这对于国内从小一考定终身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产生误会,用之前的固定思维模式去套用美国申请,因此会充满困惑。虽然网络的应用使信息变得更容易获取,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网提供的免费有效资源越多,产生困惑的人越多。在我看来,适合DIY的人有三大特点:首先有着非常强的自主能力,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其次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第三是逻辑判断能力强。第一点较好理解,就是能够让自己在这条比较难走的路上一直坚持下来。第二点可能有人会理解为成绩好,班级排名高就行。这种观点我只能说是片面的。我所谓的学习能力是指综合学习能力,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很快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而不仅仅是课程学习成绩好。国外的招生理念和国内的筛选理念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申请者必须能够很快通过学习,了解这种新的制度的核心理念。第三点也很重要,因为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信息错综复杂,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有2种甚至更多的答案,而且答案有可能截然相反。如果申请者不能具备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那么将难以应对,丢失方向。除了个人需要具备的这三点特点,DIYer还需要一个客观环境,就是留学氛围。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奋斗,那么自己需要探索道路的成本将会大很多。这就是为什么清华北大等几个中国传统留学学校,一个班有一大半的人留学成功,而其他一些优秀学校可能一个班只有一两个人成功的原因。不是学生群体实力差距有这么大,而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有效信息资源,他们犯错的几率大,花的成本大。 2) 找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就是桥接申请者和学校。申请者有留学意愿,但不知道如何操作,而学校有招生需求,但因为学校实力地位问题,缺乏足够的生源,或者说希望能够通过多招生赚更多的钱。因此中介通过和这些学校合作,代理学校招生。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只要选择中介,中介主推的那几所学校一定能够获得录取。而这种形式更多比较适合自理能力较差,或者高中、本科成绩不理想,家里经济实力不错,不适合国内教育形式的学生,迫切希望体验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以达到提升自己实力的目的。个人认为,中介比较大的先天缺陷是由于将学生送去代理的学校,可以拿到中介费和学校给的返点。因此在这个层面上,中介与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中介机构将更愿意将学生送去代理的学校,而不是真正最适合学生的学校(比如学生想自己申请一些好学校,很多中介都会限制学生申请)。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判断中介推荐的学校是不是适合自己的需求,或者在和中介机构签订合同时进行相应的约定,那么有可能会达不到自己的留学目标。 3) 找咨询机构咨询机构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已专门的信息、知识和经验为资源,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留学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决策性建议,从而帮助申请者最高效的实现自己的申请目标。如果用通俗的解释就是:用咨询师的经验带领学生最直的走完DIY过程。在留学领域,咨询机构对于那些拥有强大学术资源,良好留学氛围的学生来说意义不是那么大,比如清华北大中科大年级排名前5的学生,由于学校同国外优秀高校有着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所以这些学生只要找到方向匹配的教授,只需要完成申请就可以,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就可以拿到offer(全奖)。但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实力,希望冲击更好目标的学生来说,那么咨询机构就可以起到相应的价值。就像经过笔者的指导,其学生可以在年级排名中等(top15%)其他硬件不是那么足够突出的情况下获得全校当年奖学金额度最高,学校实力最好的offer。我认为,随着国人对留学的认识加深,咨询将成为未来中国留学行业的最主要的方式。因为这是1+1﹥2的模式,利用咨询师对于申请的研究和了解,结合申请者自身对于专业的掌握实现最佳的申请。现在众多留学中介纷纷开始涉及美国申请,学习和采用咨询模式就很好的证明了我的观点。不过,由于咨询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国人对于咨询这一行业本就缺乏足够认识,更不提留学咨询了。在某个国内著名留学咨询机构的市场总监眼中,咨询与中介的最大区别竟然是“全额退费”。。。实在让我汗流不已~~虽然,由于客户群体认知越来越高,对原先中介代理之学校并不满意,中介机构为了进入这部分原先并不熟悉的高端市场(这些人群原来都是DIY的)也纷纷机构内部开辟咨询项目。然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中介在帮客户申请期望学校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代理的学校推荐给客户。(利益是商人永恒的追求)这种学校100%能走,没有任何风险,不存在纯咨询机构做不成最后退款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将很难有动力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学校录取的深入研究上,因为人的本性还是懒惰的。所以如果中介机构不能讲咨询和中介两个部分彻底分开,将很难为客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咨询,更多还是依靠市场宣传,靠学生自身的素质。所以申请者如果考虑找咨询机构帮助,一定需要睁大眼睛,好好考察咨询机构和咨询师的实力。只有一名真正优秀的咨询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最后,我可以非常有把握的说,有很多学生不会非常认真的把我上面所说得内容,尤其是我给出的相关链接认真看完。而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有真么多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想做功课,不去研究,等着别人告诉自己答案,那么你只能靠运气了。所以,大家自己去做判断吧。--------经过这段时间和大量学生和家长的接触,我发现这类问题真的是大家非常迷糊的地方。好不容易搞懂的人,都去美国了。所以我干脆花点时间来给大家做一系列的视频,跟大家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吧。。。提前声明,因为本人一直以来就不太上镜,加上确实很忙,所以视频有些细节做得不是很令我满意。但是因为这段时间是大家找机构的时间,所以就不管这么多了。内容应该还可以~中介资质,当代留学行业最大的谎言:为什么中介适合普通申请,咨询更适合高端申请:中介们那些名校案例都是从哪儿来的:后面还有陆续几集,到时候再更新吧~-------------后记:举个例子: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当我在这里的回答得到很多点赞后,排位靠上时,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时,几乎天天有人私信我。而 里面的完全一样的回答却很少有人看见。当初我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了,但是想想确实如果能让一些学生看到,搞明白这个问题,对他们是好事,所以就贴了。我知道做足够的功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我在豆瓣寄托的帖子,有人只是看到是个摩天大楼,就直接上来提问,而有些则会把帖子翻个几十页,这就是区别)就像同样是一篇文章,我去年写的很少有人关注,而今年却上了新浪的教育首版,被推荐。我还是我,我说的东西,还是我在3年前说的东西,现在,当我出书,博客知名度高了,我的观点就更容易被接受了;而三年前的我的一样的观点,即使我告诉家长,学生,也很难被接受。那么我在想:大家真正关心的是观点本身呢,还是说观点的这个人呢?本来不想提这些,其实我现在已经非常理解和接受这些现象。但是想想,关心这个问题的,多数是想留学的,那么critical thinking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于是,说点闲话吧。有闲心的看看就好了~
谢邀!同学你好,其实类似的问题,康石石已经回答过一次了,还有一些专门的文章和是否需要找中介有关,现在罗列出来,你可以参考一下,个人认为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自己解决(例如:),不一定非要找留学中介,毕竟现在是资讯发达的时代,比如你在知乎上就可以找到各种申请攻略,很多大V还是相当负责任的,回答的也比较专业。让我们现在具体展开来说,DIY和找中介的好处和坏处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是通过对比来体现的,所以接下来我会先简单总结一下两者的好处和坏处,然后通过举例子的形式来告诉大家两者的利弊,不过大多数例子都是偏向DIY的,找中介的好处你直接看中介广告可能会更直接。DIY的好处在于省钱、不怕被坑、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反过来看,它的坏处就是相当的费时费力,可能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可避免),而且对你本身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自己英语水平不高可能DIY实现起来比较困难。找中介的好处在于有人告诉你该干嘛,也有人帮你做材料、办理一系列申请流程、申签证什么的。好一点的还会帮你申那些需要独立递交申请的奖学金,虽然可能是收费项目。但是,有时想到找中介的坏处除了费钱之外,其他也是蛮触目惊心的,毕竟身边真心不缺这样的例子,详情见下文。————————————————以下都是例子————————————————1、德艺双馨的中介顾问和文书老师可以在你申请时告诉你各种你必须要知道的常识,帮你写各种申请材料,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你应该干什么,碰到那种中介老师那就真的是只要配合就行了。比如,他们会告诉你艺术生在递交申请表格和作品集的时候都只能递交一次,材料递交上去之后就无法修改,所以必须在递交之前确定内容正确,多次递交的话直接会被学校视为无效申请。这些东西你也可以直接在学校的官网上看到,而且一般都是加粗加黑单独一行的醒目提示,当然,前提是,你英语不错,能看得懂。除此之外,好一点的中介在其他各个方面也更专业,比如给学校发邮件问问题的事情上。在这里也甩一条常识吧,给学校发邮件问问题的时候,前面不要那么多铺垫,比如说原因啊、自己对学校的敬仰之情啊之类的,直接说自己是谁,然后问问题就好了。2、反过来说,如果遇到不幸遇到一些不太负责任的中介体验可能就是百般折磨。套用一句名言的格式来说就是:优秀的中介服务在体验上都是相似的,恶劣的中介服务在体验上却各有各的不同。例子1:一般中介在艺术设计方面的资料库和认知都有一定缺失,因为他们的主营服务是文理专业学生的申请,这一点可以直接从他们给你看的成功案例和宣传册中体现出来。我之前有个申请陶瓷专业的学生找了个中介,一般来说中介平常做得最多的是文理专业的申请,不知道艺术专业的具体分类,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分类。她的中介也不例外,除了只找到些排名靠后的艺术学校,结果在帮学生选校的时候有好几个学校直接找的是工业设计。连专业都分不清,什么是景观设计、什么是城市设计、什么是多媒体设计、什么是交互设计、什么是工业设计、什么是陶瓷设计。所以,中介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另外,中介在帮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办理申请推荐院校的时候,比较倾向于推荐学生上综合大学而非类似SAIC、RISD这样的专业艺术设计院校,查院校排名也都是看综合排名而不是专业排名。因为他们过往经验的原因,他们或多或少的还是会把学生引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有些更夸张的可能会对学生说,某某学校没这个艺术专业或者前途不如商科好什么的,然后让学生报中介熟悉的专业,有些顾问在服务的时候是以自己的专长与利益为导向的。例子2:现在语言机构也是有办中介业务的,但是,因为他们的主营项目还是在语言上,所以会更多的利用机会向同学们推销语言培训服务,而且有些可能是没有必要的课程。之前有个同学找我咨询问题,她在某语言机构报托福,申的是时装设计专业的硕士,结果被推荐考GRE或者GMAT,然后她也报了。但是事实上除了建筑、艺术管理、时尚管理和策展专业会需要用到这几个考试之外,其他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都是只要托福雅思就够了。语言机构的服务最少也是好几千,高点的几万都有,对于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冤枉钱。另外,有些语言机构的中介实际上是外包的,所以在中介服务质量上的把关肯定不如自己的主营项目强。例子3:留学中介机构的人员流动是很频繁的。我有学生办一次申请换了3个中介老师,因为之前的都离职了,而且中介老师的职业操守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碰到负责的中介老师会在离职前把你的申请材料完整无缺地转给自己的同事,但是遇到不负责的真的就是一走了之,然后电话QQ微信全不理人的那种。比如我那个换了3个中介老师的学生,就是因为碰到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结果材料全都找不着,在找中介闹了好几次以后,新接手的中介老师才拖拖拉拉的从不知道哪里找到了她的申请材料。不管是谁都不想碰到这样的服务体验吧。例子4:还是留学中介机构的人员问题。碰到没有职业操守的中介老师,你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内幕消息,比如我有关系可以包你上国外XX大学,只要你给我多少多少钱,我就可以帮你疏通关系什么的。可这其实是一种比较低级的欺瞒,但是有时就是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面前奏效。还是自己身边的例子,被骗了30万,然后中介老师人间蒸发,现在还在调查中。例子5:中介老师在不专业或者不敬业的时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去年某学生A在某机构办了申请,在申请截止日期过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消息,学生怀疑中介根本没帮他办申请,于是找了家长过去闹,后边中介内部查了发现是在信息对接的时候漏掉了,确实没给学生办申请,但是与其老老实实的承认错误,中介找人P了几个拒信给学生。学生B,还是时装设计专业,申伦艺圣马丁,然后她的中介说不用递交作品集。另外,中介机构一旦交钱,遇到问题申诉,退回全款几乎没有可能,找回一半就不错了。例子6:套磁。到现在我还能听到有中介说艺术设计留学,特别是英美院校的艺术设计留学申请是需要套磁的,当康石石现在还能偶然间听到这样的事情时,真的是挺无语的。艺术设计和普通的文理专业不同,院校本身鼓励的就是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在国外留学的时候都是老师指导你做自己的项目,不是你跟着老师做老师的项目,所以说,没什么瓷好套,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把自己的作品和项目计划书(比如伦艺)做好。————————————————以上都是例子————————————————例子还有很多,但是以上几个例子已经能够说明我要表达的意思,说多了也只是增加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留学找中介还是靠自己,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能力和态度。有的学生觉得和朋友吃饭喝酒重要,和同学出国旅游重要,和闺蜜淘宝京东重要,什么事情的时间都不能挪为它用,但就是不愿意花时间看一些跟留学申请相关的信息。对于这样的同学,可以老老实实报中介,找个规模比较大、口碑比较好的,然后好好配合人家,多盯着点自己的进度,但千万不可放羊撒手。按康石石个人意见来说,我比较建议大家偏向DIY,毕竟以上的问题在DIY时是都可以避免的,平时多看一些网页,多去搜集和了解一些相关信息(比如学校官网、比如知乎、比如中介机构网站上的留学信息),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就看你愿不愿意把花在其他方面的时间用在这方面而已,网络上的东西真的有很多实用信息,找不到时大家要多找找自己的问题,坚持住,不能半途而废。对于想DIY的同学,除了刚才说的态度之外,英语很重要!国外院校本身就是鼓励学生自己申请,所以在申请时会尽自己所能给学生详细的指导,先不说官网上列得清清楚楚的申请要求和申请材料、申请方式。一般你填完申请表格以后学校就会往你邮箱里发申请指南,一步一步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做。在收到offer的时候,一般也是一个包含好几个PDF的offer pack,里边也是会告诉你接下来要干嘛、怎么干。但是,这全部的基础都是你的英语ok!最后安利一句,鼓励下准备DIY的同学:中介能做到事,基本上学生自己也可以做到,就是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去学习而已。基本一轮DIY申请之后,你自己就是半个中介专家了。希望能帮到你,有问题再问—————————————————————如艺术留学,欢迎关注我的专栏每周二、周五晚6点,准时唠唠那些艺术留学与大家最相关的事儿如有艺术留学、院校、专业、作品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康石石约稿
出国留学是否需要中介的问题,帮你解答一下:常人申请出国留学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单独选择留学中介选择中介的利弊分析利:省时省力省心,高速快捷成功率高弊:费用昂贵,申请的学校不满意度高,个人参与少透明度低方案二:单独进行个人DIY申请选择DIY的利弊分析利:有针对性、学习锻炼的过程、可能会申请到意想不到的名校弊:耗时耗力,琐碎复杂,成功率低方案三:前期准备工作自己完成,后期申请文书选择中介选择DIY+留学文书中介的利弊分析利:省去了留学中介某学无用耗费的附加环节,也保证了申请者对资料的透明度和掌控程度弊:文书中介不了解你所申报的专业,材料撰写肤浅表面,反复修改计次收费下面是2015年某留学机构针对其学员赴美留学申报情况的统计表格(仅供参考)申请成功率:留学中介:87%>个人DIY的13%★结论:留学机构进行的留学申报成功率远高于个人DIY原因:1.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不让你申请成功岂不是自砸招牌2.留学机构内部有一批留学归国人员,通过他们的人脉关系能够拿到申报高校的第一手信息,从而帮助学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申报和写推荐信。☆甚至有留学机构的工作人员本身就在国外某高校有过招办助理的工作经验(比喻说我,不准笑,我没打广告),他们和自己留学时候学校的教授和同学多少还有些联系,多发一份e-mail或多打一个电话的事。不要说国外没有人情世故(找关系的说法),但有熟人打声招呼、推荐一下比陌生国内不知名教授的推荐信含金量要重得多。3.留学中介都有培训“田忌赛马”的课程(猜的),一等马推荐二等学校;二等马推荐三等学校;三等马推荐四等学校,为了维持他们高水准的申请成功率,牺牲你的个人能力也是“向钱看”的必然结果!留学中介:89.90%>DIY+文书中介的72.4%>个人DIY的47.2%★结论:1留学机构的留学申报成功率高于个人DIY+文书中介的合体2.DIY+文书中介的合体又高于单独的个人DIY原因:1.留学机构高成功率申报同上(抬头看)2.DIY个人申报省钱(这是最大好处),还能体验申报成功的喜悦(附加收获),文书中介能帮你解决文书格式和对应申报学校的文书要求,对症下药、投其所好自然能获得高成功率。都分析完了,剩下的是你自己的具体情况了看看下面的“留学基本10条”,你是否能满足这些条件去申报?1.学校+GPA:211还是985还是名牌?2.科研背景:有没有论文发表,有没有影响较大的项目参与情况3.工作经验和实习:跟赚钱有关的都可以涉及,商业化级别大公司的较好4.GT成绩:越高越好,拼命去刷5.推荐信:专业领域的知名教授6.个人陈述/简历:言简意赅,说清楚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就好7.竞赛:花式点缀,影响力大的竞赛成绩可以加分8.认证:学历、学位和相关证书认证,有些是硬性要求,有些是加分条件。9:经济:家庭或自己的银行存款证明10:专业领域的兴趣爱好和留学心态:是去学习不是去旅游最后想说一下个人建议一、美国留学申请的形势1、高中生占据留美读研名额:国内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高中生逐年增加——留美本科生逐年增加(万、2009年4万、万2011年3万)——留美本科生毕业后无法直接就业而大量转向读研——留美研究生越来越多(学年留美本科生为76830人)2、国内高校扩招,本科出国读研学生大幅增加:国内本科生数量越来越多——国内家庭经济宽裕的本科生也越来越多——选择留美读研的学生也越来越多。3、留学生群体发生变化:留学生群体以本科生为主,占据85%的份额。4、热门专业申请难度越来越大:CS专业在美国最好就业,因此也是最受国人喜爱的留学专业之一;统计和金融类专业申请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国内企业还是热衷于金融、财会、统计、管理,所以选择此类专业海归后能寻觅到薪水不错的工作。5、本科学校的名字越来越重要。由于选择留美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而美国名校教授在面对海量申请的时候也开始有标准地进行剔除和筛选:国内名校或中国大陆本科开始越来越受审核申请教授的青睐。如:浙江大学85分的GPA,很可能会比普通211的90分更有说服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能会面试复旦中上游的学生,而拒绝掉电子科技大学前几名的学生。赴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去年秋季美国大使馆签发的留学签证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5%左右。中国人有凑热闹的天性,凡是有“开放名额”的机会,他们就会使出浑身解数往里面钻,无论什么好大学,只要敢开放申请,绝对被挤爆。僧多了,粥就少了。“You jump,I jump”的传统思维模式让美国大学申请形势越来越严峻。自从1978年第一批52名国宝级留学生赴美深造,迄今为止,美国大学为中国培养的留学生人数已经用十万作为基本衡量单位。1.如果你对留学申请一头雾水,经济状况还不错,为避免麻烦而拿不到国外高校的office,建议你找个不错的中介(避免打广告,不具体指明哪个中介),至少能帮你省去很多中间环节,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你能拿到offer。2.如果你有足够的学习能力,那么你就自己去查找资料,自己写留学文书:个人陈述(清华本科)、推荐信(清华一堆一堆知名教授,只要你去尝试,大多数教授还是很好的)、个人简历(按照申请国家审核人愿意看到的模式去写)。3.前面两条是废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后面才是重点,你该怎么准备:各项占比如下:(1)外语成绩35%(敲门砖有木有,没砖门都不给开,口语也是个不错的加分点)(2)学术能力30%(科研能力很重要,能在外文期刊露脸也能加分,第一作者+)(3)社会能力10%(美国NB的人都跟商业营运有关,dollar很重要)(4)学习成绩15%(其实很重要,但GPA3的比较稳妥)(5)国内名校5%(客观加分项目)(6)其他项目经验和加分点成绩5%二、申请流程如下:申请时间分为秋季和春季为两大高峰,能秋季申请的尽量不要拖到第二年春季,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生都以秋季申请为例。1.GPA成绩。个人建议如果确定要留学拿个master了,那就从大一开始准备,留美高校对GPA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单科成绩(必修+选修)能超过90就不要只满足于85,能将排名定格在院系25%以上最佳。3.大三TG考试,大四全力准备!(1)想拿全额奖学金的T成绩必须达到100,家境一般的学霸留学奖学金对你来说就是一大笔能节省的消耗。不论你英语成绩有多糟糕,T成绩一定要不低于90分,越高越好,哪怕多刷几次也要尽最大可能提高T成绩,因为“还笨未必可以免托福,雅思也未必能够代替托福!”。(2)留美高校商学院的大多数项目是需要GMAT的,其它理工科则需要GRE。(3)留意申请时间。留学申请一般截止日期是1月初,也有12月初的,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就得等到来年的2-3月了。计划申请名校带奖学金的,最迟不要晚于10月15,其它情况尽量不要晚于1月。尽管偶尔有人也拖拖拉拉地折腾到了3-4月,但是个人建议不要太晚,越晚申请成功的概率可能会越低。(这也间接说明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道理)4.你所申请的专业、学位所要求的经济实力。(1)硕士自费1-2年完成,50-70万不等(2)博士大多数有全额奖学金,5年读完(3)硕士、博士就业主要看专业领域和你的个人能力,以及美国当下的经济发展状况5.你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实力(1)你所在的本科学校的影响“广度”(2)你经济财力的“厚度”(3)你个人能力的“深度”上面的3个基本因素决定了你申请美国留学的成功率,但不论怎么说,没有谁可以100%保证拿到名校offer(中介宣扬的保录取水分较多也是这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6.选择留学的学校和专业(1)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切忌盲目跟风名校。(2)自己去查阅资料申请的话,最好预留2周的时间研究择校问题。(3)在读的学生要找学校开具官方的封口成绩单(必备),在读证明和排名证明有更好,没有的话问题也不是非常大。毕业的学生须要求学校开具学位证明是必备的(英文版)。7.推荐人(1)与你所申报的学校、专业和美国那边期待获得青睐的老师的研究方向相关。(2)在你申请专业领域的研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授优先考虑。(3)3封推荐信刚好,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能从不同侧面说明你很适合申报学校、专业即可。8.留学文书写作:参考知乎前面我回答过的《出国留学申请的文书(PS、CV、WS等)怎么写?》,涵盖了基本框架和内容。9.进行网申,申请费用在100-180美元不等。去申请学校的官网,上面都有详细的说明,填起来很容易,就是比较耗时耗精力。10.TG送分,在选好学校后立即进行,赶早不赶晚。现在有不少留美高校和ets有电子送分协议,速度很快。(要反复确认是否送分成功,不要送完不管,等到被pass才恍然大悟也是很悲催的经历)。11.邮寄PS、CV、REF等材料。以往都是邮寄申报复印件,现在大多数美国院校都开始用扫描传真的形式发送材料,省时省力。等到拿到了电子版offer,原件才需要给学校审核。12.提交电子档材料的时候跟学校沟通联系,确保材料齐全。学校官网每天都会更新相关信息,记得时时关注。当然,你的e-mail也得时时关注,目前很多学生都会采用“一稿多投”的方式申报,4个学校中了2个,自己也有个选择,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也避免了漫无目的的等待一个结果。13.申请全额奖学金的可以进行“套磁”联系,虽然回复的概率很低。但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尝试,因为确实有人通过套辞的方式在申报过程中赢得了额外的加分。14.申报的学校不一,回复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学校老师会进行电话面试,这个时候你就得尽量提前准备一下自己的背景材料,研究方向等。15.大概1月左右会出来结果,可以上一些留学论坛,坐等录取结果。收到录取通知和I20表后记得确认内容是否有差错。16.大概5-8月申请办理留学签证,3周内可以搞定。购买机票、旅行箱,准备美元、银行卡和行李,等待出发前往USA深造。17.大概8月中下旬入学,找到学校就找个房子安顿下来。进了大学尽量多问,不要自己不知道还不好意思问,美国人都很热情,也很乐于帮助来留学的外国学生。关于租房子的事情,我当时就是一个黑人boy帮我解决的。18.选课、上课,偶尔找下兼职。可以提一下: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兼职最普遍的就是“海外代购”,接着是“中文家教”,餐厅服务员之类的相对较少,也不容易找到。还有学校会有些勤工助学岗位,可以多问问前辈学长,他们会很愉快地帮助你的。19.关于美国的日常生活。学业压力很大,大家都知道美国人自己也是进大学容易,出大学难。现实也是如此:英语非母语的外籍生还得克服语言障碍,尽量保证学业优秀的情况下记得不放弃任何公司实习的机会。每年暑假公司来学校招聘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记得多跑、多问,多尝试。20.端正心态。赴美留学是去学习,不是去旅行,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你是来念书找工作的,我所知道的不少学生去了那边一无是处,整天逃课鬼混,最后毕不了业作奸犯科了还有可能被开除遣送回国。劝诫所有赴美留学生,你可以高冷牛逼的学习,但不要浪费大把的金钱和大好的光阴。At Last,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部分内容参考相关材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参考)
正在申请law school的苦逼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先来介绍一下前提:本人正在DIY申请美国英国的项目,以及香港的项目。由于家里比较想我留在香港,于是找了个中介帮我申请香港的学校。据说这个中介是南部沿海省份知名中介之一。为了让爹妈少唠叨,于是就接受了他们推荐的中介,中介也很欢脱的接受了我这个case。[——前提介绍完毕]英美学校死线早于香港的学校,所以我就在漫长的8月-11月份之间,找师兄师姐要PS,开成绩单,联系推荐信,写皮埃斯和CV,自己申请英美学校。最后在11月初,PS和基本所有材料都完成了。。此时英美申请告一段落,香港中介同学开始介入,让我填中文的成长历程,给了个CV模板让我填。我辛辛苦苦填了两天发回去,希望他们能不能从我的经历中发掘出新的东西和事情。同时因为觉得他们的模板各种土鳖,所以顺手把自己申英美的PS和CV发给他们,说泥萌要参考着这种水平呀懂不懂,搞不到这种水平我是不接受的。结果——两天后,他们把我自己写好的CV和PS基本上原封不动的改了改学校名字,发回来给我。我看着他们“写”出来的PS表示很无语。这尼玛也有你的劳动啊!!!!各种大事小事不说了。总之总结如下:1、通行的东西太多,中介不会专门针对你这个program给你材料搜集的指引,于是我浪费了我大好的一堆时间去搜集很多其实根本用不上的材料。比如B等证明、在学证明、不排名证明等等;2、该要的材料没有问我要。我申请的学校是需要Writing sample的,但是在他们的资料搜集单上是完全没有这份东西,直到我提醒他们,才反应过来。直接拿了我一份coursework去改。3、PS和RL的雕琢痕迹太重,一看就是普遍的cliche,比如:cornerstone啊,fascinate me a a lot, from which I learned...【其实我找不到太多陈词滥调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没有动我的语句_(:3」∠)_】让他们改文书,还不如找两个英语好的朋友帮你改。。4.
细节很马虎,比如我推荐信老师的名字就被他们拼错了。。。然后推荐信是否要封口这种事情也不清楚,我一质疑他们,他们就推说这是我们申请的惯例,多少多少同学都是这么做的。比如,他们告诉我要三封推荐信,我辛辛苦苦联系第三位教授给我写,网申的时候一看,只有两个空格给我填referee。然后我问他们,他们就说,啊我们往年有的同学后来被要求提交第三封耶~5. 网申系统开放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通知我……总而言之,就是本来是应该省事儿的事情,结果要我一遍又一遍的自己反复自己check和弄清楚。所以我建议,一定要DIY!!!!! 对DIY的同学,有几点建议:1)DIY的同学一定要早早(比如大二)就开始积攒一些出国的资源,比如认识一两个学校的外教(方便未来改PS),熟悉一些出国的师兄师姐(给你提供一些PS的样本和模仿对象),积极参加学校的交流活动和项目(套推荐信,自己申请的时候就不用那么拙计的写推荐信,还要变文笔免得和PS一看就出自同一个人);2)不要过分依赖中介说的东西,他们都是general而且in case的!!他们获得的信息和你在学校官网认认真真做research获得的信息是一样的,所以在申请之前,耐耐心心的列一个学校的表格,里面包括PS要求,托福成绩下限,Deadline等等之类信息,做好research之后才对自己的任务有清楚的认识。3)申请学校绝对是让你熟悉各校网站的最好机会,看多了英文密密麻麻的网站,你以后出去读书一定没问题的o( ̄ヘ ̄o#) !无思路吐槽加建议就说到这里,要去网申了嗯~ o(* ̄▽ ̄*)o
我想建议所有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来准备日本硕士阶段留学的同学不要通过中介申请。留学不是申上了就万事大吉的,要考虑到后面实际读的几年和能否毕业。如果通过中介而不是自己的实际能力去申请,有可能吃很大苦头。在日本,大部分硕士不是像美国一样通过申请就完事的。通常我们去“申请”的只是一个旁听生资格,要成为正式硕士,绝大多数都要通过考试才行。那么好了,那些中介收了你大量的钱,给你写了完美的研究计划和邮件,假设真的为你申上了一个大大超过你自身能力的学校,最后你开始考试,两三年考不上,又不甘心中介给你找的好学校。这不是坑爹是什么?中介才不会管后面的事情呢。就算你考上了,如果没有相应的语言能力和科研能力,那之后的两年,三年,就等着受苦吧……中介的好处是什么?拥有信息,和经验。也就是他们知晓各个学校的情况,并且能帮你准备好留学的材料。日本留学没有太好的论坛和资源,所以很多人在不知道如何准备以及行动已晚的时候求助于中介,也的确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他能提供的,也仅仅是一个建议申请学校的list,还有研究计划和邮件写法而已。语言考试和成绩之类还是帮不上忙。那为什么我们要为了这些明明自己可以花点时间搞定的文件,投入那么多金钱呢?正因为如此,为了支持DIY的同学,我开了这样的专栏:, 从头给大家讲解留学日本的各种知识和材料的写法。看完这些文章你就知道该怎么自己申请了,都不用20分钟。干嘛要花钱?通过这些专栏文章,我想尽可能给大家提供这些目前还几乎是空白状态的信息和经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对待申请这回事情,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和自己能力相符合的offer。凡事要考虑长远,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申请结果而一掷千金,更要为了那之后顺利的留学生活以及毕业着想。
留学用不用中介,完全在于自己。但是现在许多人为了图省事,可能都去找留学中介 去了额。但是留学中介,我们也是需要分三六九等。并不是只靠规模上来看留学中介公司是否好。 公司小的不一定就比公司大的申办留学成功率低,但是,从规模上看,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大留学公司的相对发展的更加快一点,申请国家的覆盖面更加广一些!比如天道留学的美国加拿大,高端留学做的非常好,比如启德,金吉列许多公司的口碑也相对不错!所以关键还是看学生能否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公司,这样才是最好的一种留学保障!所以选不选留学中介,关键还是在于自己!
我相信会对这个问题的产生疑问的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考虑过留学机构。其实无论找不找留学机构,在申请过程中,都要做到proactive。如果你申请的是冷门专业,没有学长学姐的帮助,那就联系教授,本校教授是你最好的资源。如果你是高中申请出国,身边没有很多案例,那就从网上找已经入学的前辈,争取获得更多的信息。
信息是申请中最关键的一环,关于学校的信息,关于学校所在城市的信息,关于现在在读学生的信息,关于学校对文书的喜好等等。例如,很多申请者在申请的时候会想回应父母的期望。对于很多期望给孩子最好教育的家长们来说,他们知道IvyLeague学校好,但是每所学校的特色,学生的优势,他们其实并不清楚。大部分家长只知道能进去的学生很厉害,社会认可度高。但其实对于IvyLeague来说,申请者的性格与承压力更重要。宾大最近本科生自杀事件一起接一起,学生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说,关于学校的信息越多越好,毕竟出国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如果留学机构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我觉得找合适的留学机构也未尝不可。申请是不断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就算找留学机构也不要让别人决定你的人生。不是说把所有的事情扔给留学机构就好,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主动权永远在你手中。否则,即便是申请到了好学校,你之后的几年也会为此付出代价。有句话说的好,今日吃的苦都是多年前犯的傻。申请最佳的结果是被自己认定的学校录取。仅凭一个学校排名,或者说自己理想中的学校模样就作出决定,那是要误终身的。我个人比较享受探索的过程,对申请的方向也比较了解,所以选择了DIY。当然在申请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推荐信。很多时候,国内教授推荐信都是学生自己写的。一般申请研究生或者博士的时候都需要3封推荐信。写推荐信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申请者的某项优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和教授关系亲疏;教授的头衔等等。即便考虑到了这些,不同的申请信应该有不同的文风,逻辑等等。我尽最大努力写了三封不同的推荐信,至于文风与逻辑,实在是有点超纲.推荐信润色的话,可以参考做到proactive,那么相信找不找留学机构对于你来说,就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留学机构只是让你多一种选择。不管怎么说,对于申请者来说,不断提升自己软实力是王道。对于留学机构来说,如何帮助申请者提升软实力,提升中国留学生在其它国家学生眼中的形象是未来发展趋势。
你好,我们的微信平台发过一篇类似的文章,链接如下 下面是我的回答------------要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我大概可以写一本书。对于有一些同学来说,DIY是可以的,尤其对于那些不打算进入顶尖学校的同学。很多中国学
生并不清楚的是,并且很多大学和中介不提供的信息是,很多学校是依据数字来决定录取。这些数字不像高考分数那样学生马上就可以知道哪些学校可以上,哪些不
可以。美国大学的录取分数是好几个分数的综合:好的托福分数,加上成绩单分数,加上高于平均分25%的标准化成绩,加上支付全部学费的能力。有这些能力的
学生会被很多学校录取。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DIY。而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学生想申请竞争激烈的排名前100或前200的学校,那么寻找专
业的并且信得过的升学顾问便是不错的选择。尤其申请the top of the
top的学校,这些学校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好学校的录取率是个位数或者在10%-20%。但是这里要注意,所有申请这些学校的学生都首先经过了自我删选
-那些成绩平平的不会申请哈佛,顶尖学生也不会申请100开外的学校-也就是说申请这些好学校的学生本身实力就比较相近也都很优秀,基本上都有机会被录
取,然而录取率还是只有那么低。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顾问帮助他们stand
out,帮助他们在所有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选择顾问要考虑,这个人是否有在美国教育界工作的经历,是否有职业道德。顾问要指导你的文书、课外活动、如何联
系学校、面试、确认对学校的兴趣等。很多好学校收到大量的中国学生的申请。他们都有非常好的数字:高GPA、高排名、100分以上的托福、2100以上的
SAT,750以上的SAT
II等。但是,这些数字并不能保证学生进入这些学校。“综合考量”意味着招生官们不单看分数,还会看学生发出的声音,学生做过的事情,学生的经历,以及和
其他申请者的不同之处。更多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平台Thank you for
your question. It would take a whole book to answer this completely. For some
students, DIY is fine.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student who are not
looking to get accepted to the more elite universities in the US or other
places around the globe. What many Chinese students do not know, in part
because agents and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do not give good information, is
that most schools use numbers to determine admission. These numbers are not
quite as clear as a Gaokao score in terms of knowing immediately what school a
student will get in to. The numbers a student will need consist of a good TOEFL score, an
official transcript with strong grades, SAT scores that are above the top
25% of a moderately selective school’ s mean score, and the ability to pay full
fees. Students who have all these numbers will be accepted to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over 300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S. There is no need for an
agent unless you need help narrowing down the kind of school you want to go to.
Some student are paying agents far too much to help them get into schools they
could have applied and been admitted to themselves.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students who are trying to get admitted to elite schools (ones
are ranked in the top 100-20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y wish to get help
from a consultant or agent that you can trust. Getting in to the top of the top
schools is incredibly competitive. Students who want to learn ways that will
help them stand out and that will help them succeed when they arrive at the
school should look for experts who have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students, have
experience with US schools, either by attending them or working for them, and
have an ethical approach to what you will pay and what materials you will
submit. Given that the acceptance rate for top schools is quite low, having
someone to advise you about essays, activities, outreach to schools, interviews
and demonstrating interest can be very useful and worth the investment. The
most selective schools have many Chinese applicants with exceptional numbers:
great grades and rank in class, TOEFL scores above 100, SAT scores above 2100,
SAT 2 scores above 750 etc. Numbers alone will not get a student in a top
university. Holistic admission means that schools take students, not just
numbers, and students have distinct voices, and a range of activities and
experiences that stand out among many thousands of applicants.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国留学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