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口语呢,急啊,老外中经典高频口语很热情的...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老外教你说口语】 第三十课 - 英语口语学习视频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老外教你说口语】 第三十课 - 英语口语学习视频
播放量数据:
1,537人已订阅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英语学习专题
整理精选几十个类别2千多篇地道情景会话,还可进行会话强化训练..
每天一期视频节目,VOA中文部节目主持人白洁带你学习最地道的美语..
初级口语节目推荐
实战口语节目推荐
商务口语节目推荐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  先说说楼主的情况。大学毕业一年多,石化行业,在国企从听力到7分没啥问题,因为平时浏览国外网站挺多的,还经常看美剧。写作到六七分也没啥问题,就剩口语了。和外国人一聊天就变哑巴……但是雅思口语考官都是外国人,所以必须得找外国人练习。外国人哪里最多?北京。  于是请了一个月的假,买了张火车票,直奔北京。  镇楼图为本人在颐和园和一欧美狐狸精(褒义)合影。  
楼主发言:21次 发图: | 更多
  第一天,下了火车坐地铁辗转到育新站,直奔同学家里。  7月,天气很热,听说颐和园里人不少,外国佬也多。  挤公交,去颐和园。  刚进去就碰到两个外国美女,在和游客合影。  看她们那意思是非常乐意和游客合影,由于她们长得太有诱惑力,我也就照了一张(一楼图)。  然后又有很多游客看到我在和她合影之后,非常兴奋地跑过来也要合影,有一个哥们搂着她们俩来了一张,然后美滋滋地走了。  由于我第一次接触外国人,有点紧张,都不知道胳膊应该放哪。事后我和她俩简单交流了一下,我问她们是不是模特,她们说不是,就是来游玩的。  说完之后她们俩又开始和游客合影,  那笑容,真他么甜。  我就没好意思继续打扰,继续向下寻找搭讪目标。
  往山上走。  山腰上碰到四五个外国女孩,有黑有白,听口音是美国的。  人太多,没敢直接搭讪。  尾随。  后来她们分开了,只留下了一个长得比较“结实”的女孩独自向上走。  哈哈,机会来了。  “Excuse me”   “I don’t need anything”  她连头都没抬……来了这么一句转身就走了。  尼玛,把我当成小贩了吗?我真的那么像小贩?  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当时那个尴尬啊,  还好山上犄角旮旯比较多,我钻进去一个,乘了会凉……  继续往上爬。  期间又碰到几波蓝眼睛的外国人,但是他们说的嘟噜话实在听不出是什么语,于是也没理。  尼玛,天气雾蒙蒙的,大中午连太阳都看不到,根本找不到北。  手机里百度高德一起导航,才能找到方向。  后来走到一处景观,上面的牌匾是繁体字,其中有一个字我不太确定,  看到有一个女士坐在亭子上拿着地图在观摩,我就想她询问了一下,那个字到底是念什么。  “Sorry,I don’t speak Chinese”,她抬头说。  我仔细定睛一看,这姐们儿的墨镜、穿着打扮,太时尚了,大热天还穿这么整齐,一脸端正、严肃的表情。  然后我问她来自哪儿,她说马来西亚,然后起身就走了……  根本不容我多说一句话。  继续找个洞乘凉……
  加油↖(^ω^)↗  
  昆明湖边。  放风筝的老大爷挺多,而且各种花样的都有,有的绳子上绑着各种玩意儿,有灯,有哨儿。放的真高,直入云里雾里(你懂得)。然后就出现了一家三口,父母还有他们那一米八多、电线杆一样的女儿,听口音是美国的。于是我直接跟那位父亲搭讪。我先说了一下,我搭讪的目的是想练习我的口语,他说没问题。然后就开始聊天,他说来自美国,他是公司主管,来北京分公司处理一些事物,所以顺便带家属出来游玩(感觉家庭观念真重)。  后来他问了一下我的情况,我大学的专业,没想到他竟然听说过这个专业,我以为这么偏僻的专业词汇他不会知道,看来是我太傻了。谈话期间母女俩躲得远远地,不知道为什么。  总之,这次谈话总算给了我一点信心,虽然他说的有很多我听不太懂,但总算能交流下来。而且他根本没因我是中国人而放慢语速,但是我想这样才更真实,否则跟听慢速VOA有什么区别?  后来又跟随了几个人,有的匆匆向前走,有的一开口就是欧洲语言,所以也就算了。  今天就这样结束了,回想一下,还真是收获不小,至少应对尴尬的抵抗力更强了……
  南锣鼓巷。  后来听朋友说,想找外国人搭讪你去南锣鼓巷啊。  于是背个包,买了一大瓶矿泉水,挤地铁直奔南锣鼓巷。  在这里,我结交到了很多的外国朋友。  去过南锣鼓巷的人都知道  那条巷子从早到晚人一直瞒着,大部分都是游客,国外的还有全国各地的。  而且随便放眼一看就能瞄到几个外国人。  从地铁站出来之后,由南到北走了个遍,了解了一下大概的情况,  感觉外国人的比例得有5%左右,然后往西走去鼓楼。  在鼓楼碰见四个美国学生,一看就是学生。  因为他们走路犹犹豫豫,看样子跟不不认识路和标识。  在鼓楼北门,他们正在讨论门上的告示,好像很迷茫。  于是我就上前解释了一下告示内容,他们很感激。  后来我了解到,他们四个人是美国来的,两个高中生,两个大学生。一男三女。  他们参加一个交流项目,晚上有晚宴,所以下午就出来游玩了,但是根本不识路。  其中有个女的,亚洲面孔,一打听原来是华裔,出生在美国。  于是我主动提出可以给他们做翻译兼导游,而且免费,因为我自己也想提高英语口语。  他们很高兴,也很不好意思,因为他们知道雇翻译是要花钱的,  我说没关系,反正我也没事干。  于是就一起在街上闲逛。后来他们自我介绍,刚介绍完我就忘了一半,因为他们的名字太典型了,男的叫Joe,有个女的叫Michelle,其他两人的我当时就忘了……  由于我见过的外国人比较少,而且发现很多长得都很像(通病,他们看咱们也一样)  而且我很习惯把他们联想到美剧里的人物,因为那个Joe实在长得太像《Modern Family》里的Mitchell了,  我当时真想指出来这一想法,但是没好意思  因为电视剧里的Mitchell是个gay……  后来去商店里买冰淇淋,  他们问我包装上的汉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口味,还好我认识草莓、香蕉等单词……  走走停停,他们好像对南锣鼓巷里的每一家店铺都很感兴趣,其实我自己也很感兴趣,因为都很独特。
  后来在街上发现一家卖油纸伞的,做工非常精美,他们也很喜欢,  但是可能由于价钱贵了点(五六百)吧,于是就没买。  但是我给他们讲了一些伞面上的画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是《化蝶》,还好需要的单词不是很偏,  只有reincarnation这个词,还好我脑子里有。  其中有个女孩听得特别入迷,估计连我口语里的语法错误都忽略了,  一个劲的问“then?Then?”  听我讲完之后,她又非常兴奋地把这个故事告诉那三位(显然那三位没有认真听……)  然后就是逛各种小玩意儿的店铺,他们总爱拿着把玩,后来我告诉他们这里和美国不一样,  No touching if you don’t buy it.  他们很奇怪,但也服从了……  后来遇到一个乞丐老头,一直在喊:“给点钱吧,给点钱吧……”(太直白了)  我看他也没有残疾,只是很老了,他们一人给了一块钱,我也没好意思不给,  就掏了一个钢镚儿。  有一家15元店很吸引人,  游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然后我说这种店铺在中国很多,里面价格都一样,随便挑。  他们一个挑了个石狮子,一个挑了个小茶壶,  茶壶上的内容是《金陵十二钗》,很古朴。  然后我在偷偷“百度一下”之后  给他们大概讲了一些红楼梦的内容。  到了晚上他们执意要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宴会  我推脱了一下,他们坚持要请我,  恭敬不如从命了  坐上地铁,他们感叹,北京的地铁太发达了  他们来自西雅图的一个小城镇,从来没做过地铁。  到了五道口,他们也不知道该去哪,只知道他们要找的餐厅叫“Golden Era”(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后来东打听西打听,因为这个餐厅只有英文名字,谁都不知道  最后碰见一个会说英语的保安!  他说那个西餐厅就在海淀电影院的边上!  然后我们就顺着他的方向找到了。  那是一家美国人开的西餐厅,里面的顾客大部分是美国人,  有几个服务员是中国人,竟然不会说英语!  有个美国老板过来欢迎我们,然后又来了一队美国人,和他们一起碰头,  然后就坐在一条长桌子边上,准备吃饭(如图)  我环视了一下,20多人,都是美国人,只有两个亚裔的!    一起的那三个美国女孩有一个是亚洲面孔,一个是典型美国面孔,另一个就是欧洲狂野型面孔,就是图中左边第一个女孩,感觉长得很像摩登家庭里的Dylan(是不是modern family 看多了?不知道涯友们有喜欢看这个美剧的没有。)
  大半夜了,该睡了。明天继续更!
  Well, your persistence is certainly admirable. But keep in mind that some of those laowais might think you are one of those scam artists who prey on foreign tourists in Beijing. I have read some of those horror stories and they might have as well.
  Check out this page:  http://www./china-travel-tips/avoiding-scams/  It might give you some idea how you should behave in some situations.
  哈哈,楼主,你终于来了  是我建议从度娘来天涯发帖的
  @jobbix
10:14:02  Check out this page:  http://www./china-travel-tips/avoiding-scams/  It might give you some idea how you should behave in some situations.  -----------------------------  Thanks,it's very helpful. But my life is based on experience but not theory, and I do things in my own way, and guess what, it turned out it's not bad at all, and I've made many enthusiastic western friends. So yeah, I think it's much better if I don't worry alot and just make the first step. And by the way, I think all the rules are for Americans but not Europeans cos they are sooo different.
  I believe that's a question of being innocenct, If I am innocent,then only innocent people wanna make friends with me.
  @江中斩蛟
14:05:29  哈哈,楼主,你终于来了  是我建议从度娘来天涯发帖的  -----------------------------  Yeah, thanks a lot.
  吃西餐。  那个西餐厅和普通西餐厅不一样。  好像他们大多数顾客是西方人。所以食物肯定不太合中国人的胃口。  点菜时,菜单里主要是汉堡包和莎拉,我就随便点了一个传统牛肉汉堡包,  好像是30多元吧,忘了。  然后他们也陆续点了莎拉、薯条等等。  然后涉及到牛肉的食物都要提前告诉服务员要几分熟,  可惜那个服务员小伙儿不会英语……(我都怀疑他怎么来这工作的)  然后有几个美国人都要吃十分熟的牛肉,让我和服务员说一下。  当然我也吃十分熟的。  结果菜上来后我听吃惊,一个大盘子,汉堡包占了很大一片,非常实惠  里面加了一大片特别厚的牛肉,还有一片生菜,  没有放盐等任何调料!  番茄酱和盐瓶都摆在桌子上,想吃自己把汉堡吧掰开自己加,然后再合上!  后来我听老板说,所以汉堡包里的牛肉都是八分熟,没有十分熟这种做法(无语了)  导致我第二天就闹肚子了……  说实话这是我吃过的最难吃的食物之一,味同嚼蜡。  但是我身边的Joe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把汉堡包消灭了,  而我刚吃一半不到。  (如图,左二是Joe,左三是Michelle,长得都不错,但是当时开闪光灯所以效果很吓人……)  
  后来又来两个美国人,大长头发,像疯子一样,但是挺礼貌  过来和我握手。  然后我才知道今天是他们的独立日,就像咱们的国庆节一样。  然后他们中有几个人开始唱美国国歌……  吃饭期间,他们带队老师问我中国过新年怎么庆祝  我说大家聚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但是当时不知道放鞭炮的“放”怎么说  于是我说“we buy loads of fireworks”遮掩过去了……  后来买单时,饭店老板过来收钱,他们主动掏钱,都是掏的整的,比如汉堡48就掏50,  32就掏的30,没人较真。然后Joe他们也把我的那份付了。  最后老板也没数,只是确保人人都掏了钱。  用手机照相时,我注意他们有很多人不用苹果手机,  有个女孩的手机特别沉,我都不知道什么牌子的,  英文名,好像全是金属打造的,安卓系统。  我说你一个女孩拿这么沉的手机不累吗?她说没事啊。  后来分开时,那个带头老师邀请我去五道口跟他们做一个massage  我说还是算了吧,没那个命享受massage  天黑了,坐地铁,回住处。
  我居然神奇的看完了!
  蛮有意思的,继续吧!  
  还不错,这是结交外国朋友的好方法  
  Very interesting story!  LZ, you are very brave! And your English is quite swell!  And, are you a sport-lover? Your neck and shoulders look solid.
  I like English TV too.  Among my favorite are The Big Bang Theory, Modern Family, Shameless...
  @范谦hh
13:28:00  Very interesting story!  LZ, you are very brave! And your English is quite swell!  And, are you a sport-lover? Your neck and shoulders look solid.  -----------------------------  Sort of. Recently,I am obsessed on freeline skate. It's a dangerous game but quite fascinating and challenging which requires courage and physical balance.
  孤独的外国人。  有一天回去赶上下班高峰,我在公交站牌等公交车的时候(我准备拿出20分钟时间等公交,你懂得)  在密密麻麻的等车人群外面,站着一位外国人。  他很突出,不合群,因为他是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  然后我看他也挺无聊,面无表情,就过去搭讪。  他一开口我就能感受到浓浓的英伦风。  我问他你来中国几年了?他说五年了。  我说你不想家吗?他说没办法,太太在这,我的工作也在这。他用生硬的汉语无奈地说着。  我又问,你们从英国来北京的肯定有很多人,你们不定期举办个聚会啥的吗?  他说没有,孤独也没办法啊,努力学汉语,然后尽量融入这个社会吧。  后来他又跟我抱怨了一下北京的交通,  我说人多,没办法。  他说东京人口密度更大,但是很有秩序。  我无言以对。  总体感觉他很不幸福,很孤单。  还有,前几天去沈阳出差,同样也是在公交站牌边上。  一个黑人小伙儿,  呆呆地站在人群外面。  可以想象,咱们中国的很多老百姓大都很保守  看着外国人跟见到怪物一样(北京上海可能好点)  更不用说黑人了,所以根本没人敢靠近。  我过去直接微笑着跟他打招呼“Excuse me,where are you from?”  他听到之后非常高兴,因为终于能有个人不把他当外星人看了。  他来自加拿大,在这边上学。  他说大部分中国人见到他都躲着,很无奈。  后来聊了一阵后,车来了,他热情地和我握手,非常高兴地上车了。  我能让一个心情低落的人变得高兴起来,我感觉今天过得非常有意义。  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我想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可能会有很多会面临这一种情况吧,  根本融入不到中国社会,  也就是上学或上班时有同学和同事能谈谈话,  其余时间,是异类。  我不知道在没有唐人街的外国生活的中国人的情况怎么样,  但愿能好一些。
  楼主,你主动接近老外,和他们聊,我感觉你这样做非常好,至少可以让老外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那个黑人,如果谁都不理他,多可怜,都是人嘛!他又该如何看待中国呢!  我每天接送孩子,在家长堆里居然发现一个男老外,经常看见他,但是他似乎谁也不想搭理,只管接送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我在孩子校门口,正好站在他旁边,他只顾低头玩手机。我朝他转了转身,而他也转了转身,半背对着我。总之给我一个印象,似乎在中国并不开心。表情像很多家长一样:累,不想和人交流。
  @范谦hh
15:34:03  楼主,你主动接近老外,和他们聊,我感觉你这样做非常好,至少可以让老外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那个黑人,如果谁都不理他,多可怜,都是人嘛!他又该如何看待中国呢!  我每天接送孩子,在家长堆里居然发现一个男老外,经常看见他,但是他似乎谁也不想搭理,只管接送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我在孩子校门口,正好站在他旁边,他只顾低头玩手机。我朝他转了转身,而他也转了转身,半背对着我。总之给我一个印象,似乎在中国并不......  -----------------------------  是啊,来中国旅游的会感受到中国的热情好客,但是在这里居住的估计更多感受到的是冷漠……
  德国的前辈。  既然上一次在南锣鼓巷碰到了运气,今天没有理由不去南锣鼓巷……  吃早饭,挤地铁  顺便吐槽一下,北京五环就是房价、水电啥的比较贵,物价真的和小城市一样  另外北京地铁价格也是醉了,怎么坐都是两块钱,公交车才4毛钱  最近价格刚刚上调,还没去感受一下,地铁里是不是还是那么挤……  言归正传,我又到了南锣鼓巷  外国人还是那么多……  寻找目标。  运气不太好,半天没遇到合适的,不是有导游,就是说欧洲语言。  我就向什刹海、北海那面溜达溜达,兴许能有收获。  什刹海的外国人不比南锣鼓巷少。  不一会我就看到台阶上坐着个西方人,三十多岁。  老规矩,直接问”Excuse me,where are you from?”  “Germany.”  德国佬,母语不是英语,怎么办?聊还是不聊?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证明了我刚开始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因为他懂得实在太多太多了,不仅让我了解了一下德国先进的工作理念、工作态度,  他更是对我如何学好英语提出了很多非常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直到今天我还感觉他说的都是特别有价值的东西!  他说德国的年轻人和中国的很类似,  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工资很低,  没有钱,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结不起婚  很多美女都跟了大款,因为他们买得起BMW,  我说宝马在德国也是奢侈品吗,他说是。  然后大城市物价比较贵,所以很多年轻人都选择30岁以后结婚  而普通女性更加紧张,因为她们必须在30-35岁之间结婚生子  否则过了35岁生孩子就不太健康了  还有他们虽然没有计划生育正策,但是城市生活的都选择生一胎或不生。  年轻工人加班很多都没有加班费,  唯一的希望就是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  等自己的技术合格了,成为一名称职的蓝领,  好的生活才会慢慢到来。  而在这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沉潜下来,踏踏实施工作。  他说的这些都是用英语表达的,非常流畅,非常标准。  他现在的工作是国际广告行业,他说他的英语都是在写邮件、和客户交流过程中积累的。  Practice makes perfect,他说。  之前在颐和园碰到的美国人也和我说过这句话,而且是用德语说出来的,  他说这最初就是一位德国人说的。  德国的蓝领奉行的就是这种工作理念,而英语口语也一样。  (如图,我和他坐在面兑面吃万州肉酱面,顺便夸一下,这个招牌面做的那是相当美味,我带过很多外国人吃这个面,他们都赞不绝口!比那破西餐好吃多了,后来很多外国人都说,西方人吃东西里面的味道太少,中国菜里面风味特别多,有的一道菜都放十几种调料,而西方吃东西可能一种调料都不放,我就碰到过一个加拿大的老头,他吃牛肉不放任何调料,连盐都不放……)  
  @YouTube学英语
00:21:27  南锣鼓巷。   后来听朋友说,想找外国人搭讪你去南锣鼓巷啊。   于是背个包,买了一大瓶矿泉水,挤地铁直奔南锣鼓巷。   在这里,我结交到了很多的外国朋友。   去过南锣鼓巷的人都知道   那条巷子从早到晚人一直瞒着,大部分都是游客,国外的还有全国各地的。   而且随便放眼一看就能瞄到几个外国人。   从地铁站出来之后,由南到北走了个遍,了解了一下大概的情况,   感觉外国......  —————————————  角色是个gay你就不敢说,因为你觉着这可能侮辱人么?你是歧视gay么?  
  111111
  做等楼主讲自己的经验
  @崖山思痛
20:40:47  @YouTube学英语
00:21:27  南锣鼓巷。  后来听朋友说,想找外国人搭讪你去南锣鼓巷啊。  于是背个包,买了一大瓶矿泉水,挤地铁直奔南锣鼓巷。  在这里,我结交到了很多的外国朋友。  去过南锣鼓巷的人都知道  那条巷子从早到晚人一直瞒着,大部分都是游客,国外的还有全国各地的。  而且随便放眼一看就能瞄到几个外国人。  从地铁站出来之后,由南到北走了个遍,了解了一下大概的情......  -----------------------------  没有歧视啊,只是在外国人面前不想乱讲话而已,因为有很多西方人想法比较极端,我不想惹任何麻烦。另外关于gay的问题我后面会专门写到的,我和一个西班牙的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
  英国“绅士”。  说实话,南锣鼓巷里面各种奇异发型、装束特别丰富,  有很多人看不出性别,  尤其是一些亚洲面孔,  他们可能来自东南亚或者港台、韩国。  但是眼前的这个英国小伙还是让我“眼前一亮”。  留着小胡子,扎着一个小马尾辫,拄着一个拐棍(他其实还不到20岁)。  应该叫文明棍哈。  最重要的是,他耳朵上有俩大洞!  直径将近一厘米有木有!  虽然以前在电视上见过非洲人这样穿耳洞,但是亲眼见到还是很新奇。  当然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因为第二天我就见到一个中国人也有这样的耳洞,  比他的还大,而且没上环!  Anyway,他边上还有个哥们,后来一打听那位是美国的(面无表情)。  这位英国哥们倒是很热情,两眼总是充满光芒(如图)。  后来和他们俩聊了一下,原来他们俩来中国求学。  我问他们什么专业,他们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  “佛学”(Buddhism Philosophy)。  你们不是信基.督的吗,怎么来学佛学。  当然我没好意思直接问,他可能对佛学感兴趣。  当时我就想起来憨豆在中国当和尚那个电影……  然后我问他在中国哪个地方学佛学,他的回答又让我吃了一惊。  “保定”。  “保定?学佛学?”  我当时就感觉他们俩可能是被忽悠来的。  我家离保定也不远,没听说过那里有佛教圣地啊,  当然,可能又是我孤陋寡闻了。  后来他又去一个西藏佛教用品商店去选购,我给他俩当翻译。  他看那个女主人胳膊上文着一串藏语,他问是什么意思  老板娘说,荷花,flower  于是我翻译到,lotus,Buddha sits on lotus.  老板娘问我,lotus什么意思?我说是荷花 。  她说,你挺强啊,我都没听说过这个词。  我心说这几天旅游很多建筑上都有荷花,给外国人翻译很多次了。  这也算现学现用吧……  后来Mike(英国佬)说想看看兵器,  我心说你学佛教看什么兵器,  原来他懂得挺多的,选了一个钺。  老板娘解释说很多佛祖用钺来驱赶怪兽。  我翻译到:Monks use this to fight with evil monsters.  刚一说完我就感觉好像用错了,应该是fight against比较好,  但是他也听懂了。  后来那个美国人说要去买茶叶,说朋友推荐过他去北头的那家茶庄。  我建议他想买茶叶去商场,不要在景点附近买,  因为我喝过,品质根本不好。  他不听,执意要去,随他吧。  后来和Mike又溜达一阵子,  临走前我说把你QQ号留下吧,他说没有QQ号,Skype也没有。  我说你要是在中国上学的话肯定会有QQ号,要不你先把我的记下吧  等你申请了再加我。他说OK。  
  雍和宫  刚出雍和宫,看见前面有一美国人。  在这里我要先声明一下,我搭讪成功的概率大概是50%,  这里有很多技巧,经验都是自己慢慢总结的。  刚开始的时候不懂,看到外国人就像和他们打招呼,这样成功概率就可想而知了。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和以下人群搭讪比较容易成功:  1、那些东张西望的、好像对地形很不熟悉的,他真的需要帮助,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说上话了  2、在景区里面一个人,左看右看,时不时还拍照的,而且表情是非常感兴趣、非常热情的人  3、在大街上两三个人,有说有笑的,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被拒绝,因为他们人多不怕,你自己一个人是骗子、小贩他们也无所谓。  4、背包客,或者拉着行李箱的,他们是真心来旅游或者感受中国气氛的,和他们真的能谈中外文化的差异等等。我就结交了两个背包客,一个加拿大的,一个西班牙的(以后我会着重介绍他,因为他现在是我非常好的朋友)  5、情侣或者单独女性最好不要和她们搭讪,情侣的话他们享受私人空间,独女的话防范意识特别强(比较彪悍的除外 ;-) )  6、欧洲的普遍比北美的热情好客,我结交过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波兰、瑞士等等国家的朋友,都比美国加拿大的热情,当然也可能是我的错觉。亚洲的就更不那么热情了,日本韩国的都是绷着脸,有一队日本的问路,还一脸鄙视的表情,我压根都没搭理他们。韩国的在景区,导游在前面讲解,他们在后面面色凝重地听,那个表情好像是在说“这个建筑是仿造我们大韩民国建造的,有什么好骄傲的”。当然这也都是个例,因为没有统计数据,只是我的片面感觉。  言归正传,我从雍和宫出来,见到前面有一个美国人,  为什么我能感觉他是美国人呢?因为他的打扮,短头发、短胡子,戴墨镜,长相也像美国人,  而且拿的包上面是英语,我见过大多数欧洲国家来的朋友,拿的包都印有欧洲国旗或者欧洲语言。  他走的非常快,手里拿着一个地图,在街上找来找去,我一直紧紧跟随。  跟了他两三个十字路口之后,我直接上前问他是不是迷路了,  他说在找簋(gui,三声)街,然后他只给我看  我发现他手上拿的是一本北京旅游指南,  其中必去的地方就有簋街。  我当时根本不认识这个字,但我知道簋街,就是没去过  我直接跟他说,我根本不认识这个字,  I’ve never seen this character before, maybe it’s not that famous?  他说可能吧。  后来他又说,他的朋友推荐他说附近有一家臊子面馆,他想去吃(当时快下午两点了,他还没吃饭)  然后我看他地图上那个面馆地址写着“xx街xx号”  结果找了一圈根本没找到,因为门牌号根本不是连着的。  手机导航上也找不到。  我说,你看对面有一家饺子馆,去吃饺子吧。  我说饺子有很多种做法,boiled,steamed,fried.你想吃哪种?  他说吃蒸的吧,因为以前也没吃过。  他看了半天英文菜单,那上面各种馅儿的饺子挺全,什么猪肉大葱、韭菜鸡蛋、牛肉洋葱……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点了一份纯牛肉的……  后来他发现不会使筷子(我碰到的几个欧洲人都会使筷子),  就要了一副刀叉,把饺子切两半……  然后他说这里面flavor太多了,他们那边饺子根本没这么多味道。  太美味了。  大家看图片,那个背景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我问他看过没有,这是一档介绍中国美食的节目,  他说没看过。  我说你可以去You.Tube上看看,应该有英文字幕。  他说好。  后来我才知道,他来自洛杉矶,因为以前有朋友来过北京,说这里不错,所以今年他也来了。  他话不多,不知道不健谈还是不好意思。  吃完后他说去xx大厦,也不知道路。  我只好用高德+百度地图一起搜出了路线,穿了很多胡同。  我还想夸一下联想4000毫安大电池手机,真心给力。  很多时候我的GPS和联通3G流量一开就是一天,  随时都得用导航指路,  到晚上电量还能剩少一半,用的很踏实!(PS:不是广告,别删我贴)  
  西班牙的Manel(33岁)  那天一天都没有什么收货,搭讪到的外国人都想享受独自的旅程。  下午四点多,我溜回到鼓楼那里.  正准备打道回府时,在鼓楼南门前遇到个欧洲人。  因为他的头发都不打理,满眼放光,身形走动也是豪放不羁那种,  应该不是北美的。  他拿个地图,四处打量……  孤身一人,还不熟悉地形。  我想机会来了,  于是我上前搭讪,说明来意。  他听说我想练习英语,还能给他当导游,  他也非常高兴,和我握手,然后自我介绍,  一丁点防范之心或顾虑都没有。  他说他叫Manel,来自西班牙。  难怪他的英语里带着卷……  说实话,他的名字告诉我只后我就忘了,因为感觉太难记。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又重新问了一下他的名字,他也不在意。  后来边走边聊,得知他来自巴塞罗那,  还好,之前在大使馆那里碰到过来自巴塞罗那的人,  了解大概的情况,不至于没话题。  整个过程他都是特别热情,特别兴奋。  他说他是个跳舞的,公司派他到北京有一场演出,  他向公司申请说提前几天来北京游玩,  公司同意了。说的他手舞足蹈,情绪溢于言表。  他说坐了十个小时飞机,刚下飞机,连觉都没睡直接从旅馆背个包就出来了。  手里拿个纸质地图,去哪儿都靠它。  后来我无意中研究一下他那个地图,都已经是过期的了。  很多建筑和地铁站都发生了改变。  以后几天的行程都是我用手机导航完成的,  我一般都是高德+百度一起上,这样才保险,你懂得。  他还说他去过很多国家,会说好几门语言,  至少西英葡荷这四门语言都会,但是有很多外语只会说,不太会写。  比如我跟他联系都是用Skype和Email,  他的全是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如下楼图)  但是他的口语非常流畅,  因为他们公司有很多外国人,大部分都用英语交流。  所以我也在想,口语真的是练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  我六级考了六百多分,但第一次碰到外国人时就和哑巴一样。  越多地和外国人探讨英语口语的经验,我越发现那句德国谚语的是多么正确: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第一张照片是manel,  下面两图为Manel回复我的Email,很多语法错误,但是大概意思大家都能看懂,我想这就是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意义,如果你不是从事英语教学,真的没必要过多地担心自己的发音、语法、时态、语态、第三人称单数等问题,只要大胆的表达,外国人都能听懂、看懂,而且没人会在意你的错误。当然错误肯定是越少越好,但是练习口语起步阶段我感觉不应该过多的关注这些。      
  关于吃。  后来我和manel越聊越投缘,于是我就带他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  大街小巷上很多行人都随意穿行马路,这令他感到很吃惊。  我问他在西班牙行人闯红灯会不会受罚,他说一般也没什么处罚,  但是交警可能会警告你,下次不能这样过马路了。  我问他西班牙还斗牛吗,  他说在一些大城市是禁止斗牛的,因为这个活动太危险了。  我带他去王府井小吃街,还有个什么地下那个小吃市场,  说实话我感觉那些食物不怎么好吃。我就随便买了个驴肉火烧,  然后我建议他买串糖葫芦尝尝,说是老北京特产。  结果他只吃了一个山楂就把糖葫芦装进了包里。  我问他糖葫芦不好吃吗?他说这个味道太重了,  太酸又太甜的,一次吃一个就够了……  还有他竟然不知道这个是山楂,说没吃过这个水果……  说实话我和他聊天过程中我的词汇量增加了很多,  至少关于食物的词汇量扩充了不少,比如山楂,香菜,芝麻等词。  那天天黑了我看到一个摊煎饼的,我说去买俩煎饼吧,一会去前面馄饨馆吃馄饨。  摊煎饼那个老头对我带搭不理的,  我感觉原因就是我和一个外国佬呆在一块,  可能是他的心里还在对于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念念不忘,  所以看到我和一个西方人在一起有说有笑,  看我像汉奸?  要不然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后来我和manel去圆明园时聊过这个事,  我说当年八个国家侵略过北京圆明园。  他说不知道这事,  我问他知不知道日本侵略过中国?  他也说不知道……  他说他历史读的不多,但是去的国家比较多,  对于某一个国家的印象不是通过书本上获得的,  而且亲身体验得来的。  我心想这种理念很新奇,但也不一定是坏事。  毕竟眼见为实啊。  但是对待历史问题,  欧洲人和美国人的态度截然相反。  还有很多东西,欧洲人和美国人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  后来我也和美国人探讨过关于欧洲人和美国人的问题。  我说在中国人眼里,欧洲人和美国人没区别。  他说区别大了。  美国人比较保守,欧洲人比较开放。  我说我看到过欧洲人直接在北京大街上说跳舞就跳上一段,非常热情奔放。  他说欧洲人就这样,出了国后特别随意,但是在他们自己国家就不这样。  是他们拉低了美国人在世界的形象,以为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样。  我……  买完煎饼后去那个馄饨馆,  发现门上赫然贴着:不得外带食物在餐厅内食用。  我和manel说了一下,  没办法,只能去别的地方去吃了。  刚要走,门口那个服务员好像看出来我们外带食物想进去吃饭,  说你们进来吧,没事的。  我说她们可能看你是外国人给你面子才让咱们进去的。  他表示不理解。  我想这也就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对于外国人的两种态度:  一种是鄙视,因为很多外国毕竟侵略过中国,谁和外国人呆在一起谁就是汉奸;  另一种是崇拜,因为他们毕竟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供职于外企就意味着高工资。  思绪回到馄饨馆,  我说我到不熟悉的餐馆都是点他们的特色菜,  这样会保险一些。  比如说去面兑面就要吃万州肉酱面,  于是点了两份三鲜馅的馄饨,  就着煎饼吃得津津有味。  馄饨馆大家都知道,闹哄哄的,大声喧哗者数不胜数,跟西餐厅截然不同。  我说这就是北京,这就是中国。  你可以说没素质,也可以说是人们比较随性。  咱们还得快点吃呢,现在人已经满了,一会得给人家腾地方。  后来他说这种环境很喜欢,  比欧洲好。欧洲大街上人们都是各走各的,  餐厅里很少有和陌生人交流的。他说他更喜欢北京这种生活。  大街上可以随便和人攀谈,  马路上只要确定安全之后就可以直接穿行,  买东西不一定要一分一毛都不差。  后来看到有小孩在大街上方便,  他说欧洲以前的小孩也都穿开裆裤,  现在感觉不太文明,所以就改用尿布了。  他说他小时候也是穿开裆裤的。  我说西方有西方的文明标准,东方有东方的传统,没有谁好谁坏。  他表示非常赞同。  越多地体验北京的生活,  他说他越感觉适合在北京生活(除了空气),  尤其是在什刹海边上看到有很多老人在长椅上光着膀子打盹时,  他说这种悠闲无忧无虑的态度是最难得的。  他说西方整体的感觉是冷冰冰的,  人们生活都是各过各的。  法律法规特别细,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一点得承认。  比如说,中国大街上不文明的行为有很多,  但是在你需要帮助时乐意搭把手的好心人也挺多。
  有没有在北京的朋友?想一起去练习口语?QQ
  想快速轻松学好雅思口语,当然去1对1培训最快,但是最贵的不一定最好最适合你,当然得选择性价比高的了。我之前是报读ABC天下英语的欧美外教1对1雅思口语课程,口语的听说能力提升的特别快,都是专业辅导雅思的欧美外教,在线上课很方便,欧美外教用视频1对1上课,性价比很高。你可以去免费试听体验一下,上课挺有趣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外中经典高频口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