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新西兰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在新西兰?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移民现象:中国人为什么移民新西兰
文章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 - 新西兰移民】为大家整理的《移民现象:中国人为什么移民新西兰》,供大家参考。
中国人为什么移民新西兰?新西兰留学移民和投资移民新西兰有什么优势,可以用十大优势诠释出投资移民新西兰的好处:第一点;说说新西兰经济,新西兰的经济是全世界最具有吸引力经济之一。第二点;在新西兰的投资,外国投资者都有控制权的自由。第三点;就是具备有利的经商税务制度。第四点,在新西兰生活,腐败的现象程度很低第五点;新西兰是具备跻身世界前十名潜力的经济体第六点;按新西兰人口计算的零销售量高。第七点;新西兰地位居世界最佳生活水准之列。第八点;新西兰具有最高品质的管理水平。第九点,投资者的资本回报率很高。1、新西兰留学 教学质量高 新西兰的教育制度承袭了英国教育制度的传统,其教学作风严格,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教育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新西兰国内有许多世界知名大学,如奥克兰大学就属于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之内,而奥塔哥大学、林肯大学等,也都拥有诸多强势专业,在世界上广为人们所熟知。新西兰属于英联邦国家,因此在新西兰学校毕业的留学生,可以轻松申请到其他英联邦国家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继续深造。 2、新西兰留学 签证政策宽松 新西兰政府对留学生赴新西兰读书持鼓励态度,因此对新西兰留学签证的审批也采取宽松的政策。新西兰留学签证的申请对申请人的年龄没有限制,并且办理周期较短、申请的成功率相对其他国家也比较高。新西兰留学签证要求的担保金数额也比较低,留学生只要能提供10万人民币左右的定期存款证明,就可以满足签证申请的要求。 3、新西兰留学 费用支出少 新西兰大学所收取的学费,较之欧美和其他英联邦国家来说,相对便宜很多,甚至只是欧美国家的一半。另外,新西兰政府允许学生每周打工15小时,节假日还可以全天打工,这样留学生通过打工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自己的生活费。 4、新西兰留学 环境安全稳定 新西兰社会长期保持稳定、治安良好、犯罪率低,且新西兰政府非常重视环境规划与保护,新西兰号称是没有污染的绿色岛国,其国内风光宜人、景色优美、生活环境舒适,非常适合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5、新西兰留学 移民方便 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技术移民名额,而技术移民的政策还会为留学生提供一定的优惠,只要留学生获得了新西兰学校颁发的学士以上学位,都可以较为轻松的移民新西兰。
考试平台今日头条华人新西兰买房记:突然来了个中国人,把所有白人都干掉……(组图)
  近年来,华人海外置业引发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华人海外买房是房价上涨“元凶”。在新西兰,国内政党都加入这场“口水仗”,争论是否要推出限购政策。
  真实情况如何?华人海外买房背后有哪些故事?新华社驻新西兰记者的好朋友“淼爷”刚刚买了移民新西兰后的第一套房,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买房故事。
  “其实,我只是一个传说”
  在奥克兰西边一个普通的社区中,流传着一个“中国人抢房”的传说。
  故事发生那天,不少新西兰人聚集在正在拍卖的一处住宅前。拍卖是新西兰房屋买卖的常见形式,通过规定时间的现场拍卖,卖家往往能获得比政府对房产评估更优厚的价格。
  那天,两对欧洲裔夫妇都看中这处房产,相互叫价、僵持不下,把价格从59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40万元)推高到60.1万新西兰元(人民币244万元)。看热闹的邻居这样描述随后场景:“突然来了个中国人,把所有白人都干掉……”
  这个中国人就是记者的朋友“淼爷”。“淼爷”告诉记者的版本是这样的,在抵达拍卖现场前,他刚刚从另一处拍卖“铩羽而归”。他当天碰到一个欧洲裔的老阿姨,刚刚卖了大房子,准备买一栋便于打理的小房子,资金充沛。“淼爷”和她把房价从55万新西兰元(人民币224万元)叫到62万新西兰元(人民币252万元),眼看就要超出“淼爷”预算。
  于是,“淼爷”当机立断决定“转场”。他抵达新的拍卖场时,两对欧洲裔夫妇基本上已经没力气叫价了。“淼爷”只加了1千新西兰元(人民币4065元),就买下新房。
  “淼爷”并不是“传说”里的土豪,只不过时机和预算正巧,拍下适合自己的房产。
  “我不是投资客”
  “淼爷”是广州人,移民新西兰前在国内工作近十年,小有积蓄,但一直没买房。在新西兰打拼几年后,他去年拿到居留权,感觉一家要在新西兰安顿下来,于是开始计划买房。
  在哪里买房,“淼爷”也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最大城市奥克兰是新西兰经济中心,也是移民主要定居地,尽管近年来房价上涨速度不慢,但预计还要反复震荡上涨,即便以后离开奥克兰到别的城市定居,房产增值也能提供不小的灵活性。
  因此,尽管媒体上的房地产评论显得忧心重重,“淼爷”还是果断出手买了房。
  奥克兰的房价相比4年前,涨幅的确不小。以“淼爷”新家所在社区为例,房价涨幅超过70%。面对飞涨房价,“淼爷”也不得不求助父母。他和公司主管聊天时发现,原来这种情况在新西兰一样普遍,年轻人不依靠父母经济支持,买房还是比较困难的。
  在“淼爷”看来,新西兰普通人对华人购房并没有太大的敌对情绪。他说,办公室的“邻桌”同事正准备卖房,每天“碎碎念”的就是希望来个“土豪中国人”拉高房价。
  房地产市场同样遵循经济规律。“淼爷”身边也有朋友购买投资房,但他并不认为这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就中国资本涌入新西兰的说法,“淼爷”说,部分中国资本进入新西兰可能与新西兰元贬值有关,但货币贬值也帮助了新西兰的出口产业。
  买房“三十六计”
  “淼爷”做事认真,买房也买成了专家。
  和国内购房者类似,“淼爷”也是通过专业网站、中介和朋友了解房源信息,周末四处参加中介组织的待售房产“看房会”,整个过程持续大概两个月。
  “淼爷”夫妇看了三四十套房,总结出一份“购房三十六计”,通过地段、交通、学区及房屋状况等因素加权打分,决定购房重点策略。不过,作为购买第一套房的年轻人,“淼爷”最心仪的房子往往价格超出承受能力,很难竞争得过那些“改善型”买家。
  新西兰房产中介佣金往往按成交价的一定比例收取,所以中介也热衷于向看房者介绍、推销房产,还会鼓动购房者以拍卖方式购房,以便推高成交价。
  谈起华人移民和本地新西兰人购房偏好,“淼爷”说,华人多喜欢“扎堆”,一般会看中单层砖瓦房,建筑和装修风格相对保守,而新西兰本地人往往更青睐现代设计风格,或是老式的别墅住宅。“淼爷”的新房有两层,竞购的华人就明显不多。
  在新西兰买房,同样有房产证明。不过,“淼爷”表示,没法拿给记者“观摩”,“都抵押给银行了……”
  我是澳洲华人地产开发商,关于中国人在澳洲投资买房、华人在当地的生活情况,问我吧!
leo jia4天前17进行中...(来源:地产界)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于65岁退休,新西兰人和中国人的反应为啥差别这么大?_移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9,211贴子:
关于65岁退休,新西兰人和中国人的反应为啥差别这么大?
  当中国做出“延迟退休”的决定时,全国上下哀嚎一片,根据调查显示,94.5%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推迟退休。网路上还出现了各种恶搞“延迟退休”的段子:比如著名的“孙子,你上午去公园遛鸟之前,先扶你爷爷去单位上班!”,“坚持扛到65,替去世的老伴完成拿退休金的愿望!”  而在2015年,调查公司Colmar Brunton针对1002名18岁以上的新西兰人做了一次线上调查,报告显示,有60%的新西兰人有望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这其中,有近一半人表示,继续工作是自愿选择,是为了保持“有事可做”;有48%的人想要兼职,也有36%的人想要继续保持全职工作。  为啥同是65岁退休,中国人和新西兰人对此的看法有这么大差距呢?除了中国一直沿袭平均不到55岁的退休年龄,忽然一改,让人有些感觉巨大的落差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  一、中国人“压力山大”,新西兰相对人性化  中国延迟退休受到最大冲击的恐怕就是70末—80后这一代了。而这代人有著明显的特殊性:出生的时候多数赶上了“计划生育”;读书的时候赶上不包分配;工作的时候赶上中国经济的变革(这代人的工作压力通常非常大,加班算是家常便饭,很多人30岁就患了一身职业病,甚至有些人因为工作过累而猝死);在成家立业后赶上房价飞涨;父母老了没有兄弟姐妹帮助一起赡养;子女上学赶上教育资源紧张。  这代人可谓是重压下成长的一代,身上背负著沉重的负担。就等著熬到退休能松口气呢,结果突然一个“延迟退休”的重磅消息,无疑让他们感觉很崩溃。  而新西兰工作相对人性化,没有加班文化,相比起国内,新西兰人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就享受生活,算是张弛有度,内心没有中国人背负的那么多压力。  根据自新西兰家庭劳动力调查报告(Household Labour Force Survey),年过65岁的新西兰人选择继续工作往往是为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所以,很多新西兰人认为可以享受工作,工作的强度和紧张度也没有中国那么大,退休了也想继续发挥余热的不占少数。  另外,新西兰的一些公司,也做出许多努力来保留上了年纪的职员,例如对退休员工返聘、或安排兼职、或由多名兼职人员通过轮班制来共同承担一个工作角色等。这与很多中国人感觉“被强制工作到65岁”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新西兰福利完善,生活的后顾之忧比中国少  二中国的养老金需要在你有工作能力的时候上缴满一定的年限,退休的时候才能取。而新西兰,无论年轻时候是否工作,只要年满65周岁、持有新西兰护照或新西兰永久居民身份、至少在新西兰境内生活了10年,且50岁以后至少在新西兰境内生活了5年,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到65岁拿到退休金。  在中国,如果你已经50、60岁了,体力不支,难以适应工作的强度和压力,但如果申请不到“病退”,你也只能咬牙坚持了,因为不工作就没饭吃;不工作就没钱缴自己的养老金。而新西兰有各种福利,能保持最基本的温饱,人们对生活心里有底,心里没有中国沉重的负担,所以对65岁才能拿退休金,并没有太大的反感。  三、中国老人面临来自隔辈的压力,新西兰人享受老年生活  由于基本没有抚育儿童的福利,中国家庭要养一名孩子,通常要采取“父母上班赚钱,老人带娃”的模式。一旦延迟退休,那么就意味着孙子没人带的重大问题!如果孩子的母亲不工作,那么全家人的生存很可能面临问题,“专职妈妈”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讲是不现实的。一边面临着退不了休,一边面临着孙子没人带,在双重精神压力夹缝中生存的老人,怎么会感到轻松、幸福呢?  在新西兰呢,由于福利的完善,老人基本不用操心隔辈孙子的问题。有孩子的妈妈全心带娃,老人只要负责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角色定位明确,分工明确。老人周末享受天伦之乐,平时可以去发挥余热,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说到新西兰的工作,也比中国更灵活一些,有很多PARTTIME的工作机会,但在中国,老人除了当小时工、月嫂、保姆,基本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了。(来源先驱报
移民家园网综合整理)
看图说话。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热门推荐:
  作者:杨晨,来源:走进新西兰
  上个月,我参加了一个洋人同事Mike的生日派对,Mike包下了一个小酒吧,其实我和同事并不熟悉,但是洋人们比较爱热闹,派对的时候不但邀请了朋友,还让朋友们尽量多的去邀请朋友的朋友们,所以后来在场的人,大部分人都不认识,基本都是白人,但是新西兰人向来比较开放,虽然都不认识,但依然一起疯一起闹,场面很嗨。
  后来我看到一个认识的人,正在和我的洋人同事聊天喝酒,这个人我比较确定是很早之前我认识的一个华人,应该是南方人,因为之前跟他交流的时候,我们都是普通话交流的。我很开心的走过去,用普通话问他:“你也认识Mike(我的同事)吗?”可是这个中国人突然用英文回答我:“Sorry, I do not speak Chinese(不好意思我不会说中国话)!”
  当时我突然很诧异,心想是不是认错人了。但我确定我不会认错,于是我用英文问他:“你是中国人吗?”他对我说,我不是中国人,之后我又问他,我记得我好想认识你,之前我们讲过话吧。他回答我说,哦,我不是中国人,我很小的时候就过来新西兰了,在这面20多年了。后来我觉得很无趣,说了句抱歉就走开了。
  派对快结束的时候,大家准备散场,这个不是中国人的中国人突然走过来,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对我说:“喂,下周Mike说一起打网球,我可以不可以带两个朋友一起?”这普通话不是很好吗?真不明白当中国人到底哪不好了,当着别人的面就要说自己是外国人。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记得我之前去美国出差,美国签证要求必须第一次面签,于是我就去了美国大使馆进行面签。去美国的人很多,队伍很长,估计排队要半个多小时,于是我就排在那里等着。
  我前面有一个小姑娘,小姑娘大概20多岁吧,一直在和他前面的一个大叔聊天,大叔是准备去美国看女儿,而前面的小姑娘就一直和大叔聊天,小姑娘说他本科是农大的,后来去波士顿读的硕士,后来在波士顿的一家市场公司实习,现在好像想继续深造,所以要到这面换签证,补材料,她还和大叔聊,说波士顿是个什么样的城市,美国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后来我闲的没事,也跟她聊了起来,我问了问她有关美国的一些问题后,我突然问她,去了美国几年了,她说,4年,然后就这样,聊的还算开心,等到最后的时候,小姑娘说了一句话,让我巨差异:“不好意思啊,我的中文不太好。”我尴尬的说,没有啊,你中文不错呀。她又说道:“我在美国时间长了,平时不说中文,现在好多词都要想想再说了。”后来我回想了一下,整个交流中,我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交流障碍啊。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这种对话,认为小姑娘只是谦虚而已。但后来的几年,我在新西兰生活的日子里,确实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更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一个朋友的朋友,连英文都说说不利落,移民到了新西兰,换了护照,突然发了一条微博:“从此请叫我KIWI。”
  记得前几天,我和朋友说起这个事,我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他碰到过的事。我朋友去瑞典旅行,有一天去了一个泰国餐馆吃饭,开始以为服务生是泰国人,所以就说英文,后来那个服务生用流利的中文和另外一个服务生交流,我朋友听到了,于是再后来,服务生上菜的时候,我朋友就问他“嗨,你是中国人呀!”没想到服务生的回答是:“呃…我会说一点中文。”可刚刚你跟别人用中文交流的时候,中文水平是非常高的,怎么就只会一点点呢?
  一天,我问我一个新西兰同事,你们白人眼里,黄种人的社会地位是什么样的?我新西兰的同事告诉我他不懂什么是黄种人,我说就是亚洲人,比如我,就是黄种人,我同事说,他的概念里,是没有黄种人的,世界上就只有白人和黑人,中国人和欧洲人,新西兰人,澳洲人一样,都是白人。
  我又问他,那你觉得中国人和你们有什么区别吗,我同事回答说,他觉得除了语言并没有什么区别,大家都是一类人,都在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群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拼凑起来的。反而有时候如果他们去到了一个环境,里面都是白皮肤,圆眼睛的人,他反而会觉得自己是在一个不一样的环境。所以说,其实在他们眼里,中国人和他们一样,只是语言不通而已。
  所以,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中国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是因为怕别人歧视吗?所以硬要把自己变成外国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要知道,外国人歧视并没有歧视你们,我反而觉得,是这些中国人自己歧视自己。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往返于世界各个国家,你知道中国人现在有多牛吗?这两年我去过很多国家,虽然我生活在新西兰十多年,但到哪里我都说我是中国人,从来没有遭到歧视。
  我在泰国出差,泰国地铁,人行道里,帖的都是微信的广告,可谓是铺天盖地,广告上的人物,全都是中国人。很多泰国人,都在下载中国的社交软件,希望可以交到中国朋友。甚至在机场,只有中国人可以用支付宝付费,并且拿到代金券,让当地人无不羡慕。
  美国,我一年至少去一次,在纽约时代广场,上面的大屏幕放的都是中国的广告,甚至都是中文字。美国我们的一个客户,地道的美国公司,为了希望和中国做生意,他们甚至不惜花重金,聘请中国人,要知道中国人工资都比他们本地美国很多人都要高,我客户告诉我,其实在美国,很多公司都是这样,这并不是个例。
  我们美国分公司的同事,休假去旅游,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国。甚至之前有两个同事,就是因为想去中国想疯了,希望到中国生活,于是辞职了。有一个现在还留在中国的杭州,现在别说微信了,都会用百度了。后来他发FACEBOOK说:“我再也不想回美国了,杭州简直就是仙境。”
  我曾经在新加坡分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记得有一次过中秋节,我新加坡的同事对我说,我很羡慕你们中国人,因为你们每次过节,都能和家人在一起过,有家的温暖,你们的文化让我们非常羡慕,要知道虽然在新加坡,很多人都是中国人后代,但是这里的文化早已彻底改变,大部分新加坡本地人,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和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火锅。平时的那些节日,大家都是各过各的,让人觉得非常冷漠。
  新加坡总理春节讲话说,希望新加坡所有居民在新的一年都能有一个“家”的概念,但实际上,新加坡相对还是比较冷漠的。很多家庭虽然住在一起,但依然平时不怎么交流。要知道新加坡人是多么羡慕中国的文化。
  公司有几个澳洲小伙,刚刚从澳洲来。和他们聊天,他们听说我经常去北京,他们非常羡慕,每次去北京,都希望我可以帮他们带一些东西,而每次带东西,他们都让我上淘宝帮他们搜。我问他们你们怎么知道淘宝,他说他们有一次去中国出差1个月,别的没学会,就学会淘宝了,说中国太发达了,他们根本想不到,为什么今天下单的东西,3天之内就能到,他们从来就没有这种体验。
  要知道在澳洲,如果从EBAY上买个东西,都要做好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等待期,而且价格也非常高,而且有一次他们在中国,用打车软件打车,不但快,而且经常能坐上非常不错的车,比如大众,甚至还有宝马。甚至他们还查过移民中国的政策,希望得到中国的绿卡。
  最后说说新西兰吧。这里我生活的时间比较长,我大儿子小学和初中是在中国读的书,当他来这面读高中的时候,班里的老师曾经不止一次的跟我说,中国的教育太好了,尤其是理科,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一个16岁的孩子,不但理科学的好,而且还会用IPAD去帮同学找学习资料。
  我有个新西兰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新西兰做生意,这几年一直在努力的学中文,他告诉我,他非常渴望能交到更多的中国人,希望我可以教他用微信。
  在新西兰我用UBER打车,和司机聊天,司机听说我是中国人,马上递上名片,希望能经常联系。我们公司是做工程的,要知道新西兰本地的一些建筑工地,一听到要和中国的公司合作,是多么的兴奋,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那已经是过去式了,他们兴奋,是因为只有中国公司,才可能在奥克兰在很短的时间建造出质量很高的大楼,而同样的时间,他们却只能建造出木质的小楼。
  我同事去中国出差,回来对我们说,中国给他们的印象很深,所有的东西都是巨型的,他们最羡慕的就是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我问,中国很堵车吧,没想到他们说,虽然堵车,但是你们有伟大的交通系统,比如地铁,和高铁,他们FACEBOOK上的照片,都是在晒他们在中国坐高铁的照片。要知道奥克兰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城市铁路系统到现在都不完善,但已经修建了90多年了。
  这次说到里约奥运会,我的洋人朋友们聊起来,都会提到北京奥运会,他们认为那是他们见过最大的活动。虽然近些年有雾霾,但是他们依然对中国充满渴望和信心,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进步了,整个亚太地区才能进步,如果有一天,中国经济崩溃了,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了才不到70年,国家发展如此强大,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基础设施,都是世界级的,有的人羡慕我们的文化,有的人羡慕我们的经济,有的人期待中国会带给他们奇迹,还有好多人,纷纷希望移民到中国。有些人也许对中国的某些方面有偏见,但祖国是无罪的,祖国的进步有目共睹。
  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我们去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甚至自卑,如何赢得别人的尊重呢?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移民帮(),一站式直连海外专家的...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在新西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